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微盟茶書院
-
2 # 努力努力再努力vc
古時候普通人家基本不能滿足茶米油鹽醬醋茶的基本供給,顯然這是更高層家族的配置。中產以上(表述可能不妥)的家庭才能滿足,而茶是有一定收入,文化人家的標配,飲茶已經入禮,是身份地位的象徵。我覺得這個配置是一般能講禮的家庭的標配,這種家庭也是古代禮教和歷史的書寫者。不能代表廣大貧苦人家。
古時候普通人家基本不能滿足茶米油鹽醬醋茶的基本供給,顯然這是更高層家族的配置。中產以上(表述可能不妥)的家庭才能滿足,而茶是有一定收入,文化人家的標配,飲茶已經入禮,是身份地位的象徵。我覺得這個配置是一般能講禮的家庭的標配,這種家庭也是古代禮教和歷史的書寫者。不能代表廣大貧苦人家。
柴米油鹽醬醋茶說的是生活,是普通人生活當中必須具備的要素,是生活的必須品,也是人們在最低生活保障前提下,每天辛苦為之奔忙的東西。把茶歸在這個類別,意思首先是指茶是生活必須品,是生活要素。
柴米油鹽醬醋茶是人生活的必需品,可以說這是基礎的物質層面的需求。而琴棋書畫詩酒花則是生活的可選品,是指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之後,去追求和享受享受的東西。如果連基本的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也不會有條件去附庸風雅。
柴米油鹽醬醋茶,是老百姓家庭中的必需品。是老百姓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七樣東西,更是平民百姓每天為生活而奔波的七件事,俗稱:“開門七件事”。 開門七件事的排列和內容都大有講究,全都與中國歷史悠久的飲食文化有關。
茶從古至今都是生活必須品
茶從古到今都是生活必需品,特別是在藏區、蒙古、邊疆地帶,因為生活習慣的關係,他們,食用肉食比較多,所以必須要透過喝茶來解膩、除腥、調理身體。現在我們去西藏或者是蒙古就會,看到他們每天都在喝茶,最典型的就是酥油茶、奶茶等這些東西;又比如廣東人喝涼茶,更有一些地方,他們習慣性的把白開水稱為“茶”,客人來到,倒一杯白開水就是在請客人喝茶。
在古代也是這樣的,關於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記載,最早出自於宋代。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裡,鹽和茶一直都是政府壟斷、官賣的物資,不允許私自販售。
宋代吳自牧《夢粱錄·鯗鋪》:“蓋人家每日不可闕者,柴米油鹽醬醋茶。”
元代武漢臣《玉壺春》第一折:“早晨起來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據元代著作《湖海新聞夷堅續志》記載,曾有宋人用俗語云:“湖女豔,莫嬌他,平日為人吃,烏龜猶自可,虔婆似那吒!早晨起來七般事,油鹽醬豉姜椒茶,冬要綾羅夏要紗。君不見,湖州張八仔,賣了良田千萬頃,而今卻去釣蝦蟆,兩片骨臀不奈遮!” 另在元雜劇《玉壺春》、《度柳翠》、《百花亭》等都有提及開門七件事。其中提及此“七件事”的有《劉行首》:“教你當家不當家,及至當家亂如麻;早起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由此將當家者為生活辛苦勞碌的“七件事”表現出來。
到了明代,唐伯虎借一首詩《除夕口占》點明瞭此“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般般都在別人家;歲暮清淡無一事,竹堂寺裡看梅花。”
茶在必須品之外衍生出了獨特的傳統文化
米、油、鹽、醬、醋仍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而茶在一定程度上又在柴米油鹽的基礎上抽離出來,衍生出了獨特的傳統文化,成為了獨當一面的茶文化而聞名於世。
茶文化在唐宋之後上升為了,一種文人雅士的文化。從這個層面上來講,茶文化的外延和內涵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從茶葉的製造,品飲、場所等等,很多方面開始越來越豐滿、完善,喝茶成為了,官宦人家、文人雅士競相去追捧的東西,我們可以看到在過去有很多詩詞當中,有對於茶文化、喝茶、茶會的描述。
明代一首打油詩:琴棋書畫詩酒花,當年件件不離它,而今事事都變更,柴米油鹽醬醋茶。
所以我們說,茶從“柴米油鹽醬醋茶”到“琴棋書畫詩酒茶”,是一個從普通的生活必須品到精神層面消費品的物質享受,從物質到精神的一個轉化,從必需到品味,這樣的一個轉變也是整個社會向前演進的一個縮影。
茶在什麼類別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天喝茶喝茶可以給人們帶來健康。
所以如果談生活,茶就是生活消費品;如果談文化,那喝茶就是雅事、就是逼格,就是品位。這也正是中國茶文化的魅力所在。
茶是生活,茶是文化。因人而異,各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