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冰城野史亮
-
2 # 風wefly
垓下之圍是殲滅戰,而非擊潰戰。 這一戰的目的不但是要擊潰項羽,而且要殲滅全部楚軍!因此韓信首戰“卻”只是其“十面埋伏”的一環而己。 項羽用兵特點在“奇”,白起用兵特點在“奇與不奇之間”,韓信用兵特點在“奇之又奇”者!
韓信每次用兵計謀眾迭,一計連一計,一環套一環。如著名井陘之戰,看上去是“背水一戰”,但其實“撥旗易幟”才是殺招(2萬新兵滅趙20萬大軍),無論是許願士兵午後即可擊潰趙軍還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其實都是依據士兵條件敵我實力對比設定的疑招。同樣的情況如“明修棧道”但殺招是“暗渡陳倉”(滅章邯),如“臨晉設疑”但殺招是“抱罌偷渡”(滅魏)。如“半渡而擊”但殺招是“沈沙決水”(3萬老弱漢兵滅龍且20萬楚軍精銳)。。。
-
3 # 洛郗玥
項羽更高,打敗霸王不是韓信自己,他只是五路之一,劉邦,韓信,黥布,英布,劉賈五路,七十多萬人。圍霸王十餘萬,韓信遲遲不上,就是怕霸王,等黥布,英布答應合圍項羽,韓信才從齊地進攻,韓信一直不敢和霸王打,吃柿子撿軟的捏。滅掉幾個國家都沒名人
-
4 # 冷清先生
項羽和韓信,就軍事指揮能力,韓信更勝一籌。就個人軍事素質,項羽如同巨人,韓信如同侏儒。
在垓下之戰之前,韓信和項羽未有正面交鋒過。如果從二人戰績來評比,項羽和韓信平起平坐,但是韓信參與和指揮的戰役,軍事智慧和技術含量更高一些。項羽在垓下之戰前,幾乎是沒有敗績的,攻城拔寨戰無不勝,破釜沉舟摧毀章邯秦軍主力,還有彭城之戰的勝利,更是登封造極。而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木罌渡河井陘之戰,戰勝龍且軍團等戰役更是堪稱經典。
項羽的失敗,不是軍事原因造成的,而是項羽政治弱智造成的。韓信的成功,除了韓信本人的軍事指揮天才外,更多的是劉邦的支援。劉邦軍事集團一分為三,劉邦和韓信分兵,蕭何留守關中。劉邦直接面對項羽集團主力,為韓信攻打魏趙齊等新六國的雜牌軍,搶佔地盤創造了有利條件。假如,劉邦軍事集團分兵後,韓信直接面對項羽的主力,最後的勝負很難說。
而垓下之戰的勝利,殲滅項羽集團的首功是劉邦和蕭何的。劉邦雖然面對項羽屢敗屢戰,蕭何經營的關中根據地為劉邦,源源不斷地提供人力物力財力支援,有效的消耗了項羽集團的有生力量。韓信殲滅項羽集團的龍且軍團,再加上項羽的政治弱智,造成項羽集團眾叛親離。垓下之戰,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等經典,不是韓信一人的功勞,是整個劉邦集團集體的智慧。
-
5 # 張不叄讀秦史
這個問題我站韓信。
之前強調過無數遍,項羽的軍事能力是有,在楚漢時期也確實可以稱得上頂尖,但在整個中國歷史上,他的水平被嚴重高估了。
項羽最大的長處有兩點,一是善用騎兵,而且很可能是第一個對騎兵戰法進行革新的將領,憑藉騎兵突襲的戰術,他得以取得鉅鹿、彭城兩場重要戰役的勝利。二是個人號召力強,擅長激勵士氣,最經典的例子就是破釜沉舟。至於所謂的個人勇武,在戰場上作用遠沒有太史公吹的那麼大,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與此同時,他的短板既多又嚴重:缺乏大局意識,做決斷以個人好惡行事,不知收攏人才,經常出現那些完全非理性的行為,這些都是為將者的大忌,出現一個都有可能成為致命傷,更不用說全都具備。
與項羽相比,韓信首先是戰績更顯赫,定三秦、破魏、滅趙、降燕、伐齊,以及最後的垓下之戰,本來是劉邦的下屬,最後卻幾乎能與劉邦項羽三分天下。用兵也是鬼神莫測,井陘之戰的背水陣,破魏之戰的木罌渡河,濰水之戰水淹龍且,垓下之戰十面埋伏,戰法始終不拘一格。他的問題主要是沒打過那種硬碰硬的狠仗,難以評估其“勇”的一面,軍事才能沒有得到全方位的展現。但總體而言,表現已比項羽突出得多。
不過,如果把視角擴大到整個中國歷史,韓信的能力恐怕也需要質疑。總體來看,楚漢戰爭中的各路諸侯軍隊比流寇強不到哪去,比起楚漢之前的戰國時期、楚漢之後的西漢時期,這一時期的戰爭水平恐怕是要低上許多的。
-
6 # 知未是也
謝邀!軍事能力在古代來說,一方面指排兵佈陣和用計用謀的能力,另一方面指衝鋒陷陣、拔城奪寨和單打獨鬥的技能。二者兼備的叫元帥,比如唐朝的秦瓊,宋朝的岳飛等,即人們常說的文武雙全。具備前者的叫軍師,比如姜子牙、諸葛亮等。後者突出的叫戰將,比如張飛、馬超、尉遲敬德等。
若論項羽和韓信誰軍事能力更強,從總體上看,韓信強於項羽。原因是韓信能文能武,尤其在排兵佈陣、用計用謀方面可以當項羽的師傅,項羽在垓下最終被韓信打敗就是最好的證明。若論單打獨鬥,韓信當然不是霸王的對手,因為他的武功和項羽差的不在一個檔次。
既生羽,何生信?韓信生來就是項羽的剋星,劉幫如果沒有韓信,中國自漢以後的歷史肯定要被項羽改寫,但還是劉幫和韓信改變了中國的歷史。
總之,韓信是元帥,項羽是戰將。對一個軍隊來講(古代),元帥只有一個,而戰將可以有多個甚至無數個。不過項羽不是一般的戰將,他是中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戰將。
-
7 # 歷史有知社
項羽與韓信,是楚漢之際最為耀目的兩位軍事天才。一位是後世心目中難以逾越的驍勇之將,一位被後世譽為“兵仙”。那麼,作為同時期最為傑出的名將,誰的軍事才能更勝一籌呢?項羽的個性“剛”,寧折不彎,最終因無顏面對江東父老,而自刎於烏江邊,死得極為壯烈,令人蕩氣迴腸。而韓信的個性“柔”,能忍人所不能忍,最終卻也死於婦人的陰柔之手,死得悽悽慘慘切切,令人唏噓哀嘆。
故而,項羽與韓信的作戰風格也迥異。項羽擅對陣衝鋒,而對陣衝鋒最需膽氣與勇力,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曹劌也曾說道“夫戰,勇氣也”,此為周秦以來最為主流的戰法。而秦自商鞅變法之後,實行“獎勵耕戰”、“利出一孔”的政策,驅使秦人必須以敵軍的頭顱換取功名富貴,以激發秦人對戰爭的渴望。自此,秦軍出關征戰天下,就鮮有敗績。致使東方六國諸侯畏秦如虎,更不敢主動與秦人野戰。而東方諸侯這種“恐秦”心理,一直延續了一百五十餘年之久。
而項羽率領楚軍於鉅鹿一戰,猶如天神下凡一般,以少擊多、九戰皆捷,擊垮了秦軍最為精銳的長城兵團。諸侯聯軍也皆被楚軍的驍勇而懾服,也打破了東方諸侯對秦軍的恐懼心理,而項羽也成了抗秦義軍的實際盟主。而項羽所重用的龍且、英布、鍾離昧、季布等人也都是極其驍勇的悍將,而韓信顯然不屬於此類風格,這也是項羽不能重用韓信的原因所在。
韓信善於狙擊、包圍,拼的就不是“勇氣”了,而是“巧勁”了。韓信擒斬龍且,即是先壅塞濰水的上流,而佯為不勝以誘龍且追擊,待龍且大軍半渡,再決壅囊以灌之。
那項羽與韓信對陣,誰的軍事才能更勝一籌呢?據《史記》記載,項羽與韓信有兩次對陣經歷。一次是彭城之戰。劉邦劫五諸侯之兵,共合五十六萬的兵力,趁項羽深陷齊地之際,襲取了西楚的國都彭城。而項羽聞訊之後,親率三萬精兵,從齊地趕回,突擊漢軍,先殺漢卒十餘萬,又領軍追擊,致使漢卒又有十餘萬被擠入睢水而淹死。楚軍將劉邦包圍了三圈,卻突然西北方起大風,楚軍陣亂,劉邦才得以率數十精騎逃脫。
此役雖沒有明確記載漢軍的具體統帥是誰,但韓信作為劉邦的大將軍,備受劉邦的倚重,其時亦在軍中。故而,此役應屬項羽與韓信的第一次交鋒。據《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漢二年,出關,收魏、河南,韓、殷王皆降。合齊、趙共擊楚。四月,至彭城,漢兵敗散而還。(韓)信復收兵與漢王會滎陽,復擊破楚京、索之間,以故楚兵卒不能西。
而另一場項羽與韓信的對決,就屬垓下之戰了。彭城之戰後,項羽與劉邦在滎陽-成皋一線形成了長久對峙局面。前203年,楚漢議和,雙方中分天下,而以鴻溝為界。但漢軍兵盛糧多,而楚軍的糧道卻屢為彭越阻斷,以致兵疲糧絕。項羽聽約東歸,而劉邦在張良、陳平的勸說之下,引軍追擊楚軍,並與韓信、彭越約期共擊項羽。但韓信、彭越等諸侯未至,項羽又大敗劉邦,劉邦再次深塹自守。
劉邦又用張良之計,許以割地,韓信、彭越等果至。史載:漢五年(前202年),高祖與諸侯兵共擊楚軍,與項羽決勝垓下。淮陰侯將三十萬自當之,孔將軍居左,費將軍居右,皇帝在後,絳侯、柴將軍在皇帝後。項羽之卒可十萬。淮陰先合,不利,卻。孔將軍、費將軍縱,縱兵擊項羽也。楚兵不利,淮陰侯復乘之,大敗垓下。
即是說,韓信自將的兵力有三十萬,而項羽之卒大致十萬,但韓信先與項羽交戰,卻失利。而從項羽的臨終之語:“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垓下)。以及“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來看。在同等的兵力與條件之下,韓信是很難擊敗項羽的。
參考史籍:《史記》等等;
-
8 # W先生大雜燴
韓信是帥才,項羽是將才。韓信是戰略上的專家,項羽是區域性戰爭。韓信性格更堅韌,能忍胯下之辱,此種性格能屈能伸,提得起放得下,不成功就怪了。項羽個人太優秀了,缺點也不少,好大喜功,剛愎自用!但是不以成敗論英雄,千古唯項羽當得霸王,千古無二。如果項王有韓信一半的忍耐力,歷史當改寫。項王差的就是一個帥才、儒將應具備的隱忍性格。項王每場戰爭總是身先士卒,勇猛無畏,但是這不應該是一個領軍統帥該做的,帥才應該穩坐中軍,運籌帷幄之中。試想項王這種身先士卒的打法,雖然能夠激勵士氣,但是如果戰爭中受傷誰來指揮?性格決定一切!天下本該是項王的,漢初三傑先後都是投奔的項王。一文弱書生能打敗霸王,任誰的情感都無法接受說到這裡更多的都是哀嘆!
-
9 # 閒雲野鶴555555
我認為韓信更高一籌,就憑留芳百世的經典戰績就知道,說韓信的有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背水一戰,四面楚歌等等。而形容項羽的最突出的戰績就是破釜沉舟了!所以,我認為韓信應勝出!難怪世人稱他為兵仙,當之無愧也!
-
10 # 溥碩
韓信和項羽的軍事能力,無疑都是稱得上是頂尖的。楚漢之爭後期,韓信對上項羽,雖然最後項羽兵敗亥下,烏江自刎。但,這也不能說明韓信就一定比項羽更高一籌。項羽一直以來,面對的,都是漢王劉邦的主力。而韓信一路殺伐,遇到的,都是像魏豹、陳餘之流。當然,韓信的實力,也是毋庸置疑的。兩人若是非要比個高低,我覺得,應該是不相上下。
項羽世代楚國王族,天生就有貴族氣質,自信、高傲。項羽年少時,不喜識文斷字,不喜劍道精武。曰:文無其用,劍止鬥勇,我意學兵法韜略,萬人敵也!其志向之遠大,還體現在始皇東巡之時,項羽見其車駕,便言可取而代之!簡直是超級的自信啊!韓信雖為布衣平民,但能身配寶劍,識文斷字,熟知兵法戰陣,其祖上大概其也是世族大家,王族貴姓。當韓信母親病逝之後,連吃穿都成問題的韓信,卻為其母選了個四周可安置一萬戶人家的風水寶地,可見韓信也是個超級自信的主。
項羽隱於會稽吳中之時,因他世代名門,豪爽重情,且天生神力、勇武非凡,四周俠勇之士皆是欽服,更是留‘力舉千斤之鼎,收服豪俠桓楚、於英’之佳話,憑實力、不拉攏,四方來投,多麼的高傲。而韓信受昌亭之妻嫌惡,一聲不響離去;受胯下之辱,未曾反抗;受漂母贈飯,言報答遭訓未語,看似都是些丟人的糗事,但韓信之所以安然對之,是因為他覺得自己並非池中物,不屑與人多言,其實是內心的強大,另一種高傲。
自信、高傲,來自過人的才能。項羽和韓信,都是天生的戰士。破釜沉舟的鉅鹿大戰,千里奔襲的彭城之戰,讓項羽千古留名。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背水一戰、十面埋伏,成就了國士無雙的兵仙韓信。如果這些浩浩戰史,煌煌戰績,都出自於二人親密無間的合作,那這世間,何人能敵?當初韓信不屑於執戟郎中一職,項羽不屑於胯下之辱之輩,不歡而散,在相遇,已是物是人非,生死相向,可惜,可嘆。
項羽和韓信,雖都是遠大志向的人,但他們的野心,卻是浪費了自身的天賦異稟。項羽在滅秦之後,不聽勸言,不願建都咸陽,執意返回楚地。其意,願與眾諸侯,共享天下,只要眾諸侯以自己為尊即可。韓信更是在被劉邦封為齊王之後,便心滿意足。放著手中盡乎天下一半的軍勢,任憑武涉、蒯徹如何勸言,也沒有自立一方。倆人均在最佳的時機,失去了更進一步的機會,也是性格的使然。
性格決定命運,項羽和韓信,以自身的高傲,自信,用近乎可笑、天真的一廂情願,來揣度天下人心。項羽天真的相信了,劉邦先進關中,是為了給他掃清障礙。天真的相信了,鴻門宴上劉邦的眼淚。天真的相信了,鴻溝盟約,最終至使亥下兵敗,烏江自刎。韓信天真的相信了,劉邦要做就做真齊王的嗔言。天真的相信了,劉邦對其‘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鐵不死、見人不死’的誓言。天真的相信了,蕭何‘陛下已平陳豨之叛,你我同入宮朝賀’的謊言,以至鍾室被殺。
亂世霸王舉鼎起,月下國士縱馬行。江東豪傑拔劍去,淮陰王侯震鍾亡。大江河水入海流,無奈何,同歸不同流,天下,歸劉。
回覆列表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這是評價將帥的一個基本的指標。所以韓信勝,韓信是謀戰派代表任務,韓信伐謀為主。項羽,勇戰派代表任務,伐兵多,伐謀少,層次上就矮了2級。所謂將不在勇而在謀,兵不在多而在精。此一次韓信勝。
其次韓訊號稱兵仙,項羽最多給一個戰神(其實就是項王)。中國古代 仙 >神。此一比韓信又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