-
1 # 冰雹藍天
-
2 # 北國江南722
狙擊手是沒必要戴頭盔的,隱蔽性和射界是狙擊手首要選擇!當然狙擊手在隱蔽性和射界良好的前提下,戴個頭盔也無妨,只是太累。中國軍隊其實對狙擊手並不重視,解放軍的特等射手,從來沒配發過瞄準鏡,志願軍最著名的狙擊手張桃芳也是用普通步槍創造擊斃214名敵人的記錄,跟談不上幾倍瞄準鏡或者頭盔,抗戰劇瞄準鏡和狙擊手都是橫店影視城杜撰的。
-
3 # 訕詭三吉
不合適帶,頭盔太笨重不適合潛伏作戰,相對起來吉利服或者奔尼帽就實用多了。再說狙擊手戴上頭盔被發現了也沒什麼作用,要麼快速撤退隱蔽,要麼全部擊斃對方,要麼就是面對重火力打擊。
-
4 # 黑鬱金香966
首先,回答問題:狙擊手不適合佩戴任何頭盔。
其次,回答這個問題:那麼,狙擊手的頭部適合什麼樣的裝具呢?答,最合適的是奔尼帽,也稱漁夫帽。
為什麼是奔尼帽呢?狙擊手特別重視偽裝,尤其頭部的偽裝。普通士兵的防彈頭盔,外形圓滑,佩戴上後尺寸比頭大一圈,更容易被發現。有一種例外情況:狙擊手有時會混在軍隊中,佩戴普通頭盔,身著一般士兵的裝具和武器,藉助大部隊做掩護,前往狙擊潛伏地點。頭巾,緊緊包裹頭部,頭部輪廓更明顯,對偽裝不利。毛線帽,只在寒帶地區有用,但實際不具備隱蔽偽裝功能。棒球帽,雖然可以在臉部前面形成一定面積的陰影,但側面的偽裝效果還是不夠好。奔尼帽,外圍一圈帽簷360°遮蔽Sunny,有效遮蔽破壞頭部輪廓,帽牆上還可以非常適合狙擊手的行動。
-
5 # 02夢迴警營04
總體而言狙擊手不適合戴頭盔,戴作訓帽或者扎迷彩頭巾。狙擊手應該戴奔尼帽就是有帽簷的圓形軟質帽子。因為根據外軍狙擊手的經驗,戴奔尼帽能很好的遮擋人的臉部輪廓並且在戴上吉利服的時候能讓偽裝物與狙擊手的後腦有一定的距離,利於散熱
-
6 # 諸葛小徹
在過去,沒有哪個國家有戴頭盔的例子,各國軍隊都戴軍帽。在一戰的時候,巨大的殺傷力讓人們認識到必須要為士兵的頭部加一些保護的東西了,而法華人發現了一些士兵在德軍炮轟,彈片掉到戰壕的時候會拿起鋼製的飯盒進行保護,所以就經過研究後發明出了頭盔。沒過多久,許多的國家都裝備起來這種物品,並且在軍隊中廣受好評。
曾經的中國軍隊從來沒有頭盔,後來看到西方人帶頭盔之後,一些軍閥覺得不錯,於是就夠買了一些。在抗戰老照片中,我們能看到國軍士兵的頭上一般會有好多種頭盔,早期主要是德式鋼盔以及英式鋼盔,到了四十年代,就開始部分的使用美式鋼盔了。但是,這些都是外國的樣式,並且都是外國製造的,中國一直沒有能力製造鋼盔。
直到80年代,我軍才開始大規模研製鋼盔並列裝部隊。在當時,我軍的鋼盔還不算先進,但是我們一直在追趕。最近,我軍列裝了新型的15A頭盔,這種頭盔主要是給特種兵使用的,所以設計更加前衛。例如,15A鋼盔不會佩戴時覆蓋使用者的頭部,讓士兵獲得更加舒適的感覺,非常人性化。另外,還加裝了一個專門放置夜視儀的基座,在兩側也安置了戰術導軌,能夠大大加強特種兵的夜間作戰能力。
這款頭盔即使在外媒的口中也被讚不絕口,各見其實力絕對不是吹的。那麼,儘管15A頭盔國際領先,但是狙擊手能用嗎?戴頭盔對狙擊手是致命的。即使是先進的15A頭盔也不例外。
我們知道,現在的狙擊手如果想要更好地不讓敵人發現,那麼就必須要好好地花一番功夫從頭到腳的偽裝自己,頭盔也要被偽裝,但是頭盔形狀固定,不易塑形,難以偽裝,所以大部分狙擊手一般會用迷彩紗巾代替頭盔偽裝自己的頭部。
另外,頭盔的表面光滑,非常容易反光,在白天執行任務的時候,如果狙擊手頭戴頭盔,一旦遇到Sunny就有可能暴露自己。另外,頭盔與其他物體碰撞會引起巨大的聲音,這樣也容易將狙擊手的位置暴露給敵方,所以無論哪種頭盔狙擊手一般都不會佩戴。
-
7 # 寒江孤影9981
中國陸軍15A頭盔借鑑美軍特種兵MICH2000頭盔,因為“先為師、後居上”,綜合性能更勝一籌;其兩側有“導軌”、正前有“基座”……
一名軍隊狙擊手(打黑槍的“二炮手”):
一、為更好的偽裝效果,外形明顯,不利於隱蔽。
二、“一動不如一靜”,保持一個戰術動作,好幾個小時不變;時間久、脖脛會酸;為防止/減輕疲勞,多不戴盔。
三、偽裝好+遠距離精確射擊,碎彈片/跳彈威脅基本“無”;即使開槍射擊、位置暴露,也多會被對手之重強火力“壓制/覆蓋”,頭盔作用有限。
所以,他們多以包上迷彩“頭巾及面罩”(或者是“本尼<軟頂>帽”)、披上迷彩“吉利”服為主。在執行任務過程之中,很少會戴作/訓頭盔的。
-
8 # 軍武吐槽君
頭盔雖好,可不要貪杯哦!15A頭盔作為武警15式頭盔的批次低配版,雖然總體效能不錯,但是並不適合狙擊手使用。我軍的第一代頭盔是七十年代研製成功的GK80鋼盔,第二代是九十年代裝備部隊的QGF02凱夫拉頭盔,第三代則是2015年9.3勝利日閱兵中出現的QGF11式碳纖維材料頭盔,這種頭盔盔體較淺,並且取消了前兩代的突出盔簷,外形上類似美軍主流的MICH頭盔。(QGF11頭盔)
15式頭盔首次亮相於武警雪豹突擊隊一張訓練照片中,其在QGF11式頭盔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了特戰化、資訊化、模組化改進。首次在頭盔兩側安裝了墨魚乾導軌,可以加裝戰術手電和紅外燈等戰術配件,頭盔前方還安裝有夜視儀基座,在頭盔右側上沿還加裝了魔術貼,能夠貼上敵我識別標誌、頻閃燈、備用電池袋等等。15式頭盔本質上屬於一種特戰頭盔,雖然效能超強,但是價格太貴,目前只有武警特戰和陸軍特種部隊正式裝備。15A頭盔則屬於15式頭盔的大批次量產版,為了適應30萬頂的大規模需求,減少簡化加工流程,在去除墨魚乾導軌的基礎上少了幾個打孔,提高了防護性,同時也降低了配件使用成本,但是最關鍵的夜視儀並沒有去除,說明我軍即使是普通陸軍,今後也將更加重視夜間作戰能力。說了這麼多15A頭盔的好處,我們再來看看它它為什麼不適合狙擊手使用:
第一、狙擊手其實一般是不佩戴頭盔的,頭盔的本質作用是防止彈片和流彈的攻擊,而狙擊手的任務一般都是潛伏隱蔽遠距離狙殺,很少會遇到這些普通戰場的情形。狙擊手一旦被發現,對手就直接用炮彈和機槍犁地了,戴這麼一頂頭盔根本沒啥用。
第二、15A式頭盔雖然採用防彈碳纖維材料製成,但是重量的在兩斤左右,狙擊手需要長期潛伏,戴著這麼頂頭盔不僅悶熱,脖子也絕對痠痛到受不了,而且狙擊手都是打幾槍甚至一槍換一個陣地,戴著頭盔肯定影響快速行動的速度。第三、15A式頭盔沒有盔沿,不能起到遮蔽Sunny和雨水的作用,而且頭盔的盔體圓潤,與周圍環境難以融合,實際使用效果並不如輕便的奔尼帽。
第四、15A頭盔本質上是一個廉價版本的15特戰頭盔,除了能夠裝備夜視儀,基本不能安裝其他配件,這注重多功能的狙擊手來說顯然不是什麼好的選擇,如果硬讓我選擇一款頭盔,我推薦去除了護耳的15式特種部隊定製盔。(電影《紅海行動》中佩戴去除護耳的15式特戰頭盔的狙擊手)
-
9 # 戰爭之王
總的來說,包括15A頭盔在內的絕大多數頭盔,狙擊手都不是太喜歡用,因為這和狙擊手強調機動、輕量的作戰理念是嚴重衝突的。一直以來的大量實戰中,狙擊手也往往更多的戴著帽子等作戰。當然,事情也不是絕對的,狙擊手也不是完全不用頭盔,畢竟這也是個個人喜好的問題。 狙擊手主要就是殲滅敵方指揮人員、高技術裝備操作人員、摧毀敵方重要儀器裝置等,以此來阻礙敵軍作戰的。由於作戰的特殊性,狙擊手往往遠離主力孤軍作戰的,處於保障任務順利完成、儲存自己等原因,極為強調隱蔽性。而隨著現代裝備技術的發展,狙擊手面對的威脅也越來越多,而在這種情況下要儲存自己,主要就是依靠快速機動了。 所以在這樣的現實要求下,狙擊手的單兵裝備往往必須著重於輕量化和隱蔽性,除了必要的武器彈藥、通訊器材、生活裝備、觀瞄裝置等必需品之外,已經沒有多大的額外負荷給防護用具使用。如果此時再穿上防彈衣戴上頭盔,狙擊手機動起來會十分勞累,反而不利於儲存自己。而且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即使戴上防護裝具,一旦狙擊手被發現,面對包括火炮、機槍、空襲、追兵等的威脅,也起不到什麼作用。 當然,這也並不是說狙擊手完全不用頭盔,像伴隨步兵班組作戰的狙擊手,普通作戰部隊中使用精確射手步槍、半自動狙擊步槍等武器的“狙擊手”等,由於作戰任務主要是輔助性質,而且並不需要巨量的機動,因此這種情形下戴頭盔就比較常見了。
-
10 # 鷹鴿分析
這個問題有點無厘頭,頭盔基本上是配發到單兵的,人手一頂,至於怎麼用,有相關的條令條例明文規定,要根據實際環境和需求靈活而定,並不是板上釘釘規定一定要怎麼做。這顯然就有點強詞奪理了。
15頭盔最早出現在武警部隊,15A是在15式武警頭盔的基礎上改進而來裝備解放軍的一款新型頭盔,目前已經開始批次裝備解放軍特種部等新型作戰力量。15式頭盔設計承載於9.3大閱兵亮相的QGF-11式頭盔,在兩側增設了類似美軍MICH2000頭盔的“墨魚乾”導軌,前部安裝了夜視儀安裝基座,部分還設有魔術貼。相較QGF-11式功能拓展結構設計明顯,是我軍設計最接近國際主流產品的型號。
相較普遍裝備部隊的02式、03式凱夫拉頭盔以及9.3大閱兵中亮相的11式頭盔,15A更傾向於一種特戰專用頭盔。頭盔的功能拓展結構主要用於方便安裝夜視儀、戰術手電以及單兵通訊系統等,對於單兵資訊化水平提出相當高的標準,並不適用與大批次列裝部隊,美軍最早裝備,但也並未普及。
也就是說,此類頭盔拓展性雖好,但也僅限於小部分兵種使用或者說適用。
按照我軍傳統,頭盔配發後屬於作戰物資,有關使用都有極為嚴格的規定,不是個人所好或者國外同行習慣所能左右的,就如同攜行具使用一樣。何種環境如何使用都有相關的潛規則存在,不同的任務,狙擊手的著裝也存在較大的差異。
一般情況下,我軍狙擊手無論是訓練還是演習基本很少使用頭盔,大多以作訓帽代替,尤其是需要穿著厚重的偽裝服的時候,這是一種習慣,也是作戰需求所定。
因為15A型頭盔優先裝備解放軍各軍兵種特種部隊,就以特種部隊狙擊手實際使用為基礎解讀。特種部隊狙擊手根據作戰任務在作戰編組中主要有以下兩種模式:
第一種,也是最常見的一種。狙擊手編組到作戰班組中,伴隨作戰班組行動,充當遠距離監視或火力支援、壓制角色。伴隨作戰班組行動的狙擊組,狙擊手的任務不僅僅是狙擊手這單純一項,還要兼具情報員和火力支援的任務,對於偽裝的要求性遠低於定點清除這類專業任務。
在這種情況下,狙擊手在著裝要求上大致與其他特戰隊員一樣,頭盔這東西還是標配。這也是國際上普遍做法,從這個角度來看,15A頭盔遠比傳統的凱夫拉頭盔要適用的多,自然也就適合狙擊手適用咯。
第二種,以1-3人為狙擊小組或者多組協同行動,專職執行一類定點清除任務的狙擊手。這是大部分人潛意識中狙擊手的定位,執行此類任務行動的隱蔽性將是任務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本著隱蔽和減輕負重的原則,頭盔這種防具一般不太受歡迎,尤其是在穿著偽裝服的條件下,頭盔並不適合我軍現用的各類偽裝服。
無論是標配偽裝服還是自制偽裝服,其整體相當繁重,佩戴頭盔後,對於人頭部的壓力相當大,反而不利於長期隱蔽潛伏任務,這是從生理的角度來看待,因此我軍狙擊手幾乎從來不會佩戴頭盔,以輕便的作訓帽代替。
所以說,並不能絕對的說15A合不合適狙擊手適用,而是要根據實際作戰環境來合理選用,這才是因地制宜。
回覆列表
我軍開始大量換裝的15A式頭盔並不適合狙擊手使用,尤其是對於執行重要任務需要長時間潛伏的狙擊手來說更不適用。
我軍的鋼盔從解放時繳獲的各種款型,到後期反擊戰所裝備的GK80式鋼盔,都是受制於當時的經濟情況,單兵的裝備裝具一直處於相對落後的狀況。冰雹曾經就配帶過這種GK80型鋼盔,純鋼製作重近3斤,戴著非常的不舒服,頭頂就像頂著個重物,壓的頭皮疼,但即便這樣這款鋼盔也是我軍歷史上第一代真正意義上的制式裝備,也歷經了實戰的考驗。
到了90年代,隨著整個國民經濟形勢的好轉,QGF02式芳綸頭盔開始裝備作戰部隊,這種頭盔外型與美國的凱夫拉很像,可以說一下子提高了整個當兵裝備的水平。在之後就有了以武警15式頭盔為背景的15A式頭盔並開始批次裝備部隊。
15A式頭盔雖然採用了更多的複合材料和高強度纖維作為主要材料,外觀也更加威武,功能也增加許多,但其並不適合狙擊手使用,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這款頭盔前側貼近眉毛,而且與頭部更加的貼合,如此狙擊手在使用大倍率瞄準鏡時無法舒適的將狙擊鏡與眼部貼合,頭盔前簷會擋瞄準鏡,從而影響狙擊瞄準效果。
第二、15A式頭盔前簷基本沒有,這樣就無法起到遮光的效果,Sunny光線直射或者斜射時會對眼部造成干擾,同樣影響狙擊鏡裡的瞄準。
第三、15A取消了原15式頭盔上兩側的墨魚乾導軌和前方的夜視儀基座,這樣的變更是為了成本和實戰考慮,但是功能性減少了,也就更不適用於狙擊手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