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藍天白雲1335230599
-
2 # 張榮根
長征五號大推力運載火箭的圓滿成功,標誌中國向大推力,節約成本提高環保邁岀堅實的一步。它同樣的重量要推送入太空,而它的液氧推進燃料卻可減少三分之一,這樣節少的有效載荷可轉用衛星數量或重量。這對於一箭多星和未來登月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是低溫200多度的液氧,氫更加壞保,未來值得推廣應用的。
-
3 # 大偉140797056
中國的長征五號火箭對於我們的航天事業是至關重要的,它是我們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必由之路。
由於西方國家對我們在航天技術的封鎖,我們被排除在國際空間站的所有活動之外。現在有了這種大推力運載火箭,我們的空中實驗室就得以建立,過往我們的火箭最大的是3米半的直徑,現在長征五號的五米直徑,面積增加40%有多,更多的裝置,更多精密大型的儀器就可以裝到中國空間站上,過往中國宇航員在飛船上只能活動一個月左右,現在中國空間站由至少四個由長征五號運送的艙位組成,宇航員和實驗人員在上面工作半年也有可能,中國空間站會使中國的"觀天"技術、實驗技術躍進一步。
將長征五號火箭的強大動力應用在登月及返回,用於火星探測方面也因為火箭的體量較大能夠安裝更多裝置和儀器而鋪平道路。
-
4 # 科羅廖夫
12月27日,絕對是中國航天史上極具歷史性的一天,因為中國首款大推力火箭“長征五號”從海南文昌衛星發射基地順利升空,成功將“實踐20”號試驗衛星送入同步地球軌道。由於在先前兩次的發射中,“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均以失敗告終,所以這次“寄託著中國航天界厚望”的第三次發射一經成功,迅速引發熱議,網友們也因此興奮不已。“長征五號”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研發製造的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採用低溫液體捆綁式,其抵達地球近地軌道的最大載荷有著驚人的25噸,到同步地球衛星軌道也有14噸的有效載荷。 長征五號系列為中國第一個從總體到分系統均採用最新技術的大型液體運載火箭系列,是中國目前研製規模和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運輸系統工程,新技術比例接近100%。目前是中國現役起飛質量最大、芯級直徑最粗、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 長征五號的120噸級液氧發動機設計難度大,必須獨力開發上百項新技術或新材料,中國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製造初始四臺樣機在高臺測試時,兩臺啟動爆炸,兩臺燃油系統燒燬,第五臺樣機才成功,液態燃料槽在2012年6月30日靜力測試時也發現焊介面裂縫,薄壁大直徑燃料槽是國際高階機密技術,焊接工藝和結構設計全靠自力摸索,最終研製成功,絕對是大國重工的驕傲。在長征五號系列之前,中國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型別是長征七號,原本我們的最大運載能力和太空技術發達國家相比(美國、俄羅斯、歐洲、日本)等差距明顯,但隨著長征七號順利昇天,運載能力提高了接近一倍,我們也第一次在近地軌道和地球同步軌道的載荷發射技術上,站在世界前列,並掌握了最頂尖的技術。 搞長征五號,可不僅僅只是為了和別的國家拼紙面資料,這款運載火箭有著實際的重要用途,比如中國下一階段的探月、載人航天,乃至火星探測計劃,都需要重型運載火箭的支援。比如“嫦娥五號”這種重量接近10噸的大傢伙,如果不發展長征五號,我們國家就會沒有任何一款現役火箭可以承載發射任務。另外,重達20噸的中國獨立研製打造的空間站核心艙室,也需要長征五號才能送入地球近地軌道,探測火星的“螢火2號”也是如此。中國研製長征五號除了遭遇發動機的困境外,前兩次火箭發射的失敗也帶來了不小的打擊,2016年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首次試射,就出現了二級發動機提前關機的故障,雖然此後透過延長上面級發動機的燃燒時間成功地把"實踐十七號"衛星送入了地球同步靜止軌道,但是這種補救措施卻會縮短衛星的使用壽命。2017年,長征五號的第二次發射則宣告失敗,火箭的氫氧發動機出現故障,火箭最後墜入大洋。 可以說,中國幾乎絕大部分航天專案的命運都寄託在長征五號上,因為先前長征五號發射失敗,空間站、探月計劃和探測火星計劃也隨之一再推遲,“嫦娥五號”、"中國空間站核心艙"的發射日期已經順延到2020年以及2021年。更為尷尬的是如果探測火星的“螢火2號”一旦錯過了2020年夏天的發射視窗,因為火星公轉軌道逐漸遠離,那我們就必須再等26個月。所以說,長征五號關乎著中國航天事業的未來和希望,所以這次的發射成功,影響深遠,絕對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
-
5 # 田東阿虎
臺北時間2019年12月27日20時45分10秒526毫秒,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自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實踐二十號衛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
自2017年7月2日發射失利後,經歷了908天的等待,長征五號再戰蒼穹,終於取得圓滿成功。
這是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翻身仗”。
昨夜文昌,多少人歡呼雀躍,多少人熱淚盈眶。
一發定全域性
長征五號遙三的成功發射有多重要?
用“一發定全域性”來概括一點也不為過。
如果說現役的長征二號系列、長征三號系列和長征四號系列都有一個共同的源頭——東風五號洲際導彈的話,那麼長征五號自己就是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源頭。
5米直徑芯級模組、3.35米直徑芯級/助推器模組、2.25米模組,長征五號不是單獨一枚火箭,而是一個完整的系列,一個覆蓋近地軌道25噸級運力、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級運力的運載火箭型譜。
模組化的長征五號 |
與現役長征火箭相比,長征五號的運載能力實現質的飛躍,與其他航天大國的現役火箭相比,長征五號的運載能力也是出類拔萃的。因此,許多新一代航天器只能透過長征五號系列進行發射,如本次發射中實踐二十號衛星這樣採用東方紅五號大平臺的通訊衛星,又如未來的空間站艙段。
因此,如果長征五號出現問題,就意味著大容量通訊衛星不能上天,嫦娥五號和火星探測器無法發射,中國的近地軌道空間站更是無法建設,所有基於長征五號的任務都要推遲。
牽一髮,而動全身。
一發定成敗
航天是一項以成敗論英雄的事業。
2017年7月2日,長征五號遙二火箭發射失利,問題定位在火箭芯一級的一臺YF-77發動機上。
這是中國研製過推力最大的液氧液氫發動機,也是中國航天人第一次在運載火箭的一級上採用液氧液氫發動機。因為技術跨度大,YF-77的研製甚至比長征五號火箭還早了4年。
到2017年10月2日,YF-77發動機故障定位完成;2018年4月改進完畢。
但2018年10月30日,就在昨天發射的長五遙三火箭即將出廠前,同批次YF-77試車再次出現故障。
經過改進,連續兩次試車成功,長五遙三火箭推遲到2019年年中發射。
然而,2019年4月4日,在對長五遙四火箭的發動機測試中,發現YF-77發動機的氧渦輪泵出現細小裂紋。對以往透過試車考核的發動機採用新技術手段檢測,發現在同一位置,多臺發動機都產生了微小裂紋。
到此時,YF-77發動機、長征五號運載火箭,似乎已陷入絕境。
遙二火箭的失利,加上遙三火箭的多次推遲,航天愛好者群體炸了鍋,“長征五號”與“中國(國營)航天”就成為了有罪的代名詞,各種聲音不絕於耳。
有聲音要求長征五號立即下馬;有聲音要求扶正與SpaceX公司重型獵鷹火箭類似的某預研型號;甚至有聲音要求國家解散中國“官辦”航天隊伍,全面轉向私營航天,打造中國版SpaceX。
在你失敗的時候,呼吸都是錯的。
長征五號的研製過程為什麼會出現波折反覆呢?
如果要筆者只給出一個原因,那必然是——
錢。
許多人都知道,中國航天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但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中國航天的開支與航天超級大國相比,少得可憐。
而航天活動的前期投入要求之高,更不會有太多人瞭解。
為避免枯燥,筆者不去統計歷年美國/蘇聯在航天領域的投入,僅舉一例即可管中窺豹。
土星五號是人類有史以來投入使用的最強運載火箭,其170千米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高達140噸。沒有土星五號,就沒有阿波羅登月,也沒有阿姆斯特朗的“人類一大步”。
土星五號的一級配備了5臺巨型的F-1液氧煤油發動機,單臺推力高達35000千牛,燃料(煤油)和氧化劑(液氧)必須透過一個噴注器注入發動機的燃燒室。
說是噴注器,其實應該叫“噴注盤”,看看它長什麼樣就知道了:
F-1發動機的噴注盤 | 圖片來
是不是很像蒸鍋裡的篦子啊:
這個噴注盤上面密密麻麻開的小孔,就是煤油和液氧注入的地方。由於發動機太過巨大,所以容易出現煤油和液氧混合不均勻,進而導致燃燒不均勻的危險情況。因此噴注盤上噴煤油和液氧的小孔應該怎麼排布,就成為F-1發動機研製過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
通俗點說,就是鍋篦子上那些眼應該怎麼扎。
為了讓F-1發動機穩定燃燒,為了紮好這個鍋篦子,您猜研製團隊總共試驗了多少次?
2000次!
並且,當年的流體力學模擬軟體不成熟,為了搞清楚燃燒室中的流體狀態到底是怎麼樣的,美華人甚至在燃燒室裡面放炸藥,透過製造可控的小爆炸,觀察火焰的變化情況,反推內部的流體狀態 [5]。
至於F-1發動機有多“費油”,它一秒鐘要消耗將近2.6噸的燃料加氧化劑,然後它要工作至少150秒。
這燒的不是煤油,是美元。
並且,F-1發動機的研製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啟動,直到20世紀70年代阿波羅飛船上天以後才告結束。
其中花了多少錢呢?解決了多少難題呢?
科技水平極高的美國,在一型發動機的研製中,尚且面臨如此巨大的困難。
建國前科技基礎約等於零的中國,長期處於低成本執行的中國航天,在開發新一代火箭時面臨的困難,我們是不難體會的。
然而,直面困難的中國航天,依然在2019年12月27日的晚上,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一發定未來
長征五號遙三火箭的答卷有多漂亮呢?
根據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給出的衛星初軌根數,長征五號將實踐二十號衛星送入了近地點192.8千米、遠地點68016.8千米、軌道半長軸40478.1千米的超同步轉移軌道。根據任務設計,衛星初軌的理論值為近地點200千米、遠地點68000千米、軌道半長軸40482.9千米。
半長軸允許偏差為±350千米,實際偏差僅4.8千米。
正中靶心。
浴火重生的YF-77發動機經受住了實戰考驗,表現完美。
908天后,笑容終於出現在了火箭和衛星研製人員的臉上。
長五遙三的成功,意味著許多。
在馬上到來的2020年,中國的首次大型火星探測終於可以如期進行,探測器組合體將搭乘長征五號遙四火箭奔向紅色星球。
在馬上到來的2020年,中國的新一代載人飛船終於可以進行首次試飛,擔負發射任務的長征五號乙運載火箭還將承擔中國大型空間站的發射任務。
在這次關乎中國航天命運的發射圓滿成功後,一切都可以按計劃進行,沒有比這更令人幸福的了。
未來的道路註定不會平坦,但是,不管還要再承受多少困難,今天我們可以大聲說出這句話——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
6 # 霍三虎
中國的長征五號是祖國高科技的象證,也是航空科技人員努力奮鬥的結晶,一顆顆衛星的騰空飛越需要它,祖國的強大需要它,中國的四個現代化更離不開它,是國家強大的標誌,是全國各族人民的驕傲和自豪!
-
7 # MC影視剪輯
長征五號發射成功,意味著我們新一代的運載火箭的源頭已經成功飛上高空,5米直徑芯級模組、3.35米直徑芯級/助推器模組、2.25米模組,長征五號不是單獨一枚火箭,而是一個完整的系列,一個覆蓋近地軌道25噸級運力、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級運力的運載火箭型譜。與現役長征火箭相比,長征五號的運載能力實現質的飛躍,與其他航天大國的現役火箭相比,長征五號的運載能力也是出類拔萃的。
在這次關乎中國航天命運的發射圓滿成功後,一切都可以按計劃進行,沒有比這更令人幸福的了。
未來的道路註定不會平坦,但是,不管還要再承受多少困難,今天我們可以大聲說出這句話——
胖五加油!你會讓我們未來可期!
-
8 # 蕭美人
長征五號對我們有多重要??
那肯定相當的重要,可以說一發而定全身,如果我們成功了,當然也不回改變什麼,最多算是跟在了發達國家的後面,但是如果我們失敗了,那我們就是在科技上掉隊了,落後了連呼吸都是錯的,更不要說在世界上發聲了
-
9 # 農機人老張
長征五號,發射成功的意義是多方面的,首先在技術領域,長征五號的發射包含了中國多項高階技術,也包括了科研人員的不斷創新,提高了中國在航空航天領域自主研發和自我設計的水平和能力。推動著中國通訊事業的不斷髮展,為月球探測與火星探測做好基礎,為明年首次發射的長征五號乙型運載火箭提供保障,而長征五號乙型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將提高中國空間站的建設速度,使中國空間實驗更加規模化。長征五號的發射,同時也決定著中國未來許多年黨航天發展走向,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創造基調。
-
10 # 李狗國侃科技
非常重要!
發展太空資源是每個大國一定要做的戰略性舉措。
那發展太空第一步是要把人或者探測器送上太空吧
那送上去的第一步就是要發展火箭的運載能力,
以前最早我們東方紅1號可能就只能送一個光碟機上去
但是現在,
長征五號(Long March 5 Series Launch Vehicle)是目前我們國家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發射器。
這個運載最高可以到
25噸級
所以非常不錯了
相信中國在不遠的將來可以登上月球,登上火星,開始星際時代!
回覆列表
因2017-07長五發射失敗,對中國的航天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本來應該在2018年發的嫦娥五號和天宮實驗都被推遲了。影響和損失不可不為大,因此前天的發射成敗與否是對中國航天的一大考驗。中國航天人不負重望,圓滿地完成了這次發。讓華人鬆了一口氣,接下來的任務一個接一個,希望長五越走越順,為中國的杭天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