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田村山語
-
2 # 觀古鑑今說歷史
最舒服朝代的應該是唐開元盛世期,封建社會的巔峰;高麗、新羅、百濟(均在北韓半島)、日本、林邑(今越南)、泥婆羅(今尼泊爾)、驃國(今緬甸)、赤土(今泰國)、真臘(今高棉)、室利佛逝(今印尼蘇門答臘)、訶陵(今印尼爪哇)、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獅子國(今斯里蘭卡)、大食(今阿拉伯)、波斯(今伊朗)等國都與唐朝有廣泛的經濟文化交流。長城以北的回紇等族也自動取消了獨立割據的稱號,重新歸附唐朝。安北都護府也恢復了,唐朝重新行使對長城以北土地的管轄權。
西域地區政權的恢復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收復碎葉鎮,第二階段是重新恢復了絲綢之路。唐朝的威望在西域重新建立起來。
杜甫在《憶昔》中寫道: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宮中聖人奏雲門,天下朋友皆膠漆。百餘年間未災變,叔孫禮樂蕭何律。譯文:想當年開元盛世時,小城市就有萬家人口,農業豐收,糧食儲備充足,儲藏米穀的倉庫也裝的滿滿的。社會秩序安定,天下太平沒有寇盜橫行,路無豺虎,旅途平安,隨時可以出門遠行,自然不必選什麼好日子。當時手工業和商業的發達,到處是貿易往來的商賈的車輛,絡繹不絕於道。男耕女桑,各安其業,各得其所。宮中天子奏響祭祀天地的樂曲,一派太平祥和。社會風氣良好,人們互相友善,關係融洽,百餘年間,沒有發生過大的災禍。國家昌盛,政治清明。
至於文景之治,百姓也是屬於安居樂業,但邊疆不穩,經濟文化交流也不如唐朝;隋朝開皇之治,時間有點短;宋朝的仁宣盛治時期,遼國、西夏的問題就不說了;明朝的三大盛世,一個不如一個;康乾盛世時期,對思想的禁錮也不必提,對外的文化交流更不用說。
-
3 # 邱耀德88
最舒適最輕鬆應該是宋朝。宋朝以前都是戰火紛飛,百姓生活困苦,唐朝也不例外。元朝,漢人地位低下,明清有很重的賦稅。
-
4 # 周瑜黃金版
都是相對吧?歷史是由當權者撰寫的,有了太平盛世的跡象就一定歌功頌德,有個讓百姓水深火熱的無奈就予以掩蓋,基於此類,應該算是北宋初期百姓生活水平相對歷史同期較好吧!
-
5 # 使用者劉品峰
哪個朝代百姓生活過的舒服,大唐盛世,明朝清明上河圖,都是百姓安居樂業,民富國強,其次就是乾龍年間,江山一統無戰事,發展經濟,與各國通商,人民共享太平。
-
6 # 詩哥杜士成
從歷史書上來看,唐代(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前期,百姓生活最舒服。這一點也可以由諸多唐詩中看出端倪。另外,北宋時期,百姓生活比較舒服,依據是那幅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
-
7 # 遊俠8666
沒經歷過,還真不好回答。據史書記載有“xx盛世”,也都是曇花一現,比較暫短。秦皇死拚爛打統一了六國,不久皇帝即姓劉了。然後…不一例舉。縱觀中華全史,開國皇祖比較愛民、勤政,社會風氣自然好一些。還不“夜不閉戶”之說,也可以信。
-
8 # 阿鑫在非洲
我認為,百姓過的好不好,主要體現在輕徭役,薄賦稅上,某問答上說漢文帝賦稅二百分之一,完全是造謠,關於這點我以前就回答過,漢文帝時的田租是十五稅一,僅僅只有兩年實行了三十稅一的政策,還有算賦口賦徭役等,百姓艱苦。
還有說唐的,以為均田是唐代發明的?其實從原始社會開始,到春秋戰國、秦與漢初都搞過授田,中間斷了段時間又被北魏撿起來了,唐就是承接周隋,租庸調比起漢代的田租算賦還是略重一點的,別以為是什麼靈丹妙藥,到唐中期就有匿戶百萬,唐玄宗就多次檢戶,要是開元盛世真的好,百姓會匿戶?
至於宋,思想和人身限制放開是一個優點,但服役卻容易要人命,一旦攤上役,破財是輕的,家破人亡也很常見。
還有人吹清吹康熙的,從康熙開始就有不少洋人進來,他們留下不少筆記,百姓窮困潦倒多的是,清末有大量洋人留的照片,百姓甚至衙役兵丁穿的都是破破爛爛,不知道的都以為是丐幫弟子呢,現在搜都能搜到很多老照片。什麼永不加賦已經有很多人批判了,火耗等加派不懂點歷史的人就不知道。另外清時人均佔有的資源田地比歷代都低,很多百姓沒田或者只有山溝溝裡的一點田地,生活能好的了才怪。
如果非要說哪個好點,你們都想不到。
就是漢代造反的吳王劉濞四十多年統治下的三郡五十三縣的吳國百姓們,他們不用交租稅,不用服徭役,吳國徵發他們服徭役還要給他們付錢,且那時吳國地廣人稀,百姓佔有田地多,捕獵趕海等副業也能獲得很多額外收入。
-
9 # 豫言文史
非常感謝平臺提供這個問答的平臺,讓我們能夠互動問答。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百姓過得最舒服,關於這個問題,我想簡單的說幾點:
縱觀古代歷史,適逢盛世,百姓才能安居樂業。從文獻記載上了解到,中國歷史有這麼幾個盛世朝代,按時間上由近及遠我簡單的羅列一下:
“康乾盛世”。據史料記載,這一時期經歷了三個皇帝:康熙,雍正,乾隆,爺仨人。持續時間有一百三十多年,這一時期是清朝統治的最頂峰,在封建體系的社會達到了極致狀態,國力最強,社會穩定,百姓安居樂業。那小日子過得別提多舒坦了。而且這一時期,中國歷史上人口首次破億,還廢除了賤籍制度,解放了社會最底層的勞苦大眾,破除了他們子子孫孫不得翻身的命運。“弘治中興”。屬於明朝中後期,執政的皇帝大多昏庸慵懶,有一個例外,那就是明孝宗――朱佑樘。他執政期間,勤政愛民,把即將走向沒落的明朝又想上拉了一把。這一時期,也算是名副其實的為百姓著想了一把。“仁宣之治”。又稱“仁宣盛世”,這期間執政的皇帝是:明仁宗朱高熾和明宣宗朱瞻基。他們二人採取的是寬鬆治國和息兵養民的國策,這一時期被公認為明朝國力最強,政治最清明的時期。自然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是很高的水準。“永樂盛世”。是明成祖朱棣統治的時期;在經濟上大力發展農業,興修水利,疏通大運河,減輕稅負。軍事上明成祖多次親征漠北,南征安南;明成祖對外不但宣揚國威,還大力開拓海外交流,著名的“鄭和下西洋”就是這一時期的事兒。咱們著名的北京紫禁城就是朱棣登基後為遷都北京(當時國都在南京,北京叫北平,朱棣下詔改的北京)所建造的。從此以後,北京就是明朝的政治中心。“鹹平之治”。這一時期執政的皇帝是北宋宋真宗趙恆。他統治期間,勤於政事,減免五代十國以來的稅賦,自身又勤儉節約,土地耕種面積有5.2億畝。又引入占城稻,農作物產量倍增,商業蓬勃發展,貿易盛況空前。老百姓吃得飽,吃得好,用的好,生活幸福指數五顆星。“長興之治”。這一時期是歷史長河中的一朵奇葩。因為它是在五代十國的亂世中生長出來的,是一個很短的時期,前後才八年。但是,時逢亂世卻很難得。執政官是後唐明宗。短暫的小康局面也算是在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開元盛世”。這一時期的執政皇帝是唐玄宗李隆基,他登基後以道家的清靜無為思想治理國家。經過勵精圖治,國力達到鼎盛,形成了“三年一上計,萬國趨河洛”的盛世局面。在這一時期,唐朝在各個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國力空前強盛,社會經濟空前繁榮,人口也達到了8000萬之多。而且,商業也十分的發達,國內交通四通八達,城市繁華,對外貿易十分活躍,波斯,大食商人紛至沓來,長安,洛陽,廣州等大都市各種膚色,不同語言的商賈雲集。“貞觀之治”。這一時期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執政皇帝就是著名的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在經濟上特別關注農業生產,獎勵墾荒,“去奢省費,輕徭薄賦”。讓百姓耕作有時,衣食有餘,安居樂業。唐太宗不僅重視農業發展,同時也給商業的發展提供了許多便利條件。“開皇之治”。是指隋文帝時期,隋文帝統一了全國,並且迅速撥亂反正,使得國家走上了正軌。隋文帝厲行節儉,發展生產,對社會各個領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因此,全國安寧,倉儲豐實,南北民眾得以休息。社會呈現空前繁榮的景象。“元嘉之治”。指的是南宋文帝時期有過的一段短暫的發展期。“明章之治”。是東漢漢明帝和漢章帝的執政時期出現的鼎盛時期,他們在政治上繼續執行寬鬆治國和與民休息的開明政策。經濟上減輕賦稅,鼓勵農桑,興修水利。“光武中興”。指的是東漢光武帝執政時期的盛世。光武帝很會打仗,起兵反抗王莽,建立了東漢,統一了全國。但是當了皇帝以後卻儘量避免戰爭。以柔治國,百姓日子自然好過。
“昭宣中興”。指的是西漢漢昭帝和漢宣帝時期的鼎盛時期。昭宣二帝多次下詔賑貸農民,廢除苛法,減免田租,這些措施使得西漢王朝又興盛起來了。“武帝盛世”。是漢武帝時代的好時期。“文景之治”。這一段時期在歷史上也算是難得好時期,文帝,景帝都奉行黃老之道,講究無為而治,也就是政府不過多的干預經濟,讓老百姓自由發展,所以老百姓覺得負擔輕,框架少。日子過得不錯。以上就是羅列的歷史上比較有名的好時期,不過相比較現在,還是現在當下的社會主義好,現在的老百姓的日子過得美滋滋的,如果讓古人穿越到現在,肯定覺得自己上天堂了。
-
10 # 勇戰王聊歷史
都不舒服!
首先,華人的溫飽問題,一直到上個世紀末才解決!在這之前,普通老百姓忙乎一輩子,一直吃不飽的。古人之所以興起“份子錢”,就是因為任何一個普通家庭都抗不過一件紅白喜事的折騰,只能靠大家一起出錢出力才行。
那時候的朝廷也沒有財政預算制度,朝廷就知道存錢。朝廷再有錢,也不會給老百姓。什麼貞觀之治、康乾盛世,都是史書為官府吹噓的。老百姓照樣破衣爛衫,食不果腹!
而且,很負責任的告訴你,清朝之前,很多地方的老百姓都是“兩餐制”:晌午一餐,傍晚一餐!
其次,在古代,老百姓不僅要交稅,還要服徭役。好不容易忙完地裡的農活了,還要去給官府幹苦力!注意,給官府幹活是不給錢的,甚至,還要自己帶飯!
一般的乾點體力活還好說,就怕遇到戰亂,那就要上前線。古代軍隊職業化是從宋朝開始的,而在之前,官府都是抓人“屯田”!成年男性,都會被抓到軍隊參軍。宋朝之後,雖然在太平時期不用普通百姓參軍,軍隊開始職業化。但是,普通老百姓還是會去前線服徭役,幹苦力活。就算只是運糧食,也是有生命危險的。
以明朝的大淩河之戰為例,祖大壽當時就是帶著三萬民工和明軍去築城,結果,被皇太極圍住了。明軍在吃完糧食以後,就開始吃民工。。。祖大壽投降的時候,城裡只剩下一萬多官兵。。。
正是因為平時的生活條件差,中國的老百姓特別能忍,只要餓不死,就不會鬧事。真到出現農民起義了,民間肯定是到了“易子相食”的地步了。
再看看現在,別說吃不飽飯,就是吃的差點都敢跟你鬧事。吃飽已經不是我們的追求了,我們現在已經步入更高層次,開始追求精神生活的豐富。
回覆列表
宋朝百姓生活很好。
有詩為證:
柳永的《望海潮·東南形勝》寫了宋代杭州的景象: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杭州城的日子好,山裡的百姓活的也不賴:北宋的張耒有詩道:“山民為生最易足,一身生計資山木。負薪人市得百錢,歸守妻兒蒸鬥粟。”大概是一天收入100文左右,小日子過得不錯吧。
有圖有真相,清明上河圖。
有事例。有許多人以山東陽穀武大郎為例,說一個靠賣炊餅為生的人,竟能娶上那漂亮妻子,住上不錯的房子。這事可能是施老先生編的,但宋代商業發達,生意人過得挺好,應該是真的。
宋詞那麼多,那麼好,說明當時的文化生活也是很豐富的。否則怎會有那麼多流行歌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