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形意拳太極拳

    我沒聽說誰討厭清朝啊。

    歷史是客觀事實的存在,不能用討厭與否來論。

    歷史於我們唯一的作用,就是經驗教訓。

    真希望孔子再生,用他的春秋筆,寫盡二千年的生死興亡,讓我們知道到底什麼是歷史,什麼是現在。

  • 2 # 蕭立誌

    因為我覺得中國近代落後的根源在於清朝。思想上相對唐宋較為嚴苛的明朝,思想家也是層出不窮:王守仁,李贄,王廷相,顧憲成,呂坤,顧炎武,黃宗羲等。偉大人物的誕生,必然伴隨著偉大的智慧。而兩百六十年的滿清,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竟沒有一個思想家。滿清本沒有思想,卻壓制漢人。使中國,在近三百年的時間裡,思想上處於一片空白。

    以往的各個朝代,包括明朝,皇帝的"治統"之外,還存在著一個"道統"。明朝的官員很驕傲地認為自己掌握著道統,因而經常和皇帝爭執。官員常常不以皇帝的標準看問題,動輒在朝堂與皇帝發生爭執而據理力爭。

    大明朝最懶的皇帝應該是萬曆帝了。30年不上朝,真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風景。如果你知道這件事是在:皇權與文官制度發生了劇烈衝突,皇權受到壓制的情況下發生的,不上朝是萬曆帝的消極對抗。你會有何感想呢?皇權受到壓制,怎麼可能?不是說明朝很黑很專制的嗎?是啊,已經專制到皇權都受到了壓制了!不可思議嗎?萬曆雖然不上朝,但並非不理政,一旦出現大事,他比誰都關心,比如萬曆三大徵。

    明朝皇帝常被大臣氣得沒招了,就打大臣的屁股。即便這樣,這些官員依然義無反顧。因為,被皇帝處罰的同時,獲得了另一種榮譽:整個國家,整個文化界,都認為大臣是對的,而皇帝錯了。這就是:吾更愛真理。為什麼那麼多人去讚揚亞里士多德,卻沒人瞭解一下自己的祖先呢?自卑來源於無知。清朝吸取了這個教訓,透過種種努力,把道統收到皇帝手中。

    實現道統和治統統一的王朝,歷史上,只有滿清一個。大臣失去道統,就失去了制衡皇權的王牌。治統與道統的統一,使得清王朝成為歷史上最為專制的王朝。

    明朝能容一個罵皇帝的海瑞,清朝不能容一個哭廟的金聖嘆。專制與否,在這裡表現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康熙初年,莊廷龍修《明史》,莊家被滅族。這樣的事多得很,有興趣的自己找相關資料吧。乾隆時,文字獄達到頂峰,發生了160多起。少則牽涉百人,多則牽涉萬人。

    清朝將中華文明賦予了一種奴性。清朝臣子爭先恐後地自稱奴才,以成為皇上的奴才為榮。自稱奴才,口稱主子,開口閉口皇上聖明,往代漢族士大夫的那種廉恥觀念與剛直氣節在他們身上喪失殆盡。頻繁的文字獄把有思想的人幾乎被殺盡。沒人敢和皇上爭高下了,皇上能不聖明?奴才也順便出來了。奴才需要的是聽話,不是才幹。事情做到這份兒,能不愚昧不落後?

    骨氣和思想,早已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中國傳統的為官直言敢諫,為史秉筆直書的觀念徹底被摧毀。後來又被東西方列強欺負和蹂躪,華人的自卑和媚外也順便產生了。被征服和奴役的太久,都進了潛意識,形成了習慣。直至現在,還有那麼多賤骨頭,自己不行,卻認為祖先和文化有問題。漠視那燦爛的文化和輝煌的文明。

    很多人固執的認為中國近代的落後來自於文化。但我覺得孔子成了滿清的替罪羊。歷史書上稱:林則徐是"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其實我覺得林則徐不過是清朝看世界的第一人罷了。明朝中後期西學東漸,徐光啟、李之藻、王徵等均學貫中西。可以說滿清的統治打斷了中華文化汲取西方文化精華的過程,一直到太平天國起義危協到清朝統治,滿清放權給曾國藩、李鴻章等人,這個程序才得以繼續,但已經晚了一百多年。

    康熙和同時代的彼得大帝,幾乎一樣的好學。不過,彼得將自己對科技的興趣推廣到全國,使俄國迅速走向強盛。康熙對科技僅僅是個人興趣。康熙年間,戴梓發明的28連發的,當時最先進的火器,康熙棄之不用。還說:以滿洲夙重騎射,不可專習鳥槍而廢弓矢,有馬上槍箭熟習者,勉以優等。後來,天才級人物戴梓被充軍關外。這就是康熙打壓科技的手段。清朝後期,左宗棠在西北平叛,從一處明代炮臺遺址挖掘出開花彈百餘枚,不禁仰天長嘆:"三百年前中華已有此物,到如今竟然失傳,以至被列強所欺凌。"看到沒?這就是滿清造的孽。不僅不發展科技,反而打壓科技;不僅不進步,反而退步。

    康熙晚年,禁止公開討論天文預兆和曆法研究。因為這些內容,涉及到清朝的合法性。1715年,康熙在科舉考試中也禁止了相關內容。此前兩年,鄉試和會試的策問,都已禁止涉及天文、樂律和計算方法。就這樣,文字獄成了清朝的一項基本國策。以一人之力,成功改變考官及書生的興趣幾百年,真是能幹至極。清朝後期無知無能的種子,就是康熙一粒粒播下的。這也是近代中國落後的原因之一。

    至於康乾盛世,清朝國力居世界第一,則要歸功於中國雄厚的基礎。以往各朝代,中國的國力都是世界第一,不是到了滿清才第一的。明朝經濟總量佔世界45%,清朝約佔30%。這說的還只是量,如果涉及到質(科技、文化、思想等),那滿清和明朝更是不可同日而語了。明末崇禎年間,中國耕地總數783萬頃。而順治16年,中國耕地總數是549萬頃。乾隆31年,達到741萬頃,才接近明末。明末,傳教士利瑪竇的《中國札記》這樣記載中國:這裡物質生產極大豐富,無所不有,糖比歐洲白,布比歐洲精美……人們衣飾華美,風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禮,談吐文雅。而乾隆時來訪的英國使者馬戛爾尼則說:遍地都是驚人的貧困… …很多人沒有衣服穿… …軍隊象叫花子一樣破破爛爛。這就是康乾盛世的本質。

  • 3 # 洛楓啊

    清朝是少數民族入駐中原的一統王朝,促進了民族融合。

    早期的雅克薩之戰,清緬戰爭,清攻安南阮惠之戰,廓爾喀之役,都在一定程度保衛了領土完整。

    清末對臺灣設省對如今臺灣問題有一定的貢獻。

    之所以有那麼多人討厭清朝是因為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統治王朝,閉關鎖國,慈禧執政等因素導致了中華民族蒙受幾千年來的恥辱。

    鴉片戰爭人民健康受到殘害,各地賠款,土地和文明遭到踐踏。

    大量錢財珠寶,文物流到國外,許多名勝古蹟遭到破壞。

    也導致民族陷入危機,致使中華民族飽受長達一個世紀的屈辱,戰火紛飛,民不聊生。

    這樣的朝代能不讓人討厭嗎?

  • 4 # 貓史天下

    清朝被排斥,有幾點原因。

    01.少數民族政權,對多數民族的統治,帶來今天現代主體民族天然的排斥。特別是改服易發政策,前所未有,對漢族民族自尊心傷害極大,難以輕易忘懷。

    02.封建時代最後一個政權,處在古代和現代的交界過渡時期,現代人很難用古代的思維看待清朝的侷限性,清朝人很難用近現代思維看待時代的發展和變革性。清朝所遇到的社會變革,不再是對少數民族的防範,對社會治理的如何安撫,是社會生產力的改變帶來的社會變革,是前所未有的,任何封建政權在這樣一個時代局面,都很難拿捏得當,日本的德川幕府,法國波旁王朝,都是在沒落中走下歷史舞臺,清朝也沒有例外。清朝還大,問題更復雜,變革難度高。清朝的沒落和頑固封閉,不是清朝的特性,是封建政權的共性,只是落在清朝頭上。

    03.現代一般公眾,對社會發展邏輯和歷史觀的不理解。也是由於距離近代太近,把封建政權對於現代社會的沒落性,認為成清朝的特性,過於關注和誇大了清朝的自身問題,認為不是歷史發展的結果,是由於清朝的存在,帶來了中國近代坎坷的一切,這個是不客觀的,也忽視了清朝對於今天中國民族構成,國家疆域的繼承性,法理依據性。

    應該客觀評價清朝的功過,盲目簡單否定清朝的一切,是對歷史的不客觀,今天的不負責。

  • 5 # 皇城super

    我討厭清朝!因為清朝留給我們的是恥辱!並且也留下了太多不好的習慣!

    我自己認為同樣是少數民族統治下的王朝,我喜歡元朝,因為他在歷史上是中國當時疆域最大的王朝,一度將國土打到了歐洲!國土面積相當於現在的三個中國這麼大!

    但我最討厭的便是清王朝!原因有下:

    第一,清王朝屠殺了太多的漢人,對漢人有種族歧視,在當時將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大大的剝削了我們漢人的生存,這也是為什麼清朝總是有起義人士存在的原因!

    第二,風俗習慣不同,將自身滿族的習慣強壓上所有人之上,都必須扎辮子,女子還要裹腳的封建陋習,嚴重的把自身強加給別人,這是我個人深惡痛絕的地方!

    第三,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我感覺非常讓人恥辱!閉關鎖國,讓國家面臨落後就要捱打的局面,不學著與時俱進,總是貪圖享受,跟外華人打,打不過就賠錢,割讓土地,貴重東西全部被別人搶走也絲毫不起來反抗!

  • 6 # 閒人一支菸

    但是在大清朝滅亡初期,卻很難聽得到有人說清朝好的,幾乎是人人討厭,個個痛恨。這期間,雖然也有極少幾個人說大清朝的好,但卻都是憋在心裡不敢說出來,只能偷偷的在心裡腹誹,為什麼?在那個年代,對大清朝的憤恨是不可阻攔的革命潮流,不然清朝也不會被人輕易的就推翻了,這個時候,誰說清朝的好,無疑就將自己推到了全華人的對立面,被無情的潮流碾碎。

    這個年代,人們憤恨清王朝的理由有很多,第一條理由,就是清王朝的自身導致的,清朝末期,清政府對內無情盤剝、壓榨,打擊進步的勢力,對外割地賠款,一昧投降,洋人成了壓在華人頭上的另一座大山,當時的大清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那種對待百姓高高在上、任意凌虐,對待洋人阿諛奉承,恨不能結與國之歡心的醜陋嘴臉才是讓所有人最為討厭的。

    第一個討厭之人

    而第二條理由,卻是地域的原因造成的,並不全怪大清王朝,這就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大清王朝的統治者不是漢人,卻要統治人數眾多的漢族人,這一點首先就讓驕傲的漢人所不服,更何況,那些大清王朝的貴族小姐們動不動還要分出民族之間的特權來,似乎漢人倒成了低等民族,想打就打,想殺就殺,如果是一家人還能忍一忍,本來你是一個外姓人,佔了我的窩不說,客氣話沒有,還頤指氣使的把人當下人使用,這就讓漢人非常討厭了,幹不死你。好,加上大明王朝朱元璋的後代們留下的火種,從清朝伊始,到滅亡,驅除韃虜的口號就從未停過,最終也是在這一個口號裡滅亡了大清王朝。

    留髮不留頭

    除了這兩個理由,其實還有另一個理由,這個理由也是影響巨大,那就是封建制度。這一個理由,清王朝實在是有一些委屈,估計大清王朝的那些什麼努爾哈赤、康熙大帝、雍正皇帝,還有什麼乾隆皇帝,嘉慶道光之類的,就是老慈禧太后也會大叫一句,這真是背鍋了啊。連我都認為,這確實有一點背鍋,要說封建制度,也不是大清所決定的,他只不過是延續了前人的做法,而且是選擇性的繼承了優秀的一些做法,誰知道外國竟然還有不同這種做法的國家,而且還被人認為比當時的制度好,誰知道啊。但是,那些受夠了大清王朝腐朽的勇士們,在不斷探索過程中,發現了似乎是國家強大活腐朽的根源,原來在於大清王朝的封建制度,於是,所有以往種種,都是代表了封建的東西,都被這些人所討厭和憤恨,打翻以清王朝為代表的的封建勢力,成為他們畢生追求的信念。

    這就是當時這些人討厭清王朝的理由,這些理由也一直延續到現在,雖然出現了一些變種,但無外乎這幾個的延伸而已。

    但社會是前進的,隨著時間記憶的一步步過去,人們漸漸的已經忘記了革命者推翻腐朽清王朝的那種過程,也不再具有革命者推翻清王朝時期那種刻骨銘心的痛恨,許多人在回顧大清王朝的整個歷史時,都能夠站在公正的立場上看待他們經歷的過程,而社會也允許他們的這種公正的存在,不必再擔心歷史潮流的碾壓。

    於是,人們忽然開始發現,當年令人憎恨的大清王朝並不是那麼一無是處,比如,我就特別的欣賞康熙大帝和雍正皇帝的那段歷史。

    後來,那些曾經大清王朝的遺老遺少們後代開始活過來了,他們開始對整個事件推波助瀾,還有那些在過去只能在心裡偷偷腹誹的後代們,發現他們終於可以光明正大發表他們老祖宗不敢說的話了,這時候,大清王朝的歷史就變得越來鮮亮起來。這一切實在無可厚非,本來,任何王朝都存在好與壞,有時候,即使是好與壞也很難分清,但是如果將這個王朝所有的錯誤全部抹殺,就有些嘿嘿了,如果真的是偉大光輝如此,怎麼會被人給埋葬了呢?

  • 7 # 老劉34614

    不光是討厭,更多的是憤怒,清政府強制華人留一樣的滿人辮子,強制婦女纏小腳以限制人身自由,喪權辱國!

    自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以來,滿清政府同外國簽定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契約、協約和合約共1175條。有中英廣州和約,中英南京條約,中英虎門條約,中美望廈條約,中俄璦琿條約,中俄英美日法天津條約,中英俄法日葡北京條約,中俄伊黎條約,中日馬關條約,八國聯軍辛丑條約等等,我就不一一例舉。

    滿清政府不但簽定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而且還喪失了大片國士,如:庫頁島,哈薩克,貝加爾湖之西南約10萬平方公里,額爾那河以西約25萬平方公里,布魯特,外興安嶺以南廣大地區約46萬平方公里,臺灣,澳門,香港等等,這是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所蒙受最悲慘的恥辱。到了晚清政府更是腐敗透頂,這樣的政府難道不應該討厭,不應該憤怒嗎?更應該砸爛。

  • 8 # 疏道流年

    清朝是延續中國歷史鏈條不可缺少的一環。也是最為鏽腐的一環!讓人最討厭不待見的一環!

    因為清統治者知道他是少數人人統治多數人的政權存在,所以它採取最嚴苛的治理手段,一家獨尊強推前行,以致人奴形。

    井底之蛙般的存在以改於自視高畫質寵大無敵。悠哉自在。

    科技的發展縮短了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距離,打破了一家獨在的模式,出現了強者獨尊的局面,清政府無視西方的先進與強勢。拒絕學習和接受先進事物而閉關自守。最終強橫的人肉被子彈打穿而無奈被欺;直到現在中華民族還沒有完全擺脫被西方人另眼看待。

    所以我恨清延的統治者。中華要自強不息!

  • 9 # 北洋水兵

    很簡單,一是因為清朝是滿洲人建立的,二是清末由於歷史包袱太重轉型不及時,無法應對近代化浪潮的衝擊。

    就我個人而言,雖然我是漢族,但是我沒什麼民族的概念,因為大家都是華人,都是中華民族,沒必要非把什麼族分的那麼清楚,反正出國了不管你是什麼族都是華人的名頭,分的那麼清楚實在沒必要。

    再者,中國古典王朝不管哪個族建立的,本質上都是家天下王朝,對老百姓來說只不過是換了個繳稅的機構而已,因為田賦給誰都一樣。

    因為按照正常規律來說,老百姓透過給君主繳納田賦換取君主的保護,雖然歷朝歷代的君主都要求老百姓忠君愛國,但是老百姓不會給任何一個王朝下注。所以,老百姓很平靜的接受了清朝的統治,而且清朝整體上做的還不錯。

    清朝對老百姓未必就是最好,但是清朝對老百姓的剝削相對來說是比較輕的。畢竟清朝在康熙51年廢除丁稅,並將康熙50年的丁稅攤入到康熙50年的的田賦當中,也就是攤丁入畝,並從此將田賦固定下來,而且只從土地要稅,也就是滋生人丁,永不加賦。

    康熙之後的雍正、乾隆推行耗羨歸公、官紳一體納糧等政策,在康熙的基礎上進一步減輕了老百姓的負擔,極大的緩解了社會矛盾。更何況,康熙執政之後先是將廢藩田產和無主之地退還給百姓耕種,還解放了明朝的農奴和依附農使之改僕為佃,還蠲免了至少三億兩白銀的賦稅,極大的緩解了社會矛盾,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這也是清朝時期華人口滋生到四億的原因。

    在軍事上,清朝是歷朝歷代建樹最大的。首先清朝的地緣環境就非常惡劣,其面對的內外部威脅不僅不比歷朝歷代少,甚至其外部威脅還有歷朝歷代從未走過的,比如擴張至西伯利亞的俄國和時不時刺探帝國情報的英國商人,但是清朝好賴不濟在鴉片戰爭至少征服了臺灣、黑龍江流域、蒙古、新疆和青藏高原並建立了實際統治,使之成為帝國的邊疆區,這也構成了中國的基本雛形。

    而且歷朝歷代,只有清朝在各個邊疆區建立實際統治,其他的幾個至多是維持非常鬆散的封貢關係,還談不上統治。而且清帝國的開疆拓土奠定了現代中國的雛形,現代中國的主權秩序也是清朝奠定的。

    大清在西藏發行的寶藏銀幣,話說實際統治的標準之一就是發行貨幣,清朝是第一個在西藏發行貨幣的王朝。

    清朝的金瓶掣籤制度也沿用至今,民國之後的歷次金瓶掣籤,中央的代表都要坐在清朝駐藏大臣的座位上。

    在經濟上,清朝工商業發展也達到了古典中國的一個高峰。清朝沒有徭役制度,皇家工程以及公共工程從來都是工給價物給值,這就相當於把貨幣投放到市場上促進消費,進而促進商品流通,刺激工商業發展。同時清朝還在滅了鄭氏之後開放海禁,既允許華人出洋貿易,也允許洋人來華貿易。

    所以,清朝時期中國一度欣欣向榮,百姓生活富足,甚至有浪費糧食現象,很多傳統意義上的貧困地區也變得繁榮富裕,而且很多地區還重新定義了奢侈的標準。

    《明處以降人口及相關問題》

    而且馬嘎爾尼如此形容,行走在中國彷彿身處萬里之外的英格蘭,而且馬嘎爾尼對當時乾隆統治的清朝充滿溢美之詞,其使團隨員也在日記中稱讚清朝。

    A journal of an embassy from the king of Great Britain to the emperor of China, in the year 1792, 1793, and 1794

    而且,魁奈和伏爾泰也認為,中國皇帝能夠盡全力去做好事,能把維護公共利益視為首要任務。

    《康乾盛世歷史報告》

    總的來說,清朝不一定是最好的古典王朝,但是清朝無疑是最完美的古典王朝。對現代中國來說,清朝留下的疆域給現代中國留下了廣大的戰略空間和發展空間;龐大的人口又給中國留下了發展為工業化強國的人力資源基礎。

    今日中國的版圖疆域和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人口基數奠定於清朝,即使當代中國的經濟、政治、軍事、外交、民族關係等諸多方面問題也大都是由清朝演化、延伸而來的。這還是新修清史的立意,清史權威戴逸說:“如果沒有康雍乾盛世期間的統一大業,中國就沒有現在的版圖,更就談不上現在的統一。而且那時候不統一,中國將是一盤散沙,在近現代遭受帝國主義侵略後勢必分崩離析”

    《清史鏡鑑——部級領導幹部的清史讀本》

    從清末開始,由於西方民族主義以及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謬論傳入,清末革命黨這群民族主義蛋白質的祖宗就一邊各種宣揚漢族優越論一邊各種汙衊清朝,妄圖建立一個漢族單一民族國家;再加上清朝歷史包袱太重,對中華傳統道統過於執著,導致清朝在近代轉型不及時而無法應對西方衝擊。最終清朝就倒在了這種逆流之下。這股逆流雖然在民國和共和國被批駁,但是清理的並不徹底,遺毒仍然在作怪,並被今天的民族主義蛋白質奉為圭臬。再加上現代人急功近利,知識面狹窄又不願意讀書,再者人類本性就是容易收謠言蠱惑(你也可以理解為無知或者沒長腦子),最後只能被這股遺毒所荼毒,進而成為蛋白質。

    對於清朝,你可以讚美,也可以批判,但是你必須要基於史實。就我個人經歷而言,我也曾被這股逆流荼毒,一度成為蛋白質的一員。但是我好在有獨立的思想,因為讀書讀多了,社會閱歷也多了,我就脫離蛋白質了。現在再看清朝我並不認為清朝有多好,但是也沒有蛋白質汙衊的那樣。相反,清朝在古典時代出彩的地方很多,只不過皇帝不是漢人罷了。

    全文完

  • 10 # 江海志

    我也非常討厭清朝。個人以為,討厭清朝的人可能基於以下幾個原因。

    1.滿清入關的大屠殺。

    揚州十日,滿清屠殺80萬漢人。還有嘉定三屠,還有屠江陰,還有投降滿清的尚可喜屠廣州……滿清入關的過程一直伴隨著野蠻的屠殺。

    2.滿清的文字獄扼殺了明末初步的民本思想,扼殺了資本主義的萌芽。

    明代的李贄以孔孟傳統儒學的“異端”而自居,對封建社會的男尊女卑、重農抑商、假道學、社會腐敗、貪官汙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張“革故鼎新”,反對思想禁錮。李贄大膽提出“天之立君,本以為民”的主張,表現出對專制皇權的不滿,成為明末清初啟蒙思想家民本思想的先導。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進一步發展了李贄的思想,提倡發展工商業,進一步批判專制皇權,提出種種限制君權的理論和設想。其中最主要的觀念是倡導言論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監督機構,以保證各級政權機關清正廉潔,決策正確和國家社會安定。

    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等人初步的民本思想,跟西方17到18世紀的思想啟蒙運動遙相呼應。我們可以設想,如果不是滿清入關,隨著明末資本主義的萌芽和民本思想的進一步發展,中國是有可能從封建社會轉型為資本主義社會的。滿清的文字獄扼殺了民本思想,扼殺了資本主義的萌芽,也扼殺了中國主動近代化的可能。

    3.滿清統治者雖然口頭上提倡滿漢一家,但骨子裡一直防範漢人,將漢人當做二等奴才。

    1898年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發動維新變法。康梁的保國會宣傳變法,主張變法圖強。清廷御史頑固派官僚文悌上折指責康有為等維新派“保國會之宗旨在保中國不保大清”、“徒欲保中國四萬萬人,而置我大清國於度外”。戊戌政變之後,朝廷宣佈康黨的罪狀,其中有一條正是:“又聞該黨建立保國會,保中國不保大清,殊堪髮指”。

    “保中國不保大清”一句話就暴露滿清統治者的私心,中國是四萬萬人民的,大清是滿人貴族的,清朝統治者首先考慮的是滿人的利益而不是國家人民的利益。慈禧也說過:“量中華物之力,結與國之歡心”。出身滿洲貴族的清宮女作家德齡在其《清宮兩年記》一書中提到,她的父親告訴她,他們不是華人,但卻是華人的主人。清朝統治者始終視四萬萬同胞為奴才,而自己為主子。當然四萬萬同胞的主體就是滿清統治者一直防範的漢人。

    滿清二百多年的歷史,漢人實際始終是二等奴才。

    4.滿清統治者欺騙民意。

    儘管滿清統治者視漢人為二等公民,但是清末相當多的漢人還是希望實現君主立憲制,並不想推翻愛新覺羅氏的皇族地位。清末統治者利用這一民意,宣佈“預備立憲”,試圖阻止革命派的革命。但是“預備立憲”數年後產生的“皇族內閣”徹底暴露了滿清統治者對民意的欺騙。內閣中所有重要崗位全部是滿清皇族,只有一兩個無關緊要的崗位是漢人大臣。“皇族內閣”的欺騙民意,將立憲派推向革命派,使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得到了全華人民的支援。於是武昌起義一聲槍響,龐大的大清帝國轟然倒塌。

    魯迅曾這樣評價滿清:漢人的骨氣都被滿清的屠刀和文字獄殺得乾乾淨淨了,於是滿清二百餘年,只有奴才,沒有人。

    清朝的確是中國歷史上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清朝屠殺人民,禁錮思想,阻止了中國主動走向近代化的過程。在被列強大炮逼得被動近代化的過程中,又冥頑不化,扼殺變法,欺騙民意,把滿清貴族的利益置於四萬萬以漢人為主體的同胞之上,把非滿清貴族的四萬萬同胞視為奴才。

    我討厭清朝,討厭長期霸佔電視螢幕的鞭子戲。同時,我也警醒自己,不要忘記當年辜鴻銘的那句警世名言:辜鴻銘在北大任教,依然扎著小辮走進教室,學生們不約而同地笑他,他卻淡然地說:“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而你們心中的辮子卻是無形的。”聽到此話,全場鴉雀無聲。

    辜鴻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司40多歲剛來公司,當著領導面批評我不給我面子,背地為了工作又來討好我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