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jy2013512

    我是河北這邊的,所謂十里不同風 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習俗。老人去世了 首先要去通知同族同姓每家都要去報喪 也就是去人家給人家磕頭 告訴人家老人走了,然後再就是給各位親戚朋友報喪(通知),重要親戚要派人去報喪。親戚來弔唁時 孝子兒媳要去大門迎接 給每一個來的人磕頭。兒媳婦孃家 老人丈人家 孫子媳婦家 孫女婆家 侄女婆家 侄媳婦婆家 都要擺供 ,掛帳子,寫份子錢。閨女要單獨買酒 以備出殯時給抬棺材人鼓勁,還要出紙宅 紙活錢。出殯時 要辭靈就是拜別死去的人,每人磕四個頭,有長輩陪靈的 還禮要跪下還。

  • 2 # 我是好老譚

    一里不同俗,十里改規矩。農村老人去世,各地傳統禮節不一樣,葬死煩鎖。我是豫東夏邑縣,我們當地的傳統規矩是:人死後要燒“倒頭紙,給死者含噙口錢,蓋蒙面紙,穿壽衣。喪家門外要豎"紙骨堆"及花圈,門上貼白紙,院內搭靈棚。請陰陽先生看陰宅,擇葬日,為孝製作"安葬棍”、引魂幡,當天要給親朋報裘。子孫要穿孝衣、戴孝帽,親朋近門燒紙祭奠。死後三天齊客、瞻仰遺容、淨面、“坐材口"(封閉棺材)。出殯日親朋要來燒紙、上供、送禮、祭奠。孝子(兒女)要摔老盆、打引魂幡送葬。入土安葬前要焚燒明器(祭奠物品);葬後子女謝孝,圓墳。葬後七天為祭期,稱“頭七"。之後"三七"、“五七”子女都要到墳前外祭奠。滿一百天,孝眷內親到墳前致祭,叫"做百日"。滿一週年追祭,叫"做週年"。按舊禮俗,父母亡故後,子女需守孝三年,頭不離白布,腳不離白鞋。現在改為佩帶黑紗或"孝"字。喪後三年春節不貼紅紙春聯。滿三週年,去掉守孝標誌,葬後全部結束。之後,每年清明節和農曆10月初一、春節,子女要為已故先人添墳、掃墓,到墳前燒紙。

  • 3 # 三農話語

    農村老人去世後,各地的風俗也不相同,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一里不同俗,十里不同規。就是同一個地方,現在的風俗和以前的也有區別。我是安徽宣城的,在我們這裡老人去世後,除了穿壽衣壽帽、佈置靈堂外,孝子孝孫要披麻戴孝,子女輩頭頂白布,孫輩戴紅帽,重孫輩綠帽,女兒們要單獨購買祭品,俗稱“上祭”,如菸酒,豬頭魚類,還要給抬重的人買鞋,這些都是給抬重的人準備的,還要給遠方的親朋故友送死訊,以前都是派人送信,送死訊的人無論陰雨天晴,要將雨傘倒拿在手中,就是傘柄朝前,傘尖朝後,到達死者親朋故友家後,將雨傘倒立在門邊,這時,聞此噩訊的人要先乾嚎幾聲,不然送信的人會忌諱。現在大多數是用手機報喪。死者要在家中停放三日,讓親朋好友前來弔唁。以前亡者後人還要請道士做法事,為亡者開路,現在都請管絃樂隊,有專人替亡者子女哭靈、澆花等……

  • 4 # xu如歌

    生老病死,人生就是一場旅行,農村老人去世了,對一個家庭是一場悲劇,願老人家一路走好!

    我老家在農村,一般老人去世了,家人會妥善送老人一程,把老人安放在堂屋門口,頭外腳裡安頓好,蒙面紙,大白紙覆蓋在逝者臉上,燒紙錢給老人西去極樂世界盤纏錢,九斤九兩。燃放鞭炮通知村裡人,我們那裡只要燃放鞭炮俗稱治喪。一般老人去世了大家都知道鞭炮超度靈魂。一家有事百家憂。誰家都有老人,都會主動前來幫忙。

  • 5 # 鄉辣梅子

    去世當天:我們這裡每個老人幾乎在五十歲左右就會念佛,在唸佛的時候就會把壽衣做好備著。去世當天子女給老人擦身後就會把壽衣給老人穿上,在老人的身下還會壓麻繩,所壓的麻繩在法事的時候麻繩就要綁在後代的腰上。

    梳洗完畢後把老人放在廳裡,並在腳底點上蠟燭,蠟燭是不能熄滅的,如熄滅代表著不好的預兆,因此都會安排一個專人看著蠟燭。

    去世第二天:我們這裡做法事都是第二天開始做的,這天嫡親後代必須穿上麻衣,男的戴上帽子,圓圓的那種,女的則戴上長長的帽子,帽子上要縫一個黃色的布條,布條必須拖地,這種做法聽老一輩說是給逝者掃去路上的障礙,使其路更好走,到底是不是真的我們也不懂。

    這天不僅要做法事,同時還要請人來做紙屋,紙屋做得越豪華老人在下面就住得越舒適,紙屋通常是在出殯後的下午就要全部燒掉。其次這天還要請比較親的親戚來跪拜,比如舅舅、叔伯等,當唸到誰的名字的時候,此人就要上前跪拜逝者,當跪拜開始時,所以的後代必須穿麻衣跪在靈堂門口,表示對逝者和親戚的尊重,如親戚多的情況下要跪一兩個小時,這一兩個小時後代是不能起來的,必須全程跪著。

    到了晚上就要有人守夜,像上面所說的蠟燭不能熄滅,同時也是尊重逝者的一個表現,跟逝者更有伴。守夜的人一般是子女或是子孫等,當然也有一些跟逝者關係比較好的人,比如逝者的兄弟姐妹等。

    出殯當天:出殯當天早上就要到村裡去打鑼,打鑼是告訴鄉里鄉親出殯儀式馬上開始了,請他們前來。幫忙做事的人很早就會熬稀飯和切吉餅放在門口給村民吃,因為送逝者是不能空腹送的,因此大家都會喝點粥或是吃點吉餅,也代表這日後萬事大吉。

    在出殯前後代還要進行遊行,就是對著骨灰盒遊圈,結束後兒子端骨灰盒,長孫端靈牌前往安葬地。出殯全程要放鞭炮,而且鞭炮是不能停的一直到安葬地,出殯的順序是後代在前面,隨後是花圈,最後是鄉里鄉親,同時每個人都要拿一根香,到了目的地後就把香插在路邊上。

    到了安葬地後代還要跪拜親戚,就昨天的規矩重新來一遍,在跪拜的過程中鄉里鄉親可以到指定的地點領一個紅包,也就是飯錢,因為很多人不會在主人家吃飯,這個錢就當是飯錢,通常為20元。

    下午就是燒紙屋,燒紙屋前要往屋子裡塞冥幣和一些其他的東西,比如金元寶、車、衣服、麻將等,這些都是紙做的,塞的人必須是女性,比如女兒、孫女等,要邊塞邊哭,苦得越大聲越好。塞好後就點火燒,在燒的過程中還要拿一個紙人遊圈,避免這些東西被孤魂搶走。很奇怪,通常逝者在哪裡安葬,燒的灰燼就會往哪裡吹,這大家都無法解釋。

    梅子懂得這些是因為去年我剛失去了兩個爺爺,兩個爺爺去世的時間相差2個月,當時感覺天空都是灰色,也不知道怎麼過來的。現在想想只能說逝者安息,生者如斯,好好的活著,為了自己也為了後代。

  • 6 # 陸零路過

    一個地方一個風俗,三里五里風俗也不一樣。在我的家鄉,老人在臨終時子女都在跟前守著,以防老人有臨終遺言。

    老人嚥氣後,首先撕破窗紙放喪炮,據說老人的魂魄要出去,然後給老人淨身,剃頭穿壽衣。不穿帶毛的和皮的,怕老人轉生為獸類。下一步是登耙,胸前放犁花(生鐵防炸屍)停一會就入壽材了,白紙蓋臉。嚴防貓狗進入,以防炸屍。

    首先準備紙火鍋,遺飯碗,長明燈置放於棺材側面方便親朋好友上祭燒紙上香,一般排三天,特別是排五天,每天三餐先很遺飯碗裡放點對死者的尊敬。

    然後就是兒子去報喪,先報孃家後,以前報喪見人叩頭,見雞狗也叩頭,據說是給死者通往陰間路上一路平安。

    下一步就是找陰陽先生看放棺材的地方,準備陰陽所需的各種貢品和物品。最後一晚上請老師傅超度亡靈,孝子賢孫給死者守夜,直至第三天上香上貢。

    第一天起左鄰右舍都會來幫忙,每人一塊紅一塊白叫吉利,每人毎天一合煙,孝子找抬棺材的,一般是8個人,俗稱八抬。

    死者安葬好,在十字路口燃燒死者的遺物,送行的人在回來時必跨火堆,然後大家在一起陰陽先生灑五穀除,回家喝遺飯。

    無論怎麼辦都是讓逝者安息,活著的人平安。

  • 7 # 冬妹的大山鄉村生活

    安徽老人去世禮節

    送終:老人病危,家人站立床前,聽候交待後事,老人神情有變,即將嚥氣,已出嫁的女兒要回避,兒孫立病榻前,高聲呼喚,直到嚥氣,全家人跪在床前嚎啕大哭,此為“送終”,遠方的兒孫須在老人嚥氣前趕到家,否則就被認為沒有能為之送終,或者說是沒能盡孝,是一大憾事。

    報喪:完成送終前後的種種程式後,便向親友報告死訊,此為報喪。休寧縣的報喪者,是執一傘進門,將傘尖向下豎置大門裡側,親友一見便知。黟縣是把傘掛到堂前左邊的椅背上,然後坐在對面座上,口報:你家....多謝”了。

    入殮:將死者裹棉穿戴整齊入棺,謂之“入殮”。各地均有專事為死者入殮的人,有求必應。

    請七:喪亡之日起,每7天為一七,七七共49天,逢七,兒孫們備香燭貢品,在靈前或墳上祭奠,俗稱“請七”。

    出殯:由於選擇墳地或其他原因,停柩做喪,最短3天,最長經年,一般是49天,把靈柩送往墓地,謂之“出殯”。

    安葬:出殯前,先請風水先生選定墳地穴位,破土挖坑,坑內傾石灰。靈柩到達,坑內再燒一些豆萁麻拮,並留火種,然後才能陳棺擺正。還要宰雄雞淋血於棺蓋,放爆竹,燒紙錢,最後一次焚香跪拜

  • 8 # 一哥於一

    一哥“俗眼看社會”之——

    守孝的一般禮節

    雖說現在很多事情都簡辦、新辦了,但瞭解一些喪葬必要的形式和簡單的規定也是有必要的。對於子女為老人守孝這事,當然是活時盡孝心,死了盡孝禮最好,而孝禮則多是一些形式。

    其一,葬禮的簡單流程。葬禮是大事,是對老人孝敬的最後總結,是家庭形象的集中展現,是整個家族整個村莊和諧共處的文明行動,是傳承文明教育後人的有效載體,也是社會規矩的一次再教育。

    老人走了,最好的是兒女子孫侄子女婿能守在床前,斷氣也會些許安然,一般長子用細棉絮絲放在死者的鼻孔前以示最後確認,然後趕快動手穿準備好的孝衣,由長子先反套在自己雙臂之上,然後面對面往死者身上翻套,一般人走時都會有遺屎尿的,最好用溫水清理一下,內衣內褲必須除去,不穿半截衣服入土。衣服穿好之後,是要燒倒頭紙的,並用黃裱紙蓋臉,銅錢咬唇,腰下鞋底最好也墊上兩枚,然後放鞭炮告知左鄰右舍。

    一般村上都有管事的,家人去請來先慮一下大致事宜,然後著人通知左鄰右舍親朋好友,現在通訊工具發達了,過去這件事是大活,當然姥孃家是要孝子親自去的,著重孝,步行入村,見人下跪,到姥姥家門口長跪,直到家人扶起起屋,門邊躬立,是坐不得的,舅舅再讓,最多低凳屈身,向舅舅哭訴老人死亡的細節,痛恨自己的不孝,舅舅勸著,說出辦事的一些要求,比如用棺、用孝、去多少人、行什麼禮、出殯時辰、埋葬方式等,講究人家詳細到每一細節,孝子一一答覆,然後叩首告退。

    一般現在多排三(即死後的第三天)入葬,也有排五、排七的,排九已經是國葬了,一般人家不敢用,前兩天死者榻前燒紙燃燈,遠親及死者或子女朋友可前來弔唁,以默哀禮即可,至於喪事的具體吃喝招待事項,喪事“大總理(類似於治喪委員會主任)”已吩咐定了,不必操心,村裡人也早已各負其責了。

    葬日到來的前一晚上,孝子是要頂供的,是在老人靈堂前的一次祭拜儀式,對於年輕人也是一次禮儀現場教學,頂供多用二十四拜,應該是三拜九叩(周禮規定用於天地君師父的至高禮)禮的升級版,三上香三獻爵二十四個響頭是最基本的,細節也不怕,禮儀先生有指揮,在跪、拜、起、進、上香、獻爵的高聲裡完成也不太難。

    葬日一早,若不火化,是要移靈入殯的,一番燒拜之後,長子抱頭,次子侄子女婿抱腿託腰,把老人移入棺材,放平扶穩,蓋上棉被,三長兩短到位,棺蓋錯縫,以供瞻仰,現在各地推行火葬,此程式多是撒灰入棺了。

    移棺入靈棚,孝子獻祭,各家親友隨來隨祭,一般一禮四叩或是行默哀禮,儀式進展也快,姥姥家是最後出場的,孝子賢孫遠迎長接,到家先入席吃飯,然後孝子三請罪,姥姥家主事的領人祭拜,孝子長跪答禮,舅父開口,合棺釘蓋,禮儀高喊起殯。

    起殯的講究頗多,孝子跪請各方,眾人抬棺起靈,孝子背幡拄杖,牢盆摔碎,孟婆湯倒撒,村口路口換人再祭,至墳坑前停喪現場孝子復祭,舅舅家祭,子侄女婿外甥等再祭,祭畢,眾人解槓去鞕,孝子肩扛棺頭,眾人繩索穩抬,下葬三祭封土,燒紙結束葬禮。

    其二,謝孝。是葬禮後的第二天,子女媳婿侄子等到舅舅家謝孝,舅舅家上的禮物如數送回,有的還要加倍,舅舅家拉出矮凳子招待,眾人謝舅舅家的付出,承謝不盡之意,出門去重孝衣,著孝章或孝箍代替。

    其三,守五七。每七一祭奠,在此期間,孝子不動葷、不飲酒、不搞娛樂慶典、不理髮、不行房等等,侄子也大致如此,當然女婿則不必,在葬禮上,女婿是低於兒子的,身不著麻,孝不過膝,腰不繫繩,守(墓)不過七,(禁)葷不過六等等。

    其四,百天。人死百天,子女祭奠,以示紀念,可以圓墳了。

    其五,週年。每週年子女至親祭奠大多是儀式了,有的地方三週年是大事,把父母靈位請回家,親戚都來隨禮,祭奠,有辦喜事的感覺,三週年已過,才算真正的除孝。

    各地規矩不一,俗人也是一知半解,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 9 # 家在農村的小李

    農村老人去世,都有些什麼傳統禮節?

    各地的風俗都不一樣,說說我們這邊的風俗

    首先,是老人臨去世前要先把自家族內的人員召集起來,集合到一起準備後事,然後給老人穿上事先準備的壽衣,整理儀容,收拾屋子準備靈堂,然後就是等老人煙氣以後,在門外燃放兩掛鞭炮,一定是兩掛,這兩掛鞭炮就代表老人已經去世,同時街坊鄰居也會前來幫忙去處理一些白事。

    其次,老人去世以後開始安排人員去給事主家的親戚去奔喪(在我們這邊稱呼:報喪)奔喪的人員就會拿著一個由寫在白紙去事主親戚奔喪(白紙上寫著村名和人名)然後給於奔喪人員每人兩盒煙以資感謝,然後就是安排做飯的人員,(做飯的人2-4人不等)安排買東西的人,(買東西的2-3個人我們這邊稱呼:買辦)他們負責買辦白事所需要的所有東西,屬於跑腿最多的人!

    然後,(行xing殿),出殯這天也是重的一天了,要請一個戲班子來表演,周圍街坊領居都會過來看戲班子表演,圍得是裡三層外三層,把大街都堵滿了。這時孝子要在院內靈堂前行三跪九叩(我們這邊稱呼:行xing殿,趴在靈前哭),女兒和媳婦(所有女人)在屋內,過程持續大概一小時左右,哭完基本都是嗓子啞的,然後再是,叔伯家的孩子(行殿)時間在30分鐘左右,接著是外甥,然後就是族內的成員,這(行殿)下來就是一上午。

    最後,出殯,下午開始出殯,出殯先燃放鞭炮,告訴大家這就要出殯了趕緊集合的意思,等人到齊了,開始把老人由冰棺轉入棺材內(我們稱呼:入yu殮)由家屬開始給老人淨面(把老人照片在一把椅子上,家屬依次拿著一個臉盆,有梳子和毛巾,拿著梳子在前做洗漱動作)完成後,家屬依次瞻仰儀容(看最後一面)最後開始蓋棺,由靈車拉往墳地!

  • 10 # 溪門飛雪

    對農村老人去世的儀式,我覺得自己還是有發言權的,因為我經歷過一次!就是我爺爺去世!從他還躺在床上,一直到入土,這段時間我都在!

    首先,當確定老人斷氣後,要趕緊趁熱給老人換好新衣服!

    然後,兒子輩,如果沒有親兒子輩,親孫子或者侄兒輩!一個在院子裡,一個在樓上!在樓上的要拿根竿將房頂的瓦片破掉一片,然後,樓上喊:“死魂出!”​樓下的緊跟著喊:“出”!樓上又喊:“生魂入!”樓下緊跟著喊:“入”!

    然後,就可以裝棺了!棺材的擺放是大頭在外,小頭在裡!而老人的腳在外,頭在裡,就是讓他走出去的意思!

    裝棺後,要點長明燈,放在棺材正下方!長明燈不能滅,原則上一刻也不能滅,但現在已經沒那麼嚴格了,如果滅了,趕緊重新點上!長明燈一直點,一直到出了棺!

    裝棺後,以前是要挨家挨戶大門前“跪請”!後來大家覺得“跪請”太麻煩,耗時,便改成由主家請別家人去請人!就在老人斷氣的當天晚上,鄰居們每家至少一人,拿著香紙前來,在棺材前上香跪拜!

    還有孝布,當有人前來跪拜,就發給孝布,主孝戴長布,大概一米!其他戴布條就行!

    在這期間,作為主孝,親兒子,親女兒,親孫子,親孫女,這些要在堂屋棺材兩側,男左女右“跪謝”!每當有外人,家族外的人,表親是家族內的,老人的兄弟姐妹的孫子女,屬於家族內的!有外人跪拜時,主孝必須跪謝!也就是他們跪老人,主孝跟著跪拜!

    然後就是守夜,守夜也是主孝守夜!就是說,在出棺前,棺材旁必須一直有人,不論男女多寡!

    其他的就是出棺時候,主孝三跪後方能抬棺!我外公去世時我抬過一段!也是三跪過後才抬的!這三跪,第一跪從大門口開始,頭朝門內!第二跪,頭像外!第一跪,棺材頭上過之後,主孝馬上跑到棺材前面第二跪!第三跪也是頭向外!

    在跪的時候,不能回頭看!一定要注意!(這裡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我記得我外公去世時,三跪都是頭朝外,到我爺爺時,第一跪頭朝內)

    然後就是到了墓地了,到了墓地之後,先生(陰陽師)叫咋弄就咋弄!

    然後,就是主孝回!埋棺這事不要主孝做,鄰居們會做!

    主孝回的時候,要將孝布取下,但不能扔,待來年清明燒掉!而且,主家兒子出來時抱著遺像是面向前,但回的時候遺像要背面向前!不僅如此,主孝回時,不能回頭!

    然後回去進門時,要“煙燻水洗”,就是燒一盆新鮮葉子的清香樹葉,弄一盆水撒向回來的人身上!回來的人從濃煙滾滾的火盆上跨過去!

    還有就是,埋好棺材後,扛著鋤頭的人回去時,要反著裝鋤頭,方言說,反逗鋤頭!這個說不清楚!沒見過的說了也不懂!

    然後就是七天後伏山!伏山就是去墳前做飯吃!並將墳頭鄰居們沒弄好的好好弄一弄!

    然後就是來年清明,新墳頭年清明必須去做飯吃!順便燒掉孝布!

    大概就這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教師節讓教師表演節目,是教師節變味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