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奮鬥的阿彪
-
2 # 窩的事兒
每畝施用有機肥10立方米以上。有機肥指肥力較高的雞糞、豬圈肥、人畜糞肥等,需求分外的留意的事,有機肥要使用高溫時節堆漚發酵3個月左右,使其充沛腐熟。
作物秸稈每立方米可用2千克碳酸氫銨堆漚進行氨化處理數週(用薄膜掩蓋、澆水、堆漚),溫室內遍及 撒施1000千克以上,然後深 翻於地下
二,用其他肥料合作基施
每畝鄉村大棚 撒施100~150千克煮熟餅粕,硫酸 鉀型複合肥100~150千克,磷酸二銨50千克,尿素50千克,生物有機肥(EM菌或CM菌或毛殼菌、激抗菌、酵母菌等)50~100千克,均勻撒施於地上。
-
3 # 秦長興
1.有條件的可以換土,換上養分豐富的土,雖工作量很大,費用比較高 ,但可以從根本上改變這種情況,可以結合大棚改造時換土。
2.按照實際情況大量施加農家肥、豬雞糞、以及適量化肥,多深耕幾遍,使肥料和土壤充分的混合均勻。
3.每季根據種植作物的實際情況,增加不同的肥料,特別是農家肥,把土地不斷的改良,這是一個動態向好過程,不能一勞永逸。
4.大棚內增放蚯蚓,也會改善土質改良土壤。
-
4 # 夢夜聽雨179500434
用有機肥改良土壤,是最好的辦法。把雞糞或者豬糞牛羊糞等,加入秸稈,充分腐熟,記住一定要充分腐熟,每畝地施用三到五方。種苗時候再撒施80斤複合肥。這樣地力還怕不夠嗎?
-
5 # 村野楊哥
農村新建大棚,地力不夠怎麼辦?首先我們要理解地力。
地力,科學定義為地球對物體的作用力,包括重力和向心力,屬於萬有引力等,或者土地肥沃的程度。 肥力,土壤供應作物營養的能力。很明顯,這裡所說的地力就是土壤的肥沃程度。
增加土壤營養,就是所謂的土壤改良,下面我說一下土壤的改良方法。
1.合理輪作,減少重茬對土壤的危害。我的這裡連作就非常嚴重,每年秋冬都是種植的十字花科類的蔬菜,造成花椰菜病蟲害加重,產品質量下降甚至絕收。
2.合理施用農藥、除草劑,或者改用生物農藥。農村土地經常施用農藥除草劑對作物生長的危害非常大!農田噴施除草劑以後,沒有被雜草所吸收的除草劑大量殘留在農田的土壤中,加大土壤危害,農村物吸收這些除草劑造成作物的組織受到嚴重的損害,功能的缺失導致很多正常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不能正常進行,造成作物生長髮育不良、品質下降、產量降低。
3.多施農家肥、有機肥,或者秸稈還田。旱地作物採用深施、條施,施後蓋土;水田採用沿犁溝深施,使泥、肥混合,減少肥分損失,提高肥料利用率。也可耕地時撒施腐熟農家肥,然後翻土平地,晾曬幾天後便可栽種。
4.合理灌溉,減少水土流失。切忌大水漫灌,可採用澆灌、噴灌和滴灌等。建立農田排灌工程,調節地下水位,改善土壤水分狀況,排除和防止沼澤地和鹽鹼化。
總之,地力改造要循序漸進,合理施用農藥化肥,多用生物有機肥及農家肥,科學化管理,讓產品質量再上一臺階,實現創收創效雙豐收。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足,請指正。
-
6 # 農巴士
農村新建大棚,地力不夠,是一種很常見的問題。
首先,我建議選擇具備實力的機構進行土壤分析,把土地的具體肥力情況、有機質含量和酸鹼度精確地測量出來,變成數字更加直觀,可以十分詳細得知道地裡到底缺少什麼。
接著,根據測量的結果,針對性地進行補充。如果酸鹼度失衡,土壤呈酸性的話,就要及時施入一定量的過磷酸鈣或者石灰進行酸鹼中和調節。
如果有機質缺失,造成活力不夠,需要加大基肥的有機質使用量,可以施入農家肥或者商業有機肥進行土壤改良。
如果是氮磷鉀缺失,那麼可以相應得增加複合肥的施入量。
整體來講,不同的土地缺少的成分不同,透過專業的測土機構,得出結論。這樣子,不僅縮小了成本,也可以最大化地提高土壤改良效率。
-
7 # 我從山中來570328
新建大棚地力不夠,多施農家肥料就能改善。施用腐熟好的畜禽糞便或土雜肥,多耕耘幾遍,跟土壤充分混合,均勻即可。
-
8 # 壽光新農人劉哥
其實我們壽光這邊現在建棚(特別是老棚反建),都特意把熟土拱到牆體上,種植用生土,然後施用大量的稻殼雞糞腐熟後種植蔬菜,真正的有機肥,好處太明顯,土傳病害明顯少,長的蔬菜更好
-
9 # 長江三農
大家新年好!我是長江老農,很高興回答大家的提問。農村新建大棚地力不夠怎麼辦?新建大棚如果土壤比較貧瘠,或者土壤有汙染,可以將大棚地的表層土壤挖除, 從荒野裡挖取的新鮮土壤,也就是我們農村人通常所說的“生土”換上 ,一般新建大棚都要對土壤進行改良。地力不夠指的就是土壤比較貧瘠,沒有有機質或者有汙染。因此,新建大棚建成後要及時更換大棚內的土壤。追施有機肥和有機礦物質肥料。大棚種植一般採用偏酸性沙質土壤,如果大棚是粘土或者偏鹼性的土壤,必須要採取改良措施。
-
10 # 鄉音鄉情
【農村新建大棚,地力不夠怎麼辦?】
農村新建大棚設施,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地力差,土壤貧瘠,土質結構不合理的現象;這是在大柵種植中過度使用土地,不注意保護土質營養成份均衡,忽視種地養地的重要性造成的;如何改善土壤貧瘠情況,提高土壤肥性,提高土地綜合利用率?這是許多新建大棚種植戶比較關心的問題;根據以住種植戶積累的經驗,和農村植保技術人員的指導意見,改善土地肥性,提高地力可透過以下幾措施改觀土地現狀。
一,施入農家堆肥。改善土壤結構,提高肥性,大量施入熟腐農家肥是有效途徑之一;熟腐農家肥有機成份含量高,營養均衡,與土壤可融性強,施入農家肥可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活性,增強土壤肥力;熟腐農家肥肥效長久,後勁足,是改善土壤結構提升地力的重要方式。如果田間有再植農作物,一定要注意施肥方法,防止農家肥二次發酵灼傷植物根系造成燒苗。
二,停茬歇茬;在大棚新建初期,如果發現土壤肥效差,地力後勁不足;可透過停茬的方式恢復土地地力;停茬是指讓土地閒置一段時間,透過自然風化讓土地重新充滿活力;停茬還可改善土地病蟲害的發生,抑制病菌繁殖,讓土地向健康良性軌道方面轉化。
三,輪作;輪作是用地養地的常見方式之一,它不僅能夠均衡土壤營養成份,改善單一品種無序消耗土壤區域性營養元素,還能有效改善土壤物理狀態,調節土壤肥效,最終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輪作的方式主要有稻鴨,稻蟹和其它方式,透過輪作讓土壤互補,即保證了土地效能,又提升了土壤肥效持續長久性。
四,巧施微肥。增施微肥可以改善土壤結構,增強土地效能,便於土地向可持續方向發展;微肥是微量元素的統稱,它包含植物發育生長的16種必需元素,這些微量元素與土壤建立良好的相容性,可解決土壤過度使用氮肥造成的板結狀況,提升土壤透氣性和含氧量,讓土壤恢復活力。
土壤地力不足,不要一味的施入氮肥,過量的氮元素不僅不能幫助土壤恢復活力,還會加重土壤板結程度,只有合理施肥,用地養地,才能使土地土壤向健康良性軌跡方面轉化。
回覆列表
現在農村做大棚基本上都是機械化了。那麼熟 土層很多都做成了牆體,生土層往往地力不夠,生土層要形成地力,需要足量的有機質和有益微生物,透過微生物的活動分解有機物質,才能熟化土壤,達到土壤中水、溫、氣、熱的協調,為作物的健壯生長提供基本條件。
那麼,農村新建大棚要怎樣進行土壤的改良呢?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增施有機質和肥料
每畝施用有機肥10立方米以上。有機肥指肥力較高的雞糞、豬圈肥、人畜糞肥等,需要特別注意的事,有機肥要利用高溫季節堆漚發酵3個月左右,使其充分腐熟。作物秸稈每立方米可用2千克碳酸氫銨堆漚進行氨化處理數週(用薄膜覆蓋、灑水、堆漚),溫室內普遍 撒施1000千克以上,然後深 翻於地下
二,用其他肥料配合基施
每畝農村大棚 撒施100~150千克煮熟餅粕,硫酸 鉀型複合肥100~150千克,磷酸二銨50千克,尿素50千克,生物有機肥(EM菌或CM菌或毛殼菌、激抗菌、酵母菌等)50~100千克,均勻撒施於地面。並適當施用鈣、鎂、硫、鐵、銅、硼、鋅、鉬、錳等中量、微量元素。
三,深耕細作
精 細整地普遍深耕30~35釐米,旋 耕機一般達不到該深度,可利用人工深翻,最低不得少於25釐米。
均勻整地,達到土肥合一
四,濯水及高溫悶棚
做畦後順畦灌水,達到澆 勻澆透,新大棚在沒有覆蓋薄膜的情況下,可用薄膜覆蓋地面,高溫悶
棚10~20天,地表溫度以達到60℃以上為好。該溫度可殺 滅土壤表層的微生物和害蟲蟲卵,又能使有機肥進一步發酵腐熟。高溫悶棚揭膜以後,以地面出現菌絲為最好,然後起壟或做畦進行移栽。採用高溫悶棚措施,生物肥或生物菌原液不能做基肥施用,可在起壟或做畦時施用,也可在移栽時溝施或穴施或衝施。
五,深耕及配套措施
農村大棚需要每隔1年深翻地1次,深度一般要求達到30釐米以上,可結合體閒期種植苜蓿或豆科作物,實行壓青改土,培肥地力。實施輪作換茬,最好辣椒與瓜類作物輪作。根據土壤酸鹼度情況,及時採取措施調節。種植辣椒1年以上的大棚,應進行1次土壤消毒處理,以殺滅土壤中的害蟲和病原菌。
農村大棚處理好了,才能有好收成,當然好收成也離不了好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