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夜涼如宇
-
2 # 郭氏智造
35歲在職場,長期歷練屬老手;
專業精通還多能,行業別換換平臺;
身無長物35,換個行業要吃苦;
身體強壯口才棒,做個銷售沒限制;
身體強壯口才差,做個保安也不錯;
如今移動物聯網,AI程式設計人才少;
35歲不算大,沉下心來能力練;
如今傳統業升級,IT人才要得急;
重新回爐學程式設計,高薪崗位到處有;
技術工種不限年,真才實料難題平;
保持學習含金量,年紀越大越寶貝!
【與在崗不努力,努力找工作的網友們共勉。】
-
3 # 職場邏輯1
時代的拋棄,你連聲招呼都不會打。這是很多大齡職場人在經歷過很多事情以後得出的深刻結論。
以前很多人本以為自己的職業很穩定,他們所在的單位也很穩定,但是萬萬沒想到,等到某一天,他們也會被公司殘酷的裁掉。
而對在網際網路行業工作的我來說,我對35歲這個年紀就會感到特別的敏感。
因為這幾年,我已經聽到過有很多的公司在拿35歲左右的人說事了。就最近的一個案例來說,甲骨文公司一下裁掉了900多人,而且大部分人都還是各大名校的精英。同時在中國研發區中,大部分是37歲左右的工程師,他們的年薪從幾十萬到上百萬不等;而在之前,我也已經聽到京東的在淘汰三類員工:第一類是不能拼搏的人,第二類是不能幹的人;第三類是價效比比較低的人。
此外,我甚至還聽到一些公司的HR說:一個人過了35歲,即便他要的薪資再低,公司也不能要他。
為什麼很多公司對年齡限制的這麼嚴呢?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回答。如果站在個人的角度上來考慮,當一個人到了30歲以後,他的時間和精力就會被家庭、生活、老人、小孩和其他瑣碎的事情瓜分無幾。所以很多公司也知道,一些35歲的人他們就沒法把自己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投放在工作上面,這樣他們的工作績效必然會受到影響。再加上一個人過了35歲以後,他的學習能力比不過年輕人,他們要的薪酬還更高,同時一些人還不好管理,所以公司在綜合考慮以後就會多招一些年輕人進來。
站在公司的角度上來考慮問題,公司首先考慮的就是價效比,當年輕人的價效比比工作幾年的人高出很多的時候,公司必然會選擇年輕人。很多人雖然工作多年,但是他們的能力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提升,所以這也必然導致他們在和一些年輕人競爭的時候會毫無優勢可言。
如果不用擔心年齡的限制,35歲還能找到什麼樣的工作?其實過了這個年齡段以後,你完全可以結合自己的經驗來尋找一份相關的工作,或者對行業要求不高的工作。比如像我們所說的一些低端的銷售人員,一些業務諮詢人員,或者說是一些體力活。這些工作的要求相對較低,你去面試成功的機率也會更大。
但是如果你在35歲之前已經在某個行業裡面工作了很多年,已經有很豐富的工作經驗了,那你選擇的餘地就會更大一些。畢竟很多公司並沒有對年齡要求的非常嚴格,如果說你在某方面的能力和經驗已經超出了公司的預期,那公司也會破格錄取你。
很多事情都事在人為,不要因為年齡限制而把自己卡在門外。
-
4 # 輕鬆安東尼2J
想要問35歲還能找到什麼工作,你就得看自己有什麼能力,能適應什麼工作,或者什麼樣的工作崗位能滿足你35歲左右的職業發展需求。
年齡對於職業來說還是比較重要,分為幾個比較重要的階段。
35歲的職業人生,要麼是競爭力超強的職業精英,要麼就是沒有形成連續職業經驗且不斷搖擺的普通白領。如果是第二種,那麼,職業選擇性會非常小,機會不多,甚至狹窄,而且在職場上會特別沒有尊嚴。因為這個階段拼的不是年齡和你的潛力和可塑性,而是你已經所具有的職業資本、職業經驗和職業價值。在職場中,年齡是一個很重要的衡量你的職業發展階段的標誌。我們必須相應的職業發展階段內完成職業發展目的,否則就會像,題目所說的非常尷尬。
人人做以下幾點分析:
職業發展階段分為職業成長期、職業上升期和職業穩定期三個階段。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的年齡要求和職業目標發展需求,三個階段緊密相連,相輔相成我也一個人的終身職業發展。職業成長期是確定職業方向(目標)和形成職業規劃認知的階段,要從不斷跳槽是做到決定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並查缺補漏自己專業缺陷和形成正確專業理論。職業成長期,個人認知為從大學畢業二十四五到30歲左右這個階段。
這個階段是你從職場小白到職場新人過渡的階段,特點是跳槽頻繁、不斷試錯,透過不斷地變換行業和工作,結合自己的興趣點和適應度,確定自己的與專業相符的職業崗位,並有了清晰明瞭的事業晉升和規劃。
因為這個階段非常不穩定,所以不會形成連續的職業 經驗,而且從本質上來說你還是一個職場新人。
作為一個職業新人,你的職業特點就是:一是職業規劃不清、頻繁跳槽,沒有形成有效職業技能;二是雖對某一行業專長,但並無深耕,致使原地踏步,能力低下。所以,你就需要重新覆盤你的專業知識,結合工作實踐進行融會貫通,對於不熟知和缺乏的技能進行業餘汲取,從而完整你的專業技能理論和認知,從而完善你的工作崗位所需技能和理論支撐。
這也是形成比你職業能力相匹配的知識體系的第一階段。
所以,這個階段事關你以後30到50歲之間的職業生涯規劃,確立自己的職業目標並快速累計經驗就顯得非常重要。
職業處於職業上升期(也可以叫做職業換檔期),是你的職業技能獲得純熟並且專注,職業晉升換速提檔的階段,需要個人職業能力提升與與之匹配理論知識形成認知體系。為什麼又叫做職業換擋期呢?
這個階段指的是28至30歲到35歲這個職業階段,是你的個人職業發展迅速成長,成為領域專才的重要階段,你從職場新人晉級成為了有著三到五年工作經驗的“領域專才”,所以叫做職業換擋期。
職場中很明顯的例子就是,你從一個普通員工晉升成為了公司的業務骨幹,或者部門主管和專案經理,成為公司最能幹事、既能獨當一面的業務精英。
這個階段的特點就是,一是成為了我來公司該領域的專才和擅長者,具有一定的話語權和公司地位,可以獨當一面,為領匯出謀劃策。二是你需要打造個人品牌力(行業資歷和所專職業匹配度),積累起你的職業厚度。所以,在此過程中,你就需要不斷的學習、鑽研和總結,將具有價值的理論經驗和所從事崗位進行深度結合,形成較為深厚和專業的崗位認知,使你初步形成的職業知識理論體系不斷完善和成熟。
例如你是一名產品經理,這個階段就要深挖某一垂直領域產品,就需要與之匹配的產品研發、產品調研和分析理論的技巧知識,從而得出行業較為有權威、具有決策和研究價值的理論或者經驗。
職業技能水平和知識結構緊密結合在一起。所以這個階段,也是你修正和深化之役目標的過程,並形成自己的個人職業品牌力。
職業穩定期強調你在一家企業職業地位和資歷,一般是企業的中層管理者,可獨當一面。只有穩定期一般屬於35到40歲這個階段,這個階段你已經在公司做到了中層管理者和決策者,對公司的業務有著最具價值的決策權和方向把握權。
在行業和領域內,都比較具有話語權和行業地位,做出的決定和建議也都非常具有實際價值。這個階段最為重要的特性是:你熟悉公司業務發展模式,並清楚怎麼樣去發展,所以這個階段你在公司的穩定和職業忠誠度最為重要。在一個公司,總經理和總監級別的中層管理者就屬於事業穩定期。他們不僅是公司獨當一面的決策者和管理者,也對公司的發展前景具有重要的影響。
所以,這個階段,你已經從一個職業專才變為一個職業通才。
這個階段,家庭責任也很重,包括各種開銷、房貸、車貸和孩子上學等。因此,一個男人35歲到40歲這個階段,職業發展基本穩定,但是生活壓力很大。
35歲從業者如果缺乏這些經驗去搖擺不定,沒有一定職業資歷。那麼,重新找工作可供選擇的機會將很少。職場中這種現象很普遍,很多單位用人,都用35歲這個年齡點來進行區分。
就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來看,大部分招考要求就是35歲以下。公務員組要求最為嚴格,明確要求考公務員的年齡限制是35歲以下。其他名企、國企和上市企業,如果招的是專業人才或者空降,中層領導或者主管,則年齡限制不明確。如果招的是普通員工,一般要求是二十四五歲至35歲以下。
為什麼會如此?這樣認為有二點主要原因。
1、35歲的員工年齡大,但是工作技能有限,並不比20歲—30歲左右的年輕員工有競爭力。35歲的年齡,如果對於公司主管或者中層領導來說,正當年,也符和職業發展階段。但是就作為普通員工來說,年齡偏大,同20歲到30歲的員工競爭力不佔優勢。主要表現為三點。
一方面是,20到30歲的員工更加年輕、抗壓能力更強、工作創造力和貢獻度更強。第二個方面是,20到30歲的員工比35歲的員工學習能力、工作理論都要超前,更符合工作需求。第三個方面是,35歲的員工資歷老,不好管理、要求很多,這會讓人資和主管很苦惱。
所以說,不用從年齡上、工作能力上和企業管理上,35歲的普通員工都不是企業所喜歡的。
更為重要的是,35歲的員工家庭責任很重,工作精力會很分散。35歲的員工一般都生了小孩兒,而且正處於成長和上學階段。教育和看護孩子就要花費一些時間,包括給孩子輔導、陪護和家庭教育等方面。
另一方面是,家庭開支和負擔比較重,包括房貸、車貸和各種家庭開支。如果說薪資水平有限,那麼是不足以支撐這個階段的家庭開支和經濟負擔。他就會想著是不是業餘時間去賺一些外快來貼補家用和減輕負擔?
很現實的例子是,好多上班族下班之後去跑滴滴,然後直到半夜一兩點。還有的會注意些不影響工作的小生意。毫無疑問,這都會分散工作精力和對工作的專注度。
所以,企業在用人的時候,就會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對企業效益的影響。
35歲的職業困境很大程度來自於自己自己在特定的職業階段內,沒有達成相應的職業發展需求和發展目標,才會面臨今天的窘況。該怎麼做呢?
按照三個職業發展階段目標去努力,同時著重打造個人職業核心競爭力、成為行業專業領域內的專才,並上升到通才。1、明確自己的職業目標,確立職業規劃。首先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到底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基於這個問題,在一到兩年時間內,結合自己的興趣點、專業技能多換幾個工作,不斷嘗試,找準對自己的職業定位。
職業生涯規劃包括對個人職業目標、職業定位設計和職業通道設計三個方面。確定職業崗位時,要深刻剖析個人性格特點,並結合個人專業挖掘出最具價值的職業特長。
職業生涯規劃猶如一個人前進的指明燈,一但目標確立便為之奮鬥,並在途中不斷修正和最佳化自己的目標。2、打造個人核心競爭力,積累人生的厚度。目標訂立了,便要打造核心競爭力以求快速達成目標,獲得職業成功。
個人的核心競爭力指的是什麼呢?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個人的職業技能(硬核能力),不僅要技能過硬而且要經驗豐富,可以不斷勝任更高的職位和更加困難的任務。另一個是“個人職業品牌打造”,包括職業技能高低、行業話語權和影響力、人際關係和處理能力以及學習能力。
在此過程中,你可以隨時修正自己訂立的職業目標,為此跳槽和思考是必不可少的。
每一次跳槽並不是說思路不清或者不想幹的不負責行為,二是目標修正後對職業和職位的調整,是更進一步接近目標的過程。
3、在某一領域成為專業者或擅長者,為以後職業加碼。這一點就指的是你的職業資歷。
一萬小時定律指示我們要想在某一行業有所建樹,必須付出10000小時或者更長時間磨鍊。從一個普通員工到主管需要1萬個小時的磨鍊和學習,從主管到經理需要1萬個小時,從經理到總監更需要1萬個小時。
工作投入的時間同學習水平呈正相關。
因此,每天專注於某項技能或者領域三到四個小時,並不斷突破才會在該行業中嶄露頭角。成為職業專業者或者擅長者是晉升的領導崗位的要求,就要做到你的工作才能是大家所認可的,並能帶領團隊去創造效益。
總的來說,
-
5 # 職場再出發
通常本科畢業已經23歲,研究生畢業就26歲了,進入職場,工作八九年,剛剛對本行業有點專業感覺,甚至可以說“剛入門”,就35歲了! 如果按照退休年齡60歲來算,35歲的職場人基本上還屬於“兒童剛剛成長到少年”的階段!所以,從整個職場生涯來說,35歲就喊“中年危機”,其實是個偽命題!
而從實際情況而言,在很多需要經驗、需要專業技能的崗位,35歲不但不用擔心“找到什麼工作”,反而正是“職業生涯的開始”階段。別說35歲了,40歲還叫“青年專家”呢。中國有個崗位,是所有崗位中,最高最高的那個職位,非常明確規定要“年滿45週歲”才能擔任的!
但一方面我們又看到很多35歲以上的職場人,確實遇到了“中年職場危機”,這是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35歲以上有沒有危機?關鍵看崗位的競爭對手!
你35歲以上,如果你這個崗位的競爭對手是剛畢業的學生,或者20歲左右的血氣方剛的少年,抑或二十七八的工作幾年的青年,那你還真的沒有什麼優勢!畢竟,你精力拼不過人家,你要的工資比人家高,你能幹的工作,剛畢業的人就能幹!你不危機誰危機?
而有些崗位的工作,35歲不但沒危機,反而是越發滋潤,道理也很簡單,因為年輕人幹不了,比如需要經驗的崗位,律師、醫生、很多管理崗位、技術性專家、需要調集人脈的崗位等。很多類似的崗位,企業在招聘時,反而明確要求候選人“40歲以上”。
舉個例子:
我司招聘“財務經理”時,明確要求“45歲以上;十五年財務經驗”。基本意思就是年紀越大越好。為什麼會這麼要求?因為這個崗位並不需要做什麼太具體的財務工作,而是要把關各種微妙的財務資料平衡。沒有十年二十年老道的經驗,很難讓各方滿意!
總結一下:
你不應該問“35歲應該找什麼工作,不用擔心用人單位年齡上的限制”。而應該反過來思考,用人單位沒有年齡限制的工作,你能做些什麼。
我們必須要承認,有些單位、有人崗位、過了35歲確實就沒法做了!比如公務員招聘,很多就是要求35歲以下,和能力無關,就是沒有任何理由的!
而那些35歲以上能夠從事的工作,你還要看這個崗位的“競爭對手”是誰?如果這個崗位的競爭對手可以是沒什麼經驗的年輕人,那麼你沒有什麼優勢的,即使35歲能夠從事,40歲依然會遭遇危機!因此,你應該重點去看那些隨著年齡增長,反而更有優勢的行業和崗位!
當然,話說回來,35歲有沒什麼大不了的!馬雲35歲時才創立的阿里巴巴,你急什麼?
-END-
-
6 # 天山雪蓮ing
35歲這個年齡確實在某些崗位上會比較尷尬,公司在招聘時確實不會考慮,比如一些基礎崗行政人事。倒不是說35歲的人做不了,而是企業在進行人才招聘時會考慮成本問題。有些崗位成本預算就在那裡,但是35歲這個階段的人基本都已經成家立業,薪資待遇要求比年輕人要高很多。當這個崗位對技能和經驗沒有太多要求,每個人都能來乾的時候,公司肯定會優先考慮那些薪資待遇符合公司預算的。
所以這個問題應該從行業性和崗位性辯證看待,我負責過公司招聘,在招聘過程中確實會考慮年齡這個因素
第一,行業性有一些行業是越老越吃香,根本不存在說35歲就找不到工作,比如常見的醫生、律師、科研、教師等等。你會發現這些行業都是需要依靠大量的經驗才能去進行創新,人要有足夠的經驗自然是年齡越大經歷越豐富,才能獲得更多的經驗。比如我身邊有一些長輩,雖然退休了但是還是會被返聘回去繼續工作,就是因為他們有很豐富的經驗,這些長期積累下來的經驗可不是說誰有能力誰就能瞬間獲得,所以他們這些行業因為時間壁壘才會很難讓人在短時間內被超越,身價自然也會隨著時間不斷上漲,所以根本不用擔心年齡。
第二,崗位性我們再來從崗位上看,年齡這個東西誰都沒有辦法去抵抗和阻止,當一件事沒有辦法去阻擋的時候,我們就應該想想能利用他給自己做什麼。35歲以上基本在職場已經擁有比較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職場技能了,只是在這個過程中有些崗位的上升空間比較有限,使得很多人在這個階段覺得如果辭職就找不到工作了,比如大家常說的技術員。技術員做到一定階段,技術上的創新就很難了,而且由於年齡增加,學習能力和吃苦能力公司會覺得沒有年輕人那麼好了,所以就會優先考慮年輕人。
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想到,為什麼說要讓大家進行職業規劃,職業規劃就是為了讓我們提前去設計和規劃自己的職場路徑。比如說技術員,如果在一開始從事這個工作時,你就能想到它的上升路徑和未來發展方向,就可以提前做準備,比如在做到一定階段後就開始轉向管理崗,要有意識的去進行準備,你看有些人就會一邊工作一邊考證,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有一天因為年齡失去優勢,但是又因為專業證件獲得優勢,拿我身邊的例子來說,也有些35歲左右,但是考取了一級建造、註冊會計師等這些證件,在35歲時反而職業更上一層。
在現在這個年代,確實要做公司不可替代的人很難,因為勞動力剩餘,你不願意做的工作有大把人會去做。即便如此還是要想辦法去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年齡這個東西,要去辯證的看待,有很多崗位都是需要豐富經驗的,而且職場中還有個階段,就是到了一定年齡階段,每個人基本都會積攢很多資源,不管是行業資源還是人脈資源,都是寶貴的財富。比如我們公司在招聘行業銷售和板塊負責人時,優先會考慮年齡大的,因為他們自帶資源和客戶。
所以你應該想想自己這幾年積攢了哪些客戶和資源。職場中很多崗位已經不需要你有多強的能力,老闆僱傭你的時候可能看中的就是你身後的資源。所以在尋找工作時你可以多像這些方向靠攏。
-
7 # Molly小秘書
茉莉覺得35歲還是很年輕的時候啊,而且也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就算你是研究生畢業,也起碼有5-6年的工作經驗,怎麼都不是一個社會新鮮人了,再擇業也是很多方向可以考慮,完全不用慌張。這裡茉莉和你拆解一下,希望你儘快能找到好工作。
第一,有年齡限制的工作
其例項如公務員就有年齡的限制,基本上都要求是35週歲及以下的,還有大型的國企,這些都是喜歡校招,如果是社會招聘,他們都要求35歲以下。所以這些類別的公司就不需要考慮。還有就是那些在招聘廣告上明確有年齡限制的工作,就不需要
第二、如果有專業技能
比如說茉莉認識一些認證公司的稽核員,他們的工作年齡是沒有限制的,只要你願意出差,退休的都不斷在返聘,還有就是如果不想做稽核,憑藉著他過去的經驗,可以給企業做培訓工作。茉莉知道有些個培訓老師,一天的報酬能有幾千元,而且這只是他的兼職而已。
所以如果您有專業技能,那麼35歲不是問題,還有一些教育行業的人也能一直做下去。
就是凡是涉及到專業技術,而且可持續發展內容的,對年齡的限制都不大。
還有啊,比如說會開車,也是一門技能,很多企業雖然不要固定的司機了,但是也可以做兼職司機,例如茉莉公司現在也請了一個小姐姐做兼職的司機,一般就是送我們出去同省的其他城市,每月她的收入大概是4千左右。
第三、沒有特殊技能
那很多簡單點的工作啊,超市什麼的,都是可以選擇的。連鎖快餐店的服務員,這些也是廣泛招人的。例如像茉莉公司旁邊的一個大排檔,也長期招聘,價格也蠻好的。茉莉覺得自己還可以做多點的其他工作,比如說做了麥當勞的服務員,下班看看有沒有零散的工作,或者是和自己興趣愛好結合的,這樣更佳。
-
8 # 小媛筆記
我們公司在招銷售的崗位上對於35歲左右的會比較謹慎,因為覺得這個年紀的銷售一般都是到了領導的崗位了,不會再從基礎銷售做起,不然就是轉行過來的,所以就考慮得比較多。
35歲來說的話,已經有了大概10年的工作經驗。其實不愁找不到工作,只有取決於之前10年的經驗是怎樣的。有些人是在一家單位,重複著做著同樣的工作。一個經驗用了10年。這樣的人其實再去找工作的話是比較難的。用人單位會懷疑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和業務能力。如果再去應聘一個基礎的崗位的話,會比較難。比如助理工程師。
35歲要謹慎轉行,做自己擅長的工種35歲之後其實再轉行的話,成本和付出挺大的。而且很多用人單位已經不相信你可以在一個基礎崗位工資上做得很好,之前有一個來面試,32歲,之前是軟體工程師。來應聘的崗位是銷售,雖然公司也給了他機會,最後招進來。但最後發現,他無法去脫離之前的工作模式,工程師和銷售需要的是不同的思維方法。銷售很多時候要站在客戶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但是那個工程師並沒有這個視角。結果做不到1個月就走了。
透過獵頭或者朋友介紹到了35歲,再跟之前畢業的時候一樣投遞簡歷再去面試,其實這樣競爭很激烈。因為同樣的工作經驗下,用人單位還是傾向於比較年輕的。透過獵頭和朋友介紹,不單純速度上會比較快,也會比較貼合自身的行業。擁有比較多的主動權。
-
9 # 神彩梧桐
35歲找工作,更多是妥協,而不是選擇。
而且大部分人到35歲,並沒有混到相關的一技之長,沒有足夠的管理能力,也沒有創業的積累和方向,似乎彈指間年齡就從25歲就到了35歲。
35歲再找工作尤其難,在職的也難,企業裁員35歲以上是被重點關注的。
一、HR桌子底下的隱性歧視“中層以下的職位,包括中層,35歲一定不要,30歲到35的挑著選,要那些帶資源,帶客戶,帶可估量的收益的。”
“35歲的,少拿工資也不能要,夫妻小孩老人各種事情,精力跟不上,不能安排出差,不是人力資源,是人力成本。”
“30以上的,和年輕的,年輕的哪怕條件差一點,只要不差太多,選年輕的。”
“25以上的女性求職者,一定要問清楚婚育計劃,不穩定因素太大,別招進來舒服養胎的。”
這些話聽起來非常熟悉,也許讓人非常反感,的確也非常現實。
這些私底下的隱性招聘歧視,HR是從來不會在臺面上說的,
HR從來都是大義凜然的告訴你:“我們公司不存在就業歧視,不存在年齡限制,我們招聘優秀的員工。”然後就微笑著把你35歲的簡歷扔到垃圾桶。二、下面說說一些適合35歲以上中年人的工作:01 降維打擊、降維選擇比如你是中年IT男,35歲以後的碼農,去投一線網際網路公司,面試機會都不會給你。
國內的現實就是基本沒人會要你了,除非你技術過硬,在行業內有知名度。
一線網際網路公司、大公司不要你,普通研發公司也不要年紀大的,
那可以降維打擊、降維選擇,去小公司或者去傳統公司任管理崗位,這類公司只要你有稍微過得去的技術,也是個可以養老的地方。
02 進工廠95後、00後不願進工廠,現在35歲到45歲的年紀,沒有技術進工廠還是可以選擇的路,而且這個年齡可以到55歲。
35歲到45歲,眼神和反應速度不比年輕人差,工作效率不會差。
而且這年齡段上夜班身體也可以熬得下來,幹活也比年輕人實在。
有上進心的,還可以繼續學習,當技術員。
有些地方,50歲的還招不夠人。
03 工地、清潔、保安35歲做保安和清潔還有點早,40歲以上的更合適一些。
現在年輕人很少進工地,在建築行業,工地上不說45歲,60歲的人都一抓一大把。
45歲正值壯年,高強度的工地中年人耐性和耐力比年輕人還強。
工地現在的工資也比許多辦公室的白領、大學生要高得多。
3000元你僱不來一個農民工,你可以僱來一個大學生。04 試試小吃學校門口、工業區門口三輪車賣早餐,開個早餐店、開個滷煮店等等。
吃喝住行,在吃上面做點小生意,也是許多人的想法,這個也是可行的。
比如賣周黑鴨一類的滷煮,鴨貨利潤有60%以上,素菜利潤更高;
像其他滷菜豬耳、豬頭肉、豬蹄、燒雞、雞腿這些,選擇更多,受眾更廣,利潤也在5成上下,
好處還有損耗小,庫存放冰櫃,基本2天賣完。
不過,加盟的就不要去碰,大部分加盟品牌騙加盟費。
05 熟人介紹許多地方的人,40以後就不外出工作,依靠熟人介紹一份工作,既能顧家,也能領一份工資。
比如介紹到店裡賣貨,到飯店打雜,到家庭作坊幫忙,到事業單位做閒職雜職,到私人施工隊幫忙等等。
06 跑滴滴、代駕、快遞、騎手這一類,各種年齡的人都有,而且,有些人以滴滴、代駕、騎手為下班後的副業,也是一份額外的收入,而且和白天上班不衝突。
07 學一門手藝皮具護理、月嫂、傢俱破損修護、專業清洗、裁縫等等,這類生活服務類行業是值得深耕的一個行業,服務手藝值得試一試。
學好一門手藝,服務好客戶,是一個可以吃一輩子飯的工作。
08 少數人的創業老闆不是一份工作,也是一些有積累,有準備的人中年人可以走的一條路。
謹防沒有準備的創業,許多人在職時也開始準備自己的創業過程,成熟了再直接辭職出來專職創業。
創業更多是水到渠成的過程。
結語人不會永遠年輕,但永遠有人年輕。
時間一點一點流逝,不在年輕的中年人的確更應該想想自己的路。
-
10 # 焱公子
很多人都認為,35歲是一道坎,35歲的求職者,很多用人單位都不再優先考慮。有些大公司,甚至在悄悄的清退35歲的研發人員。
那麼,35歲還能找到什麼工作,不用擔心用人單位年齡上的限制呢?
一、一些“越老越妖”的工作,比如醫生、教師等有些工作是需要豐富的經驗才能勝任的,比如醫生。
去醫院看病的人都知道,在選擇醫生掛號時,往往都青睞像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這樣稍微年老的醫生,而對那些剛畢業不久的醫師,則不大感冒,究其原因,就在於,醫學不像別的學科,它的診斷是需要依託豐富的臨床經驗才得出的,所以可以稱作“越老越妖”,年老的醫師自然更能得到信任。
還有像教師這樣的工作群體,只有足夠的教齡,教學質量才有保障,也才能得到家長的信賴。
所以類似這樣的工作,不用擔心用人單位有年齡上的限制,只是,如果想得到提拔,最好一開始就選擇這類行業,而不是半路出家。
二、職業經理人職業經驗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一些公司做大做強後,往往選擇從外招入有豐富管理經驗的職業經理人,而忽視他們的年紀。那是因為,職業經理人能給公司帶來更先進的管理理念,而這種理念,需要他豐富的從業經歷作支撐。
只有足夠長的職業履歷,才能打動公司決策層。所以,35歲對於他們來說,根本就不算一道坎。
三、主管、經理級別的管理者崗位很多公司的主管和經理,特別是技術崗位,往往都在35歲上下,如果你的技術管理能力足夠強,哪怕你已經超過35歲,仍然能夠得到公司的信任。
因為在35歲的年紀,作為技術管理者,並不需要親力親為去做一些開發工作,只需要帶領研發團隊去完成,所以,往往只對技術統籌做要求,從而忽視了你的年紀。
那麼,為了避免避免35歲現象,從現在開始,該做些什麼工作呢?
一、主動減少重複性、熟練程度高的工作,重點發展重視經驗值所帶來的能力有些工作,重複性強、熟練程度高,比如打螺絲、焊板子,大機率上講,你一定幹不過工廠的普工。但這種工作可替代性強,如果你每天都做這種型別的工作,到了35歲,當你的精力下降時,往往會被替代為比你更年富力強的年輕人。
所以,從現在開始,你就要重點發展那些能忽略年齡而重視經驗值所帶來的能力,比如統籌專案的能力、組織研發的能力、甚至是需要某些專業技能才能勝任的能力。
這樣的能力,才不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而喪失優勢。
二、打造自己的核心能力在職場中,每個人都需要打造自己的核心能力,它可以是某個技能,也可能是某個理念,總之,你要做到很難被替代,才不用擔心35歲來臨時,自己被淘汰。
打造核心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和優秀的人學習、對某個技能進行刻意練習等,都是很好的方法。
三、認清自己的優勢,找出自己到底是哪種人才智力分為兩種型別:一種叫做流體智力,指的是一個人分析、推理、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另外一種智力,叫做晶體智力。這種智力指的是,一個人運用所積累的知識和經驗的能力。
一般來說,流體智力越高的員工,越適合在一線解決實際問題。而處於管理崗位的管理者,晶體智力更強。
如果你暫時沒做到管理者的角色,也不必氣餒,因為有可能你是個流體智力型人才。
而如果你發現自己只適合做管理,無法事無鉅細的解決問題,也不必失望,因為有可能你是個晶體智力型人才。
所以,不管你是否年滿35歲,都要認清自己的優勢,找出自己是哪一種人才,然後往這方面發展,突出自己的優勢後,才能淡化年紀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帶來的影響。
-
11 # 百味江南270806841
對生活,對自己要有信心,當然自信來自自己的努力!35歲,正是一個人年富力強的時候,如果愛學習,能吃苦,有毅力。找一份工作沒有任何問題,關鍵在自己!能力如何?想幹什麼?有沒有吃苦精神?看看下圖的老人69歲了,工作照樣乾的很好,自己養活自己,身體健康,心情愉悅,特別是人活的很有尊嚴!
-
12 # 千百鍊
35歲在職場應當屬於黃金年齡段,正是處於容易升職和賺錢的時候,這時談職場危機未免有點過度焦慮,當然,在一些特殊的崗位,需要年輕的職場人,也許能感受到一些職業危機。
網際網路上,時不時地衝刺著一些35歲就被裁員,遇到職業危機的言論,這種現象我不否認有,但畢竟是極少的一部分,並不具有代表性。
正常情況下,大學畢業22歲,25歲碩士畢業、29歲博士畢業,這還是算很順利的,否則博士參加工作都超過30歲了,才上班幾年,就到了35歲,這也不符合有關就業的初衷。
當然,在程式設計師、特殊行業的一些崗位,對年齡有要求,但也不至於35歲就不能工作,這不是單位用人的潛規則,更多的在於員工能力與崗位要求的匹配性出了問題。
也就是說,求職者和用人單位的需求不匹配,導致35歲遇到一些職業危機。
當然,35歲遇到職業危機的人,一般處於以下情況:
1、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自己心中的好工作。
2、心態失衡,總喜歡和之前的單位比較。
3、總想找離家近、工資高的崗位。
4、亂跳槽的職場人,最後無路可走。
存在這樣的心態,基本上不可能找到好工作。
35歲還能找到什麼工作?其實和自己的學歷、工作經歷直接相關,最好是找自己擅長的、感興趣的工作,這樣才會長期堅持下去做這件事情。
即使35歲找不到工作,自己還可以創業,只要你自己不輕易放棄,都會有成功的機會!因此,面對一些所謂職場35歲危機,不要被影響了!
-
13 # 博興歷史
除了機關事業單位、國企外,絕大部分私營民企、外企在崗位聘任時並不限制35週歲的吧?30週歲—40週歲正值人生的黃金期,適合的工作、優秀的崗位數不勝數,核心取決於個人的才能和綜合素質!
-
14 # 九墨雲
我也是快到這個年齡層,現在小孩剛出生,又被迫辭職看孩子。35以後工作壓力會很多,如果不是總監以上高層管理職位,那麼只能從事無技術含量,低職位。35 了,有機會搏一次,自己做點什麼。
-
15 # 寧言職語
35歲危機,似乎是現在職場人揮之不去的噩夢,我身邊的人有這樣幾種處理方式:
1)提前規劃副業,甚至將副業培養成主業。
這個現在太多了,電商、寫作、自媒體......透過自己的興趣和專長,拓展除了本職工作之外的經濟渠道,也給自己的職業增加更多色彩、提升動力。很多未進入35歲的人選擇這樣做。
2)自由職業或創業。
很多35歲的人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自己主動選擇了轉型。為什麼?因為職場的確諸多限制,要看上級的臉色,要選擇上級心情好的時候彙報工作,工作成果通常不能及時得到正向反饋,做得好是應該的,頂多多給你點錢,可是很少有人真心實意稱讚和感謝你。所以很多人選擇做自由職業,靈活時間,雖然也加班,但是既能工作也能照顧家庭,是個自己心甘情願累、也經常有反饋的工作。
創業是另一種,付出的成本高,但也更鍛鍊和考察人的能力。做過創業的人經歷很多失敗,但思想模式往往脫胎換骨,完全不一樣了。
很多已經35歲的人選擇這第二種。
3)降低心理預期,找力所能及的工作。
人過中年,本身的精力有限,身體已經不允許常年加班,所以我建議不妨放鬆心情,放低對工資和各種職業待遇的期待。要知道996和007對於有家庭的人來說,真的很大傷害,除非沒有成家有孩子。
而人到中年,一般也都是有積累有能力的,找一份工作也許沒那麼難,只是找一份相比之前還有上升的工作不容易。那麼降低預期,也許是一個好方式。
我是@寧教練職業說,您身邊的職業發展教練,助力提高工作效率,打造職場人的幸福生涯。
回覆列表
我來說下我的經歷和感受,我35歲,年後離職,一直沒有合適的工作,今年真正招聘的公司也特別少,開始還挺有信心,找同崗位同行業,因為我是IT行業商務,兩個多月了開始發慌焦慮,然後就是開始不同行業不同崗位都想嘗試,也是想著只要能找到工作就行,標準一次次降低,最近剛找到工作,本來想小心翼翼的好好珍惜機會,可是得到訊息部門組長對呀我不太滿意,也可能公司和工作模式不同,本想著儘快上手,可是業務不多,分給我的也很少,也有點覺得能力不太達到組長的預期希望的,同組的一位同事也在背後給我穿小鞋,現在內心很煎熬,不知道是在試一下還是趁早辭職再找,這個年紀真的很尷尬,其實是很想努力做事,但是給的機會太少,現在壓力特別大,很焦慮,所以如果能找到工作或者有工作的,不管是跳槽還是離職一定慎之又慎,傷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