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關河五十州
-
2 # 天山月3
唐人杜牧詩曰:“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也許沒有實現銅雀鎖二喬才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遺憾!
有人說曹植的銅雀臺賦中的二橋被人誤讀或誤解,《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為挑起周瑜對曹操的仇恨,故使伎倆,才把二橋釋為二喬。
但周瑜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相信周瑜會千方百計搞到這篇賦,親讀才會相信。即然賦中是鎖的二橋而不是二喬,那杜牧為什麼要寫"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呢?是杜牧也把二橋理解為二喬了?這恐怕是不太可能。杜牧是大家,寫詩工整、嚴謹是一貫的,尤其是他的七絕詩,稱的上名家、名作千古流芳。但可以肯定杜牧沒有看過《三國演義》,不會受它的影響。再有一個可能是這首讀史不是杜牧寫的,是明後人看了《三國演義》受到啟發後寫的。寫著寫著就跑題了,抱歉!
-
3 # 劉坤忠120
曹操一生雄才大略,用人不拘一格,辦事我行我素,不懼神鬼,敢掘墳盜墓以資軍用。。。曹操自公元184年積極戰黃巾,義無反顧地參加討伐董卓,願為國效力,願為漢室盡忠。195年,獻帝東歸,曹操從楊奉韓暹手中奪取獻帝,迎幸許昌。曹操依照漢制,自受封驃騎將軍,讓大將軍職位與袁紹,貌似低調,實應權謀,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先後攻徐州,敗劉備,滅呂布,破袁術,佔領徐州、淮南、豫州、司隸、兗州廣大地區。由於長年戰亂,加上天災人禍,曹操佔領區糧食奇缺,民不聊生,勢力遠不及冀州袁紹。2OO年,袁紹與曹操決戰官渡,袁紹以雄壯之師力壓曹操,曹操運用謀士的智慧,斬殺了先鋒大將顏良文丑,燒燬了糧草重地烏巢,收服了偷襲大營的高覽張郃,袁紹大敗全輸,退回鄴城,從此一病不起。曹操贏得了官渡之戰勝利,徹底改變了北方局勢,三年後袁紹去世,三個兒子爭奪冀州之主,兄弟相殘,曹操見時機已到,先消滅袁紹長子袁譚,打敗三子袁尚,將袁熙袁尚從幽州逐至遼東,遼東太守公孫康將二袁首級奉上。曹操順勢平定遼東,擊敗北方烏桓,張遼斬了冒頓,北方局勢安穩,至207年,曹操統一了北方。2O8年,曹操廢三公,自封為丞相。此時的曹操雄據北方,兵強馬壯,意在平定天下。是年春,曹操舉兵南下,荊州劉琮不戰而降。曹操派兵追逐南下的劉備,將劉備趕至江夏的樊口,曹操並沒有將劉備趕緊殺絕,使劉備有了復甦的機會。曹操回襄陽縱情歡歌,一面傳檄東吳歸順,一面加緊訓練水軍,預備以武力征服孫權。曹操憧憬著美好未來,平定天下指日可待。不想出現孫劉聯盟,將曹操大敗於赤壁,曹軍全軍覆沒,曹操只帶領少數殘兵敗將逃回許昌。曹操忤逆朝廷,欺壓百官,曹操敗回,北方反曹呼聲高漲,曹操只得將重兵駐守許昌,以及陪都鄴城,一面鎮壓各地反抗。。。曹操在北方休整三年,將赤壁失敗歸咎於百官,競然自立為魏公,想學安漢公王莽。遭到曹操主謀荀彧及崔炎等極力反對,荀彧的本意是借曹操之力匤扶漢室,但看走了眼,荀彧反對無效,無奈以身殉國。曹操不敢正視江南,但要平定西北。212年,曹操兵進潼關,由於曹操幾年休養,疏於戰事,遭到馬超的迎頭痛擊,打得曹操割須棄袍,幾近喪命。曹操重整部置,步步推進,在渭水與西涼軍對峙,曹操採用謀士賈詡的反間計瓦解馬超與韓遂的關係,使馬超韓遂反目成仇,曹操大敗西涼軍。曹操佔領涼州隴西,向漢中逼進,漢中太守張魯自認為無力抗拒曹軍,率部投降曹操。在曹操休養征戰隴西的幾年裡,劉備勢力迅速發展壯大,立足於荊州,在214年又打下了成都,佔領了益州。孫權也穩定了江東,水陸兩軍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三國鼎立,已成局面。。。得隴望蜀,可曹操不是這樣想的,漢中遠離中原,地偏人稀,毫無資源,軍隊後勤補給十分困難,隴西涼州地區民風剽悍,遠離中原的少數民族隨勢多變,難以控制更不會協助。曹操坐鎮漢中,只派曹洪張郃試探性進攻西川。劉備215年率軍到荊州解決了與孫權在荊州的地盤問題,及時返回成都,派張飛魏延迎擊張郃,將張郃打得大敗而歸。217年,劉備率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魏延、法正等精兵強將與曹操爭奪漢中,兩軍交戰,各有勝負,雙方對峙半年,曹操覺得素然無味,以"雞肋”之故斬了主簿楊修,怒責夏侯惇,曹操留夏侯淵及張郃郭淮守漢中,自引兵回長安。曹操在長安時令工部復修洛陽,因洛陽地處中原腹地,是龍蟠虎踞之地,更是自東周東漢以來千年古都,空曠的許昌和狹小的鄴城無與倫比,曹操還是想以洛陽為都城,中原才得以安穩。曹操的主力不在漢中,劉備收拾夏侯淵是遲早的事,法正佔領漢中制高點定軍山,令黃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陣斬了夏侯淵。曹操從長安復回爭奪漢中,但劉備盛勢難敵,曹操只得放棄漢中,引兵而回。在洛陽的建造中,宮殿因缺主樑一根,長需六丈,監工尋得洛陽城外有一梨樹粗有三圍,高有數丈,符合造粱所需,曹操令士兵砍伐,刀斧不入,皮下滲出血液。曹操大怒,令人引至,拔劍連砍,鮮血四濺,曹操不信這個邪,令士兵全力砍倒。時夜,曹操夢見一白髮老頭持劍向頭上砍來,大呼,吾乃梨樹神也,汝大逆不道,私造宮殿,妄想篡漢,今特來殺汝。曹操驚醒,頭痛欲裂。因曹操屈殺華佗,曹操頭瘋無人能治。219年8月,關羽率兵攻打襄樊,樊城曹仁危在旦夕,曹操令于禁龐德發七軍救援,被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欲遷都避之。司馬懿建議派一大將援助,與孫權合作,前後夾擊關羽。因徐晃率兵抵擋關羽,東吳又襲取了荊州,關羽抵擋不了曹軍與吳軍的夾擊,兵敗麥城,在突圍至臨沮時,關羽父子被呂蒙殺害。孫權為推卸責任,將關羽首級送於曹操,曹操親自開閘見見老朋友關羽,見關羽須目皆張,曹操因此受驚,但還是以王禮將關羽葬在洛陽城南。曹操病情更加嚴重,大限將至,22O年3月,在曹操去世前夕,曹操拔劍而舞,戎馬一生,壯志未酬,不由哀嘆:孤自戰黃巾以來,伐董卓,徵徐州,敗劉備,滅呂布,破袁術,官渡之戰大敗袁紹,收服冀、青、幽、並四州,平定烏桓遼東,統一了北方。舉大軍下江南,順利拿下了荊州,但沒有徹底消滅堅韌的劉備,縱虎歸山。不想孫劉聯盟,在赤壁將孤打得大敗,孤盡喪主力精銳,勢力又回到官渡大戰前。孤稱公稱王,發洩心中之怨,平馬超定涼州,經歷了多少艱險,劉備異軍突起,孤無意爭奪漢中,至使賣履豎子坐大,還有那碧眼黃鬚小兒,安居水鄉澤國,三分天下已成定局。孤縱橫天下三十餘載,歷經大小數百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不想敗於孫劉聯盟,孤無力平定天下,為平生所恨,深為遺憾。曹操迴光返照,不幾日,曹操病逝於洛陽,終年65歲。世子曹丕繼任魏王,幾個冃後就篡漢建魏。曹丕按曹操遺命,在洛陽九門一齊出殯,至使曹操墓葬無人知曉,可見曹操奸詐一斑。
-
4 # 古河洋橋
看到這個題目,讓我想起了民國時期的中國--民國時期的年輕男女,為了追求戀愛自由,反對封建包辦婚姻,毅然決然的選擇了與家庭決裂,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決大部分人到頭來,還是屈服了,還是回到了父母身邊,因為到頭來,男女走到一起,僅僅是生活的開始,而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中的矛盾衝突,雞零狗碎,撲面而來,讓衝動的年輕人,毫無招架之力,更不要說還手了。激情退去,就看兩個人怎麼面對了。曹操也是一樣,我們知道,曹操的迅速崛起,是靠奸詐陰謀,這些做法是違背當時的主流思想輿論,是不得人心的,這也是為什麼,曹家能迅速強大,但是,衰落也快;其興也盛也,其亡也速也。曹操最大的遺憾,應該是自己追求榮華富貴的心願,沒有被主流社會承認。我們知道,在中國古代,對當官的要求是應該清心寡慾,諸葛亮在《出師表》當中有:雖然自己做了丞相,家內只有薄田五十傾,桑麻幾株,表示自己安貧樂道。曹操雖然功名利祿之心強烈,但是,他對道德派很尊重,萬不得已,不會輕易殺人。
-
5 # 公明淏
我自始至終都認為曹操這個人是光明磊落的。他的有些言論讓人無法反駁,即使明知道那不是他真實的想法?
用曹操自己的話說,他為什麼不能把政權還給漢獻帝呢?就是因為:“江湖未靜,不可讓位!”原文:
然封兼四縣,食戶三萬,何德堪之!江湖未靜,不可讓位;至於邑土,可得而辭。今上還陽夏、柘、苦三縣戶二萬,但食武平萬戶,且以分損謗議,少減孤之責也。
“然而我的封地佔有四個縣,享受三萬戶的賦稅,我有什麼功德配得上它呢!現在天下還未安定,我不能讓位。至於封地,可以辭退一些。現在我把陽夏、柘、苦三縣的二萬戶賦稅交還給朝廷,只享受武平縣的一萬戶。姑且以此來平息誹謗和議論,稍稍減少別人對我的指責吧!”
可見曹操還是要繼續執政滴,“江湖未靜”是什麼意思,不就是還有孫權、劉備兩大政治敵人嗎!孫權、劉備兩大軍事勢力仍然是他的巨大威脅。他們除在軍事上聯盟抗曹外,在政治上則抨擊曹操“託名漢相,實為漢賊”,“欲廢漢自立”(《三國志·吳書·周瑜傳》)。在這種政治形勢下,曹操釋出了這篇《述志令》,借退還皇帝加封三縣之名,表明他的本志,反擊朝野謗議。
因此,曹操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拿下孫權和劉備。
-
6 # 漢軍方至
曹操晚年在《述志令》中談及年少時的理想,希望死後墓碑上能刻著“漢故徵西將軍曹侯墓”這幾個字。
然而,隨著群雄一個個在自己面前倒下,功績愈來愈高,權利越來越大,追隨自己的人也越來越多,這時卻發現自己已經沒有了退路,只能向前。
造化弄人,曾經拼盡全力想拯救的漢王朝,卻不得不斷送在自己手裡,這可能是曹操一生最大的遺憾。曹操此時唯一能做的,終身為漢臣,滅漢之事,留給下一代吧。
-
7 # ww3721王建文
曹操一生中最大的遺憾。是沒有渡過長江,看看大禹之碑,曹操把孫權征服了,東吳上表,勸說他坐上皇帝,漢獻帝也給了他天子禮儀享受。沒有抓住劉備,使其佔四川漢中,必定死前,那裡還是大漢的益州,劉備那是個益州牧。
何況他早是手下敗將,漢中戰役:自己撤軍把漢中讓了出來,但殺了劉備很多人馬,己經不能威脅關中平原了。劉備雖然成為一方霸主,也是沒有牙齒巨獸了。早就是手下敗將,也不去想他,能對自己有何辦法,再能成模樣了。
他回去路上確實病得要死了。想想一生威震諸侯!更寫詩言志。他是而很想象秦始皇一樣巡視天下,是最想去到江南,要走地方卻永遠沒有機會了,這才是曹操的最大遺憾。
他寫的<陌上桑>,
駕虹霓,乘赤雲,登彼九疑歷玉門。濟天漢,至崑崙,見西王母渴東君。交赤松,及羨門,受要秘道愛精神。食芝英,飲醴泉,柱杖桂枝佩秋蘭。絕人事,遊渾元,若疾風遊欻翩翩。景未移,行數幹,壽如南山不忘愆。
詩中他是夢想成仙,巡遊走遍祖國的大好河山的心情。首先就是駕虹霓,乘赤雲,登彼九疑,歷玉門。絕人事,遊渾元,若疾風遊欻翩翩。詩人夢裡,首先想到就是到江南九疑山,那個湖南寧遠蒼梧山。可惜一生奮鬥,也沒有渡過長江。到達那裡。
曹操與孫權打過赤壁之戰,卻是大敗而歸,從而喪失統一全國機會,也會喪失登上九疑山的機會。
曹操是個廣闊胸懷政治家,軍事家更是文學家。有著將一切納入手掌之中的胸懷,更想日月一樣光明,星河一樣燦爛。對於生命,他是非常留念的,更想長久的美酒高歌。讓日月如稜,轉眼白頭中,想象自己也似自然萬物一樣悠閒自得,不憂不憾,斷絕人世間功名利祿,象春風一樣溫暖染綠大地,使萬物生長,你才會壽比南山不會因為自己的過失有所遺憾和羞愧啊。
曹操夢裡己經,絕人事,遊渾元,若疾風遊欻翩翩,景未移,行數千壽如南山不記愆。,他也想象如神仙一樣長生不老。遨遊太空,!與仙神交流得到神仙秘書密訣,也可以長生不老了,再也不想運籌帷幄決戰幹裡,鞭撻宇內,總攬皇機,完成統一全國的宏願了。可以絕人事,遊渾元。可是還是夢醒來,自己還是位在丞相還在人臣之下,還是要奮鬥啊。雖然高貴,必定不是頂級。那能就此罷休不幹哩。如果不這樣幹,國家又有幾人為帝,幾人為王了,還要儘快努力幹,才能承心如願,兵戈所指海內清平吧,我問心不愧能當上皇帝啊。
可惜病魔來了,他行到麻坂坡,再也走不動了。把軍事指揮權交給夏侯惇為前將軍,總管各軍。他老了不信天命,老驥伏櫪,志在幹裡卻不擋住死神來臨,也只能想著功成身退到此為止了。
-
8 # 奇佳說歷史
都以為曹操的遺憾是沒有直接稱帝,其實不然,他最大的遺憾應該是徹底打敗劉備和孫權,把他們兩股勢力全部充實到自己的陣營,曹操是有大才之人,脅天子以令諸侯,比自己直接稱帝更好。
-
9 # 一個人的歷史
遺憾很多,身處高位者,他們的需求和慾望要比我們更多,曹操是那個時代的英雄,他追求的自然比常人多得多。很多人說曹操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錯失一統天下的機會,但我不這樣認為。
曹操出身官宦之家,父親曹嵩曾經做到了太尉,爺爺曹騰是常侍,曾經服侍過四位皇帝,祖先是西漢的開國名臣曹參。換到現在來看,這個出身對於很多人而言,基本上可以躺平了。曹操小的時候確實表現出了紈絝子弟的派頭,和袁紹等世家大族一起幹了不少出格的事,因此很多人並不看好曹操,認為他沒有什麼出息。這些人總是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他人,因此他們無法發現曹操的過人之處。他們整天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就認為其他人應該和自己一樣,但曹操是個有追求的人,他手不釋卷,喜歡讀書求知,因為自己是閹宦之後名聲不好,為了揚名於世,他主動和士大夫們接近,得到了當時名士橋玄等人的高度評價。
曹操想做“治世之能臣”,因此在做洛陽令的時候,就敢於和權貴做鬥爭,懲治貪官汙吏。其中做的最出彩的一件事,就是用五色大棒殺死了蹇碩的叔叔,完全沒有給蹇碩面子,要知道蹇碩是漢靈帝身邊的寵臣,得罪他那是嫌自己命不夠長了。到曹操並不在乎,透過這件事,洛陽的權貴們認識了曹操,這個人秉公執法,雷厲風行,最好不要去招惹他!但是曹操不知道的是為了保住他,父親曹嵩用了很多金銀去打理關係,才算平息了蹇碩的憤怒。於是政績斐然的曹操下崗了,成了一個在家裡無所事事的人,當然那只是別人的看法,曹操利用這段時間給自己充電,繼續研讀兵書並操練武藝,等待著屬於自己的機會。
不久大將軍竇武和太傅陳蕃因為謀劃誅殺宦官被害,曹操這個時候在朝中做議郎,他上書說兩個人無罪,朝堂上大多都是趨炎附勢之輩和姦佞之徒,希望漢靈帝明察,但並沒有被漢靈帝接受。曹操後來又多次上奏,希望皇帝可以採納他的建議整頓朝綱,儘管漢靈帝偶有采納,但是改變不了大局,曹操這個時候知道自己做“治世之能臣”的願望要落空了。
黃巾起義爆發了,曹操又有了實現自己“治世之能臣”願望的機會,曹操沒打過仗這不要緊,他和黃甫嵩聯合起來,擊潰了潁川地區的黃巾軍,戰後被封為濟南國的國相,曹操開始大刀闊斧的推行自己的改革策略,十分之八的官吏被罷免,很多官員紛紛逃跑,怕被曹操問責,曹操在濟南國初步實現了“治世之能臣”的願望。但是曹操這個做法和主流背道而馳,那個時代連漢靈帝都在賣官,皇帝都如此了,還能有什麼辦法呢?
曹操再次開始了拖病休養的生活,直到漢靈帝為了制衡大將軍何進再次啟用他,但何進和十常侍最後兩敗俱傷,董卓成了受益者,曹操和袁紹只好離開京城,開始興義兵討伐董卓。
曹操信心滿滿,天下諸侯共伐董卓,這下子自己的“治世之能臣”願望終於要實現了,但在虎牢關前,諸侯們勾心鬥角離心離德,曹操徹底失望了。曹操憤恨的說道:“豎子不足與謀!”他的心很痛,“治世之能臣”的願望徹底落空了,人們眼裡的“亂世之奸雄”誕生了!
-
10 # 三國療養院
一生難求的後悔藥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每個人一生最遺憾的事,莫過於做錯事而悔恨終生,這也是多數人想當時、如果、這樣或那樣,就不會有如今糟糕的結果,時間可以倒退重新來過多好,一粒“後悔藥”真的是一藥難求。當年曹操不願意和董卓同流合汙,只好避其鋒芒到摯友呂伯奢處暫避鋒芒,後因誤會將呂伯奢一家趕盡殺絕,造成終身難以清洗的汙名。呂伯奢的慘案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多個版本,簡單地說就是曹操到呂伯奢家後,聽到了磨刀等之類的兵器聲,認為呂伯奢家人要加害自己。版本一:呂伯奢出門買酒不在家,其家人為了招待貴客磨刀霍霍向豬羊,曹操長期躲藏心理上本就處在驚弓之鳥的狀態,為了保全自己誤將呂伯奢家滅門;版本二:曹操來到呂伯奢家中後,呂伯奢的家人對曹操身上所帶珍寶起了貪念,被曹操發現殺之,此版本沒有被多數人認可;版本三.......。多個版本中,只有版本一的類似情節版本被廣為流傳,所以曹操誤殺摯友呂伯奢全家造成其終生遺憾。
違反生活紀律痛失愛子及大將197年張繡向曹操第一次舉白旗投降,本來這是個皆大歡喜的事情,收編張繡隊伍又壯大不少。可曹操此時卻被喜事衝昏了頭,在這節骨眼上竟然看上了張繡的嬸子,還強行將其收到“帳下”,按說張繡嬸子輩的女人已經是半老徐娘,就算再有驚天姿色也上不了曹操的席面,可能曹操他老人家審美觀比較另類。曹操此舉就觸怒了張繡,這不是當著眾人扇自己的臉嗎!士可殺不可辱,當曹操沉寂在溫柔鄉的美妙時刻時,張繡精心謀劃的一場偷襲大戰正在悄悄展開,由於曹操部毫無準備,被張繡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此戰曹操雖然得以脫身,但斷後的大兒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將典韋,三人均在此戰中不幸身亡。晚年喪子屬人生三大慘之一,白髮人送黑髮人剜心之痛,曹操因為沒有潔身自好釀成此錯,定為其人生最大遺憾之一。加上大將典韋之死更是痛上加痛,如果典韋沒死,一定可以發揮重大作用。
錯行赤壁之戰亂大局赤壁之戰的失敗是日後三國鼎立的基礎,如果當時曹操不一意孤行,聽從賈詡等一些謀士的建議,避免赤壁之戰失敗的後果,可能三國分據的局面就不會成型。曹操錯誤的急功近利,讓自己在赤壁之戰中大傷元氣,從而放緩了天下一統的腳步,人生成就莫過於一統江山,此戰應為曹操遺憾之一。說到此有人可能會認為曹操一生沒當皇帝很遺憾,其實在那個思想比較封建的時代,人們受傳統思想的桎梏,都不太愛承認謀朝篡位的事實,曹操是個文化人,這點他肯定看得出來,別人說他是宦官的後人,他都有點受不了,有時候形象還是需要注意的。
未解決後顧之憂司馬懿在曹操手裡是個又愛又擔心的角色,曹操是出了名的愛才,開始司馬懿看不上曹操,就裝病在家宅著,可後來還是被曹操死拉硬拽拖了出來。但曹操同時也看出司馬懿不是個簡單的人,所以多疑的曹操無時無刻不再敲打試探司馬懿,無奈狡猾的司馬懿將自己偽裝得很好,一直低調的用獨家養生長壽術耗時間,一直把曹操他老人家耗死了,由此可見活得久才是王道。曹操生前沒有殺司馬懿,給曹氏後人留下個定時炸彈,從這個方面看沒有殺司馬懿是個很大的遺憾。
-
11 # 歷史笑春風
當年許劭對曹操的評價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對此十分認可,在他的一生中,用自己的行動證實了這個評價。曹操做事毫無顧忌世俗眼光,他有句著名的話,“寧可我負天下人,也不可天下人負我。”那麼,曹操一生就沒有可遺憾的事嗎?其實,有三件事讓曹操遺憾終生。
一、宛城放縱。
在曹操的一生中,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戰場度過的。他親臨戰陣,多次陷入險境,但都能化險為夷。可是有一場敗仗卻讓他有苦難言,始終在人前抬不起頭來,這場敗仗就是宛城之敗。這場敗仗讓曹操留下了終生的遺憾。
宛城的這場敗仗本不應該發生,但是曹操對自己的放縱引發了這場慘敗。當時曹操征討盤踞宛城的張繡,在曹操強大的軍事壓力下,張繡選擇了投降。可是曹操耐不住寂寞,在勝利之餘的一場尋花問柳,讓情況發生了突變。
曹操在三國時期以喜好人妻聞名,在他的後宮中,收留了許多戰敗者的妻室。在宛城勝利後,他又找到了一位美女陪伴自己,這位美女就是張繡的叔叔張濟的寡妻。曹操在勝利之餘,對這層關係並不在意,只顧滿足自己的放縱。
讓曹操意想不到的是,這件事給張繡帶來了極大的心靈衝擊。張繡的人馬原本就是繼承於張濟之手,對於他而言,張濟的寡妻如同母親一般。這同時也讓張繡和他的部下感到了曹操對他們的蔑視,對自己的前途產生了疑慮。
張繡與他的謀士,也就是三國第一毒士賈詡商議對策。在賈詡的周密策劃下,毫無防備的曹軍遭到了奇襲。在這場大敗中,為了掩護曹操逃脫,他的愛將典韋、兒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都死於非命。在戰後對死難將士的祭奠中,曹操說自己雖然失去了兒子和侄子,唯獨對典韋的死感到悲痛。
雖然曹操嘴上說對曹昂、曹安民的死不感到十分悲痛,但是他長子曹昂的死給他帶來了深深的遺憾。曹昂作為曹操的長子,在曹操危難之際,他為了解救曹操毫不猶豫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從此可見曹昂這個人的品行高潔。
曹操在征戰中帶著曹昂,也是為了親自培養他,由此可見曹操對他的期望至深。同時,曹昂是曹操正室丁夫人的養子,丁夫人由於沒有子嗣,把曹昂視為己出。丁夫人含辛茹苦,好不容易把曹昂培養成人,可是這樣一位優秀的兒子,卻因為曹操的尋花問柳而喪生,這讓丁夫人無法容忍。
最終,丁夫人由於和曹操感情破裂,回到了孃家。雖然曹操親自去接丁夫人回家,丁夫人也毫不回顧。曹操的這一場風花雪月的放縱,使得他失去了優秀的繼承人,也使得美滿的家庭破碎不堪,留下了終生的遺憾。
二、赤壁慘敗哭郭嘉。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在被周瑜火燒赤壁後,失去了八十三萬大軍。在逃跑的路上,曹操故作鎮靜,屢屢放聲大笑。但是在正史中,曹操在戰後卻是放聲大哭,他哭的是郭嘉,他遺憾郭嘉早死,如果郭嘉不死,就不會讓他遭受赤壁慘敗。
曹操之所以想起郭嘉,是因為郭嘉在他討伐袁氏勢力的時候,為他提出了合理的建議。當時袁氏兄弟聯合在一起抵抗曹操,郭嘉對曹操建議說,對於袁氏兄弟,“急之則相持,緩之而後爭心生”,建議曹操放緩對袁氏兄弟的攻擊。
曹操採納了郭嘉的建議,結果正如郭嘉所料,一旦曹操的軍事壓力減輕,袁氏兄弟就開始互相傾軋,發生了內鬥。曹操趁機發動了對袁氏兄弟的攻擊,以很小的代價就消滅了袁氏勢力,統一了中國北方。
在赤壁之戰前,當時的形勢與曹操攻打袁氏兄弟時的形勢相似。曹操面對的是劉備和孫權兩個勢力,曹操忘記了郭嘉的建議,想要一舉將兩個勢力消滅掉。他迷信於自己軍隊的強大,幻想孫權能夠不戰而降,幫助自己消滅劉備。
但是事與願違,曹操咄咄逼人的攻勢使得孫權和劉備結盟,一起組成聯軍在赤壁打敗了曹軍。在這個時候,曹操才想起郭嘉昔日的建議,不由得悲從中來。並不是曹操的手下沒有看到孫權和劉備結盟的前景,而是無法勸說曹操相信。
郭嘉作為曹操最信任的謀士,對他言聽計從。如果郭嘉不死的話,他一定可以勸說曹操聽從自己的建議,從新佈置對東南的戰略。這樣曹操就不會犯下重大的戰略錯誤,與孫劉聯軍打一場沒有充分準備的戰役,赤壁慘敗也可能會避免了。讓曹操遺憾的是,由於郭嘉英年早逝,使得曹操喪失了一次統一天下的絕佳機會。
三、慢待張松。
在漢中之戰時,夏侯淵戰死在定軍山下。曹操在得知訊息後,感到不可置信。當他知道是法正為劉備出謀劃策的後,才不無嫉妒地說,我就知道劉備想不出這樣的計謀,一定是有人為他出主意。曹操還感慨地說,自己把天下人才網羅一空,誰知道還是漏下了法正。
其實,法正原本是應該加入曹操陣營的,只是因為曹操做錯了一件事,才讓他們互相錯過了。這就是曹操當初慢待張松的後果。張松原本是劉璋手下的謀士,由於不滿劉璋對益州的統治,決定另尋明主,把益州作為見面禮獻給他。
張松與法正、孟達等人商議,把首選的目標定在了曹操身上。於是張松趁著出使的機會,畫下了西川地理圖本,想要進獻給曹操。誰知道曹操此時已經佔據了北半個中國,正是志得意滿之時。他見張松言語不遜,心中感到不快,因此慢待張松。
雖然有楊修在一旁斡旋,曹操對張松的態度一直沒有改變。這使得原本滿心歡喜而來的張松,只得垂頭喪氣而歸。在回益州的半路上,張松遇到了久候的劉備等人。在劉備的坦誠相見之下,張松改變了投靠的目標,將西川地理圖本獻給劉備,並且答應擔任劉備奪取益州的內應。
劉備依靠張松等人的幫助,趕在曹操之前奪取了益州。雖然張松在這個過程中喪生,他的朋友法正、孟達等人在劉備麾下大放異彩,成為劉備的得力干將。法正作為奇謀之士,彌補了劉備陣營的缺憾。在奪取益州和漢中的戰役中,建立了奇功。
曹操對於人才十分看重,他採取“唯才是舉”的人才政策,為自己建立起龐大的智囊團。但就是這樣一位禮賢下士的君主,在對待張松的時候卻犯下了輕視慢待的錯誤。後人評價此事的時候說,曹操一輩子兢兢業業,到老年只是驕傲了一時,就錯過了統一天下的機會。
如果曹操不是慢待張松,接受張松的投誠,他奪取益州將會是易如反掌。至於說法正、孟達等人,自然也會成為曹操的手下。在奪取整個漢中、益州之後,佔據長江上游的曹操,戰略形勢更為優越。如果曹操處置得當,很可能在有生之年就能夠統一天下。可是這一切都因為曹操慢待張松而付諸東流,給曹操留下了終生的遺憾。
結語:
看似無所畏懼的曹操,在他的一生中還是留下了許多遺憾。在這些大大小小的遺憾中,有三件最為遺憾的事件讓他抱憾終身。第一個遺憾就是他在宛城的生活放縱,使得張繡降而復叛遭受了宛城之敗。不但讓他失去了愛將典韋,還失去了優秀的繼承人曹昂,造成自己的夫人反目,家庭破裂。
此後,在赤壁之戰時,由於他的謀士郭嘉英年早逝,使得他聽不進反對意見,遭受了意外的慘敗,喪失了一舉平定江南的機會。在晚年時,由於他驕傲自大,慢待前來投誠的張松,又失去了輕取益州的機會。以上三件事是曹操最為遺憾的事情,使得他的事業、家庭都遭受了不可挽回的損失。
回覆列表
應該是沒能在他手上統一天下。在赤壁戰役前,曹操統一了華北黃河流域,一直以來,黃河流域都是中國經濟、政治的重心,所謂“得中原者得天下”,這表明,曹操距離取得天下,已僅差一步之遙。
談不上“壯志未酬身先死”,沒那麼悲壯,這句話適合於諸葛亮。
曹操返回洛陽的這一年,已經六十五歲,襄樊戰役作為其人生中的最後一場戰役,也耗盡了他的精力,回到洛陽後,他就無心再回鄴城了。
洛陽被摧殘荒廢了很多年,早已淪為一座殘破之城,此前漢獻帝以許縣為漢都,曹操以鄴城為魏都,洛陽的政治地位也根本不能與許、鄴相比。不過在鍾繇平定河東等地叛亂,以及曹操親征漢中後,都向洛陽遷來了大批移民,洛陽於是又擁有了重振的希望。曹操上次從關中來到洛陽後,即下令修建宮殿,此即建始殿。後人結合文字進行分析,認為曹操從這個時候起,實際上已視洛陽為都城。
建殿必須要遷移和砍伐樹木,在挖樹時,一棵梨樹的樹根受傷,流出的樹液呈紅色,就跟鮮血一樣。負責工程的人將這一情況上報,曹操親自前去查視,發現情況屬實,曹操從不迷信,但這次大概是因為精神和身體都比較衰弱的原因,他覺得非常不吉利,回去後就生了病,從此臥床不起。
公元220年3月15日,曹操病逝於洛陽。同年12月11日,留守鄴城的曹丕代漢稱帝,國號魏,定都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