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育學筆談
-
2 # 薄期
疫情之下,幼兒園開學還真是個問題!
雖然,有少數地區明確了幼兒園的開學時間,但都相對較晚!
而且還有絕大多數在忙於高中、中小學的開學,還沒來得及顧及幼兒園!
但是,對於幼兒園教師的影響就要大一些了!比較棘手的問題,就是題主提到的工資問題!
相比學校來講,幼兒園是比較特殊的:
幼兒園主要有兩種——私立幼兒園與公立幼兒園!
對於公立幼兒園來講,
在編在崗的教師就按當地教師工資機制來解決就好了,好說!
但是,有很多臨時聘用或者說是代課教師,他們的工資就要有幼兒園或學區自付了!
對於私立幼兒園來講,
所有的收入與支出都是自負盈虧的!
幼兒園的收入就是來自學生,沒有學生就沒有收入!
那教師的工資肯定就會受影響了!
沒有開園之前,教師目前也未上班,每個月只是發基本的生活費——800元!
特殊時期,艱難時刻,就是如此!!
幹一行說一行,行行都有難處,家家都受影響!
做好協調,再堅持堅持吧!
-
3 #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疫情下幼兒園不開學,老師一直沒有工資。
因為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太小,防護意識太差,再加上他們學的學習任務是不需要參加應試教育的,所以還很少有幼兒園宣佈開學。疫情沒有結束,即使開學,很多家長也不願意把孩子送到學校去冒險,與其讓孩子在幼兒園唱唱跳跳,學習一些習慣和常識,部分家長認為還不如讓孩子在家待著,至少是安全的,免得每天都提心吊膽。
幼兒園不開學,對公立幼兒園的影響不大,因為公立幼兒園的老師跟其他老師一樣,都是有編制的,工資是每個月財政按時打卡。但是私立幼兒園就不同了,如果沒有收入,他們拿什麼來支出呢?
但是這些老師應該都是簽訂了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該支付相應的基本生活保障費,至少要能夠保障這些老師的基本生活。
另外,老師們自己也要想想辦法,不能坐以待斃,可以去試著找找其他短期的工作。幼兒園的老師大多是能歌善舞,可以做做自媒體,許會有一部分收入,暫時度過這段時間的生活難關。
已經有很多私立幼兒園用自己的房屋進行抵押貸款,給老師們發工資,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結束語:疫情期間的停工停學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嚴重影響,對私立學校影響是挺大的。影響再大,都只能共同努力度過難關,不能給國家添亂。
-
4 # 冬日Sunny45957
疫情期間,最被虐心的就是幼師了,特別是私立幼兒園的老師,懷著一顆熱愛教育,喜歡孩子的心來對待工作,還要每天堅持在線上教學。
有感恩心的園長會為了留住老師,而每月發放一定數額的生活保障費。只是得看看你們幼兒園的園長大方還是小氣了。
其實,說句公道話,作為一園之長,也不容易,不僅要付房租費,還要為了開學做很多的準備,裝修投資等等。
-
5 # 萍子的人生錄
個人覺得老師還是本園職工,由於疫情的影響不能開學上班,園方必須按照勞動法給予老師的基本工資,這工資可以根據園方擬定的方案上班後十天或一個星期給予一次性補償或分次補償。老師得不到園方的重視,以後的工作是不會盡力為幼兒園做事或跳槽,經常換老師對孩子也是不好的。
-
6 # 果實累累
疫情下幼兒園一直不開學,對於公辦幼兒園的老師來說,她們工資照發,不用發愁。
對於大部分私立幼兒園的老師來說,她們不上班就沒有工資,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我有以下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1、與其等待不如自救。假如,你非常熱愛幼兒園老師這個職業,願意等到開學再去工作,你可以自己找個臨時的工作先幹著;也可以自己擺地攤;總之,不能坐以待斃,要積極行動起來。
一邊幹著事情,一邊等待開學。
2、你可以再找其他工作。假如,你並不喜歡幼兒園老師這個職業,不如現在就去找個其他行業的新工作。
3、假如你一直很想自己創業,不如就趁現在實現自己的夢想。創業需要堅定信心,不要放棄。
4、假如你家庭經濟實力雄厚,不用你上班掙錢,那就耐心等待幼兒園開學。
總之,疫情下幼兒園要到最後才能開學,私立幼兒園的老師們一定不要坐以待斃,要想辦法自救,俗話說:“求人不如求己”,希望大家能積極行動起來。
-
7 # 決勝高考
疫情下幼兒園一直不開學,老師也一直沒有工資,請問工資怎麼解決?現在拖欠幼兒園老師工資的一般都是民辦幼兒園,因為民辦幼兒園的規模比較小,資金不夠雄厚,而且是自負盈虧。現在是疫情期間,沒有辦法開學,那自然就很難收齊學費,或許有一部分家長已經預繳費,但是幼兒園現在每個月也要足額交場地租金,所以經濟這壓力可能也很大,沒有辦法按時給老師們發工資。
但是如果是公辦幼兒園就不同,它是由當地的財政發工資的,所以工資就肯定能夠按時發放,只是有一些地方不足額髮放而已,只發了一個基本生活費,不過有一部分總比什麼都沒有要好。民辦幼兒園的老師可能就要等到開學之後才能夠拿到拖欠的工資了,只要能夠開學,幼兒園就能夠收取學費,這樣才有充足的資金給老師們發工資。當然可能也有一些老闆比較有良心,願意暫時自掏腰包按時給老師們發工資,但是這樣的人並不多,大部分都要等到收到學費之後才肯發工資。
幼兒園的學習任務非常少,所以開學時間也會很晚,目前也沒有看到有幼兒園開學的訊息。所以我估計幼兒園的開學時間可能要到五月中下旬,那麼幼兒園的老師們就要等到五月份幼兒園開學之後才能夠領取自己的工資。當然也可能有一些無良老闆以疫情期間沒有上課為由而不發疫情期間的基本工資,如果是遇到這種情況那就可以去勞動局解決,當然,前提是當初有籤合同而且合同明文規定一年發12個月工資或者是非上課期間也會發基本工資才可以。
幼兒園老師的工資本來就很低,現在疫情期間又不發工資,那麼她們的生活就真的挺艱難的,希望幼兒園的老闆們能夠體諒一下老師們的難處。
-
8 # 感動時代
目前,全國範圍內或許還沒有幼兒園開園的;但因為各省、市、自治區的開學時間多有不同,必須逐一瞭解才能完全清楚。
先來看看國家對於幼兒園開園的有關要求:明眼人一看,這些要求表面上好像不難做到,但那是對大型的公立幼兒園來說的;對於那些小型、特別小型的民辦幼兒園,上面的要求就比較難於做到了。
況且,由於幼兒園的幼兒,入園之後也沒有明確的學習任務,普遍的就是學習一下簡單化的知識,唱唱歌、跳跳舞、畫一個畫、認認簡單的字、學學簡單的數字,這種狀態下,幼兒並沒有開園的急迫性,家長也沒有非要開園的緊迫感。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教育部、有關教育管理部門一般都會把幼兒園開園安排在最後。
公立幼兒園的有編制幼師,工資的發放都是由當地財政發的,這個不會因為假期的長短有變化。
麻煩的是民辦幼兒園。因為幼師、職工的工資,都是收的幼兒的幼托費;只有收到幼托費,才能給幼師、職工發放工資。
一般情況下,老闆也不太會拿自己的錢預先墊付給幼師、職工發放工資,更不會靠貸款、負債來發放工資。所以,近段時間因為疫情無法開園,幼師、職工當然就無法拿到工資。
不過,幼兒園遲早都會開園的,幼托費也遲早會收到。但如果幼兒園收到幼托費後仍然不發放原來所欠幼師、職工的工資,那就只能尋求管理部門的介入了。
-
9 # 老頑童168666666
疫情下全國高.中.小學一直不開學,但是大數都在網上教學(跟以前電視大學一樣),幼兒園也不例外,此時此刻,尚未開學,但是全民制學校老師按勞動部有關規定,(包括企業單位)工資照發。請問你是屬於全民還是民營?1.如果是民營幼兒園,他們是按照聘用制發工資。2.如果是全民(公辦)的應該是按時發工資。3.你可以向當地勞動部門詢問,一切都清楚了。
-
10 # 元芳有看法
疫情期間不發工資的幼兒園,肯定是私立性質的,因為公立性幼兒園不存在這種問題,哪怕是臨時聘任的老師,他們也會及時發放工資,這個錢由上級財政負擔。但私立幼兒園就不一樣了,他們是經營性辦學,和開工廠一樣,不開門營業就沒有任何收入,尤其對那些實力較弱的中小幼兒園,別說是老師的工資,就是日常的園區租賃費用就夠他們愁的。
前段時間,我們當地就發生過類似事件,某一個私立幼兒園的老師向上反映,說幼兒園工資發完一月份之後就不發了,後來上面就派人下來調查情況,在接觸電視臺記者訪問時,幼兒園園長倒是也很坦誠,說確實沒有及時發放,老師的工資她不是不考慮,但沒辦法,因為光租賃費就把她搞的焦頭爛額,她有四個連鎖幼兒園,又趕上年初,交租都困難。
對於這種情況,我認為政府應當考慮個人辦園的難處,幼兒教育不同於其它商業行為,它雖然是私立的,但履行的卻是公益的事情,應當適當給予補助,比如說可以按照幼兒園的規模投資,適當給予補貼,或者幫助支付部分工資。幼兒教師工作很辛苦,但工資卻不高,一個幫我們看護孩子的老師,我們應當予以體諒。
回覆列表
現在幼兒園開學的幾乎還沒有,一方面幼兒園開學的條件不具備,另外一方面家長將孩子送去幼兒園的意願也不強烈,畢竟沒有明確的學習任務,只是興趣和習慣的培養,估計大多數幼兒園開學都是要推遲到5月份的。
如此一來,影響還是挺大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廣大的幼兒園教師群體,他們當中很多人從春節到現在都還沒有拿到工資,準確地說應該是2-3月份的工資還未發放。這讓原本工資就不高的幼兒園教師群體感覺日子挺艱難的。
2、遲遲沒有開學,生源流失風險加大,尤其是大班的孩子這學費費用面臨無法收取,小班和中班也是需要減免收費,甚至是有更多的家長不願意這個學期讓孩子上幼兒園。
3、教職工工資無法迴避,雖然沒有開園,但是簽訂了勞動合同的教職工,合同約定的基本工資還是要兌現的。
實際上這裡與教師關係最密切的就是幼兒園教師工資問題,雖然說幼兒園投資者需要兌現老師工資,但暫時他們因為沒有收到學費,就只能拖欠老師的工資或者是部分工資,以此來緩解經濟壓力,很少會有老闆願意從自己口袋裡掏錢或者舉債來支付老師工資的,都在等著孩子們的學費。
因此,當前幼兒園教師工資問題的解決,肯定是要基於開學的基礎之上,只有等到開學收學費,才有可能進入實質性的補發工資階段。如果開學後收取了學費還繼續無法兌現或者以沒有上課為理由拒絕支付工資,我認為老師們是可以透過教育部局,勞動部門等按照合同主張訴求的,也一定能夠獲得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