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參,也叫花旗參、美洲人參,是華人參的同屬植物。中醫認為西洋參“味甘微苦,性涼”,可“補肺降火,生津液,除煩倦”,對“虛而有火”者相宜。藥理實驗表明,西洋參具有鎮靜作用,可增強記憶,改善心肌缺血,降低血脂,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西洋參作用與人參有同有異,雖都有“補氣”作用,但西洋參藥力不及人參;西洋參對“氣陰兩虛”、有“火旺”者最為適宜,為人參所不及。近年來,有些人迷信西洋參,認為西洋參比人參好,所以西洋參、洋參丸價格昂貴而買者甚多,其實,論效用,人參“大補元氣”列補益藥之首,絕不在西洋參之下。
西洋參與人參藥性寒溫有別,各有所長,治病要針對病情辨證施治,防病強身要分別體質選其所宜,既不可人人吃人參,也不可隨便用西洋參。西洋參的功能是“補肺陰,降。逼虛火,清虛熱,養胃生津”,適用於肺熱燥咳、肺虛潮熱、熱病後傷陰、津液虧損等情況。對於氣虛伴陽虛者就不應吃西洋參,而應用紅參;如冠心病病態竇房結綜合徵病人,多數為氣虛、陽虛,表現為手足發冷、畏寒,宜用紅參;如有高血壓、眩暈、咽痛口乾,也可口嚼西洋參,休克及低血壓狀態一般不宜用人參。但如果為“陰竭陽絕”垂危狀態,要“回陽救陰”,西洋參、人參、麥冬、五昧子同用效果就更好。西洋參與人參雖同含人參皂甙,但又有不同,西洋參以人參皂甙為主,Rg,較少,動物實驗中Rb,對大腦有鎮靜作用,而有興奮、抗疲勞作用,所以人參、西洋參的取捨應因人而異,關鍵在於辨證施治,不可濫用。
據臨床報道,冠心病病人若表現為氣陰兩虛、心慌氣短,神倦咽乾時,每日含服西洋參片3克,久用有良好的療效。患竇房結綜合徵而眩暈乏力口乾者,每次取2~3克西洋參片口含嚼化,一日3~4次,可明顯改善症狀。治療原因不明的長期低熱而氣少口渴者,可嚼服西洋參片3~6克,同時取地骨皮30克,生地20克,草果3克,煎濃汁分服,每日1劑,療效顯著。治療頑固性盜汗,可與西洋參3克(另燉),豆衣30克,麻黃根10克,桂枝和白芍各3克,濃煎分服,一日1劑,有明顯療效。對運動過度或體力勞動過度,疲憊不堪而無法恢復正常者,可取西洋參3克(另燉),仙鶴草30克,大棗10枚,濃煎取汁,同時服用,即能奏效。
目前,不少人以為西洋參比人參好,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它們在藥性方面就有寒溫之別,雖然均有補氣作用,但西洋參的藥力不及人參,如低血壓或休克治療,仍以人參為佳。而高血壓、眩暈、咽痛口乾者,則用西洋參為宜。故兩者各有千秋,用於治療或進補時,應針對病情辯證施治,不可濫用。
西洋參的服法與療效息息相關,不容忽視。現擷取其中部分介紹如下:
1、煮服法 將西洋參切片,取3克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用文火煮10分鐘左右,趁早飯前空腹,將參片與參湯一起服下。
2、燉服法
將西洋參切片,每日取2~5克放入瓷碗中,加適量水浸泡3~5小時,碗口加蓋,再將基置於鍋內,隔水蒸燉20~30分鐘,早飯前半小時服用。
3、蒸服法 將西洋參用小火烘乾,研成細末,每次取5克,用1個雞蛋拌入,蒸熟後服用。
4、含化法
將西洋參放在砂鍋內用水蒸一下,使其軟化,再切成薄片,放在乾淨的小玻璃瓶內或小磁瓶內,每日早飯前和晚飯後各含服2-4片,細細咀嚼嚥下。
5、沖服法 將西洋參用小火拱幹,研成細粉,每次取5克置杯中,加入少量蜂蜜,用開水衝入,加蓋後5分鐘,可分數次服用,以空腹飲用為佳。
6、配棗法 取新鮮的西洋參20克,大棗5枚,加水適量,隔水燉成參棗湯,每天早晨空腹和晚上臨睡前服用。
7、燉雞法
將老母雞去內臟洗淨,取西洋參50克放入雞肚內,再用線縫合雞肚,加水淹沒雞體,不加鹽,先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燉,燉至雞肉熟爛,湯液剩下三分之二即可,每天吃一小碗雞肉和湯。
服用西洋參期間,忌用茶、咖啡、蘿蔔等食物,以免降低療效。
由於進口西洋參價格昂貴,中國已引種成功,稱為種參或中中國產西洋參。其質量與進口者相近,甚而超過。挑選時,西洋參以手感重,長短為3~4.5釐米,直徑為0.6~1.2釐米,心有菊花橫紋者為上乘。但謹防假冒,應到中西藥店選購,切勿在攤頭商販處購買,以免上當受騙。
西洋參何以療效卓著?據藥理研究探明,它含有多種人參皂甙、揮發油、甾醇、多糖類,以及各種維生素,氨基酸與微量元素等,具有鎮靜、消炎作用,能增強記憶,改善心肌缺血,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凝集,還可提高免疫功能。
由此可見,西洋參最適宜於氣陰兩虛有熱的病人,其獨特之處在於不熱不燥,凡不適合人參治療和熱補的人,均可用西洋參。而對畏寒、肢冷、腹瀉、胃有寒溼、脾陽虛弱、舌苔膩濁等陽虛體質者,則屬禁忌之列了。
西洋參各種品牌的加工製品較多,但從劑型上講主要分為參片和粉劑膠囊兩大類。西洋參治療用量為3-6克,養生保健用量為l-2克。那麼不同人群的人該如何正確服用西洋參?以下介紹幾種服用方法:
1、糖尿病人群,身體虛弱,腰膝痠軟,口燥咽乾等氣陰兩虛者,每日服用西洋參5克,枸杞子10克,生地5克,葛根5克,有滋補肝腎、生津止渴的功效。製作方法:將以上諸藥用清水浸泡30分鐘後,煎煮3次,合併藥液後,代茶飲。
2、癌症人群,放化療以後體質衰弱,食慾不振,五心煩熱,口燥咽乾者,每日服用西洋參5克,黃芪20克,麥冬l0克,香菇10克,大棗l0枚,雞肉l00克,有益氣養陰、生津止渴的功效。製作方法:將以上諸藥與雞肉共燉煮l小時,食肉喝湯。
3、中老年人群,身體虛弱,精神倦怠,食慾不振,失眠多夢,心悸氣短等,每日服用西洋參1~2克,可將市售的西洋參薄片直接放入口中含化,待無參味時嚼碎吞下;或將西洋參薄片用開水浸泡,代茶飲;或將市售西洋參膠囊用溫水送服。
4、肺陰虧損人群,乾咳久治不愈,口燥咽乾,氣短乏力,消瘦等症狀者,每日服用西洋參片5克,銀耳3克,麥冬l0克,紅棗20枚,有滋陰潤肺、益氣生津的功效。製作方法:將銀耳用清水泡發後,去掉雜質,略掰成小片;麥冬洗淨後,搗碎;紅棗洗淨後,切開,然後將四味藥共放入大碗中,加水適量,放入蒸屜中蒸40分鐘以上,加冰糖少許調味,分早中晚3次服用,並將西洋參、銀耳、紅棗吃掉。
5、氣虛血淤型冠心病人群,有胸悶或心前區悶痛,心悸氣短,神疲乏力等症狀者,每日服用西洋參3克,三七粉1克,有益氣補虛,活血化淤的功效。服用方法:將西洋參片用清水煎煮10分鐘,將藥液分為2份,三七粉也分為2份,用西洋參藥液沖服三七粉,早晚各1次,並將參片嚼服。
6、肝腎陰虛不足人群,有體倦乏力,頭暈目眩,腰膝痠軟,視物不清等症狀者,每日服用西洋參3克,枸杞子15克,大棗l0枚,大米l00克,有滋補肝腎、益氣補陰的功效。製作方法,將枸杞子與大棗洗淨,切碎,同西洋參、大米共煮為粥,每晚服。
西洋參,也叫花旗參、美洲人參,是華人參的同屬植物。中醫認為西洋參“味甘微苦,性涼”,可“補肺降火,生津液,除煩倦”,對“虛而有火”者相宜。藥理實驗表明,西洋參具有鎮靜作用,可增強記憶,改善心肌缺血,降低血脂,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西洋參作用與人參有同有異,雖都有“補氣”作用,但西洋參藥力不及人參;西洋參對“氣陰兩虛”、有“火旺”者最為適宜,為人參所不及。近年來,有些人迷信西洋參,認為西洋參比人參好,所以西洋參、洋參丸價格昂貴而買者甚多,其實,論效用,人參“大補元氣”列補益藥之首,絕不在西洋參之下。
西洋參與人參藥性寒溫有別,各有所長,治病要針對病情辨證施治,防病強身要分別體質選其所宜,既不可人人吃人參,也不可隨便用西洋參。西洋參的功能是“補肺陰,降。逼虛火,清虛熱,養胃生津”,適用於肺熱燥咳、肺虛潮熱、熱病後傷陰、津液虧損等情況。對於氣虛伴陽虛者就不應吃西洋參,而應用紅參;如冠心病病態竇房結綜合徵病人,多數為氣虛、陽虛,表現為手足發冷、畏寒,宜用紅參;如有高血壓、眩暈、咽痛口乾,也可口嚼西洋參,休克及低血壓狀態一般不宜用人參。但如果為“陰竭陽絕”垂危狀態,要“回陽救陰”,西洋參、人參、麥冬、五昧子同用效果就更好。西洋參與人參雖同含人參皂甙,但又有不同,西洋參以人參皂甙為主,Rg,較少,動物實驗中Rb,對大腦有鎮靜作用,而有興奮、抗疲勞作用,所以人參、西洋參的取捨應因人而異,關鍵在於辨證施治,不可濫用。
據臨床報道,冠心病病人若表現為氣陰兩虛、心慌氣短,神倦咽乾時,每日含服西洋參片3克,久用有良好的療效。患竇房結綜合徵而眩暈乏力口乾者,每次取2~3克西洋參片口含嚼化,一日3~4次,可明顯改善症狀。治療原因不明的長期低熱而氣少口渴者,可嚼服西洋參片3~6克,同時取地骨皮30克,生地20克,草果3克,煎濃汁分服,每日1劑,療效顯著。治療頑固性盜汗,可與西洋參3克(另燉),豆衣30克,麻黃根10克,桂枝和白芍各3克,濃煎分服,一日1劑,有明顯療效。對運動過度或體力勞動過度,疲憊不堪而無法恢復正常者,可取西洋參3克(另燉),仙鶴草30克,大棗10枚,濃煎取汁,同時服用,即能奏效。
目前,不少人以為西洋參比人參好,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它們在藥性方面就有寒溫之別,雖然均有補氣作用,但西洋參的藥力不及人參,如低血壓或休克治療,仍以人參為佳。而高血壓、眩暈、咽痛口乾者,則用西洋參為宜。故兩者各有千秋,用於治療或進補時,應針對病情辯證施治,不可濫用。
西洋參的服法與療效息息相關,不容忽視。現擷取其中部分介紹如下:
1、煮服法 將西洋參切片,取3克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用文火煮10分鐘左右,趁早飯前空腹,將參片與參湯一起服下。
2、燉服法
將西洋參切片,每日取2~5克放入瓷碗中,加適量水浸泡3~5小時,碗口加蓋,再將基置於鍋內,隔水蒸燉20~30分鐘,早飯前半小時服用。
3、蒸服法 將西洋參用小火烘乾,研成細末,每次取5克,用1個雞蛋拌入,蒸熟後服用。
4、含化法
將西洋參放在砂鍋內用水蒸一下,使其軟化,再切成薄片,放在乾淨的小玻璃瓶內或小磁瓶內,每日早飯前和晚飯後各含服2-4片,細細咀嚼嚥下。
5、沖服法 將西洋參用小火拱幹,研成細粉,每次取5克置杯中,加入少量蜂蜜,用開水衝入,加蓋後5分鐘,可分數次服用,以空腹飲用為佳。
6、配棗法 取新鮮的西洋參20克,大棗5枚,加水適量,隔水燉成參棗湯,每天早晨空腹和晚上臨睡前服用。
7、燉雞法
將老母雞去內臟洗淨,取西洋參50克放入雞肚內,再用線縫合雞肚,加水淹沒雞體,不加鹽,先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燉,燉至雞肉熟爛,湯液剩下三分之二即可,每天吃一小碗雞肉和湯。
服用西洋參期間,忌用茶、咖啡、蘿蔔等食物,以免降低療效。
由於進口西洋參價格昂貴,中國已引種成功,稱為種參或中中國產西洋參。其質量與進口者相近,甚而超過。挑選時,西洋參以手感重,長短為3~4.5釐米,直徑為0.6~1.2釐米,心有菊花橫紋者為上乘。但謹防假冒,應到中西藥店選購,切勿在攤頭商販處購買,以免上當受騙。
西洋參何以療效卓著?據藥理研究探明,它含有多種人參皂甙、揮發油、甾醇、多糖類,以及各種維生素,氨基酸與微量元素等,具有鎮靜、消炎作用,能增強記憶,改善心肌缺血,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凝集,還可提高免疫功能。
由此可見,西洋參最適宜於氣陰兩虛有熱的病人,其獨特之處在於不熱不燥,凡不適合人參治療和熱補的人,均可用西洋參。而對畏寒、肢冷、腹瀉、胃有寒溼、脾陽虛弱、舌苔膩濁等陽虛體質者,則屬禁忌之列了。
西洋參各種品牌的加工製品較多,但從劑型上講主要分為參片和粉劑膠囊兩大類。西洋參治療用量為3-6克,養生保健用量為l-2克。那麼不同人群的人該如何正確服用西洋參?以下介紹幾種服用方法:
1、糖尿病人群,身體虛弱,腰膝痠軟,口燥咽乾等氣陰兩虛者,每日服用西洋參5克,枸杞子10克,生地5克,葛根5克,有滋補肝腎、生津止渴的功效。製作方法:將以上諸藥用清水浸泡30分鐘後,煎煮3次,合併藥液後,代茶飲。
2、癌症人群,放化療以後體質衰弱,食慾不振,五心煩熱,口燥咽乾者,每日服用西洋參5克,黃芪20克,麥冬l0克,香菇10克,大棗l0枚,雞肉l00克,有益氣養陰、生津止渴的功效。製作方法:將以上諸藥與雞肉共燉煮l小時,食肉喝湯。
3、中老年人群,身體虛弱,精神倦怠,食慾不振,失眠多夢,心悸氣短等,每日服用西洋參1~2克,可將市售的西洋參薄片直接放入口中含化,待無參味時嚼碎吞下;或將西洋參薄片用開水浸泡,代茶飲;或將市售西洋參膠囊用溫水送服。
4、肺陰虧損人群,乾咳久治不愈,口燥咽乾,氣短乏力,消瘦等症狀者,每日服用西洋參片5克,銀耳3克,麥冬l0克,紅棗20枚,有滋陰潤肺、益氣生津的功效。製作方法:將銀耳用清水泡發後,去掉雜質,略掰成小片;麥冬洗淨後,搗碎;紅棗洗淨後,切開,然後將四味藥共放入大碗中,加水適量,放入蒸屜中蒸40分鐘以上,加冰糖少許調味,分早中晚3次服用,並將西洋參、銀耳、紅棗吃掉。
5、氣虛血淤型冠心病人群,有胸悶或心前區悶痛,心悸氣短,神疲乏力等症狀者,每日服用西洋參3克,三七粉1克,有益氣補虛,活血化淤的功效。服用方法:將西洋參片用清水煎煮10分鐘,將藥液分為2份,三七粉也分為2份,用西洋參藥液沖服三七粉,早晚各1次,並將參片嚼服。
6、肝腎陰虛不足人群,有體倦乏力,頭暈目眩,腰膝痠軟,視物不清等症狀者,每日服用西洋參3克,枸杞子15克,大棗l0枚,大米l00克,有滋補肝腎、益氣補陰的功效。製作方法,將枸杞子與大棗洗淨,切碎,同西洋參、大米共煮為粥,每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