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葉飄刀

    成功的更多吧,過去兩千年裡邊,有一半時間,越南屬於固有領土,是領土不是藩屬國,越南在版圖中的時間超過了雲南,雲南古是滇國後為南詔,大理直到元朝才正式納入統治,到如今還不到一千年,對越南的統治雖然斷斷續續,但實際長度還是超過雲南的。

  • 2 # 腦洞歷史觀

    首先是地理的原因。大家可以看一下中越的邊界,基本上都是大山。

    這一片叫諒山,等於一道天然的屏障,把中原跟越南分開了。所以有下諒山而越王降的說法。就是拿下了諒山。交趾可以傳檄而定。要拿不下呢?那得回去補血加藍。

    不過,在歷史上,交趾這塊地方很長一段時間都屬於中原王朝,學的也是儒家文明。直到唐末的時候,還有一位大將叫高駢的,曾經平定過這一塊的叛亂。

    而到了宋朝時,交趾這裡才正式立國。

    第一個在交趾建國的人叫吳權。當時中原正是五代十國時期,神州分崩。南方這一帶的割據政權叫南漢。交趾趁著中原內亂,就開始搞獨立了。南漢率兵討伐,在白藤江一戰,注意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屢屢發生戰爭,因為這裡正是中原進入越南的門戶。打贏了,那就拿下越南,打不贏,還得回家補血加藍。

    這一戰,吳權勝出,南漢就此退回。吳權開始設百官,立制度,建立起了越南吳朝。越南歷史學家把他看成越南開山祖師爺,認為是他使越南開始脫離中原,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小越越用我們的漢字,還亂稱呼我們。)

    現在越南還年年搞慶祝活動,慶祝越南正式脫北。

    而到了宋朝建立,宋朝也不爭氣啊,本來就不一個擴張性很強的國家。另外,中國自五代就是一個分界線,漢唐是尚武的,宋朝是崇文的。幽雲十六州這些險要都要不回來,更不用說邊遠的交趾了。宋太宗時,倒趁越南內亂用過兵,準備收復交趾。可是,太宗素不知兵啊。結果又在白藤江上了越南人的當,人家假裝投降然後偷襲。最終宋朝敗退。

    到了神宗年間,越南有實力了,趁著宋朝跟金國交戰,竟然過諒山而進犯中原,都打到南寧了。

    宋軍憤而反擊,但把對方打回山那邊後,還是退兵了。因為折騰不起。進入交趾後,水土不服,非戰鬥減員太嚴重了。

    宋亡之後,元朝大軍也來征服越南,三次都失敗,原因很簡單,你就算攻破了人家的都城,但人家會鑽樹林打游擊啊。而且這個地方補給困難,很難徹底征服。第三次元朝五十萬大軍,又是在白藤江被伏擊。元朝水軍全軍覆沒。

    這三次一打,就把越南人的自信心打出來了。

    人家就自認是跟中原各帝一方了。

    “惟我大越之國,實為文獻之邦。山川之封域既殊,南北之風俗亦異。自趙、丁、李、陳之肇造中國,與漢、唐、宋、元而各帝一方。”

    到了明朝的時候,朱棣也曾經打敗越南,短暫統治過。但是,這個地形總是在發揮無形的作用。因為山高皇帝遠,派到這裡的明朝官員沒有紮根意識,總是來撈一票,這自然會引起交趾當地人的反抗。那如果紮根於此呢?

    那就是收買人心,實力大了之後,就可以割據稱帝了。

    最終,明朝也退出了這裡。

    到了乾隆年間,中原也曾經徵過越南,但也是失敗了,最終的原因就是人家有主場優勢,地形又複雜,當地人很容易搞突襲。二來,人家的排北意識太強烈了。跟玩命似的。

    那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他去吧。

  • 3 # 孤客君

    如果要說中國古代多次出兵越南都失敗而歸的話,就有點不符合歷史現實了,因為在中國宋朝之前的歷史中,中國的歷史王朝都一直成功地佔據著越南中北部,一直對其保持著強力的控制。

    這如果都算得上是失敗而歸的話,那世界上就沒有什麼事情是成功的了。

    歷史早期越南被我們統治

    越南的中北部是在秦朝滅亡之後,才開始被我們歷史中的割據王國南越國給統治起來的。

    越南歷史的記載,就是從那個時期開始講起的。

    從那個時候開始,越南第一次融入了我們的文化中。

    後來在漢朝收服了南越國之後,他們更是徹底融入了中原文化中,徹徹底底成為了我們中原王朝的一部分。

    在兩漢之後,中國進入了三國時期。

    三國之後是東晉南北朝,南北朝結束之後就是隋唐兩朝。

    在以上這些歷史朝代中,越南一直是我們國家歷史王朝的一部分。

    那時候的越南跟廣東、福建、雲南等省份差不多,都一樣受到中原王朝的直接統轄。

    最終時間來到了群雄割據的五代十國,在五代十國時期,我們原本一統的中原王朝分裂成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國家。

    在這個國力無法集中起來的時代,越南看到了希望,於是他們就趁著這個混亂的時機,開始從五代的南漢國手中脫離出了我們的掌控管轄。

    就是在那個我們國力極度虛弱的時代,越南初步掌握了他們的自主權,建立了屬於他們自己的國家。

    五代後我們沒能收復回越南的原因

    接下來發展到了宋朝時期,雖然我們一直都說宋朝是一個一統的王朝,但實際上宋朝的實力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強。

    在北宋建立早期,他們的北方有著遼朝,西北有西夏,現如今的雲南地區更是有南詔國存在著。

    那時候他們連這些重要強國都沒能解決,是根本沒有那份精力以及心情去解決越南問題的。

    因此在越南國王的主動請求下,後來的宋朝皇帝就同意承認了越南的地位,和越南建立了宗藩關係。

    在元朝的時候,元朝騎兵因為無法克服越南熱帶雨林帶來的困難,所以在幾次失敗之後,也放棄了攻打越南的想法。

    而到了明朝開國的時候,因為朱元璋過於守成, 沒有什麼開疆擴土的想法,所以也沒有收復越南。

    在朱棣時期,明朝倒是因為越南國王殺了明朝使者的原因,攻打進入了越南,把越南佔領了起來。

    但是在朱棣發現派大軍駐守越南實在太消耗國力的問題後,他就又把所有軍隊都撤了回來。

    從此之後,越南就一直和我們保持著宗藩國的關係,一直到清末他們被法國佔領之前,都始終向我們俯首稱臣,未曾和我們爆發過什麼衝突。我們歷史王朝出兵失敗而歸的原因

    從以上的種種,我們就可以看出越南和我們歷史關係的發展。

    在五代十國之前,我們和越南之間從來沒有失敗而歸的說法。

    而在五代十國時期,我們之所以會失敗而歸,完全是因為我們當時處在一個分裂時期,力量不夠集中。

    在元朝時期,忽必烈之所以失敗而歸,是因為他們作戰主要依賴於他們強悍無比的騎兵,騎兵是他們得以橫掃世界的主要根源,但是在越南的熱帶雨林地區,他們根本無法施展出他們的強悍實力,這才在越南遭遇了失敗。

    至於明朝朱棣年間的案例,我們是不能稱之為失敗而歸的,那時候的案例,我們應該稱之為得勝而歸。

    除了以上幾個例子之外,其實我們找不出其他失敗而歸的案例。

    從這方面來說,這個提問並不成立。

    所以說這就是中國少數幾次出兵越南失敗而歸的原因,真正失敗而歸的案例只出現在了兩個時代,至於其他時代並不能稱之為失敗而歸。

  • 4 # 狄飛驚

    不止是越南,中國古代也曾多次出兵北韓,敗多勝少,即便勝利也很少佔其土地。兩個長期作為藩屬國的小角色,為何能屢次挫敗強大如元朝的中國軍隊?原因很複雜。

    越南古稱交趾、交州、安南,清朝時才有越南之稱。越南開化比較晚,經濟落後,在中國唐朝以前大多數時期都是中國領土,秦、漢、唐都在這裡設定州、郡進行管轄,但唐末藩鎮割據,中央衰弱無力,越南當地勢力統一全境,建立王朝,趁機宣佈獨立。

    正是從唐末五代起,中國古代政權開始了和越南連綿不絕的戰爭,下面我們一起回顧一下雙方歷史上規模較大的戰爭衝突。

    1,南漢與丁朝

    唐末五代,越南被五代十國中的南漢政權控制,但南漢實力有限,越南歷史上的丁朝統一全境後稱王,引起南漢大軍討伐,結果中伏大敗而歸,越南宣佈稱帝,完全獨立。

    2,北宋與黎朝

    北宋基本統一中國後,越南的丁朝上表內附,做了北宋的藩屬國,被北宋冊為交趾郡王,但後來丁朝的權臣黎桓篡權自立,建立黎朝,宋太宗趙光義認為黎氏此舉是對宋朝的不敬,大舉興兵征討,但陷入埋伏遭遇敗局,只得承認黎氏的地位,越南進入黎朝時期。

    3,北宋與李朝

    權臣篡權的戲碼在越南不斷上演,黎朝後被權臣李公蘊篡奪,建立李朝。這次宋朝沒出兵,但李朝卻膨脹了,在宋神宗時率軍主動進攻中國兩廣之地,攻城略地,破壞甚烈。次年,北宋組織還擊,大敗李朝軍隊,兵鋒直指河內,逼迫對方納款投降。

    4,元朝與陳朝

    (1)李朝末年,權臣陳守度又篡奪奪位,建立陳朝。此後,蒙古崛起,橫掃亞歐,忽必烈滅掉大理後揮師討伐交趾,蒙古鐵騎攻入越南河內,陳朝皇族倉皇逃入海島,但因天氣酷熱,蒙古軍隊水土不服,不得已撤退,在回師途中被陳朝軍隊尾隨反攻。

    (2)忽必烈建立元朝後,陳朝拒絕臣服,蒙古再度揮師討伐,越南實行堅壁清野,焦土抗戰,蒙古騎兵無處發揮,不得已撤退,又被陳朝軍隊反攻獲勝。

    (3)忽必烈仍不甘心,數年後再度出兵,水陸並進,越南故伎重施,逃入山林海島,不和元軍正面交鋒,元軍補給困難,只好撤退,不得已徹底放棄對越南的征服。

    5、明朝與胡朝

    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朱元璋把安南列入“不徵之國”,跟北韓一樣,作為自己的藩屬國。但陳朝末年,權臣黎季堥篡權自立,建立胡朝(黎季堥原姓胡)。陳氏不得已跑到大明求救,明成祖朱棣以宗主國身份派兵討伐,滅掉黎朝,斬首黎氏,時隔500多年再度把越南納入中國版圖,設立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直接進行管轄和統治。

    但朱棣死後,明朝對交趾的控制減弱,當地勢力不斷起兵反抗明朝,仁宣二帝年間,號稱盛世,卻無力鎮壓交趾反抗,明軍屢戰屢敗,最後不得已承認越南恢復獨立。

    6、清朝與阮氏

    後來越南先是南北分裂,又三國割據,再進入阮朝時期,豈一個亂字了得。清朝曾派兵幫助其中一方,但先勝後敗,最終無力征服越南,只得封王安撫了事。

    綜觀中國古代歷史上與越南的數次戰爭,除北宋神宗時期自衛反擊取勝、明成祖朱棣霸氣滅掉對方以外,其他均以落敗告終,即便強大如元朝也三戰三敗,這是什麼原因?

    筆者認為,從越南角度分析,主要有如下幾個因素。

    1,地利優勢。越南屬熱帶,境內遍佈山地、雨林,交通極為不便,氣候炎熱潮溼,瘴氣遍地,中國軍隊遠道而來,本就體力衰竭,加上水土不服,很容易熱帶傳染性疾病,導致非戰鬥減員嚴重,加上糧草不繼,補給困難,軍隊戰鬥力大打折扣。

    2,戰術得當。越南自知實力有限,不敢和中國軍隊正面硬扛,他們深知自己的優勢,也知道中國軍隊的劣勢,儘量避免正面交鋒和固守城池,不是利用地形設定埋伏,便是堅壁清野,逃入山林或海島,留下一個個空城給我們佔領,然後打游擊戰騷擾,趁我們不勝騷擾,回師撤退時尾隨追擊,偷取勝利,不得不承認這是極為高明的戰術。

    3,民風剽悍。生活在越南很多的很多人其實是華人後裔,不過他們沒有開化,文明程度較低,性格剽悍,不願服從中國統治,且民風尚武,人人皆可為兵,一旦有野心家組織煽動,很容易形成反抗中國的潮流,使得古代中國很難維持在越南的長期穩固統治。

  • 5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歷史上越南和中國可謂淵源頗深: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嬴政遣將任囂征服了嶺南地區的百越部族,隨後秦王朝在嶺南設南海、桂林、象郡三郡,這其中的象郡所轄之地已延伸到越南北部地區。公元前203年秦朝的南海尉趙佗趁秦末天下大亂之機自立為南越武王(後改稱“南越武帝”),由此建立了包括今天的中國兩廣和越南北部地區在內的南越國。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劉徹以路博德、楊僕、鄭嚴、田甲、何遺五路大軍攻滅南越國,隨後漢武帝劉徹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設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此之後長達千餘年的時間裡歷經漢朝、東吳、晉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漢等朝代越南北部地區一直是中國各朝代的直屬領土,中原王朝在此設立郡縣進行直接管轄。嚴格意義上在這千餘年間中原王朝與越南當地勢力之間爆發的戰爭並不是兩國之間的戰爭,而只能算是一國之內的平叛戰爭,因為這時還並不存在獨立的越南國家:

    公元40年位於今天越南北部的交趾郡駱越族首領徵側、徵貳姐妹舉兵反漢,九真、日南、合浦等地紛紛響應,二徵姐妹一度攻陷六十五城,徵側隨即在位於今天越南永福省境內的麋泠縣自立為王。3年後二徵姐妹被前來平叛的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平定。

    公元192年位於今天越南中部的佔族人區連殺死漢朝的日南郡象林縣令,佔據了原日南郡的部分地區,由此建立了林邑國(後稱佔婆國),與東漢以順化為界。此後中原王朝在越南的統治範圍只及順化以北,不過林邑國的主體民族佔族和今天越南的主體民族越族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民族,而這個林邑國最終恰恰是被越族征服才被納入今天的越南版圖之中。

    東漢末年出現了群雄割據的現象,在這一過程中當時的交趾太守士燮於東漢中平四年(187年)至東吳黃武五年(226年)長期控制交州全境,而九真、合浦、南海等郡的長官職務都由士氏兄弟出任。士氏家族實際上在交州建立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割據政權。211年士燮歸附東吳,但仍在交州掌握相當的權力。東吳黃武五年(226年)孫權趁士燮去世之機打算削弱士氏家族在交州的勢力,但遭到士燮之子士徽等人的反抗,於是吳將呂岱設計殺了士徽等人,奪取了交州的實際控制權。

    東吳赤烏十一年(248年)交趾、九真民眾起兵反吳,交州刺史陸胤奉東吳朝廷之命平息了這場事件。然而在經歷這一事件後東吳對交州的控制力已然削弱,同時東吳還面臨來自北方曹魏的巨大威脅,15年後曹魏出兵從東吳手中奪取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又過了兩年之後司馬氏代魏,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由西晉王朝管治。東吳寶鼎三年(268年)東吳一度從西晉手中收復交州,然而隨著東吳在12年後被西晉所滅之後相當於今天越南北部地區的交州歸於西晉的統治之下,此後西晉為防備南方的林邑國加強了交州的防務。

    西晉統一之後不過經歷了短短十餘年就先後發生了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等事件,316年晉王室在北方五胡民族的威脅之下南渡,由此開啟了中國歷史上的東晉王朝。東晉時期交州的軍事將領之間常互相攻殺或據地作亂,與此同時南方的林邑國也頻頻入侵。東晉末年爆發了孫恩、盧循起義,盧循一度攻入交州,交州刺史杜慧度擊敗盧循後結束了當地的動亂。420年劉裕代晉後交州仍為劉宋領土。劉宋末年至南齊初年(468年至485年)交州人李長仁及其從弟李叔獻先後以“行州事”的名義專制一方,甚至公然違抗朝廷的命令,最終在南齊朝廷的武力威懾下李叔獻才交出權力。

    南梁大同十年(544年)交州當地人士李賁起兵佔據整個交州,隨即自立為帝。李賁建立的這一政權被後世的越南史學家稱之為“前李朝”。次年南梁大將陳霸先奉命平定李賁,南梁太清三年(549年)兵敗的李賁被自己的部下所殺。然而李賁之兄李天寶、部下趙越王、族人李佛子等人仍繼續堅持抵抗,而此後梁、陳兩朝的主要精力用於應對來自北朝的威脅,這就使前李朝殘部得以一直倖存下來,直到隋仁壽二年(602年)李佛子向已統一南北的隋王朝投降,至此前李朝結束。

    當李賁趁中原南北朝的動亂割據交州自立為帝之時位於今天越南中部的林邑國也趁機攻打日南、九德等郡並曾一度佔領了整個佔領了日南郡。605年隋煬帝楊廣遣將軍劉方襲破林邑國都城並在其土地上設定三郡,隋唐易代時林邑復國,與中國以橫山為界。

    公元624年唐朝在越南北部設定交州都護府,在此後唐朝治理越南北部的二百多年間當地曾發生過四次反唐暴亂:唐開元十年(722年)梅叔鸞自立為帝並聯合佔婆、真臘等國反唐,被唐將楊思勖率十萬大軍討平。貞元八年(791年)交州當地豪強馮興與弟弟弟弟馮駭舉兵反唐,兩年後馮興去世,其子馮安繼立,後被唐朝安南都護趙昌招撫。819年農曆十月安南當地“酋豪”的楊清在平定作亂的黃洞蠻的過程中聚眾起事,不久即被唐軍平定。843年安南經略使武渾命將士修築城邑,但引來將士叛亂,其後監軍段士則成功撫平亂局。在安南當地豪強一再掀起反唐運動時佔婆、南詔等國也紛紛入侵安南,到866年為止唐朝基本將安南局勢穩定下來。

    自秦始皇嬴政遣任囂南征百越至唐代的千餘年間中原王朝同越南當地部族有詳細明確文字記載的交鋒共計十四次:秦始皇嬴政平百越勝;漢武帝劉徹滅南越國勝;馬援平二徵起義勝;192年林邑國獨立,前往平定的中原軍隊遭遇失敗;呂岱平士氏勝;陸胤平交趾、九真起事勝;南齊平李叔獻勝;隋朝招撫前李朝勝;隋煬帝楊廣滅林邑勝;林邑復國敗;楊思勖平梅叔鸞勝;趙昌招撫馮安勝;唐軍平楊清勝;段士則撫平安南亂局勝。這十四次交鋒中原王朝勝了十三次,失敗的兩次均是敗於佔族人建立的林邑國,嚴格意義上林邑國只是位於今天的越南版圖之內,但與越南的主體民族越族的關係並不大。今天的越南國家起源於越南北部的交趾地區,在秦至唐的千餘年間這一地區始終牢牢掌握在中原王朝手中,所以嚴格意義上這不能算是兩國交鋒,只能算是一國之內的平叛戰爭。

    在唐末的藩鎮割據局面之下交州當地的土豪曲氏家族建立了割據一方的靜海軍節度使政權,與割據嶺南的南漢政權相爭。930年南漢君主劉龑派李守鄘、梁克貞討伐交趾(今越南中北部地區),擒靜海節度使曲承美而歸。但不久曲氏的部將楊廷藝就驅逐了南漢軍隊,自稱靜海節度使。937年楊廷藝為牙將矯公羨所殺。938年楊廷藝的女婿吳權在愛州(今清化)起兵,反對矯公羨。矯公羨見吳權勢力強大,於是向南漢求救。劉龑早已有吞併交趾的野心,於是趁機任命兒子劉弘操為靜海節度使,封交王,以支援矯公羨的名義率水軍出兵交趾。然而南漢大軍卻在938年的白藤江之戰中敗給了吳權,以此戰為標誌越南脫離了中國郡縣的直接管轄,開始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

    944年吳權死後其皇后的三哥以外戚身份輔政並趁機架空吳權之子,隨後安南各地出現了十二個大封建主割據混戰的局面,史稱十二使君之亂。在安南割據混戰的十二使君中有一個叫陳覽,他帳下有一員大將名叫丁部領,在征戰過程中他逐漸取得了兵權。968年丁部領在掃平群雄一統安南之後自稱“大勝明皇帝”,開啟了越南歷史上的丁朝。980年安南丁朝十道將軍黎桓以一出越南版的“黃袍加身”篡奪了丁朝的江山並擊敗了前來干預的宋軍。戰勝後的黎桓趁勝與宋議和修好,接受了宋朝的冊封。以此為標誌中原王朝正式承認越南不再是中原王朝直接管轄之下的郡縣,此後越南作為中國的藩屬國存在。

    1075年11月至1076年12月越南李朝發動了對北宋廣南西路的入侵,北宋邕州(今廣西南寧)知州蘇緘在與李朝軍隊的交鋒失敗後自焚而死,李朝軍隊在欽、廉、邕三州屠殺數十萬人並俘擄民眾而回。這是越南歷史上第一次侵入中國領土的戰爭,後來宋軍聯合占城、真臘等國聯合出擊並於富良江大敗安南李朝軍隊,迫使李朝軍隊撤出宋朝領土並歸還所擄掠人眾。

    1256年蒙古將領兀良哈臺平定了雲南的大理國並在此設定郡縣,蒙古帝國就此開始和越南接壤。1257年兀良哈臺攻陷了越南都城河內——這次實際上是拿下了越南,當時的越南國王陳煚逃到占城國避難。這個占城國儘管也在今天的越南境內,但主體民族是占人,和越南的主體民族越族具有完全不同的起源,實際上今天越南南部地區是歷史上對占城國領土侵吞的結果,1257年的占城還是一個並不隸屬於越南的獨立國家。然而由於兀良哈臺回師去和宋軍作戰,這就使越南逃過一劫。1284年忽必烈命自己的兒子脫歡會同將領索都、烏瑪爾率水陸大軍50萬再度南征,被越軍伏擊加之瘟疫的侵襲而被迫撤軍。1287年蒙元王朝再發精兵30萬南征,被越軍擊敗於白藤江。

    1400年安南陳朝權臣黎季犛廢陳朝少帝自立為王,黎季犛自稱其先祖是來自中國浙江的胡興逸,於是恢復胡姓,他所建立的王朝也因此被稱為胡朝。越南胡朝使節嚮明成祖朱棣解釋稱:陳朝皇室絕嗣,胡氏以陳氏外甥的身份被群臣推戴為帝,請大明天子予以冊封。1404年(明永樂二年、越南虞開大元年)一個名叫陳添平的越南人越境逃入明朝,他自稱是陳朝宗室後裔並嚮明朝方面直陳胡氏篡位的實情,請求明朝出兵,協助自己恢復陳朝。朱棣也無法判斷究竟這個陳添平的真實身份,於是他在未知會由胡氏父子派出的越南官方使節的情況下讓陳添平和自稱陳朝遺臣的越南人突然出現在他們面前,對此沒預案的越南使節一時間亂了方寸以致不知該如何反應。這一切沒逃過朱棣敏銳的眼睛,至此胡季犛篡位的真相浮出水面。感覺自己被人耍了的朱棣讓越南使節回國給胡氏父子帶話予以申斥,胡家父子上表謝罪並表示願將皇位歸還陳氏。1406年明成祖朱棣派遣都督黃中護送陳添平歸國即位。當明軍行至越南支稜關時突遭埋伏於此的越軍伏擊,陳添平被越軍搶走並處死。朱棣得知堂堂大明王朝的軍隊被藩屬國的軍隊伏擊並搶走受大明王朝保護之人後勃然大怒,隨即於當年9月以成國公朱能為徵夷將軍、西平侯沐晟為左副將、新成侯張輔為右副將、豐城侯李彬為左參將、雲陽伯陳旭為右參將,領兵八十萬南征。此時越南胡朝同時面對國內陳朝殘餘勢力和明軍的雙重打擊,到1407年(明永樂五年、越南胡開大四年)明軍俘獲胡家父子併成功佔領越南。在對越南的戰後處置問題上朱棣一開始還算打算冊封陳氏後裔為越南國君,不過他很快得知:越南陳朝已無後裔在世,於是朱棣改變了想法——他轉而在越南設定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將越南重新納入中國直接管轄的郡縣體系。

    明朝在將越南重新納入直接管轄的郡縣體系後在治理這塊新開闢的領土時將其視為自己可以任意盤剝的利源——光每年進貢孔雀羽毛即達一萬支。由於越南地處偏遠,幾乎無人願前往當地為官,一時間越南成為明朝官場上失意貶謫之人的去處,這些赴任的官員多時貪婪殘暴之人,這就使當地越人深感困苦。而在此之前越南已作為獨立國家存在數百年,早已具有獨立自主的民族意識。明朝對越南當地的地方豪紳始終保持著高度警惕,因為明朝的皇權在這塊新開闢的疆土上還不可能像內地一樣強勢,而世家大族一向是中央集權的障礙。當時越南有一個名叫黎利的地方豪紳因為感覺明朝會對自己下手,於是隱居山林廣交豪傑之士,召募流亡百姓。1418年2月(明永樂十六年正月)黎利在藍山鄉起兵反明,明軍同黎利一打就是十年,這場戰爭一直持續到明成祖朱棣的孫子明宣宗朱瞻基在位的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1431年明朝以冊封黎利的方式正式認可了後黎朝建國的既成事實,兩國訂立黎氏嚮明三年一貢之例,由此恢復了明初安南同明朝之間的宗藩朝貢關係。

    清乾隆五十二年越南南朝親王阮文惠攻打越南北朝,北朝國王黎維祁逃到廣西向清政府求救。乾隆皇帝派兩廣總督孫士毅率兵1.2萬人、雲南提督烏大經率兵8千人會集越南北朝的殘部於1788年攻打越南南朝,次年輕敵冒進的孫士毅在越南境內遭遇慘敗。由於阮文惠並不願與清朝為敵,所以仍上表稱臣,事後乾隆將平安南之役作為自己的十全武功之一,但中國在這場戰爭中得到的其實是面子,僅就軍事意義上而言:這應該算是一次失敗的軍事行動。

    1975年美軍從越南戰場撤離,北越軍隊統一了南越,此後相繼在抗法、抗美戰爭中取勝的越南開始自稱世界第三大軍事強國。隨著越南野心的日益膨脹開始圖謀吞併寮國和高棉,與此同時越南也屢屢侵犯中國邊境。1979年2~3月華人民解放軍發動對越自衛反擊戰,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宣佈撤出越南。

    自唐末越南形成割據的靜海軍節度使政權至今的千餘年間越南經歷了從中原王朝的直轄郡縣向獨立國家的轉型,在這千餘年間中、越交鋒共計十二次:930年南漢擒靜海節度使曲承美勝;938年白藤江之戰敗;980年宋軍干預黎桓篡位敗;李朝入侵北宋廣南西路敗;宋軍富良江反擊戰勝;1257年兀良哈臺攻陷河內勝;1284年忽必烈南征敗;1287年忽必烈南征敗;朱棣滅越南胡朝勝;黎利反明敗;乾隆徵安南敗;自衛反擊戰勝。這十二次交鋒中國勝五次、敗七次。相比從秦代至唐代千餘年間中原王朝同越南當地部族的交鋒幾乎清一色的勝利不同的是:自唐末至今的千餘年間中、越交鋒互有勝敗,但越南最終成為了一個獨立發展的國家。這一方面是由於越南地理位置偏僻、氣候炎熱、瘟疫橫行,加重了中原王朝採取軍事行動的難度;另一方面是由於唐末五代乃至此後的兩宋時期先是藩鎮割據、十國並立,北宋統一五代十國後又面臨北方遼國的強大壓力,實在難以分身應對越南的事務。

  • 6 # 史海浮沉一月明

    越南的歷史與華夏文明的歷史脫離不了干係,這一點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否認的。越南與中原王朝之間的關係也比較的複雜,分分合合,紛爭不斷。

    在很早的時候,有一個古蜀國,該國被秦國打敗,無奈放棄國土而南下,一直到了今天越南北部地區,並打敗了越南北部的土著,建立了越南歷史上第一個朝代——蜀朝。

    秦國統一全國後,始皇帝還派人南下將越南的北部佔領,劃入大秦的轄區。不過因為秦朝二世而亡,立國時間太短,秦朝大將趙佗的自立,建立南越國,其國土範圍包括了現在的越南北部。

    後來大漢建立,在111年將這裡再次征服,納入版圖,並且在此後的千餘年中,這裡都是中國的國土。不過這裡一直不太平,經常需要朝廷派兵去鎮壓,這也是越南人仇視我們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南北朝時代,因為中原一直不能統一,所以南方地區也就無暇顧及,所以這裡趁機獨立出去,脫離了中國的懷抱。

    980年,越南土著第一次擊敗中原王朝。當時中原王朝的將領是宋朝的侯仁寶,因為道路太長,後方輜重行軍太慢,所以他孤軍深入,遭到敵人頑強抵抗,不幸失敗。

    在宋神宗時期,對越態度非常強硬,必須要稱臣,不然就要動兵。越南人不信邪,結果被北宋的南征大軍擊敗,連本國的太子都戰死沙場。不過此戰中國雖然戰勝,卻並沒有將其收入治下。

    元朝人非常兇悍, 但是兩次發動的對越戰爭,都以失敗而告終,但是他們可能是害怕元朝繼續用兵,於是派了使者造訪數次,表明了自己願意投降,歲歲進貢的意願。所以元朝雖然對越用兵失敗,卻依舊收復了這裡,其實也算是戰勝了。

    到了明朝的朱棣主政的時候,這裡遭到權臣的篡權,一向稱臣的陳朝居然被推翻。因為這個朝廷世代都和中國關係較好,比較恭順,基本保持著進貢的禮儀,所以大明決定助其復國。當時大明很強大,尤其是朱棣這樣的狠人在位,所以這場叛亂很快就被鎮壓,而且從前這裡是屬國,這次征服之後,這裡卻成了大明的一個郡。這一仗,是實實在在的大勝,不但擊敗了當地的土族,更將其再次納入版圖。

    不過朱棣死後,這裡不甘被大明統治,興兵將當地的漢人長官殺死,再次獨立出去。

    到了清朝的時候,清人曾經出兵攻打這裡,但是結果並不那麼好。不過由於清廷看不起這種蠻夷之地,認為佔領了沒什麼用處,所以也沒有在意。

    嘉慶時期,越南新建立的阮朝大概覺得清朝是個龐然大物,於是尊清朝其為宗主國,不但經常進貢,有新鮮的玩意也會拿來討好大清,並請求清廷給其賜一個國名。

    當時阮朝自己擬訂的國名是南越,但是嘉慶給改成了“越南”,這國號一直被沿用到現在。雖然越南人很多都對華人沒好感,但是不得不說,他們國家的名字都是我們給取的。

    再後來,大清都快要被列強給殖民了,哪裡還有能力去管越南,接下來越南就法國殖民了,二戰時期越南又被日本佔領。

    新中國成立後,還曾經幫助北越抗擊美軍,統一了越南。可惜啊,這是一個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

    整體上來說,在歷史上,中原王朝對於越南的戰爭還是以勝利為主。只是由於越南遠離中原王朝的核心區域,鞭長莫及,即便打贏了也不好管理。

  • 7 # 薩沙

    秦代佔領越南,越南被中國控制。

    公元前111年,西漢武帝滅南越國,越南成為漢朝領土。漢朝實行直轄統治。

    隨後,直到939年越南打敗南漢軍隊,建政稱王。

    當時中國是是五代十國的混亂時期,控制越南的南漢僅僅是一個地方軍閥,地盤不過是今天的廣東、廣西、海南三省,沒有實力對越南做大規模進攻。

    越南趁著中國內亂分裂,終於獲得獨立。

    但至此,越南已經被中國控制長達1000年之久。

    隨後,宋朝、蒙元、明朝都曾攻打越南。

    這一系列作戰中,中原大軍基本都能佔領越南大量領土,包括首都河內。明朝更是厲害,一度再次統治越南多年,滅掉越南多個王朝。

    但是,最終的結果都是中國大軍撤出越南。

    為什麼?

    原因如下:

    第一,越南的地形非常適合防禦。

    越南和中國接壤的北部,是連綿的山地地形,植被眾多。

    這種地形在古代低技術戰爭下,是非常適合防禦,對進攻一方極為不利。

    同時,大面積的森林和山地,又特別適合持久戰和游擊隊。

    只要越南人堅定意志和中國打持久戰,中國方面想要徹底粉碎越南的游擊戰幾乎不可能。

    因為越南北部的地形過於複雜,隨便一座山就能躲藏幾百人甚至幾千人,你根本無法掃蕩乾淨。

    所以,越南對抗中國法寶就是先開始固守戰略要地,逐步消耗對方實力,同時不斷襲擊華人的補給線,還有無處不在的游擊戰。

    那麼,等到中國攻佔越南大城市,比如河內以後,軍隊已經很疲憊了,補給也很困難。

    然而,越南軍隊主力還是存在的,不斷會進行襲擊,進行持久戰。

    久而久之,中國軍隊傷亡日益增大,糧草匱乏,只能從越南撤退。

    其實,中越戰爭中,越南也是同樣戰術,只是解放軍比較聰明,自行先撤退了。

    第二,越南北部的傳染病是第一殺手。

    蒙古人三次攻打越南的戰爭中,死於傳染病的比戰死的還多。

    越南的氣候同中國中部、北部有很大不同。

    北越山區還有很多惡劣的傳染病,比如瘧疾、霍亂等等。

    越南人在這裡生活了幾千年,身體有抵抗這些疾病的抗體,所以他們即便得病往往不會死。

    但華人沒有這種抗體,一旦染病死亡率極高。

    其實何談越南,古代華人就算從中原來到廣西、貴州、雲南,都是很危險的,經常一病就死。

    第三,越南人善戰。

    越南男人外面軟綿綿,似乎性格溫和,其實骨子裡很善戰,不怕死。

    這個世界上的民族有幾類。

    俄羅斯被國內媒體吹噓為戰鬥民族,其實他們是好戰不善戰。

    俄羅斯人表面很兇悍,實際上作戰輸多贏少。即便能夠打贏,俄羅斯基本都是慘勝,損失都是敵人很多倍,沒什麼值得誇耀的。

    有些民族是不好戰也不善戰,代表是義大利人,基本百戰百敗。

    有些民族則是好戰又善戰,代表就是英國、越南。

    也許大家不知道,越南本來領土只有北部這一小塊,他完全是透過戰爭連續擊敗強敵,向南方擴張了好幾倍,最終才有今天的版圖。

    越南戰爭中,美軍也認為北越軍隊很驍勇善戰,而且韌性很強,能吃不怕死,不達目的絕對不罷休,硬是把美國拖垮了。

  • 8 # 花木童說史

    中國古代多次出兵越南失敗而歸,這個“多次”放在整個控制越南2000年的歷史長河裡,實在算不了什麼,不必過多解讀。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大軍征服百越各個部落,並帶去了大量移民,設立了三個郡,從此古越南納入了秦朝的版圖。

    秦朝末年,大秦官員趙佗在廣州自立為王,建立了南越國,百越部落被劃入南越管轄。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了南越,並又在百越地區設立了三個郡。這之後的1000年裡,百越幾乎都由中原政權直屬管理,直到東漢末年中國內部四分五裂。

    公元968年,百越地區獨立,建國交趾,但並未完全脫離中原政權的控制,依然對北宋稱臣納貢,成為宋的藩屬國。

    宋神宗時期,朝廷計劃滅了交趾,重新將百越納入北宋直屬管理。在嶺南積極備戰時,走漏了風聲,交趾主動出擊偷襲了北宋邊境。

    隨後神宗派大將郭逵率兵出征,大敗越軍,並擊殺交趾洪真太子。由於北宋滅越的計劃被打亂,戰船還沒準備充分,所以在交趾王提出賠償後,北宋答應了其停戰要求。

    1258年,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入侵交趾,由於蒙古兵力不足,征服交趾後,只是洗劫了一番而並沒有派兵駐守。

    元朝建立後,忽必烈缺錢,又發動了對交趾的戰爭。不過這次的出征長達三年時間,都沒有徵服交趾。這其中有兩個主要原因。

    首先,蒙古為爭奪皇位,內耗嚴重損失了不少騎兵精銳,忽必烈出征時的蒙古鐵騎,早已不復當年之勇。

    其次,成吉思汗洗劫交趾才幾十年,其國計民生還沒恢復,如果再被他兒子忽必烈再洗劫一番,那就沒日子過了,所以交趾人上下同心一致抗擊元軍。

    元軍雖然出征失敗,但戰後交趾國王還是派了使臣來元,主動要求納貢,請求不要再發兵。

    到了永樂年間,交趾發生內亂,交趾王請求大明出兵鎮壓,明成祖朱棣趁機收復了交趾,並設定郡縣直屬管理。

    不過這個時間很短暫,朱棣死後,交趾發動兵變推翻了大明的統治,建立了後黎朝。並向大明求和納貢,雙方恢復了宗藩關係。

    到了18世紀末期,交趾後黎朝被推翻,後黎王請求宗主國大清發兵,助他復國。1798年,大清出兵交趾,但戰敗了,交趾建立了西山朝。

    這次戰敗,主要是因為大清在乾隆長達60年的揮霍下,已走向衰亡,國力、戰鬥力已大不如前,只是外強中乾,徒有其表。

    1802年,交趾豪族阮氏後代阮福映,在法國的支援下推翻西山朝,建立了阮朝。並向宗主國大清請求賜國號“南越”。

    嘉慶皇帝考慮到南越是漢朝的古國,包括了百越和中國的嶺南地區,如果交趾稱“南越”,那會造成歷史問題,所以最後賜名“越南”。

    隨著大清的進一步衰落,後來越南逐漸被法國蠶食,進入殖民時代,從此徹底脫離了中原政權的控制。

    綜上所述,中國古代對越南的戰爭,僅元朝和滿清中後期的幾次失敗,這對於2000年的歷史來說實在不算什麼,再說就算戰敗了,交趾也一直是中原政權的藩屬國。

    所以中國古代幾次對越戰爭的失敗只是戰爭中的正常現象。

    也有人將戰敗原因歸結為越南人英勇、善打游擊、地理優勢等等,但如果把歷史時間跨度拉長,結合越南古代、近代的歷史,你會發現這個理由是站不住腳的。

  • 9 # 放棄的回憶

    這個問題的核心是“失敗而歸”,什麼是失敗而歸?打了敗仗?沒有。

    古代中國對古代越南用兵的有南越國、漢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秦國一統六國,建立起大一統的秦朝後,便對外擴張,向南則平定了百越地區,也就是現在的中國南方地區。秦朝二世而亡,中原陷入了群雄爭霸的局面,而南方則在秦朝舊將趙佗的割據下建立了南越國。

    漢朝建立穩固的統治後,不斷向南擴充套件,試圖恢復秦朝時期的版圖。而南越王國為了自身安全,也不斷向南拓展,加大領土縱深。

    漢武帝時期,南越無法阻擋漢朝兵勢,便歸順了漢朝,整個南越王國也併入了漢朝版圖,越南地區設立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到了漢順帝時期,佔族人佔領了日南郡,從東漢獨立了出去。漢順帝本想調派南方荊州揚州交州三州總共八萬大軍征討,但是剛剛平定了白馬羌亂的東漢國庫空虛,被重臣勸阻。

    於是,在交州日南郡,也就是現在的越南南部,佔族人建立了林邑國,又稱佔婆國。佔婆國實力弱小,面對交州兩任刺史的接連用兵,便不斷向南開拓疆域,並向漢朝求和。這是越南分裂出中國的開始。

    漢朝崩潰後,中國歷史進入了三國兩晉南北朝,交州一直歸屬南方割據政權管轄。到了唐朝時期,行政制度變遷,州治日益縮小,唐朝在現在的越南設立了安南都督府。唐朝末年,藩鎮割據,安南士族曲承裕取得靜安軍節度使的頭銜,開始獨立在中國之外,建立自主的政權。

    唐朝覆滅後,原來的節度使藩鎮相繼稱帝建國,靜安軍節度使吳權便發動叛亂脫離南漢王國的統治,建立了安南王國。這便是人們認為的越南獨立在中國之外的開始,實際上這是現在越南北部的獨立。

    整個越南在古代,北部是安南王國,南部是占城國(佔婆國)。從北宋開始,北部的安南國,又稱交趾李朝逐步南侵,到了近代徹底滅掉了占城國,形成了現在的越南。

    北宋時期,宋越之間發生了兩次戰爭,第一次是宋太宗趙光義時期相助交趾被顛覆的丁朝復國,但遭遇敗績,於是就默認了推翻了丁朝建立了黎朝對交趾的統治。第二次是在宋神宗王安石變法時期,交趾李朝認為宋朝準備攻打他們,於是搶先出兵攻打宋朝,宋神宗派出郭逵、燕達出兵八萬征討交趾李朝,李朝大敗,其洪真太子和昭文王子兵敗被殺。李朝求和,願意稱臣納貢,賠償錢糧,而此時郭逵的大軍疫病流行,大半兵員病倒,於是宋朝撤兵。

    元朝時期,多次出動水陸兩路大軍夾擊交趾陳朝以及越南南部的占城國,基本上重創了交趾陳朝的軍隊。但是交趾陳朝退入熱帶雨林,與元軍打山地雨林的游擊戰,元軍無法擴大戰果進而統治交趾,隨即撤退。

    明朝朱棣時期,朱棣出動五十萬大軍強勢滅掉了安南國的黎朝,設立了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相當於設立了交趾省。朱棣遷都北京後,在交趾的明朝官吏橫徵暴斂,交趾發生暴動,明朝無力鎮壓,於是撤出了交趾。安南復國。

    清朝時期,安南國發生內亂,形成三國割據。清朝相助其中一方,干涉安南國政局,先勝後敗,最後封王了事。

    綜上所述,古代中國出兵越南很少遭遇戰事上的敗績,基本上都是打勝仗,但是無法對越南進行有效的統治,導致最後不得不撤兵。

    而無法統治越南發生在宋朝以及以後的朝代,也就是宋元明清四個朝代。這四個朝代,直到清朝,也只是恢復漢唐故土,在對外戰爭中,即便取勝,也沒有開疆的大勝。元朝看似很強。但那是在滅掉南宋統一中國之前,在統一之後,元朝對日本、爪哇、占城、蘇祿等多國用兵,均是先勝後敗,無奈撤兵。

    由此,宋元明清無法將越南重新納入中國版圖,根本原因不在於越南有什麼優勢,而是宋元明清四朝本身打不出去。

    宋元明清本身為什麼打不出去呢?答案是陷入了兩個文明中心的內鬥當中,文明中心的力量受到牽制無法輻射出去。當明朝都城還在南京之時,南京文明中心的輻射力度達到了越南,於是明朝能夠在越南建立起統治。明朝遷都北京後,南京文明中心的力量遭到北京的壓制,交趾的統治秩序崩潰,隨後也就脫離了中國。

  • 10 # 靜夜史

    這個問題有很大瑕疵。

    首先,越南自937年脫離南漢獨立建國,在此之前,越南北部一直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即便是大分裂時代的魏晉南北朝,越南北部也牢牢掌握在中原王朝手中。

    而在越南獨立建國後,明成祖朱棣曾於1407年發兵30萬征服越南全境,設定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將其納入明朝版圖,所以說中原王朝出兵越南並不是全部敗績。

    不過話說回來,自937年越南獨立後,除1407年的那次遠征,剩下的時間裡,中原王朝幾乎從未有過勝績,蒙元帝國三度征討安南皆鎩羽而歸,北宋時期越南更是侵入兩廣燒殺搶掠,中原王朝顏面盡失。

    1、位置優越

    越南之所以讓中原王朝折戟,最根本的原因在於越南的地理位置太靠南。

    在那個醫學技術並不發達的古代,瘴癘是讓所有人望而卻步的可怕惡魔。

    中華文明自黃河中下游發源後,疆域便開始了猛烈的擴張;商朝時期,疆域擴張到漢江流域;周朝建立後,楚國受封丹陽後,中國先民在南方開始了篳路藍縷的艱難開拓;秦國滅楚後,兵發嶺南,將勢力延伸到中南半島,佔據了今天的越南北部。

    但越南的國土還在向南延伸,自937年立國後,越南就順著海岸線不斷向南擴張,陸續消滅了中部的占城和南部的真臘,用了800多年的時間將勢力擴張到湄公河流域。與此同時越南也在不斷向西部的寮國和高棉擴張。

    因為疆域的擴張,尤其是向南的延伸,使得越南相比於中原王朝而言有了一定的戰略縱深。加上緯度越低,瘴癘越嚴重,這使得即使中原王朝即便越南也難以長久駐留。

    另外,越南南北狹長的國土中,山川河流縱列分佈,地表多為熱帶雨林,這使得中原王朝的征討難上加難。

    2、時機成熟

    五代十國作為中國最後一個亂世,也是越南獨立的最好契機。

    等到宋太祖趙匡胤千辛萬苦統一了南方九國,才發現周邊依然政權林立。特別是北部的遼國,早在唐朝滅亡當年的907年就建立了,等到960年趙匡胤北宋建立時,遼國正是蒸蒸日上的創業時代,再加上遼國的漢化相當迅猛,建立和北宋同樣成熟的國家機器,這使得北宋想要效仿漢唐消滅遼國根本就不可能。

    因為遼朝的巨大威脅,加上1038年西夏的建立,北宋徹底沒心思管南方的事情了,越南不僅在中南半島站穩了腳跟,還開始反客為主,於1075年大舉進犯兩廣,屠殺人口數十萬,北宋顏面盡失。

    兩宋313年,始終沒有能力徹底解決周邊危機,當然也包括越南問題,而越南也在創業初期的300多年時間裡,瘋狂擴張國土,終於成為“南天小霸王”。

    等到後期的元朝和明朝征討越南時,越南在實力上已經有了巨大提升,能夠對勞師以遠的中原大軍以逸待勞。

    3、力不從心

    對土地的不重視,是小農經濟支撐的所有中原王朝的通病。

    對他們而言,失去一個或數個州並不重要,只要邊疆安寧就是勝利,這種思想在兩宋時期體現得淋漓盡致。所以在越南獨立且上表請求稱臣納貢時,中原王朝從降低成本的角度考慮,幾乎是毫不猶豫就拍板同意。

    雖然節省了國庫支出,但由此導致的問題卻貽害無窮。因為越南在對中原王朝稱臣的同時,在中南半島內部構建以自己為中心的迷你版朝貢體系,逼迫周邊小國向其稱臣,這在無形中增加了越南的實力,中原王朝想要征討越南成功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而且自宋朝以來,除了元朝自草原來,剩下的王朝無不將國土防禦重點放在北方,明朝甚至將都城遷到北京,形成“天子守國門”的局面。清朝雖然沒有遊牧民族威脅,但沙俄的到來使得北方形式更加嚴峻。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中原王朝從一開始對越南問題就缺乏足夠的重視,加上政治中心北移,面對山高皇帝遠的越南,中原王朝允許其成為藩屬國已經是最後的底線。

    既然不重視,所以想要徹底拿下並經營越南就更加不可能。

    一直以來,中國對越南的重視,尤其是937年越南獨立後,更多的是出於穩定西南苗疆和維繫海上絲綢之路的考量,因為越南緊挨兩廣且處於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上。而當改土歸流大規模展開,且閉關鎖國開始成為帝國外交常態時,越南在中原王朝心目中的地位就顯得無關緊要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將其作為藩屬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11 # 老伊先生談史

    綜合來說,古代中國大部分時期對越南戰爭都是處於優勢的,就是要長久穩定佔領比較麻煩。越南在公元十世紀才獨立,前面都是中國中央政府管轄下的地方。

    第一次戰爭:秦朝時期的南征,獲勝,征服現在越南北部地區。

    第二次戰爭: 西漢武帝時期征服南越。獲勝,再次征服現在的越南北部地區。

    第三次戰爭: 東漢時期二徵叛亂,被馬援平定,朝廷獲勝

    第四次戰爭: 南梁時期李賁叛亂,被陳霸先(後來南陳的開國皇帝)平定。

    第五次戰爭: 隋文帝時期李佛子叛亂,被劉方平定,朝廷大勝

    第六次戰爭:隋煬帝時期,平定林邑國,短暫征服越南中部,勝利。

    第七次戰爭: 唐玄宗時期,安南蠻渠梅叔鸞叛亂,被楊思勗平定。朝廷獲勝

    第八次戰爭:五代十國時期,越南割據勢力(吳權)和南漢的白藤江之戰。越南大獲全勝,獲得事實上的獨立。

    第九次戰爭:北宋太宗時期的討伐越南。按照宋史的記載,雖然一度會戰勝利,但由於宋軍配合不利等原因,最終反勝為敗,無功而返。越南勝利,成功保持獨立。

    第十次戰爭: 北宋神宗時期的邊境戰爭。這次應該是古代中國和越南多次戰爭中,最丟人的一次。是少有的被越南大規模入侵且一度丟失很多州縣,還被屠了南寧(邕州)。雖然最後宋軍發起了反擊,收復了失地,但也沒有挽回顏面。這次應該算越南勢力勝利

    第十一次戰爭: 元世祖時期,第一次討伐越南,騷擾和試探性質。第二次討伐一度戰果輝煌,甚至攻佔了越南首都。宋朝流亡者幫助越南人作戰,最後未能征服越南,可以算成平局。

    第十二次戰爭:元世祖第三次討伐越南。元軍因後勤問題缺糧,最終大敗。算是越南勢力勝利了。

    第十三次戰爭:明成祖時期討伐越南,由張輔平定之。中國大獲全勝,再次征服越南北部和中部,設立行省治理。

    第十四次戰爭: 明宣宗時期,張輔因佞臣讒言被調離,繼任者無能無德,明軍敗給造反的越南豪族黎利後,最終決定放棄越南,改回藩屬國。越南勢力獲勝。

    第十五次戰爭: 清高宗時期,朝廷討伐越南,先勝後敗。越南勢力獲勝。

    大約就是這十五次戰爭了,中國曆代歷朝九勝一平七負(或者七勝兩平六負),其中滅國兩次,其他僅僅是小叛亂就不算數了,很多時候甚至地方官就直接搞定了。越南這地方統治成本過高,朝廷覺得統治這裡不划算,熱帶森林遍佈毒蟲、瘧疾、野獸、暴雨、泥石流、山洪,無處不在道路一下雨就無法行軍,非戰鬥減員超過戰鬥減員,總體統治成本高的嚇人。

    可以說除了宋朝外,中國所有的正統朝廷都是要麼統治過越南,要麼狠揍過越南的。這戰績已經非常理想了。為什麼越南屢屢反叛鬧獨立,離心力如此之強。實際上更多是地緣政治和政治治理上的問題。可惜的是明朝那次,越南人敬畏張輔如神,張輔如能長期鎮守越南,估計也能象沐家永鎮雲南一樣,有利於將交趾省融合進中華大家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王猛臨終前勸苻堅不要攻東晉,他不想讓前秦統一中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