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垂死於故梁
-
2 # 愛妮品歷史
以儒家、道家、法家為代表的中華文明各個派系的精華,基本在這個時代形成成熟的理論,一舉奠定中國傳統文化體系建立的基礎。
一、百家爭鳴形成的歷史因素
西周覆滅以後,周平王在洛邑建立東周延續國祚。但是終整個東周一朝,基本上是周王室頹廢,諸侯國爭雄的時代,也是一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
各個諸侯國為了在群雄逐鹿中稱霸,競相招賢納士變法圖強。各諸侯王希望這些名士,能為自己提供國家富強的理論指導,為自己爭霸諸侯打擊對手提供輿論支援。這就是百家爭鳴形成的歷史因素。
二、百家爭鳴存在的現實意義
周王室衰落、各諸侯國爭奪人才,將原服務與王室貴族的知識分子解放了出來。他們投奔各個諸侯不僅向他們宣講自己的學術思想,更是開宗立派形成諸子百家,廣招門徒開創平民教育先河,培育出很多的大思想家。
很多諸侯國在百家諸子的幫助下,在諸侯國爭鬥中脫穎而出,成為強大的國家,甚至稱雄。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都是在諸子百家的幫助下強盛起來的。
百家諸子可以自主的選擇各個諸侯,諸子之間又因為派系不同,維護不同諸侯利益,相互之間的學術思想既互相競爭,也相互學習,給文化重組和發揚提供了舞臺。
三、各為其主,百家爭鳴
由於諸子的社會身份是獨立的,對於言論自由諸侯王基本不干預,這樣就形成了寬鬆的學術氛圍。諸子百家在服務於諸侯國的同時,針對世間萬物和社會發展,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和學說,互相爭辯碰撞形成百家爭鳴之局面。
四、十家九流奠定中國思想體系的基礎
諸子百家在相互切磋爭辯的同時,逐漸形成了自己成熟的理論體系,紛紛著書立說。諸子大都開宗立派廣招門徒,培養弟子繼承和發揚自己的學術和思想,並大力鼓勵他們服務與各諸侯建功立業。
經過百年的發展,諸子百家逐漸形成了儒家、墨家、法家、道家為主流,農家、兵家、陰陽家、縱橫家、名家、小說家等十家,後人又把小說家之外的成為九流,這十家九流基本奠定了中國學術思想體系的基礎。
五、群星閃耀,大師頻出
諸子百家開宗講學,每個門派都培養出了很多的人才。他們在理論和實踐中不斷推動本門派學術的前進,成為百家的代表人物,有的更是成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大家。
儒學以孔子、孟子等為代表;墨家以墨翟、禽滑釐等為代表;法家以申不害、韓非子等為代表;道家以老子、莊子等為代表;兵家以孫武子、吳起等為代表;縱橫家以鬼谷子、張儀為代表。
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是一次大規模的思想解放運動,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培育了大量的人才,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有力的推動了中國歷史的進步,對我們今天的生活也有著深刻的影響。
回顧那段千年的歷史,我們不僅為古代先賢創造出如此輝煌燦爛的文化而驕傲,更欽佩於百家諸子無愧於那個時代,無愧於時代賦予他們的使命!
-
3 # 任微言卿
但是中國兩千多年的思想體系是不斷髮展變化和豐富完善的,並且自佛教東傳後特別是近代以來不斷加入新的內容。所以,與其說百家爭鳴奠定了中國的思想體系,不如說百家爭鳴是中國思想體系的精華和源頭更合適。何謂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戰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流派爭芳鬥豔的局面。
“百家爭鳴”最根本的原因是,在於周王室王權衰落,諸侯大國爭霸興起,社會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為百家爭鳴的出現提供了歷史舞臺。它的出現,有賴於多種因素的契合:
1、政治上,各諸侯國為富國強兵,紛紛招賢納士,鼓勵建言獻策,紛紛運用不同思想學說使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對於諸子百家的形成和“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建立了良好的條件。2、經濟上,各國透過不同程度的改革變法,社會生產力逐步提高,一些士人得以脫離生產專心研究學問,為學術思想的繁榮準備了物質條件。3、文化上,春秋以後,貴族壟斷的文化學術向社會下層擴散,私學興起,各個階級、集團的思想家們紛紛發表自己的主張,形成許多學者和思想流派,不斷著書立說、廣收門徒、毛遂自薦,以獲得實現政治抱負的機會。4、環境上,春秋戰國諸侯對“士人”階層採取寬容政策,人人皆可以“擇木而梧,敢於探求和創新的精神得到發揚,各種觀點紛然並存,各種針鋒相對的辯論時有發生,這就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景象。“百家爭鳴”催生了“諸子百家”。所謂“諸子百家”,據《漢書· 藝文志》的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影響較大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還有陰陽家、雜家、名家、縱橫家、兵家等等。
百家爭鳴,各家之間互相辯駁,又互相影響,有力地促進了思想文化的發展,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思想解放運動,基本上形成了中國的傳統思想文化體系,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歷史的發展。
中國思想體系的發展(一)獨尊儒術前:秦始皇統一六國,尊奉法家,抓捕方士並坑殺,其中有不少儒生,形成“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的思想統治局面。(二)獨尊儒術,儒家一家獨大。漢代以後,隨著新興地主階級力量的強大,從政治和經濟上進一步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已成為封建統治者的迫切需要。董仲舒指出的適應政治上大一統的儒家思想統治政策,很受漢武帝賞識,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提倡的儒家,其實已摻雜了道家、法家、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並非春秋戰國時期的儒家思想原貌。這一政策幾乎為以後各代統治者所遵奉,長達兩千年之久。(三)儒學進一步發展。宋明以後,儒學進一步發展,主要代表人物是二程、朱熹、陸九淵、王陽明等,發展出理學、心學等新的學術流派。理學主張“存天理,滅人慾”,心學主張“知行合一”、“致良知”,但也都可以從先秦的老子、荀子、莊子思想中追尋到淵源。明末清初,大儒李贄、顧炎武、王夫之、黃宗羲結合時代要求,提出民主、經世致用等理念,衝破封建專制的綱常,開啟了一代樸實學風的先路,其思想都可以在先秦的墨子、孟子中追蹤溯源,也使儒家思想重新煥發了生機。百家爭鳴並不是中國思想體系的全部百家爭鳴雖然孕育了中國思想體系的主流和框架,但並不是全部,至少有三個外來思想,充實、衝擊、重整了中國思想體系。
一是東漢以後,佛教東傳,道教興起。宋明以降,儒家、道教、佛教三家思想相互影響,融會貫通,彼此內在意識上流通融合,逐步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後世也稱之為“三教合一”、“三教並流”。二是近代以來,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指導下,西方民主、科學思想逐步傳入中國,宣揚民主和科學、反對專制和愚昧,衝破了以儒家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思想體系的統治地位。三是五四和新文化運動以後,馬克思主義思想引進中國,逐漸成為中國思想文化領域的主導思想,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融合,結合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吸納中國傳統思想精髓,產生了毛澤東思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華人自己的思想理論結晶。百家爭鳴是中國思想體系的精髓,它所孕育的學術流派,對中國思想體系的發展和各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形成,產生了深刻影響。但思想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無論古今,都需要我們辯證取捨、逐步探索,以更好地適應時代的需要。
-
4 # 記錄歷史人生
百家爭鳴的展開對當時以及中國後來的歷史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對當時的影響:產生了一大批思想家,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群星璀璨的時代,促成了當時中國思想的解放和文化繁榮的局面。百家爭鳴的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可以用“智慧精華,惠澤千年”這八字來形容。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在美國出版的《名人年鑑手冊》所列出的世界十大思想家中,孔子被排在第一位。他與穆罕默德、耶酥和釋迦牟尼一起,被稱為締造世界文化的“四聖哲”。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基本上形成了中國的傳統文化體系,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思想解放運動,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歷史的發展。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階段,奠定了中國後世兩千多年精神文明的基礎,對中國文化甚至東方文化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可以說,沒有當時的百家爭鳴,中國後來的思想文化就不會五彩繽紛。百家爭鳴:是指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戰國(前475年—前221年)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流派爭芳鬥豔的局面。春秋戰國時期,各種思想學術流派的成就,與同期古希臘文明交相輝映;以孔子、老子、墨子為代表的三大哲學體系,形成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百家爭鳴出現的原因概括起來是以下幾點因素:其一,政治因素。當時處於社會大變革時期,社會動盪不安,各諸侯國林立紛爭。各諸侯國的國君為了在爭鬥中取得霸主地位,競相招賢納士,運用不同思想學說以使自己的國家富足強大起來。這便給百家爭鳴創造了一個寬鬆的學術氛圍。其二,經濟因素。當時經濟有了極大發展,這使得有某些人成為有閒階層,有時間從事自己的學術活動。其三,科技因素。科學技術取得了較大進步,如天文學、數學、光學、聲學、力學、醫學等方面在當時均達到較高水平。這些科技成果標誌著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豐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質生活。其四,文化因素。當時“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其結果是打破“學在官府”的局面,使原來有貴族壟斷的文化學術向社會下層擴散,下移於民間(這種歷史現象被稱為“文化下移”),致使“私學勃興”。其五,學術自由因素。各學術團體於政治權勢是相對於獨立的。他們雖從不同的社會集團的利益出發,紛紛著書立說,議論時事,闡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們並非政治附庸,依附於某個政治權勢集團,而是“用我則留,不用我則去”。此外,各個學派之間、同一學派的不同流派之間,既相互鬥爭又相互學習和借鑑。這也是促成百家爭鳴的另一重要因素。百家爭鳴流派代表儒家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7a64e4b893e5b19e31333337393564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儒家強調教育的功能,認為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張“有教無類”,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應該進行教育,使全國上下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還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呼籲恢復“周禮”,並認為“周禮”是實現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戰國時,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兩派。儒家的創始人是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山東曲阜)人,被後人尊稱為“萬世師表”。他的理論的核心是“仁”,他主張“愛人”,要求人與人之間要相互愛護,融洽相處;實現‘仁’要做到待人寬容,“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體現仁的制度或行為的準則是“克己復禮”。孔子首創私人教學,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認為不分貧富,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同時也打破了貴族壟斷文化教育的局面。孔子主張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節用而愛人”,使百姓“足食”,國家“足兵”,取得“民信”。他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這種思想包含了民本思想,也是他所提倡的道德觀和倫理觀。重視道德教育,特別是個人修養,強調關愛別人,用社會規範約束自己的行為。著作:《春秋》孔子整理的《詩》、《書》、《禮》、《易》、《樂》五種教本,連同《春秋》被後人稱為"六經"。其中《樂》後來亡佚了,現存《詩》、《書》、《禮》、《易》、《春秋》被稱為“五經”。儒家學派在孔子以後發生分裂,至戰國中期孟子成為代表人物。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華人,是孔子的嫡孫子思(名孔伋)的弟子,有“亞聖”之稱。孟子的主張是復古倒退的,當時許多諸侯都認為不合時宜。他主張“仁政”,進一步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他的倫理觀是“性本善”。儒家在戰國時期的代表人物還有荀子。荀子名況,時人尊他為荀卿。 在政治方面,他主張“仁義”和“王道”,“以德服人”,並提出“君者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亦則覆舟”。也哲學方面堅持“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荀子認為人生來就是有感官上的要求,餓了要吃飯,冷了要穿衣,這就形成了人們“好利”“好聲色”的本性需求。但是,透過學習禮儀,透過法治,可以使小人變為君子,普通人變為聖人,荀子的這種主張,被稱為“性惡論”。荀子改造儒家思想,綜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積極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適應社會的需要。孟子、荀子對儒家思想加以總結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學派的積極合理的成分,使儒學體系更加的完整,儒家的思想更能適應社會的需要。戰國後期的儒學發展成為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道家道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又稱“道德家”。這一學派以春秋末年老子關於“道”的學說作為理論基礎,以“道”說明宇宙萬物的本質、本源、構成和變化。認為天道無為,萬物自然化生,否認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提倡清靜無為,守雌守柔,以柔克剛。政治理想是“無為而治”。老子以後,道家內部分化為不同派別,著名的有四大派:莊子學派、楊朱學派、宋尹學派和黃老學派。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華人,約與孔子同時,出身於沒落貴族。反映他思想的書為《老子》,又名《道德經》,是戰國時期道家學派整理而成。老子把“道”抽象化,概括為普遍的無所不包的最高哲學概念。在他看來,道是凌駕於天之上的天地萬物的本原。他還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摒除利“天命”的絕對權威。老子的哲學裡包含著豐富的辯證法思想。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矛盾兩方可以互相轉化,轉化的途徑是“守靜”。老子主張以柔克剛。相傳老子曾張開嘴讓弟子們看,然後對弟子們說:“我那堅硬的牙齒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軟的舌頭還在!”政治上提倡“無為”、“順應自然”。無為是指不妄為,不胡作非為,為所欲為。道家在戰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莊子,名周,戰國時期宋華人,出身於沒落貴族家庭,曾做過宋國漆園吏的小官,後來厭惡官職,“終身不仕”。《莊子》一書,是由他和門人編成的。 又名《逍遙遊》是與《道德經》齊名的道家經典。莊子的思想是以老子為學說為基礎而發展的。《莊子》一書更像是以故事的形式對道家學說加以解說。其中的語言形式對中國的古代小說和傳奇的文字表達有重大的影響。道家思想講究一切講究自然,不可強求,與儒家思想相反。莊子認為,水行要乘船,陸行要乘車,治理國家也一樣,要順其自然,“無為而治”。莊子批評孔子在魯國想要恢復西周制度的做法,就像在陸地上推船,勞而無功。代表人物:老子、莊子、列子、楊朱。墨家主張:墨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創始人為墨翟。 這一學派以“兼相愛,交相利”作為學說的基礎:兼,視人如己;兼愛,即愛人如己。“天下兼相愛”,就可達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張尚賢、尚同和非攻;經濟上主張強本節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時,又提出“非命”的主張,強調靠自身的強力從事。墨家有嚴密的組織,成員多來自社會下層,相傳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勵志。其徒屬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領袖稱“巨(鉅)子”。其紀律嚴明,相傳“墨者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呂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後,分裂為三派。至戰國後期,匯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認識論、邏輯學、數學、光學、力學等學科的研究,是謂“墨家後學”(亦稱“後期墨家”),另一支則轉化為秦漢社會的遊俠。墨家學派創始人是墨子。墨子名翟,是戰國初期宋華人。墨子的主張和儒家是針鋒相對的。反對世卿世祿制度,主張尚賢,任用官吏要重視才能,打破舊的等級觀念,使“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代表墨翟思想的有《墨子》一書,是他的弟子根據受課筆記編撰而成的。他主張“兼愛”,消除親屬,貴賤的分別,同等的去愛所有的人、“非攻”,譴責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尚同”,“明鬼”、“尚賢”等。墨家思想代表平民百姓的願望。墨家創始人墨翟,戰國初期魯華人。他的思想代表了平民的利益,特別是手工業者的利益。墨子主張“兼愛”(愛一切人,不分“王公大人”和“萬民”的階級差別)“非攻”(反對戰爭,在當時主要是反對不正義戰爭,反映了小生產者渴望安定生活的願望)“尚賢”(主張任人唯賢,反對王公貴族的任人唯親)。墨子創立嚴密的組織,墨者團體的領導者成為鉅子,墨者行動必須遵守鉅子的指揮。墨家思想一度成為戰國時期的顯學,他的思想曾被其他學派廣泛吸收徵用,戰國後期逐步不受重視。法家法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主張以法治國,“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故稱之為法家。春秋時期,管仲、子產即是法家的先驅。戰國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開創了法家學派。至戰國末期,韓非綜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勢”和申不害的“術”,以集法家思想學說之大成。這一學派,經濟上主張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戰;政治上主張廢分封,設郡縣,君主專制,仗勢用術,以嚴刑峻法進行統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則主張禁斷諸子百家學說,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其學說為君主專制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論根據和行動方略,《漢書·藝文志》著錄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書》和《韓非子》 。法家學派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早期代表人物有李悝、吳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後期法家韓非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理論集大成者。韓非是荀子的大弟子,與李斯同學,出身於南韓的貴族家庭。《韓非子》一書是他總結前期法家思想的成果。韓非注意吸取法家不同學派的長處,提出了“法”、“術”、“勢”相結合的法治理論。韓非是戰國後期的一位思想家,法家學派的集大成者。韓非子認為歷史是向前發展的,當代必然勝過古代,人們應該按照現實需要進行政治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傳統。提出了系統的法治理論,主張“以法為本”“法不阿貴”(法治的物件是廣大臣民,除國君以外,不論貴賤,一律要受法德約束)。主張君主要利用權術駕馭大臣,以絕對的權威來震懾臣民(法術勢)。韓非子主張建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國家大權集中在君主一人手裡,迎合了建立大一統專制國家的歷史發展趨勢。代表人物:韓非、李斯、商鞅。兵家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傑出的軍事家孫武。當時著名的兵書有《孫子兵法》。《孫子兵法》是孫武寫的一部軍事名著,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等軍事名言就出自這本書。今天此書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譽,很多西方的軍事學校都把它列為教材。戰國時期,孫武的後代孫臏繼承發揚了他的軍事思想。他反對空談仁義,提出“戰勝而強立,故天下服矣”。這與[2] 的形勢相適應。他主張:“事備而後動”,寫成了《孫臏兵法》。他們當時被稱為兵家。代表人物:孫武、孫臏。名家該派萌芽於春秋末期,鄭國大夫鄧析為先驅。作為一個學派,名家並沒有共同的主張,僅限於研究物件的相同,而各說差異很大。主要有“合同異”和“離堅白”兩派。所謂“合同異”,即認為萬物之“同”與“異”都是相對的,皆可“合”其“同”、“異”而一體視之。該派以宋華人惠施為代表。惠施提出著名的“歷物十事”,即“天與地卑,山與澤平”、“泛愛萬物,天地一體”等十個命題。所謂“離堅白”,即認為一塊石頭,用眼只能感覺其“白”而不覺其“堅”,用手只能感覺其“堅”而不覺其“白”。因此“堅”和“白”是分離的、彼此孤立的。該派以趙華人公孫龍為代表,“白馬非馬”、“堅白石二”等命題由其提出。合同異強調事物的統一性,離堅白強調事物的差異性。戰國末期,後期墨家對二者的片面性有所糾正,提出了“堅白相盈”的觀點,荀子亦強調“制名以指實”。代表人物:鄧析、惠施、公孫龍、桓團。陰陽家陰陽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因提倡陰陽五行學說,並用它解釋社會人事而得名。這一學派,當源於上古執掌天文歷數的統治階層,代表人物為戰國時齊人鄒衍。陰陽的概念,最早見於《易經》,"五行"的概念最早見於《尚書》,但兩種觀念的產生,可以追溯到更久遠的年代。到戰國時代,陰陽和五行漸漸合流,形成一種新的觀念模式,便是以“陰陽訊息,五行轉移”為理論基礎的宇宙觀。陰陽學說認為陰陽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兩種對立和轉化的力量,可用以說明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五行學說認為萬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原素組成,其間有相生和相勝(葜)兩大定律,可用以說明宇宙萬物的起源和變化。鄒衍綜合二者,根據五行相生相勝說,把五行的屬性釋為“五德”,創“五德終始說”,並以之作為歷代王朝興廢的規律,為新興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論根據。《漢書·藝文志》著錄此派著作二十一種,已全部散佚。成於戰國後期的《禮記·月令》 ,有人說是陰陽家的作品。 《管子》中有些篇亦屬陰陽家之作, 《呂氏春秋·應同》、《淮南子·齊俗訓》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保留一些陰陽家的材料。司馬談《論六家要旨》列"陰陽家"為六大學派之首。“諸子百家”之一:劉歆《漢書·藝文志·諸子略》中著錄名家著作有一百多家,將其列為“十家九流”之一。其後的《隋書·經籍志》、《四庫全書總目》等書則使“諸子百家”(先秦至漢代出現的學術流派)著作上升到千家。代表人物:鄒衍。縱橫家縱橫即合縱連橫。縱橫家是中國戰國時以縱橫捭闔之策遊說諸侯,從事政治、外交活動的謀士。列為諸子百家之一。戰國時南與北合為縱,西與東連為橫,蘇秦力主燕、趙、韓、魏、齊、楚合縱以拒秦,張儀則力破合縱,連橫六國分別事秦,縱橫家由此得名。他們的活動對於戰國時政治、軍事格局的變化有重要的影響。 《戰國策》對其活動有大量記載。據《漢書·藝文志》記載,縱橫家曾有著作“十六家百七篇”。戰國時以從事政治外交活動為主的一派,主要人物是:鬼谷子。《漢書·藝文志》列為“九流”之一。《韓非子》說:“縱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他們朝秦暮楚,事無定主,反覆無常,設第劃謀多從主觀的政治要求出發。合縱派的主要代表是蘇秦,連橫派的主要代表是張儀。最後蘇秦失敗了,張儀勝利了。在張儀、蘇秦之後,齊國又出了一位著名的縱橫家魯仲連,人稱布衣丞相,布衣之士!在後期最後一次操縱和六國抗秦,不過還是以失敗告終!主要代表人物是蘇秦、張儀等。雜家雜家,中國戰國末至漢初的哲學綜合學派。以博採各家之說見長。以“兼儒墨,合名法”為特點,“於百家之道無不貫通”。《漢書·藝文志》將其列為“九流”之一。雜家的出現是統一的封建國家建立過程中思想文化融合的結果。雜家著作以秦代《呂氏春秋》、西漢《淮南子》為代表,分別為秦相呂不韋和漢淮南王劉安招集門客所集,對諸子百家兼收幷蓄,但略嫌龐雜。又因雜家著作含有道家思想,故有人認為雜家實為新道家學派。雜家,列於諸子中,是很鮮明的一派,因為它是戰國末至漢初兼採各家之學的綜合學派。《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將其列為九流之一。 後有趙蕤著《反經》綜述雜家。戰國末期,經過激烈的社會變革,封建制國家紛紛出現,新興地主階級便要求在政治上、思想上的統一。在這種呼聲下,學術思想上出現了把各派思想想融合為一的雜家,雜家的產生,大體上反映了戰國末學術文化融合的趨勢。雜家的特點是“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雜家雖只是集合眾說,兼收幷蓄,然而透過採集各家言論,貫徹其政治意圖和學術主張,所以也可稱為一家。代表人物:呂不韋。農家農家,是先秦在經濟生活中注重農業生產的學派。此派出自上古管理農業生產的官吏。他們認為農業是衣食之本,應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呂思勉先生在其《先秦學術概論》中,把農家分為兩派:一是言種樹之事;二是關涉政治。《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將農家列為九流之一,並稱: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播百穀,勸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貨。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長也。及鄙者為之,以為無所事聖王,欲使君臣並耕,悖上下之序。 “所重民食”也正是農家的特點,尊神農氏。農家學派主張推行耕戰政策,獎勵發展農業生產,研究農業生產問題。農家對農業生產技術經驗之總結與其樸素辯證法思想,可見於《管子·地員》、《呂氏春秋》、《荀子》。代表人物:許行小說家小說家,是先秦與西漢雜記民間古事的學派。先秦九流十家之一。在中國春秋戰國時代,小說家指的是一類記錄民間街談巷語的人,而小說家被歸類於古中國諸子百家中的其中一家。《漢書·藝文志》曰:“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意即小說家所做的事以記錄民間街談巷語,並呈報上級等為主,然而小說家雖然自成一家,但被視為不入流者,劉歆列九流十家,惟小說家不在九流之列,影響甚小。然而小說家反映了古代平民思想的側面,卻是其它九流學派都無法所能代替的。故有九流十家之說。方技家方技家代表人物,遠古有岐伯、俞拊,戰國有扁鵲、秦和,漢初有倉公,其中以扁鵲最為知名。《漢書·藝文志》錄有“方技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今大多亡佚,只有《黃帝內經》流傳下來,現分為《素問》、《靈樞》二書。方技家以醫學為理論基礎,但研究範圍遠寬於醫學,當包括後世之醫家與方士。房中、神仙二家後世多歸入道家。方技家甚至還由治身及治國,《藝文志》指出其有“論病以及國,原診以知政”的特點。後世“方技”一詞則泛指醫、卜、星、相之術。
-
5 # 至樂無如讀書
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繼承發揚光大了周文化。周人的民本思想、禮樂文化和陰陽觀念,奠定了中國三千年的政治人文思想體系。
民本思想產生於西周,西周以農業為立國之本,對百姓生存較為重視。文王武王周公提出了“”民為邦本”、“明德慎罰”、“”敬天保民”等思想,對諸子百家思想產生了重要影響。特別是儒家的王道、仁政、德治思想,直接源自周公之道,在民本思想影響下,又產生了仁義禮智信等觀念。
禮樂文化,禮制產生於遠古祭祀活動,禮制成了維護王權,維護貴族等級秩序的制度。周公制禮使中國成為泱泱禮儀之邦。禮樂制度又是宗法制度、封建制度等制度的總稱。
陰陽觀念,是中國辯證法和哲學的源頭。而《周易》中的“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等觀念,成為古代哲學的源頭。春秋的儒、道、陰陽家都把《周易》作為其哲學源頭。
-
6 # 人類文明史鑑
提到百家爭鳴大家總會先想到那是一個文化思想流派並起的時代,那很多人都會想“百家爭鳴”是否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思想體系?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回顧一下百家爭鳴的歷史背景和主要內容。
百家爭鳴發生的時間就是在周平王東遷以後,雖然周平王東遷繼續延續國祚,但周王室整個統治遠不如西周時期。我們常說“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百家爭鳴就是發生正在這句話的歷史背景,周王室統治名存實亡禮崩樂壞,各個諸侯國招攬百家諸子,很多人藉此機會表達自己的學說,並且出書立作。其中最為有名的就是法家、儒家、墨家、兵家、縱橫家等等。
這些諸侯重用這些百家諸子,是自己在大亂之中脫穎而出,譬如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這都是重用這些名人雅士進行改革。在改革的過程中是自己的學說得到運用,譬如在戰國時期以張儀為代表就是“縱橫家”在諸侯國遊說聯橫連縱,以商鞅為代表就是“法家”,以孔孟為代表就是“儒家”等等。其中儒家、法家為後世思想和統治階級的統治方式影響最深。譬如君主專制制度就是法家的核心思想,後世的禮教三綱五常就是儒家的思想的新發展。
所以百家爭鳴的出現,出現了很多流派學說,奠定了後世的思想基礎的選擇區間,但其中個別的流派會根據社會的發展做出選擇,哪個適合後來統治者的需求,哪個才會被利用。這就是歷史創造性和主體選擇性的辯證關係,選擇有很多種,至於選哪個,是看歷史發展趨勢的決定方向。
-
7 # 待曉兒
中國兩千多年的思想體系並不是“百家爭鳴”所奠定的,相反,這一階段也不可能奠定穩固的思想體系。
真正固定思想體系的形成是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從中國傳統思想在這一節點之前、之後的表現就能很明顯地看出跡象。
何為“百家爭鳴”?不是思想對立,而是思想融合很多人認為“百家爭鳴”是一場思想上的“亂戰”,你責難我,我辯駁你,各方爭吵不休,所以才是中國思想史上的一場盛世。
其實不然,“百家爭鳴”的實質不是各方思想的混戰,而是融合。正是這一取長補短的趨勢才讓諸子百家都得以成長,形成了一次思想盛世。
西周末期,天下戰亂,漸至禮崩樂壞的局面,諸侯割據,一時間誰都想統一天下,但誰都沒有統一天下的實力。
這就是“諸子百家”產生的根由。
各方學者都在想辦法解決亂世的局面,有想要依靠高度集權的法家,也有“清靜無為”的道家,更有“尊王攘夷”的儒家、“兼愛非攻”的墨家,除此之外,還有諸如想將刀兵化為言辭的名家、以玄理解決爭端的陰陽家等等。
之所以能確定它們都是為解決亂世而來,是因為這些學派其實都是“貴族學說”,無論是創始人還是追隨者,幾乎都是貴族,所倡導的辦法也多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也就是說,這些學派的立足點其實和底層社會沒有太大關聯。
這些學派的倡行者雖然彼此之間有所矛盾,但是他們之中很多學說其實都有聯絡。
比如說:
道家雖然反對儒家“仁”的思想,認為之所以有“仁”的出現,就是因為出現了“不仁”的現象,從而對比出來的。所以道家認為應該讓“仁”的狀態成為社會常態,而不用提倡。儒家的過分干預,大力提倡“仁”的思想其實是落了下乘。
但是不能否認,無論是道家還是儒家其實都沒有否定“仁”在社會管理中所能起到的作用。
而法家雖然要摒棄詩書,統一施行律法政令,但所行之事也無非是立一個“規矩”罷了。而儒家講求“智民”,讓生活在社會各階層的人尊奉“禮法”,其實也是“立規矩”的做法。
法家和儒家其實都是想在社會上建立一個被所有人所遵從的“規矩”。
除此之外,還有墨家的“尚賢”、“兼愛”思想,和儒家的“選賢舉能”、“仁者愛人”都有相通之處。
不僅如此,同一學派中也存在這樣的現象,所倡行的手段也有區別和聯絡。
比如說商鞅的“法家”思想和韓非的“法家”思想雖然同為法家,但無論是目的還是手段都有差異。
商鞅以“富國強兵”為目的,關注的是對社會的掌控力;而韓非是以“加強集權”為目的,看重的是為人君者的手腕。
所以,這一階段裡,百家爭鳴的現象其實是思想逐漸統一的一個過程,各學派暢所欲言,分別實踐,取長補短,吸收其他學派的長處,駁斥其他學派的弊病,進而完善自身,形成一個又一個不同的派別,無論是不同學派還是同一學派中的不同分支,都是這樣形成的。
那麼顯然,這樣一個雛形狀態的思想環境,自然不可能成為中國固定思想體系的奠基階段,只能說它們為後世思想的統一提供了素材而已。
“獨尊儒術”之後的百家思想何去何從?並未消亡,而是歸一秦代完成了中國版圖上以及制度層面的統一,但其“焚書”、“坑儒”、“統一文字”等舉措顯然在思想文化統一上未竟全功。
中國歷史中,思想上的統一要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持續了幾百年的爭鳴局面終於有了統一的趨勢。
自此之後,歷朝歷代都以“儒家”思想為正統,再也沒有了其他種類的思想與之抗衡。
那麼就有一個疑問了,除了儒家之外,諸子中其他的學派何去何從了呢?
我想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叫做“外儒內法,濟之以道”。
其實,諸子百家中的其他學說並沒有消亡,而是統統歸入到了儒家這一派之中,而所謂獨尊的“儒家”其實也只是一面旗幟而已,和早期孔孟之儒已經大為不同了。
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統”、“天人感應”等等新的學說,其實就是結合了百家思想對儒家進行了一次比較大的改動,這是繼孟子之後儒家最為重要的一次變革。
從大勢來看,版圖、制度等等層面都已經完成了一統,那麼思想上的統一是必行之事,只需要找到一個領頭的學派即可,內容其實都會變成百家混雜的狀態。
這從儒家思想之後的發展就能看出來,比如兩宋的“理學”有很多都是借鑑了道家、名家等學派的精華,但它也是儒學發展的一個階段。
而“獨尊儒術”之後,儒學本身也並沒有停滯其發展的態勢,比如明代的“心學”就是儒學的另一重全新面貌。
值得一提的是,單從文化層面上講,為什麼後世不會再出現一個新的“百家爭鳴”局面,或者出現一種新的思想來取代儒家的地位呢?
這就好比“滾雪球”一般,當雪球到達了一定的規模之後,不需要再刻意向上堆積雪花,它滾動的時候會自然地就將周邊的積雪吸納進來。
我們之前也說過,在“百家爭鳴”的階段裡就是各學派互相學習的一個過程,在“獨尊儒術”之後,這一趨勢並沒有停滯。
當有一種新的、進步的思潮出現的時候,儒家也會主動將其精華部分納入自身,所以無論外界如何變化,只能是儒家本身越來越強大,其他的學說都會自動地併入儒家之中。
換言之,就是新的思想體系已經沒有發展壯大的機會和社會環境了。
所以,中國兩千年來所奠定的穩固的思想體系,並不是春秋戰國階段“百家爭鳴”所形成的,而是從漢武帝“獨尊儒術”開始,思想體系才得以穩固,達到統一。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
回覆列表
我是北國,我來回答。
由於諸子的社會身份是獨立的,對於言論自由諸侯王基本不干預,這樣就形成了寬鬆的學術氛圍。諸子百家在服務於諸侯國的同時,針對世間萬物和社會發展,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和學說,互相爭辯碰撞形成百家爭鳴之局面。
十家九流奠定中國思想體系的基礎
諸子百家在相互切磋爭辯的同時,逐漸形成了自己成熟的理論體系,紛紛著書立說。諸子大都開宗立派廣招門徒,培養弟子繼承和發揚自己的學術和思想,並大力鼓勵他們服務與各諸侯建功立業。
經過百年的發展,諸子百家逐漸形成了儒家、墨家、法家、道家為主流,農家、兵家、陰陽家、縱橫家、名家、小說家等十家,後人又把小說家之外的成為九流,這十家九流基本奠定了中國學術思想體系的基礎。
群星閃耀,大師頻出
諸子百家開宗講學,每個門派都培養出了很多的人才。他們在理論和實踐中不斷推動本門派學術的前進,成為百家的代表人物,有的更是成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大家。
儒學以孔子、孟子等為代表;墨家以墨翟、禽滑釐等為代表;法家以申不害、韓非子等為代表;道家以老子、莊子等為代表;兵家以孫武子、吳起等為代表;縱橫家以鬼谷子、張儀為代表。
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是一次大規模的思想解放運動,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培育了大量的人才,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有力的推動了中國歷史的進步,對我們今天的生活也有著深刻的影響。
回顧那段千年的歷史,我們不僅為古代先賢創造出如此輝煌燦爛的文化而驕傲,更欽佩於百家諸子無愧於那個時代,無愧於時代賦予他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