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藝—青年

    《武陵春·春晚》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武陵春》一詞,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兵荒馬亂中人們共有的離恨別緒。李清照將時代的悲哀用巧妙的手法融進了自己有限的藝術境界裡,從而使本詞具有了典型性。因此這首詞不僅獲得了藝術審美價值,而且也贏得了社會審美意義。 

    最後兩句是廣為傳誦的名句。“愁”本是心中之事,抽象之物,只可意會,難以捉摸。如今作者卻意想天開地將它裝上小船,給人一種具體可觸的立體感;而且還怕愁太重,小船載不動,則愁又顯得有重量了;再聯絡前句的“輕”字,似乎還可看到這小船在重愁堆擠下被慢慢壓向水面之狀,從而獲得了一種動態感。其化虛為實,語意新奇,想象驚人,實在是描摹愁思的絕妙好辭。李清照是極擅長寫愁的。除本詞將愁寫成有形體、重量、動態外,她還在其它詞裡將愁寫得有長度:“如今更添一段新愁”(《鳳凰臺上憶吹簫》);有濃度:“更誰家橫笛,吹動濃愁?”(《滿庭芳》)等等。這些都形象傳神,韻味幽深。 這首《武陵春》是作者中年孀居後所作,非一般的閨情閨怨詞所能比。這首詞借暮春之景,寫出了詞人內心深處的苦悶和憂愁。全詞一長三嘆,語言優美,意境,有言盡而意不盡之美。  

      這首詞繼承了傳統的詞的作法,採用了類似後來戲曲中的代言體,以第一人稱的口吻,用深沉憂鬱的旋律,塑造了一個孤苦淒涼環中流蕩無依的才女形象。 

      這首詞簡煉含蓄,足見李清照煉字造句之功力。其中“風住塵香花已盡”一句已達至境:既點出此前風吹雨打、落紅成陣的情景,又繪出現今雨過天晴,落花已化為塵土的韻味;既寫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悶,又寫出了她惜春自傷的感慨,真可謂意味無窮盡。  

      這首詞由表及裡,從外到內,步步深入,層層開掘,上闋側重於外形,下闋多偏重於內心。“日晚倦梳頭”、“欲語淚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動作和神態。這裡所寫的“日晚倦梳頭”,是另外一種心境。這時她因金人南下,幾經喪亂,志同道合的丈夫趙明誠早已逝世,自己隻身流落金華,眼前所見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從中來,感到萬事皆休,無窮索寞。因此她日高方起,懶於梳理。“欲語淚先流”,寫得鮮明而又深刻。這裡李清照寫淚,先以“欲語”作為鋪墊,然後讓淚奪眶而出,簡單五個字,下語看似平易,用意卻無比精深,把那種難以控制的滿腹憂愁一下子傾瀉出來,感人肺腑、動人心絃。

  • 2 # 兔子小姐的珠寶洞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這首《武陵春》是李清照中年孀居後所作。這首詞借暮春之景,寫出了詞人內心深處的苦悶和憂愁。  

    這首詞簡煉含蓄,由表及裡,步步深入,上闋側重於外形,下闋多偏重於內心。

    “風住塵香花已盡”一句,既點出此前風吹雨打、花朵散盡的情景,又寫出了她惜春自傷的感慨。

    “日晚倦梳頭”、“欲語淚先流”是描摹人物動作和神態。“日晚倦梳頭”,是另外一種心境。這時她因金人南下,幾經喪亂,志同道合的丈夫趙明誠早已逝世,自己隻身流落金華,眼前所見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從中來,感到萬事皆休,無窮索寞。因此她日高方起,懶於梳理。

    “欲語淚先流”,先以“欲語”作為鋪墊,然後讓淚奪眶而出,簡單五個字,把難以控制的愁悶一下子傾瀉出來。 

    詞的下闋著重挖掘內心感情。她首先連用了“聞說”、“也擬”、“只恐”三組虛字,作為起伏轉折的契機,一波三折,感人至深。

    第一句“聞說雙溪春正好”將氣氛陡然一轉,詞人剛剛還流淚,可是一聽說金華郊外的雙溪春光明媚、遊人如織,她這個平日喜愛遊覽的人也不禁想去“泛輕舟”了。

    “春尚好”、“泛輕舟”措詞輕鬆,節奏明快,恰好處她表現了詞人一剎那間的喜悅心情。而“泛輕舟”之前著“也擬”二字,更顯得婉曲低迴,說明詞人出遊之興是一時所起,並不十分強烈。

    “只恐”以下二句,則是明快節奏之後的猛烈跌宕。這裡,上闋所說的“日晚倦梳頭”、“欲語淚先流”的原因,也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作者運用了誇張的比喻來形容“愁”,將“愁”這種情緒化虛為實,“載不動”意味著作者的愁緒之深重,運用實物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

    注:

    雙溪:水名,在浙江金華,是唐宋時有名的風光佳麗的遊覽勝地。有東港、南港兩水匯於金華城南,故曰“雙溪”。

    舴艋舟:小船,兩頭尖如蚱蜢。

  • 3 # 荊棘叢中的小野花

    李清照的《武陵春·晚春》具體內容為: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它是李清照晚期詞的代表作品。大概意思是:風停了,塵土裡帶有花的香氣,花兒已凋落殆盡。日頭已經升的老高,我卻懶得來梳妝。景物依舊,人事已變,一切事情都已經完結。想要傾訴自己的感慨,還未開口,眼淚先流下來。

    聽說雙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只恐怕雙溪蚱蜢般的小船,載不動我許多的憂愁。

    這首《武陵春》是詞人李清照中年丈夫去世之後獨居所作,其中傳達的愁緒不是一般的閨情閨怨詞能夠相比。全詞借暮春之景來表達內心深處的愁苦,塑造了一個淒涼環境中孤苦無依的婦女形象。

    這首詞的後兩句“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是詞中廣為傳誦的寫“愁”的名句。愁本是一種心裡的情緒,看不見摸不著,只可意會難以言傳。在這裡李清照卻將愁裝上了舴艋舟,這一想象可謂異想天開了。但卻一下子將愁形象化,好像愁變得可以觸碰了。而且還說她擁有的愁是舴艋舟都載不動的,愁一下子彷彿就有了重量,而且是非常非常重。這就是所謂化虛為實了。說辭新穎獨特,想象奇巧,形象傳神,韻味幽深。同時與前文的“輕舟”有承接關係,顯得自然妥帖,渾然天成。絲毫不遜色於李後主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總體來說,整首詞從側面反映了國破家亡以後人們所具有的離愁別恨。李清照將時代的悲劇融入了自己的筆墨之中,形成典型而獨具特色的藝術境界,再加上女性天然而獨特的感知,使得她的詞清新淡雅,具有長久的藝術魅力。

  • 4 # 湘西星辰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最後兩句是廣為傳誦的名句。以第一人稱的口吻,用深沉憂鬱的旋律,把人難以捉摸的心裡情緒,抽象之物,卻意想天開地用誇張的比喻把它量化,給人一種具體可觸的感覺。這是詞人李清照在北宋亡國,夫妻相繼南渡避難,不久丈夫趙明誠病死,此後她隻身漂泊於杭州、金華一帶,孑然一身,貧苦無依,過著顛沛流離的日子。睹物思人, 寓情於景,把自己在特殊環境下頃刻間的微妙複雜的心理變化表現得淋漓盡致。

    以下是湘西鄉村河邊風光。

  • 5 # 雲卷飛山

    李清照《五陵春•春晚》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風停了,雨住了,花也落盡了,惟餘滿地落英,讓塵土也沾上了淡淡的馨香。日晚了,人倦了,懶梳妝了。景色依舊,物是人非,事事不順,人未語,淚先流。

    聽說雙溪那邊春光尚好,也想泛舟一遊。只怕舴艋舟(小船,兩頭尖似蚱蜢)太小,裝不下,心底的許多愁啊!

    這是李清照1135年南渡後,避難於浙江金華時所作。其時金兵進犯,丈夫病故,家藏金石文物也遺失殆盡,一身孑然,四處漂泊,感慨人生,不苦不悲才怪呢?

  • 6 # 森林影吧

    《武陵春·春晚》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創作的一首詞。此詞上片極言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悽苦之極;下片則進一步表現其悲愁之深重,並以舴艋舟載不動愁的新穎藝術手法來表達悲愁之多。全詞充滿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和對故國故人的憂思,寫得新穎奇巧,深沉哀婉,自然貼切,絲毫無矯揉造作之嫌,饒有特色。此詞借暮春之景,寫出了詞人內心深處的苦悶和憂愁,塑造了一個孤苦淒涼環中流蕩無一的才女形象。

    這首詩的創作背景:這首詞是宋高宗紹興五年(1135)李清照避難浙江金華時所作。黃盛璋《李清照事蹟考辨》:“詞意寫的是暮春三月景象,當做於紹興五年三月。”又《趙明誠李清照夫婦年譜》:“紹興五年乙卯,金人犯滁州,圍亳州。壬午,偽齊犯安豐,韓世忠遊擊金人於大儀鎮,敗之。乙丑,金人困承州,又圍濠州,高宗如平江。”李清照《打馬圖序》雲:“今年十月朔,聞淮上警報,浙江之人,自東走西,自南走北,居山林者謀入城市,居城市者謀入山林,旁午絡繹,莫不失所。易安居士自臨安泝江,涉嚴灘之險,抵金華,卜居陳氏邸。”其時金兵進犯,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盡,作者孑然一身,在連天烽火中飄泊流寓,歷盡世路崎嶇和人生坎坷,處境悽慘,內心極其悲痛。

  • 7 # 殘陽暮裡酹江月

    物是人非事事休,這句話大家一定很熟悉,就出自李清照這首《武陵春.春晚》

    武陵春·春晚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且年少成名。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夫妻和諧生活幸福。可惜這一切都隨著金兵入侵而改變。

    在靖康之難後,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一路南奔。先來到了江寧。趙明誠任江寧知府,後因金兵迫近,趙棄江寧而走。不久病死。李清照只得再度南去,投靠在時任敕局刪定官的弟弟李迒家裡。不久又嫁給了早就覬覦她的珍貴收藏的渣男張汝舟。李清照李清照報官告發了張汝舟,終得離婚,但也身陷囹圄,後經翰林學士綦崇禮等親友的大力營救獲釋。

    經歷了一場再嫁匪人、離異繫獄的災難後,李清照生活的意志並未消沉,詩詞創作的熱情更趨高漲。她從個人的痛苦中解脫出來之後,把眼光投到對國家大事的關注上。

    這首詞作於公元1135年(宋高宗紹興五年)李清照避難浙江金華時,在感嘆輾轉漂泊、無家可歸的悲慘身世時,也表達對國破家亡和嫠婦生活的愁苦。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風停了,塵土裡帶有花的香氣,花兒已凋落殆盡。日頭已經升的老高,我卻懶得來梳妝。景物依舊,人事已變,一切事情都已經完結。想要傾訴自己的感慨,還未開口,眼淚先流下來。

    由風狂花盡,一片悽清這種含蓄,寫到“物是人非”,寫到事事休,苦痛似乎無窮無盡,已經是直抒胸臆了。

    上片既極言眼前景色之不堪、心情之悽楚,所以下片便宕開,從遠處談起。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李清照是最喜愛遊山玩水的。據周輝《清波雜誌》所載,她在南京的時候,“每值天大雪,即頂笠、披蓑,循城遠覽以尋詩”。冬天都如此,春天就可想而知了。

    雙溪則是金華的風景區,自然想往一遊,只不過此時的遊,恐怕更多是派遣苦悶吧。但此時的她痛苦是太大了,哀愁是太深了,多的恐怕不是那一葉小舟可以載動的了。

    全詞末尾兩句最是動人。當下片開頭寫雙溪的時候,讓人覺得有出遊之興,派遣下苦悶也好。末二句卻似一個猛烈的跌宕

    ,讓人覺得無比沉重。

  • 8 # 黃宇芬

    此詞的後兩句“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寫了如下情景。

    聽說雙溪的春色美好,也打算有住駕起小好船。只恐怕船兒太小太輕,載不動心中許多愁,弄不好要把船弄翻。這裡用鮮明的形象比喻,愁可以搬上船,“載不動許多愁”。這通俗的比喻,蘊含著多少難以排遣而又不能直言的身世之悲,飄零之苦!

    題主,你認為這是較簡潔有譜的解答嗎?請回覆交流。

  • 9 # 竹屋裡的詩人

    《武陵春•春晚》宋 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李清照作為中國歷史中最負盛名的女詞人,在她的中晚年中寫下這首詞,表達自己孀居後的苦悶與憂愁。她與丈夫趙明誠的佳話在中國封建歷史中是一段活生生的社會殘忍現實的抨擊證據。全詞一長三嘆,上闋側重於外形,而下闋多偏重於內心。“聞說雙溪春正好”,詞人剛剛還在流淚,可是一聽說金華郊外的雙溪春光明媚,她這個平日素愛遊玩的人遂起遊興,“春尚好”和“泛輕舟”措詞輕快,表現了詞人一霎那的喜悅之情。但“泛輕舟”之前的“也擬”二字顯得婉曲地回,說明詞人出遊之興是一時而起,並不十分強烈。“輕舟”一詞為下文的愁重作了很巧的鋪墊與烘托,至“只恐”以下二句,來了個猛烈的跌宕,使情感顯得無比深沉。

  • 10 # 萬島奇石

    《武陵春•春晚》宋 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李清照作為中國歷史中最負盛名的女詞人,在她的中晚年中寫下這首詞,表達自己孀居後的苦悶與憂愁。她與丈夫趙明誠的佳話在中國封建歷史中是一段活生生的社會殘忍現實的抨擊證據。全詞一長三嘆,上闋側重於外形,而下闋多偏重於內心。“聞說雙溪春正好”,詞人剛剛還在流淚,可是一聽說金華郊外的雙溪春光明媚,她這個平日素愛遊玩的人遂起遊興,“春尚好”和“泛輕舟”措詞輕快,表現了詞人一霎那的喜悅之情。但“泛輕舟”之前的“也擬”二字顯得婉曲地回,說明詞人出遊之興是一時而起,並不十分強烈。“輕舟”一詞為下文的愁重作了很巧的鋪墊與烘托,至“只恐”以下二句,來了個猛烈的跌宕,使情感顯得無比深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強大的頭條車友們,能推薦幾款12萬內左右家用的四缸轎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