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虎有話說啊
-
2 # 博宇小林
10月20日晚,今年雙十一首輪預售已開始。你買買買了嗎
根據淘寶直播資料,當晚共計有4.88億人次觀看李佳琦、薇婭兩大頭部主播的直播帶貨,合計成交額達到189億元。也就是說,兩人當日(兩人分別直播12小時和14小時)的銷售收入,跑贏了超過4000家上市公司去年全年的營業收入。
然而,令人瞠目結舌的銷售資料背後,納稅情況如何
01 雙十一預售開啟
一哥一姐再創紀錄
10月20日下午兩點半,李佳琦準時開播,連續直播時長共計12個小時26分,累計PV(Page View,訪問次數)達到2.49億,累計UV(Unique Visitor,訪問人數)達到3531.19萬。淘寶直播資料顯示,李佳琦10月20日晚共上架439件商品,直播間累計交易額高達106億元,預估銷量達3615.81萬。此外,單品最高銷量為187.77萬,單品最高銷售額為1.67億元,客單價為294.64元,增粉283萬人。
薇婭比李佳琦的開播時間更早,10月20日12點55分開播,累計PV達到2.39億,累計UV達到3580.10萬。薇婭直播間上架商品共計499個,累計直播時長14小時28分鐘,直播間累計交易額達82.52億元,客單價332.3元。預估累計銷量為2483.40萬,單品最高銷量為60.56萬,單品最高銷售額為4.9億元。
李佳琦、薇婭兩人的帶貨能力趕超4000多家上市公司一年的銷售額。Wind資料統計,有4124家上市公司2020年的營收少於190億元。
對於這串數字,有些網友直接驚了,“沒見過世面的我從個十百千萬開始數,這到底是多少錢,長這麼大第一次暈數字。”還有網友表示,“以後說出去,咱們也都是參加過百億專案的人了。”
然而,令人瞠目結舌的銷售資料背後,納稅情況如何
02 網路主播如何繳稅
近一個月來,張恆偷稅漏稅出結果、州金水區稅務局追徵一網紅600多萬元稅款。無論是明星還是網紅主播,稅務問題頻繁進入監管視線。
近年來,網路直播非常火爆,主播收入也水漲船高。那究竟主播收入如何繳稅呢
帶貨主播的收入一般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坑位費,二是階梯制的銷售提成,三是部分平臺的受眾打賞收入。另一方面,主播收入需要和所在機構進行分成,分成一般為30%-50%不等。
主播適用稅率具體取決於收入性質、納稅人身份、經營模式和徵稅方式。
(1)主播以個人名義帶貨,納稅人是自然人,增值稅方面屬於小規模納稅人(納稅人身份),不需要區分收入性質,徵收率統一為3%,當前可享受小規模納稅人優惠,即2021年12月31日前增值稅徵稅率降低為1%,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銷售額15萬元以下免徵增值稅。個人所得稅方面,稅率取決於所得型別,若打賞收入認定為“服務收入”,那麼三類收入均屬於“勞務報酬所得”,按照綜合所得3%-45%七級累進稅率徵稅,若打賞收入認定為“受贈收入”,那麼該收入按照“偶然所得”20%稅率徵收。
(2)主播以工作室名義帶貨,納稅人是工作室,工作室型別通常是個人獨資企業或者個體工商戶,增值稅方面可以按照小規模納稅人身份繳納,稅額為收入乘以徵收率3%(1%優惠稅率),也可以申請一般納稅人身份,稅額為增值額乘以6%稅率。個人所得稅方面,按照“經營所得”5%-35%五級超額累進稅率徵收。
(3)主播以公司名義帶貨,納稅人是公司,是法人企業,增值稅同工作室型別,不再徵收個人所得稅,而是徵收企業所得稅,且符合相應條件的公司可享受小型微利企業等稅收優惠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小主播一般是與機構以個人名義簽約,月結工資和提成,大主播則多以工作室之類的名義,還有少部分獨立的個人主播團隊不掛靠機構的情況存在。
截至2021年10月14日,“主播工作室”企業存續數量為1286家,註冊資本集中在100萬元以上。
明星開工作室已經是眾所周知的常態了,為什麼這麼多主播註冊個獨企業呢
企查查資料顯示,為了規範業務,同時也為了合理節稅,李佳琦也成立了多家個人獨資企業來對接承接廣告及業務。
速看!設立個人獨資企業的優勢:
1. 個人獨資企業不需要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
2. 直接按照業務開票額核定,對進項的要求不大;
3. 利潤分紅時不需要繳納20%的分紅個稅;
4. 合同簽訂,三流一致,資金把控在法人手裡,不用擔心資金風險;
5. 可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滿足一般納稅人增值稅進項抵扣;
6. 個人企業賬戶提現到法人私人賬戶不需要二次繳納企業所得稅。
03 電商行業怎麼繳稅
總局明確了,即日起就按這個來!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對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第8765號建議進行了答覆。
劃重點!主要內容如下:
1、平臺經濟中的自然人能否享受月銷售額15萬元(季度銷售額45萬)以下免徵增值稅的優惠,主要看是否做了稅務登記。
自然人持續開展業務,辦理稅務登記或臨時稅務登記,並選擇按期納稅的,可以享受。
自然人不經常發生應稅行為,尚未辦理稅務登記或臨時稅務登記,不能享受增值稅的優惠,只要達到起徵點就需要全額繳納增值稅。
起徵點指的是:
按期納稅的,5000至2萬元;
按次納稅的,300元至500元。
2、平臺企業關於稅前扣除憑證的管理同其他企業相同,區分不同的情形來適用外部憑證和內部憑證。
使用外部憑證作為稅前扣除憑證的情形:支出專案屬於增值稅應稅專案,對方為已辦理稅務登記的增值稅納稅人企業可使用內部憑證作為稅前扣除憑證有兩種情形:
(1)支出專案屬於增值稅應稅專案,對方為依法無需辦理稅務登記的單位或者對方為個人的每次支出不超過500元。
(2)支出專案屬於非增值稅應稅專案。
內部憑證是指企業自制用於成本、費用、損失和其他支出核算的會計原始憑證。內部憑證的填制和使用應當符合國家會計法律、法規等相關規定。
外部憑證是指企業發生經營活動和其他事項時,從其他單位、個人取得的用於證明其支出發生的憑證,包括但不限於發票(包括紙質發票和電子發票)、財政票據、完稅憑證、收款憑證、分割單等。
3、靈活用工人員從平臺獲得的收入按照業務實質判定屬於“勞務報酬”還是“經營所得”
靈活用工人員在平臺上從事設計、諮詢、講學、錄音、錄影、演出、表演、廣告等勞務取得的收入,屬於“勞務報酬所得”應稅專案,由支付勞務報酬的單位或個人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年度終了時併入綜合所得,按年計稅、多退少補。
靈活用工人員註冊成立個體工商戶、或者雖未註冊但在平臺從事生產、經營性質活動的,其取得的收入屬於“經營所得”應稅專案,“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經營所得稅率表,按年計稅。
綜合以上3點,電商行業繳稅情況與其他企業並沒有本質的區別,這也體現出稅收法定的原則以及稅收的公平性。
04 警惕!直播帶貨
小心這些風險!建議對照自查
平臺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的模式,在稅收上存在納稅主體認定難度大、徵稅物件界定複雜、納稅義務判斷不清晰的問題。因此,很多平臺利用這些特點來偷逃避稅。
但是,注意了,從廈門稅務對《新經濟網路視聽產業稅務創新的提案》的回覆,到稅務總局對平臺經濟相關稅收的回覆,都體現出國家對於經濟平臺的稅收越來越重要。
小心這些風險!建議對照自查!
01
虛開發票風險
平臺承接的業務大多數來自企業,需要開具發票,而將業務委託給平臺上的個人會員後,個人不願提供發票,造成平臺無法取得發票作為成本列支。
很多平臺因此動了買發票的心思。
注意,虛開發票風險大。
平臺確定經營模式時應該考慮稅收的影響因素,儘量最佳化流程,以符合規定的外部憑證和內部憑證作為稅前扣除憑證。
可以建議提供服務勞務的個人辦理臨時稅務登記,享受月銷售額10萬元(季度銷售額30萬元)以下免徵增值稅的優惠,從而增大開票的意願。
02
個人所得稅未代扣代繳
平臺與主播簽訂勞務合同後,合同履行後應該按照勞務報酬所得預扣預繳個稅,但很多人認為勞務報酬的預扣預率太高,從而不願意繳納個稅。
注意,對於勞務報酬經濟平臺必須扣繳個稅,雖然勞務報酬預扣預繳的稅率是20%,但是彙算清繳時按照綜合所得計稅,適用 3-45%的累進稅率,還能夠扣除專項附加扣除等專案。如果彙算清繳計算的稅額低,是可以退回差額部分的。
平臺不按規定扣繳個稅的,將面臨罰款的處罰。
03
核定徵收有風險
目前利用個人獨資企業的核定徵收來進行稅收籌劃是非常普遍的一種做法,這種方法的優勢明顯:稅負可以大幅降低。
但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核定徵收政策非常依靠當地的稅收政策,有的地區已經收緊了核定徵收的放權,平臺在進行籌劃的時候一定要目光長遠,不能僅看眼前的利益。
附:網路主播直播帶貨的稅款繳納及涉稅風險
05 附:電商行業做賬會計分錄大全!
一、買賣雙方交易
淘寶買方:
借:預付賬款——支付寶
貸:銀行存款
接受到商品
借:應付賬款
貸:預付賬款—支付寶
存貨的採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採購成本的費用。其中,存貨的購買價款是指企業購買的材料或商品的發票賬單上列明的價款,但不包括按規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稅稅額。
支付寶付款:
借: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支付寶
淘寶賣方:
1.產品出庫發運
借:發出商品
貸:庫存商品
運費
借:銷售費用/其他應收款—代墊運雜費
貸:現金/應付賬款
2.交易成功、確認收入和轉成本
借:應收賬款—支付寶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其他應收款—代墊運雜費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發出商品
3.擔保方扣手續費、積分
借:銷售費用—佣金
—返點積分
貸:應收賬款—支付寶
4.提現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扣取佣金手續費的差額)
二、商品拒收退回換貨處理
1.發貨
借:發出商品
貸:庫存商品
運費
借:銷售費用
貸:現金/應付賬款
2.退回商品
借:庫存商品
貸:發出商品
3.重新發貨、確認收貨
三、已成交後退換貨品
借: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借:庫存商品
貸:主營業務成本
按原退貨金額確認換貨收入
借:應付賬款或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增值稅銷項稅,按換換出貨品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由物流公司送貨時發生物流費用
借:銷售費用
貸:應付賬款或現金等
回覆列表
營業稅按100多億收,個人所得稅按《個人所得稅徵收辦法》徵收,他這個收入應該按最高徵收點40%收了。比如營業收入100億,主播擁金20%就是20億,個稅40%就8億,主插實得12億。 對於廠家而言,100億要上營業稅4%即4億,企業所得稅3%即3億,增值稅17%即17億,100億減去4億,減3億,減去17億,減去生產成本,減去原材料成本,減去經營性開支,最後的利潤乘以40%就是老闆要交的個人所得稅。 如果敢造假,廠家和主播必定虧死!!!所以決定市場環境好壞的關鍵因素是國家稅務部門。
所有企業都透過直播賣貨!砍掉市場流通環節!直接工廠對接快遞到顧客手中!好還是不好呢?挺好的,今後買東西就等著哪個廠家給主播福利大,他就上什麼產品,你就天天等著他什麼時候心情好再買你想要的,你也不用出去工作了,只需要蹲守直播間。這個時候供銷環節就是廠家,主播,終端消費者,售後,其他都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同時小流量主播還會被作死。
這個資料的真實性不知道有多大?我問了我身邊的所有的朋友,同事,很多年輕人,問他們有沒有圍觀過這兩個主播?都說沒有,問他們有沒有買過這兩個主播的東西,也說沒有。按照機率來說,這麼多觀眾,至少每10個人或20個人當中,有一個他們的購買者,但實際上是幾百人,上千人當中,也沒有一個購買者,所以圍觀人數幾個億?賣幾百個億的商品?這個資料真的要打問號?
馬雲透過忽悠,風投,上市,融資,流量,引導輿論,建立了阿里平臺,而所謂的網紅,直播帶貨,刷單,相對於流量泡沫的延伸,真正掙錢的只有馬雲和幕後資本,其他的都是跟著起鬨和瞎折騰,現金才是王道,網紅和刷單的忙活了這麼久,看看自己又有多少現金?
網店沒啥,畢竟有幾十萬上百萬的網店,那麼多淘寶村,門檻低基本都可以做,也沒體量打壓上游供貨商和下游快遞,直播要做好,其實門檻挺高,一般人真玩不轉,基本大部分人享受不了這波紅利,就成就了那麼幾個人。主要這幾個人又有資本的扶持,壟斷了流量,又從上到下全把企業利潤給壓死,和他們合作的全都沒錢賺,他們卻賺的盆滿缽滿。還有一點,他們的稅是算在合作的廠商的,他們只有個稅,少之又少。幾年賺90億,一年上稅有幾十萬頂天了。陶華碧90億身價,一年上稅平均7億。
電商發展起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消費心理,也就是虛榮心。因為沒錢,只能買便宜貨,如果是實體店,逛了一圈,最後買了件最便宜的商品,可以說,這是對消費者最大的打擊。而網購有隱蔽性,誰也不知道是誰買了最便宜的商品。就算拿出來用,普通人大多也不知道商品的真實價值。如果有錢,肯定要去實體店啦,體驗店員的熱情周到的服務,還要拍個照,發個朋友圈,讓大家都知道我買的是正品,說句凡爾賽,心裡美滋滋的。
雖然我也是電商平臺的一員,但是其實心裡一點也不踏實,看不見摸不著的不知道哪天突然就不行了,而且現在普通電商已經被蠶食的很厲害了,半死不活的,而且不管哪個平臺的電商,收益最大的除了平臺就是頭部電商,腰部和底部的也是勉強維持溫飽,像文中提到的帶動的工作鏈比如客服啊快遞啊之類的,也是勉強維持溫飽,賺不多少錢的。您說消費,為了縮減開支在電商平臺比實體消費低了,但是收入呢,電商帶動普通人是什麼收入,實體帶動的是什麼收入,電商帶動多少行業,實體帶動多少人就業,電商如何帶動經濟迴圈,實體如何經濟迴圈,而且電商收入給人朝不保夕的感覺很重,細算下,電商發展過大對整體經濟而言其實是不划算的。
生活水平下降怪電商,沒生意做也怪電商。我覺得你智商需要充值。電商之所以發展起來,是因為普通老百姓沒錢,在房價沒有暴漲之前,電商都半死不活的。房價一暴漲,好了,大家都知道必須要買房了,不買房不能結婚生子。然後大家都削減開支,攢錢買房或者還貸。普通人的工資大多在5000左右,兩口子加父母,一個月收入在兩萬左右,房貸一個月五六千,養孩子,一個月起碼三千,老婆的化妝品,衣服,零食,冰箱裡的水果糕點,孩子的玩具,四個成年人還要吃飯,親戚朋友,同事之間的人情往來。水,電,網,話費,油錢,吃飯。算下來一個月都緊巴巴的。哪來的錢搞消費?只能買便宜貨了。網購就是最合適的渠道。
只有能賺錢你才能有消費。金錢在與流通。這些人憑著資本就能壓榨廠家利潤。廠家沒利潤怎麼辦?還不是隻能壓榨員工。小店面沒人能幹過他們。這100花出去了,怎麼賺回來?開廠,本來100W的利潤變10W。打工,1W的工資變3000。開店。你能幹過他們嗎?老百姓沒了錢 。經濟蕭條。國家的錢又從哪裡來?美國物價高不高,美華人生活水平低了嗎?廠家沒利潤就沒發展。沒有實體廠家的經濟支撐。靠這些網紅。國家整體經濟能上來?這些人的錢能消費多少出來?他們反而可以靠這些資本左右市場。
這幾年做生意只要是跟衣食住行有關的小生意,比如餐飲,運輸客運,很明顯的的一點就是乾的更多了,越來越累了,賺的確更少了。網路社會平臺壟斷真的太嚴重了,利潤基本都讓他們吃了,還有人覺得這挺好,減少中間商,東西便宜了,都沒利潤了都沒錢賺了,你就能賺到錢了?除非你是公務員。現在社會內卷真是太厲害了,我根本不懂內卷什麼意思,有個人給我舉了個例子我算是徹底明白了。大家都在坐著看電影,有個人非得站起來看,覺得看的清,但他站起來看就擋著其他人看了,其他人也都站起來看,最後大家都站起來看,結果就是明明可以坐下來舒舒服服的看電影,確都站起來累了吧唧的看場電影,可得到的還是看了這場電影,網路平臺就是把人逼成這個樣子。
小微企業解決了多少就業,上繳多少稅收,應該有資料。 面對電商的衝擊,無商可做,無工可打,平臺面對的是廠家,大量的中間商消失,天量的實體店倒閉,人們變成了消費者,而不是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沒錢,只能消費越來越降級。 平臺巨頭的註冊地在外國,上市在外國,股東老闆是外華人,錢都流向了國外,而國內大量的人失業,破壞了正常迴圈的商業體系,就連賣個菜老百姓餬口的小生意它們也不放過,經濟侵略,破壞力讓你我吃驚!
只要做好二次分配三次分配,不要讓財富積累在少數人手裡,這就是好事,減少了中間的浪費環節,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你也可以這麼理解,原來需要幾萬人的流程,現在幾百人就搞定了,那多餘出來的人是不是就可以幹別的了,可以生產出更多的物資了。流通環節不直接產生財富,只有生產環節才能產生財富。
如果貨單全部集中在少數幾個頭部主播身上,最恐怖的是最後大家都得失業,因為主播一個行業最多代理幾個相同的廠家產品,那麼大大小小的無數廠家會因為請不起主播,而倒閉。或者勉強活著給工人低工資,然後大家都沒錢,又影響到餐飲娛樂各行各業。
直播,最重要的噱頭:“全網最低”。其實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可這“低”從哪裡來的?那只有降低成本,提高產值。可這產值得“高”又從哪裡來呢?這就是為什麼網上買的東西退貨率這麼高的原因。 網上的商品是賣“圖騙”賣“流量”。 最大的浪費就是粗製濫造,最大的犯罪就是浪費。
萬物互聯下,這只是一個開始。這是一場全球範圍內的、本來應該在2018甚至再早一點就已經開始的社會資訊化進化,如今在後疫情時代,終於開始凸現出來。 這只是一個開始,如果有心人關注到以鴻蒙2.0為核心的美的系統1.0的釋出會,就知道,這場以人工智慧+大資料+網路複合疊加為主要特徵的資訊時代的洶湧到來。 這是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時代,已經不可逆。
去掉這些層層轉包分銷的中間環節,節省下來的人力物力可以做別的事情,這是好事,這是轉型需要面臨的問題,需要調控,需要大智慧。不能老是一成不變維持原狀,那樣何來進步?網上也要避免壟斷,避免形成新的剝削,流量,搜尋排名等。主播靠的就是壓低廠家的價格來帶貨,廠家已經沒有利潤了。錢都讓主播賺去了!這樣的話工廠越來越難幹。只是讓少數主播越來越富。再好的產品你的優惠力度不夠,他都不會給你賣。無限制地擠壓你的利潤空間。時間長了工廠只能解散!
N年的傳統經濟模式被電商顛覆了,電商競爭的首先是價格方面,否則很難贏得消費者,慢慢,有些電商有一定客戶基礎,價格逐漸回升,比如淘寶很多東西價格都比以前貴了,京東更是貴於淘寶,京東訴求的點是東西真,比較貴,部分人的慣性思維認為京東肯定好所以價高,很正常,拼多多就是地攤和農村集貿市場的集中營,也有大部分消費者,但電商最主要的是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當消費習慣被改變後,幾大平臺就各有各的市場和定位點,京東最後是高階大型商場的集中營,淘寶是各個中小店鋪的集中營,拼多多是地推或農村集貿的集中營,都有各自市場!這樣大量傳統經濟就被這三大平臺給取代,沒有什麼錯與對,也許是時代發展的產物!但我從不買直播帶貨的貨。
這是不公平競爭,錢讓一小撮人賺了,並轉移出國外,並未留在國內。國家應該出手,或支援廣大小商戶對所有電商發起不公平訴訟,查證後並處以嚴歷處罰。否則後果很嚴重,幾千萬個體工商戶,就是幾千萬個家庭,近2億人的吃飯問題。不可能都去打工,也不可能有這麼多的崗位。大家都沒有收入的話,房貸,車貸還不起,引發國家金融安全,引發社會穩定。
危害最大的有兩點,一就是壟斷,當然跟買東西的沒關係,對製造業來說,也就是生產商這種壟斷並不是什麼好事,以後各方面會被平臺各種任人宰割。第二就是我們之前的消費多數都是地方消費,也就是地方內迴圈經濟,地方經濟就不會太差,現在你所有的消費都集中給平臺了,那是不是對地方經濟有很大影響?
網路營銷的興起對實體店的打擊確實非常大。以前的店鋪成本現在都變成了虛擬的店鋪租金,這些生產廠商並沒有得到實際利益,其中大部分利潤被集中到了平臺商手上。而直播帶貨也是如此大量的利潤集中到了少部分的主播手中,這對於共同富裕是不利的。以後政策會怎麼跟進我不知道,但是這種現象目前來看確實弊大於利!
直播帶貨的初衷已經不存在了,原來國家扶持直播帶貨,是為了幫助農村推銷農產品。現在那些大主播有幾個在帶貨農產品的?誰給的佣金高給誰帶貨,至於貨的質量和價格全看主播人品了,他們帶貨商品下播後就下架,有的沒有下播下架了,在他們商品櫥櫃裡看不到評價。他們也不怕粉絲取關,平臺給他推流,有新的粉絲和人氣。直播平臺也能拿到幾個點佣金。 直播帶貨看起來是廠家直銷,其實他們的成本也不少,要給主播和平臺佣金,還有快遞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