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南華圖教育
-
2 # 阿柚U醬
高中生玩手機上癮幾乎是大部分高中生家長擔心的問題,而孩子玩手機就像著了魔一樣,其實這都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現在很多人都是這樣。但是高中生還是應該以學習為主,下面為各位介紹幾個戒掉“手機癮”的方法。
1、上學的時候不能帶手機,防止沉迷遊戲,早戀等影響學業,在家時孩子使用手機的用途也應該有所限制,主要為聯絡朋友,上網查資料,閱讀積極向上健康的書籍,查不會讀的單詞等,偶爾可以適當地玩會遊戲放鬆一下。
2、規定玩手機的時間,在家裡,一定限制高中生使用手機的時間,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孩子近視,另一方面還可以預防孩子沉迷於其中,無法自拔,讓孩子可以利用更多的時間接觸更加有意義的事情,多走出房間,看看世界。
3、承諾法!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去和孩子們進行協商,比如可以讓孩子帶手機,但是前提是在學習成績上不能夠下滑,只能夠上升,如果是因為玩手機影響了高中生自己的學習,那麼孩子們就要教出自己的手機,努力去學習,直到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後才可以,深圳精銳教育的輔導老師指出,這樣的話,對於高中生們的學習是比較有幫助的,而且也是一種比較溫和的處理方法,所以對於同學們來說還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
-
3 # 風見一姬丶
其實作為一名95後的教師,對於高一的孩子迷戀手機的事情算有很深的瞭解。
分享一下我的經歷吧,我初中是一個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但是接觸手機、網際網路之後,我對她非常的沉迷,手機上的網際網路給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在這個世界,沒有年齡人種國界的限制,在這裡可以暢所欲言,在這裡可以覽盡天下大事,在這裡可以發現全新的未知的新技術或者又是黑科技,在這裡可以學習到全新的文化,每個人都像一塊吸水棉,一刻也不停歇的從網際網路上汲取水分。
但是這些水分不只是營養的,也有有害的、違法的。但是我們接入網際網路,只是被動的,獵奇式的去探尋,因為對於初高中的我們來說,沒有法律的概念,因為我們未從得知。
但是網際網路的24小時包圍使我們的日常時間中大部分都交給了手機,而忽略了正常的學習任務。我們覺得從網際網路上接觸的都是“高階”的知識,而現在課堂學習的都是“低階”的知識。未免興致缺缺,並逐漸開始厭煩。
只是我們忘了,或者也沒有這樣一種概念––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低階”知識的鋪墊,哪裡能支撐得起“高階”知識的框架。
所以,一系列的後果產生了,成績下降,厭學,逃課,甚至輟學。
所以我們現在作為家長或者即將作為家長的成年人應該怎麼做呢?杜絕玩手機?
-
4 # 蔚來談
在現在這個社會大環境下,孩子玩手機上癮的情況我想可能大部分家長都遇到過。個人認為之所以孩子能夠沉溺於玩手機,主要責任還是在於父母。
父母在平時生活中,沒有起到表率的作用。試想一下,孩子在家裡如果經常看到父母手機不離手的話,那麼孩子是不是也會想玩手機?
那麼既然出現這種情況,家長該怎麼做呢?
第一,最重要的是家長要首先做好表率,在家裡除了必要的情況外,儘量不要玩手機。
第二,在尊重孩子以及理解孩子的前提下,保持一個冷靜的心態跟孩子進行交流,談話。要爭取讓孩子明白學習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可以跟孩子定一個合約,在學習累的時候,適當玩一段時間手機,但是必須要有一個具體時間限制。
第四,在週末或者假期,多帶孩子出去,讓孩子多接觸不同人和事,多親近自然。
第五,父母切忌在這個過程中使用暴力或者責罵,一定要保持一個平等的心態。
-
5 # 小貝勒繪畫館
孩子高一,正是青春期叛逆期的時候,在現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對手機上癮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不要說孩子,大人也是如此。對手機遊戲上癮,往往證明孩子自律性差,而自律性差很大程度上源於孩子的自尊水平低。也就是說在現實生活中他找不到能讓他有成就感的事情或東西,成就感的缺失導致他對生活中的事物都不感興趣。而這種成就感和榮譽感,在遊戲中,他可以得到充分的滿足。遊戲抓住了孩子的心理特徵,才會使他們欲罷不能。
作為成人,如果想把孩子拉回到現實生活中,讓孩子關注生活和學習,就要和孩子有共同語言,要會理解孩子,做孩子的朋友,慢慢博得孩子的對父母的信任感。甚至父母可以主動參與到孩子的遊戲當中,和孩子一起討論遊戲。當孩子發現父母可以接受自己玩遊戲這件事時,他就開始對遊戲沒那麼迷戀了,他會離父母更近,更在乎父母的感受和看法。父母在孩子有困惑和難題的時候一定要多關心孩子,在他向你請教的時候要積極的幫助孩子,而不要隨意評判和指責孩子。要知道,你所抗拒的,一定會持續。如果你的眼裡嘴裡始終關注的是孩子不好的行為,那麼孩子會發瘋似的迷戀這個行為,包括打遊戲。你越禁止,他越迷戀。甚至會揹著你不顧一切去玩遊戲。當你接納孩子玩遊戲這樣的事情並依然關心他時,他的自尊水平才會逐步提高,他才會感覺到被尊重,才會更有自律性。
這裡我重點說的是關於玩手機遊戲的部分,如果孩子玩手機不是為了打遊戲,而且看影片或者聊天,那就另當別論了。不過總得選擇不能變,就是父母要做到真正的無條件地愛並接納孩子,與孩子站在同一戰線上關心孩子的未來,要注意“贏得”孩子,而不是“贏了”孩子。因為當父母和孩子權利鬥爭的時候,你如果贏了,那孩子就一定是輸了。你習慣做一個贏家,那孩子就習慣做一個輸家!
-
6 # 泉源居
兒子現在上高一
很不聽話玩手機
父母頭疼沒辦法
若要問我怎麼辦?
真誠溝通多陪伴
做人首先要自立
打掃房間洗餐具
家務勞動完成後
和他戶外運動去
愛打籃球打籃球
愛好散打去搏擊
運動過後散散步
鳥語花香公園去
森林空氣多新鮮
吐故納新有生氣
讓他感受大自然
生活不只有遊戲
心平氣和多交流
達成協議嚴控時
半個小時歸遊戲
剩下時段去學習
孩子成才不容易
父母陪伴多苦辛
盡力去做要堅持
終有出人頭地時!
-
7 # 學習態度訓練管理
高中生玩手機遊戲很普遍,
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癮頭,
在我的很多學生案例當中,
有的孩子從來沒有玩過遊戲,
有的孩子沒有手機,
測試的時候孩子也說很想玩遊戲,
家長認為這樣很奇怪,
從來不玩遊戲的孩子怎麼也想玩遊戲呢?
社會現象,社會整個環境,
學校是個大熔爐。
同學們在幹什麼?
你的孩子躲避不了,
也不會去躲避,
反而偷偷的去看一眼,
偷偷的去關心一下,
這就是每一個學生的騷動。
大部分是學習成績倒數,
談戀愛,玩手機成癮,
上課睡覺,考試不參加,
和老師對著幹,不要學習的。
也有一部分是成績中上等,但,
考好高中好大學還有一定距離的,
要求我們訓練管理半年一年學習態度的,
也有要求我們承包中考高考的,
我來講一下三年前的一個案例:
一個富陽最低流普高的292名中等生,
所有課程總分蒙得200多分,
在學校公開談戀愛,
每晚在寢室玩遊戲到後半夜兩點。
星期六星期天回家繼續玩,
上課幾乎聽不懂,有時睡覺,
功課蒙得二三十分,
最好的功課也在四五十分。
為了遊戲父子有打架現象。
此學生小學在最好的民辦,
初中也在最好的民辦。
培訓補課十年從未停過
高中還在補課,成績退步千萬丈。
補課停了
孩子游戲停了,戀愛斷了,
家庭關係和諧了,
師生關係非常融洽了,
每天盯著老師不離不棄了,
放學,有時老師回家吃飯,
這孩子在學校門口攔下老師的車,
要求老師教會幾道不懂的題在放行。
這位數學老師非常高興,
盼到了一位學生在創造奇蹟了。
一年後,
這位學生進步到全校第23名,
數學進步到全校第二名。
每一位學生要想在學生時代走向成功,
開啟孩子的智慧開關,唯一鑰匙
是學習態度的訓練管理。
-
8 # 浮塵微草
兒子高一,應該是十六七歲,有不聽話、玩手機的現象,純屬正常,但若“成癮”,恐怕就不正常了。
先聊聊“不聽話”的話題。兒大不由人,不聽話、叛逆,說明孩子在成長,青春期的獨立自主意識尤其強烈,我們做父母的要理解、接納孩子這一時期生理、心理的成長“怪異”。如果我們仔細回想一下自己當年的那段青春歲月,換位思考,以自己的“出格的行為”比照兒子的“怪異”,那就見“怪”不怪了。
針對兒子的不聽話的叛逆行為,我們只要學會尊重孩子,凡事多和孩子商量,遇事徵求徵求孩子的意見,孩子最終是不會做出“不好”的決定的。孩子的青春叛逆期最忌的就是父母的不理解不接受,簡單粗暴地用“封建家長絕對不可侵犯的權威”去要求孩子當聽話兒的乖兒子,不然就訓斥、打罵,說其忤逆不孝。如此硬碰硬,針尖對麥芒,除了激化父母和孩子的矛盾外,於事無絲毫的益處。有時父母的諄告可能孩子就是不聽,不妨採取自然懲處法,讓孩子面對事情的後果,自己承擔責任,在教訓中自我成長。當然,這樣做的前提是父母對事情的後果可以“預料並可控”。
再聊聊玩手機的話題。手機作為當今社會的資訊通訊工具,對孩子禁止、杜絕的一刀切的辦法恐怕是行不通的,也不現實。存在即合理,宜疏不宜堵。有的父母強制禁止,剝奪孩子接觸手機的一切權利,結果呢?孩子就不玩手機了?現在的孩子渠道多的是,借、租、或自己偷偷地買,如此會逼迫孩子由“地上”轉入“地下”,父母就更難以控制了。所以正確的態度是面對現實,進行科學合理地教育、引導,適當地從時空上控制:不能帶入學校,不能影響了學習的時間,這樣也可以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讓孩子學會抵制誘惑。
至於孩子玩手機上癮,父母首先應反省自己的失責:自己為什麼沒有在孩子一開始玩手機的時候加以教育、引導、控制呢?所以父母應和孩子面對面地坐下來,在孩子手機成癮的問題上向孩子承認自己的過失,然後和孩子共同商量對策: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逐漸減少玩手機的時間和次數的計劃,父母向孩子承諾履行好監管的職責,孩子向父母保證執行好規定。
第二,在孩子的空餘時間,父母多陪伴孩子進行戶外運動。如跑步、散心、打球、爬山、游泳……一方面可以擠掉孩子無聊的時間,有效地抵制孩子對手機的誘惑;另一方面,父母可以和孩子交流一些感受和心得,既能增進和孩子的情感距離,又能尋機對孩子進行說服、教育——這樣的說服教育才真正有效。
第三、 父母要做好表率,以身作則,自我剋制。孩子學習時,自己陪在一旁讀書;絕不要在孩子做作業時,你卻在一旁邊玩手機——這會增加對孩子的誘惑。
第四、多和孩子的老師聯絡,讓老師監督孩子在學校的行為,絕不能出現曠課、遲到的行為,更不能帶手機、玩手機。孩子在學校玩手機,家長的責任更大,一般學校都明確不讓學生帶手機到校,但有的家長卻扭不過孩子的糾纏,疏於管理,放任縱容。這一方面,父母必須立下規矩,狠下心來。有的孩子以“不讓拿手機就不上學”來要挾父母,我的態度是絕不屈服於孩子,告訴孩子,不上學可以,那就陪父母做事情,最好是苦事情、累活兒,讓孩子在生活體驗中覺悟。
結束語:網路流行一句警語——毀掉孩子成績的最快方式,就是給他一部手機!確實手機耽誤孩子學習的事情已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重視。據媒體報道,法國國民議會已表決透過法案,禁止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相信中國相關部門也會採取措施,給祖國的孩子們帶來福音。
-
9 # 啊啊啊呃好吧
我小時候是不愛學習的,初中沒畢業就不讀書了,上了社會以後深切的感受到了憑我的本事不讀書是真的賺不到錢,於是也回去讀的高中,拼命的學雖然只考了個師範,但是也比當小工好一些。我姨家的兒子是迷戀街機高中都考不上,我姨就狠下心來給我弟鎖在房間裡鎖了兩個月,房間裡只有床和課本練習冊,出來就參加中考,考了重點高中,又上了重點大學,又考了研究生。
-
10 # 教育探微
高一男孩,十五六歲,青春叛逆,不好好學習,手機網路成癮。
這個狀況,僅靠空洞蒼白的說教是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的。
有人說,要想改變被寵壞了的孩子就帶他去三個地方:
第一、帶他去火車站,看一看乘坐普通慢車的旅客們。讓孩子親眼目睹,奔波在生活線上的農民工憂鬱焦慮的神情,憔悴的面容,匆匆的腳步,感受他們為了生活奔波的艱辛。然後告訴他,不好好學習將來自己的人生就會為了生活這樣去奔波。
第二、帶他去高鐵站。讓他親眼目睹一下高鐵的乘坐環境,及乘坐高鐵人的身份和特徵。然後告訴他,只有透過努力自己的人生旅途乘坐的可能就是高鐵。
第三、帶他去飛機場。讓他親眼感受一下飛機的便捷和速度,然後看一下乘坐飛機的旅客的身份和特徵,然後告訴他,如果自己的人生旅途中能夠乘坐飛機,那是需要條件的,如果現在不努力學習,將來是沒有這樣的機會和條件的。
我不完全贊同這樣的做法,感覺太過功利了。
但這個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可以參考,它傳遞出來幾個明確的訊號:
1.幸福是要透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夠獲得。
2.人和人之間是存在著差異的,這個差異是可以透過努力和奮鬥縮短和改變。
3.美好生活不是坐享其成的,而是要透過自己的奮鬥努力爭取的。
現在的孩子不好管教,根本問題就在養尊處優被完全寵壞了。
要想改變被寵壞的孩子:
第一、要觸及孩子心靈的深處。
第二、必須要讓孩子親身體驗生活的艱辛和不易。
什麼樣的事情,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觸及到孩子心靈的深處?我特別欣賞和佩服我一個原同事的做法。他的兒子就是這樣的情況,說什麼都不聽,油鹽不進。沒辦法,他就利用假期帶孩子去做公益活動——關愛慰問留守兒童。
他讓孩子深入的和這些留守兒童接觸,瞭解他們的家庭狀況,生活狀況,學習狀況,他們的心裡法,他們的夢想和追求。
自己掏錢,讓兒子給這些留守兒童獻一份愛心。引導兒子用自己的努力去幫助這些可憐的留守兒童,透過實際行動來觸及兒子的內心世界,讓他能夠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然而,自己卻沒珍惜,而是把大好的青春荒廢在網路遊戲中,沉溺在懶散頹廢中。
我原同事的孩子現在已經上了大學,現在還一直在資助和關注留守兒童李亮亮。
每次放假回來都給李亮亮帶很多學習用品和一些吃的和穿的。真的感覺到,不僅李亮亮得到了關心和資助,更重要的是也改變了我同事的孩子。
因此,建議家長也可以借鑑類似的做法。引導孩子去做一些能夠觸動心靈的公益活動。經過孩子的切身體驗和感悟,一般都會收到效果。只要家長引導到位,陪伴到位,指導到位,操作到位,一般都會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如何讓孩子親身去體驗生活的艱辛?建議讓孩子去參加勞動實踐,透過勞動實踐讓他真正知道生活有多麼的艱辛和多麼的不易。如果家在農村,那就不用去尋找和搭建這樣的平臺,直接帶孩子下地幹活。勞動必須是實實在在的,深入的,時間較長的,不能是三天兩天就草草結束。
如果家在城市的,就想辦法搭建平臺讓孩子去打工體驗,時間稍微拉長一點,不能是三天兩天的體驗,最起碼要持續一段時間。
勞動實踐完畢後,再和孩子談理想和目標。多聽一聽孩子的感受,想法和計劃。然後,有針對性的再給他一些指導性的意見。
總結:透過觸及心靈和勞動體驗,孩子一定會有所改變。這時,家長就要做好真正的陪伴,幫助孩子鞏固和延伸這樣的成果。切不可認為孩子有了內心的觸動和親身的體驗,他就會徹底改變。孩子畢竟是孩子,反彈的可能極大。所以,家長一定不能鬆懈,必須要做好監督和陪伴。監督陪伴的過程中,必須要多鼓勵,多支援,多關懷,多幫助,多指導,只有長期的陪伴和不懈的堅持,孩子才能真正的實現轉變。
回覆列表
對於現在的小孩成長來說,手機和網路的誘惑造成的影響是比較大的。首先,對於高中生來說,帶手機原本就是一個不符合規定的行為,高中是學習的一個重要時期,可能會影響一生,這個階段應該注重學習,所以父母應該起到一個監管的作用,該強硬的時候就要強硬,禁止小孩帶手機去學校,限制他玩手機的一個時間。
小孩不聽話一般是兩個原因,一是父母老人過於溺愛,造成小孩嬌縱任性,這種情況父母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要知道一味溺愛反而會讓小孩有不正確的價值觀。二是父母給予孩子的陪伴太少,他只能透過其他的方式來獲取安全感和存在感,陪伴對於小孩來說至關重要,是他感受愛的最直接的方式。
所以,面對小孩出現的問題,父母應該先反思一下自己,然後再去尋求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