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改了沒有

    養豬大型企業,虧損是早晚的事,我們的國情就是這樣,小散人工可以不計,就等於打工又何妨?

    那麼大型企業全部得僱工人養,依靠貸款,還有國家補貼,包括夏天降溫,冬天取暖,環保,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小散可以根本不用。

    我看未來養豬的發展方向就是自繁自養,母豬50至100頭母豬的散戶生存空間比較大。

    這些戶不用貸款,通過幾年的積累自有資金就夠了,如果用貸款,養豬的利潤就被銀行拿走了,沒有 暴利根本不敢養,養了也不掙錢!大型養豬企業還有人工,管理費等。

    大型養豬企業,與我們小散的利潤得差2元,我們小散5.00保本,他們得7.00元。所以,最終還得依靠小散,我們的國家太大了,人口太多了,他們那些國家和我們比大小,有法比嗎?

    他們那些小國家,有幾個企業就把某個行業控制了,在我們這裡根本辦不到,三桶油是暴利行業,國家壟斷,還不照樣虧損!

    所以,小散就放開手腳大膽的養吧,依靠自己的原始積累,一步一個腳印,不要盲目擴張,就一定能賺到錢!

    個人觀點,不願意聽就罵吧!

  • 2 # 孔方財經

    這是一條讓人笑中帶淚的財經新聞。

    雛鷹農牧也曾經是一家很厲害的養豬企業,1988年就已經成立,距今30年,30年的老豬廠,結果落到現在這般田地——沒錢沒飼料,生豬被活活餓死(當然也可能是營養不良導致的抵抗力下降,生病而死)。

    (下圖為雛鷹農牧創始人、老闆侯亭芳)

    雛鷹農牧2010年9月15日在深交所上市,被業界譽為“中國養豬第一股”,即便是在資金鍊危機很嚴重的2018年,出欄的生豬也有300萬頭,年銷售收入可以達到這是一家規模很大的企業。可以適當想象,這種超大的養殖場都這般艱難,何況那些小養殖場——2018年,民營企業普遍融資艱難。

    有些人可能會問,與其讓豬活活餓死,不如賣掉。按照正常情況應該是這樣的,但去年到現在,非洲豬瘟太嚇人了,跨區域的生豬調運非常困難,雛鷹農牧可能就是運氣不佳,不能及時將生豬賣掉,攤在手裡面,又沒錢買飼料。

    其實雛鷹農牧一直在為盤活存量資金掙扎。比如

    2016年它就把自己的豬圈(養殖場)以25億元的價格賣掉,然後再返租回來。

    比如,為了償還到期利息,它表示要用火腿、生態肉禮盒等產品支付,而不是錢,因為它沒錢。

    (下圖為雛鷹農牧的肉產品,可以看出規模是很大的)

    又比如,它還賣掉了自己搞電競的子公司——這家電競公司有一個OMG戰隊,是老闆侯亭芳兒子組建的,之前老闆投了一些錢進去,但現在自身難保,只能賣掉,沒法繼續燒錢。

    (下圖為OMG戰隊)

    不管怎樣,這家老豬廠已經深陷資金鍊危機,這麼大一個養豬場,牽涉到的是很多人的工作,很多農民的銷路,大家在笑一笑的時候,還是多一份悲憫吧!

  • 3 # 鍵來666

    養豬的上市公司鉅虧33億,缺錢買不起飼料豬都被餓死,你怎麼看?

    進入19年,養豬業共發生兩件大事:一是雙匯被羅特克斯吸收合併事件。二是雛鷹農牧因虧損致使資金鍊斷裂,導致豬被餓死事件。

    全是大規模,全是專業化,全部享受各種優惠政策,你說黃就黃了,連句像樣的解釋都沒有,而被你們死死打壓的小散戶卻還在傻傻支撐著中國養豬業,天理何在?真應了前幾天傳遍網路的那幾句改遍歌詞:

    幹活的累死累活,又成果那又如何?到頭來幹不過寫PPT的,要問他業績如何,他從來都不直說,掏出那PPT一頓胡扯。個人觀點:1:事實證明,不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企業,早晚都要黃,大豬企依仗各種優惠政策,在尋常時期,死死擠兌小散戶,各種偽專家更是天天傻x叼叼,死搬國外養豬模式,什麼推廣專業化規模化,什麼南豬北養,什麼取締小散戶,在非洲豬瘟疫情面前,通通打臉,而且是啪啪響。2:事實證明,散養戶抗風險的能力絕對強於規模化,目前最符合國情的養殖模式當屬存欄30一100頭母豬的家庭農場式養豬場,不管從抵抗風險能力,豬場管理用心與否,還是糞便汙水處理的投資。③年前屠企瘋狂壓價的背後絕不是豬源寬鬆,只是看破養豬戶年前急於出欄的心理。18年低谷十疫情帶來的後果必是後市豬源緊缺,國家對養豬業從疫區生豬禁運到點對點,從種豬及仔豬調運不得限制,從疫情點3公里以內檢測無疫情生豬不捕殺等各方政策,可以明顯感覺到,對後期生豬存欄的擔憂。

    一次次,一樁樁事實會再次證明,以後若干年養豬的主力依然是中小養豬場戶,不放鬆春節期間的生物安全防控,合理調理豬群健康,保證手裡有豬,19年將會是散戶翻身年。只是要注意一點:最近沒有疫情爆發,絕不代表疫情消失,只是春節特殊時期而己,相信你我心裡都明白,怕是節後疫情將會大範圍爆發,要做好心裡準備!

  • 4 # 知信飼料王熙山

    在華人口太多了,很多人家靠養豬維持生計。而且養豬需要有愛心,要細心,負責任的人來養才能成功。中國政府強力推行大型化養豬,帶來了很多弊端,比方說責任心被稀釋,管理成本增加,風險更大這就象把雞蛋放到很少的籃子裡一樣。如果一家兩口子再加上一到兩個僱工,一年出欄一千頭,就從責任心這一塊講就能成功,兩口子責任心強,有經驗管理母豬舍和保育舍,象育肥舍,加工飼料等責任心不需太強的活交由僱工來做,這種模式養豬能不成功嗎?當然豬糞尿水嚴控好,環評合格,這樣能解多少人就業問題?另外玉米等原料就地採購,就地消化不是很好一件事嗎?為什麼非得人干預讓養殖大型化,養殖成功了有效益了,老百姓自己不知道擴張。豬肉在外國肉類比重太小,而我們的肉類結構中比重太大,大型養殖也許真的不適合中國,我們要走適合中國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養豬之路。

  • 5 # 凱恩斯財經

    曾今,雛鷹農牧熱過一回,當時是“欠債肉償”,當時雛鷹農牧由於中融信託的一筆違約債務,提出了兩個解決方案,其中一個方案就是用火腿系列,禮盒系列和紅酒系列等產品抵償。當時我們就說了如下的擔憂。

    如今看來,供應商是完全沒有信心,所以欠債的雛鷹農牧已經沒有供應商供應豬飼料,豬被餓死就可以想見。

    一個廢舊工廠,如果一個窗戶是破的,其他的窗戶很有可能也在短期內被人打破。有時候,壞訊息會讓環境更差,髒的地方會更髒。事物之間有相互的影響性。千里之堤毀於蟻穴,一個小小的裂縫,他本不會改變堤壩的堅固程度,但是水流的力量會一點點的撕裂,一點點的積累。從而加速堤壩的頹勢。

    在股市,我們基本上叫這種形勢轉變為趨勢。

    所以,我們要提醒今年部分企業,據說他們想在今年洗澡,也就是將利空在今年都爆發出來,計提減值。這部分企業可能心中還暗自得意,覺得自己很聰明。但是,請不要忘記如今這個社會更要緊的是信用。比如你商譽減值,你經營不善的名聲就會傳導到供應商和銷售商,他們會對你的信用打折扣,進而銀行也開始擔心。畢竟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大家都需要他人的信用,來支撐自己的信用。

    當然雛鷹農牧的頹敗,和豬肉價格有關,和非洲豬瘟有關,和盲目上馬養殖專案有關,中國有“豬週期”,企業需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也許這並不是誰的錯誤,行業優勝劣汰罷了。要知道,溫氏股份也養豬,利潤雖然也下降了,但是還沒有這麼嚴重的情況。

  • 6 # 小散李大鵬

    雛鷹農牧的虧損理由成為今天的熱點,從表述情況上來看,是因為沒錢買飼料,最後導致生豬養殖死亡,利潤縮水。很多自媒體都用醒目的標題:鉅虧33億,上市公司沒錢買飼料,餓死生豬,還有幾天就要到農曆豬年,這讓追逐“佩奇”的小夥伴們情何以堪。對於雛鷹農牧遇到的問題,笑話中折射出的是心酸。那就是傳統產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曾經有生豬產業第一股的雛鷹農業,也曾經風光無限,除了主業養殖穩定增長之外,也嘗試發展一些其他產業,伴隨著生豬市場的幾起幾落,雛鷹農業也經歷著起伏。

    2018年修訂業績虧損,從公告表述上看出,由於市場整體的環境不好,2018年權益類投資整體虧損,經濟形勢不好,銀行借貸也收縮,這樣使得像農雛鷹農業傳統產業貸款融資成為問題,資金的流動性出現巨大問題,當然就沒有錢去購買資料,維持正常的生產運營。同時恰逢,今年生豬市場遇到了比較大的困難,不確定因素非常多,在經營監管上比較嚴格,所以只能看著生豬,因為飼料短缺造成減產或者是死亡。

    A股市場不缺奇葩的理由,比如獐子島的扇貝跑了,董事長失聯了,今天又弄出了一個豬被餓死了,雖然是一個可以嘲笑的版本,但從中也可以折射出傳統產業的悲哀,笑中帶淚的滋味,不知道誰能懂。

  • 7 # 開偉觀察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這條新聞雖然從文字上看,帶有幾人調侃的意味,但無論如何當我看到這條新聞的時候,我的心情相當糾結和憂悶,我無法有力量去嘲笑。

    一家誕生於80年代初的養殖專業大戶,而且還是一家上市公司,竟然淪落到沒錢買飼料讓豬餓死的結局,令人唏噓不已。

    感嘆歸感嘆,現在關鍵是我們應該從雛鷹農牧事件中看出些問題來,並針對這些問題想出解決辦法才是正道。

    我雛鷹農牧的問題至少折射如下幾方面問題:一是傳統種養殖業受市場波動影響大,抗風險能力弱,這樣的企業無論是否上市,其實經營過程面臨的風險都是一樣的,每年經行下行週期來臨,銀行會首先選擇放棄,導致融資困難,經營難以度過難關。二是經濟下行週期首先波及的弱質的農業產業,股市投資者也會棄農業產業方面的股票而去,導致農業產業股票估值下跌或市值蒸發,導致融資出現困難。三是,它說明在中國屬於傳統農業種養殖業市場抗風險能力都比較弱,沒有國家重點扶持是肯定抗不住風險的。像雛鷹農牧這樣的大型養殖公司都難以擺脫市場及融資等方面帶來的不利影響,小型養殖企業就更加難以生存下去。

    總之,要確保中國農業產業的興旺發達,還是需要政府在政策層面提供優惠的財稅金融政策,同時也可給予專業養殖大一定的補貼,才有可能改變目前這種不利的養殖格局。

  • 8 # 浮沉市財經

    這年頭,做什麼都不安全,美好的時代似乎一去不返。

    買不起豬飼料,乍聽之下很可笑,仔細想來又令人毛骨悚然。

    1、為什麼買不起豬飼料?

    國家推進去槓桿就買不起了?國家從15年就提出三去一補一降,將槓桿是早晚的事,作為經營多年的企業沒有點危機意識?明知道要降槓桿還不提前做好準備,等到切切實實去槓桿推進了才知道事態嚴重性?

    2、為什麼現在才爆出來?虧損29-33億不是個小數目,一下子從三季報的虧損8億多變成30億,3個月虧損多了20億,這要死多少頭豬呢?既然資金流緊張,為什麼不早點公佈資訊呢?非要等到全餓死了瞞無可瞞才公佈?

    3、公司多年的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全在今年搞沒了?真是諸多疑點,還是多年來一直財務造假?

    A股的生態實在混亂,一下子扇貝漲腿走路了,一下子疫苗過期了,一下子豬餓死了,股民投資真如履薄冰,天雷滾滾,想要全身而退難度不比登頂珠穆朗瑪低了多少。

  • 9 # 財經作家邱恆明

    “養豬第一股”寧願讓豬餓死,也不願意讓豬長大嗎?是豬價不比飼料價嗎?非也非也,2018年開始的環保監管風暴,中小養豬戶不少都被關停了,我姐姐養了十年的豬,2018年都沒辦法繼續養了,本來300、400百頭的豬,是一門不大不小的生意,如今他們只好去農從商,做小本買賣了。

    豬肉的價格並沒有便宜,反而更貴了,加上春節前後也是豬肉價格上漲的時候,肉價比不上飼料價是完全不成立的。也就是說,一定是上市公司其他方面的操作,讓公司陷於困境,如題所說:是公司流動性緊張,讓公司經營業績出現問題。

    買一份飼料,出更多豬肉,這麼簡單的生意經都被打亂了,可見上司公司的流程搞得有多亂。不過也不能全怪它,我們的上市公司呀,我看有不少董事長都不知道自己的業務有多雜,都不知道自己的主業在哪,都不知道自己的競爭力在哪了。

    何況這次業績修正,是有關商譽減值的現象級事件,各行各業上百家公司都提前計虧,都是幾十億元的預減,市值40億元,虧損50億,類似的公司不少。

    原本我想大聲討伐這些不要臉的上市公司,後來一想,他們本就是普通的公司,如同普通的小企業一樣,在規則範圍內合理避開點陷阱,是它們每日如履刨冰的常態,這次突然扎堆計減,不是豬的問題,也不是飼料的問題,是與豬飼料都無關的問題,是長時間的規則問題,是漏洞問題。

    唉,說多了過年都不快樂,還不如趕緊去買點豬肉過年呢。

  • 10 # 英莫問667

    養豬的上市公司鉅虧了33億,缺錢買不起飼料豬被餓死,你怎麼看?我來回答這一問題。

    雛鷹農牧,鉅虧33億,因無錢買飼料,把豬都餓死了。可惜在有3天就是豬年了,無淚的苦笑,奈何!奈何耶!

    雛鷹農牧不能倒下,不但持你們股票的股民殷殷冀望著你們,而且全華人民也在盼望著你們重新的振作起來,要在本來沒有道路上再走出道路來。①是國家要強力介入市場,充分利用儲備的功能,加大儲備力度,來調節市場。②是農業銀行要加大傾斜政策,在原來的基礎上,繼續給予扶持,想盡一切辦法,要在沒有辦法下想出確實的好辦法。③是要加大國家無償的資金支援。要有大的力度,還要有好的解決辦法的條件。④是雛鷹農牧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繼續拼博,繼續堅持,用三、四年時間,我估計一定會好起來的。

    總之,豬肉是中國不次於三大主糧的戰略物資,一定使之安穩,叫平民百姓放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近日,一高三班主任帶全班學生在網咖通宵打遊戲,是不是過於放縱了呢?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