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荷唯洛之戀

    比如《期貨市場技術》,這本書告訴我:市場先生永遠都是對的,技術分析建立在:市場行為包含一切,價格按照趨勢變動,歷史會重演。由這部書,我又知道,技術分析的這些理論,來自於《道氏理論》,然後我知道,查爾斯.道並不是炒股的,他是證券報的編輯。你聽我這麼說,可能覺得這是一個荒謬的結論,一個不炒股的人,總結出一套炒股理論,可信嗎?

    甚至還有一本股市天經,啥啥抓漲停,據說張得一不炒股,但是他的量學班開了一屆又一屆。還有丁聖元先生,翻譯了我上述的前兩本書,自己又寫了兩本。

    但是現在我又知道,那些成功的交易者,甚至是機構們,他們都是系統的學習了這些書籍和知識的,甚至有業內人士告訴我“期貨市場沒開之前,國內送作手到國外學習的,花大價錢培訓的,就是那幾本基礎書籍。而這些書籍隨著期貨交易在國內開放,這些書也被引進回來。”如果這些書沒用,何至於一版再版?

    可能說,有些人真的不適合炒股,或者是不適合這些基礎知識。他們自有他們的道路,讓他們在股市叱吒風雲。“股市的真正指標,只有一個自我反饋指標,賬戶在漲,那就不管市場如何,你都在牛市。賬戶在跌,就是在熊市。”我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朋友發來這條資訊。

    至於怎麼把賬戶做漲,全憑個人本事,有的人說,“感謝丁老師,是期貨市場技術分析,讓我與市場結緣,從此認真學習。”有的是“謝謝某某是你把我帶入門”,有的說:“我跟著某某買,賺錢了。”所以,一個迷茫於“炒股書籍到底有沒有用的人”,炒股書籍對他是沒用的。

    我前天看了一個朋友寫的關於金庸先生寫石破天這個小人物的原因,就是說“天真無邪的人,至善給與他智慧”,因為他相信別人,相信教他的師父,相信他所讀的書,純一無雜,所以終成大器。不知道這個人於朋友是否有所啟發?

    寫到這裡,我想起師父對我說:“所見即所得。”

  • 2 # 交易與感悟

    這問題的關鍵在於,你要借鑑一下別人的思路和看問題的角度和方法,並不是完全照搬。世界上沒有完全照搬的方法,去哪裡也找不到。所以,你應該感謝給你提供思路的人,有助於你覺悟提升的人,當然,也包括書籍,書籍是指引你前行的明燈,是海航的燈塔,不讀書能夠成功的人,實在太少,連劉邦還有兩句歪詩呢,何況一般的普通投資者呢,投資者當然也需要讀書。

    其實讀書確實也存在死讀活讀的問題,完全照搬是沒有意義的,你應該去其糟泊,取其精華,吸收裡面對你有用的部分,而摒棄可能會不利於你的部分,比如有些書籍,總是強調他的戰法如何管用,自己如何千辛萬苦、機緣巧合發現了這套戰法,如果你交易個五年八年,就會知道,這說的有點假,因為取決於交易成敗的因素太多了,是綜合素質條件都具備的體現,不是有一兩套戰法就百戰百勝了,孫子兵法管用,可是人人讀了都能稱為軍神戰神嗎?成敗受天時地利人和等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你的執行力如何,外部條件如何,內在狀態又如何,這些都對你的成敗有影響。

    有些書籍是為了宣揚他的戰法如何有用,而在書中竭盡之所能自圓其說,說得百發百中,神乎其神,這是不客觀的,也是不負責的,放在實踐中如何,在什麼環境條件下使用,還有資金管理如何,學習使用戰法的人,自身的領悟力、交易能力、文化基礎又如何,是不是適合學習使用,這都很關鍵。所以,無論什麼書,交易的書,都應該讀一讀,至少看看他想說明什麼,而且要抱著一分為二的態度,抱著懷疑審視同時又兼具吸收的態度,這複雜的態度並不矛盾,因為,西遊記是唐朝時的事,又在明朝寫的,而股市的書籍都是在什麼時代背景下寫的,書籍的內容要與現實所處的時代背景結合起來,這樣才更客觀,更準確。

    股票書籍有用嗎?有用,但是你不能軟飯硬吃,要硬飯軟吃,這樣才更有利於消化和吸收。完全照搬是讀書大忌。

  • 3 # 閒指雜談

    利弗莫爾一生只口述過一本書,這本書就是《股票大作手回憶錄》。馮柳曾經說過,他把一生的投資經驗都寫進那本書裡面,而你可能只需要一兩天的時間,喝上幾杯茶,就可以看到一位大師一生的投資思想,再沒有比看書更划算的投資了。

    無論是讀書,還是看別人的投資分析,最終的目的是形成自己的投資理念和投資框架。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有九個非常出色的學生,每一個都是投資大師。而格雷厄姆早年的教材就是他自己編寫的《證券分析》,這本書被譽為投資聖經。張磊在他的《價值》一書中重點推薦過這本書。巴菲特在《致股東的信》裡面,稱這本書是開啟他投資生涯新篇章的一本書。

    後來,段永平跟巴菲特說,我從您這兒學到最重要的一句話是,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股權。巴菲特笑著對段永平講,這句話也是我跟我的老師格雷厄姆學到的最重要的一句話。

    如果沒有大量的閱讀和分析,有幾個人能完全理解買股票就是買股權這句話呢?股權投資是巴菲特,張磊等人奉行的投資原則。如果真正能理解並踐行這一投資策略的人,基本上都是比較成功的投資人。

    當然,股票書籍也有好壞之分,民間非常推崇《日本蠟燭圖》,知乎非常推崇《纏論》。為什麼 我說民間,因為比較成功的投資人推薦的書,絕對不會有這些書。巴菲特芒格邱國鷺張磊等只推薦一些很經典的讀物,經常在媒體上拋頭露面的董寶珍和林園最多也只推薦一下投資大佬的書和自己的書,沒有任何一個成功的投資人會推薦技術流的書籍。

    我不是說技術流不賺錢,當你真正讀過一些經典投資書籍,理解了股市的基本邏輯,再回頭來看一些技術K線類書籍,你就會發現這些書只停留於表面,它不會深刻的挖掘一件事情的本質規律,以及整個生態圈的前因後果,經濟歷史洪流。

    有些投資人自己很成功,但是不太會表達。張磊我覺得是中國最成功的投資人,但是他的《價值》一書,雖然十年磨一劍,出版之後大受追捧,但是這本書過於專業,從非常高的角度去分析市場,用語晦澀難懂,很難貼合大眾。

    我所讀到的書中,有三個人能把投資理念解答得非常清楚,讀這些書受益匪淺。第一本是巴菲特《致股東的信合集》,這本書從公司治理,到公司分析,以及如何投資這些公司,講得非常清楚。第二本是比得林奇的《比得林奇的成功投資》,沒有任何一本書比這本書更適合投資小白,這本書從普通投資者的角度,講述投資需要做什麼,觀察什麼,以及怎樣選股,什麼時候賣出。第三本書是中國著名高毅資本董事長邱國鷺寫的一本《投資中最簡單的事》,也非常適合普通投資閱讀。

    如果真正能讀懂這幾本書,並且按照書中的方法操作,再去進行股票投資,賺錢的可能性會大大提高。我自己就是讀《比得林奇的成功投資》開始進入股市,至今盈利還不錯。

    但是,要真正理解那些簡單的概念,還是需要不斷閱讀,不斷分析。我最開始分析股票,財報裡面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新聞都不放過,但我發現這樣很難確定一隻股票的質量。因為每隻股票都有缺點,有時候一個缺點就會擊潰前面所有的研究。後來我開始只注重大方向,忽略一些細節,發現這種方法比較管用。但是賺的錢還是很少,後來讀林園一本書受到了啟發,叫《股神林園炒股秘籍》。

    這本書我一開始有點排斥,名字有點像神棍。後來讀了之後發覺還可以,林園最強調的就是壟斷兩個字,讀了之後我恍然大悟,開始買一些壟斷性企業,主要是醫藥方面的個股,收益到現在一直不錯。但是你要挑出這樣的企業,也是需要大量積累的,前面學到的知識這時候就能起到作用。

    其實大量的閱讀,只是為了理解簡單的概念,我覺得讀每一本書都是值得的。很多書讀過之後就忘了,但是它會成為你投資,甚至處事框架中的一部分,成為你的基石。

  • 4 # 高經旦旦7

    從量化的角度來講,把股票裡面的書的操作當做策略的話,那麼這本書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策略被人知道的越多,越容易在操作中被攤薄利潤,甚至面臨虧損。

    一本好的股票書應該是有一套完整的體系,但是它仍然不能保證你獲利,你之所以需要這套體系,完全是因為需要一套體系來支援你買入,持有,賣出的一種心理需求和依靠,一種合法解釋,以此消除內心操作的不利因素。

    最近我在讀一本股票書,我就發現這種書很扯。在放巨量的時候為了說明是大跌,截圖只截了幾十天交易,然後說到反轉,就把這張圖的交易日放大到上百個交易日,這個你不好說理。畢竟要符合它理論的案例有些還是太少,所以反覆以一個例子推來推去。但是作為讀者而言,卻只能覺得有一種荒謬或者說一種黑色幽默的感覺。

    書這種東西,行不行,一個是要靠閱讀來提升閱歷和世界觀,就是給你一個認識股市,全面的立體的瞭解股市的一個角度,用大家都懂的語言和策略(技術指標)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和了解,從這點來講,看書是有必要的。另外一點就是透過多看書可以反覆比較不同人(作者)對於同一樣東西的看法,有些可能使用方法部分不同,這個很有可能屬於調參,有些人反對,那麼就要比較辯證的看待。最後就是透過讀書來完善對各個環節的補充,股市也分不同流派,而且歷史悠久,種類,故事繁多,一本幾百頁的書加插圖也不容易全部表達完畢,都會有側重點不同。因此,多看書就是將這些環補上。甚至你還可以多看量化的書。

    量化的本質只是提高策略的運算速度和評估工具(機器學習),它不能提供好的策略,它只能評估你的策略,我記得一句話,壞的策略回測肯定不能用,但是回測好也只能說明這個策略過去好,現在不一定。而這就是我們面臨的尷尬,你怎麼看對方寫的,對方利用歷史走完的流程分析,怎麼說都不會錯,但是你用你就會覺得很難,對於操作帶來的壓力和對市場能否同步複製走勢的懷疑看法會急劇上升,最終導致大跌和失敗。

    當然了,延伸到量化來看策略(技術指標)其實也蠻好玩的,它會告訴你如何以另一個視角看待股市,也會告訴你如何進行倉位管理,計算(如泰勒公式),止盈止損等比較不錯的方案,重倉的不可取在理論上的論證(儘管股票書上會有),但是透過引入更加精準的分析工具,破除股票書上是是而非,含糊不清,表達含糊的東西,讓自己更加清楚更加真實的去感受股市,分析股票會讓自己安心(這裡請注意,我也並不贊同量化能賺錢)。這裡介紹一下,可以瞭解一下量化,就是把你口中說的透過程式碼部署進行實現而已,透過對於歷史回測來驗證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連閱讀基礎和量都滿足不了,建議還是退出。因為要驗證一個個書裡觀點,你會賠的傾家蕩產,何必呢?真的不懂的話,退出來,存個定期或者貨幣基金,豈不美哉。

  • 5 # 城市發展報告

    股票書籍也是創作,質量跟文學作品一樣天差地別。如果通讀四大名著,那麼你的文學造詣、智商、情商、閱人、審時度勢的能力都會有顯著提升,可如果你讀了一本自費出版的“成功秘笈”,那你就是交智商稅了。

    同理,股票書籍當中的確有一些好作品,不僅講述了炒股該有的心態和自律,更講述了該如何判斷時機,如何觀察技術形態的變化。可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再好的書籍也是褒貶不一,《三國演義》這樣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的輝煌鉅作都有人給貶的一文不值,何況是炒股這種主要體現個人觀點的東西。

    對於沒怎麼接觸過股票的人,我覺得讀一兩本口碑上佳的股票書籍是有幫助的,比同時關注幾個大V要靠譜,因為跟著風向急吼吼的進進出出會讓自己變得越來越沒有判斷力,越來越沒有定力。炒股要有嚴格的紀律,也就是信心的堅定和止盈止損的堅定,如果做不到這些,永遠都會被人牽著鼻子走。因此透過書籍瞭解作為股民應有的心態,應有的洞察力,應有的基本技術是有必要的。

    如果已經在大A久經沙場,那麼這樣的書籍可能就沒那麼必要了,因為你看待書籍的心態會有不同,你會帶著自己的立場去質疑作者的出發點。很多人炒股失敗都是把結果歸咎於運氣,而不是自己的約束力和判斷力。其實運氣只是小部分,更多結果都是人為因素,有的人很倔,看別人股票漲得好,自己股漲的不好卻不肯及時換股,也不肯瞭解基本面和大資金情況,就是認為總會輪到自己的股票大漲,最後虧幾十個點都不肯止損。也有的人賺翻倍都不肯止盈,總認為自己的股能成為妖股,結果最終想跑都跑不掉。無論哪一類,吃虧的都是自己。當帶著這些看重運氣和風向的情緒看炒股書籍時,難免夾雜自己的情緒,最後不僅理解不了精髓,還容易誤解作者的用意。

    所以不同的股民看待不同的炒股書籍,結果會有很大差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是否需要閱讀這類書籍,以及能否找到適合自己的書籍,不要太在意別人說有用沒有,這隻有自己看過才知道。

  • 6 # 述評123

    股票書籍真的有用嗎?

    對於這樣的問題筆者有點不解,原因,就是在這個世界上,啥叫有用,啥叫沒用,必須弄明白了“究竟"是什麼含意,有用就是有價值參考,最終起到幫助你的作用,叫作有用,幫不到你就是沒用。

    譬如,你在炒股理財不太明白,看看書受到啟發,看看技法或經驗,可定有用啊!如果你不從事炒股,研究不研究,那就沒啥用唄!問題就是這麼簡單嗎,

    所以,筆者認為,對於一切的,有用也好,無用也罷,說白了就是,你需它就是有用,不需要就是沒用。

  • 7 # 丹東鳳凰山

    股票書籍對有些人有用,對有些人則沒有用。關鍵是學習者怎樣正確認識和學習股票書籍,指導自已的股票投資。

    一、股票書產生

    開國領袖毛澤東說過:“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是頭腦裡固有的嗎?不是。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生產鬥爭,階級鬥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中來。

    股票書籍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作者頭腦中固有的,而是從股市的實戰中來的,是作者親自炒股的實戰經驗和總結,是作者的頭腦對股市規律的認識和反應,是作者用金錢、淚水、心血的代價換來的。

    因此,股票書籍對於人們正確認識股市的規律,少走一些彎路,少交一些學費,減少一些痛苦,少付出一些代價,儘快掌握股票投資的規律和方法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實戰指導意義,這是無庸置疑的。

    二、學習與檢驗

    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直接獲取知識,即親身參與社會實踐。你要知道股市的風險,你就得親自買賣股票,才能體驗到股市的風險,才能體會到”股市的一半是天堂,另一半是地獄“不是傳說。另一個是透過書籍,採訪、座談、交流等形式間接從他人處獲得知識。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的《學會生存》一書中有句名言:“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 這句話告訴我們學習的重要性,善於從書本中學習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一個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要透過親自參與實踐獲取知識。實際上有些知識不必親自參與實踐,從書籍學習中就能夠獲得。有些年輕的股民沒有經歷過中國股市的幾輪大熊市和大牛市,但可以透過相關的書籍和材料就能夠了解到中國三十年來股市發展的歷史。

    學習股票書籍是很重要的,也是完全必要的。但這種學習不應該是原封不動地照搬過來,也不應該是囫圇吞棗式地學習。而是要經過一番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吸收與加工,學習與批判,取其精華,剔除糟粨地學習。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股票書籍的觀點、內容、戰法必須要接受股市的實戰檢驗,才能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改進操作。在學習實戰中把零散的資訊系統化,把粗淺的認識深刻化,從而抓住關鍵,找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才能有效地指導自已的股票投資。

    三、學習與創新

    間接獲取知識較直接獲取知識具有省時、高效,方便的特點,解決了人們在時間、空間 和認知上的侷限,便於減少學習成本,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有些股票書籍存在著時過境遷,不適應現在股市實戰的問題。現在的股市在制度建設、市場建設、公司建設、監管體系、參與群體、交易方式等方面較之幾十年前的股市環境都有了新的、深刻的變化。

    有些股票書籍介紹的坐莊方式,操盤模式、選股方法、指標用法已經不適應新的市場實戰了。隨著註冊制度的全面展開,股市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新的問題,已往的股票書籍已經不能正確回答和解決這些新情況和新問題,需要我們自已在實戰中去學習,去認識,去探索,去解決。想憑藉幾本股票書籍征戰股市,馳騁天下實現財富自由是很不現實的。

    股票書籍的學習要與時俱進,在學習的過程中密切聯絡實戰,不斷地檢驗與完善股票書的觀點、論據、方法。要結合自已的實戰,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適應市場的要求和發展,把知識轉化為操作能力。學習和創新兩者相輔相成,兩者互相補充,互相完善,缺一不可。

    簡而言之:股票書箱是前人的經驗總結,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正確的學習方法是借鑑、檢驗、創新,形成自已的認知和操盤模式,以適應不斷髮展變化的股票投資市場,萬不可用股票書籍照貓畫虎來把指導自已的操作,否則,那是要吃大虧的。

  • 8 # 楊焱之說投資

    有的有用,有的沒用,我剛開始學炒股的時候,一口氣買了30來本書,基本上把書店股票類的的書籍買了個差不多。

    回家翻了一下,發現大部分都是胡說八道沒有任何價值,類似於《短線追擊牛股》《跟我學抓住漲停板》之類的,裡面都是些絮絮叨叨的廢話,到最後也沒說出個準確方法來,讀這種書就是浪費時間。

    但也有有用的,比如《艾略特波浪理論》、《江恩系列》、《道氏理論》等。

    但你要讓我在這30來本書籍裡推薦一本,我只推薦《利弗莫爾股票操盤術》,也叫《股票大作手操盤術》。

    這本書,很薄,大概只有10萬字,很容易看完,裡面的內容都是經典中的經典,我看了幾十遍,每次都有新的感悟。

    我因為怕譯者加入自己的理解,所以買了2個版本,對照著看。

    還覺得不夠,還買了一本輔導書

    這本輔導書還有英文版的pdf,我也看了。

    《股票大作手操盤術》這本書是利弗莫爾親自寫的,是大師交易生涯的濃縮和結晶,他是跨時代的大師,在沒有電腦的時代就產生了看k線的想法。現在很多趨勢交易理論都脫胎於他。

    我所認識的在股市、期市做的不錯的人,都讀過這本書。

    如果你看的第一本炒股書是這本書,相信你的炒股生涯會更加順利。

  • 9 # 睿思天下

    多看書當然有用。

    多看一些股票高手的書籍,看一看巴菲特,格雷厄姆等國外大神的書籍,以及國內張磊等投資高手的書籍,多研究一下他們的操作方法,這樣可能對於自己操作股票可能更有好處。

    1、首先是學知識

    多看一些股票書籍,起碼能夠增長自己的知識和見識。不管是什麼書,可能也不能夠讓你立刻賺到幾萬塊錢,但是多看看書,起碼能夠讓你知道的更多,而且如果加上自己的判斷和研究,那麼就可能讓自己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在股市裡面,擁有的知識越多,那麼就有可能賺到更多的錢,就有可能投資風險更低,這個就是多看書的第一個好處了。

    2、降低收益率的期望值

    多看書,可以降低收益率期望值。很多炒股的,一說就是一年要翻一番,甚至有的還想著一年翻幾番,再這樣的想法之下,可能就會聽訊息炒股,甚至是跟著一些人炒股,但是後面可能就是掉到坑裡,可能會虧損慘重。

    而如果你多看書,你就會知道,巴菲特是股神,但是股神一年的收益率也就是23%,那自己是普通人,能夠做到10%也應該非常開心了。

    而想在股市中做到10%,是有可能做到風險較低,而收益也比較穩健的,可能長期持有一些高分紅績優股就可能實現了。

    因此,多看書,能夠讓你降低收益率的期望值。

    3、建立正確的投資理念

    多看書,還可以建立正確的投資理念。股市是用來投資的,不是用來炒的。如果你多看書,那麼可能就會更加相信價值投資,會更加堅信長期投資會更有好處,而且風險更低。

    而如果你堅持價值投資的理念,在股市中選擇業績穩健增長的高分紅績優股來投資,那麼可能風險就會比較低,而長期持有以後,可能收益也會達到10%左右,這樣就可能讓自己比較穩的賺到一些錢了。

    因此,多看書,可以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

  • 10 # 財經大表姐

    當然有用,但前提是要看投資大師級人物寫的書,特別是自己親自寫的書,沒有親自寫的,也最好是要授權別人寫的,畢竟任何旁人的解讀,由於認知上的差別,很可能和實際情況會有所偏差,如果帶入了寫書人很多自己的觀點,恐怕還和本人是有差異的。

    當然有些人會在站在大師的肩膀上,根據時代的變化,補充很多新的案例,提出很多新的進化過的理解,這些也是值得去讀的。

    但如果想系統的理解一種投資理念,最好還是從最早期,尤其是經過幾十年時間檢驗還很經典的那些書開始讀起,再結合自己的實踐感悟,去讀後來一代代投資大師在此基礎上的補充和新的理解,這樣對這種投資理念理解起來會更系統,收穫也會更大。

    比如如果想系統的學習價值投資,最經典的《聰明的投資者》就是必讀書籍,這本書對價值投資理論和實踐方法做出了非常系統的闡述,且歷經近百年仍然非常的經典,所以對你建立最基礎的價值投資理念非常有幫助。

    當時格雷厄姆和多德還有一本《證券分析》,但看這本書需要很深的財務功底,且翻譯的也很晦澀,很多當時的財務處理方法,到現在其實也早就修改過了,所以普通人也未必能讀得明白。

    價值投資這條路上,其實後來也有很多投資大師前輩的書籍,比如:

    《巴菲特之道》和巴菲特歷年致股東的信:巴菲特沒有自己寫過書,他親筆寫的只有每年的致股東信,但《巴菲特之道》這本書是他授權寫的,所以相對還是比較客觀的在闡述他的投資理念和一些案例分享,算是理解巴菲特的經歷和投資方法比較好的一本書了。《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林奇也是華爾街一代價值投資的大師,這本書是他自己寫的,有很多他自己投資方法的總結和思考,也分享了很多他自己成功和失敗的案例,可讀性還比較強,尤其是給了普通投資者很多很中肯的建議,也是對我非常有啟發的一本書。霍華德馬克思的《週期》:這本書其實有很多對投資週期深入的思考內容,他雖然沒有直接寫要怎麼買股票,但如果想做長期投資,瞭解週期是必須的,它也讓你對價值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利弗莫爾的《股票大作手回憶錄》:作為華爾街的一代傳奇,利弗莫爾雖然是趨勢投資者,但其晚年的投資理念,其實也越來越向價值投資趨同,這對現在更願意在短時間內賺更多錢的投資者來說,可能更有啟發,而他對自己一生投資經驗的回顧和總結中,能帶給大家的啟發一定是非常多的。李錄的《文明、現代化、價值投資與中國》:這本書很新,是我今年讀的收穫很大的一本書,巴菲特和芒格都非常欣賞李錄,芒格的家族基金也有交給李錄打理,這本書的視角跨越的時間週期很宏大,對中西方近現代科技和經濟文化的發展,對現代要如何做價值投資,都有比較深刻的思考。國內的一些價值投資大師們的書:邱國鷺的《投資中最簡單的事》、但斌《時間的玫瑰》、張磊的《價值》等等,這些書中都有這些前輩們對價值投資的理解,很多自己實際案例的分享,都是值得去讀的好書。

    以上分享的,都是和價值投資直接相關的一些書籍,其實學習價值投資要讀的書,遠不至於這些,芒格就說投資需要多元思維模型,他是怎麼說的呢?

    “ 長久以來,我堅信存在某個系統——幾乎所有聰明人都能掌握的系統,它比絕大多數人用的系統管用。你需要做的是在你的頭腦裡形成一種思維模型的複式框架。有了那個系統之後,你就能逐漸提高對事物的認識。”

    想能對行業、對公司看得更準,理解得更深刻,你的認知一定要不斷提高,建立自己複合的思維模型,這需要結合自己的能力圈,不斷去學習新的知識。

    買股票看起來好簡單,但對人認知的考驗是巨大的,想做好投資,活到老、學到老,一定是必須的。

    除了價值投資之外,其實還有很多不同流派的投資大師的著作,大家感興趣的都可以去讀,至於最後你自己適合做哪種,也因人而異,但讀得多了,一定更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最起碼,對自己認知的提升也一定是有幫助的。

    多讀書、多實踐、多思考、多總結,相信對你炒股,一定是有幫助的。

  • 11 # 不開花的韭菜花

    股票書籍真的有用嗎?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認識是:一定是有用的。

    人要成長,知理、明理、通理,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方式,每個人對於一種知識領域的掌握,都是一種從無到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想獲得一定的能力,必須是透過學習來獲得的,就像孩子,從出生到成長,要經歷不同階段的不同模式的學習一樣。

    書籍,是全人類知識、智慧和經驗的結晶,是作者經歷了若干次的嘗試、操作、失敗、研究,才總結出來的精華。

    書籍也是獲取知識的一種方式,在初期,講解入門知識的書籍,可以帶領你認知這個領域;待你入門後,行業領域內領軍人物發表的書籍可以引領你最佳化並建立自己的操作模式;它如同良師益友,可以陪伴你的成長壯大。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能做到知行合一,才是成功的正確模式。

    當然,專業書籍的質量也良莠不齊,這就需要你用智慧的眼光去辨別、選擇。

  • 12 # 股民森哥

    股票書籍當然有用,我自己認為這些股票書籍分為下面幾類。第一類是講股票的基本知識,像基本基本交易規則之類的書。第二類,講一些交易的經驗和故事。各種回憶錄。第三類講交易的理論,像巴菲特,格雷厄姆的價值投資。第四類各種歸納法總結的理論,像江恩理論,波浪理論等等。第五類講投機本質的書,這一類書我沒有見過出版的。網上有二個,一個就是纏論“教你炒股票108課”,纏師說如果出版成書應該叫“市場哲學的數學原理”。另一個可以去搜一篇文章,“站在哲學的角度看交易”。這其中第三類和第五類書籍的理論是演繹法。在“站在哲學的角度看交易”中給出的結論就是歸納法不靠譜。所以真正的理論應該是演繹法的價值投資(投資)和演繹法的纏論(投機)。但是理論是理論,修行靠個人。理論正確不代表你就行。都學數學,但是考滿分的很少。得90分才能在市場中賺錢。

  • 13 # 上進光束VV

    有用,告訴你們點實話,對照書中講的你去看走過的走勢圖你會驚奇的發現,太神了太準了,太牛批了。實操時候,,,,握草這都尼瑪什麼,說好的漲停的呢,10倍大牛股呢?

    實話就是屁用沒有,一點不懂的看看學習學習還行,照搬你永遠都是韭菜。明天發生什麼事你不知道,資金明天要幹嘛你不知道k線都是主力畫出來給你看的,什麼幾把出水芙蓉,仙人指路,帶你抓漲停,笑一笑朋友,主力連砸10跌停你敢買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領導在公司微信群裡安排工作,但總是隻有幾個人回覆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