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晝錦還鄉
-
2 # 葭明通半瓶歷史
“秦王”不是尊稱,而是一個爵位。中國歷史上被封秦王的大概有70個吧!只多不少,最有名的就是秦王李世民和秦王嬴政了。
按照歷代王朝不成文的規矩(明朝是成文法),皇帝的兒子除了嫡長子繼承大統之外,其他的兒子都要封親王之爵,給予土地和兵馬,取的是拱衛皇室大統的效果,好像東周時代天下諸侯王拱衛周王室一樣。
我們知道,儒家自孔子起就在那裡喋喋不休地要“恢復周禮”。孔子是“大聖至聖先師文宣王”嘛!徒子徒孫無數,歷代朝政大權基本都在他們的手中,所以後世稍微像樣點的王朝無不以效法“周禮”為榮為幌子,不約而同在分封王爵之時就把周王室當年諸侯國名稱拿來恬不知恥地用了。
以示自己的王朝遵循孔夫子教導恢復了古聖賢的“禮樂制度”。
孔子算是做到了“其身正不令則行”,厲害!“素王”之稱名至實歸。首先是西楚霸王項羽,他的政治制度設想的也是恢復周禮,他做天下共主,其他諸如劉邦英布田都張耳趙歇等有勢力人士應該去做諸侯王拱衛他,然後就”天下太平“了。
但項羽並沒有封誰去做秦王。
他之所以沒有封誰去做秦王,乃是因為他要“斷秦嗣”,乾脆把秦地一份為四,分別封了漢王劉邦、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和詹王董翳,是讓秦王國永遠滅亡的意思。其他的諸如齊王、燕王、魏王、趙王、吳王、代王、韓王、九江王、遼東王等等,項羽封的可不少,取的就是恢復諸侯國拱衛天子之意。
到劉邦,因為他自己就在秦地,也是要斷秦王國嗣,所以也沒有封秦王。
但是劉邦也是封了很多王的,也多用了春秋諸侯國的名字作為王爵名稱,諸如齊王、楚王、燕王、趙王、代王、魏王等等。雖然漢朝實行的是郡縣制。
曹丕逼迫漢獻帝讓位,漢亡,到了曹魏政權。
曹丕定都洛陽,秦地就應該封個王了,不過他沒有封秦王,大概是歷史的慣性吧!到了他的兒子曹睿繼位,曹睿封了他的養子曹詢做秦王。
這是自秦王嬴政他們那一大家子秦王之後,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秦王”,自此之後,歷朝歷代皆有秦王封號。如下:
晉朝有司馬諫、司馬鬱、司馬鄴三位秦王。南北朝那些非漢族王朝也不能免俗,要恢復周禮嘛!被封秦王的有拓跋翰、拓跋觚、拓跋翰(同名,差著四輩呢)、姚萇、乞伏乾歸、赫連昌、楊玄、楊難當、慕璝、莫折大提、呂伯度、元羅、宇文贄。隋朝雖然時日不多,怎麼也是大一統王朝,秦王封號更要缺不了,隋朝有兩個秦王楊俊和楊浩。唐朝的秦王就是偉大帝王李世民了,但他後來“玄武門之變”奪了皇位,為避諱,所以終大唐幾百年只有他一個秦王,有點少。不過這也是“禮法制度”所要求的。五代十國雖然亂,不過那些亂世雄主赳赳武夫們都要表示自己是在乎禮樂的文明之人主,所以也各自封有秦王爵位於人,李茂貞、李從榮、李從曮、石萬友、李守貞、符存審、高行周、劉玢這些人可能現在少有人知,但當時都是一方諸侯,鼎鼎大名的秦王爺。宋朝有三個秦王,趙廷美、趙德芳和錢俶。遼國從來也以中原漢文化正統自居,封的秦王也不少,代代遼國皇帝都封有他的秦王,耶律重元、耶律定、耶律隆慶、耶律阿璉、高勳、韓匡嗣 、蕭孝穆都是秦王。金國也是漢化的政權啊,有一個完顏宗翰是秦王。元朝有三個秦王分別是孛兒只斤·忙哥刺、伯顏和田雄。到了明朝,有名的皇子皇孫多致誤國,秦王更多了,朱元璋的二兒子朱樉被封首屆秦王,終明朝一世,朱樉家嫡長子代代皆是秦王,一共有二十一位秦王,真夠瘋狂的。清朝王爺不準出京,秦地無王,所以也就沒有封秦王,他們的王爵封號另有說法。但是大清也還是有一個自稱秦王的“朱明月”,看名字也知道,一定是“大明餘孽”。對,朱明月原名張保山,冒姓為朱,跑到一支反清起義軍那裡宣稱自己是崇禎帝第十代孫子,被起義軍擁立為秦王。所以清朝也是有一個秦王的。這樣算下來,中國歷史上的“秦王”真是不少,加上秦始皇的幾個祖宗和秦王子嬰,大概有70多個吧!但歷史上“秦王”這個王爵還不是最尊貴的,最尊貴的是“晉王”。(也可能不是最多的,這個沒有去計算)
尤其明之前,晉王尤其尊貴,有些是嫡長子做太子之前被先封晉王,或者皇帝第二個兒子被封晉王(司馬昭、司馬炎、楊廣、李治、趙光義、李存勖等都做過晉王)。
因為春秋戰國之時,晉國是最先強大的,一度曾經強大到率領山東諸國把強秦擋在函谷關之內,使強秦不敢越出函谷關。
後來雖然三家分晉,可晉國從來沒反過周王室啊!韓趙魏三家分晉也是經過周王同意的。
所以,歷代朝廷,多數都依“晉王”為尊,“秦王”次之,然後是“齊王”、“楚王”、以及周、魯、趙、魏、梁、燕、代、韓、韓、宋、吳、越王......等。
朱元璋稍微變了下,把秦王放在了尊位,封他二兒子為秦王,三兒子為晉王。四兒子為燕王。
-
3 # 稼軒與詞
相信說的秦王,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秦始皇嬴政,沒錯,嬴政是戰國時代最後一個秦王,這時候的秦王是一個國家的君主,他擁有國家所有的權利,而後也有秦王,但這些秦王的權利就少了很多實權,它慢慢的就形成了一個爵位,而不是所謂的尊稱。
王的稱號最早是周朝時期,周朝的天子稱王,比如說周幽王、周武王、周平王,周朝下設五個爵位,就是大家所公、侯、伯、子、男。
一開始秦國的君主只是一個公爵,但隨著周天子勢力越來越弱,戰國時期諸侯國越來越強,周天子也沒有什麼權利的情況下,各路諸侯開始相互稱王。也就是這個情況下秦國因為商鞅變法,國富民強,到秦孝公的兒子時改“公”為“王”,稱秦王,史稱秦惠文王,也是第一個秦王。
而秦始皇之前的秦王分別是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武王、秦莊襄王、加上秦孝公,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奮六世之餘烈”,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鼎定天下,感覺秦王的稱號已不足以改變天下,所以才改成皇帝。
而後因為趙高殺掉秦二世,趙高為求自保,立子嬰為秦王,去掉皇帝的稱號,最終秦王子嬰投降劉邦,後來被項羽所殺。
上面的秦王共有七個,都是作為戰國時期秦國國君的稱號。
漢朝以後因為春秋戰國時秦、晉、楚、齊四國最強,所以後來以這四個王爵最為尊貴。
漢朝之後的君主都稱皇帝,王漸漸變成了一種爵位,爵位中最高的,劉邦的漢朝就有,非劉氏不王,無功不得封侯,但後來隨著中央集權越來越嚴重,王爵變得越來越不具實權。
西晉時秦王:司馬柬,晉武帝司馬炎三子,司馬鬱,秦王司馬柬的侄子,司馬鄴,秦王司馬柬的侄子,吳王司馬晏之子。都是嗣的司馬柬的秦王爵位
隋朝的秦王楊俊,隨文帝第三子,病逝後由兒子楊浩襲秦王爵位,後被擁立為帝,被毒死。
秦王李世民,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父親稱帝,自己被封為秦王,後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登基稱帝。
秦王趙廷美,宋太祖趙匡胤和送太宗趙光義的弟弟,因為金匱之盟和斧聲燭影事件,趙光義繼承哥哥趙匡胤的地位,為穩住朝局,封趙廷美為魏王,開封府尹,當時的秦王尹京就是未來繼承人,被宋太宗懷疑,憂鬱而死,後宋真宗追封為秦王。
苻生(335-357年):字長生,十六國時期前秦暴君。為秦王。
明朝秦王:朱樉,朱元璋二子,其餘明朝秦王都是出自這一脈。
-
4 # 歷史吐槽機
秦王的來歷——厲害的養馬人
說來“秦王”這個稱呼更多體現的是爵位,而不是尊號,它可以簡單理解為封地在秦的王爵。而且在最初的概念裡秦地的面積很小,也並非位於華夏核心,只是後來大秦帝國崛起,才讓這個爵位賦予了很多意義,故事大約得從公元前933年說起。
在那一年西周有個叫大駱的小貴族得到了自己第二個兒子,他給這個孩子起名叫“非”,作為一個聲名不顯的貴族,大駱對孩子沒有太多期望。在他的規劃中長子“成”會繼承自己的爵位,而次子“非”大約只能平淡一生了。
秦王的來歷——艱難的創業老大一高興自然就要封賞,奈何周孝王這貨有點摳門,他想廢大駱的嫡子“成”,另立庶子“非”做繼承人,準備拿一根胡蘿蔔忽悠別人全家賣命。大駱官小位卑不敢吱聲,但老丈人申侯可不幹,他表示我大外孫子以後是穩定西戎關鍵,老大你最好再想想。
周孝王充分了解了一根胡蘿蔔騙兩頭驢的壞處後,果斷重新給“非”劃了塊封地,只是這塊封地有點小(幾十裡),還有點偏(今甘肅天水市清水縣東北),即使如此,這個叫秦邑的小地方也成了“非”和後人未來安身立命的本錢。
咱們講道理哈,秦邑確實不算個好地方,種地不愛出糧食外還有個要命的鄰居,西戎沒事就過來串門,搶錢搶糧又殺人。“非”和他的後人數十年來與西戎連翻進行血腥殘酷的戰爭,總算站穩了腳跟。
秦王的來歷——贏駟的崛起公元前821年,“非”的後人獲封西陲大夫,總算成為大貴族;公元前770年,因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他們被封為伯爵,終於位列諸侯。這次周天子難得大方一回,把甘肅的河東地區與陝西的一部分都劃給秦伯。
建都雍城的300年中,秦人顯露出可怕的戰鬥力,西滅犬戎十二國,奠定春秋四大強國的基礎。戰國紛亂到來後,秦人雖短暫受挫於魏國,但很快依靠商鞅變法後來居上,實力冠絕諸侯。
公元前325年,“非”的第26代繼承者,秦伯贏駟稱王,秦王這個稱呼第一次出現於華夏大地,也是在這一年,韓、趙、燕、中山、宋皆相繼稱王,加上之前的齊、魏兩國,周天子已顏面掃地,再無翻盤之望。
之後的日子至贏駟以下,秦王共傳承了六代,分別是惠文王贏駟、武王嬴蕩、昭襄王贏稷、孝文王贏柱、莊襄王子楚,以及橫掃六合的秦王嬴政。嬴政奪取天下後稱始皇帝,他的子孫再不是秦王,而是秦皇。
大秦帝國覆沒後,項羽把秦地四分,沒有再封秦王,漢朝建立後也沒有封秦王(因為秦地是漢朝中央核心),只有割據政權南越國出過一個蒼梧秦王,只是這個叫趙光的傢伙很快投降,受封隨桃侯。
三國時期魏明帝曹睿終於打破了不封秦王的禁忌,他把自己的養子曹詢封為秦王,奈何僅4年後曹詢就夭折掉,身死國除。三國歸晉後司馬炎又把第三個兒子司馬柬封為秦王,這一系秦王只傳了三代,就伴隨西晉滅亡終結。
十六國到南北朝這段時間天下紛亂,秦王這個爵位也開始不值錢,反正只要佔到一點大秦舊地就敢自稱秦王,我粗略統計了一下,一共有19個人號稱秦王,這還不算那些號稱秦皇的傢伙。
隋朝統一後封了兩個秦王,都是宗室子弟,但這些秦王的風采都被一個絕世人物掩埋,大唐的秦王李世民成為千古一帝,也讓隨後百年再無秦王。晚唐風雨中李茂貞再次得到這個爵位,可惜他終歸抵不過鞭撻天下的李存勖。
五代十國期間有三人拿到這個爵位,分別是李從榮、高季興、劉玢,宋朝更喜歡追封,把原吳越王錢俶和趙匡胤的兒子趙德芳都追封為秦王,遼朝跟風也封過一個。元朝國祚太短,但也封了4個秦王。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比較喜歡讓肉爛在鍋裡,把兒子們封了一堆王,次子朱樉成為新的秦王,這一脈傳了十一世共十六王,在南明弘光元年末代秦王投水自盡,身死國除。隨後軍閥孫可望矯詔自封秦王,在這貨降清後,華夏再沒有出過秦王了。
大致統計一下吧,從秦惠文王相王成功開始,一直到孫可望降清,華夏大地共出現了61個有名有姓的秦王,這裡面有嬴政、李世民這種天之驕子,也有孫可望、司馬鄴這種混蛋,最終那些先人都歸於塵土,為後人憑弔,扯淡完畢。
-
5 # 讀史聊八卦
首先要明確一點的是“秦王”不是尊稱,而是一個封號,爵位中的王爵,秦王誕生於戰國時期的秦國秦惠文王趙駟,在秦國總共誕生了七個秦王,分別是秦惠文王趙駟,秦武王趙蕩、秦昭襄王趙稷、秦孝文王趙柱、秦莊襄王趙子楚、秦王趙政、秦王趙子嬰,不包括追封的兩位秦國國君秦獻公和秦孝公,分別是秦元王、秦平王。
歷史上出現過三十六位秦王秦、楚、齊、晉這四個王爵封號是秦以後最尊貴的封號,只所以尊貴是因為他們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最強大的諸侯,所以獲得這四個封號者是非常難得的,它比其它的趙王、韓王之類的尊貴多了。
秦朝亡後,項羽分封天下時並沒有再重新設立秦王這個封號,而是將秦國故地分封為雍王、塞王、翟王,這三個王號稱三秦。劉邦建立西漢以後,也沒有再設秦王這個封號,直到東漢和三國時期也沒有出現秦王的爵位。
到了西晉太康十年即公元289年,晉武帝司馬炎封第三子司馬柬為秦王,直到這裡中間已經接近五百年沒有設秦王封號(公元前207年到公元289年),晉朝總共誕生了三位秦王,其他兩位是司馬鬱和司馬鄴,這兩都是司馬柬的侄子。
歷史上有名的秦王有李世民和忽必烈除了戰國時期的秦王之外,有兩個非常著名,第一個便是唐太宗李世民,李淵建立唐朝後,晉封二子趙國公李世民為秦王,武德九年(626年),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門事件中被立為太子,李世民做了皇帝后,到唐朝滅亡,由於李世民的原因,就沒有人再封為秦王。
第二個就是秦王忽必烈,沒錯就是元朝的開國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公元1253年,受封京兆,號秦王,大家對忽必烈受封秦王應該是第一次聽說。
最後一位秦王是朱存(名不詳)清朝雖然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但在親王和郡王封號上不採取以往王朝的封號,目前我只知道雍親王胤禛是用以前王朝的封號外,秦朝亡後,項羽曾將秦將章邯封於秦國故地,封號雍王。
明朝的秦王是朱元璋第二子朱樉,從第一代秦王朱樉算起到末代秦王朱存結束,整個明朝秦王世系共傳十六位。
-
6 # 唐南郡公
“秦王”有兩層含義,一種是指的秦國某一任王,比如秦昭襄王,秦莊襄王就被稱為“秦王”。而秦朝被漢代取代後,有的朝代將自己的宗室親王分封到秦朝故地,也就是陝西。歷代分封在陝西的宗室王一般被稱為“秦王”,這裡的“秦王”就是一個爵位了。
秦朝的秦王先說說秦朝的秦王,秦朝第一位王是秦惠文王,他是秦孝公的兒子,在秦惠文王之前秦國是沒有“王”的。公元前325年,嬴駟仿效另外六國開始稱王,他是秦國曆史上第一位秦王。秦惠文王病逝後,他的兒子秦武王嬴蕩繼位,武王去洛陽舉鼎,被鼎壓傷,傷病去世,這是秦國第二位秦王。
秦武王無子,其弟嬴稷繼位,這就是秦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王,秦昭襄王,他在位期間秦國滅了東周,六國不再是秦國對手,他是秦國第三位秦王。他死後其子嬴柱繼位,只不過在位三天就突然駕崩了,是為秦孝文王,這是秦國第四位王。其子嬴子楚繼位,這就是嬴政的父親,他在祖輩的基礎上將秦國推上了一個高度,這就是秦國第五位王。接下來就是嬴政了,嬴政是秦國第六位秦王。不過之後他稱“皇帝”,並且沒有諡號,所以之後的嬴胡亥也是皇帝,不是秦王。
秦國一共有六位秦王。
歷代秦王秦朝統一天下又很快被滅,漢朝建立,在之後的王朝裡,原來七國的國名被當作了分封的爵位。(秦,韓,燕,楚,趙,魏,齊,只有“韓”被用的最少,用的最多的就是,秦,楚,趙,齊)秦王就成了後世分封諸侯王的一個重要爵位。
漢朝離秦朝很近,所以有漢一朝沒有秦王這個爵位。
有秦王這個爵位是從西晉開始的。
西晉秦王——司馬炎第三子系
西晉太康十年(289年),晉武帝司馬炎封自己的三兒子司馬柬為秦王,元康元年(291年)司馬柬去世,當時才三十歲,沒有兒子。因此讓淮南王司馬允的兒子司馬鬱繼承秦王爵位,但是被殺死了。又讓吳王司馬晏兒子司馬鄴繼承秦王爵位。最後這個司馬懿成了西晉最後一個皇帝——晉愍帝。西晉一共有三個秦王。
北魏秦王
太武帝拓跋燾的第三子是拓跋翰被封為秦王,拓跋翰被中常侍宗愛殺死,他的兒子是拓跋觚,拓跋觚死後被追封為秦王。北魏兩個秦王。
北周秦王
北周武帝宇文邕即位後,封三子第三子宇文贄為秦國公,後來進封秦王。隋文帝楊堅篡周立隋,宇文贄被殺害。北周有一位秦王。
隋朝秦王
隋開皇元年(581年)隋文帝楊堅封自己的三兒子楊俊為秦王,出鎮長安。最後楊俊被自己的妃子毒殺,他的兒子楊浩繼承了秦王爵位。隋煬帝被宇文化及殺死,楊浩被宇文化及擁立為皇帝,當年宇文化及就將楊浩殺死自立為帝。隋朝有兩位秦王。
唐朝秦王
李淵建立唐朝(618年)後,封自己的二兒子為秦王,626年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登上帝位,當上皇帝的李世民就捨棄了秦王這個爵位,之後大唐沒有秦王這個爵位。
宋朝秦王
宋太祖趙匡胤和宋太宗趙光義的四弟趙匡美(光美,廷美),兩個哥哥都當上了皇帝,自己處於奇極其尷尬的境遇。最後被三哥光義猜忌,憂鬱而終,他的侄子宋真宗追封他為秦王。
還有宋太祖的四子趙德芳,在宋徽宗時期被追封為秦王。宋朝有兩位秦王。
元朝秦王
元朝建立後,忽必烈封第三個兒子忙哥剌為秦王。忙哥剌死後,其次子按梯不花襲封為秦王,後來因為造反被殺。元朝兩位秦王。
明朝秦王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封自己的第二個兒子朱樉為秦王,秦王爵位號共傳十一世,十六位王,一直傳到了明朝末年。
清朝不讓藩王離京,因此沒有秦王。
在歷代秦王中,明朝時期秦王爵位傳得最久,秦王最多,而最出名的當屬秦王李世民了。
這麼算來,“秦王”這個尊稱在歷史上有三十五個人使用過。
-
7 # 快樂一生He
只有秦始皇贏政和秦王李世民這兩人比較有影響力而已,其它人都是不出名,只是覺得秦始皇贏政和唐太宗李世民這兩人在江湖社會是最出名咯!
-
8 # MengHistory
根據統計,從戰國時代開始,到明朝滅亡為止,歷史上有過秦王稱號的人大約70多個,不過,幾乎絕大多數的秦王都是默默無聞之輩,並且,秦王可以分為兩種。
一、周朝秦王
第一種,指的是周朝時割據關中地區,秦國的君主的稱號,這也是知名度最高的秦王。
1、秦王由來
一般認為,西周滅亡的時候,秦的君主贏開因為主動起兵勤王,救助了落難的周平王,讓處於缺乏關懷的周天子頗受感動,於是,周天子特意冊封贏開為秦侯,秦國的歷史便開始了。
因此在中國歷史上,秦國的歷史其實是和東周的歷史一起開始的,之前的秦雖然也存在,但是充其量算個部落,不被中原各國瞧得起。就這樣,在東周起初的三百多年時間裡,秦一直以周的諸侯存在,雖然秦穆公時代,秦也有過爭雄稱霸的想法,但是,秦的強大僅僅是曇花一現。
因此,在秦惠文王時代之前,秦的君主一直是公爵或者侯爵,這一切,直到秦惠文王在位時候發生了變化。
起初,秦國的秦孝公在商鞅的帶動下,進行了變法,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商鞅變法。商鞅變法讓秦國成為了東周諸侯中實力最強大的國家,秦孝公去世以後,他的兒子繼位,之後不久開始自稱秦王,這便是歷史上的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在繼位的時候,周朝的局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很多勢力強的諸侯都取得了王的稱號。需要說明的是,在西周時期,只有周朝的天子可以稱王,後來到了東周初年,南方的楚國由於覺得周朝已經沒落,於是楚國的君主也開始稱王,目的很明顯,就是想和周天子爭個高下。
到了秦國的惠文王在位期間,其他諸侯國也紛紛稱王,在這個大背景下,秦王的稱號產生了,
因此,從這個角度上說,秦國的惠文王算是秦國曆史上的第一代秦王。
2.特殊的秦二世
從秦國的惠文王以後,歷代秦國的君主都自稱秦王,不過,在秦國的歷史上,秦二世是一個例外,因為秦二世是秦惠文時代以後,唯一一個沒有秦王尊號記錄的君主。
秦始皇在當皇帝之前,曾經做過26年的秦王,直到在第26年的時候,秦滅亡了東方六國,於是秦王政覺得自己不應該再叫秦王了,因為自己的成就是前無古人的。所以在大臣的建議下,取得了皇帝的稱號。從此,秦王嬴政就變成了秦始皇。
秦始皇去世以後,他的兒子胡亥繼承了皇位,胡亥在位大約三年時間,就被農民起義所推翻,
在這三年裡,胡亥從頭到尾都沒有稱秦王,所以胡亥算是秦歷史上唯一一個徹頭徹尾的皇帝。
胡亥被殺以後,子嬰繼承秦的君主地位,此時秦已經徹底丟失對東方六國地區的控制權,因此子嬰面對現實,放棄皇帝尊號,恢復秦王稱號。
子嬰當了40多天的秦王,秦就滅亡了,這讓子嬰成為了歷史上最後一代秦王,因此,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如果不是當年子嬰做了40多天秦王的話,那麼,秦國曆史上最後一代秦王可能就是秦始皇了。
二、後代秦王
在之後的中國歷史上,其他的很多朝代也選擇了冊封王爵,所以,後來的很多王朝裡都存在秦王這個爵位。
1、不設秦王
不過,也有很多朝代沒有選擇設立秦王這個爵位,比如,最為典型的就是漢朝,因為漢朝的本土就在秦的關中之地,因此,漢朝不打算設立秦王這個爵位。
並且,漢朝設立爵位的同時,也要實實在在給諸侯封地,天子居住的關中地區,哪裡能分給別人?所以,漢朝的時候是沒有秦王這個稱呼的,這一切,直到漢朝滅亡以後才發生變化。
漢朝滅亡以後,曹魏的爵位之中出現了秦王這個稱號,之後的歷代王朝裡都存在秦王的封號,直到清朝建立的時候為止。
清朝的時候,雖然也有冊封親王的情況,但是清朝的王爵並不再以地名作為封號,而是取一些形容詞作為封號。
2、有特點的秦王
從曹魏宣佈恢復秦王的爵位開始,到明朝滅亡為止,中國的歷史上出現了60多位秦王,時間跨度長達1400年左右。在這些秦王裡面,最著名的莫過於唐朝的秦王李世民。
其實唐朝的核心地區和漢朝一樣,都是在關中地區,冊封李世民為秦王讓人感到有些尷尬,
唐朝立國之初,李淵為了鼓勵李世民積極為唐朝打天下、搶地盤,所以選擇冊封李世民為秦王。
其實,這多少也代表著李淵對李世民的一點暗示,天子居住的土地都冊封給你了,這就意味著,只要功勞大,皇位很有可能也是你的。
不過,李世民幫助李淵完成橫掃天下以後,李淵並沒有兌現自己的承諾,最終,李世民發動了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在這場政變之中,李世民殺死了太子和自己的弟弟,並且取得了皇位繼承權。
李世民登基以後,唐朝的官方基本上沒有再冊封哪個皇子為秦王了,但是,到了晚唐戰亂的時候,有很多割據勢力開始自稱秦王,面對這些勢力,雖然唐朝朝廷不願意承認,但也是無濟於事,因為此時的唐朝已經沒有什麼權威可言了。圖片:李世民做秦王時劇照
此外,最有特色的秦王,莫過於明朝時候的秦王,當然,明朝時候的秦王並沒有什麼著名之處,所謂的特色,指的是朱元璋推行這樣的制度,大明的王爺除非犯下什麼大罪,否則親王的子孫可以代代擔任秦王。
這導致從朱元璋冊封自己的一個兒子為秦王開始,一直到明朝滅亡,秦王一脈相承傳了200多年,其中累計出現了21個秦王。
不過,歷史上雖然叫秦王的居多,但是真正受關注度高的無非就是秦始皇的那幾位祖先,以及後來的秦王李世民,其他的秦王雖然也叫秦王,但都是濫竽充數之類,沒有什麼值得關注之處。
-
9 # 肖邦青史談
秦王是指戰國時期秦國的君主。比如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王政、秦王子嬰等。
秦王還是一個王爵封號,歷朝受封或自立者不少。那麼歷史上有多少人用過秦王這個尊稱呢?
歷史上有71個人用過這個尊稱。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李世民,他在登基前就被封為秦王。宋朝有趙廷美,趙德芳,歷史上最後一位秦王就是朱明月。
回覆列表
“秦王”這個尊稱來自戰國時期的秦國。在西周時期,稱“王”的,只有周天子,其他諸侯都沒有資格稱“王”。進入東周之後,周天子的影響力開始衰落,但諸侯們也有所顧忌,不敢自稱“王”。戰國時期,諸侯們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紛紛稱王。第一個稱“秦王”的是秦孝公的兒子秦惠王,就是那些把商鞅車裂的主子。從此以後,秦國的歷代君主都稱為“王”,直到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稱為“皇帝”。
秦末,天下紛亂,趙高殺了秦二世之後,立秦王子嬰為“皇帝”。當時,天下諸侯紛紛叛亂,子嬰沒有得到天下人的認可,大家還是習慣稱為“秦王”。後來,子嬰被項羽殺害以後,秦王的封號就消失了。漢代沒有秦王這個封號。
唐代的秦王是大名鼎鼎的李世民。由於李世民做了皇帝,此後唐代的諸侯就沒有此封號。秦王就成了李世民的代名詞。唐代著名的歌舞曲《秦王破陣曲》就是根據李世民與王世充、劉武周決戰時候的場景改編的。這首曲子影響很大,玄奘法師到印度取經的時候,還把這首曲子帶到印度。
唐末五代十國的時候,李茂貞被封過秦王。他原名宋文通,五代時期的隴右節度使,被封為岐王。後唐建立之後,他向莊宗李存勖稱臣。莊宗就封他為秦王,不久病死了。
宋代的秦王是趙匡義,他是宋太祖的弟弟,後來也做了皇帝。因此,整個宋代就沒有秦王的封號了。
元代沒有秦王的稱號。明代朱元璋稱帝之後,在洪武三年,封自己的二兒子朱樉為秦王,又過了九年,朱樉到西安就職。他的後代一直沿襲了秦王的封號。明初,藩王都是很有實力的,不僅有封地,還有軍權。燕王朱棣造反成功之後,明代的藩王就失去權力,只是個不愁吃住的,有名無實的王爺。明代從第二代秦王朱尚炳之後,就沒有實權了。
清代沒有秦王的封號。據不完全統計,歷史上用過“秦王”封號的,有二十五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