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唐寶兒Pro
-
2 # 我是胡掌貴
東方衛視《夢想改造家》“132萬改造老屋成紅磚毛坯房”這樣的“廁所”裝修風格,裝修的成品就跟農村的公廁一樣,讓人難以接受。
我們家前後買過四套房子,所有的裝修我都沒有請過設計師。
設計師多數按自己的想法進行設計,而房子是自己和家人住,還是自己瞭解自己的需求。
再說了,房子自己住著舒服就好,請設計師還浪費一筆支出。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人口越來越向城市靠攏。
子女們大多數生活在城市裡,也只有在過年時候回家看看,過完年又回到城市工作。
農村的房子也不會經常去居住,也不需要那麼麻煩去鋪張裝修浪費,就目前來說農村的房子基本上是空的。
你就算是裝修一座城堡出來也沒有人氣,給人一種不舒服的感覺。
農村的房子,裝修不必奢靡,簡單實用,乾乾淨淨居住舒適就行。
132萬的錢花費在農村房裝修,實屬不值得。
-
3 # 今日新論
我個人認為,這件事情上批評設計師個人的能力還是態度都意義不大,節目是多方合力的結果,而且恐怕背後還會有很多隱情,鄉村的情況極其複雜,換誰都不見得不翻車,至於是不是翻這麼大,怎麼個翻法,主要還是看機緣,我們討論建築還是應該對事不對人。
從節目表象看來,這次最值得批評的,是這個專案反映出的,設計行業做鄉村建築時,經常出現的普遍問題。從我近年做鄉村的經驗來看,這不是個案。相比之下設計師的責任當然存在,但不是根本矛盾,甚至專案組也不是關鍵,行業裡造成這種現象的思想風潮和價值觀才是大問題。
不是本專業的朋友可以查檢視王澍的象山校區,飽受西方專業媒體誇讚,其中頗多相似之處,或者說本出同源。不從根本問題上反思,後續還會出現一個又一個類似的案例。
未來十幾年中國會有大量的鄉村振興建設,電視節目對鄉村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一個典型案例能影響很多後續專案,也希望節目以此為戒,以後能做得更好,不要再翻車。
1 往小裡說,這是當代中國主流建築師初涉鄉村時特別容易陷入的誤區,對鄉村和農民相關的建築問題的高度複雜性和不確定性缺乏經驗,沒有充分認識到並尊重鄉村的建設條件和村民的主體意願。
2 往大里說,是中國建築設計行業,乃至整個建築學發展的誤區,很多從業者不自覺的失去了自己的核心價值和方法能力,沒有美學和文化自覺,沒有建立或選擇正確的美學體系和文化方向。這裡主要還是建築學教育的問題,個體背不了太大的鍋。
這也是個老問題,全盤西化和閉關鎖國都不可取,必須實事求是、系統全面的看待文化和藝術問題。技術問題雖然也比較嚴重,但在這個房子上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宏觀思路、立場和方法問題。
一、從房子本體來說,首先是價值觀和審美觀的問題。
從此建築手法設計和其他零星看到的作品資訊來看,陶磊本人的設計能力其實算不錯。能選進改造家節目,至少在行業裡算水準以上的。
但在鄉村做建設,特別是給村民做直接建設,涉及到的是村民主權的問題。
到底要不要尊重村民的價值觀和審美觀以及主觀意願?
多大程度上要向媒體、社會和專業人士的價值觀妥協?
我在之前做高崗村的文章裡專門以這樣一段話結尾: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指出:“大力提升農房設計水平,突出鄉土特色和地域民族特點”,與此同時,在近年來大量的鄉村振興案例中,在此價值觀的基礎上,也湧現出很多不同路線的嘗試。(注:本來這句寫的是,有很多過度西化、城市化、文藝化,並不適合鄉村的路線,後來想想論文不好寫這麼武斷就改了)美學本身並沒有絕對的高低對錯,但不同的美學體系有各自的源流和立場,也有強弱之分,其源頭往往來自於社群組織、經濟產業、技術功能等強有力的政治經濟力量的長期影響。作為建築師,重要的不是傾向哪一種審美,而是知道每一種審美從何而來,本質如何,受眾是哪些人,不同審美體系之間是何種千絲萬縷的關係,並如何共同構築整個文明的審美生態演化體系。在面積廣袤、歷史深厚、地區差異極大的中國鄉村,鄉村建築更多承載的是鄉土社會的集體認同以及真實的鄉村生活需求。忘卻個人的風格偏好,積極推廣適合的現代建築材料技術同時避免強推其美學風格,真誠地從村民的主體性出發,關注其生活質量與成本,讓建築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根植鄉村,這些本體因素將會自然生長出屬於當地的鄉村美學。
WA 丨袁牧,張弘丨鄉村振興中的高崗實踐丨鄉村旅舍
毋庸諱言,很多中國鄉村的農民確實在美學和技術上都沒有經過很好的 教育,農民階層也需要被一定程度的引導,毛主席也說重要的是要教育農民。
但同樣,人民群眾也在根本上決定了歷史和文化的方向,
在鄉村,更多情況下,我們首先要真正發自內心的尊重農民群眾的根本價值觀和切身需求。
設計師本身的審美偏好、技術能力、對媒體社會和行業的價值掌握,都是服務於農民的長遠利益的。
價值觀層面,主權在農民,不在設計師。
技術層面,設計師有義務幫助農民實現他們真正想要、但限於專業能力無法想到或實現的部分,而不是強加於上。說的玄乎一點,無我之後,才有真我,並且連無我這個觀念也不能強迫。
在歐式小洋樓和粗野主義紅磚盒子之間,是有一條更妥當、同時符合村民意願和行業文化發展的中間道路的,具體參考文末其他案例的連結。
孟凡浩的東梓關村安置房專案,其建設過程極其曲折,但結果極好
至於施工技術上的粗糙、設計上考慮不周的地方,舒適性、耐久性、功能適用性,反而不是這次的主要問題,雖然建築師對鄉村施工能力應該有所預防,但這裡主要是經驗上的,還有基本功和各種客觀條件的問題。這裡就不多說了。
二、進一步說,是文化自覺自信和自主美學體系的問題。
這個建築中展現出來的,是對原教旨現代主義建築美學,包括後來的所謂批判的地區主義型別的建築文化的盲目遵從。
似乎不這樣裸露材料、粗野主義的體感、彆扭的空間和形態,就不能顯出專業學院派的設計水平。
這是行業裡常見的典型誤區,不是一兩個人的問題,甚至有時候知道刻意避免又會不由自主的犯渾轉回去。很多設計師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就被一些神神叨叨、來歷不明甚至別有用心的思潮給洗腦了,而且長期奉為圭臬。
建築學領域的大建築邪教就是個典型,室內設計那邊我覺得還算好的。
實際上不只是建築界,歐美現代藝術之後的後現代藝術、當代藝術、如觀念藝術、行為藝術等很多頗為流行、網紅的藝術實踐,尤其是配合歐美政治正確的一些觀念,這些年在中國也影響很大,其中良莠不齊,好壞都有。
強迫性的認為這些形式和美學才是真正的藝術,時尚大氣有設計感、國際範,這是最要命的——整個道路方向被別人掌控了。
這個別人,有時候是消費主義資本,有時候是政治正確群體,有時候甚至只是異質文化的習慣性影響,也有時候只是某個建築學院自發的短期教學混亂。
但都不是我們可以習以為常盲目接受且不自知的。
典型的如之前被批的時裝模特眯眯眼,整個清華美院都未能倖免,我就想知道,他們自己排演的時候,不覺得有問題嘛?肯定是真的不覺得有問題。普通群眾都覺得有問題,建築師看他們也有問題,但建築師自己看自己的建築的時候,又覺得天經地義,其實問題是同樣的。
實際上每一種藝術都根植於其原生的社會、經濟和自然基礎,尤其獨特性和價值,並不能隨意推廣成普世價值,更不能被洗腦到認為是唯一價值,行業和世界標杆。
西方藝術圈有時候還會刻意鼓勵表揚一些表面上有中國文化特色、本質上仍然是對西方部分觀念的信仰遵從的作品,比如某普利茲克得主的部分作品。這些作品往往技術層面水平不低,初心也未必不對,但常常被用作其他政治意圖的工具,自身的總體做法有時候也有缺陷因而容易被利用。
其實時尚、純藝術、電影等行業這方面問題更嚴重,建築還算好的,畢竟不能飛天上去。
三、即便如此,技術手段上還是可以做的更好些。
相比當代歐美藝術,反而早期歐洲現代主義建築思想裡,不管是功能主義,幾何美學,機械美學,北歐的簡約美學,都還是真誠和自洽的,普適性也更強,是中國建築現代化歷程中很好的老師,我們也真誠的學習了現代主義。
但這次這個,實在是太粗糙膚淺了點。
阿爾託的珊納特賽羅市政廳也是紅磚的,也沒有這麼簡陋啊,人家可是樸素簡潔的北歐設計鼻祖。
http://www.xn--nfv12aw04b52z.com/items/20190618114136
電視節目採用這種盲盒的方式,以及排除了充分溝通協調的機會,那麼能做好才怪。
這個鍋我覺得首先應該節目組背,設計師責任在託大和過於自信,鄉村絕不可以用這種方式去搞。
哪怕聰明點,東西出來以後,方方面面做個點映,看看確實可以了再上節目,別這麼久放出來找抽。看來節目組和建築師對這個專案都失控了。
而且看到結果還往電視上播,可見對自己的主要思路和效果還是認同的 ,那就問題更大了。
當然也可能是節目製作要求不得不硬著頭皮上,這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確實可以說,這已經是個路線問題,不是技術問題了。
最後倒黴的是村民,這可是五十年的設計壽命啊。
四、方向永遠高於方法,要探索中國鄉村自己的美學體系
總結起來一句話,關鍵問題還在於戰略方向錯了。
在鄉村走當代藝術的路子,要做好非常困難。這時候仍然照搬西方藝術手法,甚至還是不怎麼好的部分,鄉村實踐經驗和技術能力又不足,出現這樣滿盤皆輸的建築也是令人遺憾。
但到這些年,中國已經有自己的現代化特徵,和原生的中國傳統美學的現代化方向,尤其在鄉村,已經不是過去的一片荒蕪,隨著鄉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我們已經可以且必須自主創新了,在美學和藝術領域同樣如此,應當有自己原生的美學創新。
如引文所說,中國鄉村必將生長出自己的美學系統,這是一種文化自信,也是一種規律性,大勢所趨。
成熟設計師的真正門檻不在於技巧,而在於是否有美學和價值觀的自覺,建立或尋得自己信仰的美學體系,不被歷史上的各種亂七八糟、或好或壞的思想盲目洗腦。
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沒有說起來這麼容易哦
設計師要真正擺脫曾經的西方或是其他各種來歷的洗腦,具有美學自覺和文化自覺,而不是下意識的照搬照抄別人而不自知。想想看,把房子搞成這樣,設計師自己可能還是貼錢乾的呢,弄壞了對設計師有啥好處呢?沒有啊。
中國目前已經有很多很好的鄉建作品,孟凡浩,何崴,王求安,李燁……,他們的作品雖然不能說十全十美,但是在高度尊重鄉村與農民的大方向上,探索中國自己的鄉村美學體系上,包括紮實的技術能力和協調實踐能力上,都是非常過硬的,希望大家可以搜一下,有個對比。
中國的鄉村建設,不是節目中的這個水平。
-
4 # 雲棲建築
第一點、設計師的本質是什麼?
設計師的核心是服務行業,是依據客戶的需求、根據自身的經驗、專業素養和想法提供服務和給出解決方案的,客戶的需求應該是擺在第一位的,當然對於不合理的需求或者想法設計師可以做專業性引導,給建議,但不能完全不顧客戶的想法,全部從自身的設計立意出發,如果建築設計純淪為藝術創作,那對於客戶來說是可悲的。
就好比我付了錢,想吃頓漢堡,而你作為服務商,接了單子,卻給我上了一盤蓋飯一樣。
第二點、“設計”的本質是什麼?
設計的本質個人認為是解決問題。每個專案在實際的場景中,都會存在很多的限制條件,例如佔地面積限制、建築面積限制、限高、通風、採光、客戶需求……而設計要解決的就是平衡各種限制條件,在眾多的因素中綜合考慮得出一個解決辦法的最優解。設計是解決問題,而不是創造問題。對於《夢想改造家》中陶磊設計的紅磚房,就屬於“設計”創造了問題,半鏤空的圍牆造型美觀、藝術氣息凝重但如何保護隱私;狹長的走廊老人是否方便使用,昏暗的室內和走廊是否可以透過開窗解決自然採光的問題……
為什麼有的業主願意花設計費請設計師來做,是因為作為客戶的他們相信設計師會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希望設計師給到他們的想法和成品是基於他們的需求超出他們的預期的,他們相信經過設計的房子,無論是舒適度、實用性還是美觀度都會有一個質的提升,他們對於設計的結果充滿了期待。而反觀節目,作為業主的他們在驗收的時候,能感受到的更多是驚嚇而不是驚喜。
第三點,陶磊改造的紅磚房,最大的“失敗點”在哪裡?
從整個節目過程以及目前社會反饋來說,陶磊的紅磚房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理解客戶的需求,更多的是自我表達。
首先說一下第一點,為什麼說沒有理解客戶的需求。
對於土生土長的鄉村人來說,“原生態”的紅磚房本就不是他們的理想生活居所。原本鄉村不富裕的時候他們可能住的就是“毛坯房”,現在經濟條件好了,從他們的角度出發,想住上一個二層的小洋樓無可厚非。然而從設計師的角度去看業主喜歡的那棟房子,確實不算是一個漂亮的設計,但這並不是完全可以不顧及客戶需求而硬性塞給他們一個紅磚房的充足理由。設計師完全可以在遵從客戶大的需求的基礎上最佳化、二次創作,比如最終呈現的作品就是一個二層獨棟的別墅,透過環廊將庭院劃分,主體方面加入自己的創意,在滿足功能合理性和舒適性的前提下使其建築外觀更加美觀、具有創造力,結構更加安全和合理,我覺得這樣的房子也是可以體現設計師的設計功底、設計立意和價值體現的。別墅區別於公建,它的使用功能是居住和生活,還是應該讓建築本身更有溫暖。
然後咱們再說一下第二點,為什麼這個專案更多的是自我表達。
從設計師本身出發,一個可以自由發揮的專案確實不多,很多時候都會受到各種限制,自我想表達的東西經常面臨無的放矢,也就導致但凡有一個專案可以稍顯自由的時候,就希望把它做到盡善盡美,把自己想表達的內容全部展現。而陶磊做的紅磚改造房,其實也面臨了這一問題。
陶磊這種躋身國內一流的設計師,本身就有自我追求和設計手法,如果真的讓他們去設計一棟二層洋樓可能會有牴觸情緒,因為這種體量感的房子本就不在他們的設計體系裡。能被邀請參加《夢想改造家》的設計師都是國內比較有實力的設計單位,他們希望在這樣一檔節目裡體現自我價值以及設計追求。縱觀整個節目內的改造案例,每一個專案好像在一般的視野範圍內都很少見到,如果陶磊設計團隊只是做了一個二層洋房,難免會被橫向對比,最後落一個名大於實的評論斷言也得不償失。所以他們不是不瞭解客戶需求,而是在遵從客戶需求和自我表達中做取捨,結果也是顯而易見,他們傾向了自我表達。
一個專案本身而言,沒有對與錯,所有的結果都只是選擇不同而已,例如半鏤空的圍牆,視線通透、空間自由和隱私之間選擇了前者,但當專案與真實的環境、人產生關係時,我們就會有選擇性的取捨。這個專案本身設計挺好,能見功底和想法,但落在這塊土地和業主發生關係時就顯得不那麼妥當,少了一些人文關懷和溫度,同時也沒太去迎合客戶的需求。這件事也為我們敲響了一個警鐘,設計師如何才能更好地在為客戶服務的同時有自我表達,這個尺度值得我們細細反思。
設計改變生活,讓一切從美好出發,這個美好願景希望可以早日實現。
-
5 # 可愛的狍子
人怕出名豬怕壯,好好地一位優秀的建築師被同行業人搞成球了,本來只是一期設計裝修改造節目,現在搞得人家家庭私生活都成了問題。 互不匹配的設計師方、業主方,設計師怕壞了自己名聲做了不適合甲方的案子,具體設計怎麼樣,因人而異,對於有一定文化層次的與相對好的生活環境的業主自然會是好的作品,農村的整體生活環境與文化層次相對還是比較弱些,看中的還是比較浮誇的表象,只因需求不一樣,作品不是滿足農村老百姓的需求,若設計師做了農村老百姓眼裡的設計,又會被同行所取笑,不過如此。說是翻車,也有可能是一種炒作行為,畢竟達到了提升收視率宣傳的作用,與節目組和設計師來說都得到了最大程度提高宣傳的效果。
-
6 # 饒冰青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說的是,什麼樣的建築師能夠搞出這麼爛的設計呢?我一個給排水專業的,你讓我設計我都設計不出來這麼爛的房子。當然了,我想了解一下這個陶磊是何方神聖,有沒有什麼驚世駭俗的設計成果,於是乎我只能透過國家住建部的官方網站進入常說的四庫一平臺,查掛證的神器,搜尋一下“陶磊”了。
由於陶磊這個名字挺普通的,所以搜出來有55條結果。
當然了,這裡面叫陶磊的建築師只有一位,而且僅僅是一個二級的。
這個叫做陶磊的二級註冊建築師目前就職於一家叫做河北拓為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但是從陶磊的微博來看,人家就職於一家陶磊(北京)建築設計有限公司那麼很顯然,這個陶磊不是我上面在住建部官網上找到的那一位二級註冊建築師,那麼只能認為這個陶磊是無證的。既然知道他個人是沒有證的,那麼他所在的公司有設計資質嗎?老規矩,還是四庫一平臺查一下。
很顯然,住建部是查不到他們公司的資質的。所以人員無證公司無資質,做出來的東西怎麼樣我不評價了。
-
7 # 指月之指zyz
從節目中呈現的情況和其他相關資料來看,此次房屋改造的罪過主要有以下幾宗:
第一宗:最基本的實用性和其他層次的需求的關係處理不當。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房屋首先是用來居住的,其次才具有包括用來觀賞在內的其他價值。這決定了房屋的首要功能,是為其居住者遮風擋雨,提供庇護。而當某幢房屋的居住者的經濟條件一般,又需要在其中長期地連續地居住,並且房子還處於比較惡劣的自然環境當中,對它的實用性就更得重視了。可從本次改造的結果來看,房屋的實用價值,是被明顯削弱了的,裡面的不少設計非但不會讓居住者感到舒適,還會給他們帶來巨大的不便。這無疑是個極其嚴重的敗筆。
第二宗:設計者本人的想法和被服務者的意願的關係處理不當。改造房屋的是設計師,但也是服務者。他們和被服務者之間是有契約的,他們是向被服務者許下了服務到位的承諾的,這意味著他們必須充分滿足被服務者的需要,聽取被服務者的意見。節目中雖然也安排了徵詢被服務者的意見的環節,但從後來形成的設計方案來看,其意見中被採納的非常有限,該環節基本上是流於形式的。你為我提供服務,卻不尊重我的意見,甚至還把你的想法強加於我。這種情況下,我首先要懷疑的不是你的設計水平,而是你的道德水平。而從最近傳出的主導本次改造的設計師陶磊自行改造的在北京的住宅被指違建的訊息來看,如此懷疑似乎正在轉化為更加醜陋的現實。
第三宗:設計師本人所擅長的設計風格和其他設計風格的關係處理不當。開啟建築師陶磊的建築事務所的網站,映入眼簾的是他十餘年前為馮大中藝術館設計的“凹舍”的圖片。這幅圖片至今仍放在網站首頁最顯眼的位置,可見這是陶磊的得意之作。而他此次在節目中交出的作品,從整體理念到具體細節,也都隱約有著凹舍的影子。
一個設計師應該有自己較為擅長的獨特的風格,但如果總是在這種風格里踏步打轉,不再從其他的設計風格中汲取養分,這種風格就會從成就他的力量變成鉗制他的枷鎖,使他作為一位設計師乃至一個人都陷入僵化。而從即使無視建築所處的條件的改變,即使犧牲建築的實用性,即使不尊重居住者的意願,也依然要頑固地按照自己得意的風格來作此次改造的情況來看,陶設計師已然處於披枷戴鎖的狀態中了。
以本次事件為契機,應對我們所追求的美展開深入反思。美離不開對更高層次的需求的滿足,但這應是對基本的實用價值的超越而非廢棄;美離不開對自己的意願的堅持,但這種堅持不能凌駕於他人的尊嚴之上;美離不開對本人所擅長的風格的展示,但必須保證是人在掌握這種風格而不是這種風格在控制人。總體而言,我們應該看到人居住的房子,但更要看到居住在房子中的人。只有服務於人的發展,才是真正在為美和自由添磚加瓦!
回覆列表
說說我的看法。
1、四處透風的牆非常不適合北方,也不適合農村。
作為一個在北方長大的孩子,我很清楚北方冬天的風有多厲害。四處透風的院牆意味著一到冬天,家裡的所有物品都暴露在寒冷中,想想就覺得不寒而慄。
而農村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安全。
到處是孔洞的牆給善意的、不善意的人們帶來了窺探的便利。一家人的生活毫無隱私而言,即使是晚上,也都暴露在眾人的目光之下。
這在農村是很可怕的……甚至那些孔洞可以讓賊人輕易的爬上圍牆,後果我不敢想……
而且我不太懂,為什麼要搞成這個形狀,方方正正的不好嗎?
2、大落地窗不適合北方
我一直生活在北方,有時候也去南方待一段時間。
北方陽臺一般是封閉的,開發商預設交房的陽臺也是這種。
開放式的陽臺、大落地窗絕對不適合北方。
不要說西北的黃沙,隨便挑一個有霧霾的地方,開放式陽臺都不適合。所以在北方几乎見不到開放的陽臺,而在南方卻很多見。
大落地窗也不適合北方。
我家是樓房,採光非常好的頂樓。冬天的中午,Sunny普照,一片歲月靜好。但一到了晚上,陽臺的賊風和涼氣一直往客廳裡灌。後來我在客廳和陽臺加了玻璃推門,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我家客廳中午的樣子:
別看現在Sunny燦爛,到了晚上,這裡溫度是家中最低的。
3、一層的房子,一大家子人怎麼住?
老人想建二層的想法沒毛病,甚至我覺得可以建到3層半。
老人有5個子女,如果過年團聚的話,至少有6家人住在一起,所以臥室數量至少是6,甚至更多。這還不算平時放糧食、雜物的地方。所以如此算下來,臥室數量8-10間都不過分。
這樣的數量,一層肯定放不下,3層差不多。至於多出來的半層,可以做一個休息的平臺。
設計師根本就沒有考慮一家人的需求,只覺得層高了逼格就不夠了,於是想當然的搞了個一層。
4、昏暗的走廊是怎麼個意思?
實際上,自建房,尤其是佔地面積足夠的自建房,無論是一層還是三層,整個一層的戶型設計是非常容易的,無論是採光、通風,還是朝向,和一梯四戶的高層比起來,根本就沒有難度。
但是我不懂,為什麼設計師搞了個又窄又昏暗的走廊……不僅反人類,還非常不符合普通人日常的生活習慣。
你習慣白天開燈嗎? 而且家裡本身就有條件不開燈啊!我是大平層,朝向好,窗戶隨便搞啊!
5、保暖
今天我還一直在想保暖的事。
農村的自建房,在保溫方面肯定是比不上樓房的。別的不說,自建房除了地面,其他幾個面都是和空氣親密接觸的,熱量流失比樓房,尤其是樓房的中間戶快多了……
我有的鄰居,住中間戶,冬天不取暖,家裡溫度都能達到20度以上。
而農村的自建房卻沒有這個條件,完全靠自家的取暖、保溫設施來維持室內的溫度。
北方的冬天氣溫低而且漫長。我老家在蓋房子的時候,總會修一兩間比較小的臥室,為的就是冬天的時候搬到那個臥室住,目的就是為了節約能源。說白了就是省點錢。無論是以前燒煤取暖,還是現在用天然氣,省錢才是王道。
相對發達一點的北方農村,有條件的家庭會花大價錢買燃氣爐,通水做地暖管路(一套下來至少得兩萬了)。但真正用起來的時候卻變著法兒的節省。石家莊地區,冬天還不算太冷的地方,三間半房,地暖全開,一冬天燒6000塊的天然氣都不多,所以很多家庭都關掉那些不住人或者很少有人去的房間的暖氣水路,只供臥室和客廳。
而這次設計師給老人改造的房子,完全看不到為取暖、保溫而做的設計。
有人說在夾層裡有聚苯板保溫,可是,那是最基礎的保溫了,其他呢?
這房子冬天讓人怎麼住? 燒柴嗎?
6、外觀
再來說說外觀。
老人為什麼要告訴設計師鄰居家是小洋樓?
老人確實不懂設計,但再不懂設計的人也看的出來,土味小洋樓也比紅磚“碉堡”好看。
我知道設計師在看到吐味小洋樓的時候心裡是瞧不起大眾審美的,但實際上大眾審美真的並不是不知道美,比如下圖這種簡約的設計就很美啊!
或許在設計師眼裡,這種設計沒什麼逼格,但至少不醜啊!
你設計個紅磚碉堡給人家,這下好了,老人一家成了村裡人的笑話——花100多萬就做這麼個玩意兒?
7、預算
設計師說預算低?
我第一反應是:什麼? 這還低?
要知道,我們之前鄭州別墅專案的土建預算一平米才2800元,人家還是框架結構。
132萬在農村建個房子,沒有土地費用,你竟然說預算低?
據說土建花了88萬,我真不知道這88萬花在哪裡了,北京工人砌牆的人工費?
後期40多萬的裝修,我也沒看出來這裝修哪裡值40多萬。
好吧,我瞭解,一個老榆木的櫃子只要2000塊,而一個金絲楠木的櫃子可能要20萬……是我見識少。
但問題是,你是一個設計師,掙一百萬輕鬆的很,但你考慮過一個農村攢100萬是多難的一件事嗎?
不要說農民了,我在北京做管理諮詢的同事,做的很出色了,稅後一年也才拿30多萬。
設計師說預算低到底是什麼意思?
人家就讓你蓋個民房,又沒讓你蓋美術館、做民宿,100多萬你說預算低,你良心不痛嗎?
8、需求
設計師做這個房子,根本就沒有考慮到老人一家的需求,而是簡單的從自己的需求出發:要逼格高,要一鳴驚人!
是,時裝週上的衣服個個都標新立異的很,但人家只是停留在概念設計上,從來沒有讓人穿著大街上看亂轉……
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結果,我猜設計師只是把這個節目當成了自己的走秀場,而忘了這是在給老人一家設計適合居住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