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界觀

    如果陶淵明連飯都吃不飽,他又如何能“悠然”見南山,也許五十歲的時候我會嚮往,會迴歸這樣的生活,但現在。

    陶淵明這事,不但不向往,而不應該推崇。

  • 2 # 流浪的風2021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一種意境,恐怕老陶心中也是‘奈何身落魄,心向京華夢。’吧!時過境遷,幾百上千年過去了,人的思想多少是:站著說話不害腰疼!若你天天處在天藍地綠的神農架中,你不想回歸繁華都市?你不想物美,家樂福?你不想北海,天安門?

  • 3 # 夢裡水鄉238467105

    路過,說到“詩書田園”正是夢裡水鄉一直嚮往的生活,正如許巍歌中所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這首歌也唱出了自己的心聲,也是自己一種詩書田園的夢。

    而說到陶淵明的詩書田園,不得不由然想起他的傳世名作《歸園田居》,其中共計五首,篇篇都流露出詩人對田園風光的美麗景色所打動,那種恬美純靜的天地,淡然寧靜而自由自在的生活,給人以一種如釋負重的心情。身處在喧囂城市的當下,那種生活的快節奏是很難體會到的。且讓我們隨著他所作的其中一首去感受一下:

    《歸園田居》其一

    作者/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實有餘閒。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從詩人詩中不用多作解釋,便已然描繪出了一幅田園畫卷。且隨那詩中意境細細品位,這不正是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嗎?

  • 4 # 江南俗士1972

    不向往!不想葉公好龍,不想裝逼!

    陶淵明“歸田園居”組詩寫得不錯,尤其是那首“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深得人心,引起共鳴無數。

    這樣的生活好嗎?好!羨慕嗎?不羨慕!為什麼?理由如下:

    追求田園生活,無非是因為環境好、壓力小,提高生活品質。但是,現實它不允許啊!

    人活著,首先得解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其次需要穿、住、行。然後,需要休閒娛樂。這一切都需要錢!沒錢你喝西北風啊?

    可能有愛裝逼的網友會抬槓,我自己種糧種菜,自給自足。你做夢去吧!如果能夠自給自足,農民們還幹嘛背井離鄉外出打工?

    在沒有實現財務自由之前,你別奢望歸隱田園。要知道,陶淵明可是大將軍陶侃的孫子,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沒有這點底氣,他敢不為五斗米折腰?

    其次,人是社會的動物,需要交流。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歸隱田園不等於閉門獨處,你需要朋友。我不覺得一個實現了財務自由的城裡人,會與田間地頭的老鄉們有多少共同語言。短時間可能沒問題,時間長了,你會感到孤獨。

    第三,除非是光棍或者鑽石王老五,絕大多數人都有家有口。你歸隱了,配偶怎麼辦?小孩怎麼辦?父母怎麼辦?小孩要上學、老人要看病,農村可沒有重點學校、三甲醫院。陶淵明時代,不存在城鄉差別,只要不是深山野林,有錢哪裡都一樣。

    事實上,歸隱田園是土豪們而且是超級大土豪們的特權,可以自己修路建房、通水通電,甚至可以建個直升機坪,來去自由。一般的土豪,還做不到。而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歸隱田園更只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更何況,田園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美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比起歸隱田園,我更喜歡隱居在都市的燈紅酒綠中。

  • 5 # 飛狼默然

    非常向往!我也曾模仿陶淵明《歸園田居》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宿命工程人,出校到今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施工荒野際,常毀人園田。

    佔地百餘畝,簡房幾十間。

    小便屋後簷,吃飯蹲門前。

    工地遠人村,不見墟里煙。

    征戰群溝中,機鳴在山顛。

    天塹變通途,架橋飛北南。

    終日泥塵雜,虛室無餘閒。

    常年回家少,家人多埋怨。

    久在樊籠裡,神仙也坐煩!

  • 6 # 登高望遠1169

    田園農耕,風光無限,這是古代文人墨客追求的最高境界,但現實生活中人們更崇尚的是,燈紅酒綠,安樂宜居的城市生活。

  • 7 # 一方書畫苑

    就拿這個世外桃園的農忙條件來聊聊吧。

    現在正是北方小麥收割的季節,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不斷在進步,小麥收割基本普及機械一體化,從聯合收割機進入麥田開始,農民同志只需等著接收脫完粒的麥子,十分輕鬆。

    再來看看二十年前的小麥收割場景吧。

    首先要人工收割,工具是鐮刀,一刀一刀的,割好小麥放旁邊,割完後一併從田裡運出來,全是人工。

    然後將小麥鋪勻,人工驅趕牛拉石磨,將小麥不斷的碾壓,碾壓,直至麥粒脫出。最後除去麥稈,根據風向,將小麥揚起,麥粒和麥糠分離,收穫小麥,一切全憑人工,受天氣制約。這只是二十年前的豐收場面,那放眼陶淵明時代呢,一千多年前,裝置只能比現在落後,豐收肯定也比現在困難。

    所謂的世外桃源,無非是自給自足,對外豐衣足食,其實就是種的莊稼剛好夠自己一家人吃的。一年到頭三畝地,面朝黃土背朝天,這裡的桃園生活不就是沒有達到小康社會的農民生活嗎!現在的人們,有幾個能吃苦的,想要進世外桃源,先回歸農田裡幹兩天農活吧,就真的知道向不向往那種生活啦。

  • 8 # 鄭非夢妙文

    很多城市裡的人估計有不少人嚮往所謂的田園生活,感覺很愜意很浪漫很有情調。遠離都市喧囂,遠離鋼筋混凝土的高樓大廈,遠離職場的爾虞我詐與勾心鬥角,迴歸自然,返璞歸真,放空心靈,坐看雲捲雲舒,享受一方寧靜。農閒之餘邀三兩知己喝喝茶,下下棋,談談詩,論論畫,逍遙自在,愜意無比。貌似這樣神仙般的田園生活誰不向往陶醉呢?

    但是這可能真的只是詩歌中的描述與實際的田園生活大相徑庭。

    何謂田園,不就是農村嘛!試問現在有幾人願意生活在農村?現實中的農村清苦單調,除了白髮蒼蒼的老頭老太太還固守田園外,凡是身體健康的年輕人都跑到城裡去謀生了,有錢的在城裡買房子,沒錢的寧可租房子也要留在城裡。事實上更多的人嚮往城市的繁華。

    值得一提的是陶淵明並不是普通老百姓,他岀仕多年又是名士,當然有足夠的財力和資源迴歸田園享受田園的靜美。可是作為普通人來說僅在農村種那一畝三分地只能勉強餬口艱難度日罷了,這就是田園生活的現狀。田園的浪漫田園的美還是在陶淵明的詩歌裡慢慢品味吧!我不羨慕陶淵明的田園生活,因為我本就是田園中人。

  • 9 # 門外櫻花窗外海

    詩人在【歸田園居】中描繪的田園風光生活,充滿著超然物外,隨意山水的美好風光,令古今許多讀者傾心向往。因為它給予了人們精神上一塊,可以自由耕耘的天地,隨心舒意的生活,無拘無束的精神領域,而且那麼充滿著詩情畫意。但是,在這個世界上,就根本沒有什麼世外桃園,詩人本身也不一定真正享受著,它詩中描繪的一切。聊以一首小詩和之,願我們還是從平凡的生活中尋找樂趣吧!

    日落鶯回夕霞紅,漁舟歸來帶晚風。山水田園無限好,小村炊煙朦朧中。

  • 10 # 秋亭聞滄浪

    陶淵明《歸田園居》:是陶潛從彭澤棄官歸隱後所作的組詩,共五首,其中最具中心的就是這首《歸田園居》,這首詩主要表現“久居樊籠裡,復得返自然。"的思想感情。

    《歸田園居》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少無"兩句:寫自己從小沒有迎合世俗的氣質生性熱愛山水田園。

    塵網:指塵世汙濁的官場。

    三十年:當作十三年。作者於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任江州祭酒,到晉安帝元興三年棄官彭澤,共十二年。晉安帝義熙元年作這首組詩,正好十三年。

    "羈鳥”兩句:寫自己其所以要歸隱田園,正好比關在籠中的鳥留戀往日的山林,養在池中的魚思念原來的深潭一樣。

    "開荒”兩句:寫自己在廬山南邊山野開荒,藉以保持愚拙的本性,實現歸隱的目的。

    “榆柳”兩句:寫榆柳成蔭,遮蔽了後面的屋簷,桃李成行排列在堂屋的前面。

    “暖暖”兩句:寫從住宅見到的遠景。

    “狗吠”兩句:寫田園風光,深巷犬吠,樹上雞鳴。

    “戶庭”兩句:寫棄官歸隱後的生活,應酬少了,時間多了。

    “樊籠”兩句:關閉禽獸的籠子,比喻不自由的官場宦海呼應上文“塵網”。

    總之詩人在官場看盡了世俗的樊籠最後棄官歸隱田園過上無限美好的生活,這種生活就是當下我們所期望的生活,我最喜歡這首詩,更向往這種生活。

  • 11 # 金牛觀察

    這是大部分人所向往的生活。

  • 12 # 董宏年1

    從詩人詩中不用多作解釋,便已然描繪出了一幅田園畫卷。且隨那詩中意境細細品位,這不正是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嗎?

  • 13 # 使用者3524659583

    悠閒安逸是人生的一種境界,在現在社會已不適用

  • 14 # 劉雨霖鈴的紅茶館

    先說我,我是挺嚮往的,當人要明白,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田園生活美是美,但真的過起來,怕是沒有人願意。現在很多人過得那種莊園生活,那可是有經濟操作在裡邊的,可不是我們所理解的真的閒適的田園生活。

    再來說陶淵明,生於東晉末公元352年,字元亮,東晉末後一百年內最偉大的詩人。年輕時擔任江州祭酒等職,五十三歲最後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卻又在八十多天後便解印辭官而去,自此寄情于田園風光之美,不在關心政事。後人稱他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傳世。

    他喜歡田園生活,也真正過上了田園生活。但他最初的田園生活類似於中小地主,是有隨從的。只是後期他生活拮据,真正的像一個農民那樣整理土地去耕種。

    但我認為那也許不是他真正的內心。田園生活沒有想象的詩情畫意,是需要付出體力和精力的,問題是無論古代還是現代,種地真的不容易,不然,為什麼不見有人爭著做農民?住在鄉下,是的,景色挺好,可誰有空欣賞呀?都習以為常了。不過,我感覺鄉下雖說不比城裡,但景色沒得說,真美。

    陶淵明喜歡鄉下的那種閒適,安靜。問題是,那會兒當個農民也不容易,不然,他也不會最後從一個小地主變得非要像一個真正的農民了。

    他當時不願在東晉黑暗的官場中與那些偽君子沆瀣一氣,同流合汙。在《歸去來兮辭》中寫到“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在《飲酒》中寫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可是,悠然至此,淡然如此的陶淵明難道真的就沒有半點血氣嗎?

    陶淵明在幾十年的官場生活中對於東晉末年社會人事的虛偽混沌有極為深刻的認識,所以他的隱逸並不是為了逃離現實,而是以隱居山林來面對當時毫無希望的社會。年輕時的陶淵明面對強大的官宦權勢,心中一定也曾彷徨過,迷茫過,但是他還是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不為五斗米折腰”,這是他對黑暗社會的無聲吶喊。

    他也曾借上古神話寫下慷慨激昂的鬥志。“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形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魯迅先生極為讚揚,稱其為“金剛怒目”“文人風骨”。十年飲冰,難涼熱血。這就是心底從來不曾絕望的陶淵明,一個用隱居掩抑自己血性的文人標杆。

    “很多人只知他的‘採菊東籬下’,而以為他很恬淡,卻不知他內心的波濤,直到最後還在洶湧不息。”陶淵明在田園生活越久,他的內心其實更趨向激烈。到了近晚年時,他變得暮士壯懷、悲憤難抑,寫出“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

    陶淵明在很多詩中,流露出對“魏晉叢林”的恐懼、厭惡,還有觀望與進出不定的心緒。在邊緣挪動、躊躇中,他免不了產生不甘、痛苦的內心折磨。“‘壯士驚’是陶淵明,‘悠然’也是陶淵明。

    看到很多詩人表達自己嚮往田園的生活的詩歌,可哪個不是在富貴名利場裡一邊喊著,一邊享受著,也沒見他們拋開名利回到田園。而是多半被排擠革職了,回到田園。就像現在很多人,吆喝著羨慕農村啊,那咋不見有人來呀?

    在我看來,生活,無論什麼樣的生活,自己喜歡就行。

    所以,田園好不好,自己來體會體會吧!

  • 15 # 踏歌走馬

    有幾個人不向往啊,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十來畝的大院子,還有八九間房子,住的多舒心啊,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沒事開幾畝荒地,種點瓜果蔬菜,純天然無汙染,吃著多放心啊,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房後栽一些榆樹柳樹,遮著Sunny,天然的空調啊,春天還可以摘點柳芽榆錢吃,屋前種上桃樹李樹,還有果子吃。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遠處還有人煙,離得較遠,也不打擾,多美好的生活。

    這樣的生活哪個不向往,可是有幾個能做到呢?首先自己不是一個人啊,父母家人,老婆孩子的,關鍵是沒錢啊,沒錢怎麼支撐這種生活啊,有些人可能說,像陶淵明那樣開荒種地唄,我的天,陶淵明有錢啊,一年兩年好幾年的種不成地人家餓不死啊,人家也有僕人啊,他只是體驗那種生活,有僕人幫他打理一切的,換成我們,只能親力親為啊。

    然後,你的所有電子產品還用嗎?沒有空調電扇暖氣受得了嗎?這些東西如果沒有,我想沒幾個人能堅持十天半月的,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我們的生活方式,讓我們體驗幾天這種生活,我們會覺得很好,很享受,但是時間長了你就會發現這是一種折磨,因為你沒有僕人,所有的事情你都要親力親為,你以為種幾畝地那麼簡單啊,我只能說,什麼樣的生活都不是你看起來,想象中的那麼簡單,那麼舒適。

    最後,我們只看到作者寫的好的一方面,有沒有想過,不可能一直這樣一副美好的田園風光的,狂風暴雨呢,郊外的路可不是我們現在這種水泥路,瀝青路,那都是土路,還有睡覺的時候,可能睡著睡著就渾身溼透了,現在的磚瓦房還下雨漏水呢,何況魏晉時候的草屋,蚊蟲多的可能要懷疑人生了。

    其實就像我們自己的生活,我們總是把我們光鮮亮麗的一面展示給其他人看,比如我們吃了一頓精緻的晚餐,可是中午可能就是泡麵,我們在外面出差住了一家檔次可以的酒店,但是我們自己的住處可能是幾個人的宿舍,我們通常都是展示自己好的一面,陶淵明當然也是啦,他自己選擇這樣的生活,為了自己不後悔,哪怕是苦也得自己咽啊,總不能寫自己下雨出門,一雙腳都是爛泥,頭髮也被打溼,變成一縷一縷的,衣服都被路邊的枝椏刮破了,這些東西他當然不會寫了,要寫也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再或者是山澗清且淺,可以濯吾足,這些讓人心馳神往的句子啊。

    我們現在的人生活方式都不同,何況和古人的生活方式呢,三觀都不同,嚮往歸向往,條件允許的話可以適當體驗一下,但是千萬不要當做生活,這樣的生活,一般人活不起。

  • 16 # 飛揚視角

    對於久居在鋼筋水泥的都市的人們,陶淵明《歸園田居》的詩書田園生活,不得不讓人嚮往。

    你嚮往的生活長什麼樣子?我想要個院子,花開花落一輩子。我只想要一個家,門前開滿花。

    我的願望很簡單,房子不用太大,也不用太過奢華,但門前一定要開滿鮮花。我向往這樣的生活,閒暇之時,門前種花。

    春夏秋冬,各自成景,傍晚午後,讀書喝茶。吾心安處,即是家。花草相伴,果蔬相伴的地方,即最嚮往的生活。

    有元氣滿滿的早晨,有愜意悠閒的午後。還有花前月下、暢聊人生的夜晚。因為熱愛,所以享受,放慢節奏,放下不快,感受植物的生長和怒放,收穫的不僅是優雅和從容,其實還有內心深處的滿足和快樂

    悠閒懶散的日子裡,靜靜地躺在院子裡,無喧囂,無嘈雜。無聊的時候看一本小說,煩躁的時候喝一杯小酒。一粥一飯,一茶一花,一人一生,這就是老了之後,最歡欣的事情。

    人世間有時候會很喧鬧,會有擁擠,會有嘈雜,會有不安,唯有守著心的安寧,守著一方向往的小天地,生活才最簡單幸福。

    歲月靜好,淺笑安然,總是每個人最渴望的田園生活,而這樣的生活並不是可望不可即。田園詩般的鄉村和山野,風景如畫的小城鎮,只剩下了歲月靜好。

    其實不管在哪,當一套房的慾望,變成一籃菜的念想,生活確會自在很多。保持一顆年輕的心,做一個簡單的人,才能過快樂的一輩子。

    你嚮往的生活是又是怎樣的呢?

  • 17 # 使用者夜夢345801

    不但嚮往更神往而且正在過著這樣的生活!

  • 18 # 文化指路人

    陶淵明的《歸園田居》描寫了田園風光和詩人隱逸生活,表現出恬美靜諧的環境,以及詩人悠然自得的心境,抒發詩人離開官場的愉快心情,讚美田園生活風光,以“歸隱”為線索敘述了詩人棄官歸田的自然的情懷。  這首詩的前兩句宣告了詩人的本性——即不適俗,愛丘山的情懷,詩人對世俗社會的庸俗很難適應,對山水田園的美好喜愛有加,“適俗韻”,“愛丘山”,說明詩人厭棄世俗、對田園生活的嚮往根深蒂固,其中“誤落”,“塵網”表達詩人對庸俗險惡官場的厭惡。 “三十年”是表示時間之長,在官場度過了人生半輩子光陰,在接下來的“羈鳥”、“池魚”,一方面是形容獨自一人在官場的痛苦處境,猶如像籠子裡鳥一樣不能自由飛翔,又像一條禁錮在池塘的魚不能到處遨遊,受盡了束縛,一直委屈難受。 其次是強烈表達了詩人迴歸田園的迫切心情,其中“戀舊林”、“思故淵”也是鳥兒和魚類的本性,“羈鳥”嚮往能自由飛翔的森林,“池魚”憧憬能到處遨遊的廣袤池水,詩人像“鳥戀舊林”、“魚思故淵”一樣的心情,迫不及待想掙脫“塵網”束縛,過著田園生活。 世外桃源那不受束縛,自由自在,正因為如此,“開荒”、“守拙”點明主旨,表達從此迴歸園田,“開荒”就是“躬耕”田地,詩人官場多年,田園沒人打理自然荒蕪,這首詩敘述了詩人棄官歸田的原因和重返自然的心境。

  • 19 # 步行者田園輕歌

    ☕️我是喜歡讀書、徒步、園藝的田園生活家,陶淵明《歸田園居》裡展現的詩書田園生活,我當然嚮往。我的“嚮往”有三層涵義:一是我非常喜歡植物,我希望並正在努力把花草果蔬雜糧綠植盆栽實踐與推廣事業作為我的主要職業;二是我喜歡深度徒步漫遊在天府成都百鎮千鄉自然生態山水間,希望過上半城半鄉自由行走的城鄉一體化的田園生活;三是以我的理解,陶淵明那種純樸率真的詩書田園生活境界,不是時下很多人理解的那種小資情調或田園情懷!要達陶淵明那種田園生活境界,需要對自然社會人生有深刻的感悟,需要深厚的人文修養。

    《歸田園居》是陶淵明的五首組詩,我認為《其一》和《其三》最能體現真正的陶淵明精神——田園精神!

    歸園田居(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這《歸園田居•其一》娓娓道來,寫出了田園農村生趣盎然的各種美好:鳥、魚、南野、草屋、榆柳、桃李、遠村、煙、狗吠、雞鳴。然而事實上,在很多人尤其是很多長期生活在農村的人看來,天天看到、聽到的這些東西是單調無聊的!如果沒有象陶淵明那樣“詩意棲居”的境界,是很難真正領悟到田園生活的“美好真諦”和“核心真意”的!

    歸園田居(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這《歸園田居•其三》是陶淵明寫自己親身參加田園勞動的生活詩,如果沒有在田園農村長期居住、沒有長期躬身耕作的切身體驗、沒有內心裡寧靜平和、天然充實的詩書生活情趣,陶淵明是寫不出這種詩的。陶淵明是我的偶像,但這偶像可能不是很多人理解的那種,我主要喜歡他的率真、不假作。

    我本農民出生,從小農村長大,也曾躬耕田園,後來讀書升學,伴隨中國這幾十年的城市化浪潮,離開故鄉,到了成都這個來了就“走不脫”的大城市。雖然很難再回故鄉,但城市裡“繁華的喧囂”和“熟悉的陌生”經常會觸動我很想回到田園鄉村、回到大自然裡去的渴望。

    有時我感覺:城市才是真正與世隔絕的地方!2011年,作為成都圖書館Sunny讀友會聯絡人,我組建了“成都田園健身行走社群”,發起了十年行走成都百鎮千村考察田園生態的公益徒步活動。八年多來,我們風雨無阻,每月堅持,至今已220餘次走進生態田園、自然山水中,我們偶爾會在鄉村裡住上一天或兩三天。我們見證著成千上萬畝美麗良田在城市擴張程序中的消逝!也見證著一些鄉鎮村落的艱難振興!為籌劃組織好每一次公益活動,我經常獨自一人去鄉村徒步考察,找尋寧靜美麗的生態田園。

    田園裡不僅有美麗養眼的風景,更有一種寧靜的力量。我也曾經寫過一首“田園詩”《我站在風景裡》:

    我掙脫市井的喧囂

    走進風景裡

    任思緒翻飛

    我看見

    太Sunny照人間

    夜空群星閃爍

    寧靜的力量

    博大的胸襟

    聖潔而又威儀

    我站在黎明的山崗上

    看晨光破曉

    太陽昇起

    無數細長柔軟的雲朵

    象魚兒一樣

    在殷紅的霞光中游動

    我站在林蔭樹叢裡

    我看見Sunny透過枝葉

    無數的風景

    透過孩子般純真的眼睛

    照亮我的心靈

    一切私心雜念

    蕩然無存

    我站在靜謐的田野裡

    笑看花開

    鳥兒從天空飛過

    果子從樹上落下

    泥土的氣息

    飽含生命的律動

    我聽見植物們在歌唱

    那是大自然的靈魂在呼喚

    看啦

    我站在風景裡

    站在寧靜無言

    由來已久

    意蘊深長的大自然裡

    等您

    這首詩是我2017年4月寫的,現在回看,充其量算一首有點田園情懷的打油詩,離陶淵明的田園詩境界差十萬八千里!我深知我還需要努力實踐、修煉!

    2016~2017年,我在成都溫江區躬耕田園,在社群裡開荒種地,在自家陽臺樓頂上躬身實踐城市田園生活。我盆栽試驗種植過幾十種花卉雜糧果蔬中草藥,那是一段累並充實著的快樂時光。2020年疫情宅在家這幾個月裡,我仍然在認真打理我在成都市區家裡的城市陽臺田園,盆栽種植了百合、川芎、黃瓜等作物。我家陽臺,妻子戲稱“書菜花園”,因為靠牆一邊是書架,靠窗一邊是果蔬盆栽。

    ☕️我透過親身實踐體驗到,陶淵明式的詩書田園生活,並不一定非得要到鄉下去小住或者旅居才能實現,重要的是真心熱愛植物、熱愛大自然,保持純樸率真的生活態度!城市社群庭院、陽臺、樓頂的閒置空間也是開發“微田園”?我希望不久的將來,我能成為半城半鄉自由行走在城鄉院落和田園山水間的、更懂自然生命和生活藝術的花草果蔬盆栽盆景園藝師。

  • 20 # 邀賞火火知玉記

    最終的我們都會迴歸平靜~而平靜的生活自然是田園生活最合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需要在為生計奔波,養自己喜歡的花,種自己喜歡的菜,幾個朋友,喝茶聊天看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讓孫悟空、楊戩、哪吒三人保護唐僧取經的話,可以不搬救兵就到達西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