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諶人

     儒家思想核心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 ,本是華人的道德規範和做人的行為標準,能延續數千年的絕地偶然,一個重要原因,是受到歷代統治者的推崇追捧,例如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何能受到統治者的推崇追捧,因為它的很多思想是為剝削階級鳴鑼開道,為統治者服務的。例如;一、封建等級制;人天生就有三六九等;君為臣綱,君是君,臣是臣 ,臣從與君,不得僭越。 官是官,民是民,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二、特權;對皇帝而言,人臣是木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對統治階層來說,老百姓就是要管束的奴才;“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三、思想囚禁;克己復禮,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些“禮”(規矩)一成不變,不允許思考辨別,只能盲從。

  • 2 # 方士的知識樂園

    在這個問題中,首先需要明白,儒家思想,儒教,最初的儒家,漢代以後的儒家,宋的儒學和明清的儒學,實際上已經不是一種東西了。

    孔子創儒家,是因為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休,戰亂不止。民眾的生存,苦不堪言。而上至達官貴人,下至黎民百姓,都在這亂世中苦苦掙扎。昨日王侯,明日就斷頭滅族。世間乃是苦海,人人都陷於其中不得脫離。

    長達數百年的戰亂動盪,讓那些大智者們,都在思考為何會導致如此局面,如何才能結束這紛爭地獄般的世道。

    老子的小國寡民,絕欲清心。法家的嚴刑酷法,上下一心。兵家的征戰強大,以力破局。縱橫家的合縱連橫,彼此相依。墨家的兼愛非攻,仁心救世。都是在當時局面下,這些智者們,為了解決問題,而提出的思路和解決方法。

    孔子面臨這個困局,他希望用禮,來規範秩序,上下有序,人各有位置,並滿足位置,自然就不會有戰亂爭鬥。所以儒學的根基,是復禮。

    可在亂世之中,禮毫無意義。約束人心者,只在刀兵,而非道德禮儀。

    所以用法家的秦,最終結束了大爭之世。而漢以黃老治國,休養生息,一直到了武帝。

    武帝時,因一直的對外戰爭,內部又有諸王之亂。原本的治國核心,黃老之道很不適合武帝的需求。他需要更能安穩國內,也更能讓帝國提供更多的財力,來進行大規模的戰爭的新的治國思路方針。

    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漢武帝下詔徵求治國方略。儒生董仲舒在《舉賢良對策》中系統地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和"罷黜百家,表彰六經"的主張。董仲舒已經將儒學原本的根基,復禮淡化,而是強化了其上下有序,天人感應這方面。強化了君權的天授,臣子的服從。對於當時的漢武帝而言,這是很適合的一個大方針。

    而事實上,儒學確實對凝聚君權,穩定社會有非常優秀的表現。在農業社會中,確實沒有比他更適合大一統王朝統治需要的了。

    而在之後,隋唐開始的科舉。卻將儒學儒家,由學問,理念,由治理的學問,變成了官員選拔的最主要途徑。簡單來說,在科舉出現後,儒學壟斷了社會階層流動。自此後,讀書就成了中國社會中,超越一切的最重要核心體系。而儒學,則是讀書的內容主體。自此後,儒學就開始向儒教發展了。

    到了宋代,經歷唐末五代的動亂,武人被大力打壓,科舉進一步發達。朱熹開始將儒學的三綱五常,進一步強化,理學成為了儒學的基本核心。

    在之後,明將科舉限定成了八股取士。王陽明在理學基礎上,融合了佛家思想,提出了心學。更是將其宗教化到了巔峰。

    儒學是一個從開始,就以不存在的目標為核心的學問。孔子希望復原的周禮,聖王,從來是不存在的。但是最初的儒學,就以教育為自己的核心發展。而且是一個根據社會狀況,提出解決方案的講究實物的學問。而尊卑有別,天人感應,又確實適合農業大帝國的穩定需求。科舉強化了儒學教育考試的優秀,儒學到了儒教之後,其核心就一個。如何成為官員,但是如何治理,儒學卻逐漸拋棄了其務實的一面。孔子的君子六藝到後來沒人理會,只剩下萬般皆下品,只有讀書高的定義。

    同時儒學是一個很有內部戰鬥力的體系,在農業大社會基礎下,壟斷了內部話語權和人員階層流動的儒學,對於任何競爭者,都會近乎斬盡殺絕。從輿論到實際操作,將任何威脅儒學體系的競爭者滅殺。唐初還是出將入相為人傑,到了中唐,科舉的興盛,就已經出現目不識丁的認知。而到了宋代,東華門外唱名,已經成為民眾上進的唯一目標。至於明清的八股,簡直可笑的荒唐。

    所以儒學後世越興盛,儒教被捧得地位越高,其對社會的穩定作用越大,其僵化程度,既得利益者的把控力也就越大,其對外來力量的抗拒就越弱。到了工業革命的近代,泱泱大國變得完全沒抵抗力,儒學說是第一罪魁禍首也沒錯。

  • 3 # 脊柱康復

    中庸(社會規則)矇蔽民眾心志,道德(思想控制)禁錮民眾思想,禮樂(行為標準)約束民眾行為,強調階級倫理(盲從性)的尊卑,推崇君子(道德標杆)之道,使民自治自律,符合統治階級的利益。歷朝歷代都是兩種手段治國,一種道德(修身),使民自律(違者口誅筆伐),一種法律(齊心),使民畏之(觸者刑獄加身)。再補充一點,儒家思想的特點是,用道德倫理標準制造民眾內部矛盾,提倡修身養性(自我安慰)以弱化對政治與社會的關注度和思考力(政治干擾)。故統治者讀黃老之術(手段),民眾行孔孟之道(規則),中間用法度(強制力)約束和控制加以平衡。

  • 4 # 老衲侃春秋

    因為經歷了春秋戰國的紛爭,經過“百家爭鳴”的實踐,又經過許多朝代的更替,統治階級最後一反思,就儒家學說符合統治階級的利益。

    過去的許多學說,如法家思想,講究“嚴刑峻法”,實行酷刑。這在戰亂時非常管用,亂世用重典嗎。但和平時期就無法繁榮起來,並且有可能引起新的混亂局面。秦始皇用商鞅,韓非子的法家思想,造成陳勝吳廣起義。

    漢朝建立是時用黃老理論,講究無為而治,其結果是劉邦一生都在平亂,先平異姓王,後平劉氏宗親叛亂。

    到了漢武帝時期,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各個地方王的實力,他聽從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唯儒獨尊”,開始搞君為臣綱,父為子綱這一套,很管用,同時為婦女規定“三從四德”這一套,也很見效,後來儒家思想慢慢的就變成了皇家正統理論學說,延續到後世。

    一直到宋朝、明朝,宋明理學發展到頂峰,成為絕對的統治理論。

  • 5 # 楊朱學派

    中國古代統治者並非都選擇了儒家思想。

    漢文帝重用儒家大師張倉為丞相,廢除誹謗罪,夷租連坐等罪名。漢文帝重用儒家。

    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張湯,以腹誹罪處死顏回十世孫,儒家大師顏異。劉徹還重用法家酷吏,羅織罪名,製造冤獄。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盡。

    以儒家思想哄天下,以法家思想治天下,最典型的帝王是漢武帝,最典型的王朝是明清。

    唐宋比較接近儒家思想。言論自由,批評政治,罵天子無罪。

    最接近儒家思想的是周王朝和北洋政府時期。

  • 6 # 老虎他爹

    首先,個人不太贊同“選擇”這個詞。

    “選擇”分兩種情況,即個體選擇和集體選擇。

    一般來說,個體選擇是高度清晰化、高度理性化的過程。集體選擇則是比較盲目、充滿偶然性的過程。這是因為,個體選擇只需對自己負責,而集體選擇需相互磨合、相互妥協,真正達成最大公約數,其中的理性成分已磨損驚人。

    顯然,所謂的“統治階級”也是一個群體,不可能大家開一個會來商量“選擇”什麼,大家都是根據自己的直覺、偏好、習慣進行選擇,經過互相鬥爭與妥協,最終在儒家思想上達成了共識。

    所以說,這個“選擇”結果帶有兩重含義:

    1、歷史“合理性”,因為“合理”,所以大家都這麼選擇。

    2、解釋寬度,足以容納不同的見解。

    如果我們拘泥於儒家原本的教義去理解這一歷史過程,顯然是不夠的、

    其次,儒家為何能成為共識

    儒家成為共識的關鍵時期在漢代,但要注意,雖漢武帝同意“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漢代一直是“漢家自由制度,王霸道雜之,奈何純用德教”,呈現出“外儒內法”“陽儒陰法”的特點。

    原因不難理解:

    1、儒家知識體系比較完整,不完全聚焦在實用上,而“以吏為師”,因生多吏少,無法被任用的學生因為高度熟悉制度運作的方式與缺陷,反而會成為挑戰者。且“以吏為師”易形成裙帶關係,致中央運作失靈,儒家知識多在實際應用之外,便於考選,評判標準清晰,有利於官僚體系的建設。

    2、漢儒大幅度容納了法家思想,體現出鮮明的荀學傾向,而法家專注實學,相對忽視宇宙觀、生命觀之類,故體量不大,很難包容儒學,儒學則因體量大,很容易將法家的應用納入其中,成為“術”的補充。

    3、古代中國源春秋戰國而來,大動亂留下了深刻的心理創傷,如何避免權力失序,不僅在統治階層,在平民階層,也易達成共識,而儒家強調妥協、平衡、安定,契合了時代需要。

    4、儒家帶有強烈的人民性,貼近人性的基本感受,比較親切,容易被接受。

    隨著“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其他學術思想基本被中斷,難以形成傳承,形成了到漢代以後,不“選擇”儒家已不可能的局面,直到外來的佛教和近代科學衝擊,社會思想才稍見多元化,“統治階級”才有了更多的“選擇”餘地。

    其三,思想未必是推動歷史的核心動力

    歷史的進步的根本動力在經濟與科技,思想是它們的成果,不否認,思想會影響經濟與科技的發展,甚至產生窒息作用,但近代以來,我們長期有一個誤會,即過分誇大思想的作用,將儒家視為中國未能走向現代化的罪魁禍首,將推倒儒家視為實現社會變革的根本,這未必是正確的。

    不否認,只有人的現代化,才能真正走向現代化。

    但人的現代化不是思想靈光一現的產物,而是社會充分發展後,特別是商業發達,使人與人的接觸更頻繁,從熟人社會走向生人社會,人們的眼界提升了,思想自然要改變。

    回到大宅門的生活中,雖盧梭、孟德斯鳩,也是絕對想象不出三權分立、社會契約之類的。他們身處變動社會中,加上個人敏銳的洞察力,才有了不同的思想。他們思想的價值在於加速了現代社會的進步,而絕不是發明了現代性。

    沒有現代生活的推動,只有思想的進步,那隻能是空想。

    作為現代人,當然不能再過度看重儒家那一套,但說它是糟粕,是歷史的罪人,那也是不公允的。儒家在傳統社會中可能是最好的學問,只是經古今之變,於今已基本沒有生命力,因其根本已變,這種適應熟人社會的價值觀與思想無法再與生人社會相匹配,但打倒它也罷,重建它也罷,高標它也罷,其實都是無聊人乾的無聊事。畢竟這些只是在跳,不是在跑,與社會建設的本義離題萬里。

  • 7 # 南閣水哥

    古代統治階級其實也不是都選擇儒家思想作為統治核心。但是在時間的洗禮之下發現,

    儒家這套思想體系真香,所以拿來治理國家剛剛好。

    說真的,不是統治者選擇了儒家,而是儒家迎合的統治階級的需要。

    秦朝:燒死那些儒生

    秦朝就是一個特別的朝代。他一點也不想要儒家那套說教,嬴政覺得,只要靠拳頭

    為何要用文縐縐的說教呢?於是焚書坑儒的時代,讓儒家變的很尷尬。

    難道儒家就不能治國平天下嗎?孔聖人難道錯了嗎?

    並沒有錯,只是此時的儒家思想還沒有進行內部的整合,所謂的體系還沒有成型,

    歷史給了儒家一個時間,他們悄悄地完成了轉變。

    因為楚漢相爭再到漢武帝之前,都是黃老之術。這是一套休養生息的做法。

    在國家危機關頭,黃老之術可以保證過國家的正常運轉和執行。

    所以燒死那些儒生也沒覺得特別的可惜。

    兩漢:內儒外法的構架

    漢代出了一個人叫做董仲舒。他最大的本事將儒家經典再次的整理

    建立了新的儒家體系。在這套系統中,不僅有法家也有道家、五行等等,總而言之

    儒家的成立標誌一個屬於儒家的時代到來。

    漢武帝開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儒家走向了歷史新高度。

    執政者喜歡儒家的原因

    1.儒家的大一統思想

    皇權最愛的就是統一而不是分裂。儒家講的就是四海歸一。天授皇權,讓皇家統治天下了有了法理的依據。當時人們確實沒什麼文化,只要你告訴他相信就行。

    2.三綱五常,提倡孝道.“三綱”(君對臣、父對子、夫對妻)、“五常”(仁、義、禮、 智、信)的道德規範

    道德規範的建立,再到後來的《臣軌》《帝範》等對於倫常學說有影響的書目的出來,讓儒家的道德觀更加的深刻,用來統治天下具有良好的粘合劑。

    3.儒家的哲學觀

    當這個哲學觀是在朱熹時代才構建完成。他對於本體論的深刻揭示,使得佛教文化無法繼續對儒家文化形成壓制,至少在哲學上有更深刻的理解。

    4.對讀書人的示範性

    儒家講的是齊家治國平天下和“內聖外王”的職業規劃

    讓天下的學子們能夠讀聖賢書,然後掌握更多的知識,用於國家政治生涯之中。

    當多數讀書人講的都是仁義道德的時候,這個社會就和儒家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再也分不開了。

    所以不是誰選擇誰,而是互相吸引互相成就。

  • 8 # 吳山野士

    儒家思想的中心是仁愛。現代人不須要仁愛了嗎?。仁愛是人類真正的普世價值所在。西方的所謂普世價值是自以為自定義的或者說是假的。所以人類的未來也將選擇儒家思想。

    仁:從人從二。二人相愛是仁之正規化。男女相愛才有人類的延續。仁愛使人從獸進化成為人。仁愛是生命最理想的源頭。所以中國古人將種子核心命名為仁。仁是生命的中心。

    天地仁愛有了人,父母仁愛有了我,我與我的外在仁愛,我將擁有一個屬於我的世界。我們從仁愛中來,亦將追隨仁愛而去。仁愛是人類活著的中心。

    《聖經-約翰一書》第四章第16節上說:“神就是愛,住在愛裡面的,就是住在神裡面的。神也住在他裡面。”。上帝保佑華人。所以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綿延不絕。

    世間萬物皆會因為心中有仁愛而升值,無仁愛而貶值。全世界都一樣,不會因為膚色,種族,信仰而有差異。所以仁愛是真正的普世價值所在。

    西方所謂普世價值是他們自定義的普世價值。民主自由根本就是矛盾的。要民主必定要犧牲個人的自由。要絕對個人的自由就人必定要反民主。而且絕對的個人自由對人類群體來說一定是個禍害。

    如果相對自由,這個相對是個什麼標準,誰來制定標準。這很容易對自己一套對別人一套。所謂雙標。自由不自由與世間萬物的價值何干?民主不民主與價值何干。世界萬物會對一隻自由的野狗升值嗎?世界萬物會對一隻不自由的家豬貶值嗎?

    所以西方的普世價值是假的,根本就是自定義自以為的普世價值。只要我們將儒家思想推向世界,終有一天仁愛這個真的普世價值會被西方人接受的。上帝與華人同在。上帝保佑華人。

    西方語言是音、意二維語言。二維語言的前提是音、意相定義。或者是思維是在定義中推導。所以思維很容易陷入在定義中,成為定義的奴隸。西方只有自由才能換頻擁有突破定義的枷鎖。才能獨立自主思考。

    西方人追求真理卻偏離了真理。西方人把獨立自主思考放在了首位,雖然信仰上帝,但上帝並不喜歡西方人。上帝只在仁愛之中。上帝編愛華人。看看人類歷史就能明白。

    中文是上帝與人類溝通的語言。有形、音、意多維導向思維。沒有定義。所有意義來自形、音、意正規化的相與比述。意義來自於自己相與比述後的認識。思維是自由的。

    自由思維追尋的是存在的價值。生命存在最理想的處所便是仁愛。儒家思想只是搬運了人類最高等的思想而已。孔子述而不作。孔子只是搬運工。我們華人說仁愛,是在傳播人類最偉大的思想。儒家只是沾光而已。

    孔子的厲害之處,就是能夠發現人類的普世價值所在而加以推廣。現在我們華人只要說起仁,便想到孔子,便想到儒家思想。只要說起儒家思想便想到仁愛。未來恐怕一說起仁愛便會將普世價值、儒家思想、孔子、乃至上帝與中國都關聯起來。

  • 9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先秦時期出現過諸子百家,為什麼最終統治者選擇了儒家?而且選擇了儒家以後,在此後的兩千年曆史時間裡,就再也沒有改過了。

    在春秋戰國的亂世時期,雖然儒家學派是當時的第一大學派,但是幾乎沒人統治者願意選擇儒家作為治國之本。

    為什麼沒人願意選擇儒家呢?

    因為時代的主題是統一。要想實現國家的統一,最起作用的是兵家、法家、縱橫家。這三家,事實上宣揚的都是以暴力取勝,或者是怎樣靈活地使用暴力。只要自己的暴力足夠強大,或者就算暴力不夠強大,但是使用這種暴力的方法得當,就可以在諸侯中做大,使得自己的實力越來越強,最終實現統一全國的目的。

    有人可能不理解,既然在諸侯中發揮作用的,主要是法家、兵家、縱橫家,為什麼儒家卻又成為當時最大的學派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最喜歡使用法家、兵家、縱橫家的是那些帝王將相,而帝王將相在全國所佔的人數是很少的。其他絕大多數是平民奴隸老百姓,對於他們來說,當然希望帝王將相都是關心老百姓,愛護老百姓的,都是想讓老百姓能夠過上好日子的。對於他們來說,統一併不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和平安寧,才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所以,儒家學派包括道家和墨家等等,雖然並不為那些諸侯們所信任,但是他們在中下層的老百姓那裡,卻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大家都覺得,一個好的君王,就應該按照儒家學派的方法來進行統治。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全國已經變成一個大一統的國家。這時候,對於統治者來說,統一就已經不是他們的主題,和平安寧才是他們的主題。

    秦始皇當然也意識到這一點,他也知道,和平安寧對於新興的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過,他並沒有轉變觀念。他覺得,依然需要嚴格執行法家,才能夠保持全國的和平穩定。所以他繼續採用高壓政策。用嚴厲的手段來控制老百姓,避免老百姓反抗。

    法家用在統一戰爭中,能夠發揮極好的作用。但是用在治理天下上,其作用就極為有限了。正所謂“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的,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就越大。秦始皇越是採用高壓政策,民間老百姓的不滿就越大。到了秦朝末年,那條高壓之弦,終於嘣一聲斷了。天下就很快變得大亂了。

    後來,劉邦殺出一條血路,打敗一路群雄,終於當了皇帝。劉邦當了皇帝以後,究竟採用什麼辦法來進行國家統治,確保老百姓的和平與安寧呢?這是劉邦極力思考的問題。

    不過,對於劉邦來說,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身份認同。

    在劉邦之前,所有的統治者都是貴族,從來沒有一個平民老百姓能夠當皇帝。劉邦當了皇帝,這是開天闢地的頭一遭。因此,他必須要給出一個,他有資格當皇帝的理由。

    也就在這時候,“黃老學說”盛行起來。

    黃就是“黃帝”,老就是“老子”。黃帝所代表的是一個祖先的意識,劉邦就是透過祖宗認同這樣一個概念,讓大家明白,全天下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就是黃帝。同時,老子的道家,又為劉邦提供了“五德學說”,這個“五德學說”講的就是朝代更迭的規律。有一個共同的祖先,有一個朝代更迭的規律,劉邦因此就證明了自己,以及自己的家族當皇帝,是理所當然的。

    不過,這隻能證明,劉家作為皇族,具有必然性。但是卻並不能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在這種情況下,究竟應該採用什麼手段來統治呢?

    法家是肯定不能學的。儒家就在這時候受到了重視。

    儒家講究等級秩序,就是要求全國各階層的人,都要安分守己。同時,儒家也對統治者提出了要求,要求統治者必須愛護老百姓,以仁義治天下。顯然,這種觀點,不但讓普通的老百姓接受,連統治者也接受。

    而且對於統治者更好,因為它還具有某種欺騙性。這種欺騙性就是,統治者對老百姓的統治,就是對老百姓的保護和關心。儒家的這種方式,說到底,也有一種“暴力”成分,但是這個“暴力”隱藏得很深,它的外表則是仁愛、團結、和諧。很明顯,儒家比法家要高明得多

    正因為如此,這種被社會各階層都接受的方式,得以流傳下來,一直延續到封建社會末期。

    (參考資料:《諸子百家研究》等)

  • 10 # 深藍妖火

    公元前134年,隨著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出,要‘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漢武帝經過仔細思考之後,最後採納了董仲舒的諫言,將儒家學說採納為真正的國家思想。自此之後,儒學就成了歷代封建統治者手裡,最好用的一樣思想工具。

    歷朝歷代的統治者,為什麼要選擇儒家思想,作為自己的核心統治思想?為什麼不選擇諸子百家中的其他思想呢?

    實際上,古代統治者選擇儒家思想,並不是從漢武帝開始,就一成不變的。而是經過了漫長了歷史發展之後,經過時間的篩選,統治階級發現,儒家思想最有利於統治國家,所以才選擇了儒家思想。

    當然,這種說法,似乎也不太準確。真正準確的說法是,統治階級選擇了自己修改之後的儒家思想。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各種思想,紛紛盛行於世。當時的各大諸侯國,選擇的思想也截然不同。因為大家選擇的治國思路不同,結果也不盡相同。最後,選擇法家思想的秦國,統一了天下,成為了最後的贏家。

    但是,秦國因為法家思想而統一天下,卻同樣因為法家思想而亡國。法家思想過於強調法令的重要性,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人的因素。所以,在經過了一場秦末大亂,漢高祖劉邦統一天下之後,決定換一種思想治國,選擇了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作為漢朝最初的治國綱領。

    劉邦去世後,在後來的幾十年當中,漢朝依然延續了這種治國思想。但是,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之後,使用道家思想作為核心治國理念的弊端,開始顯現了出來。用道家思想治理國家,雖然可以保證平民受到的壓迫相對較小,但卻不利於中央集團。中央政府選擇無為而治,就一定會導致統治末端無法深入到各地方。地方上的一些勢力,很容易因此做大,和中央政府相互對立。

    到了漢武帝時期,這個問題已經相當突出了。各地方的諸侯王,各有封地,儼然是一個個國中之國,隨時都可能威脅到中央政府的統治。另外,平民階層因為缺乏上升通道,很多人開始選擇去做遊俠,信奉墨家思想。遊俠的存在,同樣威脅到中央政府的統治。比如漢武帝時期最著名的遊俠郭解,在當地堪稱無冕之王,連朝廷任命的官員,都要聽命於他。這些遊俠的存在,對漢朝中央政府產生的威脅,其實絲毫不遜色於各地的諸侯王。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漢武帝決定,修改之前漢朝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轉而選擇其他思想,作為漢朝的統治理念。當時在漢武帝面前,其實大體上只有四種思想,可以供他選擇。這四種思想分別: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以及墨家思想。只有這四種思想,是相對完善,可以作為國家治國理念的思想。至於諸子百家的其他思想,都沒有這個能力。

    在這四種思想當中,道家思想正是之前漢朝選擇的思想,不利於中央集權。法家思想是秦朝的統治思想,也存在很多問題。墨家思想就不用說了,作為遊俠們推崇的思想,如果漢武帝選擇了這種思想,很容易就會把自己給玩沒了。

    如此一來,漢武帝能夠選擇的,似乎也就只剩下儒家思想了。

    儒家思想,強調忠君愛國,如果大家都能這樣想,那國家自然天下太平,再也不會有任何叛亂了。於是,在董仲舒的建議之下,漢武帝開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但是,這裡要注意的是,漢武帝選擇的儒家思想,其實是經過修改之後的儒家思想,而不是原版的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除了有強調‘忠君愛國’的部分之外,也有孟子提倡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對於這部分思想,統治階級開始儘可能地將其進行切割。只強調忠君愛國的那一部分,而淘汰掉不利於自己統治的那一部分。

    除此之外,後來的統治階層,還將法家的思想與之相結合,做到了所謂的‘外儒內法’。對於平民階層,統治階層宣傳要‘忠君愛國’的儒家思想。而就統治階層自身而言,則是以法家思想治理國家。

    這種治國的理念,成了後來上千年封建歷史當中,絕大多數政權最高的選擇模板。

    漢朝之後,隨著佛家學說開始傳入中原,佛家學說成了統治階級的一個新的選項。不過到了這個時候,外儒內法的思想方針,已經被證明是最好的統治思想,很少有政權會再去進行新的嘗試,選擇嘗試以佛家思想作為自身的統治思想。

    當然,很少,不意味著沒有。

    南北朝時期,南朝的蕭梁政權,就屬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南梁政權的開創者,梁武帝蕭衍,就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梁武帝早年也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但其晚年開始沉迷於佛家思想,甚至多次出家,然後讓國家出錢去寺廟贖回他這位皇帝。梁武帝晚年的時候,便想將佛家思想推行開來,作為蕭梁政權的統治思想。在蕭衍看來,佛家強調眾生平等,如果真能夠做到這一點,國家內部所有人全部平等的話,自然能夠天下太平。

    但是,蕭衍忽視了一個問題:有人想要平等,就有人不想平等,總想著要高人一等。這樣的人,是永遠存在的。所以,蕭衍晚年大肆推行佛家思想的結果,就是爆發了著名的‘侯景之亂’。不但搞得天下大亂,就連梁武帝本人,都被囚禁起來,活活餓死。

    有了蕭梁政權這個先例之後,後世的統治者,自然不會再去選佛家思想,而是會繼續選擇‘外儒內法’的政治思想了。

    南北朝之後,到了隋朝時期,隨著科舉制的出現,儒家思想的地位,被進一步強化了。科舉考試當中,考的就是儒家的學問。讀書人想要入朝為官,也只能透過學習儒家的學問,學習忠君愛國那一套思想,才有機會在科舉考試當中取得好成績。到了這個階段,統治階層已經擁有了足夠的力量,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對儒家思想進行修改,將其修改成最適合自己的樣子。

    再之後,到了宋朝時期,隨著程顥、程頤、朱熹等大儒,對儒學進一步進行修改,創造出了所謂的理學。理學更符合統治階級的需要,可以完美解釋統治階層的‘合法性’問題。所以到了元朝之後,理學開始成為統治階級最好的選擇。不但科舉考試就考這些東西,而且還在社會上全方位地推行這種學說,禁錮平民們的思想,以期更好地進行通知。

    從統治思想的演變歷史當中,我們不難看出,儒家思想被統治階級選擇,其實是有一個漫長的過程。不管是統治階層在進行選擇,儒家學說因為自身的特性,也在不斷對自身進行改良,使得自身更加適合統治階層的需要。

    所以,與其說是統治階層選擇了儒家學說,倒不如說是儒家學說‘適應’的統治階層,從而被歷代統治者所採納,更為合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美國被中國越追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