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邊緣的荳子

    大家好,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我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農民,我熱愛農村生活,喜歡農村的寂靜。我熱愛農村 ,熱愛生活,喜歡我們村裡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我有著很豐富的種植和養殖經驗,針對這個問題我希望把我在農村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大家,下面是我的分享。

    時至4月,疫情防治戰役正進入收尾時期, 在非常時期當然要共度時艱,但對於我們農業人來講疫情已經對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讓農友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今年,我們應該怎麼辦?怎樣看待農村和農業問題?

    一、促進設施農業健康發展

    2月5日釋出的2020年中央一號檔案明確提出要求,要加強現代農業設施建設,提早謀劃實施一批現代農業投資重大專案,支援專案及早落地,有效擴大農業投資。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中國以塑膠大棚和日光溫室為主體的設施農業獲得快速發展,智慧感測器、遠端控制系統等科技元素也逐步拓寬在設施農業的應用中。中國目前設施農業的內容有:一是設施種植業,比如溫室栽培、塑膠大棚栽培、無土栽培等;二是設施畜牧業,比如畜禽舍、養殖場等;三是農畜產品貯藏保鮮設施,如地窖、冷庫等;還有就是環境調節控制設施,如地膜覆蓋、加溫、通風等。

    雖然近年來中國設施農業發展很快,但是與日本、荷蘭、美國等發達國家比,中國現代設施農業還有很大的差距。設施農業是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產業,只有形成相當的規模,才有利於規範化、標準化生產,才有可能形成有影響力的品牌,從而佔有市場,使資源優勢得到有效的開發與持續的利用,同時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此外,工廠化、規模化、機械化、節約化、節能化等也都是現代設施農業最佳化升級的發展方向。

    設施農業是中國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跨出的關鍵一步,也是實施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舉措。它不僅是設施和技術的現代化,同時也是經營者管理思維的現代化。與傳統農業“種瓜得瓜,種豆種豆”的種植觀念相比,設施農業不僅實現了產量和品質的提升、增強了抗自然災害的能力,而且能夠從第一產業“跨界”到第三產業,比如透過溫室大棚構建園區旅遊業,就可以推進現代旅遊業和現代農業“牽手共贏”。因此,促進設施農業健康發展都顯得尤為重要。

    二、推行農業標準化高效化生產,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

    農業標準化高效化生產,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是發展農業、提升農產品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有農產品的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需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從而提升農業標準化高效化生產水平。農業標準化高效化生產,可以充分發揮農產品資源優勢。農業標準化高效化生產,可以帶動農業生產逐步向規模化、規範化發展。

    農業標準化高效化生產,需要 制定和完善標準化生產體系,為專案實施提供技術支撐和保障,從選園、種植、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採收等環節實施標準化管理。全面加強技術培訓和指導,推動農業產業發展逐步實現生產佈局區域化、經營管理產業化、投入產出高效化、產品質量標準化、設施栽培現代化。 農業標準化高效化生產, 一要抓農時標準。要搶抓晴好天氣,充分發揮各類農機具作用,實現全天候作業,把各種農作物全部播(插)在豐產期。 二要抓機械裝備。根據全面積、全作物、全方位、全過程標準化的需要,加強農機裝備建設,提高現代農機標準化作業能力。 三要抓科學整地。應用大型農業機械實施規模作業,提高作業質量和作業效率。 四要抓精量播種。推廣應用良種,指導農民科學用種,提高市場競爭力。 五要抓精準施肥。按照作物生長關鍵節點和目標產量,科學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六要抓現代植保。採取推廣使用先進施藥機械,科學施藥,推進綠色防控,推動專業化防治,擴大航化作業面積等措施,提高現代植 保水平和效率。

    農業農村部修訂的《全國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條件建設規劃(2016—2020年)》中,落實國家 “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和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等戰略,聚焦區域性農業發展關鍵性科技問題,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示範。

    三、推行綠色生產方式,促進農業持續發展

    綠色是農業的底色,綠色發展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基本要求。2017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著重強調推行綠色生產方式,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實現由過度依賴資源消耗、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註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這為中國現代農業轉型升級指明瞭方向和路徑。踐行綠色生產方式,不僅是健康發展的需要,也是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行綠色生產方式,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推進農業清潔生產。深入推進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促進農業節本增效。大力推行高效生態迴圈的種養模式,加快畜禽糞便集中處理,推動規模化大型沼氣健康發展。鼓勵各地加大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支援力度,健全秸稈多元化利用補貼機制。

    大規模實施農業節水工程。全面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加快建立合理水價形成機制和節水激勵機制。全面推行用水定額管理,開展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考核。實施第三次全國水資源調查評價。

    集中治理農業環境突出問題。實施耕地、草原、河湖休養生息規劃。開展土壤汙染狀況詳查,深入實施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繼續開展重金屬汙染耕地修復及種植結構調整試點。擴大農業面源汙染綜合治理試點範圍。

    加強重大生態工程建設。推進山水林田湖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加快構建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啟動長江經濟帶重大生態修復工程,把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落到實處。加強重點區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和水生態修復治理,繼續開展江河湖庫水系連通工程建設。

    四、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中國是一個資源緊缺國家,破解難題的關鍵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用同樣投入獲取更大的收益,用更小的資源獲得更多的產出。資源消耗小了,排放自然就減少了。

    資源效率是連線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的重要橋樑。提高效率要從兩端發力。一個是生產端,從源頭就要加大技術創新在產品原料、工藝流程、產品設計等方面著力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一次性資源的消耗。另一個是產品端,在生產的末端要著力提高廢棄物的資源的利用效率,變廢為寶,使資源得到二次利用。在此基礎上形成全生命週期的資源管理的新格局。

    在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方面, 迴圈經濟可以發揮重要引領作用。多年實踐表明迴圈發展就是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特徵。比如透過發展生態迴圈養殖,可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綜合高效利用資源,提升農業效益,使農民持續增收。利用生態環保、最新畜牧飼養技術和迴圈經濟原理,透過秸稈、家禽糞便、場地空間等各種資源的有效利用,降低種植業和養殖業的生產成本,保護環境的同時最大限度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現階段,每天仍然需要源源不斷的供應肉蛋奶、水果蔬菜等必需品,這些生活必需品,都離不開農業生產。食品供應不間斷不緊缺,就是我們農業人對抗擊疫情最直接的貢獻!一個人的力量可能是有限的,但千千萬萬人匯聚起來,就能形成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強大合力。讓我們攜起手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讓春暖花開的日子早日到來。

  • 2 # 山寨農夫2020

    新冠疫情已經在全球暴發,必將對各行種各業、方方面面帶來重大影響,農村和農業也不例外。

    就農村來講,由於中國農村人居環境和農民衛生防疫意識整體上條件較差,需要從硬軟兩個方面加強和提升。硬的方面,要全面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改善,一方面要加強衛生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衛生條件;另一方面,要完善、提升農村基礎醫療、防疫水平,改善農民基本醫療和疫病防控水平。軟的方面,要加強對農民的健康、防疫教育,使農民革除陋習,倡導健康文明生活習慣。

    就農業來講,疫情也為農業發展帶來諸多機遇。

    一是安全、健康、功能食品市場需求大增。疫情將深化人們對健康的理解認識,強化健康意識,更加註重食品的安全、健康和功能。農業生產中要從總體上提升農產品質量、品質,逐步擴大安全、健康、功能食品生產規模。同時,要提前做好農產品相關認證、溯源體系建設和市場宣傳推廣、渠道建設等工作。

    二是鄉村遊、鄉村休閒度假、養生會逐漸成為時尚。疫情過後,人們會更加嚮往田園、迴歸自然,會主動避開喧鬧的城市,到鄉村尋找自然和安逸,體驗田園生活。鄉村遊、農家樂會大行其道。鄉村休閒度假、康養等需求增長潛力巨大。這將會形成農業新的業態,增加農業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三是專案投資活躍。上述兩個方面的發展機會和空間巨大,資本向相關產業轉移的速度加快、規模加大,這必然會有力促進農業發展。

  • 3 # 山東海哥

    不管什麼情,老百姓種地的熱情不會減,當然透過這次疫情大家感覺還是農村好,起碼安全,沒有那麼繁瑣,老百姓家裡有菜園,有糧食,起碼不用慌,即使三年顆粒不收老百姓依然生活無憂,現在收成很好,特別是去年,玉米一畝地1000多斤,小麥1000多斤,老百姓吃飯不用發愁。

    我們原本就是農業大國,我們以農業為基礎,大力發展工業,農業是我們的命脈,更是我們的基礎產業,抓農業,搞生產,促進國民經濟,這就是我們的口號,一直以來農業就是我們的基礎產業,我們就是農業大國。

    未來越來越多的人會喜歡農村,特別是在城裡上班的那些人,大部分家裡都有宅基地和耕地,下一步他們肯定是捨不得放棄,等到退休的時候這些人肯定回家,過田園生活,這也是他們追求,還是老家好啊!可以過自給自足的生活,只要種地就能衣食無憂。

    越來越多的人會喜歡農村,大家會更重視農業,畢竟這是生活的保障,很多農民自豪的說我不掙錢不怕,我們家裡有糧食,我們有菜園,你們城裡人行嗎?不行的,這就是農民的驕傲。

    未來的農業是香餑餑,農民其實也是雙重身份,閒暇時是工人,農忙回家當農民,所以農民最有保障,即使不掙錢也是衣食無憂,家裡有耕地啊!現在的農民確實自豪,我是農民我驕傲。

  • 4 # 城鄉微視界

    此次新冠疫情的發生,對農村和農業來說,影響還是比較大的,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應該多看到其積極正面的影響。

    下面,就筆者接觸和了解的情況,就積極下面的影響作一簡要梳理。

    農業的基礎性作用更加明顯。一些國家因新冠疫情的影響,開始出現了食糧緊缺,“吃飯”正在變成大問題,市場恐慌,群眾搶購,且因人類這一最基本生存生活資料緊缺的情況,什麼情況都可能發生,社會動盪、政權更迭都有可能發生。雖然,中國在食糧自給自足這一塊做得比較好,儲備糧也非常充足,但其他各國因糧食問題而出現的危機和亂象,也須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會越來越注重如何才能確保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就是這幾天,受一部分謠言的影響,就出現了搶購大米的現象。

    農村的緩適性作用有所顯現。這就是在疫情發生時,農村清新的空氣,較開闊寬鬆的環境,以及較小的人口密度,使得宅在家裡的人們過得更舒適、更自由,而且吃的糧食和蔬菜也不存在什麼大的問題,不像城裡人只能困在高樓中的幾十個平方中壓抑無助,什麼都不方便。農村作為了人們避風躲雨的港灣所以,一部分人經過了此次疫情後,更加希望在農村居住生活。

    進一步推動農業農村成為希望的熱土。正是由於疫情更加體現了農業的基礎性作用,必將會進一步促進農業的發展,無論是戰略決策、頂層設計,還是真金白銀的政策、專案、資金投入,總之都會更加有力地推動農業的發展。而作為農村來說,不論是基礎設施,還是社會治理,也都會獲得更好更快的發展,不但有政府政策性的投入,也會大量吸引社會資源的加入。

    進一步推動了農村電商的發展。在疫情這一特殊的情況之下,農產品銷售的方式不得不進行變革,大大地推動了農村電商的發展。從某種程度上說,正是因為疫情,讓農村電商幾年後才能達到的效果提前到了今年實現。

    至於在消極負責的影響方面,主要有錯過農時,農資購買不便且價格上漲,以及部分農產品失去常規銷路等。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路)

  • 5 # 豫南老李

    疫情期間,農村人口不太集中,各家各戶都有院落,有圍牆,病毒的傳播較輕,農村相對來說安全些。疫情期間,農民家裡有糧食,自己家有菜園,吃飯問題不用發愁。疫情期間農村相對城市來說,要輕鬆多了。透過這次疫情,人們悟出一個道理,健康很重要,不僅要環境衛生,吃的也要健康,我們吃的糧食,肉、奶、蛋、禽,主要產自農村,要想吃的安全,吃的健康,必須發展綠色農業,生產綠色食品,我們的飯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裡,我們的飯碗一定要裝上自己生產的糧食,我們自己的糧食一定是綠色無汙染無公害的糧食。怎樣發展農業,怎樣生產出綠色食品,我提出以下建議:

    1.鼓勵那些有知識有文化的大學生去農村創業,未來農村的發展需要先進技術,有了先進技術,才能生產出優質農產品。

    2.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農村要搞好環境衛生,環境衛生搞好了,才能生產出健康無汙染無公害的綠色食品。

    3.農村要多建一些有機肥加工廠,鼓勵農民施用有機肥,減少化肥的使用量。確保我們生產的農產品是有機農產品。

    4.減少農藥的使用量,指導農民使用生物農藥,儘量使用防蟲網,粘蟲板,誘蟲燈來消滅害蟲。

    總之,農村要發展,向綠色健康方面發展,生產出更多的優質農產品,吃的放心,吃的健康。

  • 6 # 幸福使者A

    這次疫情對農產品的生產供應,對農村防疫的組織,是一次大考。初步看來是考試合格的。並且隨著國際疫情形勢的惡化和不確定性,還將持續接受考驗。

    無農不穩。越是面臨災難和災害,越凸顯農業和農村的重要。

    居安思危。必須堅持持久地重視和支援農業和農村工作。

    久久為功。農業農村工作需要長期堅持,穩紮穩打。

    科技興農。現在的農業農村已今非夕比,要以新理念新技術新手段抓農業管農村。

  • 7 # 僰人小夫子

    新冠肺炎疫疫情已然發展成全球大流行的趨勢,全球經濟遭受衝擊,經濟增速下降,金融危機風險不斷增大。同時,也給中國經濟帶來不少的挑戰,對中長期的經濟發展負面影響不可估量。在經濟遭受衝擊的大背景下,中國的農村和農業不可避免受到影響。

    如何最大程度的降低經濟對農村和農業衝擊呢?思考如下:

    近些年來,中國由於積極推進人口城鎮化和產業結構升級,農村人口大幅度減少,根據2018年國家統計資料,中國農村常住人口有56401萬人。可是農村還存在著人口基數大、分佈廣、構成複雜的特點。疫情對的經濟構成的衝擊,致使農村人口的吃飯問題、經濟收入來源受到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如何解決呢?

    建議在科學復工復廠的同時,採取多種措施和合理規劃,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扶持農民進城務工,增加農村勞動力的收入,改善農民的生活。

    建議加大對農村及農業的扶持力度。近幾十年中央對農村和農業的扶持不斷加大,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可是中國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發展滯後、農民增收困難的局面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面對疫情對農村及農業構成的衝擊,應加大對農村農業的基礎設施和科技服務方面的投入,指導農民充分利用科學技術,降低農民的經營成本,告別靠天吃飯的光景。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的各項直接補貼,提高農民的直接收入,使其安心務農。

  • 8 # 蛟龍出海4184

    透過對疫情的思考,怎樣看待農村和農業問題?農村復原遼闊,住戶稀少,在這次疫情中,農村是比較安全的,在農村有自控疫情條件,比如:自種自吃,安全方便,相比城市更好管控。至於農業問題,依我看:農業是一個國家的命脈,糧食是人們不可缺少的主要食物,所以,我認為:此次疫情過後:國家應該發動群眾大抓農業生產,大力推廣綠色食品的種植,國家投入更多的資金,支援農業生產大發展,搞好農村水利沒施建設,儘量保持中國糧食自給自足。回答完畢,謝邀!

  • 9 # 春天的故事吖

    個人覺得疫情對農村和農業的影響還是不大的!發病率農村的比例跟大城市天差地別!而且我所看到的農村現在處處祥和!除了春節開始時封村封路!現在基本上跟以前一樣安居樂業!大城市就不同!停工停業!無論中小企各行各業都受到不少衝擊!真正影響大的應該是一線二線這些城市!

  • 10 # 望雲

    透過這次疫情,農村展示出它充分的優勢。首先是自然環境優勢,農村人居住稀疏,樹木繁多,空氣優良,是養生和發展旅遊的好地方。再次就是資源優勢,農村擁有大量土地和荒山,是城裡有錢人來開發和進行多樣化經濟生產的理想之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國的祭祖文化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