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宣家圖文
-
2 # 詩書漫談
作為男權主導的封建社會,女性的地位經常忽上忽下,也是這樣的制度就註定女性不會有很大的作為。
雖然如此,中國仍有傑出的女性,當然其中就包含女性科學家。
王貞儀,女,字德卿,生於江寧府上元縣,這個地方現在叫做南京。
“足行萬里書萬卷,常擬雄心似丈夫”古代有個學派叫做桐城派,有個學者叫做蕭穆,他有一文名曰《女士德卿傳》,寫的就是這個奇女子。其中讚譽概括為“兼資文武,六藝旁通,博而能精”。
王貞儀(1768 ~1797),他的出生年代距今有二百多年,僅僅因為他是女性,所以並不為人們所熟知。
這位奇女子在二百多年前就已經學貫中西,答者笑言,時到今日也沒有多少人敢說自己學貫中西吧?
作為科學家,王貞儀的貢獻是什麼?
她提出了《地圓論》,有人要笑了,地圓不早就提出了嗎?她這不就是重談舊話嘛?
其實不然,她在《地圓論》中寫道:
地上的人都以自己居住的地方為正中,因此遠看別的地方都是斜立的.似乎都該傾倒,實際都不倒,難道不是因為各地的人頭上都是天,腳下都是地嗎?這就是說,人們生活的地球,處於四周都是天空的空間之中,對宇宙空間來說,任何地方的人頭上都是天,腳下都是地。在那個都知道地球是圓形的時代,有人提過一個問題:
站在地球“邊緣”和下半球的人為什麼不會傾斜和摔倒呢?在那個時代,幾乎沒有人真的思考,或者是真的不知道這個問題,只有她,年輕的王貞儀提出了那個《地圓論》通俗的解釋了道理。
王貞儀正確地認為,在廣闊無垠的宇宙空間中,沒有上、下、側、正的嚴格區別。
放到今天已經被證實,這是個可貴的發現。
同任何科學家一樣,王貞儀在科學的道路上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她要從事科學,就必須同科學的敵人,首先是同封建迷信和封建倫理進行鬥爭。還在她剛開始鑽研天文和做詩繪畫的時候,就有一班封建衛道士嘲笑地說,女孩子的正當職業是酒食縫紉,不應以文史翰墨為事,甚至攻擊她從事科學是想青史留名。但是王貞儀的反叛精神使她沒有屈服。她據理駁斥,堅持為科學開闢道路。她在一首詩中寫道:“始信鬚眉等巾幗,誰言兒女不英雄”,頑強地頂住封建禮教的重壓,不屈不撓地進行科學研究。王貞儀與封建倫理的抗爭,在她的不少詩文和書信中都有表白。她簡直是一面從事科學研究,一面為婦女的地位呼號。歷史事實也說明,越到封建社會後期,統治者就越要把天文學拉入迷信的泥坑,如利用天文搞“風水”之類。面對這些邪惡,王貞儀在《葬經闢異序》和給她父親的一封信裡,明確宣佈,這些東西完全是騙人的鬼話,絕不會影響子孫後代的貧富貴賤。還有人抬出所謂“風水”本是古代聖賢倡導的,以此來嚇她。王貞儀更指出,這正是那班聖賢的缺點,學古人必須取批判態度。在一定意義上說,王貞儀的科學成績正是在同這些謬端邪說的鬥爭中取得的。王貞儀酷愛科學。她經常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廢寢忘食地搞試驗。沒有科學儀器,她就捲起衣袖,自己動手,因陋就簡地製造。有一天,王貞儀關緊門窗,一個人躲在屋裡進行天文學方面的實驗。不知不覺已到了吃飯的時候了,她母親在房門口等了好久、仍然不見她出來吃飯,就非常好奇地從門縫向內張望。只見桌上的水晶燈被懸掛在房樑上當作太陽,小圓桌被扳倒在燈下當作地球,而王貞儀手拿著鏡子當作月亮。她一邊移動著反覆試驗,一邊不斷觀察太陽、月亮和地球的位置以及相互間的關係,弄清了月食等天文現象。她撰寫的《月食解》一文,精闢地闡述了月食發生、月食和月望以及食分深淺等知識。“嘗擬雄心勝丈夫”。用王貞儀的這句詩文來概括她和中國古代其他女天文學家是再恰當不過了。王貞儀等人堪稱是中華民族科學發展史上女科學家的代表人物,應該佔有自己的地位。
-
3 # 最愛嘉天下
1、嫘祖:養蠶繅絲髮明家
2、陳寶光妻:世界首創紡織提花機
3、義妁:醫術高超的西漢醫師
4、張秀姑:世界醫學解剖實踐第一人
5、鮑姑:針灸名醫
6、薛濤:改進手工造紙技術的詩人
7、東吳趙夫人:繪製中國第一幅軍事地圖
8、班昭:精通天文學、數學
9、黃道婆:元代紡織技術革新家
10、王貞儀:清代著名算學家、文學家
-
4 # 博學夢想家X
由於數千年封建社會的特定歷史背景,古代中國泱泱數千年間,與科技有關的女性僅有數十人左右,到了今天人們或許記得歷史上男科學家們留下的研究成果,對女科學家及其成就往往不甚瞭解。那麼今天的民族文化就為大家介紹,古代中國歷史上那些巾幗不讓鬚眉的女科學家。
中國歷史女科學家之嫘祖:養蠶繅絲髮明家
嫘祖,一作累祖,中國遠古時期人物。為西陵氏之女,軒轅黃帝的元妃。她發明了養蠶,史稱嫘祖始蠶。相傳嫘祖生於農曆三月六日,成年後嫁給軒轅。有一天,她去樹林中撿拾柴草,被一張大蜘蛛網矇住臉。她不知何物,跑到水邊一照,像蒙了一層紗,覺得很好看。
她想,如果把紗厚制一些罩在身上,比起穿戴樹皮樹葉不是又輕鬆又方便嗎?於是,她便開始研究蜘蛛網,後來她又發現了山上的蠶會吐絲,比蜘蛛的絲結實,便把野蠶家養。
但是,養了蠶結出繭子又抽不出絲來,出現了重重的困難。有一次,嫘祖煮水燒飯時,無意之中有幾顆繭子掉進了沸湯裡,她慌忙撈出,繭子扯起了絲線。嫘祖得到啟發,從而發明了繅絲。
黃帝獎賞了嫘祖,賜給桑林,讓她教人們養蠶抽絲,織布做衣讓人穿,從此翻開了中華民族文明的新史頁。後人為紀念嫘祖的功績,曾在師靈建嫘祖廟,敬奉蠶神之功。
嫘祖作為蠶桑絲綢的偉大發明家,她發現並傳播了養蠶繅絲,澤被中華,惠及全球,在中國和世界文明史上都寫下了極其光輝燦爛的一筆,因而被後世尊稱為“蠶神娘娘”,華人敬祀嫘祖,由祖先崇拜發展為神靈崇拜,由民族共祖演進為人格神。
後人為紀念嫘祖的功績,曾在師靈建嫘祖廟,敬奉蠶神之功。後來,廟宇不斷擴為七進院落,建築宏大,設計獨具匠心,並建立七級浮圖一座,巍峨高聳藍天,四周蒼松翠柏,銀杏古槐,鬱郁蒼蒼,蔥蘢茂盛。每年三月三,人們為嫘祖舉行七天廟會,唱大戲,祭祖宗,人山人海,熱鬧非常。如今,嫘祖廟雖早已夷為平地,但遺址尚存。
中國歷史女科學家之陳寶光妻子:世界首創紡織提花機
陳寶光妻,女,佚名,傳為西漢鉅鹿(今河北平鄉西南)陳寶光之妻,西漢昭帝、宣帝時織綾藝人,工織綾,傳授織法,為提花機織發明者。漢宣帝(公元前73—49年)時曾在大司馬霍光家傳授蒲桃錦和散花綾的織造技術,她所用的綾錦機有120綜120鑷,60日成一匹,匹值萬錢,反映了西漢時中原地區絲織技術的水平。
絲織業是西漢的重要手工業之一,當時的山東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和襄邑(今河南睢縣)已設有較大的官營作坊,所生產的產品供皇室使用。西漢元帝時期(前48一前33),漢皇室在山東臨淄設服官三所,稱三服官,“作工各數幹人,一歲費數鉅萬”。
陝西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的東西織室規模也很大,每年花費在五千萬錢以上。由於專織精細絲織物,襄邑、和齊(山東臨淄)的絲織業特別發達。王充曾說:“齊部世刺繡,恆女無不能。襄邑俗織錦,鈍婦無不巧。”因此,西漢末期至東漢初期,絲織手工業已經很發達,能織成精美的織物。
當時山東臨淄、河南襄邑兩地的織工都在鑽研技術,想要發明織花機,以代替手工刺繡。西漢成帝綏和二年(前12)詔書說:“齊三服官織綺繡難成。”這說明當時山東臨淄織工在試製織花機,但沒有成功。
因此,社會生產的需要,就成為科學技術發展的強大動力。社會一旦有變革技術的需求,則新的生產技術就應運而生。中國織花機的發明,就是生產發展的需要。
《西京雜記》中記載:“陳寶光妻子發明織花機,並傳授織花機織法。”又記陳寶光妻子的“織花機用一百二十鑷”,“每織一匹,價值萬錢”。在陳寶光妻子以前,勞動人民已經發明瞭織機,用機械織綢,但比較簡單。
陳寶光妻子在紡織實踐中對錦綾織機的構造和功能進行了改進和創新,製成了由一百二十鑷組成的複雜的錦綾織機。“鑷”是錦綾織機上用來夾“提花線束”的附屬部件,所以陳寶光妻子用的織機是一部提花機。後東漢王逸寫有《機婦賦》一文,大致描述了陳妻所造織花機的外觀。在明代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中,這種提花機被記載到了《乃服篇》中。
提花技術的出現是紡織科學史上的重大進步,而這種先進的紡織技術在西漢末東漢初期,陳寶光妻子就已掌握,並在實踐中熟練地使用和推廣。她在紡織機上,把織物上的花紋、圖案用不同顏色的線,直接編織成如“蒲桃錦”、“散花綾”那樣高質量的“錦”和“綾”。
又據《西雜記》記載,漢代有個叫霍光的大官想獲取這種優質的“散花綾”和“蒲桃錦”,於是透過自己的老婆,聘請陳寶光妻子到自己家中織了“蒲桃錦”二十四匹、“散花綾”二十五匹。這說明當時提花機的產量已經很高了,進一步印證了西漢時期中原地區絲織技術已達到很高的水平。
中國歷史女科學家之義妁:醫術高超的西漢女醫師
義妁,河東(今山西省復縣)人,她是中國正史所載最早的女名醫,被譽為“巾幗醫家第一人”。義妁因醫術高超被召入宮,專為皇太后治病。是中國古代4位(晉代鮑姑、西漢義妁、宋代張小娘子、明代談允賢)女名醫之首。
義妁從小就對藥草有興趣,十幾歲就上山採藥,搗爛後給鄉親們敷治外傷。平時只要有郎中路過,她總是虛心請教,日積月累,學到了許多醫藥知識,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後來有一天,外村抬來一個久治不愈的腹脹病人。病人的肚子脹得像一個灌滿了氣的皮球。外村抬來一個久治不愈的腹脹病人。病人的肚子脹得像一個灌滿了氣的皮球。
義妁對病人仔細診斷後,取出幾根針在他的下腹部和大腿部紮了幾針,然後拿出一包自制的藥粉撒在病人的肚臍上,同時給病人熬服湯藥。三天以後,病人腹脹開始消退,呼吸變得均勻,不久就痊癒了。自此以後,義妁的醫名便在方圓百里傳開了。
漢武帝的母親王太后年老多病,漢武帝聽人說起義妁醫術高超,便派人專程暗訪。結果證明義妁不但擅長內科疑難雜症,而且對外科、針灸也頗精通,所用藥物只是些山間的草木藤葉,但療效極好。於是,漢武帝便詔她入宮,封為王太后的特別侍醫。
義妁到宮中以後,果然將王太后的病治好了。有一天,王太后問她,你有兒子、兄弟嗎?義妁說,只有一個弟弟義縱,但行為不節,不可為官。但是,王太后因為十分喜愛她,仍奏請漢武帝,封義縱為中郎,補為上黨郡令。而從《史記》所記來看,義縱其實很有能力,為官後依法辦事,不避權貴,深受漢武帝賞識,但嫻於殺戮,被認為是西漢中期以嚴厲手段打擊豪強地主的著名“酷吏”。
中國歷史女科學家之張秀姑:世界醫學解剖實踐第一人
張秀姑生於南朝永武帝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劉宋王朝時期沛郡相縣(今安徽淮北市)人,自幼隨父學醫。後來她與遊方郎中唐賜結婚,婚後與丈夫一同行醫診病。她擅長針灸,在民間頗有名望。
450年,由於戰亂,沛郡瘟疫盛行,其中突發一種怪病,患者染病時沒有異樣,但一發病便張口吐出幾條毒蟲,此時再行診治已無效,不久後便病死。唐賜、張秀姑夫婦一直想看看患者腹中到底有什麼,但無奈當時私自解剖屍體是要坐牢殺頭的,遂不得探查。
後來,唐賜自己也不幸染病,他自知命不久矣,臨終前再三囑咐妻子張秀姑,一定要解剖自己的遺體,探求怪病的病因。而張秀姑本通醫道又聰慧過人,她估計丈夫的肚子裡一定有嚴重的病變,但卻找不到恰當的治療方法,因此也下定了決心要查出病因。
不久,唐賜病死,張秀姑遵循丈夫遺願,親自持刀,解剖了他的遺體,經過仔細觀察,張秀姑發現肺部、肝臟等部位均已腐爛變質(今人推斷是類似急性瀰漫性腹膜炎致死的病例),她便把解剖後各臟器的病變情況按一定比例畫下來,並標出了名稱和病灶跡象。
然而,儘管是唐賜自己留下的遺囑,但封建社會里講究“三從四德”,儒家禮教是不允許毀傷、解剖人體的,女子敢對丈夫動刀解剖,無疑是犯了封建社會的大忌,是對封建禮教的挑戰。
於是,當地郡、縣官府得知此事後立即呈報朝廷。吏部尚書顧覬之認為張秀姑忍心剖夫,大逆不道;唐賜的兒子唐副在旁不加勸阻,犯了忤逆不孝之罪。結果,張秀姑被判刑6年,唐副被處以死刑……
張秀姑的解剖壯舉,雖然在當時被否認了,但她卻是名副其實的人體解剖第一人,她所做的解剖手術,距今已有1500多年,比1303年發生在歐洲波羅那由巴託·羅密歐瓦利那所做的中毒死亡者病理解剖還早800多年,而直到16世紀,歐洲外科醫生維薩留才創立了科學的解剖學。
中國歷史女科學家之鮑姑:針灸名醫
鮑姑,名潛光(約公元309—363年)是中國古代4位(晉代鮑姑、西漢義妁、宋代張小娘子、明代談允賢)女名醫之一。她是晉代著名煉丹術家、醫家葛洪之妻,本人亦精通灸法,是中國醫學史上第一位女灸學家。
鮑姑自幼在父親的耳燻目染下,對道教的教義十分有興趣,嫁給了葛洪後,熟讀各種古代醫學書籍,成為葛洪的得力助手,後來,她還參與了編纂整理葛洪的中醫學著作《肘後備急方》,並編寫了其中關於針灸法的部分。葛洪對針灸研究並不深入,而鮑姑則畢生致力於針灸研究。
鮑氏醫術精湛,尤長於灸法,以治贅瘤與贅疣擅名。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越秀山腳下盛產的紅腳艾進行灸治,取得顯著療效。“每贅疣,灸之一炷,當即愈。不獨愈病,且兼獲美豔。”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施灸家。
據《鮑姑祠記》記載,鮑姑“用越岡天產之艾,以灸人身贅瘤,一灼即消除無有,歷年久而所惠多”。除此之外,鮑姑還是最早應用種痘術的醫者之一。她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就採用簡便種痘術預防天花,並且記錄了天花的病狀過程。
葛洪在羅浮山逝世後,鮑姑和弟子黃初平到廣州越崗院,一面修道,一面為百姓治病。她繼承了丈夫和父親的醫術,加上自己的鑽研,醫術更加精湛。往往藥到病除,人們稱她為鮑仙姑。去世後特地在越崗院為她建“鮑姑祠”來紀念她。
不過遺憾的是,鮑姑沒有留下什麼著作,後人認為,她的灸法經驗可能滲入到葛洪的《肘後備急方》中。該書有針灸醫方109條,其中灸方竟佔90餘條,並對灸法的作用、效果、操作方法、注意事項等都有較全面的論述。
中國歷史女科學家之薛濤:改進手工造紙技術的女詩人
薛濤(約768—832年),字洪度,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與劉採春、李冶、魚玄機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與卓文君、花蕊夫人、黃娥並稱蜀中四大才女,流傳至今詩作有90餘首,收於《錦江集》。
除了文學寫作之外,薛濤還改進了造紙技術。她16歲入樂籍,與韋皋、元稹有過戀情,戀愛期間,薛濤自己製作桃紅色小箋用來寫詩,她在四川浣花溪邊辦起造紙作坊,根據前人用黃薜葉染紙的原理,以芙蓉為原料,將其煮爛後加入芙蓉末,製造出一種彩色箋紙。
薛濤還從紅花中提取染料,加入膠料配製成塗料塗在紙上,薛濤因此被認為是塗布加工紙的創始人。她所創造的箋紙被稱為“薛濤箋”,人們仿製這種紅色小八行紙,多用於寫情詩情書,表達愛慕思念之意,在當時及後世極為流傳。
中國歷史女科學家之東吳趙夫人:繪製中國第一幅軍事地圖
趙夫人,即三國吳大帝孫權夫人,河南人。丞相趙達(三國志中則言趙達為方士)妹,其織錦﹑刺繡﹑絲幔被稱為“機絕”﹑“針絕”﹑“絲絕”,並稱“三絕”,時人謂“吳有三絕,四海無儔其妙”。
孫權坐斷東南,時刻未忘掃蕩魏蜀一統天下。為此他很需要一幅供作戰而用、繪有“山川地勢軍陣之像”的軍事地圖。於是,趙達將善畫的妹妹舉薦進宮,孫權頗能“人盡其才”,便吩咐她繪畫“九州五嶽之勢”圖。
趙達妹妹嫣然一笑,對孫權說:“丹青容易褪色,紙質也容易損壞,而且軍戎無常,時時觀看,更易磨損。賤妾粗通刺繡之技,不如將那三山五嶽、五湖四海以及城邑村鎮繡於方帛之上,這樣既耐磨耐損,又方便攜帶,豈不更好?”孫權聞言,自然求之不得,他為東吳擁有這樣的奇女子而高興萬分,於是把她收為夫人,敬愛有加。因她姓趙,宮中便稱她為趙夫人。
等到趙夫人的地圖繡成後,驚得文武百官目瞪口呆,“雖棘刺木猴,雲梯飛鳶,無過此麗也。”文武百官佩服得五體投地,紛紛向孫權道賀。訊息一傳開,街談巷議,時人謂之“針絕”。
而趙夫人不但會刺繡,還會織錦。她十指纖纖,嫩若蔥根,卻是萬分機巧。只見她穿彩絲,引細線,縱橫穿插,上下翻飛,不日之間便能織出一幅幅美不勝收的“雲龍虯鳳之錦”,“大則盈尺,小則方寸”,幅幅精美絕倫,令人不可思議。人們爭相傳揚,又贊她為“機絕”。
孫權居住在建業(今南京)的昭陽宮中,到了夏天,酷暑難擋,蚊蟲煩人,於是掛起絲織的精美紫綃羅帳。趙夫人說:“此不足貴也。”孫權讓趙夫人指明意思,趙夫人便答道:“妾想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織出比紫綃羅帳更珍貴的羅帳:放下帳帷則帳內清風自生暑意頓消,從帳裡看帳外能清楚無礙,而且帳外列侍者也飄然自涼,有馭風而行的美好享受。”
趙夫人說幹就幹,她從頭上削下一綹長髮,再剖成肉眼難見的細絲,然後用出自鬱夷國、可以接續弓弩之斷絃的神膠粘合,經緯分明地織成片片羅縠,數月之後,終於織成一頂薄比蟬翼輕賽寒煙的“發帳”。
發帳一展,“飄飄如煙氣輕動,而房內自涼”。孫權躺在帳裡,但覺清風徐來,沁心透肺,愜意至極。這“發帳”舒展開來廣縱一丈,收捲起來僅得一握,可納於枕中,攜帶極其方便。孫權對此十分愛惜,“常在軍旅,每以此幔自隨,以為徵幕”。訊息傳開,時人又給趙夫人冠上了“絲絕”的美名。
中國歷史女科學家之班昭:精通天文學、數學
班昭,字惠班,東漢安陵人(今陝西省咸陽縣人),是班彪的女兒,班固的妹妹。班昭精通數學,漢和帝時奉召入宮,負責教皇后和妃子的天文、數學。公元92年,其兄班固逝世,遺留下了未完成的《漢書》,其中的《文表》、《天文志》等篇就是由班昭親自完成的。大學問家馬融是她的學生,大數學家鄭玄也是她的學生。他們都是“博極群書,兼精算術”的著名學者。
班昭的父親班彪,曾為《史記》續篇。長兄班固,主修《漢書》。次兄班超出使西域。可以說她出生於名門,一家子都是有學問之人。在這樣的環境下,自小受到了文化的薰陶。
出身於史學大家,班昭首先是一位女歷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只寫到了漢武帝時期。班彪作《史記後傳》續補了漢武帝以後所缺的部分。班固繼承了父志,編寫《漢書》。公元92年班固逝世,但是《漢書》中比較關鍵的天文志和八表都沒有完成。最後都是由班昭完成。在封建社會,女子修史,在二十四史之前沒有過,後來也未有女子參與過史書的編寫。可以說,班昭在中國古代史上“空前絕後”。
撰寫《天文志》更有難度。要求作者對天文和數學知識掌握的比較好。班昭精通數學,是皇后的數學、天文等學科的老師,在當時被稱為“曹大家(gu)”,因班昭的丈夫姓曹。班昭精通《九章》,當時的儒生用數學學習易經,可見班昭數學才能相當出眾。
與其他國家的女數學家相比,班昭一生雖然坎坷,但沒有遭受過非人的折磨,而且看起來身前身後一片榮光。她是漢和帝鄧皇后的老師,太后為表示感激之情,封班昭之子曹成為關內侯,也算蔭及子孫。
中國歷史女科學家之黃道婆:元代紡織技術革新家
黃道婆(1245—1330年),又名黃婆或黃母,松江府烏泥涇鎮(今上海市徐彙區華涇鎮)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紡織家、技術改革家。由於傳授先進的紡織技術以及推廣先進的紡織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在清代的時候,被尊為布業的始祖。
黃道婆出身貧苦,少年受封建家庭壓迫流落崖州(今海南島),以道觀為家,勞動、生活在黎族姐妹中,並師從黎族人學會運用制棉工具和織崖州被的方法。元代元貞年間(1295—1296)黃道婆重返故鄉,在松江府以東的烏泥涇鎮,教人制棉,傳授和推廣“扞(攪車,即軋棉機)、彈(彈棉弓)、紡(紡車)、織(織機)”之具和“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等織造技術。
黃道婆所織的被褥巾帶,其上折枝團鳳棋局字樣,粲然若寫。而在紡紗工藝上,黃道婆更創造了新式紡車。當時淞江一帶使用的都是舊式單錠手搖紡車,功效很低,要三四個人紡紗才能供上一架織布機的需要。
於是黃道婆就跟木工師博一起,經過反覆試驗,把用於紡麻的腳踏紡車改成三錠棉紡車,使紡紗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兩三倍,而且操作也很省力。因此這種新式紡車很容易被大家接受,在淞江一帶很快地推廣開來。
由於烏泥涇和松江一帶人民迅速掌握了先進的織造技術,一時“烏泥涇被不脛而走,廣傳於大江南北”。當時的太倉、上海等縣都加以仿效。棉紡織品色澤繁多,呈現出空前的盛況。黃道婆去世以後,松江府曾成為全國最大的棉紡織中心,松江布有“衣被天下”的美稱。
公元1330年,黃道婆逝世。松江人民感念她的恩德,在順帝至元二年(1336),為她立祠,歲時享祀。後因戰亂,祠被毀。至正二十二年(1362)鄉人張守中重建並請王逢作詩紀念。
中國歷史女科學家之王貞儀:清代著名算學家、文學家
王貞儀(1768—1797),字德卿,安徽天長人,是清代著名算學家、文學家,著有《西洋籌算增刪》一卷、《重訂策算證訛》一卷、《象數窺餘》四卷、《術算簡存》五卷、《籌算易知》一卷。王貞儀撰寫的《月食解》一文,精闢地闡述了月食發生、月食和月望以及食分深淺等知識。
王貞儀,字德卿,原籍安徽天長,遷居江寧(今南京),清代學者王錫琛之女,宣化太守王者輔孫女,諸生詹枚妻。十六七歲曾隨父宦歷楚粵,出塞省視。從蒙古人學騎射,通星象,精歷算,工詩文,通醫理,其詩質樸無華,情感真摯。
王貞儀的成長與她的家庭環境和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她家原籍安徽天長市,祖父時遷居金陵(今南京)和吉林。她的祖父王者輔,字惺齋,曾任豐城知縣和宣化知府,精通曆算,著述甚豐。
王貞儀家藏書豐富,據說有七十五櫥,這些書籍對王貞儀的成長有很大影響。王貞儀的父親王錫琛,生活坎坷,屢試不第,但他精通醫學,以行醫為業,在他的影響下,王貞儀也精通醫學。
但是,對王貞儀的成長,特別是對王貞儀在科學研究方面影響最大的還是她的祖父。王貞儀在《敬書先大父惺齋公讀書記事後》一文中說:“貞儀幼侍大父惺齋公,公細訓以諸演算法。即長,學歷算,復讀家藏諸歷算善本十餘種,潛心稽究十餘年。”
王貞儀對探索宇宙星辰的奧秘有著相當濃厚的興趣。她不僅閱讀中外天文著作,還長年堅持夜觀天家,日算星辰,日積月累,取得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和第一個天文資料資料。尤其她積極宣傳闡述哥白尼的“日心說”,這在當時是很可貴的。
從王貞儀遺留下來的著作可以看出,她是一位從事天文和籌算研究的女數學家。17世紀初葉,英國數學家納皮爾發明了一種算籌計算法,明末介紹到中國,也稱為“籌算”。清代著名數學家梅文鼎、戴震等人曾加以研究。戴震稱其為“策算”。王貞儀也從事研究由西洋傳入中國的這種籌算,並且寫了三卷書向華人介紹西洋籌算。她在著作中對西洋籌算進行增補講解,使之簡易明瞭。
不過,王貞儀介紹的納皮爾算籌乘除法,當時的讀者認為容易瞭解,但與當時中國的乘除法籌算的方法相比,顯得較繁雜,因此,數學家們沒有使用西洋籌算,一直使用中國籌演算法。今天的讀者把中外籌算乘除法視為老古董,採用的是由外國傳入的筆算四則運算,這種筆算於1903年才開始被使用,故中國與世界接軌使用筆算的歷史只有100多年。
另外,王貞儀在《地圓論》中說,地上的人都以自己居住的地方為正中,因此遠看別的地方都是斜立的。似乎都該傾倒,實際都不倒,難道不是因為各地的人頭上都是天,腳下都是地嗎?這就是說,人們生活的地球,處於四周都是天空的空間之中,對宇宙空間來說,任何地方的人頭上都是天,腳下都是地。王貞儀正確地認為,在廣闊無垠的宇宙空間中,沒有上、下、側、正的嚴格區別。這是一個很可貴的認識。
王貞儀29歲的短暫一生,做了大量的科學工作。她精通地理、數學、醫學和詩文繪畫,也懂得氣象。當然,王貞儀最有造詣的還是天文學。她把自己研究天文學的成績寫成不少著作,據傳共有64卷之多,可惜如今我們只能讀到很少一部分了。
-
5 # 家有千金K
1. 諸葛亮之妻黃月英在三國演義裡是沒出現過的,也很少記載她的故事,黃月英是一位才女,也是三國時期第一位女發明家,才華與諸葛亮相當,為蜀國立下不少功勞,此人正是黃月英 黃月英,沔陽名士黃承彥之女,諸葛亮之妻,史稱其長相醜陋,黃頭髮,黑面板,但才華卻與諸葛亮相當 ,為什麼說才華出眾呢?說到黃月英,哪不得不提一項發明,木牛流馬。 三國時期的這項發明,到底是誰發明的呢?提起木牛流馬,還得從黃月英與諸葛亮的婚事談起,黃月英自幼熟讀經史,多才多藝,是巾幗少有的奇女子,也愛搞一些發明創造。做一些木狗、木馬之類的東西,是世界上發明機器人的奠基者、創始人,還可以說是發明創造機器人的開山鼻祖,當時諸葛亮看到了,也稱讚不已。 諸葛亮對黃月英發明創造的木狗、木虎、木人,更是端詳良久,細細揣摩,默記於心。黃月英為了考察諸葛亮是否真有過目不忘的超人之才,在成親的前一個月,請她父親向諸葛亮提出了"三不"條件,即結婚時,一不坐轎,二不騎馬,三不乘船。 這次讓諸葛亮十分頭痛,這怎麼辦才好,苦思冥想後,想到黃月英發明的那些木狗。木馬、的東西,於是就根據黃月英的結構做了一個馬不像馬,牛不像牛的東,到了娶親哪天,把黃月英推回了家。大家對這件怪東西很不瞭解,紛紛在議論。 而當有人問諸葛亮這是什麼東西時,諸葛亮說,此怪叫木牛流馬,多麼怪的名字,諸葛亮能做出此東西,一切都是根據黃月英的設計做的,後來,木牛流馬失傳,只留下了高軲轆車。 在來說說,黃月英的這項發明,對當時的戰爭所帶來的便利。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六出祁山攻打曹魏,而祁山這個地方,是山路崎嶇,而對於戰爭而言,糧草是最重要的,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所以說,在當時的三國,能不能順利運送糧草是頭等大事,決定一場戰爭的勝利。 而諸葛亮六出祁山,剛好用上了黃月英所發明的這東西,這神奇的木牛流馬幫助蜀國解決了兵員不足的問題,打破了敵人對給養線的封鎖,將蜀軍急需糧草準時送到,為諸葛亮攻打曹魏提供了時間。 黃月英的這項發明,對蜀國而言,立下不下功勞,當時隆中對的村民還津津樂道的說起這木牛流馬的故事。
2.在南宋時期,中國的封建社會正處在巔峰時候,科技、文化和創造都達到了鼎盛的狀態。可無奈軍事上一直是南宋的軟肋,13世紀後期隨著蒙古人的大舉入侵,南宋壯美山河支離破碎。蒙古的入侵給南方宋朝統治區帶去了極大的災難,致使原本紡織業發達的江南地區受到了重創,大量紡織廠倒閉關門。 一個叫黃道婆的紡織女工,為了逃難從上海乘船去了當時海南南端的崖州。孤身一個婦道人家漂泊在異鄉,幸好受到了熱情相助的當地黎族居民的幫襯,帶她進了當地的紡織作坊做工謀生。黃道婆發現黎族人的棉紡織技術比江南先進,生產的黎單、黎飾、鞍塔更是聞名內外。於是,她開始勤奮學習並改良先進的紡織技術。
在海南島生活了30年後,黃道婆十分思念家鄉,加上那時候元朝對於漢族沒那麼壓迫,反倒是大力招募工匠能人以振興經濟。於是,她回到了家鄉繼續投身紡織業,發現老家還在用十分落後舊式單錠手搖紡車,需要三四個人共用一臺紡織機,生產效率十分低下。 黃道婆隨後根據自己在海南學到的紡織技術,不斷改良發明了三錠棉紡車,使紡紗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兩三倍,而且操作也很省力。此後,黃道婆繼續傾注心血,根據紡織的需求不斷改良創新織布機。據記載,她改良出來的一臺最複雜的織布機由1800多個活動部件組成,其中有的結構的技術連現代先進紡織機器都達不到。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黃道婆這樣一位在中國科技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傳奇女發明家,卻因為古代帶有濃烈“男尊女卑”愚昧思想的影響,她在正史上完全無記載。
3.薛濤(約768—832年),字洪度,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與劉採春、李冶、魚玄機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與卓文君、花蕊夫人、黃娥並稱蜀中四大才女,流傳至今詩作有90餘首,收於《錦江集》。 除了文學寫作之外,薛濤還改進了造紙技術。她16歲入樂籍,與韋皋、元稹有過戀情,戀愛期間,薛濤自己製作桃紅色小箋用來寫詩,她在四川浣花溪邊辦起造紙作坊,根據前人用黃薜葉染紙的原理,以芙蓉為原料,將其煮爛後加入芙蓉末,製造出一種彩色箋紙。 薛濤還從紅花中提取染料,加入膠料配製成塗料塗在紙上,薛濤因此被認為是塗布加工紙的創始人。她所創造的箋紙被稱為“薛濤箋”,人們仿製這種紅色小八行紙,多用於寫情詩情書,表達愛慕思念之意,在當時及後世極為流傳。
4.嫘祖,一作累祖,中國遠古時期人物。為西陵氏之女,軒轅黃帝的元妃。她發明了養蠶,史稱嫘祖始蠶。相傳嫘祖生於農曆三月六日,成年後嫁給軒轅。有一天,她去樹林中撿拾柴草,被一張大蜘蛛網矇住臉。她不知何物,跑到水邊一照,像蒙了一層紗,覺得很好看。 她想,如果把紗厚制一些罩在身上,比起穿戴樹皮樹葉不是又輕鬆又方便嗎?於是,她便開始研究蜘蛛網,後來她又發現了山上的蠶會吐絲,比蜘蛛的絲結實,便把野蠶家養。 但是,養了蠶結出繭子又抽不出絲來,出現了重重的困難。有一次,嫘祖煮水燒飯時,無意之中有幾顆繭子掉進了沸湯裡,她慌忙撈出,繭子扯起了絲線。嫘祖得到啟發,從而發明了繅絲。 黃帝獎賞了嫘祖,賜給桑林,讓她教人們養蠶抽絲,織布做衣讓人穿,從此翻開了中華民族文明的新史頁。後人為紀念嫘祖的功績,曾在師靈建嫘祖廟,敬奉蠶神之功。
-
6 # 本老拳
按時間順序講。
1,女媧。發明了糧食翻土種植術。
2,神農氏。發明了女媧種植術的大規模化,並且品種多樣化。神農氏不是一個人,是一個部落的頭目,炎帝是神農氏的最後一任頭目。是女性。
3,華。發明了食譜,中國目前的最典型食譜,就是由她確定的,即,“飯、菜、湯”。這食譜開始了營養均衡時代,此前因女媧神農氏的貢獻,華人突然改大量素食,導致多生男少生女,嚴重失衡。此後陶呫推廣了這一菜譜。
4,嫘。發明了蠶絲織布製衣技術。後來大禹家完美擴張了這技術。
5,婁。發明了邏輯推理技術。後來,這技術命名為數,數拆開就是婁技,傳到西方後讀音邏輯。
6,素。素問的主角。彙總成了黃帝內經。
7,小隗。發明了九九乘法口訣。
8,
回覆列表
物理學家何澤慧 著名女科學家楊振華 端硯研究的女科學家——郭海棠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資訊科技所研究員——李愛珍 2005傑出青年女科學家之“魔法醫者”吳志英 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得者韓喜球:海底資源寶庫探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