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齊聲喚賢
-
2 # 三觀粉碎機
我們按照慣例直接給出答案,一般來說,吳語、閩南語、粵語和客家話存古度最高,但是這個存古度也只接近中古漢語。按照問題裡問的哪個最接近上古漢語,只有漢藏語系、壯侗語系、苗瑤語系等方言中有了極其微量的相似度,但已經無法研究了。
因為最直接的問題就是,上古漢語到如今已經完全失傳了。
說到存古程度,我們首先要明白,我們說古漢語,實際上是在五四運動之前接近3000年中國語言,並以變化形勢分為四個階段,其中遠古為商之前;上古指的是周秦兩漢時期;中古指的是魏晉南北朝隋唐宋時期;近古指的是元明清時期。
所以很多人說我們的方言最接近古漢語,切記這個說法是錯的,你要點名是中古漢語還是近古漢語。當然在使用習慣上,古漢語大多數說的就是中古漢語,也就是從魏到宋這一段時間,因為這段時間歷史最長,變化最多。很顯然,近古漢語跟現在的普通話差不多,也就是北方方言,這是因為元朝定都北京之後,直到清朝,中國的官話都是以北京方言為主,而我們現在的普通話就是北京方言;中古漢語則和現在南方沿海方言更為接近,比如吳語、閩南語、粵語和客家話,其中客家話算是存古程度最高的。因為客家話偏僻,人少,種族單一,故而在歷史洪流中被影響就較少(評論裡有人扯,說客家人多人少的問題,你拿現在的人數說什麼,你要看看魏晉,唐,兩宋有多少人)。
可問題是一牽涉到上古漢語,時間直接推到公元前,目前所公認的就是這塊語言已經是完全遺失了的。或是由於戰亂,由於同一融合,再是由於南北轉變,更由於語言不比文字可以記錄(那個時代),導致了古漢語的完全失傳。
雖然目前有部分語言專家結合各種文獻在研究上古漢語的音調等,但也只能是在極其狹義的範圍,並且無法得到驗證。對於這塊,是非常遺憾的,可惜也沒有辦法。
而這裡要說明一點的是,不管是中古漢語,更或上古漢語,我們也只能研究部分語調,讀音,基本唐以前的語言到現在都已經是完全消失了的(所以那種古人怎麼讀詩的影片,都是經不起推敲的,因為你可以研究韻母,聲調,卻無法完整還原)。這是全世界共同的問題,不只是在漢語而已。
-
3 # 天如滄海月如舟
隨便舉幾個陝西方言的例子,陝西方言把吃叫“咥”,把餓叫“飢”,把女孩兒叫“女子”,把提水叫“汲水”,把昨天叫“夜兒個”,把去年叫“年時”,把“瞌睡”叫“乏”,把聰明叫“靈性”,把遲鈍叫“木”,把模樣叫“眉眼”,個別地把豬叫“彘”,把滾開叫“避”,把煩躁叫“瞀亂”,可憐叫“恓惶”,說話叫“言傳”,開水叫“煎水”,最為人所知的是饃夾肉叫“肉夾饃”。作為陝西人很多陝西方言我都沒能掌握,現在小孩兒都說普通話,估計再過幾十年陝西方言得失傳了。我覺得上海四川廣東那邊的方言保護的很好,上海公交還有方言報站,值得陝西學習
-
4 # 反正就找點事做
中國因歷史久遠,地大物博,所以衍生了大量的方言,存古程度較高的主要是閩方言和粵方言。
1.方言的形成:主要是因國家版圖的擴大,起初古漢語存在於現在的北方,後來經過不斷的南遷,因為與當地需要的交融形成了方言,主要有吳方言.閩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湘方言等等。
2.閩方言:閩方言形成於晉朝五胡亂華時期,當時中原的衣冠八族避難到現在的福建一帶,也帶來了古漢語,形成了現在的閩方言,古時候被稱為河洛語。
閩方言保留了唐魏時期的中原口音,是研究唐文化的手段之一。現在的閩方言主要流行於福建漳州,泉州,廈門還有寶島臺灣,在國外的唐人街也多有流行。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需要因受到了唐朝的影響,導致有些聲調與閩方言相近,但是意思卻不同,有的甚至相反。
3.粵方言:粵在古時候通越,它成形早於宋朝,是嶺南文化的遺留,粵方言,有九聲六調。是中原古漢語與嶺南文化重組後的產物。
粵方言,除了保留了古漢語的音節之外,還留存有大量的文字,這是其他方言所沒有的。主要流行於廣東,廣西,香港等地。
4.總結:中國的方言眾多,都是歷史的文化的遺留,都是我們的傳統文化,都是我們去保留,傳承。現在有些方言開始消失了,這是我們的損失。
-
5 # 鴻鵠迎罡
我的老家在陝西寶雞,我就說說陝西寶雞方言吧。我覺得我們寶雞方言存古程度相當高,許多方言和詞彙直接沿襲著上古漢語的用法,如果不在本地生活多年,是難以瞭解這種方言形式的。
寶雞方言又叫“西府方言”,是因為將近3000年前的西周從寶雞地區發源,所以,寶雞方言中有許多詞彙都延續了西周時的雅言用法,有一種如同青銅器一樣厚實的韻味。
寶雞方言中最常見的是 nia nia 這個詞彙,是表示吃驚、驚歎、驚恐的語氣詞,並表示一定程度的擔憂和不可思議。
其意思跟“我的媽呀”基本一致,比如,看到一個令自己驚奇而新鮮的事物,常常會發出nia nia 的感嘆。
實際上,這個詞彙是娘(niang)的韻尾脫落後形成的,在寶雞地區,如果單獨使用時,如,發音為 nia 時,表示是媽媽、母親的意思。連貫起來就是上述意思了。
人們在遇到驚嚇和刺激時,常常會哭爹喊娘,隨著對娘(niang)這個字的發音的不斷轉變,最終簡化成nia ,去掉了韻尾,意思也發生了變化。
古漢語中有一個字叫作“彘”,音zhi,最早記載在《山海經·南次二經》裡邊,指代一種長相醜陋,並且性子兇猛的動物,實際上就是“豬”,而在寶雞人現代的叫法中,把“豬”依然稱作“彘”,延續了古老的漢語傳統。
古漢語中有一個字“嫽”,出處自“貌嫽妙以妖蠱兮,紅顏曄其揚華”,是東漢文學家傅毅《舞賦》中的句子,意思是美、美好、漂亮。寶雞人看到一處美景或者好吃的,常常會說:嫽得很,或者說“嫽扎咧”
類似的還有很多很多,我介紹的這三個完全能體現寶雞方言的傳承形式,大家就知微見著吧。
-
6 # 淡藍色榮譽06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清楚什麼是古漢語,什麼是現代漢語。又要搞清楚語言學界是如何定義遠古、上古、中古和近古漢語的。
簡單的說,民國白話文運動之前的漢語都是古漢語。民國白話文運動期間,如魯迅這樣的文人也高喊著“漢字不滅,中國必亡”。其核心原因就在於,漢字作為一種象形文字,作為一種表意但不表音的文字,在吸納西方先進概念的時候有所欠缺。古漢語的單字單意是漢語的一個瓶頸,華人難以把西方概念都創作相應的漢字來解釋。所以,白話文運動之後,漢語從單字表意,向詞彙表意方向發展。以詞彙來表達單一概念,這樣就更容易吸收西方的先進文化。所以,主要以單字表意的語言是古漢語。廣泛使用詞彙表意的就是現代漢語。可以說,當今各地方言都是現代漢語方言,而並非古漢語。
錄音錄影裝置是近現代才出現的,古代如何說話。這沒有影音資料。漢字又是表意文字,並不表音。很難透過文字來追溯古代的發音。但古代也是存在諸多韻書的。所以,如何區分遠古 上古 中古和近古漢語。語言學界,是主要根據幾本韻書。如 隋朝切韻、宋朝廣韻、元朝中原音韻、明朝洪武正韻等。但有一個問題,是學界應該清楚,但並未直接說明的。也就是中國自古一直存在不同方言。比如漢朝就存在《方言》一書,漢初也有“齊東野人語”的說法。甚至切韻序也很明確的說明了各地方言有別,南北方言大不同。所以,我認為,無法論證韻書規則所代表的區域,卻認為韻書寫作的年代全國沒有方言,這隻能是刻舟求劍。
準確的說,中國自古至今因為漢字是表意文字的關係,根本無法透過書同文來統一口語標準。當代普通話推行幾十年,都無法消滅各地方言。在古代,沒有全民教育,沒有現代交通,沒有現代通訊,沒有現代媒體的時代,統一口語根本不可能,甚至漢字並不能消滅某些地區的原生口語,這就是六南方言之間無法互通的原因。這也是哪怕使用漢字千年,越南語、韓語和日語也不可能互通的原因。這也是韓愈初到嶺南,留下“始至,言語不通,畫地為字”的原因。漢字是表意文字,並不表音。漢字套用其他發音規則一樣可以完整使用,古代從未有普通話這樣的全民通用語,只存在官員之間交流用的官話。各地民間上衙門打官司都要寫“狀紙”,也反應了民間和官員並不一定能直介面語交流。那麼,誰告訴我,韻書能代表古代方言的?能代表古代哪地方言?我可以說,套用當代方言地圖來研究韻書都是刻舟求劍。只通過韻書,不考慮韻書所記載的是什麼標準。那隻能是大海撈針。所以,就古漢語的諸多爭論,學術界從未有統一標準。各地學者都在吹噓其家鄉方言,鮮有例外者。
韻書是什麼?韻書是詩詞工具書,切韻的出現極大的推動了唐詩的發展。而之所以有韻書之後才可以推動詩詞發展,其核心原因就在於各地方言不同,沒有韻腳的標準化,詩詞創造出來,別說白丁無法欣賞,文人之間也沒有標準欣賞。而韻書,並不反應各地方言的不同,甚至並不能具體代表某一地方言,比如切韻,切韻就是揉雜南北方言,單純為了押韻而生的詩詞工具書,而廣韻是切韻在宋朝的修訂版。而中原音韻則是元朝曲作家周德清所寫的元曲工具書。與切韻不同的是,中原音韻並未吸納南方方言,與切韻相同的是,不管是陸法言還是周德清,他們的作品只代表作者自己愛好和認知,並非官修。陸法言寫切韻是被免官之後才寫的(切韻序中就記載的很清楚),而周德清上下幾代都未仕官元朝。
入聲的出現和存在。入聲最早被提出是南朝梁武帝時期的南京,距今1500年。而切韻作者陸法言,是鮮卑人,也是山西人。切韻受兩個南京籍人士影響最大,同樣也寫在切韻序中。而不管是南京還是山西,這千多年來並未比中原少了哪場戰爭。但山西晉語和南京的江淮官話,卻至今都有入聲。戰爭和改朝換代並未讓這兩地的入聲消失,那麼誰又能說中原沒有入聲是戰爭和改朝換代的原因呢?先秦文獻所記載的方言不同,可幾乎沒有記載什麼各地方言交流有障礙。我僅僅知道兩處,也就是秦晉交流有障礙,再就是孟子批許行的那句“南蠻鴃舌”。而這兩點現代也同樣存在,就像漢初的“齊東野人語”,當今的膠東方言一樣很難聽懂一樣。至今存在。
所以問題出來了。現代方言的不同,是繼承自古代,甚至上古和遠古。誰又能否定呢?比如,山東境內被分為三大官話,冀魯官話,中原官話,膠遼官話。中原官話區是夏商周主要統治區域。而冀魯官話區,是商朝無法有效統治的東夷控制區域,周朝時期才被齊燕趙等國控制。而膠遼官話膠東方言區,是萊國的主要勢力範圍,萊國作為東夷集團的最後存在,一直到戰國時期 魯襄公時代,才被齊國徹底吞併。而且,齊國還奉行姜子牙初到齊地的統治方式,大量任用原住民。
所以,如果說山東三大官話的形成,有政治因素,那麼齊國為代表的任用東夷原住民的諸侯國。魯國代表的周朝姬姓嫡系諸侯國。萊國代表的東夷原住民主政的諸侯國。才是方言形成的核心原因。因為,秦漢開始,山東從未被三個政權同時控制過,山東的三大方言並未因戰爭和改朝換代而被磨平,冀魯官話和中原官話較為接近。但膠東方言卻區別更大。現代如此,“齊東野人語”的漢朝也是如此。商周開始三千多年,並未抹平中原官話和冀魯官話的不同,戰國開始,兩千多年,也並未抹平東夷語在膠東方言中的存在。哪個大言不慚的說某南方言是純正某某時代古漢語的。那不是吹牛逼不要臉還能是什麼?
所以,要論哪裡更接近上古漢語。只有一個片區。中原官話區。為什麼?我再重複一次,漢人用了三千年時間,都未消滅冀魯官話的東夷語殘留,兩千多年的時間,也未消滅膠東方言的東夷語殘留。華夏文明幾千年都做不到的事情,哪個胡人吹,敢告訴我元清幾百年就能消滅漢語?
再者,論證官話是正統的方式還有一點,西南官話。西南官話區主要在雲貴川。雲貴是高原,而且雲貴少民眾多。只不過,和六南方言區不同,雲貴的少民自漢朝開始就一直是土司自治,百年的王朝千年的土司。朝代更替,而土司家族始終世襲。這裡的少民不僅僅有自己的語言,還有自己的文字。漢人和漢語到達這裡之後只是形成了漢語和少民語言並存的雙語環境。互相之間僅有藉詞影響,而不存在高度融合。就像我們中小學就在學習英語,哪怕英語再流利,也僅僅是同時會兩種語言,英語對漢語的影響也僅限藉詞。這就是因為基於兩種文字,並不存在高度融合。也比如印度和美洲。哪怕殖民者的語言成為當地第一語言,但原住民文字的存在讓原住民語言並未消亡。印地語等印度原生語言,印第安語等美洲原生語言,始終存在,沒有和殖民者的語言融合。
而六南方言區不同,這裡沒有土司自治,也沒有原住民本來的文字。兩種口語基於漢字形成了不同的六南方言。六南方言之間的不互通,就是因為融入漢語的原住民語言本來就不同,能互通才怪。
而至於元清兩朝,還是那句話,基於兩種文字的兩種語言不會融合。大家不僅僅可以翻翻蒙古語和滿語的影片,而且我可以這樣說,代表先進文化的歐洲殖民者,都未消滅印地語和印第安語,落後的蠻族能消滅漢語?可能嗎?只有蠻不講理的時候,才可能。做人要講道理,不能 蠻 不講理。吹滿語是為了吹蠻語,好無聊的。只有中原才是華夏正統。只有中原官話才是古漢語嫡傳。官話是中國22個省級行政區的第一方言。官話使用人口近10億。這是華夏五千年的擴張所致。可不是蠻吹嘴裡滿人幾百年就能做到的。
-
7 # 長天一鶴2017
客家話的古漢語留存度最高,其原因我在一篇文章“風雨客家人”中談過,一是歷史上客家人為避戰亂從中原地區遷到今天福建、廣東、江西、廣西等地,這種大規模遷徙歷史上有兩次,也就把當時的官方語言帶到了遷徙目的地。二是客家人到了遷徙目的地後,由於是客居,因而就有了封閉性,多聚居一處,和外界交流少,語言受當地土話影響不大古代漢語的發音特色得以適度的儲存。
-
8 # 不可估量的新生代
隨便舉幾個山西方言的例子,且不論山西方言發音上保留了古老的入聲,這在北方很罕見,我們今天單論詞彙:山西方言把吃叫“咥”,把餃子叫“扁食”,把餓叫“飢”,把海聊叫做“諞”,把女孩兒叫“妮子”,小夥子叫“後生”,把扛拿東西叫“荷”,把討厭的人事物叫做“妨主,妨其主”,把昨天叫“夜來”,把早晨叫“前晌”,把中午叫“晌午”,把下午叫“後晌”,把去年叫“年時”,把房間叫“郭舍”,把“瞌睡”叫“乏”,把聰明叫“機密”,把模樣叫“眉眼,眉數”,把一起走叫“相跟”,可憐叫“恓惶”,把螞蟻叫“螞蚍蜉”,把雀斑叫“蠶沙”,把紅白事叫做“事筵”,把姑娘長的俊俏叫“喜人”,把丟臉叫“敗興”,把沉思考量叫“諦懂”,把拘束不自然叫“把捉”,把骨頭叫“骨殖”,把找叫“尋”,把喊人叫“喚”,把罵人叫“倦人”,把舒坦叫“熨帖”,把髒叫“腌臢”……
-
9 # 宇璽龍
問哪裡的方言存古程度較高?個人感覺陝西省的關中地區方言存古程度較高。關中地區處在陝西的中部,又在東西部交通的關鍵地段,自古文化和經濟繁榮程度較高。又因為長安自古帝王都,造就了比較獨特的地方方言。即是在現在,許多當地的方言存古程度還是很高的。比如:吃飯在當地的方言中叫“咥”,把飯吃完了叫“咥畢”。誰家有嫁娶喜事,坐桌吃飯叫“坐席”或是“吃席”。閒來無事說話閒談叫“諞閒傳”。說誰比較囂張了,叫“喔人漲地很”。愛擺譜的人叫“扎勢”。從每天起床開始,感覺就開始了存古的方言了,喊人起床叫“起床咧”,晚上睡覺叫“睡覺咧”。
總得感覺,儘管是方言,但含有原汁原味的古樸在裡面。這在別的地方不多見。
-
10 # 中國儒子牛
我個人觀點如下:中國的古代歷史和文化,主體是圍繞中原文化,分佈黃河長江流域。中國文化的淵源和發展,從西向東,從北向南推廣和傳播。看看春秋戰國歷史,看看統一以後的中國,秦期都城在咸陽,漢代唐代在長安,宋代都城在開封,明朝前期、民國都城在南京,從中可以看到中國歷史和文化,保留著從西向東傳播和推廣的軌跡。中國歷史上的漢唐盛世,都城都在西安,對外開放,通商貿易,那官方語言就是陝西話。中國古代的方言最豐富最古老,應該在陝西。我們再看看古代戲曲,許多戲詞還保留陝西方言,看看關漢卿《竇娥冤》裡的用詞,兀達一詞,就是典型的陝西方言。
回覆列表
福建、廣東、江西、廣西等地的客家話,是安史之亂,永嘉之亂等廣義中原地區的先民八次大遷徙後,所保留的古長安、古洛陽,古開封的古語。由於上述3地為古代華夏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其語言理所當然的成為官方語言的“雅言“。因為中原地區因戰亂、災荒、朝代更替,官民紛紛南遷。加之北部少數民族入主內地,實行漢化政策,原有的官話與少數民族語言雜糅,還有中原先民互相融合、交流,致使語言變化很大,原來的中原官話不復存在。而遷到東南邊地的客家人思念中原故地,堅持“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加上客家人多居於閩粵贛的深山區,與世隔絕,與外部少有交流,故能把當時的中原古代雅言保留至今。
專家考證,閩粵臺等地的客語,與古代史書中的中原官話發音相同或相近。還有,用今天的客家話來讀春秋戰國時的《詩經》特別順口,故客家話,最能代表中國古代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