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談男說女
-
2 # 清新可樂E3
慢慢長大了,連個鞭炮都懶的放了。但好像不是我一個人不想,周圍的鄰里鄰居也都變得寂靜起來。雖然我不放,我會讓我爸買很多禮花、鞭炮,心裡想著有人帶頭放了,是不是接下來又是一場視聽盛宴。然而,並沒有,人們好像並不熱衷於此了,小孩子也都一個個不再那麼瘋了,像較弱的花朵一樣躲在空調房裡,我真的很懷疑他們出門遇到鄰居曉不曉得該如何稱呼。
也許,是其實我很看重親情,但有時候時間很殘酷。記不清大概有幾年了,年夜飯便開始各自張羅了,沒有了原先的濟濟一堂,酒桌上也沒有了原先的吆五喝六。很靜,但又很冷清。一家人吃,一家人玩手機,一家人看電視,困了累了,那這一年也就辭舊迎新了。
我們變了,不該再懷揣著小時候的無知幻想,奢望著普天同慶;也許是年味淡了,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生活質量日益提高,過年如今只是走走過場罷了。
也許,有人知道這到底是怎麼了……
-
3 # 微草123
很多朋友都在感嘆,如今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兒了。山珍海味並不是過年才吃得到,新衣服也不用等過年隨時都能買。過年除了每逢佳節倍思親的遊子心和擠爆了的春運火車站,幾乎與平時並無太大區別。其實,想要過年更有味道一點都不難,讓我們迴歸傳統,放下手機平板,多營造一些紅火的氣氛。 春聯是一個家庭對美好明天的期望,每年過年都要貼春聯,彷彿只有貼上了春聯才算過年。大街小巷買回家的春聯寫得再好,也無法表達我們對平安吉祥的祈願。找回年味的第一招就是自己寫春聯,我們的生活需要儀式感,將祝福的話鄭重其事地寫在紅彤彤的宣紙上,就是新年之於我們最好的儀式感。 過年的氛圍就是一家人團團圓圓,熱熱鬧鬧的過,喜慶的紅色是必不可少的了,要是家裡有小孩兒就更加熱鬧了。立體掛飾,小燈籠,福字,燈具等等都可以營造這種氣氛,不僅小孩子喜歡,家裡的老人也喜歡這種氣氛哦。 過年過節中國紅嘛,說起來還要加上中國結。一根紅繩,就這麼三纏兩繞就變成了一種祝福。中國結,象徵吉祥,平安,富貴,如意。一切的好詞語人們都不吝惜賜予它,也希望這麼美好的祝福能保佑身邊的人。每一個用心編織的中國結都代表著一份熱烈濃郁的美好祝福,希望你將平安幸福帶在身邊。 掛年畫是中國從古至今一種象徵寓意吉祥的活動。在中華漫長的歷史歲月中,這個年節風俗一直是民間特殊的裝飾活動,中國早期的年畫,一般都與驅兇避邪、祈福迎祥這兩個主體密切相關,小時候的我們,也常常被年畫上的祥瑞神獸嚇到,買兩張年畫貼在大門上,由大門到廳房,都貼滿了各種花花綠綠、象徵吉祥富貴的年畫。讓整個新春之所以充滿歡樂熱鬧的氣氛。 貼窗花是春節節日裡的一個重要環節,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而且也能為人們帶來美的享受,窗花以其特有的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喜氣洋洋。 說到春節,怎能少了美食呢, 現在這個美食當道的年代我們早已被各種各樣的美食養的挑剔不已,但在這個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忘卻那些洋快餐進口美食吧,好好買上一些傳統的年貨美食,讓自己和家人感受下舊時的快樂。 講了這麼多,沒有年味的原因有很多,兒時的我們,資源匱乏,不論是食物還是娛樂專案,一年就等這麼一天,會肆無忌憚得啃著雞腿喝著可樂,能拿著壓歲錢跑向食雜店購買自己喜歡的零食,所有的夥伴都放假了,可以四處丟鞭炮炸牛糞。有時候會想,如果小時候就有IPAD和XBOX,可以玩到如此逼真的遊戲,不用對著一顆顆畫素該有多爽啊,其實童年的快樂,就是因為匱乏所以要有夥伴的陪伴,才能讓遊戲更加的樂趣,如果每個人都自己抱著自己的IPAD,那還值得回味嗎?春節最好的年味,就是陪伴,過年就要回家和家人在一起,不要讓守望變成失望,任何財富都換不來親人的陪伴
-
4 # 一木二林三森55836305
是越來越來的話語,是每天做著低頭族,是幾年沒聯絡的小夥伴見面後沒話說,是城市的喧囂掩蓋了濃濃的年味,還記得小的時候最盼望de就是過年,因為過年有吃不完的好吃的、零食,過年就不用寫寫作業,過年就會有壓歲錢領,過年就會和家長去趕集買新衣服、煙花,過年就會和小夥伴放煙花。隨著時間的變遷人們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儘管和往年一樣吃著各色飯菜零食,拿著壓歲錢,卻再也體會不到小時候的歡樂了!
-
5 # 原滋原味
今昔是何年?
年味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形成了大家認為的年味?這個大家是誰?包括現在的90後,00後嗎?
所以,過年還是有年味,只不過年味變了,這變化對每個階段年紀的人的定義不一樣了,對00後來說,這年味才剛剛形成。
我們繼續過著我們的年,年味自己體會,我喜歡每年的年味,跟著這變化的年味。
-
6 # 大美龍江
首先要確定你給年味的定義是什麼樣的。是張燈結綵,爆竹滿天為有年味還是閤家團聚推杯換盞就叫有年味?還是穿新衣服吃好吃的叫有年味呢?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年齡的增長,所謂的年味也就不同了。
以前在八九十年代,離過年還有一個月到半個月就開始忙活起來了。殺年豬,包凍餃子,包豆包(這些是東北農村的習慣),尤其是過了小年開始,人們就忙活著趕大集了,什麼糖果了,瓜子花生凍梨凍柿子了,魚啊肉啊,對聯掛籤,給孩子買新衣服了,買炮仗了等等,那真是人山人海,好不熱鬧,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節日的喜悅。
那個年代,物資相對比較匱乏,人們的生活水平並不高,只有過年過節才能真正捨出錢來買一些魚肉蛋雞之類的平時捨不得吃的東西。你家買半個豬,他家買一角肉的,誰家大人孩子從裡到外換了新衣服了,買了多少炮仗了等等多少也有點比富的心裡存在,因為八十年代開始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相對有一些人開始富裕起來了。
那個時候不管親人在哪裡,要過年了,不遠萬里都要趕奔父母身邊,一家人其樂融融的過個新年,拎上四盒禮去走親戚,那個時候的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生活壓力都沒有現在的大,壓力不大日子過的就輕鬆,所以就感覺年味十足。
現在的生活水平確實提高了,不管農村還是城市,無論在吃的方面還是穿的方面,都不在愁了,什麼山珍海味,鮑魚龍蝦,奇珍異果只要你想吃,就可以買得到,按理說更應該感覺年味十足了,為什麼反而感覺沒有以前那種感覺了呢?主要原因是現在人生活的節奏太快了,回家團聚要費很大的勁購買車票機票,好不容易回到家了,沒樂呵幾天就又要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了,這期間還有的要走親戚,過個年就像在趕場,弄得身心疲憊,再好的酒菜,也是食之無味了。尤其鞭炮的禁放,也使得年味降低了一些,以前都是看誰家買的多,放的時間長,現在都是放點應應景就完事了。這也降低了年味
但是我認為最主要的感覺沒有年味了,還是一下幾點
1,針對老年人而言
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都有很多的留守老人,他們只有在過年過節才能和子女團聚一下,可是由於工作原因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有的幾年都不能和孩子們團聚一下,那麼再多的好吃的好喝的也難以彌補老人這種空虛寂寞冷,但是老人也都知道孩子在外打拼的艱辛,也就只有獨自忍耐,面對一桌子的飯菜,卻感覺沒有任何味道,何來年味?
2,針對年輕人而言
不管是自己創業還是給人打工,都有說不出的艱辛和苦惱,很多人背井離鄉,離開老人甚至孩子,就為了能多掙點錢,以後讓家人過上富足的生活,他們不得不放棄節假日,乃至春節也捨不得放棄掙錢的機會,還有很多離家太遠的,回趟家過個年就那麼幾天來迴路費恐怕都要一個月的工資都不夠,所以他們選擇不回家,目的就是為了少折騰也可以省下一比路費,其實他們的心裡也是相當不舒服的,過年了,自己在他鄉為異客,遙望著家鄉,心裡惦記著家人,她們的年味何在呢?
3,針對小孩子而言
過去的小孩子有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就高興得不得了了,尤其放寒假,時間長,還趕上過春節,孩子們可以盡情的吃喝玩樂,大人基本上也不怎麼約束,所以那個時候的孩童們真的是快活。現在的孩子尤其是城市裡的孩子,平時上學就已經挺緊張了,大人們還要給孩子補習這個,學習那個,整的孩子就像趕場一樣。寒假也是如此。本應該是盡情玩樂的年齡,卻有學不完課程,你說他們會有樂趣嗎?
綜上幾點,希望大家都重視起來,錢固然重要,但是親情更重要。就算回不去家過年,也要在平時就和家裡人做好溝通。不要做子欲養而親不在的傻事。孩子的學習成長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要抹殺孩子的童真。
-
7 # 憶秦皇漢武
謝邀。過年沒有年味,這應該是我們90後一代人過年時間最直觀的感受。小時候一到過年,說不出的興奮,因為過年意味著有煙花爆竹,有春聯,有親友,還有壓歲錢。這些事情我們一年經歷一次,小孩子的時間過得還慢,讓過年充滿了奇異的新鮮感。當我們長大了,壓歲錢沒了,煙花爆竹噼裡啪啦的響再也不會點燃我們心中的喜悅和熱情,只好覺得刺耳,而記憶中親切友善的親戚,一到過年碰到就抓住我們問個不停,“有沒有物件啊”“啥時候結婚啊”“工資多少錢啊”等等,我們疲於應付,充滿了排斥,自然沒那麼喜歡。
一個不那麼喜歡的新年,又讓我們在生理年齡上更老了一歲,不反感就好,哪會覺得有年味?不是年沒味了,是我們長大了,不得不承受來自社會的壓力。如果你問現在的小孩子,你喜歡過年嗎?他一定會仰著稚嫩的臉回答“喜歡。”
-
8 # 知足常樂6144539457
何為年味,恐怕也是一種很抽象、壟統的感受,意識範疇,時代不同對年味的限定自然也悄悄地發生變化,這也是風俗人情,生活水平,道德規範,以及實際生活操節帶來相關負面影響和危害性!所謂棄舊換新,該留則留,該換則換!
“爆竹一聲除舊歲”,以前最能夠體現年味的必然“扮演者”非鞭炮莫屬,也即煙花爆竹!
年一到,把家中整理個一塵不染,傢俱整齊乾淨,殺雞宰豬,鵝鴨滿盤自然不在話下,但貼春聯打鞭炮便是首選任務,人們在潛意識中以是否貼春聯打鞭炮來鑑定這家人是否有過年,所以各家各戶放完鞭炮後也不急於清掃鞭炮費紙殘灰,也是在暗示我家祭拜完畢算是過年了!
那個年代,幾乎滿城雲霧瀰漫,連綿不斷的鞭炮聲振耳欲聾,先聲奪人,過年小孩子最高興,可以穿新衣服,拾鞭炮,放鞭炮!一年餓了364天,剩下一兩天更是狼吞虎嚥,風捲殘雲,大口大嘴地吃著雞鴨鵝肉,吃完又是到處尋劃殘餘鞭炮再點,炮聲一響,心頭的滿足感,娛樂感隨之攀升!
所以每當大年初一、二拿著兩個大桔去跟人家拜年說一些“新年好”等之類的吉祥話後總會問“你們有沒有打鞭炮,打了多長多久?”等,心目中總是以鞭炮為主角!
但隨著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人的生活理念也發生很大的變化,特別是在一些陳規習俗中也帶來實際性的危害,鞭炮自然是罪魁禍首,每天因打鞭炮而導致火災人禍的事例多不勝舉,有些小孩無知玩鞭炮致死致殘的新聞也時有發生!本來想高高興興過個年,若出了事,這年還能過嗎?所謂物極必變,政府自然衡權再三,多次人大會議最終仍是覺得應該大程度杜絕煙花爆竹的燃放和生產,事實最終目的還是為廣大人民生命安全著想!
現在很多人過年選擇駕車異地旅遊,領略全國各地的迷人風景,傳統文化,生活習俗,其實我卻覺得現在更有年味,到處人山人海,水洩不通,這也是一種年味!
-
9 # 深海魚139
謝謝悟空邀請。年味是什麼可以細分一下:年是氛圍,味是感覺。年的氛圍越來越淡,是因為年年沒有新花樣,歲歲都是老一套,人們已經沒有了過年的情致,就像看春晚,這麼多年看下來,連吐槽的情緒都沒了,因為沒新鮮感。年的感覺也是如此,外界的年味刺激不了每個人的感官需求,家人團聚,吃喝數日,萬變不離其中,感官乏味,所以年味就這樣淡淡的,毫無興奮點,讓人失望。毋庸諱言,從大家內心來講,生活壓力大,才是高興不起來的主要原因。社會環境,工作環境,讓每一個在外忙碌的人,程度不同的感覺辛苦,勞累,生活變成了生存,誰還高興得起來?生活中太多的短板和不盡人意,變成大家的心理負擔,過年,就成了一種程式化過程,傳統節日就這麼在不太傳統的氛圍裡度過了。細想起來,把年過得不像過年,也是一種悲哀,傳統的民俗文化在慢慢消失,這樣下去再過十年二十年,恐怕連這個假日都沒有了,對累死累活的工薪族來說,還有幾個長假可以休養生息?其實我們大可不必這麼沉悶消極,暮氣橫秋,歡歡喜喜過大年,就應該紅紅火火營造出年的氛圍,過年也要有點過年的精氣神!不但家庭內部氣氛活躍,還要把朋友圈帶動起來,把周邊過年的氣氛帶動起來。世界需要蓬勃鬥志和Sunny向上的正能量。如果人人都能這麼做,年味就會變濃,人的精神就會充沛起來。我們歷來正視壓力,正視苦難,但我們不會讓這些變成負能量,因為,共和國就是這樣過來的!
-
10 # 長江三農
是因為我們長大了,不僅沒有紅包可拿了,而且還要派送紅包給別人。
我們日子好過了,天天象過年一樣,過年沒有特殊性,優越性了,感覺過年與平時一樣。
長期在外打工,家已陌生了,回家找不到鄉愁,沒了歸屬感,回到家裡又急著想返城了。人際關係生疏了,同學、朋友相遇話都不多說一句,只是點頭示意一下。親戚家也不想去走動走動。
我們還在堅守傳統年俗文化嗎?要知道年俗就是年味。丟掉年俗文化傳統,過年與平時沒有什麼兩樣!
年輕人對春節文化了解多少?春節不是光棍節,瘋狂購物。不是情人節,去外面吃“燭光晚餐”,不是旅遊節,到世界各地遊山玩水,春節是老祖宗留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弘揚和傳承下去!
我們長大了,沒有了小時候的天真幼稚了,已經只想著家庭、事業和利益,沒心情體會春節的氛圍了,也體會不到年味了!
大家該認真思考一下了,我們是否迷失了許多,許多……。
-
11 # 每日心情說說
我這次回老家也是這樣,除了鞭炮聲,都沒感覺到年味,以前過年都是好多人圍在一起聊聊天,現在都是待自己家裡自娛自樂,估計都在玩手機
-
12 # 下禮拜九
1.物質層面:是因為現在生活水平很好,過年與平時的物質享受已經相差無幾,年味被沖淡了。而過去,生活水平低,好吃的好喝的好看的都留到過年集中享受,所以年味濃。
2.精神層面: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現在的精神文化方面的發展跟不上物質生活發展,所以感覺過年沒啥好玩兒的,所以年味淡。
3.個人覺得,年味淡點挺好。
-
13 # 規劃好喔
小時候物質條件也不好,感覺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好穿的只有等過年才能得到,所以充滿期待,滿心,過年現在尤為突出。現在條件好了,過年沒什麼可期待的事情,當然覺得過年沒多大意思了,而且感情不再那麼純真,一群一年才會聊一次天的人在一起無非吃吃喝喝,著實感覺是在浪費時間精力。
-
14 # MYJ丶CC1
我覺得或許是人民生活的物質條件和基礎上升了,以前好久不見面的,因為交通不方便,現在很方便,電話人人都有隨時隨地的聯絡,以前吃不上什麼好東西,只有過年才能吃上好東西,現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沒有老一輩的那種生活,等等吧
回覆列表
其實是相對來說的。在我看來,並不是過年沒有年味了,而是隨著年齡的增大,能夠讓我們高興興奮的事情變少了。所以才會有那句歌詞,2我不想不想長大,長大以後的樂趣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