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arkxu瓦力
-
2 # 亞歷克斯內德
中國男人自古至今都是老婆孩子熱炕頭,如果有家有良田三間大瓦房,他們不會走出自己的鄉村出謀生,在家種田,養雞,養豬,自給自足一派祥和的農村家園。
另外畢竟古代交通不便啊。除了騎馬,馬相當於現在的法拉利了,古人老百姓哪能買得起,有驢都是家境不錯的家庭了。還有做生意的,上京趕考,或者兵荒馬亂年代,逃荒的比如客家人。一走就是好多年,有詩云: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古時候的和平年代絕大多數老百姓應該一輩子走不出一個縣城,但是和現代人相比他們就住在桃花林記世外桃源一樣,沒有逼婚,沒有渣男,沒有女權,沒有996,沒有房貸,沒有35歲職場危機。還是很幸福的度過一生。
-
3 # 東港朝天闕
還用清朝?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去鄰縣喝喜酒。主家在家裡按酒席,我被分在主家鄰居家吃飯。
鄰居家的老父親當時八十多歲了,生於民國初年。老人家身強體健,耳不聾、眼不花,精神矍鑠,非常健談。
談話間偶然知道老人家未來過我們縣,覺得很詫異。兩縣相鄰也不遠,怎麼沒來過我們這裡呢?老人家靦腆的笑了笑:我這輩子沒出過遠門,就連縣城我也只去過兩次。我很吃驚,剛剛二十的我出省都好幾次了,這麼大歲數的老人居然沒出過縣?
老人不以為然的說:這有什麼,我們這些老百姓沒有什麼事誰出遠門?花錢遭罪,腦子有病啊?我們村和我年齡差不多的、比我小的都是這樣啊!
二十多年過去了,現在農村老百姓收入上去了,觀念也更新了。出去旅遊、散心也不再奢侈,成為稀鬆平常的事了。
天翻地覆,滄海桑天,追今撫昔,不勝感慨。
-
4 # 汗青煙月
我們看看徐霞客,就知道了,古人確實很難走出一個縣城,一是因為體力不允許,二是沒錢的出不起,在古代沒錢你連門都出不了。
莊子說:去近郊要提前準備三餐,去百里以外要連夜舂米,去千里之外則要提前三個月備糧食。古人出遠門基本上都靠步行,電視劇中那些坐車馬的都是有錢人家或者是當官的,普通老百姓全靠“11”路,這就很考驗體力。並且古代人口並不密集,商業也不如現代發達,除了良好的體力以外,還要備足錢財和乾糧。這也是古代老百姓很難走出縣城的主要原因,那麼導致這些困難的又是什麼原由呢?
古人難以出遠門的具體原因1、古道驛站之間距離較遠
在《後漢書.和帝紀》書中提到:舊南海獻龍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堠。
這也就是在說,古人道路上會設定驛站,但是驛站之間的距離最短是10裡,而每5裡就會設定一個標記,用於標記路的方向和計算道路的距離。這個“堠”也很簡單,是熱門用土堆起來的一個小包,有專門的人維護。
現代社會,一米一個小商店,十米一個大酒店,和古人對比起來,實在是為我們出門,行了不知道多少方便。古人一旦開始上路遠行,就至少要走10里路才能有休息的地方,並且平常老百姓家裡本就不富裕,有的人一天只休息晚上,白天用來趕路,非常的辛苦。
2、每個地方路牌不統一,容易誤闖猛獸道路
在古代人口不密集,所以叢林很多,裡面的飛禽猛獸自然也很多,而人為了避免危險,和猛獸狹路相逢,當地熟悉的人就會設定路牌提醒,有的路牌是統一的通用的,而很多偏遠地區是隻有當地人才能辨認的。
通常情況下,尋常老百姓走的路叫做“道”或者“路”,根據路面寬度不同,又分為“康”或者“莊”,這也是“康莊大道”的由來,而如果這條路會出現許多的分叉口,又會有叫做“衢”和“逵”,有的又根據路邊的環境叫做“蹊”和“衝”。這些叫法都是國內通用的,大家都明白,但這些都是官路或者人行走的路,而猛獸出沒較多的路線,就不是這麼叫的。
一達謂之道,二道謂之岐旁,三達謂之劇旁,四達謂之衢——《爾雅.釋宮》
古代的少數民族一般都居住在深山老林裡面,到敵人為了減少猛獸威脅,就會製作特殊的路牌提醒。比如說土家族,他們在常有猛獸出沒的道路上,就會設定“草牌”,凡是立有草牌的都是很危險的地方。不過對於外人來說並沒有多大提醒作用,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並且人事很好奇的動物,沒看見指示還好,一看見指示還就喜歡往裡走。
3、道路上人煙稀少,容易遭遇劫匪
古代最不缺的就是山賊,山賊就是以搶劫為生,而他們最喜歡搶劫的,就是行經路上的行人和商家。
古代稍微有點小錢的人出遠門,除了帶足乾糧,還會帶很多家丁或者僱傭鏢局,保證他們的行程安全,防的就是這些土匪盜賊。但是家丁往往膽子很小,也沒有什麼能力對抗身經百戰的土匪,一遇到這種危急事件,逃命都來不及,哪裡顧得上主人家,真正能起作用的只有花錢僱傭的鏢局人員。
尋常老百姓是僱傭不起鏢局的人保護自己的,他們最多有個把個僕人陪伴,簡直不堪一擊。而在這方面最吃虧的就是年輕女子,當年輕女子遇到山賊,基本上就沒有逃走的可能,只能上山做壓寨夫人。
並且你也別想著普通老百姓不值得山賊強,古人講究再窮也不能窮上路人,所以就算家裡再貧寒,也會給出遠門的人準備盤纏和足夠的衣物,還有其他行禮,雖然不如富商那麼富有,但是螞蚱再小也是肉呀。
無論是富商還是普通百姓,在遠行路上都極有可能遭遇土匪的打劫,並且不管僱人保護與否,損失都是難以避免的,而尋常百姓遭遇山賊,又沒錢吃,要麼被抓上山為賊,要麼被就地處決,下場都不太好。
4、古人沒有出遠門的必要
古代的時候,各地方老百姓之間聯絡並不緊密,因為他們在生活方面能夠自給自足。古代商品並不多,吃飯也都依靠自己種地,簡單的小玩意臨近的集市就有賣,並沒有什麼必須的物品,是需要跑到很遠很遠的地方才有的。
所以古代各地方之間除了官府,老百姓們更像生活在自己的百寶箱裡,要啥有啥,不用出“箱”特意尋找。這就減少了他們出遠門的動機。
古代要出遠門的,要麼就是尋醫問藥的,要麼就是投靠親戚的,要麼就是進京趕考或者讀書的,但都是少數人,極大多數人都沒有出遠門的理由,除非是想“去看看世界”。
寫在最後古人云:窮不行遠路。一句話道出了出遠門的心酸和艱難,在古代沒錢啥也做不了,這句話我認為放在今天依然適用。
雖然今天我們科技發達,交通發達,出趟遠門已經不是難事,但是遠方的車票是很貴的。雖然世界很大值得我們去看看,但是我們要準備好足夠的“盤纏”,才能去看這個世界,並且好好享受這個過程,而不是單純為了看而看,最後還白白受罪。但是同時也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和美好的社會,給了我們有錢就能出發的勇氣,不用再向古代那樣,瞻前顧後的,大家說對不對呢?
-
5 # Mer86
還用得著清朝以前?
我爺爺1929年生人,現在93歲。老爺子人生第一次離開本市(縣級市),是2019年。
在這之前,他去到最遠的地方就是36公里外的縣城。
老爺子的身體一直都很好,別看93了,身體依然硬朗,散步幾公里毫無壓力。現在天氣舒爽情況下,都還可以割半畝油菜花。
所以沒出過遠門,不是他身體不好。
老爺子沒接受過正規教育,但建國後上過脫盲班,能寫會算,年輕時當過十幾年的生產大隊長。據他自己說,年輕時在灣子裡是說一不二的狠角色,幾次評為先進。在十里八村也是小有名氣的人物。
所以沒出過遠門,也不是他缺乏見識。
至於老爺子為什麼大半生沒出過遠門,原因是顯而易見的。
一,沒需求。平時的生活必需品,地裡用的種子、農藥等,村裡供銷社就有得賣。連鎮上都不用去。再加上現在還有叔舅在老家,他們平時會去看老爺子,會帶東西過去。老人家在村裡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二,沒必要。老爺子是標準本地土著,親戚都在方圓十幾裡。在外縣市沒有親朋。偶爾去鎮上、縣城,也都是有事才去,比如去趕集、挑農貨賣。雖說兒孫現在大都在外地安家立業了,但老爺子年紀大,不會讓他舟車勞頓到外地生活,都是大家定期回去看他。
三,捨不得花錢。出遠門肯定就要坐車、住旅社,而坐車、住店就要花錢。老爺子節約一輩子了,年輕時去鎮上都是走著去,去縣城也都是當天去當天回,讓他花錢坐車去外地住宿,他舍不花這錢。即便是我們掏錢,他也不願意,覺得錢花得讓他心疼。
所以直到前年之前,老爺子都沒出過市。
如果不是前年奶奶過世,老爺子一個人在家生活不方便,大家連哄帶騙,像騙小孩子一樣把他接出來住了幾個月,可能老爺子一輩子都不會出市。(接出來住了幾個月,嫌不習慣,吵著要回去,疫情過後就又送了回去。現在每個月寄錢給村裡鄰居,託她們幫忙照顧)
這還是當代農村老人。古代的農村人,可想而知,出過本縣的絕對是少數。大多數人都是就在方圓一二十里範圍內過完一輩子。
因為一方面,就如前面說的,出遠門就得要花錢。古代生產力低下,單靠地裡的收成,維持一家人吃飽都很難,普通農人哪有閒錢到處遊歷?
有閒錢到處見世面的,都是像徐霞客那種出生在富庶之家的財主。
另一方面,古代有保甲制度。官府在制度上也嚴格限制人員流通。
就拿宋朝來說。
農村每十戶為一保,設保長。
五十戶為一大保,設大保長。
十大保即五百戶左右,為一都保,設都保正和副保正。
縣太爺雖然不管鄉下的“漁樵耕讀”,但鄉下的保長、保正會代縣太爺管理老百姓。
一個普通農人想出遠門,先得問問保長和保正同不同意。若是保長不點頭,想離開本村怕是都不可能。
別小看了保長、保正的權力。
為什麼《水滸傳》中的晁蓋在鄆城鄉下頗有地位,還能跟縣衙門的人說上話?就是因為他是保正。手下有十個大保長,每個大保長下還有十個保長。
村官也是官,不要拿人家不當回事。
宋朝以前也一樣。就拿唐朝來說。
一百戶為一里,五里為一鄉,四家為鄰,五家為一保。鄉下的里正、保長,平時替縣太爺管理老百姓,還負責收稅、抓人頭去服徭役等事宜。
一個普通農人還想出遠門?問過保長了嗎?
今年該繳納的稅,湊齊了嗎?徭役服了嗎?
保長可能都沒出過縣,一普通農民還想出去見世面?
說到服徭役,這是古代人唯二能出去“見世面”的機會。
另一種是碰上天災人禍,活不下去了,一家老小背井離鄉,去別的地方討生活。
明太祖朱元璋的祖先,原本是江蘇鎮江句容朱家巷人,後來活不下去了,就逃荒到了江蘇盱眙。又後來在盱眙也活不下去了,就又輾到了安徽鳳陽定居。結果到了元末,朱元璋在鳳陽也活不去了,被迫四處要飯。
徭役加逃亡,這可以說是古代人唯二能出遠門的“機遇”了。
所以從現實意義說,能過上不用“出遠門”的日子,對於大多數古人而言,其實是好事。
古人要是大規模“出遠門”,那絕對意味著原本安定的生活被外界因素打破了,不是好事。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古代人沒什麼出遠門的機會,但這絕不意味古代人完全不知道外界的情況。
因為前面說了,古代是有保甲制的,而保甲制的存在,即說明古代的大部分人,都是社會經濟的一部分。而既然是社會經濟的一部分,那就任你深山老林,還是海角天涯,也逃不過要給朝廷繳稅的義務。
繳稅的流程是鄉村→縣→州府→朝廷。
訊息的傳達,倒過來了,朝廷下檔案傳達給州府,州府再傳達給各縣,最後傳到鄉村。
老百姓不認識字沒關係,皇榜張貼出來,衙門自然會派書生在一旁念給大家聽。
更何況,人只有在無可奈何情況下,才會進躲深山老林生活。沒幾個人是吃飽了撐得主動與世隔絕。拒絕外界訊息。
就拿我們家老爺子來說,他雖然喜歡在老家窩著,拒絕出門。但他看新聞,聽廣播,對外界發生的大小事情感興趣。
所以像很多段子說的,老皇帝死了,或前朝滅亡了,老百姓過了幾年都不知道,這就是為了編段子而誇張的說法了。
-
6 # 靜夜史
是的,事實上不僅是清朝以前,甚至到了今天,一輩子沒有出過縣城,甚至沒有出過村莊的都大有人在。
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
1、小農經濟的束縛
從戰國時期鐵器出現並逐漸打破井田制開始,小農經濟就逐漸發展起來,並在秦始皇統一中原後逐漸成為帝國的經濟支柱。
小農經濟相比於其它經濟形勢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以家庭為單位的自給自足,男耕女織的生產方式雖然產值很低,但門檻更低,而且在偌大的帝國,小農經濟以土地為基礎,最大限度地將人口固定在土地上,從而大大減小了人口流動的可能性。
雖然從宋朝時代開始,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繁榮,所謂的資本主義萌芽也逐漸開始,人口流動不斷加劇,土地兼併後,也難以限制人口的流動。但改朝換代是一切生產力方式劇烈調整的重要方式,小農經濟作為支柱也最終得以維持。
2、交通條件的限制
由於古代生產力水平的限制,能夠供養的人口數量也遠不如今天。在這樣的情況下,帝國的行政機關也就遠不如今天龐大,這也導致了古代縣城的數量遠不如今天密集。相應的,古代一個縣的面積要遠大於今天。
而小農經濟支撐起來的生產力,也註定了大多數人尤其是底層民眾,沒有遠行千里的交通工具和出行成本,步行雖好但卻耗時費力,耽誤了農業生產更是得不償失。
所以,由於古代行政區劃的影響,加上通勤水平的低下,所以很多人一輩子沒出過縣城,甚至沒出過村也就不足為奇了。
3、士紳階層的職能
從秦始皇一統天下建立大一統帝國以來,帝國的疆域時常非常廣闊。
而在生產力水平異常地下的古代,中央政府想要維持帝國的統一,就必須藉助一個“志願者階層”,那就去士紳階層。
士紳階層以有一定社會地位和名望的人組成,是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中間的中間勢力。他們靠剝削農民階級為生,但卻充當著地主階級統治的觸角,透過給予一定的社會地位換取士紳的前赴後繼。
而因為士紳階層在底層尤其是鄉村充當了訓導、收稅等角色,所以也決定了很多農民足不出縣甚至足不出村就可以完成自己的職責。
所以,古代底層老百姓一輩子不出縣甚至不出村也就不足為奇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7 # 小約翰
從古到今,老百姓活動範圍取決於路況和交通工具。
古代社會,廣大鄉村沒有公路;民國時期也很少有公路。
大多數農村,直到90年代後期才有了公路。
別說清朝之前了,直到20世紀80年代,大多數農村的狀況都是一樣的。
七十年代雖然有了腳踏車,但它是奢侈品,一般農民都買不起。
那麼在沒有公路,沒有腳踏車之前,是不是老百姓一輩子都沒有到過縣城?也不盡然,要看具體情況。古代的農民自己沒有土地,土地資源都被王爺和地主壟斷,青壯勞力只能給地主打工。
在農忙季節,他們天天都在地主家,從早忙到晚。
如果沒有婚喪嫁娶或者本人、親人生病的大事,這些農民是沒有人身自由的。
但是老人、婦女和兒童只要不給地主打工,他們是有充分自由的。
他們空閒的時間很多,到縣城的機會非常多。
雖然是泥土路,雖然沒有先進的交通工具,但絲毫不能降低他們趕集的熱情。
即使沒有牛車,步行也要去。
這是因為那時候農村沒有小賣部,針頭線腦的日常用品需要到縣城的集市上買。
而且很多農民房前屋後、空院子都有土地,他們要將自己種植的瓜果、蔬菜到集市上賣。
有些心靈手巧的婦女,在家紡花織布,繡花納鞋,做出各種工藝品,都要拿到集市上出售。
現在的農村人口多,經濟發達、收入高,集市分佈很廣。平均一公里都有一個集市,每三天或者五天就有一個集市。我們可以說中國是個自給自足的國度,但不能說農村可以自給自足。
早在貨幣沒有出現之前,就有了集市,人們在集市上進行易貨貿易。
早在商、周時期,集市就出現了。
《易·繫辭》曰:“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史記·平準書》雲:“古人未有市,若朝聚井汲水,便將貨物於井邊貨賣,故言市井也。”
秦朝時期,秦始皇統一六國,也統一貨幣和語言,還修繕了道路,這些促進了集市貿易的發展,並且為了加強對貿易經濟的管理,專門建立了“市”。
古代農村人口少,村莊稀少,集市都在城鎮。
農民們買生活必需品、出售農副產品和工藝品的時候 ,必須到縣城去。
要不然的話,城裡的人吃什麼,農民們的零花錢從哪裡來?
舊時運輸條件落後,沒有火車,也沒有汽車,山東壽光的青菜賣不到陝西,長途販運會肯定會使青菜失鮮。
所以當時有這樣的諺語:"千里不販青",就是路遠的話不能倒賣蔬菜。集市上最暢銷的是禽蛋市,那時候也不怕割尾巴,農民家家養雞,靠出售雞蛋換取零花錢,號稱"雞尻子銀行"。
因此在農村集市中,賣雞蛋的很多,農民賣雞蛋不論斤,而是論個。除了禽蛋市,最紅火的要數牲口市。
這個集市上經銷馬、驢、騾、牛、豬等家畜。
到了農曆九月之後,莊稼地裡就沒有了活,給地主幹活的農民也都放假回家,他們不去趕集就沒有辦法打發漫長的冬季。
春節的時候,農村家家戶戶都要去縣城趕集,俗稱“臘月集”。
臘月集上,人們購買過年時穿戴的衣服、鞋、帽子以及煙、茶、油、糖果、魚肉、禽蛋。
所以這些商品的銷售量,都比平時猛增數倍。
此外,還出現一些特殊的市,如:畫市。出售年畫、對聯、神像。
對聯有印刷品,也有由攤主用濃墨大筆當場書寫的,藉以招徠顧客。神像為財神像和"五祀"像。"五祀",即門神、戶神、井神、灶神,中雷神(土地神)。
舊中國農民家家戶戶養豬,養豬除了自己殺吃,多數是賣了變成零花錢,賣的話必須要集市上去。
種地人家家戶戶有牛,這些家畜有的是自己繁殖,有的是從集市上買的。
賣、買雙方不直接交易,而經過經紀人(陝西人叫“行”)成交。
所以說,那種古人一輩子不到縣城去的說法是不符合事實的。比如陝西戶縣,位於西安市西南部,南依秦嶺,北臨渭河,一部分是山區,一部分是平原,經濟也不發達。
戶縣距離西安50多公里,在古代這已經是非常遙遠的距離了。
但是戶縣縣城在很早就有了集市,戶縣城內外有四個集市,均屬於日集。
而且這些集市屬於間日集,即每隔幾天就舉行一次的集市。
長安、蒲城、大荔等縣分作棉花、布匹、衣服三個市;三原縣又把布匹分為棉花市、化纖市。
有些地方天不亮成市,天明不久即散集,俗稱"露水集"、"鬼集"、"鬼市"。
一般來說縣城的方圓不過三四十里路,如果不是雨雪天,坐牛車的話往返五六個小時。
去的時候起早,走的時候搭黑;完全可以去縣城趕集,不是什麼難事。
何況舊中國農民,只能透過趕集出售農副產品;他們需要的日用品,也必須去集市上買。
至於那些小貨郎,挑擔裡面的商品,只能起到輔助作用,根本滿足不了大家的要求。
那麼,是不是有的百姓一輩子都沒有出過或者沒有去過縣城?
沒有出過縣城的人肯定不會有,因為古代縣城太小了,輕而易舉就能出去。
一輩子沒有去過縣城的人肯定會有,比如偏僻地區,交通不便的地方。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就描述了一個被世人遺忘的村落:
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
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麼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
當貿然而入的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詳盡地告訴他們的時候,他們都感到不可思議。
陶淵明所描述可能是虛構,但類似的事是可能發生的。
不要說古代,就是現代,有了公路、高鐵、飛機,也有被遺忘的村落。皖南的石臺縣有個白石嶺,至今依然保持著古樸、原始的村貌,就像人們常說的“世外桃源”一樣,白石嶺也保持著這個特性。
這裡的交通非常不便,經濟也十分落後,沒有電燈和電話,也沒有樓上樓下,甚至連耕地的牛都沒有,人們過著的似乎是一種與世無爭的生活,這點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不謀而合。
如今的白石嶺非常冷清,若是夜晚上,會讓人感覺到害怕的那種冷清。這裡生活居住著的村民非常少,只有不到10戶人家。
四川涼山的支爾莫鄉,因為坐落在懸崖之上,又有“懸崖村”之名。阿土列爾村長東西長,南北窄,長約1公里,寬則幾百米。
村莊建築也非常落後,基本上是土坯牆、木頭屋。
它的位置是坐落在1400米的懸崖上,高差之大,不難想象出行之不便。
這裡居住著72戶人家,平時村民出行依靠藤蔓或者梯子攀爬,藤梯有17條,普通人單程攀爬可能需要兩小時。
在攀爬的過程中,一不小心從懸崖掉落就有可能粉身碎骨。
所以大家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出去,很多人連現場什麼樣子都不知道,更不用說到縣城去了。
所以村落與外界聯絡非常少,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
受地理條件限制,阿土列爾村的生活形式也非常原始。
在山上有數百畝地,村民在地裡種植農作物,比如花椒和核桃等。
平時大家是不出去的,只有在收穫時才揹著這些農作物到山下售賣。除了種植核桃花椒外,村民也會養豬、羊這類牲畜,解決自己的吃肉問題。
由於運輸不便,他們從不多餵養,保持自產自銷,或者互相買賣。
廣大農民深有感觸的上學難和看病難,在這裡尤為突出。
阿土列而村村民如果有了小病小痛,不會輕易去看醫生,大多依靠一些土辦法解決。
如果碰到大病大災,就不能再忍,需要專業醫生進行診治。
這時候往往要幾人一起協作,才能將病人送往山下的醫院。
在上學的時候就更難了,由於攀爬藤梯的危險性,孩子們上學放學都要有大人陪伴。
到農忙的時候,抽不出人手,村民會輪流接送這些孩子。
而且有的村民習慣了那裡的生活, 不願意離開。
當地政府只能採取其他措施,如修建鐵梯,縮短了出行距離,保證出行安全。
以上所說的是,古代的人沒有到過縣城的問題。
至於說到別的縣去,那更不可能。沒有那個條件,也沒有那個必要。
交通不便自不必說,而且是觀念問題。
過去的人出門都是走親訪友,過去交通不便,社交圈非常小。
娶媳婦嫁閨女都是在方圓幾公里之內,再遠也不會出來自己的縣城。
不像現在,北方的小夥別說娶個廣東的姑娘,就是娶個越南女孩、俄羅斯姑娘都不是新聞。
過去的人沒有旅遊觀念,也沒有旅遊條件只有李白那樣的高收入人群才有那樣的物質條件。
普通百姓連溫飽都難以維繫,整天給地主打工沒有人身自由,一輩子沒有出過縣境的人,不在少數。
雖然現在交通發達了,只要不是為了打工,一輩子沒有到過外縣的農民也大有人在,沒有什麼奇怪的。
-
8 # 朱增林呀
附近有一個大州村,一個小州村。還有一個故縣村,一個新縣村。雖然名字掛州帶縣,可是在五六十年代以前,多數人一輩子都沒出過縣界。
五十年代,國家號召組織起來走農業集體化道路。大洲村16戶貧苦農民成立了全縣苐一個農業合作社。大家心氣足,開會也多,工作組的同志宣傳將來農村也要有電燈電話,種地用拖拉機,出門坐汽車,火車。説得這些沒出過縣界的農民心裡氧氧的,多想見識一下這些新鮮玩意。秋後,初級社取得了大豐收。收完場,大家一致要求到市裡坐坐汽車,看看火車,看看電燈。於是社裡組織,三十多個人帶上窩窩頭。早晨五點起床,步行到汽車站。汽車是那種帶棚的卡車,乘客只能立著,好在幾十公里路程,九點就到了火車站。看完火車,又逛了市場。中午,集體每人買了一碗雜拌湯,就著自己帶的乾糧。下午又逛了公園,動物園。回到家裡已經晚上八點,雖然有點累,心裡都很滿足。三十多個人一天只花了20多元,讓其它村民持別羨慕。
那個時候的農民一是捨不得花錢。二是家裡的莊稼,雞鴨豬鵝需要人照顧,很多人一輩子沒出過遠門。
-
9 # jianchi
別說清朝以前了,我是一九八一年參加的工作,剛參加工作便趕上了下鄉,我被分配到章毛勿素公社下鄉,公社給我配了輛腳踏車,我便隨一名公社幹部騎腳踏車來到了甜草苗溝大隊,到達甜草苗溝大隊完成了工作,那位公社幹部向西南去了郭朋大隊,而我卻要向西北去西營子大隊,我著了急,因為我初來章毛勿素公社,跟本不認識去西營子的道,大隊書記用兩個義務工僱一個村民給我當嚮導,送我到西營子大隊。
我隨那村民順凹凸不平的村道,一路顛簸著向前騎行,我不由的報怨:“你們這兒的路怎麼這麼難走?”那村民不屑一顧地說:“一樣的土路,你們城裡的路比我們這裡的路也好不到那兒去。”我說:“你這不是瞎說?我們城裡是柏油路,怎麼會和你們這裡的土路一樣?”他瞪大眼睛說:“城裡修柏油路了?什麼時候修的?”我說:“修了有五六年了,你是什麼時候去過城裡?”他低垂了眼簾說:“小時候,大隊馬車進城採購,我大(爸爸)帶我坐大隊的馬車去過一次城裡。”我奇怪問:“從那以後你再沒去過城裡?”他苦惱地搖搖頭說:“再沒去過,沒事幹進什麼城?”我無語,進一趟城來回汽車票五六塊錢,村民沒事幹那舍的花五六塊錢坐汽車進城?
-
10 # 掌櫃71667
我老婆的養祖母就是清代光緒初年人。她的一生就是在孃家與婆家二里地的路上來回跑,什麼地方也沒去過。更不應說什麼縣城了!她的丈夫在西寧做生意,三十多歲去世。他的兒子農忙時每日拿獨輪車,或揹著她,把她送往田裡做活。後來,兒子被抓兵,死了!她本身是個財主家的女兒,所以腳纏的小之又小,根本自己走不了長路。60年代,她養孫女上學,早上她做好飯,放到鍋裡,她去孃家探親,孫女放學回家後吃了飯去追過她,結果一個小時她只走了一里路,趕到了孃家又走了好大一會兒。她生前見過鍋鉈機,鐵牛55、連汽車都沒見過。她把打火機叫做磕頭機,飼養處叫司令部,村幹部叫官人。一九七0年,88歲去世。
-
11 # 西海情歌and刀郎部
別說清朝以前了,就算六七十年代也是一樣,沒有介紹信,沒有全國糧票你連縣都出不了,拿錢也沒用,農民只能種地不能隨便離開土地,
-
12 # 一條紅雲
你可以以現在出行做一個比較,以縣城與縣城之間距離50公里算,現在開車大概在1小時左右,那麼你要是步行呢,大概每小時行進四五公里的樣子,用時間也就是十幾個小時,而且是柏油路或者水泥路,換言之,清朝時候沒有硬化路面,且沒有任何電器電燈,夜晚行進速度要晚於白天,吃的油水也不大,綜合來說清朝時期靠走出縣城,得1天左右,那個時期正常老百姓是不會這麼幹的,除了一些行腳商人或者官家人
回覆列表
去個郊區還是問題不大的,再選就夠嗆了,除了極少數必要的流動人員,大部分人是流動不起來了
一是官府對人員流動有戶籍限制,尤其是農民。古代中國農民如果生活的不錯會被束縛在土地上,這樣政府也省心,古代戶籍制度是反對大規模人口流動的。如果遇到饑荒,失去土地,農民就成了流民。流民是政府維穩物件,是社會不安定因素,是農民起義的主要發起人。
二是交通條件也達不到,出行條件惡劣,出行者常常三年五載不得歸,甚至在出行中出現問題,因而中國古代人特別重視離別,對離別有一種特殊的感受。三年五載乃至更長時間的離別,不知中間會發生多少故事,會有多少兇險,於是,一種祭祀路神、祈求平安的儀式出現了,這就是路祭,古人稱之為“祖”或“道”,或“祖餞”。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以前老百姓出行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