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夜色主義繪畫
-
2 # 孤品414
簡單的說吧,就是把中國的審美、文化、哲學、欣賞習慣等融入到油畫當中,而不是單純的以西方的油畫標準(明暗、肌理、透視、色彩、造型等)作為評判。為何當代的有影響的油畫家陳逸飛、艾軒、王沂東等的畫備受追捧?就是融入了中國元素。而融得最好的是已故油畫家冼小前,他的油畫作品除了具備油畫的要素之外,清雅、抒情、溫婉、內斂、唯美,充滿東方的文化氣息!(可惜他的畫在網上都套色不準)靳尚誼近期創作的這批畫作,也正在走冼小前的路子。因為隨著人們欣賞水平的提高,會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中西融合的油畫。這也是徐悲鴻、林風眠、劉海慄等幾代畫家的畢生追求。
-
3 # 水墨畫家陳莊
油畫是舶來品,來到中國也就百年曆史,進入國內,它一反中國繪畫的視覺觀,以它鮮明靚麗的色彩,科學自然的透視,現實主義的表現,衝擊我們的繪畫思想,顛覆我們的審美體驗,它確實有不同於中國畫的藝術表現力,它直白,它強烈,它讓觀眾愛不釋卷。
外來藝術舶來品,要適應本土情懷。我們不能一味地照搬西方油畫,西方油畫藝術也是參差不齊,有優秀的流派,也有違反道德的低俗作品,萬事都是辯證的,我們吸取油畫好的思想,好的表現精華,去掉糟粕,融入中國傳統繪畫的審美情趣,創作符合國情、民情的中國式油畫,只有這樣,油畫才能更好地在國內發展,才會有更多的觀眾。
以我的視覺,油畫加入中國畫的氣韻元素,生動自然;加入中國畫的哲學元素,會讓表現技法產生不一樣畫面。
-
4 # 木河藝術空間
中國水墨畫的作畫工具是“筆墨紙硯”,其創作講究“氣韻生動”、“以形寫神”。講究“氣韻生動”,不拘泥於物體外表的肖似,而多強調抒發作者的主觀情趣。中國畫講求“以形寫神”,追求一種“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感覺 講究筆墨神韻,筆法要求:平、圓、留、重、變。墨法要求墨分五色,濃、淡、破、潑、漬、焦、宿。
傳統西洋畫是“再現”的藝術,中國畫是“表現”的藝術。
由於油畫所用的材料(調色油,亞麻布,木板)性質與水墨(水,紙,墨)變全不同,所以畫出來不可能有水和墨相結合的韻味,但是油畫是可以在這幾個方面與水墨畫相融合:
追求整體的氣韻生動,不講究透視,不求逼真,不強調環境對光色變化的影響,講究空白的佈置和物體的"氣勢"。大家可以看看吳冠中大師的畫:中國傳統水墨也可以借鑑油畫,那就接近於彩墨畫,用彩色國畫顏料畫彩墨畫,大家可以欣賞幾張林風眠大師(1900一1991)的彩墨畫:
-
5 # 驚龍軒
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真正開始涉足油畫藝術以來,從來就未曾停止過把油畫技法和國畫審美融合起來的嘗試和探索。目前來看,經過幾代藝術家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果,卻仍然顯得生澀,遠遠談不上成熟。
最初的探路者是徐悲鴻、劉海粟和林風眠那一批人,天資不凡,激情飽滿,他們在中國繪畫史上開創了一個時代。那一批畫家都有過留洋經歷,近距離感受和研習過西方油畫,同時,他們大多都具備良好的國畫功底和傳統文化底蘊,應該是具備了將東西方繪畫藝術有效結合的條件的。
事實上,無論是徐悲鴻的馬,還是劉海粟的鷹,都像是在用油畫技法來畫國畫,二者的融合顯得有些刻意和生硬。繪畫技法方面的生硬結合掩飾不了文化和審美的割裂,這一點很難改變。後來的吳冠中、趙無極等畫家的出現,明顯感覺到前輩在融合東西方繪畫藝術形式上的力不從心,為了取得新的突破,表現更為大膽。由其是吳冠中,甚至將水粉顏料直接在國畫創作中使用,在諸多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膽的嘗試,但是由此引發的爭議至今未曾停歇。
-
6 # 八斗36
蘇聯油畫大師約幹松接受中國畫的優勢,試著用毛筆勾勒線條,並在畫布上巧妙地做一些留白的處理,創作岀一代中西合璧的油畫風格,對早期留蘇學習西方油畫的中國學生影響巨大。
-
7 # 詩夜城主
說到油畫,估且很多藝術愛好者們都倍感興趣,首先,油畫豐富的色彩塑造出的“光影明暗對比、空間透視效果”讓物象變的栩栩如生,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視覺效果,問題來了,油畫是舶來品,其在發展過程中如何有效地融入中國元素?
油畫是舶來品,在發展過程中有效地融入中國元素現在的中國油畫是源自於西方世界,最早期時,中國油畫的素描以及色彩技法都屬於西方技法,當然了,現在的“中國式素描”也並未完善,至於油畫引進了一百年時間了,“中國式素描”為何至今都沒完善,這是三言兩語解釋不清楚的事情,但可以說明,油畫的中國元素並不是很濃,
我們都知道,藝術是相通的,對於繪畫藝術來說,中國畫具有中國元索,要讓從西方引進來的油畫,具有中國元素,那麼就可以借鑑中國畫的中國元素,所謂的“借光”,於是最早期的油畫藝術家們,就大膽採用了“中西結合”技法,值得注意了,是中國畫的技法與油畫的技法相互融合,
所謂的油畫的中國元素,應該是指中國的文化,但凡事都得有個過程,先用中國畫的技法來創作油畫,或者說油畫在模仿中國畫的創作技法,藝術創作就是先模仿,後才獨成一家之風,很簡單的道理,自己原本沒有的特色,就要先去學習模仿別人已有的特色,這個過程就是學習新技法的過程,
又由於中西方文化差異,所以對藝術的審美也存在差異,要讓西方引進來的油畫具有中國元素,必須要符合“中國式審美”,也就是含蓄、內斂的傳統審美,但傳統審美絕對不是保守,而是接地氣又帶傳統文化的藝術理念,具有中國元素的油畫,倫理尺度是有界線的,
-
8 # 畫會說畫
應該看到,油畫西學東漸引入中國近百年來,經過幾代藝術家的辛勤探索實踐付出和努力,這個泊來品不僅在中國深深紮下了根,而且開花結果,取得了世人矚目的進步和成績。過去我們看到的多是西方油畫,現在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中國油畫。中國油畫在世界畫壇有了一席之地,並越來越有影響力。
同時也應該指出,中國油畫與西方油畫傳統強國相比還有明顯差距,特別是在將中國元素融入油畫技法和表現手法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和潛力。
中國元素是什麼?我理解中國元素就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文化,當然其中也包括中國繪畫中的理念和技法等等,這些都可以融入油畫創作中,使中國油畫帶有明顯的中國特色和風格。
油畫有油畫的優勢,中國畫有中國畫的特長,做為東西方兩大主要繪畫畫種,油畫和中國畫完全可以兼收幷蓄融合發展。油畫是“造型色彩的藝術”,形象逼真,色彩絢麗,畫感強,是油畫的優勢。中國畫是“筆墨線條的藝術”,底蘊深厚,意境高遠,回味雋永,是中國畫的優勢。如果將中國畫元素和油畫元素很好地融合,肯定會使中國油畫更具中國特色,更有中國品位,更有利於使中國油畫走向世界。
當然,中國元素遠不止是中國畫的一些精華,更為博大精深的是中國文化。我們看到,凡是在國內外有影響的或者獲得國際獎項的中國油畫都是比較好的將中國文化融入油畫技法和表現手法的作品。這也再次驗證了那句充滿哲理的話: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
9 # 聞道深般若
油畫是舶來品不錯,但中國畫家的作品中,從引入的第一天起,自覺不自覺地就已經融入了許多中國元素。
其實你不融入也不可能,華人畫,華人看,自自然然就會是中國的題材,“油畫”也好,“水彩畫”也好,“水粉畫”也好,都只不過是繪畫語言、材料、技法不同,學會了這些,不畫中國題材,又能畫什麼題材呢?
再說,徐悲鴻《田橫五百士》的內涵,有幾個老外能懂?而拉斐爾所作《雅典學院》,又有幾個華人會感興趣?歷史、文化、心理、性格,華人和西方人的差別太大了,你就是想畫西方題材的油畫,大機率也畫不出來,至少也可以說畫不好。
所以我覺得不必太刻意強調融入“中國元素”,譬如中國結、水餃、長城、漢服、熊貓等等;就如同畫中國畫一樣,盡情隨性地創作即可,反映你內心的真實情感即可,描繪所見所聞即可,表達本真的價值觀即可。
只要你是華人,不必擔憂你的作品中沒有中國元素,因為“中國元素”早就滲透在我們的血脈中,甚至排列在我們的基因結構中。
當然,我們並不排斥西方油畫,它們有它們的特質,有許多偉大的、攝人心魄的作品,面對這些作品,欣賞、學習、借鑑都是不可或缺的。但自己創作時,不用擔憂會被同化,就好比交往一個外國朋友,完全不必擔心自己會變成紅頭髮、藍眼睛一樣。
-
10 # 黃智637
油畫是舶來品,在發展過程中有效地融入中國元素,形成了中國式油畫,具有藝術的審美性。現當代中國式的油畫雖然有缺陷還不成熟,但有廣闊無限的發展空間。
一、西方油畫融入中國元素,是中西方繪畫相互結合的結晶,體現出東方藝術的寫意審美。在表現題材上大多表現山水風景為主題內容,具有中國古典山水畫審美境界。而東方藝術主要在於審美意境的山水國畫藝術,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
二、現當代畫家以獨特的審美情感,把中國元素的意境、神韻、意象,融入到油畫藝術而表現出來,體現出東方審美理想的藝術魅力。畫家們以心靈的感受,運用思想情感和藝術風格,表現出了人們想說而說不出的審美感悟,寓意深遠地把東方意境美融合到油畫藝術中。
三、油畫中融入中國元素的藝術風格,是中西方繪畫藝術的奇葩。雖然不成熟,但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現當代畫家用油畫的創作技法,融入中國的元素,就是把古典山水畫中的意境相結合,體現出東方藝術的審美情趣性,形成了中國獨特的油畫藝術的審美風格。
-
11 # 波一口月亮灣
每一種藝術形態都有其獨特的人文根基,獨特的表達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其實是無法融合的,說融合只是在炒作一種藝術概念,就像水和油,即便放在一起,也還是水是水油是油,只不過在視覺上形成了水油混合物而已。
-
12 # 智者甜蜜的生活
人與人之間不總是和諧,但也絕不是永遠對立,那麼為什麼不試著去謀求雙贏?人生苦短,每個人都不容易,有交集才會精彩。相逢是前世修來的緣,大家同坐一條船,擁擠總是難免,立足之地不過尺許,讓他幾分又何妨?縱然是不小心碰著了點,就不能相逢一笑,盡皆釋然
回覆列表
油畫融入中國元素的手段手法很多,時代的,古典的,超寫實的,意象的,超現實的都有不少畫家嘗試過。例如,畫家陳逸飛在1980年旅美后,專注於中國題材油畫的研究與創作。畫家的成名作《佔領總統府(1976)》追求火辣辣的原生形態的真實感,把優秀習作方能達到的寫實程度第一次搬上了大型歷史畫,整幅畫將視點集中在那名胸掛衝鋒槍的升旗戰士和那面冉冉上升迎風飄揚的紅旗上。這幅畫氣勢磅礴,結構緊湊,富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這幅作品可說是新中國油畫中難得一見的大氣之作是時代的產物。古典美的融入是靳尚誼先生的一大創舉。先生談到油畫融入華人文和自然環境的努力是一個世紀以來三四代油畫家的努力;重要的是如何將不但早已成形成自己獨特體系的中國水墨畫的審美觀念和表現方法融入用油畫材料來表現的方法。畫家的油畫作品《髡殘》是嘗試水墨與油畫結合的重要作品。明末清初四僧之一的髡殘畫風以濃密為特點,這剛好滿足油畫的水墨表達,高難度的全身像與真實山水環境融合,油畫的真實再現與山水的寫意表現相結合,對真實的研究與感受是這件作品的學術難點也是欣賞重點。又如,羅中立的《父親》就是現實主義的一種典範。該畫用濃厚的油彩,精微而細膩的筆觸,塑造了一幅感情真摯、純樸憨厚的普通農民形象。另外,超寫實派代表有冷軍作品的《女孩》 布面油畫;意像油畫有吳冠中的《長江三峽》、《北國風光》;抽象當代派有曾凡志的《協和三聯畫》。以上手法從不同角度融入了中國元素來進行油畫創作,從形式上內容上值得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