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鄉楚人家
-
2 # 小貝愛唱歌
很直白的民諺:重陽不下(雨)看十三,十三不下(雨)一冬幹(沒有雨)。重陽時節能否落雨是大家關心的事。一是北方夏糧作物的播種在這個時候;另外人們常常以重陽之雨晴預卜冬日之旱澇。經過長期總結的“寒露天雨,百日無霜”“夏至有雷三伏冷,重陽無雨一冬晴”就是這個意思。民間則直截了當地說:“重陽不雨看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幹。”可見重陽下雨對舊時靠天吃飯的農民是祈盼的,喜歡。“瑞雪兆豐年”,冬季雨雪多少,對來年莊稼的豐歉將起重要的作用。莊稼人叫得最響的當數“九月九變天”這句諺語,所謂的“九月九變天”主要是說農曆九月九的時候,大雁南歸,寒氣逼人,已經進入了新增衣物的“秋尾巴”時令。秋後北風緊,而且風涼風大,因此便有了“九月九無事不在河邊走”的農諺。同時,又因為這一天在莊稼人的心目中有著很特殊的代表性和象徵性,莊稼人都特別關注農曆九月九的天氣變化情況,所以每到農曆九月九這一天,家鄉人總是念叨著“重陽無雨看十三,十三無雨一冬幹”的氣象農諺。通常情況下,農曆九月九這天是下雨的日子,哪怕是下幾滴雨也成。莊稼人大都盼望著九月九這天多少下點雨,因為他們總是擔心如果重陽無雨,十三不下,就有可能幹旱一個冬季了,若真是那樣的話,田間的麥苗和山上的果樹就會因為久旱無雨而枯死。不過,如果這天真的下了雨,天氣會立馬變冷的。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種地瓜的莊稼人特別多,為了趁好天曬地瓜幹,都搶在九月九之前刨地瓜,儘早把地瓜幹曬出來,以防九月九之後天氣靠不住,使曬在山坡上的鮮地瓜幹因遭到雨淋而腐爛成泥巴。古代以“六”為陰,以“九”為陽,九月初九正好是兩個陽數相重,所以人們把它叫做“重陽“,也叫做“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義,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裡;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準備一些可口的飲食。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又稱“踏秋”,與三月三“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遊玩的日子,在古代,民間有重陽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最多的幾個傳統節日之一,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習俗的,皆是表達和抒發登高、賞菊、品菊花茶、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方面的。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盂蘭盆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四大節日。相關“九九重陽”的民間諺語很多,例如:“大雁不過九月九,小燕不過三月三(農曆)”、“九月九晴,一冬凌;九月九陰,一冬溫”、“重陽無雨一冬幹”、“重陽無雨一冬晴”、“吃了重陽飯,不見單衣漢”、“吃了重陽糕,單衫打成包”等等。
-
3 # 鄉間一抹Sunny
今天11月8號,二十四節氣立冬,冬天來了,晝短夜長,氣溫下降,寒潮來臨,萬物始藏!
這幾天,天氣越來越冷,看天氣預報,未來幾天氣溫驟降,最低氣溫零下8度,在工地工作真是越來越越受罪了,今天風大,穿的厚厚的也擋不住寒風侵襲。
在古代,資源缺乏,生產條件落後,農作物都是靠天收成,為了合理安排農業生產,勞動人民根據太陽執行的規律,發明了二十四節氣指導安排農業生產,直到今天,農民仍然是根據二十節氣來確定播種收穫。
“寧要重陽十三雨,不要立冬一日晴”,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寧願老天在重陽節九月九,和農曆九月十三下雨,也不要立冬這天天氣放晴。
古人認為重陽節,九月十三,和立冬這幾天的天氣變化可以預測冬天的冷暖情況,“重陽無雨看十三,十三無雨一冬晴”。根據俗語老話,而立冬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立冬這天的天氣變化是可以預測整個冬天的天氣,“立冬晴,一冬晴”。其實對於農民來說,是不太希望立冬這天是晴天的,因為根據歷年的天氣變化,如果立冬晴天,那麼今年就有很大機率是暖冬,溫暖的冬天對於農作物來說並不是好事,暖冬預示著天氣溫暖,雨雪減少,那麼對於冬小麥來說,冬天缺少雨雪的滋潤,不是有句農諺“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如果冬天不下雨雪,來年長勢就不會太好,而且暖冬天氣溫暖,很多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蟲和蟲卵就不能被凍死,那麼結果就是來年病蟲害爆發,侵害農作物,造成嚴重的減產,農民自然也就吃不飽飯。
現在農業科技發達,但是很多山區,偏僻地區農業仍然靠天吃飯,雖然俗語已經過時,但經歷了長時間的經驗總結,也有一定的道理在內,農民希望立冬下雨,也是希望冬天雨雪豐富,莊稼長勢良好,期盼來年能有個好收成罷了!
-
4 # 世俗凡塵
先說“寧要重陽十三雨,簡單點說,重陽節一般在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寒露”前後,而寒露節氣在農業上是個不尋常的節氣。俗話說,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應時。如果在種麥時節老天降雨,那肯定預示來年小麥有個豐收年。
現在氣候變暖,延遲了種麥的時間。在解放前落後的農業條件下,小麥都在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秋分”種植,而秋分就在農曆的八月下旬,所以民間有“麥子收不收,八、十、三場雨有盼頭”。意思是說,八月種麥天有雨,十月麥子盤根生櫱有雨和三月份麥子揚花結籽期有雨,那基本上麥子豐收就有把握了。說明種麥期間有雨對來年豐收的重要。
再說“不要立冬一日晴”,民間諺語有“立冬晴,一冬晴”的說法,可見立冬日天氣晴朗,將預示著一冬無雨,對農業生產將產生不利的影響。
-
5 # 靈龍老貓
老祖宗留下的一些俗語諺語老話精華經典,時至今天依然很實用,每個節氣一來,隔壁大爺總會預測這預測哪的,當然這是老一輩人的經驗。
但可以肯定說天氣和農業收成一定是有關係的,我想以前科技還沒哪麼發達的時候,也是靠上一輩人傳下來的經驗判斷的,上一輩人在長期的生產中不斷去驗證總結的成果,雖然不能十分準確,但也有個七八分相近。代代相傳到今天,
民間重陽十三雨這個說法大概意思是重陽後下雨規劃到九月十三左右,過了十三就應該天晴了,
因為九月中旬正是農忙的前後,到了九月中旬還長期下雨會影響農作後續的收成。還有可能出現天旱的情況,
當然這不是十分準確,哪麼立冬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8個,有的地區還過立冬節呢,我的老家廣西到了立冬還會做水圓果吃呢。
那麼它是什麼意思呢?
意思是立冬的這一天天氣好壞可能會影響今年的收成,所以老人家在這天都會關注這天的天氣情況。要是立冬這天下雨表示來年雨水可能比較多,要是立冬這天不下雨,表示來年可能會出現天旱。這樣就可能影響來年的收成了!
當然了,天氣這種問題是說不定的,但老話說到這,也是有七八分相近的,話又說回來,以現在的科技,天氣預報也是很準確的了,兩者相結合來判斷也是相得益彰!
-
6 # 行蹇
我們擁有幾千年的經驗和文化積累,民間諺語,更是百試不爽。更有“春發夏長秋收冬藏”之說,立冬是進入冬季的開始,人和萬物都應進入躲藏和休養的環節,這是出現了反常,為太過或不及,天氣、環境都會變的不正常,歷史證明這是科學,不是迷信。
-
7 # 響水大米
農村俗語中包含著很多與二十四節氣相關的農諺,歌謠,這些俗語是人們結合自身耕種經驗對氣候的客觀總結,這些都是前人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對於農事生產指導有著重要的意義。寧要重陽十三雨,不要立冬一日晴,就是表明兩個節氣點的天氣變化情況對未來農業收成的影響。
寧要重陽十三雨的說法是從農諺“重陽無雨看十三,十三無雨一冬幹”的語句中總結出來的,因為重陽節是在九月份,它要表達的意思是重陽節的時候看看天下不下雨,如果重陽節要是不下雨的話,那麼就要觀察一下九月十三有沒有雨,如果這連個日子都沒有雨的話,那麼整個冬天都不會有雨。寧要重陽十三雨的意思是說人們希望在重陽十三下雨,這樣整個冬季就會充足的雨水供應,這樣有利於冬小麥的生長,同時也對開春後的農作物種植有好處,雨水比較多,自然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和關係到收成的好壞。
不要立冬一日晴的說法在古代農諺中也是有出處的,這來源於“立冬晴一冬晴”的說法,就是說如果立冬的這一天要是天氣比較晴朗的話,那麼整個冬天的雨雪都比較少,這樣不利於南方的農作物生長,整個冬季的雨雪比較少也會影響北方冬小麥的生長,再有冬季乾燥明顯的地方,到了春季照樣會幹燥,這樣就對明年的春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所以這樣的氣候條件將會影響農民的莊稼收成。
寧要重陽十三雨,不要立冬一日晴”的說法體現了節氣對農業生產的重要影響,對於農民來說人們都希望在冬季的時候能多一些雨水來促進植物的生長,在北方下一些大雪來給冬小麥蓋上一層厚厚的棉被,這個說法和人們常唸叨的瑞雪兆豐年是一個道理。農村俗語“寧要重陽十三雨,不要立冬一日晴”,是啥意思,和農業收成有關嗎?歡迎大家交流,更多農村精彩,歡迎關注。 -
8 # 三農小黃鴨
今天就是立冬了,不過今天本地天氣是晴天,太陽很大,大中午在太陽底下還感覺很熱,把外套一脫,只穿短袖,這溫度有點掃立冬的興啊。立冬不是要進入冬季了嗎?今年冬天這麼溫暖嗎?
農村諺語“寧要重陽十三雨,不要立冬一日晴”這句話意思是什麼呢?從字面來說,比較簡單,“寧願要重陽節之後的十三天下雨,也不要立冬這條的一日晴天”。我們來召開說說。這句話對農業收成有什麼關係?
這句話裡面說到了重陽節,今年的10月17日是重陽節,後面十三天剛好到了十一月了。說明這十月中旬到十一月初農村做農作需要雨水,那這段時間要不要雨水呢?
我們知道,重陽節之後正是“三秋”的最後“一秋,秋播”的時候,不管是什麼時候播種,都需要雨水的幫助,開荒耕地,播種發芽都需要。對於我們南方來說,這個時候水稻已經收割完,已經曬乾歸倉,隨後就是油菜種植的秋播時期,油菜播種需要雨水,油菜移栽更需要雨水的。所以這句話說的很有道理,對於油菜的發芽生長至關重要。
“不要立冬一日晴”,說明立冬是晴天對後面耕種影響很大。立冬是晴天,預示著冬天是暖冬,氣溫高,蒸發快,雨雪少,天氣比較乾旱了,農作物最怕的就是乾旱,乾旱使農作物生長緩慢,甚至出現黃葉枯死的狀態,收成受到影響。
不過,我們真不希望諺語中說的成為現實,我們希望看到的,雨水足,莊稼大豐收。
關於農民,一起學三農。
-
9 # 三農的高度
這句農村俗語:“寧要重陽十三雨,不要立冬一日晴”,所表達老百姓對於季節性,天氣變化的一些擔憂。
為什麼寧要重陽十三雨呢?重陽節的時候,我們這邊人們正在收秋,準備耕種。這個時候下幾天雨,對我們當地人說,雖然當誤了幾天“收秋尾”,收秋早的無法搶種。但是,畢竟農曆九月份不是雨季,人們不用擔心,過幾天人們接著收秋,玉米在秋季的低溫下,又不會變質壞掉;播種小麥推遲幾天也沒有關係。因此,重陽節下雨,雖然當誤人們幾天收秋和播種,對農業生產,影響不大,人們可以接受。為什麼不要“立冬一晴”呢?這和天氣有關。有老俗話說:“立冬晴,幹到底”。意思說,立冬晴,幹到底,這個冬天都會幹旱,冬季乾旱,過冬的莊稼缺水分滋養;而且春季也會幹旱。那麼在秋季和春季缺雨水,在農業生產力低下的古代,問題非常嚴重,不風調雨順,對農業生產有莫大的影響。老百姓收成不好,會餓肚子。所以,在古代,人們非常忌諱立冬晴,怕遭了饑荒年,老百姓沒有收成,生活會困難。如今,早已經不是古代生產力比較落後的時代。各種農業機械化,水利設施等等,以前收秋需要半月,現在一個禮拜連收帶種搞定。缺墒可以灌溉,在少雨的季節,又不怕澇,地裡不缺墒,小麥等莊稼會蓄力,來年長勢喜人,人們都會有一個好收成。而這些民諺老話,我們可以當做一個參考,做到心中有數有底,做好相對應的預防措施,使得地裡的莊稼,安然無恙的度過冬天,來年有個好收成。
-
10 # 指尖三農
農村俗語“寧要重陽十三雨,不要立冬一日晴”,是啥意思,和農村收成有關嗎?
作為地道農民,想必最關心的就是土地,一直以來所有的革命都圍繞著土地展開,農民沒有土地等於沒有根基。有了土地的農民,想盡辦法都要提高土地收益。怎麼提高呢?除了多增加一些勞動之外,對於環境和氣候的預測也非常重要,確保在合適的時機做合適的事情。所以,古代就已經設計出24節氣,主要的目的就是指導農業生產。不僅如此,智慧並且留意的農村人,在日常的生活之中,更是總結出許多俗語、諺語,有時候聽起來不靠譜,還有些誇張,但是深思卻有道理。
“寧要重陽十三雨,不要立冬一日晴”,這就是一句典型的農村俗語,前後對稱工整,又具有指導意義。我們先不管它的正確與否,從字面含義就是說,寧願要九月九重陽和九月十三的時候下雨,也不願意立冬的時候有一天晴天。說白了就是重陽十三下雨,對於農民來說更加有利,但是立冬放晴卻不是好事。
首先是重陽十三下雨,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叫做,重陽無雨看十三,十三無雨一冬幹。也就是說,如果九月九重陽節沒有下雨,那還不算遲,等到九月十三還沒有降雨的話,這麼整個冬天都可能是乾旱的天氣。對於莊稼而言,天氣過分乾旱,必然是不利於作物的生長,而且天氣乾旱晴朗,也更是滋生了害蟲的生長,必然是對於來年作物拔節結穗不利的。
其次是不要立冬一日晴,因為立冬無雨防春旱,可能考慮到來年的雨水是否充沛。不過農村俗語都有其適用地域,在我們這裡這句俗語正好的相反的,我們這裡強調的是立冬宜晴不宜雨,因為“冬冷看立冬,立冬晴,一冬凌”,立冬當天如果晴天的話,後面的天氣比較寒冷,會是一個寒冬的氣候。但是,對於農村莊稼,冬天的時候適當寒冷,甚至降雪反而是更加有利的,因為嚴寒可以防止作物乘勢長根莖,最後出現徒長的情況。另外適當嚴寒可以保證來年害蟲減少,因為大都都被凍死了。所以才有了“立冬落雨會爛冬,吃得柴盡米糧空”的說法。
所以說,農村俗語本身具有很強的真實性,也確實是長久總結、檢驗的成果,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原本很多的俗語不再適用。再加上俗語本身具有地域性,切不可一概而論,南北差異那麼大,不是一句俗語就可以總結的,要更加註意適用範圍。就如題目中所言,在我們這裡卻正好相反,立冬晴天反而更好,更有利於作物生長。對此,你怎麼看,你們那裡立冬是宜晴呢?還是宜雨呢?
回覆列表
不怕重陽十三雨,就怕立冬一日晴”這句農村俗語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說農村人不害怕農曆的九月初九以及九月十三這兩天下雨,但是卻很害怕立冬的這一天是大晴天。關於“立冬一日晴”其實還有一種說法,叫做“立冬無雨一冬晴”,這也就是說,如果立冬的這一天是大晴天的話,那麼整個冬天都會很暖和。
如果一整個冬天都很暖和,那麼各種微生物和細菌繁殖的也會更快,導致農作物的病蟲害加重,可能會影響到農作物的生長,甚至是影響到糧食的產量。而且暖冬還意味著寒潮來的比較遲,甚至在春季播種甚至是秧苗剛剛出土的時候才會來,若真是如此,那農業生產就無法正常的進行了。
冬天本來就應該是寒冷的季節,要是沒有了這種寒冷,反而就是不正常的現象了。天氣反常,不僅會影響到農作物的生長,對人的身體健康也沒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