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微風8N4G

    農村有些多兄弟家庭,子女不贍養父母,互相推諉,大家怎麼看?

    不僅農村有這種情況,城裡也有這種情況。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大多是家庭氛圍所致。

    所謂“子不教父子過”,孩子為什麼不孝順,和父母有很多相關聯的原因。

    有些父母並沒有最好表率,可能對待自己的父母也是不管不問,導致家庭親情感低。父母過於偏向,對其中一個孩子不管不問,對另一個孩子過分溺愛。對於兄弟之間的關係,父母並沒有起到調和作用。

    雖然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情況,但良好的家庭教育還是會讓孩子互相理解、互相幫助,而不是互相嘲笑、互相詆譭等情況。

    家是最暖的港灣,而不是充滿爾虞我詐的地方。父母一定要擺正好心態,並非壓制一個就是對另一個的好。而是要讓兄弟之間互幫互助、相愛相親。

    結語:不管是哪個地方,父母的言行舉止總會影響著孩子,父母輸出愛,孩子便會輸入愛,然後學著輸出愛。所以愛孩子的方式是有正確的世界觀!

  • 2 # 細雨敲荷shen玉印

    農村有些多兄弟家庭,子女不贍養父母,互相推諉,大家怎麼看?我覺得,這是一個人性悲哀的問題,不僅僅對父母,對子女也是一種悲哀!

    自古說,養兒防老,這是在農村的一句老話,因為以前的農民,沒有老保,生活沒有保障,要想生活,必須要從田地的勞動中獲得,而獲得的標準也是極其簡單,吃飽穿暖就行!維持一個基本的生活保障。但老了怎麼辦?農活做不動了,體力跟不上,女兒出嫁了,唯一的依靠就是兒子!這就是以前農村人說,為什麼要養兒防老!

    依據目前的社會,即便在農村,也有農保,滿了六十歲,每年月還能領到一點養老補助,況且依目前的物質條件,兒女們贍養二位老人的開銷,已不是什麼負擔!可偏偏卻要弄出這麼多的糾紛來,不僅僅農村多兄弟人家贍養父母出問題,城裡也是如此,這問題常鬧的兄弟反目,父母成仇!其根源出在哪裡?

    其根源我想出在“私心”二字上,矛盾發生後,人們普遍指責兒女不孝,同情老人!其實,兒女的不孝,和老人脫不了干係。在對兒女的教育問題上,出現了偏差,對兒女的喜愛上,從小就出現了偏心,厚此薄彼,一旦孩子成年,被冷淡的孩子對父母的情感就會出現冷淡,況且,還有些父母,本身自己就沒做好榜樣,對老人苛刻,不負責任,等到自己老了,孩子就會效彷!

    其二,兒女的問題,少了一份感恩之心,等自己翅膀硬了,以為自己真能鵬程萬里,而年邁的父母只會給自己帶來拖累!彷彿自己從出生以來,喝西北風都能長大,完全忘了小時候抓屎吃尿,是父母教育他分清是非的恩情!

    見到父母老了,眼晴只盯著父母的一點財產,夜裡睡覺似乎都要睜隻眼,生怕一閉上眼,父母的財產就被其他兄弟姐妹搶去了,完全不念舊時,兄弟姐妹小時候在一起吃飯遊戲的親情。

    我覺得,這一切都是私慾作怪,如此下去,且不知自己也是局中人,自己的兒女也在看著自己的一舉一動,說不定哪天一不當心被車撞個活不了,死不成,遭罪報應的日子立馬就會體現出來。

    人來世上是個緣分,緣生緣滅,終要走向終極,不信你回頭看,還有多少曾經叱吒風雲的人物留在世上,曾經開口就能讓人血流成河,聽名就能讓人聞風喪膽的英雄人物,如今也都化作了一堆荒墳,湮滅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我覺得,你我這等離開家門口三里路就沒人認識的小人物,還是多留一點善心,多擁一分寬容為好,日後,說不定老了摔在路旁還有人攙扶一把!這也算善有善報!

  • 3 # 兜鍪

    出現這種不贍養老人的現象,是值得大家深思的。不贍養老人,有違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損新時代新農村的美好形象。

    我從小生活在農村,兄弟多,不贍養老人的現象,在我的生活中也見到過幾起。

    1、我們有一個103歲的老人,她有五個兒子,現在她跟她的孫子住一起,由她的孫子養她。

    十幾年前,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她也是很可憐。她的兒子們不想養她,互相推諉。她一個人單獨住一間破屋,吃飯是在兒子們家輪著來。想想,颳風下雨,怎麼去吃飯?

    後來她的一個孫子看不下去了,就獨自承擔起了養她的任務。這個孫子真是不錯,這個老人幸好有這麼一個好孫子。

    2、十幾年前,我們村有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有六個兒子,兒子們都不想贍養他,相互推諉。

    後來也是在他兒子們家裡輪飯。他也是單獨住一間破屋。他的兒子們村東村西的,住的相隔比較遠。

    有一天,天氣下雨,他在去其中一個兒子家吃飯的路上跌倒在水渠裡,淹死了,真是可憐。

    上面兩個老人,一個算命好,有個好孫子。一個命不好,直接淹死在路上,當時,這個情況,在村裡的影響真是很不好。個人分析:農村子女多,越窮越生,越生越窮。父母沒什麼文化,疲於生存,根本沒什麼好的家風教育。子女長大了,也沒什麼文化,重複父母的生活經驗,依然非常艱苦,自顧不暇,根本不懂反哺。兄弟多了,互相推卸責任,而不是團結一心。甚至有些為了爭奪父母留下的資源,相互爭鬥,大打出手。個人建議:針對這種現象,新時代新農村的思想建設工作任重道遠,村支書相關幹部要擔負起這個使命。一是要做好村民的合理生育工作,量力生育,不能因為生育過多,導致家庭困難。二是要做好新農村的思想美德宣傳工作,讓村民以贍養老人為榮,以推諉責任為恥。三是要新農村的經濟建設工作,讓村民富起來,讓村民贍養老人不是負擔。四是探索新農村科學養老機制,讓村裡老人的贍養問題不再是問題。

  • 4 # 雨中漫步話情感

    我記得舞蹈家金星針對幾個孩子不養老說過的一句話,一個孩子不贍養老人,那是孩子的錯。幾個孩子不贍養,老人就要找找自己身上存在的原因。

    有的老人不會來事,偏心太嚴重,有的老在幾個孩子中間亂傳閒話,一會兒這個不好,一會兒那個不好。

    我想起小時候發生在鄰居老太太身上的故事,就是因為偏心,導致來回推諉。

    老太太三個兒子,日子都過的差不多,相比之下,老大、老二兒子過得好點,老三兒子稍微差那麼一點,老太太沒病的時候,每家輪流吃飯。

    90年代,那個時候的農活非常忙,還沒有像現在那麼輕鬆,老太太輪流到大兒子、二兒子家的時候,夏天時坐在院子裡搖著蒲扇跟著太陽走,冬天的時候你幾乎看不到人,吃了飯就在床上坐著。

    只要輪流到三兒子家裡,無論春秋冬夏,不管是那一個月,老太太都是忙著做飯,忙著餵豬,總之天天看到是她忙碌的身影。

    老太太的二兒子和三兒子住的又近,老二媳婦看得真真的,見著老太太從沒給過老太太一個好臉色。

    好景不長,老太太中風癱瘓了,輪流著不方便,可是三個兒媳婦兒,誰都不願意接到家裡長住,後來沒辦法只好三家對錢租房子,又找了一個保姆伺候老太太,沒過多久,老太太離開人世了。

    有時候不是不尊重,不贍養老人,老人有時的做法確實令人大跌眼鏡。

  • 5 # 郭老大456

    這個問題不侷限在農村,城裡同樣有,為數不多,但影響極壞。究其因,還是一個家風問題。常言道:家和萬事興。家風不正,百態叢生。家風好壞,直接關係父母的身傳言教,對待子女能否一視同仁,是否做到手掌手背都是肉。.晚輩雖多,主觀上缺乏親和力,客觀也有貧富不均的原因。然而,又沒有形成家庭的家長制,一盤散沙各行其是,因此,父母年邁,得不到同甘共苦的最低生活保障。更甚之,還會沿襲到後代。舉一反三,此類不良風氣應該得到政府的重視,鄉規民約,綜合治理,都可以介入管管。方顯我中華盛世,朗朗乾坤,國泰民安!

  • 6 # 王朝乾

    不要說農村的不孝子女,城市也有不孝之子,但是農村不孝之子,比較多,一句話窮字,因為城市一般都有退休金,不但自己有工資,父母也有退休金,這樣父母生活上不花子女的錢,如果父母不能自理了可以顧保姆,兒子不斷看看父母,這樣顯得兒女孝敬父母了。

    農村不是這樣,父母在國家的關懷下每月給老人一百多元的養老金,根本就不夠用的,有的兒女也在農村,掙錢不容易,所以有的做兒女的就不願意贍養父母,兒子多的更是互相推諉,但是也不全這樣,也有寧願自已苦些,也不願讓父母受委屈,,我說不孝父母的狗都不如,應當嚴懲。

  • 7 # 懷舊的宇哥

    看到這個問題,心中不免唏噓。

    的確,在農村有很多這樣的現象:有些多兄弟家庭,子女不贍養父母,互相推諉。無論是在網路新聞、影視作品還是現實農村中,這樣的問題都是屢見不鮮的。

    出現這樣的現象,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農村人的法律意識不強,責任感淡薄

    百善孝為先。贍養父母是子女的責任和義務。很多農村人的法律意識不強,分家之後,總是喜歡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從道德到法律上的責任意識不夠強,導致苦了父母。

    二是多兄弟、多妯娌導致

    我生活的地方是廣東省粵東的潮汕地區,潮汕方言中有一句話很是經典——不肖媳婦(這裡指兒媳婦)從仔(兒子)起。意思是,兒媳婦不孝,經常是因為受到老人家的兒子(兒媳婦的丈夫)的影響而導致的!

    這句俗語和全國通用的“娶了媳婦忘了娘”是一個意思。

    農村條件本來就普遍不好,兄弟多了,妯娌多了,就會有樣學樣。

    正所謂樹大分叉,兒大分家。分家之後,每個家庭的重心都在經營自家、培養孩子上,所以經常有老人被冷落。

    當然,還有其他一些方面的原因。譬如,有的人可能對待兒子兒媳婦偏心了,所以老了被有的兒子兒媳婦嫌棄。這也是客觀存在的一個問題!

    面對這些問題,我覺得不能一言蔽之,不能單純以“孝道”或“律法”的“武器”來進行“維權”。

    我的看法是,可以讓宗族中德高望重的人召集老人的子女,進行詳談,找出問題癥結,釐清原因,再“對症下藥”!

    例如,潮汕地區,母舅在外甥面前有著絕對的信服力,外甥出花園、結婚、喬遷新居等等,母舅都是“坐大位”(重要位置)的!所以,先讓有信服力的長輩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公序良俗作為約束,相信兒女們會有所忌憚!

    總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不會有無緣無故的恨!

    只要找出原因,總能妥善解決。萬一遇到確實無法解決的,那就最終只能以法律手段維護老人的被贍養的合法權益了!

  • 8 # FX繁星

    在農村兄弟姐妹多的家庭,子女之間互相推諉,不瞻養父母這種情況真的很多。

    老公有一伯父,老倆口都己經八十多歲了,他們有四兒四女,老倆口乾了一輩子,省吃儉用好不容易幫兒子們都娶上了媳婦,兒女們進城打工都住上了樓房,過上了好日子,對於父母,兒女們互相推諉,兩位老人一年只靠著幾畝地和低保過日子,兒女們沒有一個願意回來看他們的,更別說給錢了。

    老倆口住的草房子年久失修己經是岌岌可危,冬天屋裡的水缸都能凍裂了,老太太手上那裂的囗子一道一道的,看著都揪心的疼,老倆囗起早貪黑侍候著一個小園,種了一園子的土豆,常常是上頓土豆,下頓還是土豆,別人給了一臺小電視,為了省電,大年三十晚上都不讓老太太看電視,老太太含著眼淚摸黑坐了一夜。

    每次回家我都去看他們,老倆口都不願意談及他們的兒女,他們說生了一群狼崽子,有他們就當沒他們了,聽別人說,他的兒女們都是在大連某市場搞水果批發生意,我們做為親戚的也想找他的兒女們談一談,可是他的那群狼崽子是視而不見。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我們孝敬父母是天經地義的,我們怎麼對待父母,孩子們將來就會怎麼對待我們,那群狼崽子現在不孝,我想老了也不會有好日子過。

  • 9 # 60後老猴子

    在農村,子女多的家庭,為贍養父母,都不願意承擔責任,互相扯皮,推三推四的現象的確還很普遍。

    我是這樣看的:

    一,父母本身的原因。大部分父母親骨子裡傳統思想嚴重,對待子女們也有做得不周的。雖然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在有些父母親心裡,總把兒子看待重,把女兒看待輕,兒子與兒子之間,又總是疼老么些,老大和老二就有點忽略了。不知我講得對不對?反正我們村裡好多做父母的就是這樣的。

    二,子女的原因。俗話說,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雖然這個比方不是太恰當,但也有一些道理。一個大家庭,子女們多了,勢必會你望我,我望他,都想偷懶不想出力。有的子女眼皮子淺,眼睛只盯著其他的兄弟姊妹,認為父母親只對兒好些,或者父母親只對么兒好些,心裡喜歡計較得失。遇到侍候老人家的時候就推來推去,不肯承擔責任。

    三,農村人普遍素質還不高。說實在的,現在的農村人只那麼點見識,只那麼些文化水平,什麼仁義道德、引經據典之類的東西從沒學過,也不怎麼曉得,遇到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就不知道哪個是對,哪個是錯,總認為自已的言行有理,從不替別人或者老人們著想,更加不曉得什麼叫換位思考了。

    四,經濟原因。目前,農村家庭普遍都不是很富裕,老大、老二、老三不見得哪個比哪個富裕多少。有了這個現實情況的存在,在對待父母贍養問題上,都想打脫手拳,喜歡打自己的小算盤。不願意承擔經濟上的負擔。

    五,沒有一個很好的規矩。比方說,子女多的家庭,大家坐下來是不是好好商量商量?老大負責做什麼,老二負責哪方面,老三如果願意接父母一起住,那麼老大、老二是不是每個月拿生活費給父母,拿多少錢合適呢?協商這些問題的時候是不是把村上幹部接過來一起見證一下?大家立下個規矩,以後照著去做,不就可以避免好多的麻煩事嗎?

    所以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其實人都是這樣,只要立了規矩大家都照著做,許多事情就好辦多了。

    那麼,如何對待以後父母親的贍養問題呢?

    我覺得像這種子女多的家庭,首先要立個規矩,把如何贍養父母親的職責立好,這樣的話,萬一碰到哪個兄弟不履行職責,還有個道理可講。

    二是,做父母的要多體諒子女,做子女的更要多體諒體諒父母,只有雙方都體諒對方,才會使遇到問題不致於激化矛盾,家庭才得以和睦。

    三是,現在國家關於贍養老人方面有法律規定,農村兒女們沒事少打打牌,多關心關心這些法律上的問題,村裡面幹部們也要多宣傳宣傳這方面的法律常識。

    以上,就是我的態度,不知大家怎麼看呢?

  • 10 # 悟空心法研習社

    俗話說得好:一母生九子,個個皆不同。

    孝順,不僅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更是做人的根本!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一個不懂得孝順的人,老天爺早早晚晚會找上他!

    天下只有狠心的兒女,沒有狠心的爹孃!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千里兒不愁。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有關孝順的名言警句,實在太多了。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話語,一面體現了古人一直遵循的天道,另一面也是古人為了警醒後人。

    同時,這也足以說明:自古以來,不孝順的事例比比皆是,歷歷在目。

    人性,終究是個奇醜無比的東西。這個東西,就像非洲鬣狗一樣的醜陋。它是人類在長期社會實踐中,所形成的一種客觀規律。

    那麼,有些人為什麼不孝順呢?無外乎以下幾點原因:

    1.自己的日子本身過得就不好,人窮志短,目光短淺。所以,這些人時時、處處都以自己的利益為中心,從來都不替他人著想!

    2.僥倖心理在作怪。既然有的哥兄弟,比自己的日子過得還要好,那麼,他們理應比自己多付出一些,能者多勞。

    3.人心大多都是不齊的。哪怕面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也會有截然不同的想法和看法。有的人認為,孝順是做人的根本;有的人則認為,只有自己的日子過得好,才是唯一的根本;還有的人認為,反正家裡兄弟姐妹多,又不止我一個。

    有的人終其奮鬥了一生,也始終都沒搞明白做人的基本道理。也有的人思想得到了開悟,年少有為。

    人,是個既簡單又複雜的動物,也是個既高階又低階的動物。人字雖然好寫,但人並不好做!

    結論:

    但願,這個世界能再多一些包容和理解,能再少一些鬥爭和傷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投保人死了,受益人不知情,保險公司會主動理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