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松風閣書法日講

    元豐八年,宋哲宗即位。這位年幼的皇帝還不能處理政務,所以當時的老太后——高太后終於有機會把那些整天嚷嚷變法的人踢到一邊去了。他上臺後,立刻啟用司馬光,打壓王安石,新一輪的新舊黨爭就此拉開序幕。

    不過這一切對於當時還在常州寄居的蘇軾而言確實是一個轉機,不久之後,舊黨就認定蘇軾是受到新黨打壓的自己人,因此立刻招他回朝。後來的事實證明,蘇軾既不是新黨,也不是舊黨,不過當時的他可謂是一路連升,一直升任到翰林學士、知制誥,知禮部貢舉。

    在還朝歸途中,途徑史全叔家,史全叔知道蘇軾喜歡書畫,趁機會特意拿出自己珍藏的吳道子的畫作,蘇軾大喜過望,隨即在此畫後題跋鑑賞,因此留下了書畫史上著名的《書吳道子畫後》。

    在這段題跋中,蘇軾指出任何文化藝術的發展都是在前人積累的基礎上形成的,絕對不是一個人獨立的創作。指出吳道子的畫之所以這麼好,是因為他“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但更為重要的是,他在這幅畫的題跋後面指出了他心目中最好的書法家,不是王羲之,而是顏真卿:

    君子之於學,百工之於技,自三代歷漢至唐而備矣。故詩至於杜子美,文至於韓退之,書至於顏魯公,畫至於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

    杜子美,即杜甫,韓退之,即韓愈,顏魯公,即顏真卿,這三個人和吳道子一起,都是盛世唐朝的代表。也就是說,蘇軾提出的“天下之能事”的代表,幾乎都是唐朝人,那麼唐朝時期的文化藝術為什麼會受到速度的推崇呢?本文即從唐朝時期的書法藝術作為切入點,來考察以書法藝術為代表的盛唐藝術精神對藝術的影響力。

    中國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直到現在仍然保持著比較好的生命力和較大的影響,談到中國書法藝術的精神,我們就必須要提到唐代的書法。因為唐代的書法是整個書法史上的巔峰,唐代獨特的書法文化對後世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但是,關於唐代書法精神狀態的研究一直是比較少的,而要想了解一個時代的藝術門類,尤其是它的發展現狀,就不得不對它內在的精神核心進行深入的考察,才能得到一個完整的相對統一的結論。而我們說唐代時期的書法藝術精神其實和唐朝強盛的國力和那個時代繁榮的經濟和軍事實力是分不開的,也就是說,唐代的盛世孕育了繁榮的書法藝術。

    唐代是中國書法藝術的巔峰,這一時期的書法家,將他們對於人生社會宇宙的認識,全部融入到了書法過程中,在書法中體現他們的思想情感,唐代強盛統一的政治環境和繁榮的經濟基礎以及壯麗輝煌的文化氛圍,更加使得書法這種藝術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唐代書法是整個書法史上極具有盛世特色的書法藝術,相比於之前的魏晉,以及後來的宋朝,唐代的書法,是當之無愧的盛世代表。

    唐代之前的魏晉藝術是屬於貴族精英的藝術,因為我們知道魏晉時期是一個動盪而混亂的時代,而魏晉時代的書法主要是由貴族士大夫所掌握的,比如說王羲之,他們家就是貴族,整天飲酒作樂,很少搭理朝政,或者說關心民間百姓的疾苦,他們是真正屬於上層統治階級的藝術,所以他們的藝術趣味只反映屬於貴族的藝術精神,對於民間藝術,尤其是底層百姓的藝術趣味知之甚少。

    而唐代之後的宋代,明代和清代的藝術,他們在國力上是遠遠達不到唐朝這樣的高度的,尤其是宋朝是積貧積弱的國家,龐大的文官制度以及高昂的養病費用,使得北宋的財政積貧積弱,這樣的一個國家在文化藝術上自然也是處於疲軟的狀態,不能稱之為是一個盛世的藝術代表,而唐代就處在中國盛世藝術中的頂峰,他的書法直接體現了一個鼎盛王朝下的藝術應該有的樣子。

    唐朝在前人的文化遺產的基礎上將書法藝術發揚光大,形成了帶有時代特色的書法藝術精神,可謂是登峰造極。

    下面我們將從三個方面來談一談唐代書法的藝術精神。

    第一個方面就是唐代的書法藝術,它具有多元化以及複雜化的特性。

    我們知道唐代的書法,它是以追求法度和規範而著名的,但是今天我們所認識到的唐人對於法度的追求和當時的人們所理解的法度,其實是不太一樣的。

    在唐代的書法理論以及藝術理論中,很多書法家都提到了藝術的創作必須遵循藝術的法度和藝術規律這一條,這就是唐人所遵循的法度。而我們今天在提到法度的時候,往往會想到一些具體的技術層面,但是唐代的人對於法度的涵蓋,其實要比這個概念寬泛的多,它不僅指的是一個藝術家應該有的技術層面的要求,而且還有一個藝術家在文化修養以及他為人處事方面的規範行為。唐代時期著名的書法家顏真卿其實就是這方面的典範。

    顏真卿本人的書法,不僅在藝術上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而且他這個人在道德修養以及為人處事方面更是一代文人士大夫的典範,他的書法從內在的氣質上是儒家的,體現了儒家的忠孝精神,這種忠孝精神,使得他的書法具有一種磅礴向上的生命力和勢不可擋的氣勢,讓人看了膽戰心驚。

    從藝術創作的這個角度來說,這一時期是推崇法度的藝術,唐代關於書法的理論,關於書法體式的理論,關於用筆之法的理論和關於執筆法的理論,關於漢字結構的理論,關於整幅作品章法的理論是浩如煙海的,但是這些理論總體上來說是形式方面的內容,如果我們深入的去探求唐代書法藝術精神方面,他們在法度上的規範,可以發現唐代書法藝術精神是極其複雜的。

    不得不說,有人認為唐代的書法藝術,因為侷限於這些形式上的法度規範,而使他們的藝術成為一種法度的形象化,而沒有了自己內在的精神氣質,這種觀點實際上不對的。因為如果我們今天的人可以想到這一點,那麼唐代的人,他們的藝術家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肯定也會注意到這一點,如果這一點對他們的藝術創作產生了障礙的話,他們不會置之不理的,也就是說,他們還是有一定的藝術自覺的。

    所謂的藝術自覺,就是指藝術家或者說藝術群體以及藝術批評者對於藝術發展現狀和藝術發展趨勢的一個總的覺知,他們能夠綜合不同的發展狀態,對自己的藝術創作和藝術思想做出一定的調整,有這樣能力的人和有這樣能力的時代,我們稱之為自覺的藝術家,或者說藝術的自覺時期。中國書法自魏晉以來,就開始走向了不斷成熟以及自我更新的道路,也就是慢慢的開始有了書法藝術上的自覺意識,這種自覺意識從王羲之那一代就已經開始了,不僅我們今天的人意識到了這一點,其實唐代的人也認識到了這一點,大唐文化與各種文化開始出現了多元的匯合,唐代的書法藝術幾乎吸取了前人所有文藝精神的精華,創造出了唐朝時代精神的嬗變書法。

    但是,唐代的書法藝術精神,他們對於法度的規範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他們不同的社會歷史文化的背景而出現一定的發展和變動,比如說唐代在開國的時候,他們強調的是儒家所提倡的法度秩序,但是,隨著唐代對外文化的交流,自身國力的強盛和經濟發展的繁榮,書法家更加推崇一種風骨,這種風骨是國家強大所帶來的唐人的國家自豪感,這種自豪感不僅融入在它們的內容形式上,更加融入在他們的意識裡,他們在自己的頭腦中就預先的將自己的書法作為一個盛世書法的代表而進行了創作。

    而我們說唐代又是一個極度開放和包容的時代,這種開放和包容,不僅體現在我們民族自身內部,而且體現在與其它的外來民族以及少數民族的文化交流過程中,唐的文化藝術有著非常濃厚的外來宗教的特色,這一點就體現了唐代的書法藝術與外來藝術之間的交融與匯合,在這樣高度放鬆的環境下,書法家們開始追求自身的個性張揚,不再以法度作為唯一的標準,浪漫主義的精神開始出現並強大,這一時期浪漫精神的啟蒙不僅體現在中國書法藝術中,而且體現在文學藝術中,比如說盛唐時期出現的大詩人李白,就是浪漫主義的先驅,他的詩歌具有浪漫主義的特色,而這一時期的書法家,比如說懷素,他的書法也是極具有浪漫主義的精神,他的狂草藝術是對於李白浪漫詩歌最好的詮釋,是李白浪漫詩歌書法的藝術呈現方式。隨著唐代發展到了中唐時期,國運昌盛,儒道復興,書法家開始強調一種經世致用的制度,也就是說,書法開始走向了實用,他們並不是一味的只是追求在法度之外的自由和規範,而是隨著唐代的社會實際狀況對於書法的法度精神內涵做一定的調整。

    到了晚唐時期,由於唐代的國力衰弱,因此這一時期,唐代的文人心態開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方面,他們既留戀於盛唐時期的文化藝術繁榮的現狀,但是又苦困於當前國力衰亡的現實,他們在心態上發生了一定的扭曲,開始追求審美的世俗化,崇尚俗趣,這一點在藝術精神上主要體現為晚唐文人崇尚個性怪誕,這是世人心態扭曲和變態的直接體現,代表著書法藝術的巔峰已經成為了過去。

    而晚唐時期,中國書法的世俗化實際上就體現和證明了唐代的書法絕對不同於魏晉時期的書法,魏晉時期的書法根本就不可能出現世俗化的傾向,因為一開始他就是屬於上層貴族的,但是唐代的書法能夠出現世俗化的傾向,這說明唐代的書法,她和魏晉時期的書法有著天然的,本質上的不同,它比魏晉時期的書法更具有包容性和更具有多樣化,從客觀的角度上來說,唐代書法藝術的多元化和複雜化,包括文化上的,歷史上的,民俗上的,文學上的思想,哲學上的,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而代表著唐代書法藝術精神的第二個方面就是唐代書法藝術的抽象精神和寫實精神的並存。

    所謂的抽象,其實就是相對於具體的藝術形象而言,不容易被人所理解和接受的形式,而所謂的具體其實就是讓人們可以直接感受到和觀察到的藝術精神和藝術行為。

    我們知道中國書法,他是以書寫中國漢字作為他的基本的載體的,而中國書法的美就體現在漢字的線條韻律美,書法家們透過這個線條韻律來表達自己對於客觀事物的本質,或者說主體性的感受,這就註定了書法藝術既不能做到完全的抽象,也不能做到完全的具體,它是介於具體和抽象之間,是具體和抽象的藝術。而唐代的書法其實在很多理論上,對於抽象和具體的探討以及對於藝術形式理論的研究已經很多了,比如說唐代時期的大畫家吳道子,他的畫論以及唐代張彥遠在繪畫提出的形神理論,就可以看作是具體和抽象藝術的探討.

    如果具體到書法藝術中可以表現為唐代的書法藝術對於草書的發展以及推進.

    我們知道草書是出現在漢朝的隸書之後,隸書的快寫,形成了章草,但是章草還不能稱之為真正的草書,我們知道章草是每一個字都有筆畫粘連的,而章草是字字獨立的,所以漢末時期的章草在一定的意義上還不是成熟的草書,到了魏晉時期,隨著二王書法的發展,他們對於草書進行了演變和革新,二王最重大的成就其實就是對草書的成熟做出了巨大的推動,他們真正的把草書藝術以及行書楷書藝術推上了巔峰。

    但是,王羲之那一代人,他們所沒有完成的是將草書進一步的世俗化和進一步的做到藝術形式上的抽象與具體的並存,這一點唐代人做到了。

    唐朝時期是楷書的巔峰期,同時也是草書的巔峰期,唐代楷書的巔峰是由於唐代的法度的要求,直接促使了唐代楷書藝術的發展,因為我們知道楷書是比較追求法度的,而草書之所以能夠在唐代時期並存,實際上是唐代時期的藝術家,他們自覺地繼承了前人的書法藝術,在前輩書法藝術的基礎上,不斷創造和革新的產物。作為法度的產物,唐朝的楷書是具體的,但是唐朝除了楷書之外,還有狂草。唐代的狂草,同樣是發展到了頂峰,張旭的狂草的出現其實就是唐代草書發展強勢的一個證明。

    狂草藝術作為草書最放縱的形式,是唐代人的熱情和對現實的不滿的展現,這在張旭的狂草中得到抽象的表露,而在此之前,沒有一個藝術家能夠達到這樣的高度,在此之後也沒有一個人能夠達到這樣的藝術水準。可以說,懷素張旭那一代的草書藝術家,他們真正的是站在了抽象藝術和具體藝術之間,他們既有具體藝術中可感的藝術形象,同時又佔有了抽象藝術中對於藝術精神的淋漓盡致的展示。

    唐代書法藝術的精神第三點體現在唐代書法的創造性上。

    我們知道創新和創造是一個藝術門類的生命力,如果一個藝術門類不創新,不創造,那麼他就失去了發展的動力,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力,只有具有極高的創造力,才能夠使得書法藝術不斷的向前發展,達到藝術的高峰,而唐代時期書法藝術之所以能夠達到書法的巔峰,其原因就在於他是具有創造性的。

    這一時期的唐代,不僅創造了諸多輝煌燦爛的藝術作品,而且還湧現了諸多影響深遠的藝術家。他們為後世留下了諸多的文化瑰寶,唐代時期最為著名的具有革新性的藝術家,其實就是顏真卿,因為我們知道顏真卿,它突破了王羲之所代表的豔美一派的書法脈絡,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藝術風格,他的書法藝術是真正的以法度作為自己的精神規範,同時在遵循前人法度的基礎上,對於書法的風格做了自己的調整。

    他吸收了篆書,隸書以及摩崖碑石等書法中的筆法因素,在秀美的法度基礎上,創造出了壯美的書法藝術,給人以一種非常震撼的藝術享受。

    而這種普遍的藝術創造精神,不僅體現在書法藝術中,比如說唐代時期的佛教藝術的雕像,唐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比如說著名的唐三彩,其實這都是西域佛教文化中的帶有濃厚的異域色彩的一些藝術作品。這些帶有濃厚異域色彩的藝術作品和中原時期固有的文化相融匯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秀美多姿的藝術風格。

    因此,初唐時,唐朝書法尚處於漸變中,至盛、中唐之際,單是草書領域就出現了新風,隨後真行草篆諸體亦別開生面,取得了發展。晚唐書法較少發展。唐代書法在書法發展史上是晉代以後的又一高峰,此時,在真、行、草、篆、隸各體書中都出現了影響深遠的書法家,真書、草書的影響最甚。

    唐代的書法藝術達到了中國書法藝術的巔峰,後世沒有任何一個朝代,可以與唐朝時期的書法相提並論,唐代的書法是多元的,複雜的,同時也具有創造性,它做到了具體和抽象的並存,這是唐代對於前人智慧吸收和借鑑的結果,同時也是那個強盛的時代繁盛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的體現,唐代的書法藝術,對於後世的書法藝術,在藝術表現和藝術創新上起到了重要的示範作用,也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藝術遺產,後世的宋元明清正是在唐人書法精神的影響下才不斷開掘出了新的書法藝術的境界,不斷地推動書法藝術走向更加廣闊的天地,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和多樣性,表現更多的精神內涵。

  • 2 # 狂喜淡墨a

    為什麼唐朝是中國書法的發展頂峰?

    如是理解,其楷書,狂草,歷數各朝代都沒有達到唐朝高度,甚至做到了極致。

    最受影響的楷書,為歷代所效尤。唐繼承延續了兩漢魏晉書法的成就。而得到了完善臻格,取得了輝煌燦爛的書法藝術文化。

    唐代楷書出現了豐富多彩的書法景象,其中有歐陽詢的挺拔險峻的書法氣象,有顏真卿的正大渾樸的筋骨氣度。一變魏晉南北朝的楷書風貌。依然有柳公權的瘦硬俊俏的書墨骨感之美。更有思想意識的感化,心正則筆正的柳體意蘊。

    總之從唐觀照,虞世南褚遂良的書法兼善晉韻又彰顯書家自己的筆墨情性。整個唐朝上下從李世民到大臣文人,舉國有書法崇尚。

    其歷史背景,就是強大的唐代經濟繁榮,思想開放,政治穩定,文化藝術得到了相應的統一與弘毅,比如唐代專門設立了培養書法人才的高等學府,,稱之為“書學”,一致崇尚以王羲之為代表的“遒美”書風。

    並且為中國書法的規範化做出了貢獻。書法史稱唐代繼魏晉以後有一個繁榮期。

    這在唐代孫過庭的“書譜”奠定了魏晉鍾繇王羲之的書法地位。從而給書法史以後的續寫提供了強有力的佐證。也可以這樣認為,書論之史學,還是完善於唐代。

    書體的草境,在此出現了張旭懷素,兩顆狂草明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狂草高峰。種種跡象可以分析之,封建王朝的鼎盛期為唐朝,而其文化藝術,也是空前的高度的鼎盛的時期。

    因為唐代開放,有了節度使,譴唐使,全世界的文化藝術在古長安進行交流,影響了中華民族的臨邦國,漢字書法文化,也傳播到很多國家。其中影響日本是最大的。

    由此可見,唐朝是一次書法藝術的頂級發展期。對後來的書法發展具有很深的影響。

  • 3 # 芥藏山房

    晉代和唐代是中國書法史上的兩座高峰,確定無疑。

    接題主的問題,具體描述一下唐代之所以是高峰的幾點理由:

    1.李世民以帝王之尊,親自為王羲之立傳,正式確立了王羲之書聖的地位,這對後世影響深遠。李世民、武則天、李隆基,不僅是大有作為的皇帝,同時也是書法家,尤其是李世民和武則天對於倡導王羲之書風,以臨本、刻本的形式廣佈天下,有普及之功。

    2.唐代各書體都達到了非常高的水準。楷書有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薛稷、顏真卿、徐浩、柳公權,以及唐人寫經系列。草書有張旭、懷素、高閒(楷書家如虞褚歐柳多有行草傑作,陸柬之、李邕行草蔚然大家,詩人李白、杜牧書法也是傑出者)。篆書有李陽冰,使得篆書高峰有秦篆、唐篆、清篆之別。隸書儘管偏弱,李隆基以隸書見長。

    3.唐代書論相比前朝,更為系統完善,最典型的是孫過庭的《書譜》,其餘張旭、李世民、懷素等等皆有關於書法的理論。

    因此,唐代是從帝王到文人百姓,形成了全民現象,並且從理論到實踐所達到的高度,書家、書體、傳世名作的數量,在歷史上都是罕見的。

    後世書風,基本都是建立在唐代法度完備的原則下,傳承發展的。

  • 4 # 千年蘭亭

    唐朝是中國書法發展的巔峰,這一說法不正確,應該說它是楷書發展至鼎盛、成熟、完美的時期。其原因如下:

    一、唐代皇帝大都喜好書法,上行下效,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特別是唐太宗李世民,酷愛王字,廣徵博求王羲之遺蹟,又設立以書取仕的考試製度,書法也被列為“六藝之一”而受到重視,並在朝廷中設立“弘文館”,凡列五品以上官職者,皆可 入內學習楷法,這就刺激了楷書藝術的發展。

    二、唐代印刷術尚未發明,大量的經文和書籍需要人工以楷書謄寫,於是在社會上出現了一大批專門從事以抄寫為職業的經生和書生,從敦煌石室中所發現的大量經文來看,這些佚名的書家楷法已達很高的水平,這可以說是唐代楷書繁榮的社會基礎。

    三、唐代歷經289年,國祚較長,初唐李世民的貞觀之治,至盛唐氣象,政治安定,經濟繁榮,佛教盛行,文化發達,促使了各方面的長足發展。

    從總的時代風貌上來看,唐人楷書法度嚴謹,體勢端莊,筆意精到,結字穩當,為後人樹立起楷書的典 範和法則,可以說歷代書家無不受 到唐人楷法的影響。

    正是由於唐代已將楷書研究得非常透徹,後代再也沒能超越唐楷。

  • 5 # Mrliao廖

    在書畫專業學者、研究者群體裡流行一句話:唐代之後無書法,宋代之後無繪畫。宋代是繪畫的巔峰時期。而唐代則是書法的巔峰時期。

    為什麼會是這樣呢?

    就書法而言,總所周知,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印刷術就是在宋代發明的。我們常說的方塊字就是因為印刷術的出現而出現的新的名詞。

    印刷術的出現讓漢字定型了。橫平豎直,方方正正。所有的漢字,不管筆畫多少,結構如何,都是給予他固定的相同的事先分配好的空間位置。而不像晉唐以前的漢字,是根據單字的筆畫多少給予他們實際需要的空間位置,根據單字的結構不同而採用或長或方、或扁或圓的造型。所以晉唐時期以前的書法作品天真爛漫,古樸雅緻。而不像唐代之後的書法作品,只是一味的拉長漢字的造型,追求一種簡單的視覺效果,其實際內涵和韻味卻蕩然無存。

  • 6 # 北京三學人

    1、太宗李世民愛好書法藝術,對王羲之書法極為推崇,太宗本人也寫有一手好字,所以在全社會形成濃厚的學晉人書法的紛圍。 2、唐代國力興盛,社會穩定,文化繁榮,人們思想解放,百花齊放,在藝術上沒有思想桎梏。所以出現了大批詩人、畫家、書法家。尤其是一些文人學習和發展前人書藝,這個時期出現了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孫過庭、李陽冰、懷素和尚、張旭等等一大批書法家,他們在傳承秦、漢、魏、晉、南北朝書法的基礎上,又形成了個人面目,創造了新的書體,把中國書法藝術推高到一個新的高度,至今被今人所學習。

  • 7 # 弘勝文化高階收藏拍賣

    出現了歷史上許許多多書法藝術家和書法理論家,並開創了有唐一代新風。有記載有姓名的書法藝術家和書法理論家,就達一百八十多人。馬宗霍在《書林藻鑑》中記載能書之人有二百四十五人之多,而大量民間無名書法家尚不在其列。這兩個數字雖不完全一致,但卻說明了唐朝書法藝術的繁榮昌盛。

    大約可分前後兩期,前期由唐朝開國到唐玄宗開元年間。樹立了“二王”的書法正統地位,著名大書法家有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薛稷、王知敬、孫過庭等人。後期由開元之後到唐朝滅亡。唐玄宗善“八分”喜豐肥,書風逐變,出現了著名大書法家顏真卿、徐浩、柳公權、李陽冰、張旭、懷素等人。

  • 8 # 小強Fan

    每一種事物都有其一個發展的過程,書法也同樣如此,在唐朝時期盛行一時,這也與李世民酷愛書法有一定的關係,另外古代求官字寫的好與壞關係到科舉的成績,所以大家普遍重視書法。在所有皇帝中若是書法排名,那麼李世民當之無愧,尤其是他酷愛王羲之的字,遍訪民間收集其作品,死後又要求高宗把蘭亭序和自己陪葬,但有傳言說李世民隨葬品中並沒有蘭亭序,有人猜測真正的蘭亭序是高宗給了武則天,或許真跡在武則天墓中。但也有學者說根本就沒有蘭亭序,蘭亭序就不是那個時代的產物,他應該是唐朝時期的作品,這就是文革時期蘭亭論辯大家討論的議題。

  • 9 # 硬筆書法課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輝煌燦爛,達到了中 國封 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謂“書至初唐而極盛”。唐代墨跡流傳至今者也比前代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寶貴的書法作品。整個唐代書法,對前代既有繼承又有革新。楷書、行書、草書發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個新的境地,時代特點十分突出,對後代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以前任何一個時代。

    唐初,國力強盛,書法從六朝遺法中脫蟬而出楷書大家以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歐陽通四家為書法主流。唐代書法藝術,可分初唐、中唐、晚唐三個時期。初唐以繼承為主,尊重法 度,刻意追求晉代書法的勁美。中唐不斷創新,極為昌盛。晚唐書藝亦有進展。

    唐初,政 治昌盛,書法藝術逐漸從六朝的的遺法中蟬蛻出來,以一種新的姿態顯現出來。唐初以楷書為主流,總特點是結構謹嚴整潔。盛唐時期書法,如當時的社 會形態追求一種浪漫忘形的方式。如“顛張醉素”(張旭、懷素)之狂草,李邕之行書。到了中唐,楷書再度有新的突破。以顏真卿為代 表為楷書奠定了標準,樹立了楷模,形成為正統。至此中 國書法文體已全部確定下來。

    唐代最高學府有六種,即國子監、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其中書學,專門育養書法家何書法 理論家,是唐代的創舉。歷朝名家輩出,燦若繁星。如初唐的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中唐的顏真卿、柳公權等,都是書法大家。晚唐有王文秉的篆書,李鶚的楷書和楊凝式的“二王顏柳”餘韻。

  • 10 # 三悟軒

    因為大唐盛世的歷史背景存在!

    一般情況下,安定富足的社會才會有文化的大發展,唐代作為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貞觀之治、開元盛世都是歷史記載的封建社會發展的興盛時期。

    實際不僅僅是書法藝術發展的顛峰,在其他方面也是蓬勃發展。廣義的說,人們社會活動的產物都是文化,這個時期萬國來朝,中外交流頻繁,鑑真東渡,玄奘西遊,阿倍中麻侶等眾多外華人前來學習,也帶來了其他國家的文化因素,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文化的交流與發展。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自然會促進發展,唐朝改進發展了科舉制度,也促進各類人才的產生。

    在這個大的歷史背景下,書法藝術得到了蓬勃發展,當然這裡面也離不開唐太宗李世民的功勞,他本人就是狂熱的書法愛好者,不僅僅尊崇王羲之書法,自己的隸書也寫的別有風味。

    魏晉以來,一方面是二王書法的促進,另一個方面是碑刻藝術的衝擊,戰亂之後的和平年代催發產生了百花齊放的書法發展局面。楷書四大家裡唐代獨佔三人(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還有虞世南、鍾紹京、張旭、李邕、褚遂良、懷素、智永等擅長各體的名家。

    這個時期的書法理論也得到極大的發展,歐陽詢有《八訣》、《用筆論》,虞世南有《筆髓論》、《書旨述》,唐太宗有《筆法訣》、《王羲之傳論》,孫過庭有《書譜》),張懷瓘有《論用筆十法》、《玉堂禁經》,顏真卿有《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

    唐代以後的書法藝術發展腳步就緩和下來了,即使各個朝代都有代表性書家,但拾唐人牙慧者居多,終難超越唐代書法的巔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疫情期間,大家都做了什麼學了什麼拿手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