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豫地SHOW
-
2 # 韻輝沙畫藝術
這個問題問的貌似你這是有自己的農場或是生態園還是農家樂?想讓城裡人體驗的樂趣,還能給孩子們上堂有意義的教育課。這個可以行的。比如把麥田分塊了,一塊定價多錢,為其提供脫粒和曬場。然後再磨成麵粉讓其帶回家。讓城裡人體驗了農家的樂趣。還能吃到無新增劑的麵粉。讓體驗了的,可以承包地塊,想種什麼就種什麼。為期提供單獨的服務地塊的農民。讓其想來了就來不想來的也有人為其管理。其實這個重點就是大力度宣傳純天然綠色食品等等。
-
3 # 老陝鄉村
講農村人的故事,談農村人的生活,大家好,我是老陝。
麥子成熟,田間一片忙碌,農民正在享受著豐收的喜悅,到處洋溢著一片祥和。
生活在城市的人是體驗不到這番辛苦的,然而城市人要不要去農村體驗生活,這個由個人而定了,有些人覺得自己根本不需要種田,所以讓他去農村體驗生活,也沒有什麼收穫!
其實讓城市人去農村體驗生活,意義是不錯的,糧食的來之不易,他們就會珍惜,也會體會農民的疾苦。
-
4 # 星辰191549800
農村開始收麥子了,建議城裡人到鄉下去體驗生話,可行嗎?三十年前可行,現在不能了!三十年前工農一家人,以農養工,農支工、工支農很正常。那時人們有激情,農民收麥子全靠手工活,一場麥收要恃續四十天左右,搶收象抗日時期的戰場,全民老少都齊上與天爭與地鬥,背的、抱的、人力車拉的、推的惟恐天不作美,工人大哥們開著車拉著男男女女來鄉下邦忙,想起來真好!有激情!可時代不一樣了,農村變了,機械化了,三天就成!一畝地半小時搞定而拉回去的是麥粒倒在門前水泥路上曬三個日頭入倉了。錢,只要用上人民幣你就是老闆是大爺,用不著親力為之!激情的歲月過去了,城裡人來鄉下體驗夏收是玩!也是好奇,麥子變麵包不是童話更不是魔術!過去是用力氣換而現在是用人民幣換!過去最好的最多的交給國家叫貢獻,是老農們的願心!現在社會向前了,農田有機械全憑你使錢!想起年少大興水利、大興梯田,硬勒著肚皮幹,今天老農誰不說毛澤東主席好!農業學大塞雖苦可後人甜!如今夏收算個什!一個老漢全弄成。
-
5 # 雲悅影視解說
特別可行,鄉村體驗對城市人來說是一次特別的有深刻意義的方式。尤其對城市的孩子們,勞動面前我們才更深刻體會到辛勤勞作,付出汗水方能收穫果實,更能切身的感受到生活的來之不易,更要學會珍惜眼前的生活。
鄉村體驗活動內容:
1、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傳統割麥體驗:從傳統收麥開始,自己動手磨好鐮刀,體驗鐮刀收割,收割的麥子要整齊排放。更貼近農民以前的收麥場景,也更能體會的古人用詩句所表達勞動人民的勤勞質樸。
2、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拾麥體驗:收割完的麥地,還要進行一遍的拾麥,把收割時候拉掉的,裝車掉落的,遺落,的麥子,和麥穗拾起來,裝進框子裡,然後帶回去。
3、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小麥的碾壓體驗:小麥從賣地收回,在過去特別沒有車的時代,可能需要揹回去,背到場裡,攤曬後用石滾進行碾壓,可以嘗試牽著牛拉著帶有滾框的石滾,轉著圓形軌跡一圈圈的碾壓,知道碾壓到麥子果實都擠壓出來。可以深切體會到麥子關鍵的一道程式,也能更深刻了解勞動人民的智慧。
4、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小麥果實和麥穗果實殼分離:一般被碾壓後的麥子,需要藉助風來對果實和麥殼分離,用鐵叉將麥穗和麥杆剷出來,將剩餘的麥子,和麥殼攏在一起,用木鏟藉助風力翻揚,高度,和風向,把握好翻揚的姿勢,這個體驗更能體會到沒有機械化的麥子,果實是怎樣快速曬出來,也讓我學會懂得在生活中藉助外力來幫助自己。
5、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裝倉體驗:分離後的麥子,需要裝進盛糧食的布袋裡,然後裝車,拉回裡,以後還要經過幾次翻曬裝進糧倉。這些程式雖然煩雜,但是每一粒麥子都是一個個複雜的工序才能真正的成為我們口中的糧食。
總結:這些體驗但能夠讓我們去體會我們口中的糧食,是透過那些程式一步步的來到我們的日常飲食中。更要懂得珍惜糧食,拒絕浪費。也能讓我們從詩句中體會古代人民勞動的畫面,更能理解古詩詞對當時生活場景的真實寫照。
-
6 # 半個南山人
應該提倡。現在的孩子都只顧在學校學習了,我們上學時,一到收麥子季節,老師就帶著我們去附近的農村去撿拾麥穗。
那時,一聽到去農村拾麥子,大家就如出籠的小鳥,都特別高興。一大早書包裡帶著乾糧,排著隊來到地頭,在村裡社員的安排下,我們個個頂著大陽,蹲在地裡便開始撿拾收割後散落在地裡的麥穗。中午,我們便把我們撿到的“戰利品”麥穗,抬到打麥場上。然後,坐在地頭上各自拿出自帶的乾糧和鹹菜,喝著大隊裡給我熬的綠豆湯,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
1976年,響應毛主席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收貧下中農再教的號召。我又到農村插隊落戶,真正當起了農民。真正體驗了一把農村麥收。一大早,各小隊就開始收麥子,大夥在地頭一字排幹,一人負責一席就幹開了。個個彎腰背朝天,面朝黃土手拿鐮。左手抓住麥子頭,割完一刀往前一勾,勾住前面的麥子又割,左手拿不下了之後放在身後,又繼續割,再放在那一堆,直到能捆一捆麥子了,然後用草繩捆住,再繼續割下一捆。
-
7 # 俺不是村花
農村開始收麥子了。如果城裡人來幫助收麥子行嗎?不行!如果城裡人來體驗生活。可以。但是要收費。為什麼這麼說呢?
體驗就是親身體會一下在這個過程中的心理感受。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做這件事情而是試一下。和真正意義上的做這件事情又是兩碼事。
為什麼體驗鄉村生活?幫助村民幹活還要收費呢。
第一有些城裡人對農村的農活一點兒都不瞭解。如果讓他們來體驗生活。可能會對莊稼,造成損害。農機具也會受到損害。就像一個朋友來農村給幫忙拾棉花,好多連沒開的棉花桃都一起給揪下來。這樣就會造成減產。像有些的農機具。一些城裡人不會用。就比較容易用壞。所以蟲子認為來體驗生活收費是正常的。第二我們大家都會認為城裡人,來體驗生活是來幫助農民幹活。其實不是的。城裡人來農村體驗生活,其實對農民起不到幫助幹農活的作用。還適得其反。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還是說我的朋友。來幫助拾棉花。地裡的棉花是1壟一壟的。他不會順著拾棉花。他就和一個小孩子一樣。看見哪兒多?就在那兒拾棉花。一會兒在中間。一會兒在東邊。一會兒上南邊。不固定。有的還拾不乾淨。就他這樣,一會兒東一會兒西的。還很容易把棉花枝弄斷。所以說。蟲子不認為他是來幫助拾棉花的。我們不但要拾棉花,還要照顧他。一點忙沒有幫到。還給我們增加了一些活。所以,蟲子認為來體驗農村生活可以。收費也是必須的。
-
8 # 厚德載物健行天下
已經沒有必要了,想去農村參加麥收的,是大多數再農村老家待過,有情懷,所以才想去再參加一下麥收勞動,沒有幹過麥收的,去出於好奇,但是麥收的勞動除了體力上的付出,還要經受太陽曬,麥芒扎的各種各樣的考驗,讓你幹過一會兒就記憶猶新,不敢幹了!過去是農村機械化不發達,都是傳統,比較原始的收穫方法,對人的體力與精力都是一種考驗,作為吃苦耐勞,傳承農耕文化的農民來說,都是優秀的!麥收季節,就是最懶的一個人也會勤快起來,就是年齡最小的幼子也會去割完麥子的田裡撿拾麥穗,麥收,每個人都會自發的打起精神,搶收還要搶種!如今二十多年,農村的麥收從純手工,一把鐮刀的麥客,今天到會操作收割機的麥客,收穫方式驚天動地的改變了,農民徹底擺脫了麥收最為艱辛的勞動,很輕鬆的坐在自己田頭上,等待著麥子的收割,可以穿的像喝茶的客,幾個挨邊的地鄰今天好不容易為了麥收回家,相互詢問打工的地方工資多少,活怎麼樣。再多就是聊幾句麥子管理上少點,但是多施了一遍肥,收成可以,卻賣不到幾個錢,從說話的語氣上多少是對麥子收穫的無奈,在沒有當年麥收喜悅的表情了!如果單單作為一個勞動體驗,那可以一把鐮刀,接受一下大自然的饋贈,也感受一下豐收的艱辛,也是有些好處的!如今農村的收種方式再發生著變化,我們還是憧憬著農村的未來發展更好,因為這是一片從來不缺少希望的田野,因為這田野裡永遠有我勤勞善良的鄉里鄉親!
-
9 # 村姑說村事
兒時在農村,最喜歡豐收的季節。傍晚,小夥伴們成群結隊地在麥場上嬉鬧,在麥秸裡躲貓貓,大人們忙於龍口奪食割麥脫麥曬麥,根本顧不得小孩子們的頑皮了。
如今那些小孩子,都已經或者即將升級為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了。藉此話題將農村麥收的過程展示給大家,只當您來農村體驗過一回麥收了。
(一)割麥
到上學的時候,每到這個時節,學校都要給孩子們放麥假,幫助家長收麥子。那麥田裡的滾滾熱浪讓人喘不過氣來,汗流浹背,手上腳踝處都是麥芒劃得痕跡,鑽心的疼。
(二)拾麥
那時候,連小學生也要拿起鐮刀來爭分奪秒,年齡過小的小女生則成為了拾麥穗的主力軍,一天下來,也要拾兩小捆呢。
(三)脫粒
麥子收割回來以後,要用石碾子碾,有的用牛,有的用拖拉機,而更多的人家靠的是人力連枷!這個步驟叫脫粒。這個步驟一點兒都不比割麥子輕鬆,打一場糧下來,肩膀胳膊抬都抬不起來了。
(四)扇風分離
脫離以後的麥粒與麥秸、麥殼混在一起,需要用一種“扇舍”吹風把他們分離開來,這樣才有利落的麥粒。這時候的農民滿臉馬上都是土,你根本分不清誰是誰來!
(五)曬場
分離以後的麥粒還有許多的水分,需要晾乾以後才能儲存和交公糧。那時候的交公糧也嚴格得很。含水量過多的話,糧站是拒絕收的。曬場的時候,最怕風雲突變,一場雷雨襲擊而來。農村人就在曬場上守著,看著風向變成東風,就趕緊收拾起來,以免下雨的時候來不及收拾。收穫將前功盡棄。
(六)裝袋吃麵
曬了幾天的麥子,總算可以裝袋子進家了。農家人交足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就是自己的。人們計劃著磨新面,嘗一嘗這新麥子豐收的滋味。
那時候的麵條,花捲兒總有一個自然的麥香,新麥子面和舊麥子面的味道就是不同!不知道現在的人們還有誰嘗過這種味道?!如果你們到村裡體驗的時候,勞動完畢一定要嘗一頓新麥子麵粉做的飯哦!
-
10 # 中江大姐
農村開始收麥子了,建議城裡人到鄉村體驗生活,可行嗎?
我認為還是可行的:
1,能鍛鍊娃娃們的獨立自主能力,先讓娃娃聯絡有麥子的農戶,徵求農戶的同意,然後讓娃娃去,自己聯絡的,自己去體驗,大人完全放手,這只是我個人的意見。
2,鍛鍊娃娃吃苦耐勞的精神,不管娃娃在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一定叫娃娃堅持,堅持再堅持
3。鍛鍊娃娃的待人處事的能力,遇到任何困難,除了生命危險之外,其餘大小事由自己處理。
4,提醒娃娃出門在外,多幫助老人和孩子,還有就是誠信待人,誠實做事
我的意見就這些,你覺得呢?
,
回覆列表
非常值得提倡,特別是城裡長大的孩子,更應該在父母的帶領下回自己的家鄉,體會豐收的喜悅。
這個其實可以類似夏令營的形式,體驗收麥,體驗鄉村生活,對城裡人來說,特別是對孩子們是一種生活體驗,更是一次有教育意義的社會實踐,體驗勞作的艱辛,感悟一谷一米來之不易,提升自己的個人修養。
還有老家的收麥景象和勞作方式,這些被太多的藝術家、作家、詩人以不同的形式歌頌讚揚,這些都是寶貴的財富,更是一種文化體現。
所以,體驗收麥不只是體驗勞作、生活,更可以提升文化素養,感悟自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