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明朱元璋

    一、蹴鞠

    據史料記載,早在戰國時期中國民間就流行娛樂性的蹴鞠遊戲,而從漢代開始又成為兵家練兵之法,宋代又出現了蹴鞠組織與蹴鞠藝人,清代開始流行冰上蹙鞠。因此,可以說蹴鞠是中國古代流傳久遠、影響較大的一朵體育運動。

    從漢畫像石上所描繪的蹴鞠表演看,有單人蹴1鞠、單人蹴2鞠、雙人邊擊鼓邊蹴鞠等形式;有足踢、膝頂、雙腿齊飛、單足停鞠、躍起後勾等技術動作。有人稱之為“蹴鞠舞”,是百戲中的重要節目。

    二、投壺

    投壺是古代士大夫宴飲時做的一種投擲遊戲,也是一種禮儀。在戰國時期較為盛行,尤其是在唐朝,得到了發揚光大。

    投壺是把箭向壺裡投,投中多的為勝,負者照規定的杯數喝酒。《醉翁亭記》中的“射”指的就是“投壺”這個遊戲。

    三、說書

    評書,又稱說書、講書,廣東粵語等地區俗稱講古,古代稱為說話,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口頭講說表演藝術形式,在宋代開始流行。各地的說書人以自己的母語對人說著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分。

    清末民初時,評書的表演為一人坐於桌後表演,道具有摺扇和醒木,服裝為長衫;至20世紀中葉,多不再用桌椅及摺扇、醒木等道具,而以站立說演,服裝也較不固定。而在70年代末中國改革開放後,在電子媒體及推廣普通話的衝擊之下,一些方言的說書文化日漸式微,處於瀕臨消失的狀態,但還仍然有其活力。

    四、口技

    口技是優秀的民間表演技藝,是雜技的一種。起源上古時期,人們用於狩獵,模仿動物的聲音,來騙取獵物獲得食物。據歷史文字記載,戰國時期《孟嘗君夜闖函谷關》的故事中,“雞鳴狗盜”是最早將口技運用到了軍事。到了宋代口技以成為相當成熟的表演藝術,俗稱“隔壁戲”。

    從宋代到民國時期在杭州盛為流行,表演者用口、齒、唇、舌、喉、鼻等發聲器官模仿大自然各種聲音,如飛禽猛獸,風雨雷電等等。能使聽的人達到身臨其境。這種技藝,清代屬“百戲”之一種。

    五、勾欄瓦肆

    宋、元時戲曲及其他伎藝在城市中的主要演出場所,又作勾闌、構欄。勾欄,原即欄杆。《水經注·河水》:“吐谷渾於河上作橋……施勾欄,甚嚴飾。”亦作鉤欄。《王建宮詞》:“風簾水閣壓芙蓉,四面鉤欄在水中。”唐代勾欄已同歌舞有聯絡。李商隱《倡家詩》有“簾輕幙重金勾欄”句,詩中所寫的“倡家”,就是擅長歌舞的伎藝人。到了宋代,中國城市的戲曲劇場已基本形成,也稱勾欄。

    另外還有琴棋書畫詩酒花,猜燈謎,放河燈,等等。總而言之,古人的娛樂專案有很多,而且這些大部分都能繼承下來。也算是中國文化底蘊的一種體現,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

  • 2 # 兵卒在江湖

    論娛樂活動首推曲水流觴。

    曲水流觴,亦稱流杯曲水或曲水流觴,是舊時上巳節的一種飲宴風俗,其大致方式是眾人圍坐在迴環彎曲的水渠邊,將特製的酒杯(多是質地很輕的漆器)置於上游,任其順著曲折的水流緩緩漂浮,酒杯漂到誰的跟前,誰就取杯飲酒。如此迴圈往復,直到盡興為止。文人則將此俗發展成名士雅集--酒杯停在誰的面前,還得賦詩一首,其樂趣略同今人的"擊鼓傳花"或"丟手絹"。

    據記載,類似上巳曲水之類的"雅事",其餘韻一直蔓延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而"禊賞亭"、"流杯亭"之類的景緻,迄今還可在北京故宮、紹興蘭亭等處可見,不過均為在石基上鑿成迂迴曲折之溝槽的微型景觀,無復王羲之筆下"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那種大自然的情趣了。曲水流觴的習俗何時形成,有無特定的文化蘊含?這個問題已經爭論了一千七百多年。

    投壺是從先秦延續至清末的漢民族傳統禮儀和宴飲遊戲,投壺禮來源於射禮。由於庭院不夠寬闊,不足以張侯置鵠。或者由於賓客眾多,不足以備弓比耦;或者有的賓客的確不會射箭,故而以投壺代替彎弓,以樂嘉賓,以習禮儀。宋呂大臨在《禮記傳》中雲:投壺,射之細也。燕飲有射以樂賓,以習容而講藝也。

    六博最初是一種帶有比賽性質的體育活動,後來逐漸發展成一種賭博手段。這樣一來,失去了大眾的六博在漢代以後逐漸呈衰勢,進入晉代後便銷聲匿跡了。在國外,隨著漢代“絲綢之路”的開闢,六博也傳了出去。東晉、十六國時已傳至印度。不過,在隋唐以後,傳至國外的六博也逐地消失了。

    鬥雞 早在春秋時就相當流行,傳承至唐代,風靡一時,並形成了主要於清明時鬥雞的習俗。鬥雞,又稱咬雞、打雞和軍雞,屬玩賞型雞種。鬥雞是中國古老的珍稀雞種,其外貌威武雄健,生性好鬥,是歷代貴族觀賞之物。鬥雞比賽勇猛激烈,精彩有趣。鬥雞的選擇、飼養、調教、訓練都有一套嚴格、科學的方法,極富樂趣。

  • 3 # 求世事洞明書練達文章

    答:中國古代最早的娛樂方式是武術

    武術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它的產生,緣起於中國遠古祖先的生產勞動。人們在狩豬的生產活動中,逐漸積累了劈、砍、刺的技能。這些原始形態的攻防技能是低階的,還沒有脫離生產技能的範疇,卻是武術技術形成的基礎。武術作為獨立的社會文化現象,是同中華民族文明的產生同步的。

    武術萌芽於原始社會時期。氏族公社時代,經常發生部落戰爭,因此在戰場上搏鬥的經驗也不斷得到總結,比較成功的一擊、一刺、一拳、一腿,被模仿、傳授、習練著,促進了武術的萌芽。武術成形於奴隸社會時期。夏朝建立,經過連綿不斷的戰火,武術為了適應實戰需要進一步向實用化、規範化發展。

    中國古代的娛樂方式有:

    騎馬、賽馬、射箭、比武、跳舞、飲酒、作詩、作詞、對對子、奏樂、狩獵、 唱歌、 彈琴、 流觴曲水、蹴鞠、放風箏、安塞腰鼓等。這些都流傳下來了。

    已經失傳的古代桌遊娛樂方式

    近日考古學家在山東一座有著2300年曆史的古墓中發掘出一種古代桌上游戲的部分零件.這曾經風靡一時的遊戲已經消失了1500多年.

    考古學家認為這座古墓葬的是齊國的貴族.在墓中考古學家找到了一塊破損的棋盤21塊標有數字的矩形旗子以及一枚有動物牙齒製成的14面骰子.

    骰子上標有從1到6的篆體數字.每個數字各出現兩次共佔了12面.另外兩面則是空白的.在重拼、整修之後棋盤上“飾有兩隻眼睛周圍圍繞著雲和雷電的圖案”.

    從外表來看這些零部件屬於一種中國的古代“桌遊”名叫“博戲”有時又名“六博”是一種擲採行棋的博戲類遊戲.一套完整的六博棋具包括棋盤、棋子、博箸漢代開始使用骰子代替博箸叫做“焭(qiong)”.棋盤上刻有可行棋的曲道中間為“水”“水”中有“魚”.雙方各有六枚棋子相當於王的叫“梟”相當於卒的叫“散”.投箸或骰子行棋走到特定位置“散”可以立起來變為“梟”進入“水”吃掉一枚“魚”獲得博籌.先獲得六根博籌的一方獲勝.

    六博出現的年代久遠可追溯到殷商時期在春秋戰國和秦漢都非常盛行但漢以後六博逐漸失傳.

    彈棋

    彈棋是一種文體結合的遊戲.漢代文人們認為體力運動太粗俗於是一位大臣發明了彈棋. 彈棋的棋盤四周低平中間隆起像個小山包;底座是方形頂部是圓形象徵天圓地方.玩法歷代文獻記載不太相同魏晉時期是兩人對局各6枚棋子到唐代演變為雙方各12子.對局時須用自己的棋子擊打對方的棋子. 據說魏文帝曹丕就是位彈棋高手技藝很精用手巾拂棋“無不中”.唐代彈棋非常流行高手輩出不少詩人還作詩吟詠.到宋代彈棋也逐漸失傳.

    葉子戲

    葉子戲是一種古老的紙牌博戲.關於葉子戲的記載最早見於唐人蘇鶚的《杜陽雜編?同昌公主傳》稱“韋氏諸家好為葉子戲”.李後主的大周皇后是史上葉子戲達人寫過《系蒙小葉子格》一卷、《偏金葉子格》一卷、《小葉子例》一卷可惜都已失傳.明末清初很多士大夫熱衷於葉子戲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

    葉子戲的玩法和今天的紙牌類似.依次背面抓牌翻面出牌以大管小.牌未出時部反扣為暗牌不讓他人看見;出葉子後一律仰放鬥者從明牌去推算未出之牌以施競技.有學者認為西方撲克牌正是在葉子戲的基礎上演變而成.

    彩選格

    彩選格又分升官圖、選仙圖等等是一種類似“大富翁”的桌面遊戲據傳始於唐代.

    其中升官圖的具體玩法是將京外文武大小官職寫在紙上作為底圖轉動陀螺來推進遊戲.陀螺上分別寫有“德、才、功、贓”四字按照停止時的文字決定進退幾格.每個人從“白丁”開始最先升到最高位的人取得勝利.有的也擲骰子代替陀螺用點數色彩定升降.

    在清代“升官圖”是守歲時必玩的遊戲.這種遊戲可以幫助兒童迅速瞭解當時朝廷組織架構此外官位透過“德、才、功”晉升而貪贓枉法則會退步也是一種寓教於樂的方式.民國之後還與時俱進地出現了從小學生到大總統的升官圖遊戲.

    山東曲藝之鼓

    山東曲藝歷史悠久,遺產豐富,享有書山曲海之美譽,為全國民間說唱藝術較為興盛發達的省份之一。在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曲藝中的鼓就有山東大鼓、膠東大鼓、山東八角鼓、山東漁鼓、東路大鼓、西河大鼓(含陽信木板大鼓)等。

    山東大鼓是北方大鼓之鼻祖, 相傳形成於明代末期,已有350多年的歷史。流傳於以菏澤為中心的廣大魯、蘇、豫地區。原稱犁鏵大鼓,因其伴奏樂器為犁鏵碎片而得名,自《老殘遊記》之後,始諧音美其稱為“梨花大鼓”。後逐漸發展為有板式變化的成套唱腔、敲擊矮腳鼓和特製的半月形梨花片並有三絃伴奏的說唱表演形式。梨花大鼓風格樸實,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曲調高昂,說、唱、道、白兼備;敘事山東大鼓抒情交融。

    膠東大鼓是流行於膠東半島上的一種鼓曲形式,該曲種產生已有250年左右的歷史。開始時為盲人所創,早年的演唱者都是說書兼算卦,到了清嘉慶之後,才結合“靠山調”慢慢發展成早期大鼓的曲調,後吸收東路大鼓、萊陽彈詞、茂腔等唱腔曲調,得到新的發展。膠東大鼓在膠東民間民俗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是豐富多彩的膠東民間民俗文化的一個縮影。

    山東八角鼓原名八旗鼓,因伴奏樂器八角鼓而得名,流行於聊城、濟寧、臨沂、博山、青州、膠州、萊陽等地,均稱八旗鼓或八角鼓,唯萊陽改名彈詞。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挖掘流傳聊城一帶的八角鼓音樂時,始定名為“聊城八角鼓”,爾後各地陸續挖掘,因各地所唱曲牌、曲目基本相同,小有變異,故統稱之日“山東八角鼓”。

    山東漁鼓系源於唐代道曲的一種民間說唱藝術形式。南宋始用漁鼓簡板伴奏,元明以來流傳很廣,與各流行地區民間俗曲相結合形成各自不同的曲調。演唱內容以歷史傳統與民間故事為主,宗教色彩日漸淡薄。因主要伴奏樂器而得名“漁鼓”,流行於山東境內的統稱“山東漁鼓”。漁鼓演出形式簡單,用漁鼓、簡板伴奏,唱白自由,語言通俗,曲調適於述說,幾近吟誦。

    東路大鼓亦名“老東口”,在山東東部農村小唱基礎上,受茂腔等地方戲曲影響,逐漸演化而成。清末,因其久已流行的梨花大鼓相對稱,而叫做“東路大鼓”。其演唱形式一般採用大鼓和鋼板伴奏,演唱者邊擊鼓、板,邊說唱,唱詞為韻文,兼以散文唸白,繪聲繪色,引人入勝。東路大鼓的曲調剛健有力、活潑流暢,語言通俗質樸,深受群眾喜愛,故當時以說書為業的民間藝人數不勝數。

    西河大鼓的前身,是清代中葉流行於河北、山東等地的弦子書和木板大鼓。以說唱中、長篇書目為主,也有少數演員專工短篇唱段。西河大鼓有弦子書和木板大鼓兩種演出形式。弦子書以小三絃伴奏,演員自彈自唱;木板大鼓演員自擊木板和書鼓說唱。後來,這兩種曲藝藝人拼檔演出,形成以鼓、 板、小三絃伴奏的形式。

    復活的大源古儺

    古儺,不再是單純的村民自娛自樂之物,而是逐漸演變成泰寧縣的一個文化元素。

    古村古儺 娛神娛人

    泰寧縣新橋鄉大源村,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小村落。但讓人吃驚的是,這麼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居然有千餘年的“村齡”。

    南唐時期(公元937年),大源村的老祖宗嚴續在朝廷做官時被人誣告,被囚獄中,幸得當時的禁官趙元德將他密釋,他隻身逃到新橋大源村,此後嚴姓就在這個小村落裡繁衍生息。避過風頭後,嚴續再度出山,官居宰相銜,皇上還把宮廷裡的儺舞,當時叫“和藩舞”賜給他,讓他帶回家鄉。於是,儺舞代代相傳,舞了千餘年。

    大源儺舞原始古樸,既有反映原始社會勞動、生活、戰爭的場景,也有驅疫趕鬼、招財進寶、祈求豐年等歡快的舞蹈動作。儺舞人臉上戴的儺面具,是儺文化的特徵,形象或兇惡或粗獷或溫婉,代表不同的神像,用樟木雕刻彩繪而成,不怕蟲蛀。大源儺舞有一個情節,4人抬著一個塑像,儺舞人圍著塑像起舞,這個塑像就是嚴續的恩人趙元德。千餘年來,嚴氏子孫為紀念這位恩人,不僅為他造廟供奉,更將其塑成金身,年年舞儺以示祭祀。

    大源村北倚江西黎川、東鄰邵武市、西毗建寧縣,曾經是泰寧周邊地區通往江西黎川的必經之路。清代以前,這個村有數百戶村民,設有圩場、飯店和客棧,方便過往客商投宿和吃喝,連當時郵路也是經此地到江西黎川德勝關,成為一個跨省的中轉站。因此,新中國成立前,每逢舞儺,大源村可謂人山人海,十里八鄉的人都會跑來看熱鬧。

    斷代邊緣 古儺復活

    從1954年起,大源村的4支

    儺舞隊全部停止了活動,尤其是“文革”期間,許多珍貴的儺面具及儺道具也被燒燬,流傳了千餘年的儺舞,悄悄地退出了社會舞臺,面臨失傳。

    1995年,是大源古儺新生的歷史時刻。這一年,泰寧縣進行民俗文化調查,獲知大源村有古儺舞后,決定搶救這朵古民俗奇葩。可此時,儺舞已停跳了41年,健在的老藝人所剩無幾且都年過古稀,很多動作都回憶不起來,古儺處在斷代邊緣。

    嚴建華,今年44歲,讀過高中,是村文化協管員,他從小就聽村裡老人說起儺舞,但沒見過。第一次在縣城尚書第,嚴建華看到了儺舞的面具及蠟像,非常激動:原來這就是老祖宗傳下的東西!得知縣裡要重新組建儺舞隊後,嚴建華花了近一年的時間,將村裡老藝人傳授下來的動作、隊形用圖稿的形式畫下來,再到縣檔案局、圖書館查詢資料,還到邵武和江西黎川等地走訪搬遷出去的大源村老人,一點一滴地將古儺舞拼湊完整。

    有了完整的圖稿後,嚴建華與籌備組的幾位成員每天晚上挨家挨戶到村民家裡請人來跳舞。但村民們不是擔心會耽誤田裡的農活不願學,就是學了幾天又打退堂鼓。好在嚴建華與籌備組的成員都主動參加,幾位年過古稀的老藝人也每晚趕來,手把手一招一式地教,加上縣文化部門來人幫著指導,曾經失傳的古儺終於慢慢地復活了。

    鬥茶: 在古代,鬥茶可謂風靡一時,如同西班牙鬥牛一般惹人眷愛。但不同的是,鬥茶要文雅得多,其文化內涵也十足豐富。鬥茶,即比賽茶的優劣,又名鬥茗、茗戰,始於唐,盛於宋,是古代有錢有閒人的一種雅玩。

    宋代是一個極講究茶道的時代,宋徽宗趙佶撰《大觀茶論》,蔡襄撰《茶錄》,黃儒撰《品茶要錄》,可見宋代鬥茶之風極盛。每年清明節期間,新茶初出,最適合參鬥。鬥茶的場所,多選在有規模的茶葉店,前後二進,前廳闊大,為店面;後廳狹小,兼有廚房,便於煮茶。有些人家,有比較雅潔的內室,或花木扶疏的庭院,或臨水,或清幽,都是鬥茶的好場所。

    古之鬥茶者,大都為一些名流雅士,圍觀者眾多,就像今天看一場球賽一樣熱鬧。鬥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輪流烹煮,相互品評,以分高下。鬥茶,或多人共鬥,或兩人捉對“廝殺”,三鬥兩勝。鬥茶內容包括:鬥茶品、鬥茶令和茶百戲。鬥茶品以茶“新”為貴,鬥茶用水以“活”為上。一斗湯色,二斗水痕。首先看茶湯的色澤是否鮮白,純白者為勝,青白、灰白、黃白為負。湯色能反映茶的採製技藝,茶湯純白,表明採茶肥嫩,製作恰到好處;色偏青,說明蒸茶火候不足;色泛灰,說明蒸茶火候已過;色泛黃,說明採製不及時;色泛紅,則說明烘焙過了火候。其次看湯花持續時間長短。宋代主要飲用團餅茶,調製時先將茶餅烤炙碾細,然後燒水煎煮,飲用時連茶粉帶茶水一起喝下。如果研碾細膩,點茶、點湯、擊拂都恰到好處,湯花就勻細,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點湯的同時,用茶筅旋轉擊打和拂動茶盞中的茶湯,使之泛起湯花,稱為擊拂。反之,若湯花不能咬盞,而是很快散開,湯與盞相接的地方立即露出“水痕”,這就輸定了。水痕出現的早晚,是茶湯優劣的依據。有時茶質雖略次於對方,但用水得當,也能取勝。所以鬥茶需要了解茶性、水質及煎後效果,不能盲目而行。

    鬥茶令,即古人在鬥茶時的行茶令。行茶令所舉故事及吟詩作賦,皆與茶有關。茶令如同酒令,用以助興增趣。

    茶百戲,又稱湯戲或分茶,是宋代流行的一種茶道。即將煮好的茶注入茶碗中的技巧。在宋代,茶百戲可不是尋常的品茗喝茶,有人把茶百戲與琴、棋、書並列,是士大夫喜愛與崇尚的一種文化活動。宋人楊萬里詠茶百戲曰:“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茶百戲能使茶湯的湯花瞬間顯示瑰麗多變的景象。若山水雲霧,狀花鳥魚蟲,如一幅幅水墨圖畫,這需要較高的沏茶技藝。宋代,茶大都是用來招待貴客的,喝茶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難度較大的茶百戲,流行的範圍比較窄,一般只流傳於宮廷和士大夫階層,生活在底層的百姓掌握這種技藝的少之又少。

    “九歌”是祀神的巫舞,表演者自然是巫人。共十一篇,前面十篇是每篇祭一個神,最後一篇是結束時的送神曲。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其中所表現的這些神的形象,並不是抽象的、虛幻的精靈,而是充滿著人的感情,這些神靈和我們一樣,有痛苦、歡樂、願望和追求。這種神靈的平凡化,已經顯示出中國戲劇藝術發展的萌芽。

    古代娛樂—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一種非常獨特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獨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黃土地上的狂飈,展示出西北黃土高原農民樸素而豪放的性格,張揚出獨特的藝術個性。在中國的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國的各地展現風采,併為世界矚目。豪邁粗獷的動作變化,剛勁奔放的雄渾舞姿,充分體現著陝北高原民眾憨厚朴實、悍勇威猛的個性。

    古代娛樂——摔跤:古老的運動

    古代女子摔跤場景

    摔跤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競技運動之一,據史料記載和傳說,早在原始社會就有摔跤活動。摔跤在遠古時期是作為與同物種爭鬥、奪取生存權利的手段而出現的,因此具有野性特徵,同時也是世界範圍內通用的格鬥語言。

    公元前776年古代奧運會誕生時,摔跤即成為比賽專案,爾後在歷屆古代和現代奧運會上從未“缺席”。

    當前盛行的跤種主要分為古典式和自由式,兩者又統稱為國際式摔跤。古典式摔跤起源於公元前2世紀末的古希臘,時稱希臘羅馬式摔跤。18世紀90年代,法國古典跤愛好者自發組成職業團體,到世界各地遊歷巡演,使其逐步發展成為競技比賽。與此同時,自由式摔跤在歐洲出現,並於19世紀在英國定型。與古典跤相比,自由跤允許選手用手臂抱對手下肢,還可用腿絆,技術更為豐富。

    本屆武搏運動會摔跤比賽設四個專案,分別為帶摔、格鬥式摔跤、古典式摔跤和女子摔跤,共產生12枚金牌。每個級別8名選手將被分成兩組,分別進行單迴圈賽,小組頭名進入決賽,第2名爭奪銅牌。女子摔跤和帶摔每場比賽為3回合,每回合2分鐘,回合間休息30秒;格鬥式摔跤和古典式摔跤為1回合,時長5分鐘,如需要另有1分鐘加時賽。比賽中,選手將對方摔成不同狀態所獲技術分值也不同,分為1分、2分、3分(單回合內得兩個3分者獲該回合勝利)和5分(單回合內得5分者獲該回合勝利),每回閤中比分累積多的選手獲得回合勝利。

    摔跤比賽在摔跤墊上進行,墊子放在四周寬闊無障礙的跤臺上,墊中間有直徑9米的圓圈,沿9米圈內有1米寬的紅色區帶。選手在比賽時須穿連體摔跤服和緊固踝關節的摔跤鞋,可使用無金屬部件的薄形護膝,可戴不含金屬器件或硬質外殼的護耳。

    古代娛樂—陝北秧歌

    陝北秧歌舞,歷史悠久相傳北宋時已有,原為陽歌,"言時較陽,春歌以樂。"《延安府志》記有"春鬧社,俗名秧歌。" 由此可知,秧歌源於社日祭祀土地爺的活動。

    古代娛樂—中國話劇

    改良的中國戲曲,雖對西方戲劇有所借鑑,但從根本上說,它並不是話劇。學生演劇,其中有些接近話劇,但也只能看作是中國話劇的準備。一般史家把1907年春柳社在東京上演《黑奴籲天錄》作為中國話劇史開端的標誌。

    古代娛樂—傀儡戲

    臺灣傀儡戲俗稱“嘉禮戲”,因漳、泉南北系統之不同,於演出場合、演出形式、戲曲音樂、戲偶造型及戲文方面,均有所差異。臺灣北部、東北部的傀儡戲多屬漳州系統,具有濃厚的驅邪祭典功能,從演出場合言,應用於車禍、礦災、吊死及溺斃等之呼引冤魂,或開廟、闢地、開臺(劇院及戲臺首演)、壓火災(送火神)及送孤(建醮、普度後和搶孤前送走孤魂野鬼)等除煞儀式。南部地區的傀儡戲以祈福的酬神儀式為主,其演出多應用於祭天儀式,如玉皇大帝誕辰,或彌月、結婚及做壽祭拜天公之前的除煞,表示淨壇與祈福。此外,亦用於開廟、入厝與葬禮法事之後的除煞。除宜蘭、臺南及高雄地區的傀儡戲外,另外尚有屬於汀州客家語系的傀儡戲,以及掌中戲班兼演“出煞”用的傀儡戲。

    古代娛樂—評書

    評書,也叫評詞,流行於華北、東北、西北一帶。在江南則稱為評話。它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代就有人說書。它是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種口頭文學。戰國時,諸子百家遊說諸侯,經常旁徵博引,用故事做比喻,後來形成許多膾炙人口的成語,象"怒髮衝冠"、"刻舟求劍"、"濫竽充數"等,實際上這就是早期的評書。在北京流行的評書,相傳是明末清初江南說書藝人柳敬亭(1587~1668)來北京時傳下來的。也有人說是清代北京鼓曲藝人王鴻興去江南獻藝時,拜柳敬亭為師,回京後改說評書,並於雍正十三年(1735)在掌儀司立案授徒,流傳到現在的。

    流行於中國北方地區的評書藝術,作為一種獨立的說書品種,大約形成於清代初期。許多渠道的資料證明,評書雖然是口頭講說的表演形式,但其藝人來源卻多為“唱曲”的轉行。相傳形成於北京的評書藝術,其第一代藝人王鴻興,原來就是表演一種叫做“弦子書”的“說唱”藝人;至20世紀初葉,又有許多北方鄉村表演“西河大鼓”和“東北大鼓”的“說唱”藝人進入城市後,紛紛改說評書。這是中國曲藝藝術在流變過程中出現的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

    古代娛樂—山東琴書

    〖山東琴書〗 中國曲藝曲種,流行於以魯西南菏澤地區為中心的廢黃河下游地區的河南、江蘇、安徽的北部,河北的南部,及東北的個別市縣,在山東最先流傳於魯西南,以嘉祥、鉅野、定陶為中心,後逐漸向北(濟南及惠民地區)、向東(青島、煙臺)延續擴充套件,約有二百年曆史。山東琴書最初叫揚琴,也有叫打揚琴的、唱小曲的,約形成於乾隆初年。早期為農民閒時自娛的莊家耍(又稱玩局)。清末漸趨興盛,名家輩出,分成了南、北、東三路 ,南路最早 ,以茹興禮為代表 ,稱為茹派 ,不用巧調花腔 ,重聲腔 、咬字,唱段多憤世之作;北路是以鄧九如為代表的鄧派,善用方言俚語,於純樸中見幽默,平易中求韻味;東路則是以商業興為代表的商派,唱腔優美,富有變化。

    西河大鼓是北方較為典範的鼓書暨鼓曲形式,普遍流行於河北境內並流傳周邊河南、山東、北京、天津和內蒙古及東北地區。在流傳過程中曾有過"大鼓書"、"梅花調"、"西河調"、"河間大鼓"和"弦子鼓"等名稱,20世紀20年代在天津被定名為"西河大鼓",沿用至今。

    古代娛樂—京韻大鼓

    由河北省滄州、河間一帶流行的木板大鼓發展而來,形成於京律兩地。河南木板大鼓傳入天津、北京後,劉寶全改以北京的語音聲調來吐字發音,吸收石韻書、馬頭調和京劇的一些唱法,創制新腔,專唱短篇曲目,稱京韻大鼓。

    古代娛樂—交際舞

    交際舞是一種社交性的舞蹈,需要男女兩人合舞,又稱交誼舞。因此,當紅男綠女虔誠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滿場飛旋之時,每一個舞者都是快樂的小精靈——不管是上班族下崗族休閒族,不論大腕爺富姐婆或囊中羞澀者,也不管是在夜總會酒吧沙龍等高中低檔舞廳,人們盡顯的是自信是時尚是靚麗,得到的是享受是消遣是會友是健身。在輕鬆活潑、動感十足的舞蹈中,我們的身心會獲得一次洗禮,審美情趣也在舞蹈藝術的實踐中得到浸潤、滋養與昇華。

    古代娛樂—鬧花燈

    元宵節是一年中燈火最旺的時節,可算得上是“火樹銀花不夜天”了。山西民間的燈火,自然也不例外。當然,這裡要把燈與火區分開來。燈,是鬧花燈;火,是放煙火。

    據傳,鬧花燈的習俗始於西漢,興盛於隋唐。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並沿襲傳於後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節稱為“燈節”,在山西的縣城一級城廓甚至鄉、鎮中,這些居民集中地,繁華熱鬧區,在正月十五到來之前,滿街掛滿燈籠,到處花團錦簇,燈光搖曳,到正月十五晚上達到高潮。正月十五的“觀燈”已經成為山西民間群眾自發的活動。

    古代娛樂—武術

    武術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它的產生,緣起於中國遠古祖先的生產勞動。人們在狩豬的生產活動中,逐漸積累了劈、砍、刺的技能。這些原始形態的攻防技能是低階的,還沒有脫離生產技能的範疇,卻是武術技術形成的基礎。武術作為獨立的社會文化現象,是同中華民族文明的產生同步的。

    武術萌芽於原始社會時期。氏族公社時代,經常發生部落戰爭,因此在戰場上搏鬥的經驗也不斷得到總結,比較成功的一擊、一刺、一拳、一腿,被模仿、傳授、習練著,促進了武術的萌芽。武術成形於奴隸社會時期。夏朝建立,經過連綿不斷的戰火,武術為了適應實戰需要進一步向實用化、規範化發展。

    古代娛樂—相聲

    相聲起源於北京,流行於全國各地。 一般認為於清咸豐、同治年間形成。是以說笑話或滑稽問答引起觀眾發笑的曲藝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變而來的。到了晚精年代,相聲就形成了現代的特色和風格。主要用北京話講,各地也有以當地方言說的“方言相聲。

    古代娛樂—兔兒爺

    關於兔兒爺,《燕京歲時記》有記載:“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舊時北京東四牌樓一帶,常有兔兒爺攤子,專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兒爺。此外,南紙店,香燭也有出售的。

    兔兒爺是舊京中秋應節應令的兒童玩具。人們按照月宮裡有嫦娥玉兔的說法,把玉兔進一步藝術化、人格化,乃至神化,之後,用泥巴塑造成各種不同形式的兔兒爺。

    古代娛樂—風箏的歷史

    十三世紀時,義大利馬可·波羅自中國返歐後,始傳到世界各地。

    據古書記載:“五代李鄭於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為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故名風箏。”故而不能發出聲音的叫“紙鳶”,能發出聲音的叫“風箏”。

    古代娛樂—抽陀螺

    抽陀螺俗稱“抽賤骨頭”,是一種民間傳統遊戲。它歷史悠久,山西夏縣西陰村仰韶文化遺址(距今約五六千年)中曾出土陶製小陀螺。陀螺有陶製、木製、竹製、石制多種,以木製居多。木製陀螺為圓錐形,上大下小,錐端常加鐵釘或鋼珠。玩時,以繩繞陀螺使其旋於地,再以繩抽打,使之旋轉不停。抽打得越狠旋得越快,故稱“抽賤骨頭”。

    古代娛樂—骰子

    骰子是許多娛樂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比如麻將等。這裡說的骰子是指純粹以骰子定輸贏的賭博。相傳,骰子的發明人是三國時代的文學家植,最初用做占卜工具。後來才演變成後宮嬪妃的遊戲,擲骰子點數賭酒或賭絲綢香袋等物。當時骰子的點穴上塗的是黑色,在唐代才增加描紅。

    傳說唐玄宗與楊貴妃在後宮擲骰遊樂,眼看要輸了,只有出現4點方能解救敗局,此時尚有一個仍在旋轉之中,唐玄宗心中焦急,便連喊“4!4!”,塵埃落定後果然是4。唐玄宗一高興,就讓高力士宣告天下,骰子上可以描紅,紅色通常是不能亂用的。

    六博  

    中國古代的六博、樗蒲、雙陸等遊戲形式,都是屬於行棋類的骰子博戲。六博本有大博和小博之分,大博用骰六枚,稱為"箸",小博用骰二枚,稱為"煢"。《顏氏家訓》雲:"古者大博則六箸,小博則二煢。"在比賽的時候,雙方互擲骰子,行棋步數則主要根據博彩而定。

    古代娛樂—玩香包

    香包不是一隻單純的繡品,讓我們站在歷史和現代的大背景下,重新審視香包的製作歷史、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

    香包,古稱香囊,亦稱佩幃、容臭。其製作和佩戴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戰國時期,屈原《離騷》中有“扈江籬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江離、辟芷、秋蘭均為香草。紉,乃連綴之意。佩即佩幃,在這裡既指香包,也含佩帶之意。全句的意思是把裝滿香草的佩幃帶在身上。這說明香包早在屈子所處的戰國時代已是一種飾物了。

    漢代《禮記》有云:“男女未冠笄者……衿纓皆陪容臭”。容臭即香包,說明漢代未成年的男女都是佩戴香包的。

    有些失傳的娛樂方式經過民間藝人和有關專家及有關人士的共同努力,是可以找回來繼承的,這需要國家、社會各界的支援和幫助,需要民間藝人及有關專家的共同挖掘和研究,堅持不懈的努力。如復活的大源古儺就是很好的例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村葬禮很注重細節,尤其是出殯習俗多。出殯習俗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