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習品歷史輝煌人生
-
2 # Y路程
在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發明有火藥、指南針、造紙術和印刷術。這四大發明對中國乃至世界的科技文化等有著深遠的影響。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到底哪個最有用?讓我們來分析下:
其一:火藥
火藥是我們人類最初掌握的第一種爆炸物,它起源於我們中國古代的煉丹術。在古代有一種人叫煉丹術士,利用硝、硫及金石藥物煉製長生藥,但長生藥未煉成意外得到一種易燃易爆物品-火藥。最初在唐代火藥就有各種運用,到了明朝則最廣泛,最長見的煙花,火炮,火銃等,可以說火藥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步,至今對人類還有著巨大的貢獻。
其二:指南針
指南針,我記得在小學就有介紹,是利用地球磁場使磁鐵具有南北指向的性質。從而製成一種指向儀器。如司南之勺,在戰國時期就出現了。到了明朝將指南針用於航海,鄭和下西洋,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就只能靠指南針來辨別方向。指南針的發明與運用對當時的經濟文化交流起了極大作用。
其三:造紙術
在中國古代還沒有造紙術之前,都是用竹簡、動物皮、布等來進行書寫。這些材料對於古代普通人來說是昂貴的,而且不便於攜帶。東漢時期,蔡倫發明了造紙術,利用樹皮、漁網等原材料,經過挫、搗、抄、烘等方法制成了紙,這就是現代紙張的老祖宗。方便攜帶,佔用空間小,對歷史記錄及流傳有深遠的意義。
其四:印刷術
印刷術最早出現與唐朝,畢昇在印刷術的基礎上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活字印刷術是將字刻在事先印刷出單個的文字模板,然後按照要列印的文章把字找出來,排在固定的字盤裡,最後塗上墨水印刷就可以了,印刷完來之後將字模拿出來留著下次使用。印刷術的出現極大減輕的人力,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和進步。
綜上所述人類的四大發明,對我們人類都很重要,但無法說出哪個最有用,因為它們都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對人類的進步和文明都有巨大貢獻。各位看官你們說呢?
-
3 # 沒有雨傘的人要努力
我們從小就被告知中國古代有四大發明,它們分別是:火藥、活字印刷術、指南針、造紙術。這四種發明對古代中國乃至古代世界都是影響巨大的。
鴉片戰爭,西方人用華人發明的火藥敲開了中國的大門,用華人發明的指南針開啟了航海新紀元,夥子印刷術和造紙術在中國和西方世界也得到了廣泛應用,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但是這四大發明哪一個的影響力更加巨大一些呢?其實一時間也是難分伯仲的,畢竟這四大發明對後世都是影響巨大的。
在大航海時期,人們常常會在茫茫的大海中迷失方向,許多的人對大海是有一種由內而生的畏懼感的。許多Nautilus因為在一望無垠的海面上迷失方向而失去生命。15世紀,葡萄牙國王想尋找一條通往東方印度的航道,於是派著名Nautilus迪亞士為首的探險隊從葡萄牙沿非洲兮海岸線航行,到了好望角發現前面一眼望去是茫茫的大海而不敢繼續前進。對於這些開闢新航路的人來說,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可是幫了他們的大忙了。
至於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和蔡倫發明的造紙術對後世的影響就不言而喻了,沒有他們的發明中國文化可能都沒有這麼瑰麗。在他們的發明出現之前,人們的書寫、閱讀等都是極不方便的。以前人們把文字刻在竹簡上,每次出門都是挑一籮筐竹簡的。而且生產竹簡和刻字在竹簡上工程量也是巨大的。他們的發明為中華文化加上了濃重的一筆。
蔡倫,東漢宦官,現湖南耒陽人,迄今為止都是我們耒陽人的驕傲。現在去耒陽遊玩隨處可見以蔡倫名字的命名的街道、公園、學校、道路、旅遊景點等。其中蔡倫竹海在湖南也是小有名氣的,每天傍晚湖南天氣預報報衡陽的時候出現的風景畫面就是耒陽的蔡倫竹海。
好像話題稍微扯的有點遠了,言歸正傳,這四大發明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小編覺得是造紙術。沒有蔡倫發明的造紙術,中華文化就沒有這麼瑰麗,許多先哲的思想就難以流傳下來。中華可能都難以在中華大地上五千年屹立不倒。對於外來侵略者,我們總能憑藉自己燦爛的文化把敵人同化,最終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於它的文化是息息相關的,毀滅一個國家先是要從它的文化開始的。所以小編覺得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造紙術影響最遠和最有用的。
-
4 # 一復百印
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藥”?
一、造紙術
二、印刷術
三、指南針
四、火藥
以上只限於日常常用的排序。
如果說哪樣最有用?這得隨環境的改變而改變。
如指南針,它給人類指明瞭方向,讓我們有目的前進,是人類不可缺的工具。
火藥:它給我們消滅外域侵敵,確保人民不受欺凌。
-
5 # 阿暉推書
我們都知道四大發明分別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
這四種發明每種都是都世界影響甚大。
1.造紙術的發明使得知識更好的傳承與交流也打斷了古代貴族對知識得壟斷,讓普通人也能學習。後來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紙張成本更低,質量更好,也是自漢以後歷史記載保留更加清晰也更加詳實,這與蔡倫改進的造紙術不無關係。
2.指南針的發明對於航海得作用也是不用多說得。皇帝與蚩尤一戰、鄭和下西洋、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等都是離不開指南針的,沒有指南針可能也就沒有我們現在發達的海運與世界更好的認知。
3火藥的發明不考慮戰爭得方面,只說工程與現代科技也是不可替代得,衛星發射、月球登入、開山修煉,都少不了火藥的應用,有了火藥我們人類才得以飛向太空,踏上月球。
4.印刷術得發明使得知識傳播與推廣的成本降低,讓全民學習讀書可以實現。不說別的如果沒有印刷術單就中國小學的課本就不可能做到人手一套,全民識字也會是鏡中花水中月。
單看每一種發明都是不可或缺得,想要說其中哪種最重要得話,我認為還是造紙術。
世界上最重要得是什麼?是知識,造紙術得發明使知識更好的流傳下來和更好的交流,其他發明都是知識得積累量變得來的,沒有任何能影響世界的發明是靠閉門造車與不依靠前人智慧而得來的。
我們最為熟知得物理大爆炸,就是知識累積到一定程度,透過一些天才的科學家互相交流互相影響才得以面向世人!
如果沒有造紙術的發明這一切都不會發生,我們現在可能還處於古代,還處於刀耕火種得生活方式,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看著天吃飯。現在的我們豐富多彩的世界離不開造紙術。
-
6 # 半封情書
指南針、火藥、造紙術、印刷,之所以被稱四大發明並不是像某些美國網友認為的中國古代除了四大發明也就沒啥了。這個理念最早是由英國漢學家李約瑟提出的,他認為這四項發明對世界的經濟、政治、文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四大發明哪個最有用?跟發明本身無關,而是由時代決定的。
第一:火藥
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有火藥的出現了,古代帝王為求長生不老而尋丹藥。煉丹師機緣巧合之下化學合成了火藥。現在多用於軍事,槍彈、導彈的能源裝置。締造了軍事力量的基礎,以戰止戰,正因為防禦手段的強大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和平。和平是一切社會發展的基礎,火藥的作用應排在首位。
第二:指南針
又稱“指北針”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對磁性物體的傑出應用,古時多用於占卜(司南),現多用於航海、測量等領域。作為大航海時代的起源,指南針為人類對世界的探索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第三:造紙術
第四:印刷術
印刷術起源於唐朝,宋仁宗時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當時卻為廣泛得到使用,先後傳於北韓、日本直至傳往歐洲。經德華人改良後,促進了歐洲出版業的發展,也為歐洲的現代化作出了大量的貢獻。
-
7 # 使用者103636069932
我們從小就被告知中國古代有四大發明,這四種發明對古代中國乃至古代世界都是影響巨大的,它們分別是:火藥、活字印刷術、指南針、造紙術。
古代中國用發明的火藥製作了槍械、大炮,用發明的指南針開啟了航海新紀元,活字印刷術和造紙術在中國和西方世界都得到了廣泛應用,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
但是這四大發明哪一個的影響力更加巨大一些呢?
其實一時間也是難分伯仲的,畢竟這四大發明對後世都是影響巨大。
在大航海時期,人們常常會在茫茫的大海中迷失方向,許多的人對大海是有一種由內而生的畏懼感的。許多Nautilus因為在一望無垠的海面上迷失方向而失去生命。
對於這些開闢新航路的人來說,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可是幫了他們的大忙了。
鄭和下西洋船隊的每艘船上,均配有羅盤,由二十四名官兵掌管航2113船的方向,這種羅盤的精度很高,採用二十四個方向,各以天干地支與八卦五行命名,標記方位,這是當時最先進的航海技術。
《本草綱目》中就提到火藥能治瘡癬、殺蟲,闢溼氣、瘟疫。火藥的配方由煉丹家轉到軍事家手裡,就成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黑色火藥。
宋朝的時候,人們將火藥裝填在竹筒裡,火藥背後扎有細小的“定向棒”,點燃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裡的火藥迅速燃燒,產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飛向敵陣爆炸,這是世界上第一種火藥火箭。
以後又發明了火槍和槍,這些都是用竹管制成的原始管形火器,是近代槍炮的老祖宗。
至於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和蔡倫發明的造紙術對後世的影響就不言而喻了,沒有他們的發明中國文化可能都沒有這麼瑰麗。
在他們的發明出現之前,人們的書寫、閱讀等都是極不方便的。以前人們把文字刻在竹簡上,每次出門都是挑一籮筐竹簡的。而且生產竹簡和刻字在竹簡上工程量也是巨大的。而畢昇和蔡倫的發明為中華文化加上了濃重的一筆。
這四大發明中最有用的,我個人覺得是造紙術。
沒有蔡倫發明的造紙術,中華文化就沒有這麼瑰麗,許多先哲的思想就難以流傳下來。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與它的文化息息相關,毀滅一個國家先是要從它的文化開始。當一個國家的文化消滅殆盡之後,這個國家就真正徹底死亡了。
-
8 # 史過境遷客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個人認為“四大發明”都非常重要,它們共同推動了古代中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同時,在經由各種途徑傳播到西方世界後,也對世界文明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影響。最後,其中那項最重要呢?那麼我選指南針的發明,把它排在首位。
那何謂四大發明?乃指南針、造紙術、火藥、印刷術等四種發明也。最早由西方學者提出,且只有指南針、印刷術、火藥這三項發明,被稱為“三大發明”。後經英國曆史學家李約瑟發揚光大,併為中國歷史學家所繼承,才最終形成了“四大發明”的概念。在如今的中國,“四大發明”代表了古代中國的科技成就,變得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亦體現了中國對世界的科技貢獻。
“鄭和下西洋”,之所以七下七回,應當也是藉助了“指南針”這件大“利器”,才能暢行無阻,一路順風,為後世的航海活動指明瞭前進的方向。“指南針”的發明,有力的支撐了“地理大發現”的進行,為西方Nautilus的活動提供了條件,更是促進了人們對世界的探索。同時,加速了世界一體化的步伐,有利於世界人民的交流與融合。由此,“指南針”成了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一個工具,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大發展、大進步。
另外,其餘的三項發明也都在不同領域、方面,深刻影響了中國以及世界的發展變化。“造紙術”的發明,帶來了“書寫革命”,改進了書寫的載體,並促進了人類文化的發展。而“火藥”的發明,標誌著“熱兵器時代”的到來,進而預示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即將到來。至於“印刷術”的發明,則打破了統治階級對“知識的壟斷”,讓平民有了接受教育的機會,並最終促進了人類文化的傳播。
總之,“四大發明”對中國和世界都有重要的影響,是人類科技文化發展上的一個里程碑。 -
9 # 歷史的天空絢麗多彩
指南針,造紙術,火藥,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各有各的用途,要說對人類文明貢獻最大的應該是造紙術。
紙的用途非常廣泛,尤其對文化的傳播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造紙術的發明,促進了文化交流和教育的普及,為人類文明程序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造紙術發明以前,文字都是寫在竹簡上的。一塊竹簡只能寫幾個字,一部書要用很多竹簡,用繩子穿起來便於閱讀,非常笨重。既不方便閱讀,又不方便攜帶。閱讀量都是用斤計算,秦始皇辦公平均每天批閱60斤的竹簡。學習,辦公成了繁重的體力活,不利於先進文化的交流和傳播。其它用於寫字的綿帛等材料輕便,但價格昂貴,不是普通人能用得起的。
蔡倫發明改進了造紙術。因為紙張價格便宜,普通人也能買得起書,使文化學習更加普及,紙製的書籍又輕又小,方便人們隨身攜帶隨時學習。直至今日,紙在人類生活中還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個人認為紙是最有用的。
指南針,火藥,印刷術的傳播也離不開紙張。
-
10 # 同是夜歸人
四大發明的說法最早並不是華人提出的,而是傳入西方後由西方學者提出,四大發明的評選本身就帶有西方視角,西方人把他們看作推進資產階級程序的重大發明。
就像馬克思提到:"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了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槓桿。"後來來華傳教士、漢學家艾約瑟又在上述三大發明中加入造紙術。因為造紙術的發明為人類文明文化的傳承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不僅僅是在當時。
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講,如果要評選一個最重要的發明,我覺得應該是造紙術或者印刷術,因為他們把歷史上人類的文明得以傳播傳承。有了經驗和知識的積累,才能創造更先進的文明。
一、造紙術
造紙術的發明相對於其他三大發明更早。在中國出現應該是不晚於西漢初年,但是真正得到改造和發展是在東漢時期。當時蔡倫對造紙術進行了改造, 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炒、烘等工藝製造出了紙。這種紙,原材料容易找到,製作工藝又簡單,紙的質量還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所以在當時世界範圍內得到了廣泛傳播使用。造紙術的發明和改進,使得文字的傳播更加的便捷,促進了知識和文化的傳播傳承,人們再也不用像春秋時期的孔子一樣載著一箱一箱的竹簡書出門了。
二、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最早源於北宋年間的畢昇發明的泥活字。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相比雕版印刷,活字印刷術的優點:雕版印刷刻板費時費工,大部頭的書往往要花費幾年的時間,存放版片又要佔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會因變形、蟲蛀、腐蝕而損壞。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書,版片沒有了作用。此外雕版發現錯別字,改起來很困難,常需整塊版重新雕刻。活字製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準備好足夠的單個活字,就可隨時拼版,大大地加快了製版時間。活字版印完後,可以拆版,活字可重複使用,且活字比雕版佔有的空間小,容易儲存和保管。這樣活字的優越性就表現出來了。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為近代印刷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為傳播知識和促進世界文明的發展起到了重要做用。
三、火藥
中國是最早發明火藥的國家,隋代時,誕生了硝石、硫磺和木炭三元體系火藥。黑色火藥在唐代(9世紀末)時候正式出現。火藥是由古代煉丹家發明的,從戰國至漢初,帝王貴族們沉醉做神仙並長生不老的幻想,驅使一些方士與道士煉"仙丹",在煉製過程中逐漸發明了火藥的配方。唐代煉丹家於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首創了硫磺伏火法,用硫磺、硝石,研成粉末,再加皂角子(含炭素)。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又創狀火磯法,用硝石、硫磺及馬兜鈴(含炭素)一起燒煉。這兩種配方,都是把三種藥料混合起來,已經初步具備火藥所含的成分。
中國率先發明瞭火器,但是在後期火藥的發展及應用上逐漸落後於西方。火藥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歐洲人改良火藥配方後製造了更為先進的火器,使得在歐洲反抗封建統治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歐洲殖民過程中,清政府治下閉關鎖國的中國嚐到了先進火藥武器的威力。
四、指南針
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前身是司南。中國是世界上公認發明指南針(Compass)的國家。指南針的發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由於生產勞動,人們接觸了磁鐵礦,開始了對磁性質的瞭解。人們首先發現了磁石吸引鐵的性質,後來又發現了磁石的指向性。經過多方面的實驗和研究,終於發明了實用的指南針。最早的指南針是用天然磁體做成的,這說明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很早就發現了天然磁鐵及其吸鐵性。據古書記載,遠在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正處在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大變革時期,生產力有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農業生產更是興盛發達,因而促使了採礦業、冶煉業的發展。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人們從鐵礦石中認識了磁石。最早的指南針是司南。
-
11 # 人生如狗99441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每一項都對人類歷史的前進和文明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要說那個最有用的話,我覺得還是指南針。有了它,人們能夠方便地進行各種定向;有了它,人們南來北往,東進西去都能準確到達;有了它,鄭和才能順利下西洋,有了它,我們的先民得以赴南洋;有了它,麥哲倫才能發現新大陸……。到了近現代,指南針的作用更是百倍提高,全球各行各業特別是海陸空交通方面幾乎完全不開指南針了。現在,儘管人類已經進入衛星導航的時代,但人們依然離不開指南針定的作用。未來它還將長期存在於人們的生產生活中。
回覆列表
我認為造紙術是最有用的,記錄歷史文明。印刷術在人類進入資訊化時代之前,這可能是唯一的廉價高效傳播知識和思想的方式。紙出現以前,西方用羊皮紙,東方是絲綢,絹或者竹簡上燒錄資訊,非常昂貴和低效。
自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以來,千百年來造紙的原理沒有改變。人類要進入工業革命,知識的廣泛傳播是必須的。但是西方即使拿到中國的紙張也無法逆向推理出這是怎麼造的。
可以說沒有東方文明的紙張,人類幾乎不可能開啟工業的大門。這是古代中國為人類做出的巨大貢獻。其實老祖宗的四大發明,千年來基本原理都沒有什麼提高改進的餘地。
近期《清平樂》熱播,加上王凱演得十分出色,迅速把其中的宋仁宗趙禎演得活了起來,實際上,真實的宋仁宗,實際上他也就是一個居於深宮,很少出京微服私訪的一個古代中國皇帝而已。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皇帝,在他短短的四十二年的任期內,卻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的很多重要的事情。尤其是科技方面。
我們知道,宋朝因為極其重視文教事業,尤其是學術文化的成就極高,明人宋濂“自秦以下,文莫盛於宋”。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宋代的科技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尤其是在宋仁宗的短短的四十二年的時間內。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有三項發明均出現在趙禎時代。足見這個皇帝有多麼重視科技了。
第一個,火藥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兩宋時期火藥就被當作武器來使用,這是冷兵器時代的一次飛躍性的進步。在宋代書籍中就有詳細記載火藥的配方,經過不斷的試驗和戰爭實踐逐漸規範化,這項技術至少比歐洲領先三個世紀。在中國第一次完整地刊載火藥的配方和製造工藝的就是仁宗時期編撰的《武經總要》一書。這是一部什麼書呢?這是一部集當時集古代兵器之大成的百科全書式兵書。誰讓編寫的?
就是宋仁宗趙禎。全書共四十卷,在第十一、十二卷中記載了火藥配方。我們知道,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就是黃袍加身得來的皇帝,對於軍隊十分注意,建國後,立即以杯酒釋兵權的方式解決了軍官的軍事權力,同時也大幅度提高文人在國家中的地位,軍人地位下降,防止出現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故事重新出現。但是隨著宋朝與周邊國家的交戰,宋仁宗開始認識到“國事在戎,設營衛以整其旅”的重要性。於是,趙禎為提高軍隊戰鬥力,讓人編寫了《武經總要》這本書。
《武經總要》這部書的內容非常豐富,包括了軍事理論與軍事技術兩大部分。該書對於軍事制度、軍事組織、步騎訓練、用兵選將、行軍宿營、古今陣法、戰略戰術、武器裝備的製造以及使用,軍事地理、歷代用兵例項,更有甚者,還有陰陽星佔在軍隊中的應用等各個方面都有論及。該書有很大的篇幅描述了一些軍事武器的製造,更為重要的是,在營陣和武器裝備這兩部分中都附有大量、詳實的插圖。這對於軍事作戰,無疑是十分有用的。
第二個發明,指南針。我們知道,宋代海外貿易興盛,沒有所謂的“閉關鎖國”,加上當時的造船技術領先於世界,指南技術應運而生,指南針一經發明,立刻應用於航海,使船隻獲得了全天候航行的能力,是航海技術的一次重大改革。指南針第一次見於沈括《夢溪筆談》。這是一部什麼書呢?《夢溪筆談》是仁宗時期的著名文人沈括所編寫的的筆記體著作,大約成書於1086年~1093年,這部書收錄了沈括一生的所見所聞和見解。
沈括(1031-1095),錢塘人,字存中,嘉祐間擢進士,提舉司天監,累官翰林學士、三司使,博學能文,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科學家。他編著的這部《夢溪筆談》給後世留下了諸多的科學故事。沈括在《夢溪筆談》的《補筆談》第三卷中《藥議》中記載道:“以磁石磨針鋒,則銳處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同。”可以說這是世界上關於地磁偏角的最早記載。這也比西方早了四百多年。
因為西方直到公元1492年哥倫布第一次航行美洲的時候才發現了地磁偏角,比沈括的發現晚了四百年。沈括不僅記載了指南針的製作方法,而且透過實驗研究,總結出了四种放置指南針的的方法:把磁針橫貫燈芯、架在碗沿或指甲上,以及用絲線懸掛起來。最後沈括指出使用絲線懸掛磁針的方法最好。仁宗時期的第三個發明,也就是活字印刷技術,這是布衣發明學家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畢昇是北宋公元1041年到1048年間的一個平民,關於畢昇的籍貫以及一生的主要活動均不可考證。畢昇死亡之後,畢昇所發明的活字印刷術被沈括的堂兄弟與侄子們得到。這樣一來,我們可以在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找到關於畢昇發明活字印刷的技術。
實際上由於畢昇乃一介平民,關於他及其活字印刷術記載者不多,也只有《夢溪筆談》中才有。《夢溪筆談》卷第十八《技藝》中詳細記載了宋代慶曆年間(1041-1048)畢昇所總結的活字印刷術的情況。其意義影響深遠,因為活字印刷術補償了雕版印刷術的欠缺,節約了許多人力、物力與財力,相當簡便快速。
畢昇始創的膠泥活字印刷術,用書籍的大批印刷更好的便利。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術成長史上一項重要發明。最後還要補充說明的就是,宋代最聰明的兩名科學家——蘇頌與沈括(蘇頌發明了世界最早的自動天文鐘“水運儀象臺”,沈括則是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無不涉獵的天才),都成長於趙禎時代仁宗時期人才之盛,歷史上幾乎沒有一個時代可以與之相提並論。
對此種現象,仁宗時期的名士蘇軾曾經說過:“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搜攬天下豪傑,不可勝數。既自以為股肱心膂,敬用其言,以致太平,而其任重道遠者,又留以為三世子孫百年之用,至於今賴之。”即使到了明代,李贄也感嘆說,仁宗一朝,“鉅公輩出,尤千載一時也”。宋代可謂是中國有史以來科學技術最強盛的朝代,尤其是宋仁宗趙禎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