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普愛生活

    不是沒有一席之地,而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當初,中中國產機車(幾個國內大廠)進入越南之後,物美價廉的機車受到越南民眾的青睞,銷量一度領先。

    早年中國的機車企業太多,國內市場漸漸飽和,為了生存廠家紛紛降價搶佔市場,漸漸價格戰打到國外去了。

    看到越南巨大的商機,機車商紛紛進入越南市場。

    正值國內機車廠魚龍混雜,百花齊放的時代,想賺錢只能從成本上想辦法。

    後來,變相競爭到什麼程度,力帆Quattroporte尹明善說了一句:中中國產機車在越南基本上論斤賣。

    低廉的價格其質量可想而知,中中國產機車在越南的質量問題頻發。

    所以,口碑也在那時開始越來越差,加上國內市場也在不斷地壓縮,一旦賣不出去了,就只能“退出越南市場”這一條路了。

    後來,日本車也降價了,重新進入市場,越南人轉而反過頭來買日本車。

    隨後,國內的品牌市場份額一直下降,總的來說,越南市場是中國國外擴張的一個教訓。

    總的來說,越南機車的價格還挺貴,不過好在質量過硬,3萬元的機車很普遍,年輕人都是4~5萬的機車。

    上圖:一頭牛也能拉,服不服氣?

    寫在最後

    你們說,這樣的結局,是不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如果時間可以重來,你們覺得他們還會重蹈覆轍嗎?

  • 2 # 烽葉戲諸侯

    中國機車在越南也曾風光過,大街上八成都是中國品牌,可惜盛極一時,隨後兵敗如山倒,輸得一敗塗地。

    在越南街頭想再找到一輛中國製造的機車,已經不太可能了。

    01:越南是怎樣的國家?

    越南曾經也在中國的版圖之內,從秦朝時期開始,被統治了一千餘年,到了968年才開始獨立,建立了越南這個獨立的國家。

    越南的工業基礎十分薄弱,很多原料都需要進口,導致國家發展所需要的各種配套產業跟不上。

    國民對進口商品非常依賴,這也讓整個國家創造出來的財富,一大部分都會被其他國家拿走。

    再加上越南的海岸線很長,每年需要投入大筆的國防資金,在這樣的環境下,普通越南老百姓的人均收入很低,生活上自然也談不上富裕。

    在越南的街道上,小汽車和電動車的數量很少,最常見的就是機車和腳踏車,而機車又是最重要的代步工具,有些越南人甚至專門拿來運貨。

    02:越南是機車的王國

    越南是一個機車普及率極高的國家,有多普及呢?我們來看一組資料:

    2018年,越南相關部門統計了當年機車的銷售數量為328萬輛。

    對這個資料,乍一看好像不多,但如果你知道越南人口總數才不過9700萬,就會感到驚奇:這個國家的機車市場也太龐大了吧。

    早在前些年,越南機車的全國擁有量已經達到了4500萬輛。

    機車的普及率如此之高,其實跟中國90年代還是有些類似,一方面受制於國民的可支配收入,另一方面是公路的普及率不高。

    眾所周知,越南有很多漂亮的女孩,她們戴上頭盔,裝上職業裝,在街頭是一道靚麗的風景,能給人“英姿颯爽”的視覺衝擊。

    日本的機車產業發展得很早,也是最早一批進入越南市場的商家,在中國品牌未進入越南市場之前,一度達到了95%的市場份額。

    然而,從1999年開始,因為中國品牌機車的進入,越南機車市場的格局就發生了根本的轉變。

    憑著天時地利人和,藉著製造成本和相鄰國家的優勢,中國對越南出口的機車售價只有日本機車的一半。

    剛投入市場就遭到民眾的追捧,到了2002年,短短的三年時間,中國品牌機車的佔有率,已經達到了80%以上。

    國有品牌已經把日本機車逼到了邊緣,可以說當時在越南市場,佔有了絕對的優勢,然而這一優勢卻沒能延續,反而成了一種反制力量。

    為什麼在前途一片光明的時候,反而丟了越南這塊市場呢?原因也很簡單:

    當時,中國正處在機車大發展時期,很多機車品牌一擁而上,競相進入越南市場。

    沒有了日本這個強大對手之後,每個品牌各自為戰,為了擴大經營的利潤,以及擊垮國內的潛在對手,全都在使用市場固有的慣用手法:用價格戰拖垮對手。

    這本來是對付日本的殺手鐧,再用來對付國內同行,這樣的優勢就不復存在了。

    價格戰當時演變到什麼樣的程度?

    國內機車巨頭之一的力帆Quattroporte尹明善,曾無奈地說,機車在越南已經廉價到論斤來買賣,摺合一斤2美元的價格。

    一輛幾千塊的機車,最後到了廠家手裡的利潤只有幾十塊錢,顯然這是一個雙敗的結局。

    機車廠家為了利潤,只能在機車品質和質量上壓縮,最後導致了“做工粗劣、用料廉價、售後服務差”等顧客無法容忍的結局。

    對越南老百姓來說,雖說價格戰,他們是最終受益者,但買了機車之後故障頻發,不是修這個就是換那個,任誰都受不了。

    久而久之,對這樣的機車自然有了牴觸情緒,如果有可以替代的機車,那麼再想購買的情緒就大打折扣了。

    其實,這也符合我們的選擇習慣,比如我們去菜市場買肉,如果有家的肉買回去後,發覺不怎麼新鮮,還偷工減料,那麼下次基本就不會再去光顧了。

    國內機車廠家,用這樣的競爭方式來淘汰對手,無疑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得不償失。

    這無疑也給了日本品牌重新佔領市場的絕佳機會,到後來誰也討不到便宜,反倒給別人做了嫁衣。

    在2002年之後,日本也意識到了成本的重要性,透過把機車的製造產業外移,來降低成本,在中國機車口碑下滑的時候,又以低廉的價格重回越南市場。

    越南人也不笨,後來越來越多的人發現,日本機車雖然還是貴一些,但是比其他的機車經久耐用,這也符合“物競天擇”的自然規律。

    這樣一來,就如同當年中國品牌席捲越南一樣,日本機車一下子又在越南站穩了腳跟,並且這樣的優勢越來越明顯。

    到了2018年,本田、雅馬哈等日本品牌的市場份額已經到了90%以上,而中中國產機車不斷地被越南市場拋棄,份額連5%都不到。

    綜上所述:

    曾經以低價衝入越南的中國摩企,佔領了越南80%的市場之後,為了市場佔有率,一味地降低成本,降低品質,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機車三天兩頭壞,口碑越來越差,慢慢地堆滿了廢品站。日本品牌捲土重來後,售價也降價了,但人家的質量沒降,買了之後騎起來省心,不用時常修修補補,十多年來都沒有什麼大問題。

    就這樣,中國的機車開始走下坡路,越來越被這個市場所遺棄。

    說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東南亞很多國家都以機車為主要交通工具,但是無一例外地是,幾乎每個駕駛員騎行時都會佩戴頭盔,安全意識不是一般的強。

    03:越南“人手一輛機車”的現狀,可能不久會發生改變?

    因為考慮到未來的“環境和交通”因素,越南也在研究透過“禁摩”等方式來改善環境。

    先從某些區域或時間段開始禁摩,與此同時,加快完善公共設施,到2030年,在河內市等各郡實行禁摩。

    這樣的政策,有些似曾相識,前些年中國北京和廣州也實施了相應的對策。

    贊成禁機車:機車會導致城市混亂,禁摩對城市有益。

    1.胡志明市和河內,每年有成年上萬的人湧入,不管是上學還是打工,機車都會隨之增加,如果不加以引導,城市的道路會跟不上,極易造成混亂和擁堵。

    2.汙染問題,特別是一些老款的機車,沒有排氣過濾器,尾氣裡的煙塵會排放到空中,達不到相關的排放標準。

    3.機車一多,停車位就要增加,道路會變窄,同時也會冒出一些新問題。

    比如:為了方便機車顧客,街頭的小販、小吃店多了起來,停下機車就能買東西,不僅有衛生問題,“佔道經營”也容易引發更嚴重的後果。

    反對禁摩:他們認為這樣的方案就是部門無作為的表現。

    在西方發達國家的城市裡,照樣有很多機車在路上騎行,機車本身不醜陋,倒是機車的隨意文化,相關部門要進行監督。加強機車的管理行為,而不是政策一刀切,小汽車增加了,同樣也會增加交通擁堵,政策應該傾向公共交通上。我的觀點:

    機車淘汰是必然的趨勢,中國就是最好的例子。

    從環境的角度,機車確實汙染很嚴重,而且機車很難進行有效地管理,交警人手不夠。清潔能源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比如普及電動車。

    中國電動車的各項產業已經日趨成熟,這時候的越南市場對中國來說,可能又是一次機會。

    文末給大家一個出個難題:

    你們覺得,中國的電動車還能進入越南市場嗎?會重蹈“機車一樣”的覆轍,還是一雪前恥?

  • 3 # 保護我方張醫煜生

    首先,你這個思想很危險啊!

    其次,毛主席說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然後主題:你知道sym嗎?臺灣是中國固有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品牌也是中國的,不要說抬槓,這行問題沒有商量餘地,沒有偷奸耍滑的空隙!

    最後:春風機車19年重新進去了越南市場!

  • 4 # 雲之南8

    因為中國禁摩,禁摩的效果就是機車銷量上不去,上不去就沒有太多的資金投入後續研發,沒有後續研發也就意味著技術沒法子和外企PK。換作是你自己,同一級別的產品你會花同樣的錢去買技術落後的產品嗎?

  • 5 # 大朋OvO

    我一九年在越南一年,越南人給的答案。02-04年中國機車在越南佔領了,百分之75左右的市場。後邊就消失了,總結下來就是兩個原因。

    第一:品質差,經常出問題。

    第二:款式不符合越南國情,越南適合個頭小,馬力強勁的機車。

  • 6 # 孤獨黴藥

    中國是最早在越南出口機車的國家,而且質量好,價格也便宜,所以當時在越南有相當一部分的機車都是中國製造的,後來南韓等周邊國家也看中越南這塊肥肉,於是也出口機車到越南銷售,這些後來居上的國家想打入越南的市場,首先在價格、油耗等等方面都給予了相當大的優惠。 於是中國進口機車的價格就不得已降低,所以只能透過改機車的質量,來降低生產成本,所以中國製造的機車質量被改了之後,質量就沒有以前好,所以後來越南人都改用質量好、價格便宜、款式多的日本生產的機車。之前中國好不容易在越南建立好的口碑,就這樣被毀於一旦,慢慢的中國製造的機車在越南的銷量從此是一落千丈!

  • 7 # 鄉村小水

    截止2019年,越南總人口約為9700多萬,但是全國機車的保有量卻高達4500萬輛,平均每2個人就擁有1輛機車,因此越南是“騎在機車上的國家”。中國製造向來以“物廉價美”著稱,但是在越南這個“機車王國”卻很少見到“中國品牌”的機車,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越南人喜歡買機車有4個主要原因

    1、越南的基礎設施不發達。越南公路的總里程雖然有20萬公里,但是鄉村基礎設施非常落後。由於資金不足,越南的鄉村道路非常狹窄,且水泥路或者柏油路比較少,路況非常差。

    其次,越南是一個多山的國家,一旦到了雨季道路就會變得泥濘,開汽車會顯得非常不方便。

    2、越南人口擁擠。越南國土面積有9300多萬,但是國土面積卻只有33萬平方公里,作為對比,中國雲南的國土面積為39.41萬平方公里,長住人口不到5000萬。越南人口過於密集,如果都買私家車,那麼道路只能變得更加擁擠,而機車對道路的要求低,可以隨停隨放,大大方便了人們的出行。

    3、人們的收入水平比較低。越南國內經過長期的戰爭,經濟遭到了嚴重破壞,即便近年來越南經濟在不斷髮展,但是人們的生活水平依然比較低,人們月平均工資僅僅2000多元,轎車對於他們來說價格更加昂貴,轎車算得上是奢侈品,價格相對便宜的機車自然更受到人們歡迎。

    4、父母有送子女機車的習慣。在越南,你可以沒有愛情,但是不能沒有機車,與其它國家父母送汽車不一樣,在越南只要孩子年滿16歲,父母都會送輛機車給孩子作為代步工具。在越南很多孩子也存在攀比的情況,而最直接的就是比機車,沒有機車別人容易看不起你。

    機車相對於汽車,更加方便、實惠、實用,因此越南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機車,是名副其實的“機車王國”。

    越南對機車的需求量很高,每年都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的機車,但是越南為何沒有中國機車品牌的一席之地?

    在20年前,中國機車品牌一度佔據了越南80%的市場,但是如今在越南街頭卻很難看到中中國產機車。那麼中中國產機車在越南是如何崛起的?又是如何衰落的?

    1、日本盛極一時。越南的製造業不發達,機車大多依靠進口,而最大的進口國就是日本。根據資料顯示,在1998年日本品牌的機車佔據了日本90%以上的份額。

    2、中中中國產機車把日本牌機車逼到絕路。越南對機車的需求量比較大,中國自然不願意放棄家門口的這個大蛋糕,因此在1999年以後,中國牌機車開始大舉進入越南,日本牌機車雖然質量好,但是價格過於昂貴,因此中國牌機車要想佔據越南市場只能靠價格優勢。

    而中國牌的機車在越南的售價,相比日本牌機車要便宜1/3~1/2,而且中中國產牌的機車相比日本牌機車質量差別不大,這樣一來肯定越來越多的越南人願意購買中國牌機車。到2002年,僅僅3年的時間,中國牌機車在越南機車市場的佔有率就達到了80%以上,僅重慶機車出口到越南的市值就超過3億美元。可以說日本多年打下來的市場短短3年就被中國佔領,日本牌機車在越南被逼到了絕路。

    3、日本牌機車重新崛起,中國牌機車日漸衰落。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牌機車進入越南市場,越南機車的品牌之爭變成了“同行的內戰”。

    同行之間都想用價格壓倒對方,機車的利潤本來都是有限的,價格的進一步降低自然也會影響機車的質量,出口到越南的機車往往存在著偷工減料、零件質量差的問題,這樣的機車不僅耗油量更多,而且還要經常維修,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此外,價格戰越演越烈,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行為,使很多機車商家遭不住,中中國產機車的品牌價值也越來越低,中國機車在越南賣廢鐵價。品牌價值一旦低下來,想要再提升就非常困難,低廉的價格對應的質量肯定不會太高,因此中國品牌逐漸被越南消費者拋棄。

    注意:越南人對機車的質量要求比較高,機車不僅是重要的載人工具,更是重要的載物工具。如果一輛機車僅僅載四五個人,那麼你也太小看他們了,越南人喜歡用機車運輸貨物,農產品、木頭、牲畜,只要能綁上去都能運,因此動力足、質量好的機車非常受越南人歡迎。

    總結,物極必反,盲目地追求利益而不注重品牌價值的提升,最終肯定會跌入深淵。打鐵還需自身硬,透過降低質量來降低成本是不可取的,低質的產品最終會被消費者拋棄。任何產品都需要注重品牌價值的提升,而品牌價值的提升應以過硬的質量為前提。

  • 8 # 沉睡中的小白

    不只是機車,任何一個行業都是。電商更特麼厲害。全靠走量。銷量低的用次品代替。銷量高的想賺的更多也用次一級的。這還只是我周圍的。放到全國就更沒眼看了。

  • 9 # 墨策

    越南人口:9700萬人,但他們機車使用量高達4600萬部,也就是說平均兩個越南人出行就有其中一個會選擇機車,因而越南被稱之為“騎在機車上的國家”。

    雖然多數越南人出門時候選擇機車,可他們在選擇相關品牌時並沒有選擇中國製造,而是選擇日本製造機車,所以在越南街道上我們能看到不少日系機車雅馬哈。

    越南境內四分之三都是山地丘陵,路況複雜,交通不便,出門的騎行機車比汽車方便不少。

    再加上越南水平確實不高,很多越南人一年收入也就2萬到3萬人民幣左右,這樣的收入如果要買車,確實有些難受,因而很多越南人處於經濟考慮,紛紛選擇買機車。

    可以說,機車不僅承擔初心重則,同時會能為自己生活提供不少幫忙,因而很多越南人都喜歡將機車改造,以便於增加他的承重力,讓自己生活方便不少。

    所以說,越南人在選擇機車看重的是價格和質量,畢竟價格低質量好的機車能受到他們喜愛。

    越南國內中國機車佔據80%市場,這讓日本機車商必須要有足夠特色,才可以從中國廠商手中奪取份額,日本廠商對此心有成竹,他們覺得油耗低、質量好,能讓自己迅速奪取越南果真。

    如今中國機車在越南失去了市場,所以就算你想買中國機車,店主也會建議你加點錢買日本或者南韓機車,畢竟中國機車在他們心中名聲已臭,想要挽回已經不太可能,所以說中國機車若想恢復曾經的市場,確實要付出一番努力。

    這幾年,日本機車廠商雖然對節約了相關製造成本,可實際上他們對質量上把控依舊嚴格,這讓越南人覺得日本機車雖然貴,可他質量有保證讓他們用得更久,因而他們處於經濟考慮依舊選擇日本機車。

    這些年來,日本機車廠商已經佔據越南機車市場90%份額,中國廠商則不斷丟失陣地,份額到了可伶5%左右。

    除此之外,越南機車駕駛員有個十分好的習慣,那就是出門騎行都會佩戴頭盔,從中能看越南機車駕駛員安全意識還是很高的。

    從這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出,價格戰或許能讓自己取得一時優勢,但如果你不重視質量和技術還是一樣玩完,我覺得國內企業不要老是銷量利潤,而是應該開啟一種新模式,注重質量和技術才能確保自己企業走得更加長遠。

    對此,你們有什麼想法?

  • 10 # 人間的煙火味

    一位在越南賣機車朋友告訴我,很多年以前在越南的街頭隨處可見中國製造機車,當時可謂是非常的風光,但隨後因為內部的問題,導致市場份額全部被日本搶走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越南其實就是一個機車大國,這也是由於他們的國家經濟所導致,因為在越南有很多的路只適合過一輛機車,同時對於他們來說想要買起一輛汽車也是非常難的。所以這個時候機車自然就成為他們的主要交通工具。

    機車在越南屬於一個什麼樣的情況

    一、基本每家每戶都擁有一輛機車

    越南目前大約有9700萬人,而持有機車的數量達到了4500萬輛,如果按一家三口之分,基本每個人家都有一臺機車,這個市場的分額可以說是非常大的。

    二、地理位置所決定的

    整個越南地形狹長,他們國內大部分面種都是山地和高原,主要城市的交通也是限制的非常厲害,而且還比較混亂,有一些地方完全就能沒有汽車能過。所以這個時候才會出現他們對於機車的需求。

    在越南你可以看到成千上百的人騎著機車去營生,有載客的,有拉東西,也有單純做為上下班交通工具的,可以說再越南機車對於他們當地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也和我們80年代是一個情況。

    所以基於這三個條件,機車在越南可以說是非常的普遍,也是非常的搶手,而這個時候就有更多的國家瞄準了越南的市場。

    日本搶先佔得市場,而後被我們所佔領

    一開始進軍越南機車的市場是日本,因為他們國家的機車確實出名,比如:本田、鈴木、雅馬哈、川崎,這也是日本四大機車品牌,可以說不管是那一個都是非常出名,不僅是自己的國家,就連我們國家也有日本機車的市場。

    一開始進駐越南市場的時候,可以說日本的機車是非常出名的,基本馬路上隨處見的都是日本生產的機車,因為他們的機車確實質量非常不錯。

    就在這個時候,我們國內機車製造商看到了這個市場,所以大舉進攻越南。

    一開始過去肯定還是沒有市場份額,因為當時的越南已經被日本機車佔領了,所以這個時候大家都想了一個辦法,團結起來玩價格戰,統一戰線。

    這是一種什麼方法,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比如日本製造的本田一輛價格大約是4000元左右,那這個時候我們國內所有的製造商就團結起來一起把價格控制在3200元。

    這樣一來大部分人都會來我們這購買,這一招也確實是有效果,沒用多久就搶佔了日本的一部分市場,馬路上也能看到我們Z國製造的機車了。

    但為了搶佔更多的市場,這個時候Z國製造商推出一項計劃,就是以舊換新,如果你有一輛舊的機車只需要加一部分錢就能換一臺新,而且所有國內的製造商也是一樣。

    這樣一來那些曾經買了日本機車的人都會選擇去換車,一來二去,慢慢的日本機車就完全沒有銷量了,而這個時候我們基本上搶佔了95%以上的市場,可以說馬路上的機車基本都是Z國製造的。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這個時候可以說把日本的機車商所佔的市場完全搶過來了,對方看到這樣的情況,那也只能是撤回國去,這個時候就只剩下我們國內的製造商。

    越是隻剩下一家,就越會出現問題,這個時候看著越南的市場只有我們自己,大家就都玩起了價格戰,你賣3000元,我就賣2800元,你賣2800,我就賣2500元。

    以此類推,反正就是要比低,再這樣的一種情況下機車的價格是越來越低了,而利潤也是越來越小了,這其中最受利的就是越南人。

    在利潤變小的情況下,想要機車的質量還和以前一樣,那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這個時候就只能減配,把一些關健的不太用得著全部減掉。

    比如:發動機用一些舊款,輪胎用一些質量差的,線路用差的,燈泡用差的,整個框架也用便宜的鋁材,在這樣的情況下機車自然而然就會經常出事。

    以前一臺機車可以用7-8年,現在就用1-2年,最關鍵的是隔三差五就需要去修理,那越南人也不傻,看到這種情況之後,就肯定不會再買了。

    所以這個時候日本再次瞄準機會了,重新入駐到越南的市場,慢慢眼看著我們佔領的市場,完全被日本人拿回去了。

    這也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所以才導致在越南到現在很少能看到我們製造的機車了。如果當初沒有這個價格戰,那估計我們依然是越南機車市場的主力軍。

    未來還有沒有可能再次搶回來

    這種情況我個人覺得非常難,因為我們製造的機車在越南人的心中已經留下了不好的影像,想要去改變那是非常難的。

    除非說有人去背書,或者說加大公信力,測試質量非常可靠,但這樣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價格必然得上漲,那和日本機車一樣,大家也沒有必要的換。

    所以想要再次去搶佔之前的市場是非常難的,可能區域性一些市場可以慢慢搶回來,但想要再回到以前那種風光的時候是非常難的。

    所以在這個也給我們吸取了一個教訓,賣任何產品首先還是得質量可靠,如果沒有質量,那丟掉不僅是市場,甚至還是未來的經濟損失。

    就好比我們現在生產出來的東西,以前一臺腳踏車起碼可以騎五六年都沒有問題,現在一臺腳踏車能騎一年左右就非常不錯。

    所以說質量可靠,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看清楚這個本質,才有可能再次搶越南的市場給搶回來。

    越南會不會禁摩,用什麼來代替機車呢

    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個人覺得越南不會大面積禁摩,可能會以主要的城市來進行禁摩,比如:河內、胡志明市、海防等等,這些城市未來肯定會禁摩,

    至於其他城市起碼未來五到10年應該不會去禁摩,而這也將便宜了日本,因為他們目前是越南機車市場最大的供應商。

    一般禁摩之後那肯定會有一個代替的產品,這個產品基本就是電動車,就像我們國內一樣,現在大部分都是電動車。

    這也是唯一一個能正常代替機車的產品,很多人肯定也會說汽車也可以,但是汽車價格高,一般人還是買不起的。

    所以如果越南有禁摩的情況,那我們再次搶佔市場就迎來了很好的機會,因為目前我們國內電動車也有很多品牌非常好。

    希望機會到來的時候,這些電動車商能把握住機會。這也將是我們最好的機會。一旦搶佔成功之後,就不要再出現之前那樣的情況,一定要把機會抓住。

    最後:

    一個產品要想一直深入留在國外的市場,就必須有過硬的質量,因為這也是生存之道,而機車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雖然我們曾經非常的風光搶佔了越南的市場,但由於後面的質量一降再降,最終也導致我們失去了越南的市場,這個損失可以說是非常大的,不僅影響了機車出口,也影響其他的配件生產商的利益,

    正所謂牽一髮而動身就是這樣的一個情況,如果未來越南實現了禁摩,也希望國內製造電動車商能把市場再次搶回來,不僅長了我們的志氣,也給越南人知道我們的實力,證明我們是可以生產出質量更好的機車。

  • 11 # 吳炳元2

    以前有,06年時我買過力帆牌的,那時在新安還有力帆機車廠,越南春節、清明,七月半中秋都是和我們一天也同名同音同含義

  • 12 # 阿波羅1552

    日夲在援助東南亞國家修公路,在合約上的附加條件,就是要買日本的交通工具。還有安倍經濟的作用,利用日元的優質貨幣,在東南亞各國放債權,然後讓東南亞各國印等值的貨幣。透過合資產品收回貨幣。

    再有日本的機車在世界上是頂尖水平,質量槓槓的。我們的發燒友買的也是日本的。

    至於我們的機車,在質量上是沒有優勢的。在價格上有優勢。但隨著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升值。這些優勢逐漸的縮小。

  • 13 # 有錢沒錢花

    別說國外沒有一席之地了,國內一直以來也少的可憐,我買過兩輛機車,一輛雅馬哈110的,一輛鈴木125的,兩輛車質量槓槓滴。大陽,錢江,豪爵,啥的根本不行的,同年買的車四五年以後的差距太大了!老百姓只認質量,而且價格也差不了多少錢,為啥不買耐用一點的呢!

  • 14 # 託尼賓

    其實國內當時也差不多,我2000年的時候第一次買機車,當時的鈴木GS125接近1萬塊,而且還是和輕騎合資生產的,而中中國產的山寨款一模一樣才賣四千多,商家甚至還可以把油箱上面的標換成鈴木的,五羊本田的BT125雙缸的甚至賣2萬多,中中國產的山寨款才買8千左右,也是看起來一模一樣,因為兜裡沒錢,也因為不懂車所以當時買了山寨款的GS125,隨著越來越懂,也開始接觸別人買的正品,才知道這外邊一模一樣但底子不一樣的差距,後面到了07年開始,很多人都是買合資車了,因為隨著機車的普及大家都懂了,那段時間,賣合資車的老闆笑的合不攏嘴,睡醒就等著數錢,而賣中中國產車的老闆一賣不出幾輛車。但是到了現在又被電動車給取代了,不是因為中中國產電動車好,而是現在很多人走長途都有汽車代步了,短途買菜逛街電動車已經足夠,不用年審,買保險和加油。

  • 15 # 澹奕

    越南號稱機車王國,而且幾乎遍地都是重慶造,可如今要是去越南,街頭的機車雖然多但幾乎都是日本品牌,來自於中國的牌子非常少。

    偶爾還能看到一些像是力帆、宗申之類的中國牌子。

    短短几十年發生了巨大的逆轉變化,主要還是中中國產的機車難以適應越南的需求,競爭力不夠是中中國產機車在越南兵敗如山倒的重要原因。

    東南亞尤其是中南半島這個地方,有個非常大的特點,那就是遍佈山脈高原,越南除了紅河三角洲與湄公河三角洲之外,全境四分之三的地方都是高原山地。

    因為地形非常不好,所以交通建設也是非常麻煩的事情,靈活的機車就很適合越南人。

    咱們國家也是差不多的情況,像是西南地區的重慶、兩廣與雲貴地區,就是最重要的機車生產與使用地,而且中南半島所在的地方氣候炎熱,出門沒有代步工具是非常麻煩的。

    越南的經濟發展水平不高,購買汽車對於多數人來說是很不現實的事情,因此機車是越南大多數人的最佳選擇,所以這也使得越南人非常喜歡機車。

    對於越南人來說,機車不僅是代步工具,而且還是很重要的生產生活資料。

    在越南有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機車被改造成各式各樣的移動式販賣平臺,各種騎著機車的小販隨地可見,對越南人來說,機車的重要意義可想而知。

    越南並不富裕,自身的工業實力也很差勁,因此機車基本都是進口的,而憑藉著當年中越之間的密切關係,來自於中國的機車,自然也就成為了越南市場的主流。

    以前來自於中國的機車,因為廉價,在東南亞地區非常火。

    本世紀初,國內很多地方經濟迅速發展,加上限摩令之類,讓很多的機車製造企業紛紛轉向國外的市場,那時候重慶造的機車價格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二,自然佔據市場。

    憑藉著價格優勢,中國製造的機車在越南佔據了絕對的優勢,但並沒有持續很久,那時候日本的經濟已經高度發達,大量車企只能進軍海外市場,於是打起了越南的主意。

    日本想了個辦法,那就是首付三成,貸款買車,而重慶造也想著同樣的辦法。

    然而與日本車企不同的是,國內的車企根本沒啥強大的財團與銀行支撐,因為價格戰導致大量的車企陷入資金鍊斷裂的風險之中,為了縮減開支,這些車企想方設法,甚至走上歪路。

    一昧節省成本,導致諸多的中國製造機車的品質急速下降,事故頻發,越南大量的購買者也不再買賬,紛紛放棄中國製造,與此同時,日本車企開始落井下石。

    當年重慶造的機車,大量借鑑日本技術,當時中日關係不錯,並沒有說什麼。

    大概也就十幾年的光景,日本車企幾乎佔據了越南95%以上的機車市場,原本風光無兩的中國重慶造機車,在越南幾乎消失,越來越少見。

    這些年中國品牌的車企也想過捲土重來,但名聲壞了,再想補救難比登天。

    可以說越南市場的丟失,一來是因為當年的國內車企技術不過關,二來是因為在開拓市場維護市場的過程中,走上了歪路,忽視品質與使用體驗,失去了客戶的信任。

  • 16 # 均田免糧

    華人不團結,內鬥太嚴重,特別是在海外,打價格戰、賣便宜貨,然後降成本降質量,再打價格戰,最後大家都沒錢賺,質量口碑還做爛了,只有跑路。市場就留給了團結的歐美企業。

    機車、家電、通訊、汽車企業在海外互掐,互相舉報,互相傾軋,親者痛仇者快啊。

    什麼時候華人才能團結?也許很多方面的人都不希望華人團結,內外都有。

  • 17 # 衛民63873738

    中國的機車連華人都坑。更別說外華人了。太坑人了。我記得我90年買了一輛機車。發動機存在著嚴重的質量問題。還不保修,修了也修不好。幸虧我懂得機車維修內燃機技術。我自己將車徹底修復了。完好無損。沒過幾年油箱就漏油了。其他的小毛病不斷。這就是中中國產車,坑騙華人。

  • 18 # 小啊嘛小李子

    越南有9700萬人口,但是他們使用的機車卻達到了4600萬輛,這意味著每兩個越南人中就有一人會選擇機車,所以越南被稱為“機車之國”。

    雖然大部分越南人都會選擇日本的機車,但卻不會選擇中中中國產的機車,因此在越南的大街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雅馬哈的日式機車。

    越南四分之三的土地都是山區,道路崎嶇,道路崎嶇,騎車出行,比坐小轎車要方便得多。

    而且越南的生活水平實在是太差了,很多越南人一年的收入在兩萬到三萬之間,想要買一輛車,實在是太困難了,所以出於經濟原因,不少越南人都會選擇購買。

    可以說,這輛機車不但是一種理想,也是一種生活上的助力,所以很多越南人都喜歡改裝一輛機車,這樣可以減輕負重,方便自己的日常生活。

    所以,越南人更注重的是價格和品質,因為他們喜歡的是便宜的機車。

    越南的龐大的機車市場,吸引了眾多日本知名的機車製造商:本田,雅馬哈,鈴木,這些公司紛紛湧入越南,期望與中國的汽車製造商競爭。

    在越南,中國的機車佔據了80%的市場,所以日本的機車製造商想要在中國的市場上分一杯羹,就必須要有自己的特點,而日本的機車製造商,則認為油耗低、質量好,可以在短時間內佔領越南。

    中國的機車廠商,在日本的機車廠商面前,一直在進行價格戰,想要以更低的價格,賺取更多的利潤,但他們卻忘了一件事,那就是越南是發展中國家,每年的平均工資在2-3萬 RMB之間,他們不但價格低廉,而且對質量的要求也很高,中國的機車廠商太注重銷量了,忽視了質量,這就導致了中國的機車價格太低,他們捨棄了中國的機車,轉而去追求質量好、油耗低、價格稍微昂貴一點的日本。

    現在越南的中國機車市場很少,就算你要買中國的機車,老闆也會勸你多花點錢,買日本、南韓的,中國的機車在他們心目中的形象已經很差了,很難再有翻身的機會,中國的機車,還需要更多的精力。

    這些年來,日本的機車廠家一直在節省生產成本,但在質量上,還是很有講究的,所以日本的機車,價格很高,但因為質量的原因,他們還是會選擇日本的。

    在過去的幾年裡,日本的機車製造商在越南的機車市場上佔有90%的份額,而中國的汽車製造商卻在失去他們的地位,只有5%的份額。

    而且,越南的機車司機有一個很好的習慣,他們在外出的時候,都會帶著頭盔,這也說明了越南人的安全意識。

    從這次的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價格競爭雖然能讓他們暫時佔據上風,但如果不重視質量和技術,那就是死路一條,我認為,華夏的公司,不能只靠銷售來賺錢,而要靠技術和品質來保證自己的發展。

    大家怎麼看?

  • 19 # 飛魚123

    中中中國產機車的特點是低價低質,機車企業幾百家,光無錫一地就有一堆機車和電動車廠家,而且像豪爵這種大廠和日本四大比差距都很大,何況亂七八糟一堆小廠,小廠把中中中國產機車的名聲徹底砸了,大廠產機車質量還算可以吧,但是和日本產機車防到一起再比也是不行,越南人也不傻,有日本產好質量機車為什麼買低質的中中中國產機車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覺得農村怎樣才能商業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