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Xyz薛玉重

    農村墳地怎樣完善?題主所提問題應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對已去逝的人有各民族的葬法,大部分地區都有逝者入土為安的講法。這也是幾千年遺傳下來的習俗。造成了到處都有墳地墳頭,不僅佔用了土地,也給環境帶來了汙染。叫人看到總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優期是到祭祀故人的節日,到處墳頭上都壓上了墳頭紙,到處都是煙霧升空,由此引發火災事故時有發生。

    完善墳地是件好事,做起來難度是很大的。要有國家與各級政府的支援才能做到。就拿我們地區來說吧!中小城市有的人花幾萬到幾十萬買墓地,在農村,有的村留有全村公墓,不論誰家去逝了人,火化後葬入公墓,築一個墳頭。這樣的村是比較好的。還有很多村沒有公墓,一但有去逝的人,沒辦法,只有安葬在自己的承包責任田裡。不僅佔用了耕地,而且給耕種人帶來了不便,又不好說什麼。就目前來看,不論是公墓還是自己的地裡,不光是立了碑,而且墳墓越築越大,成為發展趨勢。

    那麼如何完善墳地呢?個人認為:國家民政部門應出臺消除墳地的法律法歸,並投入一定的資金支援,不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建祠堂。人逝世火化後,統一存放骨灰盒。徹底打破幾千來流傳下來的入土為安的習俗,這樣即節省了土地,改變了環境,又方便了群眾。優期是農村,如果每一個自然村都有祠堂,那就太好了。總之,墳地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建祠堂是形勢發展需要,國家應重視這一點。以上為個人看法,歡迎大家發表個人觀點。先謝謝了!

  • 2 # 齊東晏子

    農村墳地如何完善,既然出了這個題目,就說明農村墳地管理比較混亂,有待完善。

    膠東農村,一般都是多姓雜居,一個村就一個姓氏的不多,所以各村的墳地,往往分姓氏而建,一個姓氏一塊墓地,這是由老輩傳下來的,由於膠東多丘陵,所以墓地多建在荒山野坡或者樹林裡,很少有佔用耕地的現象,總體看來,還是比較規範的。

    至於個別村處在小平原上,有時候不得不佔用耕地,不過一般都提倡深埋,也有的村集中建立了公墓,儘量少用土地。說實話,入土為安是華人的傳統,雖然現在實行火化,但我們這裡火化後骨灰盒還是依俗土葬,留個墳頭,讓後人上墳有個撲頭,這符合大眾的心理,一律平了墳頭,或者有人提出建骨灰堂,都是不符合民眾的心理習慣的。

    其實,農村墳地怎麼完善,我個人主張還是建立公墓比較好,村集體應該負起這個責任來,不能允許私人隨意埋墳,儘管先人的墳墓讓人感懷,上墳祭祖是我們的優良傳統,但是隨處可見的墳墓還是會讓人心理上不安。所以,集中建設公墓,把墳墓集中在平日人們不常去的山野中,是比較可行的。

    其實,早在1992年民政部就出臺了公墓管理辦法。提倡建設公墓,按民政部規定,公墓分公益性公墓和經營性公墓,公益性公墓是為農村村民提供的公共墓地,經營性公墓是為城鎮居民提供的有償服務的公共墓地。公益性公墓由村委會建立,建立公益性公墓由村民委員會提出申請,報縣民政部門批准。所以,村委會應該負起這個責任來。現在我們這兒,有不少村建立了公墓,安排專人管理,各姓都集中在公墓內,但各個姓氏還是分開的,這樣大家都能接受。

    民政部規定,建立公墓應當選擇荒山瘠地,不得佔用耕地,不得建在風景名勝區和水庫、湖泊、河流的堤壩及鐵路、公路兩側。這些其實都很容易做到。在我們膠東,山坡薄地較多,只適合發展林業。其實華人自古有樹葬之說,都會在墓地栽植松柏一類的樹木。而我們這裡松林本來就比較多,把墳墓建在山上的松林裡,還省了我們在墳前植樹。

    另外,現在有些地方農村墳地樹碑現象比較普遍,也有個別發財的人會出巨資修建獨立的祖墳,圈佔山地,這種現象應該杜絕。民政部規定,公墓墓誌要小型多樣,墓區要合理規劃,因地制宜地進行綠化美化,逐步實行園林化。這些規定都是不錯的,把墳地建在山上林地,實行綠化美化,讓墳地更加莊重肅穆,這更符合人們的心理習慣。建在林地裡,讓各種樹木掩蓋那些墳頭的碑石,不到祭掃的時候看不到墳頭,也不會給人們心理增添一些不適,個人以為這是我們農村墳地發展的主方向。

  • 3 # 農人解說

    農村墳地管理,可以說是因地制宜,因村而異,每個地方的差別還是很大的。

    廣西農村,多丘陵,拿我們那來說,村子都是四面環山,幾個村子之間都隔開好幾公里,大山裡的人,真正的落葉歸根,村裡的老人,過了六十以後,就開始置辦自己的棺材,我們那還會特意擺個宴席來請親朋過來見證棺材,不僅如此,還會商量將來走了埋在哪,給自己選個好地方,是我們那老人晚年必定要做的事。

    所以,在我們這丘陵地帶,大山深處,你想埋哪就埋哪,村裡的墳墓基本上是東一個西一個,偶爾家族宗親的會埋一起,每年清明回農村去掃墓,村裡最近的墳墓就在門口,最遠的開車幾十裡地以外。

    像我們這樣的農村,墳地幾乎不存在是不是需要完善的問題,但下了山沒多遠的趙村,離鎮裡幾百米,老人過世墓地就不能亂來,主要存在下面一些問題,可能也是題主擔心需要完善的地方:

    一、佔用耕地

    咱們廣西算是非常“山”的一個省份,越是山,可利用土地反而越寶貴,總的來說人均耕地比北方少,就拿宅基地批准的畝數,都相對會少一些,所以咱們這的房子多是好幾層,北方多為四合院。而越靠近城鎮,耕地更緊張,趙村就是這樣的例子,小小的一塊墳地,也要考慮佔用耕地的問題。

    任由村民自己隨意去找地方埋,勢必會影響到耕地面積的問題,村裡多鼓勵火葬,可火葬農村人都比較牴觸,然後就有了墳地集中管理的情況,一個村專門選了一塊比較貧瘠的土地作為墓地,密密麻麻,上百個墳墓。

    所以,完善農村墳墓關鍵在於:集中管理。

    二、不利於土地開發利用

    現在農村能種地的人是越來越少,未來土地流轉是一大趨勢,但一旦上了規模的土地流轉,承包商勢必會對土地進行改造,土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會因為土地流轉被改造合成一塊,東一個西一個的墳地,不利於土地開發利用,農村人對墳地看的很重,誰也不願意輕易遷墳,提早對農村墳地進行完善,根據相關規定,選擇荒山瘠地,不佔用耕地等條件下,建立公墓,為將來土地流轉打下基礎。

    未雨綢繆,對農村現如今的不合理墳地進行完善,提前做好遷墳的動員工作,也能讓老百姓有個緩衝期,大家會更容易接受這樣的變化,儘量杜絕出現“今天通知一發,明天就要結果”的處事方式,如此會給農村墳地的完善帶來巨大的阻力。

    總結:農村墳地是否需要完善,怎麼完善,歸根結底要根據當地農村的一個情況進行調整和改變,作為老百姓,也要儘量支援村裡對墳地完善的措施,不要做墳地完善的“釘.子.戶”。

  • 4 # 靈子

    每年清明節前後去上墳的時候會發現,有些村裡的墳墓埋的亂七八糟,根本沒有聚集在一起,很多都是將骨灰埋在自己家的耕地或者承包的果園裡面。不但佔用了耕地,而且天天去地裡幹活,都要面對自己的親人,心裡會非常的難受。我們對門的孃家媽去世以後,就埋在她弟弟的果園裡面,而她自己每年秋天又都要回去幫助弟弟摘蘋果。她說她非常不願意去果園裡幫助弟弟幹活,因為只要去果園裡面,就要面對母親的墳墓,心裡特別的難過。

    有人說把墳墓埋在耕地裡面,就是死人跟活人搶飯吃。話說的有些難聽,但事實上也有幾分道理。我覺得我們村對墳墓的處理方式,應該算是比較合理。既避免了浪費耕地,又能夠做到清明節和寒衣節上墳的時候控制火災,教育大家文明祭祀。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村對墳墓的管理方式。

    由於我們村比較靠近縣城,所以幾年以前,就把村裡所有的墳墓全部遷走了,遷移到了離我們村幾十里路的山上。村民自己遷移各家的墳墓,每口墳墓所需的費用由村裡統一發放。由於墳地離家太遠,村民去上墳很不方便,所以每年清明節和寒衣節上墳所需的交通費用,也由村裡年底的時候統一發放。墳墓的排列方式是,從輩分最大的開始往前排,自家親人的墳墓都挨在一起,包括我們這一代人,墳墓已經提前準備好了。村裡讓遷墳的時候,我特意去看了一下自己那個永遠的家。

    為了避免上墳的時候發生火災,村裡在離開墳地不遠處的一個角上,安放了一個四方的大鐵籠子,如果有人想焚燒紙幣的話,必須在大鐵籠子裡面燃燒,嚴禁各家各戶到墳頭焚燒紙幣。這樣即使是颳風的天氣,燃燒著的紙幣也不可能飛出鐵籠子,有效避免了因上墳引起的火情。

    每年的清明節或者是寒衣節,村裡的大喇叭就會提前通知大家要文明祭祀。當天鎮政府的工作人員和村裡的幹部們,都輪流在墓地值班,每一個墳墓統一發放一支鮮花,教育大家儘量不要焚燒紙幣,如果有人想焚燒紙幣的話,必須在村裡規定的地方焚燒。我覺得我們村對墳地的管理還算是比較合理,既不破壞我們的傳統祭祀方式,又能夠儘量做到讓大家文明祭祀,用鮮花代替冥幣。從我們村遷墳以後,從未發生過一次因上墳引起的火災。

  • 5 # 建行漸遠

    如今,在很多農村人去世後的墳墓管理方面大多處於粗放管理模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經濟的寬裕,部分有錢人圈地建墳現象在各地多有發生。如何完善農村墳地管理,是擺在農村人面前的一個有待於解決的問題。

    拿我們膠東農村的墳地來說,基本上是以建在山林居多,這也是與我們這邊的丘陵地帶有關。膠東農村地處丘陵地帶,從古至今,肥沃之地都被視為糧倉,是捨不得用作墳地的,所以我們這邊的墳地大多村裡劃出大致範圍,人們在此範圍內自行擇穴位埋葬。這樣一來,往往雜亂無序。

    這不,近年來也有部分村民將先人的墳墓修建在自家承包地,佔用耕地的個別現象。雖然說農村耕地承包期又延長30年不變,但是這死人與活人爭地現象如不加以制止,任其發展的話後果難以想象。

    我們這邊有個村的做法值得借鑑,那就是農村公墓統一規劃建設。建設的標準統一起來,既節約了土地,又保證了墳墓的整齊劃一。村民去世後,按照去世先後,安排穴位,不允許挑撿。並且對喪葬等方面也做出了相關的規定,提倡喪事從簡,不搞鋪張浪費。

    還有的村子,統一建設了祠堂,專門用來寄放骨灰盒,這樣人去世後,將骨灰寄存在祠堂裡,不再佔用土地。但是華人的意識中,人死後要入土為安,後來,這祠堂也就不了了之,沒有推行下去。

    我們這邊有個別富豪,在其親人去世後,大修其墓。弄得先人的墳墓建的跟皇陵似的,雖說建在山上,沒有佔用耕地,但是規模之大,外觀之豪華不得不讓人咂舌。所以,在社會上產生了不良影響。

    農村的墳地管理,目前的確是一個有待於規範管理的問題。個人認為,統一規劃建設公墓,是農村墳地管理的趨勢,只有統一規劃統一安葬,才能改善亂葬亂埋的現狀,使農村的墳地管理走上正規。

  • 6 # 悠然見東山

    從五六年以前,我們村就有新規定,村民們不準亂圈亂佔墳墓地盤,所有在祖墳之外重新佔用的墳地,必須經過村委稽核批准才行。

    我們村有五大姓氏,分別是:蘭,張,魏,馮,劉,每個姓氏都是以家族形式佔有一個山頭用以埋葬去世的親人,在以前各個姓氏守著各自山頭倒也相安無事。

    但後來幾年,村裡因為有了選礦廠,那些尾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往山溝裡排放,於是有兩姓宗族的部分墳墓被尾礦逐漸侵襲,無奈只好搬遷。

    但被遷墳到地裡的農民會有抱怨,也有人把這些事反應給村幹部,後來村幹部發現有的村民把墳墓圈佔很大的地方,甚至出現了很多活人墓,於是為了杜絕各種亂佔亂圈甚至佔用耕地的現象制止,村領導制定村規民約,以後村民圈佔墳地需要村委批准,耕地果園禁止圈佔。

    這幾年村民們再沒有人把墳地遷到耕種地裡和果園裡,農民如果有需要遷墳地的,需要跟村裡彙報,只准在指定場所尋找合適土地,基本上都是集中在一起,村裡幾個小山頭被墳墓佔領。

    暫時我們村墳地還沒被完善過,山裡松樹很多,墳墓也很多,想完善到公墓那樣整齊是很不容易的,只要村民不要亂圈亂佔,別對耕地和果園造成農民種植上的影響,那就沒啥大問題。

  • 7 # 小唐話三農

    土葬是幾千年傳下來的風俗習慣,人死之後入土為安,為自己選擇一塊好的墳地是農村老人的一個願望,有的地方老人一過六十就會給自己準備棺材和選好墓地。

    像我們這有些家庭條件好的老人,看中了那塊地,就會把那圈起來或者建一個活墓把那塊地佔著,等到百年之後就葬在那裡。所以農村的墳是倒處都可見的,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農村的墳雜亂無序,不僅讓人看起來不舒服,還對耕地資源造成浪費,對於這種現象農村墳地該如何完善?

    一、統一規化墳地

    農村是沒有統一的墓地的,一般老人過世都是葬在自家的山上或者田地裡面,所以就會有走到這裡一個那裡一個,這樣不僅佔用了資源還不方便回來掃墓。

    如果農村像城裡一樣有統一的墓地,那樣不僅節約資源,而且每年清明節回來掃墓也比較容易找到,不用掃個墓跑來跑去還找不到墳墓在哪。

    二、建公墓

    農村很多荒山是閒置在那沒什麼用處的,可以從這些山裡挑一個位置比較好的荒山建一個公墓,讓散落在到處的墳地能集中在一起,這樣就可以解決了佔地問題,能夠更加合理的運用土地資源。

    這幾年就聽說我們這裡要建公墓了,公墓選址是在隔壁村那一處荒山,那裡不僅交通方便環境也好。這樣建成公墓之後還有專人管理,清明掃墓的時候就不用費勁的到處跑,也不用擔心在拜祭先人時留下火災隱患。

    三、鼓勵火葬

    現在農村人的思想覺悟還是挺高的了,如果實施火葬也不會被大部分人牴觸,人死之後早晚都是化為塵埃,只是時間的問題。實行火葬可以節約資源為子孫後代謀福,這也是功德一件。

    而且農村每個村裡都會有自己的祠堂,老人過世之後的牌位都是供在祠堂裡,如果農村實施火葬,把骨灰盒統一放在祠堂裡,不僅方便拜祭,也為後代子孫造福。

    總結:土葬是農村千百年來的風俗習慣,小唐覺得對那些不願意火葬的農村可以進行墳地集中,或者是建成公墓,這樣就不會造成對土地資源的浪費,看起來也更美觀。

  • 8 # 刺楸

    問:農村那些墳地該如何完善呢?

    「富修墳,窮算命」,但實際上,無論是有錢人還是窮人,都很在意墳地的修繕與維護,因為墳地是先人安息的地方。

  • 9 # 悠悠鄉村路

    我們這裡是平原地區,墳地多在農戶們的耕地裡,以前人們的家族觀念很強,不僅是居住的地方根據家族來劃分,墳地也是按照家族的輩分來依次排開。近幾年人們的家族觀念越來越淡,居住的地方也越來越分散,很多人還會將在家族中的墳地移到自家地裡方便以後祭祀。

    在農村墳地管理的確很鬆散,一般家裡有老人去世以後都會埋在自己家的地裡,平時去地裡幹活的時候還可以清理一下墳墓上的雜草,如果墳地在別人家的地裡的話,平時老去地裡修繕墳墓肯定不方便,再加上現在都是機械化種植、機械化收割,農村的墳地多是比平地高一些的“土堆“,稍微不注意就會將墳墓削一些下去。

    近幾年農村進城買房的越來越多,很多人在城市裡定居以後,只有清明忌日能回來給逝去的老人去世,在前幾年我們這裡就發生過一件回鄉上墳的人找不到自家墳墓的事情。張哥在十來年前就做生意,做生意掙了一些錢後就帶著妻子孩子在城裡買了房,家裡老人去世後便埋在了祖墳裡,埋祖墳的地方是別人家的耕地,這家人在前幾年覺得種地不掙錢便將地租給了外鄉人,在一起秋收玉米時,收割玉米的機器因為沒看到墳地就把墳地給剷平了(墳地因為很長時間沒人修繕本身就比平地稍微高一些),等張哥第二年清明回家上墳時按照記憶中的位置去找墳墓,結果放眼望去全是麥子(我們這裡種植冬小麥),為了找墳地也不能將麥子全部都割了,只能等到夏收以後張哥才找到了墳墓。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在發生,張哥便將老人的墳墓移到市裡的公墓。那一年也有很多人將原本在別人家耕地中的墳墓遷到自家耕地裡。

    在農村的墳地多是建在耕地裡,如果像城市中一樣有專門公墓的位置,那麼要建的公墓肯定也是佔用村子裡的耕地,是很不靠譜的一個辦法,像現在自家的墳墓在自家的耕地上還是很合理的。我家的墳墓在前些年遷到自家耕地中,目的就是為了能更方便祭祀和修繕。

  • 10 # 少三番愛釣魚

    隨著農村現在不斷的發展,而且房子建的也越來越多,以前農村的房子大部分是建在山腳下,和現在越來越多的房子直接建到山上去了。在我們當地,是丘陵地區,因此山地比較多,把以前的人們,大部分都會將自己先人的墳墓修建在山上。隨著現在,房子建的越來越多,有些房子甚至邊上就是別人的墳墓,想想就覺得挺可怕的。

    以前在農村地區有一定的年份的,他們的墓碑基本上都已經不一味的,而且甚至有些墳墓已經夷為了平地。因此經常有一些人在建房子的時候沒有注意到,旁邊有墳墓,等到房子建完了之後,就會出現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就是突然這個墳墓的主人,他們的親戚又重新要給他們掃墓,突然找不到墳墓的位置。因為沒有墓碑,所以有時候很難找到他們的具體位置,只能夠在大概的位置重新建一個墳堆,然後立墓碑。房子的主人並不知道之前自己建的房子周邊有墳墓,突然知道自己房子邊上可能有墳墓,這讓他們的內心可能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

    所以對於農村的墳墓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作為已經過去的先人的墳墓,作為後代理應妥善的管理好,而不應該是想來祭拜的時候才過來。有些墳墓由於長時間無人管理,導致墓碑塌陷,最終夷為平地,一般的人根本就看不出這裡有墳墓。所以,一定要對墳墓進行妥善的管理,墓碑一定要有,絕對不能遺失。而且對於墳堆最好用水泥封住,這樣才不至於經過長時間的沖刷之後,墳墓變成了平地。這樣到時候想要去掃墓都找不到具體位置,就非常的尷尬了。

    如果是山地丘陵地區其實還好,因為大部分墳墓都是建在山上,山上一般人去的比較少,而且大部分在山上建墓的都有墓碑。但是最尷尬的就是一些平原地區,在中國的北方地區尤其是華北,由於當地主要以平原為主,自古代以來,墳墓都是修建在平原地區的,有一些墳墓由於經久未修,導致不知所終。我們經常可以聽說在華北地區,尤其是以前的中原地區,發現在一些農田下面有古墓。就是因為那些墳墓經過太長的時間沒有人去管理,導致這些墳墓永遠的埋藏在了地下,根本沒有人知道他的位置。

    所以在平原地區,其實有一些墳墓是因為以前沒有得到很好的管理,建墳墓的地方都是直接插在農田當中,而且以前的建墳墓都比較簡單粗暴,甚至有些只是直接建一個墳堆沒有立墓碑,那麼這種墳墓很容易消失不見。所以作為後人有責任去為先人立好墓碑,然後每年都要進行維修,這樣才是對先人的尊重,也不至於給別人帶來麻煩。

  • 11 # 農村小小李

    年後村裡面因為上墳,而發生了兩件大動干戈的事情,三天前是鄰居三爺爺去世的十週年,按照我們農村的傳統習俗,這一天要舉行一場儀式,家族裡面的晚輩,以及親朋好友們,要去三爺爺的墳前悼念一波,燃燒紙錢,三跪九叩,以此來表達後輩們的哀思。

    三爺爺的墳墓埋葬在村裡隔壁老王的麥地裡面,在三爺爺十週年的前兩天,正趕上隔壁老王家裡澆麥子,三爺爺的子孫提前告知了老王一聲,讓他稍等一天澆地,等十週年儀式結束,再給小麥澆水,老王也一口答應了下來。

    可誰知道等三爺爺十週年那天,眾多親朋好友,前往三爺爺墓地拜祭的時候,突然發現,那塊地裡面居然已經澆滿水了,整個地裡面泥泥泥濘濘,根本就進不去人,一般親朋好友只能是跪倒在路邊,對著墳墓遙遠的拜祭了一番。

    中午親朋好友吃過飯,三爺爺的兩個孫子喝了點酒,一時氣不過,直接就找到老王的家裡理論,老王解釋說,他白天干活去了,忘記把不能澆水這件事情,告訴自己的媳婦,所以在老王不知情的情況下,他媳婦自己去澆水的,希望三爺爺的兩個孫子能夠諒解。

    本來三爺爺的兩個孫子吵吵了幾句,這件事情也就算是完結了,可就在三爺爺的兩個孫子,走出老王家門口的時候,老王嘴裡嘟囔了一句,我自己的麥地,我想什麼時候澆水,就什麼時候澆水,管你們什麼事那?三爺爺的兩個孫子,本來就對老王的解釋不滿,聽到這句話以後,怒火一下子就徹底爆發起來,兩個人逮著老王就是一頓胖揍,最後鬧得不可開交。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因為,村裡面的老張頭去世,他家的祖墳並不在自己的地裡面,所以他去世以後,被埋在了村裡面劉麻子的麥地裡面,大家都知道,埋葬去世的人,往往鬧得動靜會比較大,人來人往的比較多,再加上喪葬車隊的來往,所以確確實實對麥苗造成了一定的損害。

    老張頭埋葬完以後,劉二麻子不願意了,一定要老張頭的兒子,賠償給自己一部分青苗補貼,說是麥苗被壓倒了,會造成減產,所以這個損失要讓老張頭的兒子承擔,老張頭的兒子堅決不認賬,言辭鑿鑿的說道,自古以後,咱們村裡面,埋葬老人,都是按照這個規矩埋的,大家都沒有要過補償,你憑什麼給我要錢?兩個人各說各的理,爭執不下大打出手,結果雙雙住進了醫院。

    以上就是我們村裡面,最近發生過的,因為墳墓埋葬而發生的爭執,像這樣的事情,其實在一些農村是層出不窮的,首先我們要知道一個現實就是,農村裡面的墳墓,或者是祖墳,所埋葬的地方,現在大都是不在自己的責任田裡面,一開始墳墓肯定是都埋葬在自己的責任田,但是後面隨著責任田的承包分配,所以如今就導致了這麼一個結果:自己家的祖墳埋葬了別人農田裡面,而別人家的祖墳埋葬在,自己的責任田裡面,眾所周知,現在的人過世,埋葬的位置,肯定是跟著祖墳埋,所以會出現有一些農戶田地裡面,會埋葬好幾個別人家的墳墓。

    肯定而言,田地裡面埋葬過多的墳墓,一來會造成畝產量減持,農耕勞作不方便,再者就是弄得種地的這家人心惶惶,過去農民都是老實善良,沒有人在乎這個,而現在一些農民斤斤計較,就開始對這種現狀不滿,所以就會發生類似於這樣的糾紛。

    農村墳地怎樣完善?

    首先很負責地說,入土為安落葉歸根,是幾百年的傳承,我所在的魯西南農村,雖然說是火化以及成了主旋律,但是土葬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很直白的來說就是:把去世的人火化以後,然後再進行土葬,這也是目前大多數農村的一個喪葬現狀吧。

    根據我個人的觀點來認為,當前農村對於墳地整改的條件是遠遠不夠的,第一來說就是,當前的農村條件有限,公墓或者祠堂建設都是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經濟條件,還遠遠不成熟。

    第二點來說,農民的意識還跟不上,入土為安落葉歸根已經深深地烙印在,絕大多數農民的心中,我認為死後火化已經是當前農民對於喪葬接受的最大底線了,在趟過去一步,實施下去的困難程度難上加難。

    在目前階段,平墳墓,大規模的組織遷移墳墓都是很難實施下去的,當然了一些有深度,有經濟條件,農民思想先進的農村,都在有組織有規律的組建公墓,這一點是非常可喜的,我給出的建議就是,組建公墓的過程一定不能操之過急,這不是一時之功,一定要最大限度的考量當地農民的態度,千萬不要冒天下之不韙而為之。

    當前農村對於墳墓的完善,目前可行,行之有效的辦法,還是非常少的,責任田墳墓過多,肯定會導致收割不便,農作物減產,如果按照這個思路去考慮,那麼遷移墳墓,組建公墓勢在必行,可是如果考慮千年傳承,祖上根本,那麼又是一個大大的忌諱,所以農村墳地完善舉步維艱,行動不可在當下,需一步一個腳印。

  • 12 # 觀天佛

    留上一個招牌,知道爺爺奶奶在哪裡埋著就行,再往上數知道的也就不多了 ,誰還知道老祖先在哪裡埋著。

    深埋在地底下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屍體腐爛發臭, 影響活人的正常生活,入土為安。

    現在興了火葬,解決了那些遺臭的問題,免費火葬才大快人心,把骨灰盒安放在家裡更好 ,去地裡再埋一個骨灰盒 ,多此一舉 。

    只要都興了火葬,那地裡也就不再有新增加的 墓堆了,原先墳墓地的墓堆,慢慢的也就消失掉了 。

    最近一段時間, 很少聽說那裡有埋人的事 ,害怕火葬的人, 夜裡偷埋 ,那倒也很省事 ,不知不覺的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比火葬還省功省錢 ,新生事物都是慢慢的適應的 ,誰都是想往好處辦的 。

    上了年紀的人 比較想不開 ,沒有改變的必要 。再往後的年輕人 思想開放 ,就不再去計較那些 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習時思想總是開小差的人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