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天一頓紅燒肉二兩酒

    師爺是聘請的,不在體制內,所以工資是和官員私自達成的,清朝一個縣官一年的工資大約三十幾兩,師爺工資根據地區差異,中等的地方一般也得一百多兩銀子,富裕地方還要多。

  • 2 # 萬歲1148858845

    紹興師爺賺錢最多比如縣衙裡分錢糧師爺,文案師爺,刑名師爺三種,一般科舉出身或者捐納買官出身的縣令,知府都不太懂官方公文格式,套話,也不知道律令法度更不明白錢糧稅負徭役如何徵收(折色,本色,火耗,倉鼠耗,雀鼠耗等等)所以這些長期混跡官場且又地位低下(自宋朝以後歷代對官與吏就嚴格區分等級森嚴)的專業人才就趁機營私舞弊大肆貪汙受賄,往往官員是對他們不聞不問只是按時分贓拿錢而師爺則上下其手肆意妄為,魚肉百姓壓榨人犯,或舞文弄墨羅織罪名或顛倒黑白栽贓陷害喪盡天良,或狠吃火耗(往往吃四五釐之巨)或濫行折色(一斗糧食往往都是市價的三四倍)清朝多數師爺都出身紹興人,他們往往在外十餘年就能豪富無比,回家鄉買房置宅,生活豪奢

  • 3 # 魔方歷史觀

    “師爺”這個職務在清朝時期,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師爺是一種幕僚形式的工作,但是對於清朝那些聘請師爺的官員來說,一位好的“師爺”就相當於左膀右臂,是要鄭重對待的能人。

    在清朝時期,地方上的官員,不管是總督這樣的封疆大吏,還是知縣這樣的地方官,大多都聘請的有師爺。為什麼是聘請呢,是因為師爺這個職務雖然在清朝時期很盛行,但是這個職務並不在政府官員的正規編制之內,就是說,師爺這個職務沒有品級,不是正兒八經的官,而是被那些政府官員所聘請。就是說師爺和招聘人之間,不是官員的上下級關係,就是一種僱傭關係,一人出錢,一人出力。

    而師爺對於這些這些地方官來說,很重要,屬於是私人助理,級別大一些的地方官員,如總督,通常會聘請好幾位師爺,來協助他處理政務,而師爺也就有了不同的分工,有刑名、書啟、錢穀等等,其中刑名師爺、錢穀師爺就屬於是比較重要的兩個師爺職務,一個處理刑事,一個處理財務。

    所以說,師爺對於僱主而言,是很重要的,那麼既然是私人僱用,自然有著工資標準,而師爺的工資是不低的,畢竟對僱主而言,師爺是他請來的人才,自然要有著相應規格的待遇。

    據《病榻夢痕錄》所載,乾隆初年,刑、錢師爺年薪已達銀220兩至260兩。乾隆二十七年以後,幕脩愈高,至乾隆四十九年、五十年時,歲脩有達800兩者。

    師爺的工資不低,與僱主之間的關係,更可以說是一榮俱榮,師爺協助僱主處理政務,處理好了,對僱主來說,對上對下都有交代;處理不好,上面責怪下來,僱主吃不了兜著走,而師爺下場也不會好哪兒去。

  • 4 # 歷史閒賦者

    在中國古代有這麼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雖然躲在幕後,卻能搬弄權術,上至參與朝廷決策,下至裁斷地方各級事務,影響不可謂不大。他們甚或決定著一個朝代、一位君主的存亡興衰,也決定著一方或一國的老百姓的飢飽冷暖與生死福禍。

    這個特殊的群體就是在明清被稱作師爺的人。師爺就是幕僚,是中國古代各級軍政官員聘請來專門為他們出謀劃策、辦理各種事務的人。“師爺”是明清時期才形成的幕僚專稱,一個“爺”字,顯示出幕僚在明清兩朝代受到的尊重程度。

    師爺分很多種,如刑名、錢穀、書啟、賬房和掛號等型別。通常,我們在電視上看到大堂上站在縣太爺身邊的就是刑名師爺。“紹興師爺”在晚明形成,在清代形成口碑,並最終成為幕僚在清代的代名詞。

    師爺沒有級別,不是朝廷的正式官員,屬於官員私下聘用,因此他們的薪水自然不由朝廷發放,而是由僱傭他們的主官來支付。儘管這些師爺們的薪水看起來是由地方大員們自己支付的,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羊毛最終出在羊身上,這些師爺們的薪水還是要納稅人來承擔的。

    師爺在清代時的收入,堪比今天的公司中高管。即便主官不給他們定明確的收入,但也要有足夠的能力才把他們養起來。

    那麼,一個師爺究竟有多少收入呢?按清代的慣例,一個師爺的年薪至少1000兩銀子,這只是起步價,因為給得比這少那就是壞了規矩,多的話就因人而異了。以清朝中晚期一兩銀子150元到220元的價值估算,一個普通師爺的年薪大約是15萬到22萬元人民幣之間,屬於高薪階層。比如紹興師爺的祖師鄔思道,他給河南巡撫田文鏡做幕僚,酬勞是年薪白銀8000兩,且每日結算。這樣折算下來,每月大約600多兩白銀,月收入在9萬元到15萬元之間,妥妥的年收入超過百萬啊!

    在古代,師爺雖然沒有編制,但他們屬於編制內和編制外中間的一個灰色群體,他們的收入水平能反映出仕途階層的收入水平。

  • 5 # 圖文繪歷史

    有句諺語“無幕不成衙”,意思是一個衙門,沒有幕客,也就不成其衙門了,這裡的幕客,就是師爺,是官員私人聘請幫忙處理政事的人員,明清時期的師爺最盛行,而又以紹興師爺名氣最大,稱為“紹興師爺”。

    師爺雖無品無位,但特殊的職能與角色,其地位要遠高於吏,圖為南陽府衙博物館的師爺與官員。

    師爺是地方官府中極其重要的人物,因為是主官私人聘請的,從主官那裡領薪水,所以只對主官負責,師爺又分為刑名師爺、錢穀師爺、書啟師爺等,刑名師爺是幫助判案的,錢穀師爺是幫助收稅的,書啟師爺是書寫文案的,從這裡可以看出師爺手中掌握著一定的權力,甚至得主官信任的師爺能“代官出治”,他們是一群沒有官職,沒有官品,握有實權的人物。

    聊齋先生蒲松齡,早年中秀才,但鄉試屢次不中,便在寶應縣當師爺維生,寫下大量作品,其中以《聊齋志異》藝術成就最高。

    為什麼明清時會有“師爺”這個產物,都是八股害的,很多地方官為了科舉只會讀死書、子曰,一旦外放為地方官,收糧徵稅、查人審案、迎來送往等事務,一切不會做,於是必須聘請專業的人員來幫襯,甚至替他們當家,府縣一級的師爺是最低階的,道臺以上的師爺就有點檔次了,這類人都曾有過功名,比如舉人什麼的。

    清朝的“顏李學派”創始人李恕谷,早年中舉人後走上師爺這個職業,先後任桐鄉縣、濟南府師爺,並多次主持地方誌編纂。

    也有很多封疆大吏曾是師爺出身,比如晚清重臣左宗棠曾是湖南巡撫駱秉章的師爺,一干就是6年,後來所有軍政大事一把抓,深受駱秉章信任,駱秉章調離時疏薦左宗棠,才得以入仕;還有一位重臣李鴻章也曾做過曾國藩的書啟師爺,太平天國時期清廷正的用人之際,李鴻章得曾國藩舉薦,回鄉招募兵勇,組建淮軍。

    師爺也有好有壞,比較出名的一位叫汪輝祖,紹興師爺,早年秀才後中舉無望,從松江府幕僚開始,在江浙地區幹了34年師爺,歷任16位官員,辦事幹練,聲名遠播,當時督撫大員有難事都向其取經,汪輝祖著有《佐治藥言》,為師爺楷模。

    作為地方官的操盤手,師爺的薪水跟主官收入直接掛鉤,像清官第一的于成龍,不拿一分一毫,自己官再大也窮得叮噹響,能跟著他的師爺也只能靠情懷了;清史館編修李嶽瑞在自己的《春冰室野乘》記載,河南總督田文鏡府中那位神秘的紹興鄔師爺,能力巨大,田文鏡靠著一天50兩銀子才把他留下來,照這樣算,鄔師爺月收入高達1500兩;晚清曾在四川縣、州、府當過多年師爺的周詢,寫過一本《蜀海叢談》,除介紹四川人文特色外,還記載了四川各級師爺的薪水,其中縣師爺年收入360兩、州師爺560兩、廳師爺720兩、府衙門師爺960兩、道衙門師爺1500兩,此外逢年過節的,下級給上級送禮時,一定會有師爺的一份,這是額外的固定收入。

  • 6 # 吉月文

    對於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收入的研究,目前最系統的成果是當代學者張仲禮在美國留學期間寫成了中國紳士的收入。

    根據他的研究成果,清代時期,低階官僚,比如縣令的師爺收入一般在100~200兩白銀一年,外加食宿。高階官員,比如總督,巡撫等僱傭的幕僚每年的收入可達上千兩白銀了。少部分核心幕僚的收入會更高一些。

    那麼這個收入在當時究竟是一個什麼水平呢?一個普通的勞工,當時的收入大約5~10兩白銀一年外加食宿。教書先生的收入,大約在50~100兩白銀之間。縣令的工資為45兩白銀,加22.5擔大米。雍正以後,有一筆養廉銀子。縣令每年可以獲得的數額一般在1000兩白銀左右。而當時的物價水平其實並不高,十兩銀子可以供一個小戶人家小半年支出。就算以師爺當中的低收入100兩白銀來看,相比其他行業,也已經是非常高的收入了。總的來看,師爺的收入在當時是比較高的。如果按現在標準來比較的話,應該是現在高階白領的水準。北京和上海這樣的城市,目前的中級白領年收入也在20萬左右了。高階白領的收入應該會更高一些,應該在35~45萬之間。而高階官員核心幕僚的收入,大體上應該對應於現在上市公司高管的收入。由於不同行業之間的差異很大,但無論如何,在這一級別的一般情況下收入都已經要過百萬人民幣了。少部分行業,比如房地產和金融,高管的實際年收入,是突破千萬的。取一箇中間數,可以認為大約在500萬左右。

  • 7 # 茶亭浪子

    師爺,是明清時代地方官署中的主管官吏(主官)聘請的幫助自己處理刑名、錢穀、文牘等事務的無官職的佐理人員。師爺靠自己具有的刑名律例(法律)、錢糧會計(財會)、文書案牘等方面的專門知識和才能輔佐主官,稱為作幕、佐治或佐幕。

    師爺的身份,他們既不是朝廷任命的官員,也不是有編制為朝廷辦事的吏員,而是官員們私自聘請為其私人服務的屬員,也就是說他們沒有官方身份,只有私人身份。

    一般圈子裡稱他們為師爺,他的僱主官員們稱他為“西賓”“西席”“老夫子”“先生”,師爺稱官員為“東翁”“東家”,平時幕友與官員可以平禮相見。

    為何能平禮相見,一方面師爺辦事能力強,能為僱主處理各方面棘手的事情;另一方面,很多師爺都是有功名身份,通常都是舉人以下,只是朝廷沒有安排差事而已。所以師爺與僱主們都在讀書人圈子裡,平禮相見也很正常。

    既然師爺有功名身份,能升級成官員嗎?答案是可以的,兩條途徑,一條繼續科考,成為進士;另一條,通常在戰爭年代才可能實現,獲取戰功,朝廷大賞賜,得到官員身份。

    透過戰爭獲得官員身份最著名的就是左宗棠,1832年(道光十二年),他參加在省城長沙舉行的鄉試中舉,但此後的6年中,3次赴京會試,均不及第。

    1852年(咸豐二年),當太平天國大軍圍攻長沙,省城危急之際,左宗

    左宗棠畫像(《近代中國教育人物像傳》)

    棠在郭嵩燾等人的勸勉下,應湖南巡撫張亮基之聘出山,投入到了保衛大清江山的陣營。左宗棠在炮火連天的日子裡縋城而入,張亮基大喜過望,將全部軍事悉數託付給左宗棠。左宗棠“晝夜調軍食,治文書”、“區畫守具”,建議大都被採納並立即付諸實施,終於使太平軍圍攻長沙三個月不下,撤圍北去。

    左宗棠出佐湘幕,初露崢嶸,引起朝野關注,時人有“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之語,一些高官顯貴在皇帝面前競相舉薦,咸豐帝亦給予了極大的關注。但也因此而引起了一些人的忌恨和誹謗,特別是這次湖南永州鎮總兵樊燮的構陷,險些使左宗棠性命不保,幸得胡林翼、郭嵩燾、潘祖蔭等人相助,才使一場軒然大波得以平息。

    1861年(咸豐十一年),曾國藩疏薦左宗棠任浙江巡撫;太平軍攻克杭州後,清廷正式補授左宗棠為浙江巡撫,督辦軍務。

    師爺收入並沒有成例,完全隨行就市,根據輔佐官員的級別和收入來確定,一個知縣的師爺收入,肯定沒有總督師爺的收入高。

    著名紹興師爺婁春藩:一生輔佐李鴻章、袁世凱等六任直隸總督

    官員有灰色收入,其實師爺也有灰色收入。師爺是官員們的貼身秘書,官員下屬辦事通常都會找師爺私下溝通如何處理,那這些下屬難免會金錢開道。

    老百姓打官司,商人拿經商許可等,找官員辦事一般也是要經過師爺私下勾兌,這方面師爺們也沒少拿。

    清朝官員官方正式收入並不高,更多的來自於灰色收入和投資。因此投資通常也是師爺們收入的主要來源,僱傭師爺的官員通常都是主政一方的高官,他們掌握政策以及變通政策。所以許多商人都會贈與官員們乾股,師爺們當然也會見利投資生財。這時商人們當然也不會得罪官員的秘書,給自己找麻煩。

    頭腦聰明的師爺,不一定會對自己的僱主開高工資,他們更在意這些灰色收入,甚至會主動給官員打理灰色收入。

    更厲害的師爺,他們的收入甚至比自己的僱主還高,因為官員有公開身份,他們也需要上下打點,同時還要給自己的僱員們開工資。

    明清時代,一個真正清廉官員生活是很辛苦的,例如,海瑞當知縣時,非常清廉,他甚至沒錢僱傭保姆,母親、妻子還要自己洗衣做飯。

    清末政府廢八股、停科舉、興學校、獎遊學等,使辦學堂和出國留學蔚然成風。宣統三年(1911),全國各地興辦新式學堂達5萬多所,有學生100多萬名。光緒三十二年(1906),僅留日學生達8000多人。國內新式學堂培養的學生以及各地留洋學生,構成了一個新的知識群體。

    清末改革官僚政制和提倡新型文化的氛圍中,政府號召各地司法獨立,在北京設立大理院,各省設立高等廳,各府、縣設立地方廳,審理訟事由法院專事司職。同時,起用歸國留學生和各地法政學堂、法政速成班、養成所的畢業生,充實各級衙門,並用新型的法律手段代替師爺的傳統審判方式,以新型的司法專門人才取代刑名師爺,從根本上動搖了師爺壟斷司法審判的基礎。

    自此,師爺也隨著舊時代逐漸遠去。

  • 8 # 夏目歷史君

    師爺的起源

    師爺並非是正規官職,他相當於是知府私下所聘請了一個秘書,幫助知府處理法律,稅收,判案等事務。

    因為當年中國考試的時候都是透過八股取士的方式。所以考上來的進士都是隻懂得寫八股文,但是對於司法判案,稅收管理等根本不擅長。

    所以在剛開始,都有些官員也就會聘請一些當地的有經驗或者說名氣威望的人來幫助自己處理一些事物,這些人便是最早存在的師爺。

    師爺的發展成熟期

    在明清以前,師爺是以門客的身份存在於官員身邊的,最早只是一些聰明人幫助官員處理一些棘手的問題。

    等到明清時期,有人將這樣的一個業務做成了一個具體的產業鏈,所以師爺這樣一個職務也就應運而生了,因此師爺主要存在於明清時期。

    師爺的收入水平

    師爺的收入水平主要是分為兩個階段,就是初創期以及成熟期。而師爺的型別也分為兩種,一種是個人經營制,一種屬於團體運營制。

    一、初創期

    初創期就是剛有師爺這個業務的時候,那個時候師爺的工資全靠知府發放,所以當時的師爺屬於領工資的階段,當時不同地區的知府所能領到的工資不一一樣,按照當時的行情來說,師爺可以拿到知府20%的薪資。

    有些地方比較富裕,知府可以拿到1000兩的薪資而有些地方比較貧困,知府一年也就能夠拿到100多兩的工資,師爺也只有20多量,所以師爺這個職業剛流行的時候,工資是跟知府的工資直接掛鉤的。

    二、成熟期

    不過等到後期的時候,師爺這個已經是屬於一個非常成熟的行業了,做這行的人也特別的多,當時做師爺已經有了相應的技術要求,此時的師爺都是屬於專業人員,他們只做這一行,其他的都不幹。

    比如在清朝時期,師爺大多都是紹興出身,因此有一個“紹興師爺”這一說法。因為考科舉太難了,倒不如專門學一些法律、稅收政策的實際本事,相當於現在的律師出身。

    由於他們經過專業的培訓,有著一定的專業技巧,所以他們在做工作的時候,工資自然要比普通的那種幕僚工資要高。就像現在這些律師有個人的律師,也有一些歸屬於律律師事務所。

    當時師爺也是類似狀況,有的是個人機構,有的是團體機構。等到律師行業穩定成熟之後,也就是後期的時候,就不是知府給律師發工資的,而是律師給知府發工資。

    因為這些師爺們懂得如何計算稅收,並且懂得如何受理判案,所以他們在執行的過程中可以剋扣大量的銀兩,比如透過一些專業的名詞火耗、鼠耗、鳥鵲消耗等詞彙剋扣稅收。這些知府可能根本不懂,但是師爺對於這一塊卻來的特別的熟練。

    若是找一個好的師爺之外,不但可以將幫你將每個月的事務都打理的特別的好,被萬民稱頌被上級誇獎,而且還可以從師爺手中拿來分紅。所謂的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所以師爺賺的比知府要多。

  • 9 # 上策智庫

    師爺只是官員的幕僚,既沒有固定編制,也沒有工資標準,主要看給誰當師爺。並且師爺這個角色長期和有權力勢的官員在一起,往往會成為所服務的官員權力尋租的經紀人,產生鉅額的灰色收入。

    如果給知縣當師爺,可能每年的固定工資才十來兩銀子,再加上憑人脈關係搞點額外的灰色收入,可能也總共只有百把兩銀子,可以過比較小康的生活。

    如果給知府當師爺,肯定比給知縣當又強有點,年收入估計有兩三百兩銀子。

    如果給鹽道和河道這樣大把油水的官員當師爺,那每年會有千兩銀子的收入。

    如果給總督和巡撫這樣的封疆大吏當師爺,那就厲害了!動輒就每年上萬兩銀子的潤筆費。

    另外,給不同級別的官員當師爺,工作職責也有很大區別,如果是給府州縣的長官當師爺,平時的工作就只是抄抄寫寫和出此餿主意。但如果給督撫當師爺,那水平要求就高了,那會是督撫們的軍師,如郭嘉事曹操,孔明事劉備,鄔思道事雍正!

  • 10 # 漩渦鳴人yy

    首先得理清一個概念,清朝的時候這個師爺他並不是朝廷指派的關注,這是地方官員自己去找的!說白了,也就是花錢僱的,二者之間的屬於那種僱傭關係!每年地方官員必須得支付一定的銀子,也就是從自己的金庫裡面拿一部分的錢,向這師爺支付他的所勞所得!不僅如此,官員手底下的官拆官吏,還有那些地方上免負責寶坻治安的那些人員的那些錢,全部都從。官員的小金庫裡面扣,也就是說這些人付的錢都是官員自己的!

    但是大家也懂,這個地方上面的官員的拿的薪水比較低,即便清政府想盡辦法給各種各樣的款項,但是還是低!還要靠他養個大概100多人這樣的團隊,這確實有一些為難了,這個時候就需要某些特定的手段。來幫他們收錢了!

    是大家都懂幹這個東西最重要的是什麼,最重要的是那種思維和經濟思維在裡面,但是這些知府這些地方官員很多都是透過科舉應試跑上來的!就是要讓他們去想這些東西,費這些腦細胞去賺錢,這也不大可能,所以就需要一批職業的人來幫他們去獲得相映的錢財,這些人就是師爺!

    有一些師爺他是職業的,也就是專門就幹這個事情呢,透過向當時的知府索要報酬,也算得上是養活一家子人,如果這個地方比較富有,那麼經過一番運作,師爺收利。千兩,萬兩,這都是有可能的!最著名的當然就是紹興師爺。

    有些人呢,甚至給地方上面的這些師爺給他訂了品級,按照不同的品級呢,師爺也可以從地方官員那裡收穫一定的錢財,但是大家都懂。地方上面掌握地方權力,這些官員所收穫到的錢財絕對不是這個價格!這個錢到頭來就會平攤給這個官員的團隊。

    很顯然,在這個團隊裡面,師爺擔當的就是一個經理的位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閒魚有哪些常見的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