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龔柳輝
-
2 # 曉東筆談
連曾國藩、洪秀全這種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實力十倍、百倍於賴文光的人,都沒有膽量、沒有能力稱帝,賴文光不是傻子,稱帝對他來說百害而無一利。
皇帝的位子可不是好當的,更不是自己穿上龍袍就成了地位穩固的皇帝了,搞不好就是誅九族滅門的事情,任何一個正常人都會仔細掂量。
賴文光有本事不假、手握重兵也是事實,但這仍然不足以讓他有實力、有膽量稱帝。
賴文光其實是洪秀全的小舅子,只不過一直從事政務管理工作,直到太平天國後期被曾國藩的湘軍打的落花流水,內部又因為“天京事變 ”後大量優秀將領在內訌中被殺,賴文光這才投筆從戎,上陣帶兵打仗。
只是連洪秀全和賴文光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這個半路出家的人,竟然成了太平天國最後的榮光。
一開始,賴文光作為陳玉成的副手一起西征,後來又輔佐李秀成。
1863年2月,賴文光大軍攻佔了陝西安康、勉縣,不久又佔領了漢中,在西北站穩了腳跟,這也是太平天國後期為數不多的軍事大捷。
1864年2月,賴文光接到洪秀全的十萬火急命令救援天京,只是還沒來得及趕到,天京就被湘軍攻破。
賴文光見救援天京已無任何希望,再加上自己遭到清軍的圍追堵截,於是下令向鄂西北突圍,途中在湖北襄陽一帶擊敗了森格林沁。
隨後盧,賴文光的太平天國部隊與捻軍張宗禹、任化邦聯合,建立新捻軍,賴文光擔任首領。
新捻軍最高光的時刻,是打敗並擊斃森格林沁、多次打敗曾國藩,但後來又連續經歷了尹隆河大敗、進軍山東不力、兩次慘敗在劉銘傳手下之後,最終在揚州東北的瓦窯鋪被淮軍擊潰。
賴文光被俘後拒不投降,最終被處以凌遲的極刑。
賴文光確實有相當的軍事實力,但他在擁兵20萬的情況下沒有稱帝,其實是明智的選擇。第一、名不正言不順。自己是太平天國的將領,以太平天國的名義號令四方,這是賴文光的根基。
自己強行稱帝,這是在自斷後路,不說天下人怎麼看他賴文光,光是自己手下的太平軍就夠他喝一壺的了,四分五裂是完全可能的。
第二、把自己放在火上烤太平天國雖然亡了,但同為農民企業軍的捻軍、小刀會、白蓮教、紅燈照、洪兵等等,誰都不是吃素的,相互之間誰都不服誰。
大家地位平等,還可以坐下來談合作,一旦賴文光自己當了皇帝,那就是把自己當成了其他起義軍的活靶子,還沒等到清軍來,這些起義軍就能把賴文光滅了。
第三、自己沒有根據地賴文光東征西討,看似兵多將廣,實則是在到處打游擊,沒有自己的根據地,打到哪算哪,就相當於漂浮在水面上的浮萍,沒有根基。
打了勝仗,也不好好經營;打敗了,更是四處逃竄。
第四、外部環境也不允許賴文光擁兵20萬,看起來風光,其實是如履薄冰,無時無刻不處在清軍的包圍、圍剿之中。
由於太平天國已經失敗,賴文光就成了清朝重點打擊的物件,大部分精銳都用來對付賴文光,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森格林沁的八旗兵,一股腦全都圍了上來。
賴文光根本就沒有喘息的機會,此時生存是首要的問題,稱帝?還是先放在一邊吧。
第五、歸根結底還是實力不夠賴文光實力再強,也強不過洪秀全、強不過曾國藩,清朝雖然已經腐敗,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賴文光的實力還沒到稱帝那一步。
-
3 # 於無聲處34
問題本身就有大問題。曾洪交戰時賴還沒有多少兵力。太平天國滅亡後,賴與張宗禹,任化邦聯兵屢挫清軍,兵力大增。但捻軍終非清軍敵手,最終敗亡。
-
4 # 雜談巴士
不管是在名正言順(合法合規性)、軍事力量、領地大小、個人能力方面賴文光在當時都是不具備稱帝的條件的。
一、名正言順(合法合規性):在古代中國稱帝,不管是天權神授、順應天意、民族大義等都要講究一個名正言順,是必須要佔據大義的,才能得到認可。先來看這時候賴文光的身份,他是天王洪秀全的嫡妻賴氏的族弟,按輩分來說,賴文光算是洪秀全的小舅子,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金田發動起義時,賴文光就隨部參加,從事文職,在天京變亂後才棄筆從戎,受洪秀全重視,帶兵打仗,憑藉戰功被封為遵王。洪秀全正在天京和曾國藩苦戰,拋開情感不說,做為洪秀全的族親、部下在洪秀全沒死的時候,他只能選擇救援洪秀全,而非稱帝,不然無法服眾,更被說得到部下的響應。
二、軍事力量:賴文光手下20萬將士相比較清軍的力量來說也不算多,而且他除了自己兵打仗比較厲害,自己部隊中也沒挖掘到什麼厲害的軍事人才,全靠自己一個人統領,稱帝不是隻有一隻軍隊就可以了,不可能啥子戰鬥都憑自己帶兵往前衝。
三、領地大小:當時賴文光也就只佔領了個漢中,建立了臨時的基地,其他攻佔地方只是打下了就走,沒完全接受當地政權進行治理,固定的領地太小,無法支撐對軍隊的兵員補充和後勤補給的。
四、個人能力:他就是一個比較有軍事才能的將才,自己帶兵打仗可以,帥才都不一定算得上,更不要說稱帝的能力了。
-
5 # 高紅權先生
賴文光從來也不曾擁兵20萬啊!
賴文光本來一直都在陳玉成的手下作戰。1862年,已經被封為遵王的他奉命與扶王陳得才、啟王梁成富以及祜王藍成春一起西征。四王之中,以陳玉成的叔叔陳得才為實際最高指揮,賴文光只是四王中的一路人馬。
四王西征得到了捻軍和陝西農民起義軍的配合,隊伍不斷壯大,取得了不小的成績,隊伍也日益壯大,兵力有幾十萬人。但多而不精,有戰鬥力的部隊不多。
1864年,天京形勢危急,陳得才等人率軍回救天京。結果在皖北一帶遭到清軍的截擊,損失慘重。陳得才兵敗自殺,藍成春兵敗被俘。賴文光與捻軍張宗禹等人突出重圍,在豫鄂邊界一帶重整旗鼓。此時,天京已經失陷。賴文光、範汝增等太平軍殘部,與張宗禹、任化邦等捻軍部隊會合在一起,大家共同推舉賴文光為主帥,形成了一支新捻軍部隊。此後,這支捻軍部隊採用純流動作戰的方式與清軍周旋,殲滅了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與湘軍、淮軍也激戰不休,多次取得勝利。不過,最終還是歸於失敗,賴文光在揚州就義。
賴文光在被推舉為新捻軍的首領之時,並沒有對於整個軍隊的絕對控制力,很多事情都要大家商量著來。主要的將領們達成了放棄根據地,採用騎兵流動作戰的方式這一根本戰略。在這樣的戰略下,賴文光想割據也沒處割據,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根據地啊。賴文光想稱帝更是沒有可能。他是被大家推舉上去的,並沒有一言九鼎的權力,根本就沒有稱帝的本錢。因此,所謂的割據稱帝對於賴文光來說,是完全做不到的事情。
-
6 # 平生漫談
我是“平生漫步”,我來回答一下這條回答,我看了這條問題後,感覺題主對割據稱帝的理解與歷史上有過的割據稱帝有所不同,在題主看來,擁有一定的兵馬就可以割據稱帝了。
割據稱帝哪有這樣的容易啊,以曾國藩為例,當曾國藩剿滅長毛匪幫後,兵強馬壯,門生故舊佔據了清王朝的很多關鍵崗位,可以說已經成為了清王朝最大的一股勢力,在這樣的境況下,曾國藩的很多門生部下或明示,或暗示,勸進曾國藩。
曾國藩相比賴文光,割據稱帝的條件要充分得多,同時曾國藩的格局以及聲望也要高過賴文光,即便已經具備瞭如此條件,曾國藩依然不敢舉事。
我們再回看歷史,想當初漢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有著最大的實力與勢力,我們透過史書瞭解到的是曹操內心也是有想法的,蠢蠢欲動,但是最終他還是不敢僭越稱帝,因為在曹操全盛時代,曹氏取代劉氏依然不具備,曹操只能隱忍不動,將稱帝的機會留給了兒子曹丕。
同樣的道理,當司馬懿高平陵政變,一舉奪得了曹魏的大權,就這樣連續經歷了司馬師,司馬昭,直到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歷經三世,才敢名正言順的推翻曹氏政權,稱帝建立晉朝。
所以說,不是說你擁有了一定數量的兵馬,佔據了一塊地盤,就敢稱帝,稱帝的條件是全方位的,如果不具備條件,你冒然稱帝,分分鐘讓你兵馬分崩離析,你本人將會身敗名裂,你與家人,家族都有失去性命的危險。
-
7 # 江湖小曉生
天京事變以後,太平天國內部的權力結構發生了重大調整。
第一,創業初期,有6位元老。過去是天王洪秀全、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共同管理。其中洪秀全是萬歲,楊秀清是九千歲,後面排隊分別是八千歲、七千歲、六千歲和五千歲。洪秀全最大,楊秀清節制其他諸王。
這其中,蕭朝貴和馮雲山,在創業初期(1852年)就戰死了。因此太平天國這6個王,其實只剩下了4個:洪秀全、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
第二,天京事變後,只剩下2個元老了。天京事變以後,韋昌輝在洪秀全的指使下,殺掉了楊秀清,順便剷除了石達開一家,導致石達開帶兵前來興師問罪,迫使洪秀全又殺掉韋昌輝。
這麼一來4個王裡,就只剩下了兩個,分別是洪秀全和石達開。老一輩的創業者裡,就只剩下這兩棵獨苗了。可他們內部還是不消停。
第三,石達開出走,洪秀全提拔新人。洪秀全擔心石達開成為第二個專權的楊秀清,因此特地把他那兩個不重用的哥哥弄出來分別封了王:大哥洪仁發為安王,二哥洪仁達為福王。洪秀全是希望用這倆哥哥挾制石達開。
石達開一怒之下,帶著10萬大軍離開了太平天國的軍事重鎮安慶,開始四處流浪。這可把太平天國害慘了,洪秀全自此成了孤家寡人。
老一輩的創業者都跑了,那麼洪秀全只能親自提拔新人了。因此陳玉成和李秀成這樣的後起之秀,就這麼走上了歷史前臺,他們分別被封為英王、忠王。
一、賴文光北伐,就是在陳玉成的指揮下進行的。如果說太平天國的第一代戰略指揮家是楊秀清的話,那麼第二代戰略指揮家就是陳玉成。這小夥子很年輕,二十來歲就被封為英王,指揮數十萬大軍作戰。
他不光自己親自上戰場帶兵打仗,對於太平天國全域性的走向,他也有一個很透徹的戰略思想。因此賴文光的北伐,其實就是陳玉成的佳作。
石達開出走以後,太平天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只是以守為攻的狀態。這是陳玉成非常不滿意的地方,因此他把自己的老部下賴文光調了過來,開始謀劃北伐的計劃。北伐有什麼好處呢?
首先,北伐可以為太平天國開闢新的根據地,過去的地盤在清軍的不斷壓榨下,已經越來越小了,只有吸收新鮮血液,太平天國才能成長。其次,北伐可以更接近清朝的中心,清朝的首都在北方,只有在北方佔據一席之地,才能威脅到清廷的統治。再者,北伐可以轉移曾國藩的注意力。只要北伐越來越順利,那麼曾國藩在南方就會坐立不安,從而放鬆對天京的圍攻。最後,當時太平天國丟了重鎮安慶,賴文光認為,完全可以先北伐,等到兵多將廣的時候,再繞回來奪取安慶,以此保衛天京的安全。陳玉成分析再三,最終決定讓賴文光帶著一支軍隊從廬州出發,渡過淮河,開展北伐工作。
二、賴文光的北伐,有模有樣。賴文光原本是個文官,可天京事變以後,他棄文從武,開始到江西招兵買馬,從而成為了征戰四方的一員大將。
1862年,賴文光帶領大軍圍攻潁州。他腦子很靈活,沒拿下潁州他並不氣餒,而是轉而進入河南繼續作戰。
他的北伐路線很有意思,基本就是朝著大西北去的,這條路線清軍主力比較少,更有利於他們攻克城池,補充給養和兵源。
賴文光率先攻入河南新蔡,隨後繞過南陽,直奔陝南而來。在攻佔鎮安以後,賴文光直奔西安而來。
據說這個時候的賴文光,一路上招兵買馬,已經手握20萬大軍了!就在賴文光正在攻打西安的時候,一個不幸的訊息傳了出來,廬州被圍,情況十分危急。那麼賴文光會怎麼選呢?
三、賴文光終究只是一名猛將。賴文光雖然文武雙全,可他終究只能做一名將領,成不了一名戰略、戰術都很高超的帥才。當時廬州被圍以後,賴文光二話不說就帶著大軍返回來支援。
其實賴文光完全可以打下西安,不管南方的局勢,先割據了關中再說。可惜他對廬州城內的陳玉成,還是很有感情的。況且廬州也是天京的屏障,不保它又該保誰呢?
當時他的大軍剛進入河南,就得知廬州被攻陷,陳玉成戰死的訊息。這個時候的賴文光穩定分析了局勢,如今回援意義不大了,所以他選擇繼續北伐。
在湖北休整了一段時間以後,賴文光帶著大軍再次攻打陝西,這回在1863年2月,陸續攻克了陝西興安、沔縣等地。
賴文光一路上幾乎戰無不勝,擊斃了一堆清軍高層,甚至又在陝南地區的漢中,建立了太平軍的臨時根據地。
這局面對賴文光來說太有利了,可惜此時他又收到了一封信,那是洪秀全的求援信。賴文光作為太平天國忠實的大將,最終又放棄了這次的勝利果實,選擇回去支援天京。從這一選擇我們也就能看得出來了,賴文光只懂戰術,不懂戰略。
四、北伐果實毀於一旦,賴文光想啥呢?洪秀全一發話,賴文光就立刻帶兵南下,徹底放棄了北伐的勝利果實。這份忠誠,是非常難能可貴的。那麼賴文光為啥這麼幹呢?他留在西北割據稱王,難道不香嗎?
首先,賴文光沒有這方面的戰略思想。他始終都是太平天國的一位將領,能打好仗就不錯了,戰略上的事情,暫時考慮不到。其次,賴文光對太平天國是有感情的。他原本是太平軍中的文官出身,後來為了報國,才主動申請做了武將。再者,賴文光的那幫手下,對太平天國的信仰,要遠超對賴文光的忠誠。一旦賴文光想要割據,這幫人說不定會離開他。還有,賴文光的實力夠割據嗎?唇亡齒寒的道理,他也應該知道。如果洪秀全被消滅了,那麼曾國藩就會集中精力來對付自己,他又不傻!只有把為數不多的資源全都整合在一起,太平軍才有希望,而賴文光的北伐也才有希望。這次雖然放棄了北方的果實,可完全有機會保住太平天國,這就是賴文光的想法。
總結:賴文光打仗還是很厲害的。賴文光將部隊分成了三路,分兵南下救援洪秀全。這一路上披荊斬棘,又消滅了不少清軍,同時還壯大了自己的隊伍。
可惜,遠水解不了近火,他還沒到,天京就陷落了。因此縱使賴文光趕回來了,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了。還不如當初按兵不動,或者打下西安割據一方,也好讓清廷忌憚幾分。
參考資料:《清史稿》
-
8 # 文舀
賴文光是洪秀全妻弟,起初授文職,據他所說:國家正值多亊之秋,無奈棄文就武,奉詔出師江右。隸屬陳玉成部,安慶失守後,和陳得才遠征西北,擴大實力。此時天京告急,率師回援失敗,於是突圍聯合捻軍堅持鬥爭四年之久。
-
9 # 奢萬
當時的大佬,賴文光排不上號。
世人對賴文光的誤解,來自他被俘後的《賴文光自述》。他自稱,據說集合了各路捻軍,成為了他們的首領,這樣看來,似乎他真能在亂世中數上號。但真是這樣麼?
當時的格局是,南邊南方系曾左李對付太平軍餘部;北邊僧王對付捻軍;西北多隆阿對付回軍。
而賴文光是誰?他是太平軍餘部,當年陳玉成手下,跟著陳得才跑到陝西煽動回亂,打了一回醬油,再跑回來了,又是救陳玉成又是救天京,反覆折騰,結果一個沒救成。最後沒剩多少人了流落到與捻軍混在一起。
這其中要解釋幾個問題。第一,陳玉成在安慶失守後為何要選擇西征派出大多數部隊,導致自己身邊沒人而遭擒身死?陳玉成在安慶失守後是徹底絕望了,當時天王洪秀全屢次徵召他進京,藉以平衡李秀成的力量,但陳玉成都拒絕了。安慶是陳玉成老巢,經營多年,老巢被端,陳玉成無法接受;更無法接受的是,在救安慶的過程中,發生在自家人身上的種種腌臢事。洪氏兄弟在調停陳李矛盾時屢次遷就李秀成;李秀成屢次忽悠陳玉成,居然在數年間沒有到過一次安慶前線;其他諸王幾乎沒一個出力的都在摸魚划水。。。
之前陳玉成對洪秀全的忠心,似乎在李秀成之上,但這之後,陳玉成的表現,遠遠不如李秀成。李秀成在天京危難時,毅然放棄自己的老巢蘇州回救天京;而陳玉成在老巢失守後,坐擁二十萬大軍寧願無處可去也不前往亟待救援的天京!由此可見,愛的反面不是恨,愛是與恨差不多的一種容易轉化的劇烈感情。陳玉成徹底擺爛。寧願不顧自己的安危,也要將大軍送去西北。。。
然而歷史在這裡開了個玩笑,陳玉成擺爛之舉,卻是給了清廷最狠的一擊!陳得才、賴文光等到陝西轉一圈,引發西北迴亂,輾轉反殺,造成了太平天國之後清朝最大的統治危機!陳玉成九泉之下也該得意了!
第二,太平軍與捻軍究竟是什麼關係?一言畢之,聽調不聽宣的關係。首先,何為捻軍?捻軍就是捻子,捻子就是一縷一縷的,相互交織又互不隸屬。捻軍很多首領都領過太平天國的尊號,比如張樂行的沃王、苗沛霖的奏王。。。但這不表明他們是太平軍的部下,幾乎每個捻軍首領手下都有成型的武裝集團,其中最大的是淮上的張樂行集團,但苗沛霖就是一個不屬於張樂行的獨立集團,此外還有山東的宋景詩集團。。。
太平軍雖然得到了捻軍的很多配合,比如三河鎮;但也吃過捻軍的很多虧,比如陳玉成窮途末路投靠苗沛霖被當做禮物獻給了清廷的勝保。當賴文光在中原流竄混得一日不如一日之時,張樂行集團也在敗亡了,其餘部在張宗禹、任柱的帶領下,同樣混跡中原,雙方同是天涯淪落人,一拍即合。據賴文光自己說,自己成為了新捻軍的首領。這也是賴文光最風光的歲月,就是題目中提到的,擁兵20萬的賴文光為什麼不割據稱帝?(因為之前,在陳玉成派出的西路軍中,賴文光並不是首腦。)
其實仔細想想就會明白,為什麼叫新捻軍?不叫新太平軍?還不是新隊伍中原太平軍的實力不如原捻軍。捻軍在太平天國最強勢的時候,尚且不肯傾心歸附,到現在前途迷茫時忠心你這個廣西佬?
果然好日子不長,新捻軍很快地分裂的了,史稱東捻與西捻,一般認為,西捻以張宗禹為首;東捻以任柱為首。沒有賴文光什麼事!賴文光跟隨東捻活動,如果不是被裹挾,就是被當個牌位供起來了。在山東淮上戰場,隨著任柱的戰死,東捻覆滅,賴文光擅自從最後的決戰戰場脫離,一路逃到揚州最後還是被擒。
一般認為《賴文光自述》有很多抬高自己的地方,作為最後的自誇,也是可以理解的。當年天德王洪大全落在清軍手裡,也是自陳是天國首腦,只是,洪大全你哪位?從史料看,新捻軍不論是戰略意圖,還是行兵佈陣,都很難看到賴文光的痕跡。不管從哪一方面看,賴文光在新捻軍的位置,大抵與洪大全在太平天國的位置差不多。屬於說了不算的爺,這種人談什麼割據稱帝?還是與張宗禹、任柱先好好談一談,萬一成事了,到底該誰上位吧。估計也是談過的,否則為什麼東西捻分裂了呢?
據安陸人程郢秋《翠巖館筆記》,其中《賴文光兵略》一篇,似可看出賴文光在新捻軍中的地位。尹隆河之戰,賴文光因東捻軍面臨湘、淮兩軍精銳夾攻,所以採取了分頭擊破的激將法,顯得他是很有智謀的。但是,他在東捻軍中沒有權威,他的策劃在李允(李蘊泰)持異議後,就只好順從,可見他很難調動捻軍各旗。當時賴文光部太平軍僅數千人(加上德王唐日榮餘部),在誰拳頭大聽誰的情況下,根本沒有吊用。結果尹隆河大敗,東捻軍再也沒了出路,就此走上了覆滅。
-
10 # 陶短房
說什麼胡話呢?
首先,西北太平軍是太平軍嫡系,且國勢如此,如果不打天京旗號很容易潰散,後來他們回救天京時走到霍山墨石渡,聽說天王死天京陷,幾十萬人很快就潰散,漢中養不起大軍,他們只能回來,要回來就別無選擇。
第二,西北太平軍有陳得才、藍成春、賴文光、梁成富四個統帥,陳得才天京事變前就是指揮高官,具是英王叔父,這支軍隊是英王部主力,因此陳才是最高主帥。藍成春丁巳七年就是守三河主將,軍中閱歷也高於賴。英王主力五大隊五小隊,陳、藍、梁都是一隊主將,而賴本來是文官,大約是戊年八年或己未九年空降陳玉成部的。在以陳部為主的軍中他的發言權並不高,等陳得才自殺、藍成春被殺,梁成富被隔在甘肅,他才在捻軍首領對名目的需要下成為後期捻軍名義上的首領,實權卻在捻首張宗禹、任柱手裡。此時洪秀全已經死了,曾國藩甚至以“百里內三大帥(官文、僧格林沁),恐賊人輕朝廷”拒絕增援,足見此時西北太平軍大勢已去。
第三,賴文光是洪秀全外戚(正妻賴氏族弟並認為親弟),其在軍中和後來捻軍中都是憑這一點安身立命(因為軍隊都是人家的)一一他是外戚,可以代天王封賞。事實上後期捻軍首領的王號都是他代封的(張五孩的幼沃王雖然是襲叔叔張樂行的,但直到天京陷落都不知道張已死),甚至太平軍舊將中邱遠才的淮王8也是他加的(原來是朝將),他自立為王,這個資本就沒了,一個無地盤無人馬的狂人,還怎麼混啊?
回覆列表
洪秀全失敗後,有資格稱帝的有兩個人,一個就是曾國藩,另一個就是賴文光。
賴文光這個人打戰太厲害了!
曾國藩都不是他的對手,可惜賴文光沒有當皇帝的想法,始終沒有迴歸“開國皇帝”的思維,被洪秀全的“天國思維”影響了,他是:上不著天,下不著地。
古代有一句話叫做:天與不取,必受其害!
賴文光遠在關中,天京被圍,遠水解不了近渴,可是賴文光卻要離開關中,萬里救主,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一片熱土拱手讓人!
事實上,他完全可以效法劉邦,割據漢中,然後稱王關中,坐山觀虎鬥,在關中休養生息,整軍備武,然後再與清軍逐鹿中原。
那麼,賴文光為什麼在此後4年的大好時光裡沒有稱帝呢?
1賴文光根本不知道天京的危險情況,他在漢中沒有獨當一面的長期打算,服從命令的慣性很大,一下子得了那麼多的地盤和軍隊,也確實有些突然!1863年的冬天,賴文光非常順利地抵達漢中,一路如滔滔洪水,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他的軍事力量迅速由3萬人,發展到20多萬人,這個時候可以說是西北太平軍的極盛時期。
如果作為西北太平軍主帥的賴文光胸懷大志,他就應該長期經營這些寶貴的地盤。
然而不到半年,天京就被圍了,洪秀全要求所有在外領兵的將軍回援勤王,告急文書八百里加急飛抵西北,賴文光這個時候居然沒有想一想:該不該回援天京?來不來得及回援?路上會不會被“圍點打援”?
不幸地是,賴文光火急火燎地率大軍從漢中歸救天京,不久又被清軍阻截於湖北、安徽邊界大別山之前。
賴文光率領的援軍與清軍雙方正在激戰之際,突然又傳來洪秀全的天京已經陷落的噩耗,這個訊息極大地影響了正在激烈作戰的西北太平軍計程車氣,賴文光軍果然撐不住了,戰敗麻城,被迫向西逃入河南。
清軍趁機佔便宜,緊追不捨,於是乎他就必須轉戰於河南、湖北、安徽之間。
可見,這次回援天京是一個極大的戰略性失誤,天京沒有救下來,自己的根據地也沒有建立起來,最後帶著自己的嫡系部隊成為了一個“流寇”式的將軍!
2人家捻軍領袖張宗禹願意入夥,這個時候應該稱帝,可是他卻提出要恢復已經滅亡的太平天國,最後表面上他成為兩軍的盟主,其實是不歡而散,哪個不想攀龍附鳳呢!誰願意跟著一個名不正言不順的人混日子就在太平天國滅亡的那一年,賴文光與捻軍領袖張宗禹、任化邦、牛宏升等在河南會合,眾人推舉賴文光為大統帥,也就是一個盟主的意思。
他們的軍隊經過合併整編,按太平軍兵制,組成了一支統一的新捻軍,賴文光本應該這個時候稱帝,以便號召人心,可惜他居然提出要光復已經滅亡的太平天國。
沒有稱帝,儘管打了很多勝戰,但是賴文光的軍隊越打越少了不久,賴文光與僧格林沁戰於麻城,他大敗清軍。
後來,他領導的新捻軍再次擊敗清軍於鄭州。
僧格林沁一敗再敗,軍威喪盡,他的悍將舒通額、蘇克金、倫保等人,也相繼戰死了。
可是,僧王仍不服輸,他向各省調兵再戰。
不久,賴文光改變戰術,日行二百里引誘這位蒙古親王,讓他在河南各縣奔跑,後來還想辦法將他的軍隊徹底拖垮,然後引入山地後,再聚而殲之。
就這樣,新捻軍在賴文光的率領下,由河南轉入山東,僧王也追到了山東。
清政府命山東布政使丁寶楨率山東清軍,幫助僧王一起圍追堵截。
可惜,僧王沒有在山東作戰的耳目,訊息不靈光,這就使僧王陷入新捻軍的誘敵之計,而慘敗被殺了。
事實上,臨城之戰不僅殺死了僧格林沁,也是滿蒙八旗軍覆滅的前奏。
臨城大戰亦說明,臨城是進可以攻城略地,退可以憑山水固守的軍事要地。
丁寶楨在臨城之戰中失守、兵潰,不是選錯了地勢,而是遵守常規戰法據險堵截。
但他沒有料到賴文光用的是游擊戰加運動戰,日行百里,沒等丁寶楨設防,就將山東清軍包圍在險地之內,就這樣,險地成了萬名清軍的葬身之地。
事實上,此戰儘管賴文光勝利了,但是他沒有了根據地,他的軍隊也是越打越少了。
賴文光居然打敗了曾國藩,可惜他仍然沒有稱帝賴文光的部隊,以長矛大刀為主,與清軍相比,他的軍隊不論裝備上或人數上,都相差懸殊。
曾國藩針對捻軍作戰特點,以及僧格林沁失敗教訓,採取重點設防和劃河圈地的辦法,來對付捻軍的流動戰術。
賴文光則採取經常分軍,又不斷合軍,突破曾國藩的重點防禦,與其轉戰於河南、安徽、山東之間。
經過一年的苦戰,賴文光終於打敗河南巡撫李鶴年所率的防軍,突破曾國藩苦心經營的沙河、賈魯河防線,再次進入山東。
曾國藩失敗後,只能稱病辭職了。
同年,賴文光也意識到捻軍“恐獨立難持,孤立難久”,就命令張宗禹等率部往陝、甘,這個時候他才想到自己的根據地還沒有建立起來。
可惜,他沒有在此時稱帝,事實上導致張宗禹等人是出師無名,名不正,言不順,一點自信都沒有,如何打戰呢!
之前,賴文光能夠佔領漢中,是太平軍的威名,張宗禹聽命於不是皇帝的賴文光,根本就是“師出無名”。
3賴文光不知道稱帝的好處,稱帝可以讓天下英雄“為我所用”,不稱帝只能單打獨鬥,人越打越少,賴文光會打戰,卻沒有像劉秀和劉邦那樣會利用帝王的尊號來擴軍備戰太平天國滅亡後,賴文光居然還想用光復太平天國的旗號來號召天下!
這個旗號暫時沒有什麼問題,如果長期用這樣的旗號只會起副作用,畢竟太平天國是失敗者,也不是一個正統的王朝,根本談不上有什麼根基,很多地方的老百姓只知道賴文光,根本不知道太平天國是什麼。
所以,太平天國沒有明朝那樣的根基,即使太平天國像明朝一樣,人家反清復明搞了幾百年,也沒有成功,說明賴文光這個人不懂人情世故,他不知道亂世“稱帝”的好處!
事實上,洪秀全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沒有當皇帝,“天王”這種稱號在老百姓哪裡就是一個“山大王”,不管是什麼王,那都不過是個“王”而已,那個時代皇帝才是正統觀念,老百姓已經習慣了。
賴文光不稱帝,其實就是名不正,言不順,指揮其它派系的軍隊,就是隔靴搔癢,沒有太大的作用。
總而言之,擁兵20萬的賴文光沒有割據稱帝,主要還是他沒有根據地的思維,也沒有帝王之術,他不知道歷代開國皇帝的戰略和成功的原因!總之就是他缺乏用人的能力,喜歡自己在戰場上打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