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說Pro
-
2 # 笠翁話農村這種氣候現象在陝西、山西、河南、山東的黃河流域特別厲害,人們比較形象的形容“秋老虎”,“秋後一伏,熱死老牛”。
人常說:“早上立了秋,下午涼颼颼。”一般情況下,在正常年份陽曆的8月8日(或7日)立秋後,8月中旬的平均氣溫普遍比8月上旬 的平均氣溫下降了1.5℃,截斷了暑期氣溫繼續攀升居高不下 的趨勢。
雖然氣溫下降的還不算多,但人們已經感到涼爽了許多,但是,氣候的變化也有異常的時候。有些年份雖然立了秋氣溫仍居高不下,或者氣溫下降甚微,人們仍感到天氣悶熱,汗流不止,人們把這種天氣氣候現象稱為“秋老虎”。在陝西的關 中和陝南地區,這種氣溫居高不下的天氣常常會一直維持到陽 歷的8月底,故有“秋後還有二十四個秋老虎”之說。出現這種“秋老虎”天氣的主要原因是,陝西多伏旱高溫天氣。大約每隔二三年便有一次明顯的高溫幹早天氣。這種天氣多集中於陽曆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段日期。有時由於從北方來的冷氣流勢力還很弱,或者妍姍遲來,於是高溫炎熱的天氣將會一直維持到處暑節氣的前期,即陽曆的8月底。
“入了伏、不離鋤,鋤頭響、莊稼長。”這個時候,各類秋季作物都要求有充沛的水肥,要精心做務,使秋糧作物正常生長髮育。特別是陝西玉米進入乳熟階段,夏季玉米正在抽喇叭,有些地方紅薯正在拉蔓,也是秋收最關鍵時刻。
-
3 # 怡庭農業
馬上就到大暑了,這兩天氣溫也是越來越熱,中午出門買個菜,回來一身都是溼漉漉的。天氣炎熱就會想到秋天的涼爽,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再有二十來天就該立秋了。那麼立秋就涼快了嗎?我看未必,俗話說的好“秋後有一伏,熱死老黃牛”,這句老話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秋後一伏,熱死老牛”是什麼意思?這裡的秋是立秋的意思,這句俗語的大概意思說的是,立秋過後還有一伏,天氣還會很熱,老牛都可能會被熱死了。當然俗語都有一些誇張的成份。只不過老輩人用這句話來提醒我們預防秋老虎的出現,繼續做好防嗮和防暑的工作。我們都知道,立秋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立秋意味著秋季即將開始,夏天也會即將結束。既然秋天來了,為啥還會熱死老牛呢?
其實立秋並不是說秋天的氣候已經來了,由夏到秋它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根據目前劃分的氣候季節平均溫度,需要當地連續5天低於平均溫度22度的話,才能算是進入真正的秋天。而立秋只是名義上到了秋天,並沒有達到秋天的真正溫度。那麼今年立秋過後天氣熱還是涼快呢?
今年立秋過後涼不涼快?俗話說的好“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伏包秋指的就是立秋那天正好起末伏,也就是說末伏起在立秋之前,或者在同一天得話,就叫做伏包秋,而秋包伏指的就是,立秋之後才起的末伏,就是秋包伏,總的意思就是立秋越晚,那麼秋老虎就會容易出現,因為末伏十天還是很熱的。那麼今年立秋過後到底涼不涼快呢?
想要知道今年立秋涼不涼快?就需要看今年立秋是在什麼時候?根據老黃曆顯示,今年立秋在農曆的七月初八,也就是8月8日那天,而今年末伏是在8月11日-8月20日之間,那麼很明顯今年就是伏包秋了,那麼今年立秋過後天氣也就有可能會涼爽一些。關於農村老話“秋後一伏,熱死老牛”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你是怎麼看的?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
4 # 村姑說村事
今年7月12日入了初伏,再過幾天,7月22日就要進入今年的中伏了。今年的三伏天具體日期見下圖。
在我們這裡,今年從7月7日小暑節氣以來,天氣一直不溫不火的,早晚總是涼涼的。直到今天,才感覺真正地悶熱起來,這大半夜了還是沒有一絲涼風。
這裡的老人們都說,今年夏天天氣異常,從小暑到初伏,都沒怎麼熱,往後的日子肯定要有一段時間難過了!
老話說“秋後一伏,熱死老牛”,意思就是每年立秋之後都還有一伏,即使早晚涼下來了,中午還會很熱很熱,甚至把不怕熱的老牛都要熱死了。秋後一伏,就是秋後還有一伏。這是由入伏的規則決定的。夏至後第三個庚日入初伏,夏至第四個庚日入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入末伏,這是古人定下來的確定三伏天的總原則。具體為什麼定?姐姐之前的問答裡都有提到,有興趣的可以翻閱一下。
熱死老牛,說的就是秋後這一伏可以叫做秋老虎,會非常的熱。雖然立秋之後早晚會涼下來,但中午的太陽卻會非常毒。
雖然這句話的意思非常明白了,但到底秋後這一伏會不會很熱卻往往取決於中伏時間有多少天!
因為每個庚日之間的間隔是十天。所以,每年的初伏都是十天,每年的末伏也都是十天。但中伏的時間有的年份是十天,有的年份卻是20天。到底哪一年是多少天?就要看夏至到立秋之間有幾個庚日?如果有四個庚日那這年中伏有十天,如果夏至到立秋之間有五個庚日,那麼這年的中伏就有20天。今年的中伏就是20天。
中伏有20天的話,那麼整個伏天的時間就比較長,這年的暑熱天也就比較漫長了。
像今年這樣的年份,小暑到初伏,再到這快到中伏的時候,還沒有大熱起來,那就意味著今年的秋後一伏會比較熱了。大家做好準備吧。
我們這裡不僅氣候比較異常,而且今年還遭遇了嚴重的乾旱,這乾熱的滋味一點兒也不好受呢。
-
5 # 李阿冰
眼看著距離今年大暑沒幾天了,在7月23日(農曆六月二十一)就是大暑節氣,大暑往往意味著一年中最熱的一天,太陽照射地球剛好處在黃經120度,所以大暑的氣候如何對秋後的影響很大。有句諺語叫“大暑熱不透,大熱在秋後”,還有一句叫“大暑展秋風,秋後熱到狂”,我們都可以透過這些古人經過千百年經驗觀察得出的諺語來預測接下來的天氣情況。
還有就是依據太陽照射地球角度來判斷立秋後天氣,比如正常的大暑節氣,太陽到達位置應該在黃經120度或者大於120度,如果沒有達到120度,那麼只能說最熱的時候將會延遲。而立秋節氣通常是太陽達到或者大於黃經135度,如果在立秋太陽才達到120度位置,那就意味著秋後還會非常非常熱,因為副高氣壓受到大氣環流影響,總是盤旋在空中,揮之不去,氣溫根本沒有可能降下來。
回到“秋後一伏,熱死老牛”這句老話上,我們知道立秋並不意味著伏天的結束,比如今年立秋是8月8日,伏天是從7月12日開始,到8月20日結束,共計40天,而末伏是從8月11日到8月20日,所以“秋後一伏”是很正常的,在我們的經驗裡,立秋後雖然天氣開始逐漸涼爽,但三伏天還沒過去,“秋老虎”正式到來,雖然早晚已經有些許涼風,但白天還是非常熱的,甚至白天的氣溫還要比中伏更熱。
至於會不會出現“熱死老牛”的狀況,其實主要還是要看大暑節氣這天的氣候變化,以及“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等農諺的借鑑推測。要知道這些農諺能夠流傳至今,充分證明了這些農諺所蘊含的道理和知識是被人們所認可,被實踐所檢驗過的。具有很高的價值。大後天就是大暑節氣了,讓我們拭目以待。
不過還要說一句,老輩人留下的農諺雖然很有價值,但也有誇張的成分存在,比如秋後一伏,真的能夠熱死老牛嗎,其實只不過是為了表達某些年歲,立秋後會非常熱。而且我們也要注意到,這句老話,其實也存在很大的地域性,中國南北跨度太大,有些地區適用,有些地區就不一定適用了。
-
6 # 三六五說三農
現在還是初伏過了幾天,天氣已經開始發威炎熱了,天上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神州大地,到處是熱氣騰騰,現在找個涼爽的地方就是商場或者大型超市了。
題主今天說到的“秋後一伏,熱死老牛”話雖然簡單粗暴了點,但是說得很有道理。這裡所說的秋就是立秋,秋後一伏,是說的立秋之後,還有個末伏隨之而來。
立秋雖然說是進入了名義上的秋天,但是我們知道,三伏天之內,氣溫都是全國平均氣溫最高的。2019年立秋是8月8號,而末伏是從8月11號開始的,所以說今年是秋後一伏的說法,立秋之後,氣溫還會很高,甚至老牛都受不了。
立秋之後的秋老虎還要發威,人們還是會覺得氣溫很高,熱的全身不舒服。
所以,當我們今年過了立秋之後,還是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我是平凡之路,請關注,我們一起進步。
-
7 # 龍百曉生
這句老話中“秋”是指立秋節氣,今年時間為8月8日,還有19天,是中伏第12後,後面還有一個末伏要經歷才算度過三伏天,而對於末伏時天氣變化,大多年份還會經歷一段時間的高溫炎熱天,大概為24天左右,為此民間老話常說“二十四個秋老虎”,其實就是指立秋後的天氣還會再熱上24天!
而這裡說到“秋老虎”,雖然也是一種高溫炎熱狀態,但與夏季三伏天的酷暑悶熱相比會有明顯差異,具體表現為:早晚天氣會比較涼爽,很像初秋感覺,而到了中午前後就會烈日暴曬、高溫炎熱天很像回到了夏季三伏天!所以說,立秋後的天氣炎熱非常與眾不同,雖然此時氣溫依舊較高,但沒有了三伏天的悶熱潮溼,卻多以空氣乾燥為主,會相對過的舒服一些!
而說到“秋後一伏,熱死老牛”,字面意思是說:立秋節氣後還會有個末伏經歷完才算出伏,這期間下地幹活也會非常炎熱,就連自家耕牛都受不了而不願下地幹活或外出吃草!因而,這句話其實是提醒人們立秋節氣到來了並不會意味著夏季三伏天即將結束,往往還需要繼續忍耐一段時日,告誡大家立秋後避暑養生方面還需要堅持一下!
不過,對於立秋後的“秋老虎”高溫天氣會持續多長時間,目前並沒有統一固定時間段,大概平均會出現半月以上,有些年份會時間更久一些,甚至超過一個月!而對於每年立秋後的天氣冷暖判斷方法,民間也會有幾種方式,具體表現為:
1、根據立秋時是否下雨。如果立秋下雨,說明今年是順秋,老話常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往往在立秋節氣後很快可以感覺到“涼颼颼”,天氣會變得越來越涼爽宜人。然而,如果立秋為高溫大晴天時,說明今年立秋後會有“二十四個秋老虎”,還要經歷半月以上的高溫炎熱天!
2、根據早晚立秋時間。一般來說,因每年陰曆時間不固定,導致不同年份的立秋節氣可以出現在農曆六月或七月份。為此,人們會認為立秋出現在農曆六月時為“早立秋”,一般會有“早立秋,冷颼颼”說法,也就是說農曆六月立秋時,天氣會越來越涼爽!相反,立秋節氣出現在農曆七月時為“晚立秋”,民間會有“晚立秋,熱死牛”說法,意思是說農曆七月立秋時,天氣還會繼續炎熱一段時間,就連農戶家裡的耕牛都受不了不願勞作活外出吃草!
3、根據立秋與末伏關係。在民間也有農諺“伏包秋,涼颼颼;秋包伏,熱死牛”等說法,而這裡所說“伏包秋”是指立秋當天為農曆庚日,這樣也就是末伏開始時間,即末伏時間包含立秋這天時,今年立秋後天氣會越來越涼爽!相反,這裡所說“秋包伏”是指立秋之後才出現末伏,即立秋節氣幾天後才出現庚日而到了末伏天,往往這樣的年份會繼續以高溫炎熱天為主!
以上就是過去民間對於立秋節氣後天氣是否高溫炎熱或涼爽宜人的一些經驗判斷方式,至於準不準確,往往與當地的小氣候環境會有直接關係,畢竟咱們國家地大物博,幅員遼闊,每個地區立秋時間並不固定,導致立秋節氣後各地冷暖差異越來越明顯!(以上僅為個人見解)
-
8 # 海棠小醉
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這裡說的早晚是指立秋時間。如果上午之前立秋整個立秋之後的天氣就比較涼爽,如果下午之後立秋整個立秋之後的天氣會依然悶熱。當然這只是一種民俗說法很多時候並沒有太多的科學依據,立秋之後早晚的天氣雖然逐漸變得涼爽起來,但午後的氣溫依舊很高而且通常還會持續近一個月高溫,有秋老虎之說。
過去農業種植沒有機械都是靠牲畜出力幫人幹農活,家裡老人養過驢,這兩年種地都是機械收機械種也用不著開溝追肥,驢早就賣了但是還保留著開溝犁。其實不僅立秋曬死幹活的老牛,整個夏末秋初高溫時也能把幹活的驢曬死,牲口排汗不通暢不能持續在高溫下幹活,如果野地溫度太高就需要把牲口帶到陰涼地方歇會或者乾脆就不出工。
敲個黑板:秋老虎的高溫到底能不能把幹活的牛熱死我沒見過,但是家裡的驢天氣太熱了不僅不讓它出去幹活反而會把它牽到陰涼裡避避暑,而且儘量多讓它喝點水。三伏天即便非要讓驢出去幫著幹活也會盡量挑選天氣涼快的時候。“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既是一種立秋天氣的涼熱的簡單判斷也體現了農耕社會農民對種地好幫手大牲口的格外照顧。 -
9 # 農技天地
這句話最直白的意思就是說秋老虎非常熱。每一年的夏天在日曆上的三伏過後之後,原本應該天氣涼快,但是進入秋天往往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這段時間,天氣依然燥熱無比,這就是大家俗稱的秋老虎。
秋老虎早晚有溫差,天氣悶熱。秋老虎的熱和伏天的熱是不一樣的,秋老虎的熱是早晚有溫差,早晨挺涼快,但是中午的時候紫外線特別強,非常熱,很多時候氣溫甚至高達36 -37度,但是到晚上四五點的時候,氣溫逐漸下降到18到23度。
我們每一年穿夏天衣服一直要穿到9月份,一直到最長的時候到9月底,一直等到國慶的時候,天氣才差不多見見真正涼快下來。秋老虎在很多城市都有,不論是北方還是南方地區,這種現象都比較常見。秋後這一伏大家要非常注意防曬,雖然說可能沒有7月8月那樣強烈的大太陽,但是空氣中依然燥熱無比,非常溼熱。
多吃綠色蔬菜,多喝綠豆湯和綠茶可以降暑大家不能經常吹空調,這樣會得空調病,導致人體內的熱氣無法排除。在秋後的伏天建議可以多喝綠豆湯,多喝綠茶,這樣不僅可以清熱解暑,而且還會提醒提神、靜氣。在秋後的伏天,大家多吃新鮮蔬菜,這樣也可以降火。
回覆列表
這是一種誇張的修辭手法,這句俗語的原出處是在王森泉的《黃土地民俗風情錄》第四卷裡面,原文是這樣的:“立秋後,天氣仍然熱,河東有民諺,秋後一伏,熱死老牛。不過立秋後老百姓說到,可分前後晌,即早晚涼,中午熱。”
“秋後一伏”說白了就是“末伏”,夏有三伏,即為頭伏、中伏、末伏。今年2019年的立秋節氣在8月8日,農曆的七月初八,也就是“七夕節”的後一天;而末伏是在8月11日,農曆的七月十一,兩者相差3天時間,可以說是“連線很緊密”。
與“秋後一伏,熱死老牛”緊密相連的還有一句農諺就是:“大暑關於熱不透,大熱在秋後”,這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農諺,都可以讓“老牛熱死”。
從氣溫和太陽變化的角度來看,很顯然秋後一伏的“殺傷力”是沒有“小暑、大暑”節氣這麼大,因為在立秋之後雖說是末伏,但是也是一個三伏天的末尾,大家沒有必要擔心,只是在剛開始入伏的頭3天可能會有高溫天氣,但是在此期間的特性就是雨水要比單純夏季多一些,所以俗語說的好:“一場秋雨一場寒”,儘管這是在末伏,但是那種涼意還是會讓人很舒服的。
“秋後一伏”的氣溫比起之前的高溫天氣差別不是很大,這只是表現在大晴天的情況下,足以“熱死老牛”嘍,我家養過老黃牛,以前在這個時候老黃牛要耕地翻地,主要是耕種過小麥的地。
而這些地是比較瓷實的,所以在牛耕地的時候要花費很大力氣,一般情況下都是早上天矇矇亮就拉著老黃牛去地裡面了,而到了下午也是在5點以後去耕地,持續的時間不是很長,一個小時左右就行了,要避開末伏裡面的晌午後的高溫,這樣牛受不了。
“秋後一伏,熱死老牛”,苦的是老黃牛啊!其實農民也一樣,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辛勤勞作,不畏嚴寒酷暑,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才有了我們豐富的糧食和各種水果蔬菜,秋後一伏,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