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家鍋鍋

    對於這個場景,作為一個70後的農民,多少還有點殘存記憶。

    那還是40多年前,當時的我是在湖北宜昌夷陵區分鄉鎮的一個山溝溝裡,那時還沒分田到戶,是農村生產隊集體化種植麥子。

    到了芒種時節,等麥子成熟後,就帶上鐮刀,方言(發鐮子),到地裡收割麥子。

    收割後,會在生產隊的公用道場上把麥子鋪上一層。太陽下暴曬半天后,生產隊長會讓每家每戶的勞動力,每人提上家裡的連枷,站成幾排不停的錘打麥子。

    因為麥子灰塵大,麥芒又卡人(方言),錘打麥子時,又正值大太陽下,汗水又多,讓人很不舒服。

    雖說全身不舒服,但也要忍著。因為麥子錘打後,就能分到一些麥子了,這樣就可以磨成麵粉,做各種美味的麵食吃了。

    麥子整乾淨了,裝袋後,生產隊長接著會讓每家的勞力,用揚叉把剩下的麥秸,找個固定的地方去堆麥垛子了。

    而村裡的小孩兒們,也包括當時的我,就會在麥場上瘋著玩。

    由於現在我們湖北宜昌幾乎不種麥子了,所以對錘打麥子的場景,恐怕也只有60、70後才會有點殘存記憶吧!

  • 2 # 悠閒60866

    70年出生,記得八幾年,家裡承包地裡收割小麥還是用鐮刀割,然後人力或馬車運到麥場。七八畝地的麥子加麥秸也是很大一堆的,很多人家的麥子也陸續運到了麥場,脫粒機還沒運到這個麥場,所以麥子要蓋上塑膠布在麥場存一兩天等機械。麥場在村邊,夜裡各家都派人看守麥垛,主要是防止火災,怕一年的收成付之東流。大人們白天都太累了,看守任務就交給我這樣小的十幾歲,大的近二十歲的孩子們。我們是很願意幹這個事的,在家裡吃完晚飯,帶幾根黃瓜,一個饅頭,半塊鹹菜當做夜宵到麥場值班了。晚上大家或聊天或在麥場跑著玩。。。挺晚的時候掀起塑膠布一角,麥垛裡一鑽,和衣而睡,一覺天明!

  • 3 # 馨蓮666

    農村,在7O年代與8O年代,打麥場是什麼場面呢?鐮刀掛霜露,人起伴五更。一片片的小麥,割倒裝車。老黃牛拉著吱嘎作響的小大車,走在農村的黃土路上。一車,兩車,三車…然後,翻曬。拖拉機在炎熱的太Sunny裡轟鳴著,不停的轉著圈圈。然後,翻上一遍,然後再壓。最後,終於順著風流把金黃的麥粒堆成小山。那種豐收的喜悅,沖淡幾天以來的勞累。

  • 4 # 德恆自然

    我願意回答這個問題。30多年前,曾是親身經歷者、參與者和見證者,每到麥季,學生還增加一個假期,叫“麥假”,這期間主要是參與收麥子、打麥子。記憶猶心的是:

    一是收麥準備。收麥之前,農村成年勞動力都要放棄外地的工作回到家中,準備收麥打場。這期間要完成收麥工具的準備,比如鐮刀、磨石、草帽、叉子、掃把、木銑等工作。還要準備好收麥場,過去都有固定場園,要提前收拾出來,平整好碾好,確保從地拉回麥來集中存放。這裡展現的應戰、信心。

    二是集中收麥。這個期間,天氣比較炎熱,過去沒有收割機,全是人工鐮刀,一般都是早起晚睡,加班加點完成,一般都是家庭以為單位,成年勞動力為主,集體作業,由一人領行,其他 人跟隨。這期間沒有固定作息時間,與時間賽跑,搶字當頭,防止下雨天影響收割,更防止過季之後收不完。到麥田裡,全是一派收割景象,人們不講究穿著,個個曬得黝黑,但幹起活來精神十足,因為它帶著一年的生活。利用業餘時間,運用地板車,一車一車地運輸,將收割好的麥子運到場園。這裡展現的是勤勞樸實能幹奮鬥。

    三是全力打麥。這是收穫的標誌,光收回來還不行。還要從麥杆上將小麥脫離出來,俗稱打場。最開始是用牲口,將麥子鋪在場園裡,用牲口拉著石滾來回碾軋,碾軋數圈後人們拿著叉了一遍又一遍地翻騰,只到把麥子全軋出來,把麥杆收在一起,把麥子籠在一起,利有有見天氣揚出來。後來有機器的時候,就充分利用晚上時間進行打麥,白天收割晚上打,利用好天進行涼曬。這個過程時間短、活集中,一切都要搶在前面。這裡展現的是收穫的喜悅。

    四是精神飽滿。收麥打麥是農民過去一年中最大的喜事之一,都期待有個好收成,不怕累不怕苦,各家比速度、比進度、比收成,比畝產、比誰家先打完,誰家先跺跺,那時還要交公糧。將最好的麥了涼幹後,按人均數量上交國家,交完公糧,跺完跺,麥子全拉回家標誌著收成結束。當吃上新小麥麵粉時更是喜出望外。由於工作量大、消耗體力大,這期間各家也是不斷改善生活。這裡展現的是豐衣足食的幸福勁兒。

    總之,那時的小麥豐收打麥滿滿的都是記憶,場景也十分好看,收麥和打麥時一些婦女還包上頭巾,男士還有的戴上眼睛,都在爭分奪秒搶農時,處處都是文化。

  • 5 # 朕在等你出1聯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陝西農民,我談談我對麥場的記憶。

    30年前,我是親身經歷,並且參與和見證者,記得每到收麥大忙季節,學校都要放5~10天的“麥忙假”。假期主要是參與收麥,打麥,拾麥等活動。

    收麥前幾天,外處打工的強壯勞力都趕回家,為夏收夏播作準備,他們在地頭選一個地勢比較高的地方作為堆放麥子場所,當地人叫“場”。提前把鐮刀磨快,捆麥繩,叉把,掃帚,架子車,木掀,推板,等都準備好,為順利碾打涼曬作好準備。

    把割倒的麥子拉到場上,攤平,不定時的多翻幾遍,為的是讓麥桔杆曬乾,好碾。把碾好的麥桔杆堆放一邊,趁著有風,把麥顆揚出來,推到一邊涼曬。等麥子曬乾後,再裝袋存起來。當然打下的這些麥子是要交公糧的,交完公糧後,到農戶手裡就沒有多少了,唉……

    不說啦,再說滿眼都是淚

  • 6 # 執著5462

    六十年代初,為了防止中蘇戰爭爆發,給老百姓減少傷害,國家號召城鎮人口進行戰備疏散,我們也隨著回到了老家。當時正是我們國家遭受自然災害時期,農村老百姓“食不果腹”是當時的真實寫照,凡是能吃的基本都吃了,甚至不能吃的,為了應急也吃了,如:把花生皮、穀子殼在碾子碾壓粉碎了,蘿成細面摻在其它面裡吃,甚至抽菸的人買不到菸葉,就把窩瓜秧(有的地方叫南瓜)曬乾了抽,又嗆人又要火,一袋煙要劃好幾根“洋火”(那時的火柴)。一種期盼叫望眼欲穿,每年的麥收就像過節一樣,大人孩子的心情是一樣的,都盼著有一個好收成,吃上一頓白麵餅,人人臉上都帶著一種喜悅,往日的愁眉不展一掃而光。眼看著地裡的麥子黃了,開鐮收割了,一片熱火朝天,人來車往,歡聲笑語,人們那個精神氣就別提有多爽了。我們跟著大人到地裡撿麥穗,撿到了順手還可以搓幾個麥穗吃。第一場打下的麥子分到了家家戶戶,麥粒還沒有十分乾就上了碾子,平時冷落的地方,一時間排起了長隊。日落西山,勞作了一天的人們回到了家裡,炊煙升起,灶火映紅了主人的臉頰,棉花籽油烙餅煎雞蛋是一種不可多得享受,整個村子的上空都瀰漫著一股油香味,沁人心肺。晚上為了防止壞人破壞、失火、小動物偷吃麥子,需要有人看麥場,我就跟著大人去看場,睡在一個用麥捆搭起來的茅屋裡,躺在裡面,聞著麥香,聽著不遠處傳來乘涼人們的歌聲“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裡穿行,晚風吹來一陣陣快樂的歌聲,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很快就睡著了,第二天一早醒來,看到兩個被抓住來偷吃麥子的小刺蝟拴在了碌碡上,知道看場的大人一夜也沒有睡覺。那樣的感覺一生只有那一次。

  • 7 # 莫忘初心242650426

    曾經的"麥場文化",是時代賦予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具有鮮明特徵和博大的文化內含。

    看似是辛苦付出的繁重體力勞動過程,卻包含著大智慧,是巧勁加苦力,一年一度指種望收,企盼收穫勞動成果的集中展示。

    小麥上場,顆粒歸倉。金黃色的小麥人工收割成捆之後,運輸到打碾場上,經過涼曬,乾溼把握拿捏得當,再將麥捆層層疊疊摞成小山丘似的大麥垛,再待打碾。

    要將幾十、甚至近百畝小麥摞成大麥垛,是為了向空間要地方,而不過多的擠佔場面。摞麥垛需要"垛把式"帶上輔助勞動力,在麥垛上有次序壓茬,逐漸向空中延伸。

    麥垛周圍設幾個點,搭成若干個平臺,形成傳遞鏈條,將場面上運送到的麥捆,用木叉、鐵叉依次向麥垛上投送。

    那種高溫天氣下的高強度體力加技巧勞作,可以很明顯的區分出勞動技能與體力的強弱,其中浸透了辛苦的汗水,卻富含豐收的喜悅心情。

    只是遇到雷雨天氣,龍口奪食的節奏,是在爭分奪秒與"龍王爺"賽跑啊!稍有遲緩麥捆淋雨泡湯太麻煩了。

    還有,有些摞垛技術不嫻熟者,完全有可能在摞垛的過程中,造成坍塌,溜垛,以及勾縫收頂處理不好,進水造成垛內發燒,小麥發汙黴變,受到損失。

    (網路圖片)

    凡是名不符實的"垛把式",來年不是上不了垛,就是幹其他次要的非技巧苦力活了。

    那種勞動場景,已經時過境遷,成為了不復存在的歷史,但是,過來人至今記憶猶新!

    (網路圖片,與那種情景照片小巫見大巫,一時無法找到)

  • 8 # 使用者戀土

    在土地承包之前,集體生產,夏天打麥子,真是熱火朝天。

    兩排為一組,翻麥子的穿梭在中間,兩邊連蓋像電扇,隨風轉。打在麥子上有節奏感,配合得很和諧,都望麥子早點幹。

    打麥子不怕火燒天,汗流浹背心裡歡。

    要是暴風雨來襲,忙得上跳下串,刮的刮,掃的掃,搬的搬。雨水汗水混在一起,再忙再累笑開顏。

    回想當年打麥子場面,愛惜糧食,莫浪費才心安。

  • 9 # 江上風視點

    回憶過去生產隊時期,農村夏天收麥子打麥子的場景還歷歷在目、記憶猶存。

    那還是70年代的大集體,還未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村現在的村過去叫生產大隊,村民小組過去叫生產小隊,大隊上面分別是公社、區和縣。那時我還在讀初中,每逢星期天放假回到家裡,在平常幫家裡上山砍柴,農忙時就幫家裡幹農活掙工分。我記得我那時的一天工分是5到6分,農村一個滿勞力幹一天農活小隊記工員記10個工分。

    在小麥成熟收割季節,天氣比較炎熱,為了搶時間收割(主要是怕天下雨),整個生產小隊召集全部人馬,實行兵團作戰,由隊長統一指揮安排。各家各戶都要準備好收割用的鐮刀(土話稱沙鐮)、捆麥子的草繩子(土話稱要子)和挑麥子的專用木擔(土話稱衝擔)等農具。早上天剛亮都要趕到田間地頭,勤快的就用土壺帶上一壺茶,不想帶的就找田間小溪喝上一口。早中晚三頓飯統一收工各自回家燒飯解決,那時農村貧富差距基本不大。雖然當時吃的口糧並不充裕,而且大集體幹農活也很辛苦,但農民們的豁達勤勞都寫在了臉上散發在田間。

    麥子收割的時間必須要在幾天之內完成,因為是山區,沒有機耕路,更沒有任何交通工具,所有收割好的麥子只能由人工肩挑到隊裡的打麥道場。

    打麥子更是那時農村的一道風景線。量少時用牛拉著石滾在道場鋪好的麥子上反覆碾壓完成,量大時就用機械脫粒。脫粒機是由電動機用皮帶傳動的,雖然效率遠遠高於石滾碾壓,但需要的人工數量大,而且脫粒時塵土飛揚速度快極其辛苦,需要安排兩班人馬輪番休息上陣。由於白天氣溫高,一般大都安排在夜間進行。而每班人員需要分成三個小組,一組負責脫粒機前的麥子輸送,一組負責脫粒機後的麥杆及時清理,另一組則負責脫粒機脫粒完成後麥粒的運轉。整個流程一條龍,分工合作,緊張有序。每一小組人員必須齊心協力,密切配合,否則就會影響到整個流程的順利進行。打麥子的活儘管沒有割麥子和挑麥子苦,但用機械打麥子要求高、灰塵多、手腳不停和人海戰術,確實很累。往往在打麥子的時候是通宵達旦,中間休息幾次,由生產隊派人用清水煮點自己做的麵食作為夜宵(土話稱過暗或打肩),直到黎明時分收工回家休息,個個累得人困馬乏、精疲力盡。而我們這些學生孩子,也積極參與到了割麥子和打麥子的農活中來。

  • 10 # 田間裡的那些事兒

    真是童年最難忘的記憶……

    六月地裡黃燦燦的一片麥子

    以前根本不知道還有提前打場這回事,現在才明白那時候父母是那麼的辛苦……

    首先得把麥場裡的草鋤乾淨,那時候麥場裡全都是草

    處理成這麼幹淨就可以了

    然後用水悶場(為了使麥場變得瓷實,以防止碾場的時候小麥鑽到土裡)

    然後在上面鋪些麥杆,用石磨把麥場碾平

    晾幾天後就可以開始收麥子啦!

    每個地方收麥的方式都不一樣,我們陝西大荔就用鏟子鏟

    那時候最不喜歡收麥子了,因為每次收小麥都正好是放假過六一,現在卻再也沒有那機會了……

    大人們用叉把麥子全堆起來挑到車上,小孩子們就負責上車踩麥

    小時候又喜歡踩麥又害怕踩麥,喜歡是因為可以站的高高的,害怕是因為踩小麥特別扎呀,而現在卻有些懷念

    不一會兒就拉滿一車了,繩打好拉到場裡去咯

    母親在撿剩下的麥子

    麥子拉到場裡後全部攤開

    然後就開始碾麥啦,那時候基本都是用的三輪或者四輪,開這個可不好掌握啊

    炎熱的夏天總少不了解渴的冰棒和啤酒

    碾幾次後就開始挑上面的麥杆

    用挑麥杆的工具把麥杆堆稱一個大麥垛,推好後孩子們都喜歡在上面跳來跳去

    然後把剩下的推到一起準備揚麥

    揚麥得在有點微風的時候揚,揚麥也是個技術活呀

    不一會兒麥粒就分出來了

    然後就開始裝袋啦!每次見裝袋就想逃跑,那個土腥味兒,現在卻再也聞不到那種味了

    剩下的麥粒母親用篩子處理乾淨,那時候收麥的工具也特別多

    一會兒就裝滿幾袋子了,也裝收穫了一年豐收的喜悅

    那時候特別調皮,總喜歡把裝好的麥子推倒在上面玩,麥場也好像我們得遊樂場一樣

    裝好後就回家了,天也逐漸黑了下來

    都是滿滿的回憶啊,而現在卻再也回不去了,那時候的我們雖然沒有像現在的孩子生活這麼豐富,但卻是那麼的有趣,至少不是每天以手機陪伴……

    只希望把這份難忘的回憶留下來,不管是自己、孩子以後看的時候都能想起我們還有過這樣有趣的童年,讓大家知道,農民是真的很辛苦

    下面這個是完整版的影片,大家可以看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國重飛的實力相比成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