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魔方歷史觀

    中國古代歷史,王朝更替,有的王朝國祚較長,有的王朝相比來說如“曇花一現”,存在時間很短。而王朝由建立到“衰亡”,原因都差不多,都與王朝的統治階級有關,一個王朝的“興”與“衰”與統治者有著直接的聯絡,而為什麼中國古代王朝都會經歷強盛到衰敗的過程呢?

    這自然與王朝的統治者,也就是皇帝有關。

    縱觀歷史,大部分王朝的開國君主與亡國之君都有著很大的差距,這些差距不只是體現在國家政策上,還體現在個人上。

    開國之君,個人能力都很出眾,而且大多都曾於“上馬打天下”,建立一個國家,特別是一個能延續下去的國家,不容易。不只要征戰發展自己的勢力,還要有良臣勇將的輔佐。更為重要的,是要“得民心”。“得民心”不只是體現在你建國之前,在開國皇帝建國之前,“得百姓擁護”是其立國的基礎,在建國之後,“得百姓擁護”是其國家延續下去的根本。這就需要開國皇帝“下馬治天下”,因為只有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才能穩定,一般來說,不論是開國皇帝還是盛世時期的皇帝,都曾實行過“與民生息”的國策,如漢文帝、漢景帝、唐太宗、明太祖等。

    而國家為什麼會出現衰敗呢?

    這要先從統治者說起,“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般來說,亡國之君不比開國之君,因為他沒有先輩那種歷經坎坷而登上帝位的經歷。末代君主大多都是繼承的皇位,而且兒時的生活也都很好,可以說是那種“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奢靡的生活,使得這些君王很難體會民生疾苦,而且,有的君王,會大興土木,建造奢華的宮殿,勞民傷財,受苦的還是老百姓。

    一個國家,從興盛到衰敗,從百姓的生活就可以看出。一個王朝的末期,幾乎都是百姓生存艱難,這與王朝的吏治腐敗、官員貪汙等等都有著關係,但最重要的還是統治者,作為皇帝,不管你是驕奢淫逸也好,勤儉執政也罷,百姓生存不下去,歸根結底,還是皇帝的過失。

  • 2 # 眼裡起霧2003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用三國演義中的一句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有一定歷史哲學深度,中國歷史從先秦時代就已經諸侯林立,各種戰事接連不斷,中國是各種大大小小各種戰爭不斷的國家,隨著華人的活動範圍的擴大,不論是中原還是邊塞都充滿著戰爭糾紛,就正是因為這種不是很好的現象反而存進了文明的不斷進步。

    那麼中國歷史為什麼會想我們感覺到的是呈現這圓圈狀的迴圈上升。中華文化為什麼會不斷髮展而不只限於一個朝代的發展,這主要歸功於我們不斷的戰爭,人們為了生存,為了發展,不得不發動戰爭,古人開化程度很高。在這個基礎上,從統一的治世到治世的覆滅,都順應著時代發展潮流,所以歷史是螺旋上升發展的,不是圓圈的迴圈論。

  • 3 # 孤葉徐飛

    打江山易,坐江山難。政權的初期,當政者知道創業的辛苦,治國時,必兢兢業業;但到後世,當政成理所當然,再則,享受中失去了前輩創業時的經驗及能力。

    中國歷史上是以農業為基礎的社會,土地、人口、直接影響到政權的興衰;每當新朝建立時,必是經歷戰亂,人口大量死於戰亂而減少,大片土地荒蕪,民眾需要安寧的生活,社會發展的空間、活力大。

    後期正相反,人囗滋生,土地擴充套件有限,統治階層的壓榨未減,還會因貪婪而增加;民眾承擔未減,還會因社會動盪而增加,惡性迴圈,只至政權衰弱而滅亡。

  • 4 # 劍在手64293942

    每個朝代,鼎盛時期就是高峰。官商掠奪人民財富,掠奪到無可附加的地步,貧富差距拉大,社會壓力巨增,人民生存成本增加,高峰迴落必然就是低谷徘徊,民不聊生。沒有好的解決方法緩解民生壓力,就衰落,走向末路,這就是朝代更替必然規律。解決的未一辦法就是殺富濟貧,懲處官商均貧富,剷除黑除惡勢力,解決民生問題,緩解社會矛盾,從新喚醒民眾,國愛民,民愛國,國民一心,讓人民從新燃起生活的希望,才能國富民強。

  • 5 # 秋歌988之女

    這就對了,不然怎麼會有偉大的共和國。

    看看美國,正在書寫盛極而衰。你在海邊住就好了,滿潮之後就開始跌。青島潮水每天往後演四十五分鐘。今天九點滿潮,明天十點去洗海澡,就是滿潮才好洗海澡。跌大潮能跌下去二百米,淺灘四百米。美國跌二百米行了,什麼毛病都沒有了。看看英國那個熊樣,小跟班的。它還得往下跌。因為印度肯定能擠進來。它當年也是霸主。

    這就是世道輪迴。月盈必虧,水滿必溢。盛極到處揍人玩,處優者必攻。快了!美國退潮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國是這樣,朝更是。碰上個慈禧,什麼朝不完蛋,非完不可。晝夜交替,改朝換代和晝夜交替是一個道理。就是這個理!

  • 6 # 峰峰說史

    建立在自給自足的自耕農群體之上的中國古代王朝,在生產方式沒有多大改變的情況下,不可能逃得過興衰更替週期律。因為任何生物不斷擴張自己的生存需求是深埋在骨子裡的與生俱來的本能,這一點能夠在短時期內壓制,但不可根除。即便王朝建立之初,統治者清醒的意識到這一問題,並在內憂外患之下被迫壓制這種本能,但環境一旦有所緩和,本能需求就又一次控制人的行為。在自身群體分化和大大小小的貴族不斷擴張自己的權益時,處於弱勢的自耕農群體的利益便逐漸被剝奪和損害,最終淪為流民揭竿而起,單獨的或者同其他因素一道,形成又一輪迴圈。

    如果清王朝不是被英華人用堅船利炮轟開了國門,仍舊基本隔絕於外界,那麼可以預見,最終清王朝將同以前的王朝結果一樣,因為清王朝雖然將中央集權體制發展的登峰造極,而且歷任皇帝所受的教育以及綜合素質都較高,但其國家的根基仍然是自耕農群體。

    站在這一點來看,關於歷代王朝的興衰週期律問題,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因為歷代王朝始終是在一個被限定的圈子裡進行自我迴圈,再完善的體制、再英明神武的君主,再強大的王朝,最終也會碰到天花板,喪失繼續迴圈下去的動力,最後只有崩潰一途,之後進入下一輪更替。

    如果我們拋開中國歷史的語境,將其放在人類族群發展的視野下,以農耕為主要生產生活模式的華夏族群在秦帝國橫掃六合、一統天下之後,族群同自然界的矛盾已經不再是主要矛盾。因為地域的限制,華夏族群內部之間的競爭成為兩千多年來的主要矛盾。縱然華夏族群曾經創造了輝煌的農耕文明,以及建立在這一基礎上的領先於世界的儒家發展理念和中央集權政治體制,但主要矛盾只是因此被緩解和調整,但從未根本解決。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內部迴圈的環境下,戰亂、恢復、發展、興盛、衰落、滅亡的興衰更替成為必然。

  • 7 # 西門不帶刀

    中國古代王朝基本上都是持續200多年,經歷由強盛到衰落這樣一個迴圈,這個過程從來沒有超過300年的。這其中有很多原因,但我們只說一個共性的問題,這個問題用4個字就可以說明白:人口,土地。

    人口與土地,這是古時候最重要的社會資源。這個社會資源的流轉速度決定了,王朝存在的時間長短。不同的是勤奮的皇帝,盛世的王朝,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時間。而昏庸的皇帝,貪婪的大臣則是縮短了王朝存在的時間。

    先說土地問題。

    中國所有的古代王朝在末期都會存在一個現象:叫土地兼併嚴重。大量土地被社會金字塔頂端的少量的人所佔據,大部分人都失去了自己的土地。而土地作為重要的社會資源:它不但承載了國家的稅收,更是承載了人民賴以生存的糧食產出。

    能大量兼併土地的是些什麼人呢?官員士紳和地主階層,當這個階層的人大量的佔據了土地之後,國家稅收並不會增加一分一毫,原因是這些金字塔頂端的人,他們的特權之一就是不需要向國家交稅。

    而以土地稅收為國家主要稅收的封建王朝來說,稅負總額的減少,必將導致中央政府對地方控制力的減弱,中央對地方控制力的減弱必將導致地方的強大,必定會形稱尾大不掉的形象。而地方的特權階層為了維護既得利益,必將在政治經濟領域尋求更大的特權。於是各種集團,各種門閥世家層出不窮。

    而大量失去土地的人淪為了佃戶或者是流民,有土地來承載他們活下去的生存希望,造反變成了唯一的出路。於是一個新的王朝便重新建立了起來,新王朝建立之初,土地資源會被重新分配,從皇族,貴族,官僚,士紳,富商地主到農民等各個階層都會比較合理的分配到一些土地。

    這個時候的財國家財政是比較健康的,但隨著100~200年之後:大約是7代人到8代人之後,土地資源依然會向那些經營的比較好的人的手中集中。於是土地兼併的狀況再次出現,而土地兼併再一次形成了大量的佃戶或者流民,而造反又是這個階層唯一的出路。

    所以古代封建王朝興盛,繁榮衰敗滅亡,這變成了一條鐵律,土地問題是其根源之一。

    再說人口問題。

    耕地資源總數一定的情況下,人口越多,人均可耕地就越少。

    我們舉一個例子:

    爺爺那一代一共有100畝地10間房子,這樣的居住環境能夠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如果他生了兩個兒子,還都要娶妻生子。

    那麼到了父親那一代,家裡就會由2口人,變成6口人。這6口人來分配100畝土地和10間房子正好。

    那麼到了兒子這一代,也生兩個兒子。家裡就會有6口人,變成14口人。靠著100畝土地和10間房子,就養活不了14口人了。

    古代的人結婚又比較早,基本上每隔20年就可以產生下一代人。5代之後,這100年的時間變由兩個人變成了64個人。(當然這裡面涉及到生老病死這種情況,但這種人口損耗只佔10%~20%)。

    從這個人口出生,我們可以看發現一個規律:最完美的人口與土地平衡是在第2代到第3代之間,也就是一個新王朝建立20~60年之間。

    我們查閱歷史可以看出很多盛世,基本上都是符合這個情況的。

    而隨著人口總數的增加,在沒有大規模天災人禍以及戰爭等削減人口因素的情況下,一個王朝由盛世到衰敗的轉變過程會加速。

    總結:封建王朝為什麼只存在200多年?就是因為200多年基本上可以繁育十代人。在土地資源總數一個情況下,人口增加必將導致人均可耕地數量減少。吃不飽飯他就得造反。

  • 8 # 費玉山

    勵精圖治創國初,

    休養生息展鴻圖。

    後輩驕奢酒肉臭,

    民如草芥萬戶哭。

    民如草芥萬戶哭,

    嘯聚山林闖江湖。

    烈火燎原燒腐朽,

    王侯霸業存史書。

  • 9 # 南朝居士

    這個全世界任何國家任何地區都是如此,就像每個人,都會有嬰幼兒、青少年、青年、壯年、老年、死亡的過程,沒有誰能逃過,這在歷史學界有個定義,叫做“歷史週期律”。

    從這個也可以看出,為什麼盛世都在前期,鼎盛都在中期,衰退都在末期。

    也很容易理解,為什麼明君聖主都在中前期,英明神武、開疆拓土的帝王、賢臣良將都在中期,昏君、奸臣都在末期。

    因為這些都不是帝王的個人能力決定的,而是歷史週期律決定的

  • 10 # 大黃扯點歷史

    在甘肅隴南永珍洞的一根石筍中,記錄了中國過去1810年的氣候變化史,更隱藏著中國古代王朝興衰的密碼。這不是科幻故事,而是以蘭州大學教授張平中為首的研究小組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論文中的觀點。那麼,石筍如何記錄氣候,氣候又是什麼影響著中國王朝的興衰呢?

    首先確定石筍年齡

    甘肅的永珍洞屬典型的岩溶地貌。洞內深不可測,是目前中國開發的最大的地下天然藝術宮殿之一。永珍洞位於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之間,海拔1200米。洞穴周圍年平均降水量為480毫米。

    研究小組在距離永珍洞洞口1千米的地方採到一根長118毫米的石筍標本。張中平說,地下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呈弱酸性。這種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在流經石灰岩層的時候,能夠與其中的碳酸鈣發生反應,使之變成可溶於水的碳酸氫鈣。這種水蒸發以後,碳酸氫鈣又會變回碳酸鈣。攜帶碳酸氫鈣的水滴落地面,然後蒸發析出碳酸鈣,經年累月就“長”出了石筍。

    研究人員認為,他們採集到的這件石筍標本從公元190年開始生長,一直生長到2003年它被“拔掉”那一天。那麼,他們是怎麼知道的呢?原來,研究者用了地質學的一大“法寶”——鈾系元素、釷系元素的放射性不平衡現象進行斷代。透過這種方法,可以確定石筍中每一段形成的年代。這種方法相當複雜,卻也非常靠譜,是確定礦物生成年代的最常用方法之一。

    寸寸反映降水情況

    知道了石筍的生成年代,就可以開始讀取其中包含的資訊了。這一次研究人員從中讀取的是洞穴外的降水量。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石筍是水中析出的碳酸鈣累積而成的。那麼,這些水又是從哪裡來的呢?答案是,洞穴外的降水。降水滲入地層,然後從洞頂再滲透下來,滴下的水就析出碳酸鈣,形成石筍。在此過程中,水中所含有的氧元素就透過一系列化學反應進入了石筍所含的碳酸鈣中。

    張中平說,因為洞穴石筍碳酸鈣氧同位素組成反映了洞穴外部降水的氧同位素組成,而降水的氧同位素組成又與當時洞穴外的降水量密切相關。這個氧同位素組成用δ18O表示,在亞洲季風區,這個負數的絕對值越大,表示降水量越多,反之則相反。

    或許有人要問,透過石筍的生長速率測定外部降水量不是更直接嗎?實際上,透過石筍的生長速率也可以測定一段時間的降水量,但是這種方法解析度較低,而測定氧同位素組成的方法解析度很高,實踐解析度能達到2.5年,也就是說每2.5年都可以獲得一個降水量的測量值。

    亞洲大陸變化同步

    透過甘肅某個洞周圍的降水,如何知道整個亞洲大陸的氣候變遷呢?

    科學家透過研究發現,北半球的氣候是相互聯絡的,變化是同步的,其中的關鍵因素是季風。熱帶的海洋、大氣和亞洲季風相互作用,使亞洲季風可以向世界人口最多的地區傳遞大量的水氣和熱量。季風減弱時,降水就會減少,氣溫就會降低,氣候就會變得乾冷。整個亞洲都會面臨同樣的變化。這和我們平常的認識並不一致:中國一年中有些地方澇,有些地方旱,這是怎麼回事呢?

    張中平說,“天氣”是指影響人類活動瞬間氣象特點的綜合狀況,是極短時間內發生的。而“氣候”,是指整個地球或其中某一個地區一年或一段時期的氣象狀況的平均特點。一年中各地的天氣可能會有很多不同,一個地區的天氣也受很多偶然因素的影響。從大的時段來看,亞洲大陸各地的氣候變化是有同步性的。

    研究團隊的另一成員、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博士程海表示,永珍洞的位置處於目前亞洲夏季風的前緣,所以對夏季風的變化十分敏感,其氧同位素也是大範圍夏季風最終的整合結果。此外,石筍記錄與該地區的其他洞穴、樹輪和文獻記錄也吻合。

    季風變弱王朝轉衰

    我們已經知道,永珍洞外圍降水的多少反映了整個亞洲大陸降水的多少,也就反映了亞洲季風的強弱。那麼我們就可以透過這一根石筍來重建1810年來中國的季風史。研究人員發現,季風強弱和王朝興衰有著明顯的對應關係。

    在公元190年到公元530年,正逢東漢末期和中國的長期分裂時期,亞洲季風比較強,但是也有長達幾十年到一百年的波動。

    從530年到850年的這個時間段裡,包含了隋朝重新統一中國和唐代的大部分時間。在此期間季風逐漸減弱,然後在公元860年突然降到最低點,隨後回升了一些,保持低水平的穩定,之後又在910年到930年之間有了突然的下降,而這個時間正好對應唐王朝衰落的時間。研究者稱910年到930年這一時間段為“唐末弱季風期”。

    而隨後的60年,季風急劇增強,在980年出現一個峰值。直到1020年,季風強度一直保持著高水平。研究者把從960年到1020年這段時期稱為“宋代強季風期”。在這段時間裡,中國稻米產量猛增,人口增長很快。

    在1020年之後,季風的強度有相當大的波動,但總的來說還是比較強的。然而在1340年到1360年間,季風強度突然下降,並且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保持很低的水平,此時正逢元朝衰落的時期,研究者把1350年到1380年的時期叫做“元末弱季風期”。而1580年到1640年的一段時間也經歷了季風的明顯減弱,這段時期被稱為“明末弱季風期”,此時,明王朝的統治區域內因糧食減產等原因,引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在1850年到1880年期間有了明顯的增加。而從1960年到現在,季風明顯減弱了。

    總的來說,古代的社會生產力低下,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有限,朝廷也很難有效應對,所以自然災害很容易誘發社會不穩定。季風的強弱影響著農作物的生長,在“民以食為天”的古代,糧食是影響人口、經濟、國力等因素的重要指標,因此王朝的興衰迴圈與季風的非規律性波動有著密切關係。

  • 11 # 崑崙奴王富貴

    曾經有位偉人說,在新的制度下,中國能跳出週期滅亡。然而,他沒看到新制度下蘇聯的解體。是不是隻要換個制度,國家就不會有這種週期呢?是不是每幾年由人民選舉換個國家元首,問題就解決了呢?我覺得,這都解決不了核心問題。

    核心問題是什麼?是人性導致的“生產資料兼併”。封建社會的生產資料是土地,而資本主義、共產主義社會僅是換個形式而已。人性導致了越往後期,國家資源會越集中在少數人手上,導致社會的分配失衡。

    目前來說,阻止改朝換代的,似乎是生產力的強大使得人們吃飽穿暖:再不民主的新加坡,因為生活條件好,所以人們很幸福;再民主的海地,也是亂糟糟。

    只要不會出現有什麼是人類必須而又被襲斷導致大部分人得不到的情況,物質豐富了,實行什麼制度都問題不大。中國古代的朝代之所以不能千科萬代,歸根結底還是天災人禍併發,讓大部分人難以生存下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太皇太后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