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流蘇37601931

    不存在什麼拉下水這麼一說。但是的確優化了考試方案。

    在13個學科門類中,理學,工學,軍事學中絕大部分是離不開物理的。農學,醫學中的部分學科以及一些交叉學科也是離不開物理。如果學生不學物理,或者物理基礎太差,那麼大學學業將會十分吃力。同理,歷史則是其他各大學科門類必備的基礎學科。哲學有哲學史,經濟學有經濟學史,法學有法學史,文學有文學史,每一個學科門類都有其發展史,這是學科學習的入門基礎,同時也是人文素養的基礎構成之一。因此歷史可以說是文科生安身立命的根本學科。所以也必須學。

    透過最佳化考試選擇,提高學生的基本功,更有利於後續的大學學習,

  • 2 # LaoHuang188

    “3+1+2”模式,把物理救上岸,把化學推下水!家長:該怎麼辦?

    新高考改革是一個新生事物,有其優點,自然也有其不足,而其不足會在改革中慢慢體現,有些影響甚至會在十幾年或者幾十年後出現,比如”3+3“模式下出現的”棄物理“現象,就讓很多人擔憂起來!

    於是新的解決方案”3+1+2“模式在江蘇、河北等8省實施,這個方案相當於給”3+3“模式升級了一個”補丁“,讓物理或歷史成了必選科目,而且這兩科不再賦分,這樣的解決方案把物理就上了案,看似解決了問題,但是卻順手把化學退下了水。

    ”物理難,化學繁“,這兩科是選考科目中難度最大的兩科!當”棄物理“現象解決時,”棄化學“現象必然出現,在某個全國化學教師群裡,已經出現”一片哀嚎“,化學老師擔心以後會失業,因為幾乎所有的學校,選擇化學的學生,都比以前文理分科時更少了。

    出現”棄化學“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化學難,區分度大

    從江蘇實行多年的”3+2“高考模式看,牛校的牛蛙會選擇物化,稍微差一些的學生選擇物生或者物地,其他學生選擇其他組合。對於學生來說,化學的難度要比生物和地理難。

    所以,成績差的不會選化學!在賦分模式下,學習差的學生不會選,那麼學習中等的學生,就可能會成為”炮灰“,這些學生變成想選但是不敢選的學生。

    舉個例子,假如選擇化學的學生比較少,而且都是優秀的學生,最高分考98分,最低分考90分,那麼98分的就會被賦分成100分,而90分的就會被賦分成最低分,可能是20分(根據各省的賦分標準不同而不同),這是不是一個神奇的結果?

    所以,原來”棄物理“現象,現在轉移到了化學身上。

    二、化學並非理工科必選

    在”3+1+2“模式下,物理是理工科的必選學科,而化學的地位卻非常尷尬,因為只有部分理工科專業要求學生必選化學,主要集中在化學、化工、生物、醫學藥學等專業,而這些專業並非是當今的熱門專業,像人工智慧等熱門專業,學生選擇物理就可以了。

    這樣的情況下,學生選擇”棄化學“也就完全有可能了。

    那麼,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難不成要繼續升級,把”3+1+2“模式,變成”3+2+1“模式?物理和化學成為理工科必選?從現在來看,還沒有這種跡象。

    所以,有些選擇化學的家長著急了,他們想了一個奇葩的解決方案:選擇化學的學生,全家一起參加高考,都選擇化學,給孩子當”炮灰“,這樣選擇人數多了,孩子受影響就小了,這個想法怎麼樣?

    哎!可憐天下父母心。

    最後,請記住,沒有人會為了你的未來買單,你要麼努力向上爬,要麼爛在社會最底層的泥淖裡,這就是生活。

  • 3 # 江水濤濤8851

    回答:相對說來,有些學科可能受到的影響大些。新高考原說是“3十3”模式,即語數外三個必考科,加上政史地理化生六選三。而題主今提出了另一種模式,3十1十2,即語數外三個必考科,加上物理歷史二選一,再加上政地化生四選二。

    受影響大的可能是物理。其具體原因如下:

    1.估計專家在研討三個必考科目時,肯定考慮了語數物。也就是說,把英語放在備選科裡面。試想,物理,中國尖端科學離不了;而英語,中國開放更離不了。但權衡利弊得失後,還是把英語放在了必考科。否則,把英語放在備選科,一旦英語受冷落,難道我們還回到過去那種閉關鎖國的老狀態裡面嗎?顯然,這時英語價值或許大於了物理價值。

    2.專家考慮到物理的重要性,又考慮到物理的學科難度特點,於是把它放在了“次重要”的位置的。試想,歷史跟物理二選一,一般情況下,還是選歷史的可能性大一些。這樣以來,無意有意地物理受到了冷落。二者必選其一,不選物理,便選歷史。當然,也不能說沒學生選物理,只是選物理的迴旋餘地少了。

    3.專家在進行新高考模式設計時,與其在英語與物理之間糾結,倒不如直接把物理直接放在必考科,使三個必考科變成四個必考科,即變成“4+2″模式,即語數英物變成必考科,歷地生政化5個備選科選2個。這樣,既照顧了英語,又強化了物理。

    總之,“3十1十2”模式也好,“3十3模式也罷,都是新高考的嘗試。一旦物理進入了深度“冷宮”的,兩種模式都有改動的可能。只有不斷地改,新高考才能一步步地完善起來。

  • 4 # 流老師高考課堂

    隨著高考改革,高考“3+3”模式呼之欲出,然而在部分省份推行一段時間,卻發現選擇物理學科的考生越來越少了,可物理是國家建設的基本學科啊,於是教育部又推出了高考“3+1+2”模式,讓考生必須從歷史或物理選擇一門學科,把政治、地理、生物、化學作為輔助學科,那麼實行新高考“3+1+2”模式後,哪些學科救上岸了,哪些學科推下水了?老師根據學生選擇資料和高考志願報考及未來形勢分享下看法,答案絕對讓你想不到。

    1、選擇物理學科人數會大幅度上漲

    必選學科物理或歷史,對歷史學科來說,文科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肯定會選擇歷史,因此選擇歷史學科的考生不在少數;我們主看物理,在文理分科時,物理學科就是“超難”學科,很多學生對物理非常頭疼,在部省份推行高考“3+3”模式,選擇物理學科人數明顯減少,但實行高考“3+1+2”模式後,選擇物理學科人數會大幅度上升,這主要因為報考專業問題,因為選擇物理學科,90%以上的專業都可以報考了,尤其工科專業,幾乎都能報考,因此想學習工科類專業比如電子類、建築類、新能源類等專業,你不得不選擇物理學科,並且高校對這些專業會明確要求必須學科物理,所以為了將來報考專業或就業,很多考生也會選擇物理學科的。

    2、選擇政治人數學科會明顯上升

    有人說政治需要死記硬背,選擇政治學科人數會驟減,如果你這樣認為,那你的眼光就太短淺了,實行高考“3+1+2”模式後,選擇政治學科人數非但不減少反而人數會上漲,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選擇歷史後,就意味著有80%的學生選擇了人文類、管理類專業,但如果考生想報考法律類專業,就需要選擇政治,並且部分重點高校會明確要求法律類專業要求選科政治;二是因為考研,2019年考研人數高達290萬人,今年更是突破330萬人,未來考研將成為一種趨勢,而考研的硬性學科就是政治,如果高中不選擇政治,那麼在大學,你能對政治學科更快掌握麼?所以綜合這兩個方面,選擇政治人數也會上漲。

    3、選擇地理學科人數令人擔憂

    為什麼說選擇地理學科人數令人擔憂呢?我們先看看其它選科,生物學科屬於半理半文,一般選擇物理學科的考生多數會選擇生物,並且醫學專業會明確要求生物學科,所以想學醫學專業的考生就會選擇生物了;化學學科是工科學科,如果選擇歷史的考生還想學習工科專業,那會選擇化學,如果選擇了物理學科,考生的計算能力多數是不錯的,會選擇另外一門需要計算的學科化學,再配上政治,也是堪稱“最佳組合”,從這兩點看,選擇生物、化學的考生人數也會不少。

    可地理學科,就比較尷尬了,選擇人數會很少,這主要因為地理學科屬於小眾學科,相關專業比較少,並且對地理感興趣的考生較少,對未來的發展作用不是很大繼而選擇人數會少,除了對地理比較感興趣的考生選擇外,一般學生會很少選它。

  • 5 # 五道口的顏學姐

    最近這一陣我一直在研究高考方案,越研究,越覺得這種改革方案都是一拍腦門想出來的,漏洞不少,不如回退到最早的文理分科,又簡單,而且學科的重要性都考慮到了。

    浙江方案

    2014年,在萬眾矚目之中,上海和浙江推出了第一份的高考改革方案。浙江的方案反響大,就說浙江方案。主要可以歸納為文理不分科,3+3模式,語數外必考,然後在物化生、政史地、資訊科技7門課中挑3門考。初步設想是,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擅長來選擇考試科目。

    結果出乎人意料,第一年選考物理的人斷崖式下跌。2017年一共有30萬的考生,有8萬多考物理。到2018年,物理人數更少。原因很簡單,一方面是物理難,另一方面,選考科目是按賦分計算,不是說你考90分就得90分,是按照等級計算,有可能結果是70分。考物理的都是學霸,因為好學校明確規定要求考物理。其實理工科專業基本都要物理,但非名校不敢要求。所以,考物理的都是學霸間的戰鬥,一般人都不敢選。

    這個結果引起了高教界的擔憂,因為現代科技都是建立在物理基礎之上。沒有物理,後續的理工大學教育怎麼開展?清華的朱邦芬院士還發表了一個公開演講,《為什麼浙江省選考物理人數大幅下降值得擔憂》,裡面提出了物理的重要性,要求高考要考物理,這個演講後來被呈送了教育部的相關領導處。

    3+1+2方案

    於是,第二批的高考改革方案就出臺了,8個省市,包括江蘇、廣東等省,採取的都是3+1+2方案,3還是語數外,1是物理或歷史必選,2是在餘下的科目裡選考,也是賦分制。

    除了後續的省改成3+1+2的模式外,教育部還給出了一個選考科目與專業對應的指引意見。裡面可以看出,物理極為重要,幾乎所有的理工科專業都需要物理。文科專業,除了少量的系,像國際政治、馬哲和黨史等專業需要政治、其他都沒有要求。因此,考物理的人極多,因為理工專業都要物理。考歷史的也不會少,畢竟有好多人是不喜歡物理的,那隻能選擇歷史了。

    所以,在3+1+2方案裡,物理和歷史被救上了岸,那哪些學科被推下了岸了呢?

    被拋棄的學科

    第一個是化學。很多人是怵理科的,理科相對文科來說,有一定門檻,過了門檻就簡單,但很多人連門檻也跨不過去,所以理科能不學就不學。現在數學、物理都必須要學。那下來就輪到化學了。首先,在3+1+2方案裡,需要化學成績的有醫藥、材料、化工、化學、環境、能源等專業。因為醫學一般是學霸去學,學霸要學化學。這就遇到了當年跟物理一樣的窘境,化學又變成了學霸之間的戰鬥,一般人全避開了。

    化學牽扯的面沒有物理廣,但化學本身這個產業就很大,化工是現代工業的基礎產業,佔1/3左右。但化工、化學、材料的就業都不好,原先還可以把學生調劑過去,現在化學沒學好,考這幾個專業的人自然就少了。不知道對這些產業有沒有影響?

    第二個是政治。我總說,文科專業不好學,因為需要文科思維。如果沒有文科思維,想靠刷題來蒙題,那是行不通的。因為文科題太多了,隨便找找,就可以有無窮多道題。而且如果不會,很難短時間補上去。語文和政治就屬於這方面的典型。而且,政治涉及的專業也很少,一般人不會去學政治、馬哲這種專業的。可以預見,選這門課的人也很少。

    怎麼說呢?政治好像是沒有用,其實挺有用的。文科人士如何培養自己的邏輯?我覺得主要是靠政治。

  • 6 # 贏在高三

    “3+1+2”模式,作為“3+3”模式的改進版,彌補了“3+3”模式的不足,有利於防止學生“棄物理”現象,可以說成功把物理救上了岸。但是,這個模式也並非沒有缺陷,有兩科可能會深受影響,甚至可以說是被推下了水:一科是化學,一科是歷史。

    一、“3+1+2”模式下,選擇化學的人數少了!

    8個省份實行“3+1+2”模式,雖然現在各省都沒有公佈學生的選課資料,但是透過各地老師的反應看,選擇化學的人數確實少了很多,在一個全國化學老師群裡,有這麼幾段發言:

    福建化學老師:這個方案據說是挖出物理,順便把化學埋了;

    江西化學老師:和牛的重點高中物理我估計能保5爭6,而且選了物理這麼難,再選化學的更是沒有幾個,選了歷史的,基本上還是選擇之前的文科專業,化學也基本沒人選呀。普通高中本來就選文科,化學也沒人選,化學危矣!

    其實,老師的擔心並非多餘的,原來文理分科,物化生是綁在一起的,所以選擇物理必選化學,而現在的“3+1+2”模式,給學生更大的自主性,物理好的學生,不一定選擇化學,因為化學涉及的相關專業,雖然很多很重要,但是真正熱門的專業並不多,多數熱門專業,比如人工智慧,並不要求化學,只要求物理就可以了;選擇歷史的學生,更不可能選擇化學了,因為選擇化學,也沒有理工科專業可以報考。

    在這種情況下,差學生不會選化學,中等學生不敢選化學,最後導致“尖子生互掐”,化學的地位確實很危險了。二、“3+1+2”模式下,選擇歷史的學生“質量”受到影響了!

    如果說化學的地位比較危險是可以理解的,為什麼歷史這一學科也受到影響?要知道,”3+1+2“模式可是提高了歷史的地位,歷史和物理一樣,成了必選學科。

    “3+1+2”模式下,選擇歷史的人數肯定會增多,歷史老師也不用擔心下崗的問題,但是相比文理分科或者”3+3”模式,選擇歷史的高分學生少了。

    ”3+1+2“模式,讓歷史和物理直接“對決”,二者只能二選一,選了物理就不能選擇歷史,因為選擇物理可報考專業眾多,選擇歷史的專業較少,而物理又以原始分呈現,這樣一來,成績中上游的學生,選擇歷史的人數就很少了,除非個別鍾愛文史專業的學生,而成績中下游的學生,多數會選擇歷史。

    結果就是選擇歷史的高分段的學生少了,這是對歷史學科的影響,當然相比對化學的影響,這個影響還是比較小的,歷史老師也完全可以接受的。

    總體而言,“3+3”模式更符合新高考改革的思路,但是因為很多配套措施不完善,尤其是和大學專業銜接出現問題,所以“3+3”模式的步子邁得太大了,而“3+1+2”模式是對其進行的修正,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新高考改革的不足,但是這個模式同樣有問題,“3+2+1”模式,也許更符合實際,關鍵是如果改成這個模式,是不是意味著原來的文理分科就是最好的呢?

  • 7 # 亦君說書

    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等八個省,2018年的高一新生將在高考的時候實施3+1+2的模式。

    所謂3+1+2,其中“3”代表語、數、外三門必考科目,“1”指的是必須從“物理”和“歷史”中選一門課,最後這個“2”是指從政治、生物、化學、地理中選2門課。

    為什麼要搞“3+1+2”?

    其實一開始試點是“3+3”,就是除了語數外以外,從剩下的物理、歷史、政治、生物、化學、地理中任選3門。這會造成什麼問題呢?就是物理比較難,競爭又激烈,最後大部分學生都不選物理了。

    但是物理是科技強國的必須學科,是自然科學專業基礎中的基礎。都不選物理,我們國家的科技力量就後繼乏人了。所以趕緊調整。

    3+1+2政策一出來,物理瞬間就成了香餑餑。物理的總分直接計入高考,直接看原始分,而且所有理科專業都要看物理分數。這種情況下,只要物理不是太差,基本上考生都會選物理。物理算是徹底上岸了。

    受影響的學科

    1、歷史

    歷史慘了。文科裡跟物理對等的居然是歷史不是政治。為了選專業,大部分學霸,原來的理科生都選了物理,文科生現在反正語數外難度一樣,又很少有指定歷史成績的專業,部分成績好的文科生也會選物理。所以歷史是受到了影響的。

    但是歷史和物理互斥是一件非常令人遺憾的事。對於廣大文科生和理科生來說,歷史是唯一一門大學畢業後還有用的課。哪怕僅僅為了吹牛時擴充知識面,也很值得一學。

    2、化學

    另一個可能受到影響的學科是化學。物理已經那麼難了,理科生的話,再選化學的可能性不是很大。除非是製藥這類必須選化學的否則一般考試,哪怕是理科生也不一定選化學。事實上,化學雖然是理科,但是需要背記的內容還是很多的。

    至於選歷史的,更不可能選化學。選了化學也報不了理工科專業。

    不過考慮到填報專業的最大可能性,化學還是可以選一下的。3+1+2模式下,選擇物理、化學、地理的組合,可以覆蓋99.4%的專業,而如果不幸選了歷史、政治、地理三門課,那可選專業就只有52.9%了,非常吃虧。其他三門任意組合一般可選範圍都在80%以上。

    其他比較佔便宜的學科:

    1、地理

    地理原本是不太受重視的,但是地理內容相對比較簡單,學習難度不高,短時間內也能快速提高分數。所以選地理的考試會比較多,是可以預見的。

    2、政治

    政治雖然拿分不容易,但是也不容易拉開分差。由於新高考採取賦分的模式,非學霸選擇政治作為選修課還是很常見的。

    3、生物

    生物入選是因為本身生物的地位比較尷尬,在理綜裡佔分不高。現在作為一門完整的學科,無論選的人多還是少,生物的地位都上升了。

    賦值模式下怎樣選課

    這次新高考3+1+2模式中的2門選修課採取的是賦值模式,考生一定要注意。

    什麼是賦值模式?

    就是按照排名算分。前1%的人拿100分,2%-3%的人計97分,4%-6%的人計入94,以此類推。

    這種計算方式對於學霸很不友好。如果題目比較簡單,100分,99分扎堆,考97,96可能就4%開外了。明明考分就差了一點點,計算分值就差很多。

    賦值模式下不要根據自己擅長哪門課來選。

    有的考生覺得自己擅長生物、地理。其實生物地理根據排名他並不佔優勢。但是考分比較難看的政治,排名還能考得比較靠前,所以賦值模式下不要根據自己擅長什麼就選什麼。

    要選擇自己橫向對比佔優勢的科目。

    2門選修課,因為是按照賦值模式來考的,最好能選自己“排名”比較靠前的科目。排名比分值更加重要,一定要切記這一點,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優勢。

    最後,對於高考政策的改變,既不要怨天尤人,覺得輪到自己怎麼就變了,也不要事不關己,覺得大家要變一起變。不要慌張,早做準備,祝大家考上理想的學校。

  • 8 # 李老師升學規劃

    不請自答。

    我是山東教師,也是山東家長。

    我力挺山東3+3。

    3+1+2是浙江3+7選3的變種,是糾正物理棄選嚴重的敗局,而制定的一個措施!

    規定之初,就有專家提醒,物理解決了,那麼化學呢?果然,化學問題出現了!明年是不是再考慮3+2+1?索性回到文理分科的老路算了!

    我在多篇文章中反覆指出:浙江3+3出現棄物理的根本原因有兩點:一是高校專業選科不嚴格,物理相關專業甚至物理學專業可以不考物理,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二是兩次等級考,負擔過重,對於一般水平的考生,寧可放棄物理,也不能影響總分!

    2019年浙江物理考生,啟動保護基數後,最低賦分都達到76分,遠超二段線單科最低分。2020年教育部的高校專業選科指引降在新高考省市全面執行。這兩個因素,將會對2020年的高考選科起到較好糾偏作用。

    高考選科,最好的糾偏,就是利用高考本身,用錄取來糾偏!

    山東省2017級選科之前,首先公佈了高校專業選科指引,儘管物理選考比例低於專業要求的比例,但總體不影響高校相關專業的選拔。

    李老師也多次指出,等級賦分制,解決的就是難度大的科目得分低的問題,等級賦分下,分數僅與名次有關,與難度無關。等級賦分也不是簡單的百分比係數,像較容易科目那樣集中高分段也不會存在。實際選科中,如果能理解這兩點,就不會盲目棄選物理。

    我在指導學生選科時,不強調物理,也不迴避物化生,就根據考生的興趣和各科名次進行選科。

    因為,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和選擇權,是新高考改革的目標之一,也是新高考制度設計的目標之一。

  • 9 # 徽鄉小居

    新高考“3+1+2”模式是在“3+3”的高考模式下進一步推進與改革,高考改革正平穩有序進行,不能說把哪些學科推下水,只能說把哪些學科救上岸吧!在改革階段,定會有陣痛期,慢慢就會恢復,越來越好的。

    我們知道“3+1+2”模式之前採取的是“3+3”模式,那算是高考改革一代,現在應該是升級版的高考改革二代。隨著高考改革不斷推進和深入,相信還有3代,4代,5代…不斷適應教育,社會發展的需要。

    為啥不用“3+3”高考模式,而採取“3+1+2”的模式呢?

    “3+3”模式,比較自由,可以7選3,就會產生投機心理,這會導致很多學生為了高考而棄選最難學科物理,物理差的棄選了,也會導致稍微好一點也棄選了。要知道,大學裡大部分專業都與物理有關,影響國家的發展戰略。

    選物理的學生高考嚴重吃虧,也導致賦分制的產生,這樣的制度合理但是不具有公平性。

    “3+3”模式,對於中學教學組織要求很高,走班人次與規模比較大,需要強大的教學設施與師資力量來匹配。

    然而,“3+1+2”高考模式可以緩解或者避免以上問題。物理受到重視,匹配大學裡70%的理工科專業。

    “3+1+2”的高考模式到底怎麼樣,還需要實踐去驗證。可以看到的是,那些本來可以選物理和歷史的學生,不得不抉擇二選一了,並不能充分發展學生的特長與愛好。這對於物理、歷史這兩科特別好的學生很無奈啊,從而不利於這方面人才的誕生與培養。

    總之,新高考模式最想救的就是物理,至於把哪科推下水,那絕不是主觀意願。

  • 10 # 融媒藝道

    因為最早實行新高考的浙江和上海,取消文理分科,改成了物化生政史地6門任選三科。然而很快就出現了“棄物理”的現象。頭3年,上海高考生小三門選擇物理的人數從第一年的1.9萬人,到第二年的1.5萬再到第三年的1.2萬,呈現斷崖式下降。然而大學中不少專業對選科是有要求的,特別是一些理工科專業要修必修物理,而國家建設發展需要大量理工型人。

    所以到了第三批新高考改革地區(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等8省市),與最早實行改革的地區不同,實行的是“3+1+2”選科模式:

    “3”代表語數外,

    “1”代表物理或歷史必選其一,

    “2”代表(化學、生物、地理、政治)任選兩門

    共有12種組合。

    這種選科模式的出現,明顯是為了把物理救上岸。而且選科選了物理,大學90%的專業可以選。雖然“3+1+2”的科目模式糾正了“棄物理”現象,但無法糾正高考是功利性考試的硬道理。所以無疑,化學,這個難度第二理科的科目地位岌岌可危。

    首先偏好文科專業的考生肯定不會選化學。而且在以考分為第一考慮的高考中,很多考生選擇放棄化學。理由也很簡單,只有總分夠了,才能上理想的大學。總分不夠,就算所有的專業都能選又如何,連選的資格都沒有。因為這個原因,3+1+2模式,化學直接被逼上了絕路。除了學霸和少部分學生,大部分學生都會繞開化學這門學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退行性膝關節炎患者怎樣鍛鍊腹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