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半夏讀書分享

    這個問題其實您不應該在這裡問,我建議您可以問問您的孩子,他是否喜歡課外輔導,課外輔導的老師輔導的方式以及方法自己是否喜歡,對自己有沒有幫助?

    關於考試成績,建議您可以找他的老師去詳細的問一下,分析一下孩子這個考試失誤的地方在哪,什麼原因導致的?如果是孩子當天狀態不好,緊張了或者孩子會做馬虎出的錯,那這個要從孩子自身去找原因,幫孩子改正。如果最後分析還是孩子掌握程度不好,由於老師輔導的問題,建議可以換一下其他老師。

  • 2 # Tina聽娜老師

    首先要和孩子鄭重的談一下,看一下孩子是不是學習目標以及動力不足,通俗講,就是自身不想學習,去培訓班也是應付家長老師,如果是這樣的話,培訓班就沒有太大意義了!

    如果孩子本身很想學好,積極性也非常高,但培訓班內容與自身所需不太匹配,那就要與老師溝通一下如何能更快的進步,看一下老師的建議!

    如果是因為不太喜歡授課老師的教學風格,可以考慮換一個合適的老師!

    不管怎麼樣,孩子不及格,我們要及時找出導致原因,而不能因為不及格就想的是學校或者老師的問題!

  • 3 # 萌卉媽

    其實兩者沒有必然的聯絡,但結果應該值得反思。

    現在很多家長都有一個概念,那就是孩子的成績不行,就必須要進行補課,然後家長自己又不想付出精力,那只有把孩子交給老師或者是校外培訓機構。

    從我多年的經驗看,其實兩者並沒有直接的聯絡,即成績差不一定要報補習班,報了補習班也不是一定可以提高成績的。

    報了補習班,沒有興趣等於白搭

    其實現在很多的孩子上補習班都是被家長逼的,最起碼都是家長要求的,從孩子內心深處來說,她們是絕對不想去上補習班的,好比我們大人,上了一天班已經很累了,結果還要加班,那種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在出於無奈的情況下,孩子們去上補習班其實效果是有限的,但是也不排除有些孩子是真的追求上進,真心的想上補習班提高成績,但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還是存在一定的牴觸情緒的。

    我們家女兒的數學成績就是很差,所以我們也想著讓她去報個補習班,在徵求她意見時她就明確表示了拒絕,但鑑於我們的遊說,以及自己成績的現狀,她還是勉強答應我們去試試。但從試的情況反饋看,情況確實不理想,去補習班上課比平時上課還要心不在焉,那麼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成績差,不是非要上補習班

    補習班的流行,確實有其一定的道理,但這絕對不是解決成績問題的唯一辦法。

    作為家長而言,好好靜下心來輔導孩子,可能比外面的補習班效果更好。

    在我身邊就有這種的例子,有個家長平時因為忙就對孩子疏於管教,導致孩子的成績一落千丈,當他意識到這個問題時,她沒有選擇報補習班,而是選擇自己來輔導,她幾乎把下班後的時間都花在了研究孩子的學習課程上,就像老師一樣備課講解,孩子在他的影響和輔導下,成績漸漸地趕上,後面成了班級裡的前三名。

    其實,家長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是如此,所以說,家長也必須肩負起這樣的責任,而不是把責任透過其他方式轉嫁到其他方面,只有家長以身作則,付出努力,孩子才會更好的成長。

    總之,給孩子報補習班,還是要儘量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要不即使報了也是沒有效果的。作為家長也必須更好的管理孩子的學習問題,透過家庭教育讓孩子的成績更加穩定。

  • 4 # 三人師

    其實說實話,很多孩子上補習班之後,成績能有大幅度提升的,真的是少之又少,那麼為什麼還會有學生或者家長樂此不疲的報補習班呢?

    其一很多家長就是抱著一種自我安慰心理,認為孩子透過補習班補習,最後成績就一定會上升。其實這種心態完全是錯誤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並且現在很多補習機構的老師也並不是專業的,所以真正能夠讓學生提分的是很少見的。

    其二就是學生或者家長的從眾心理,身邊的很多人都參加了補習班,如果自己不去補習班的話,感覺會低人一等,融不進去別人的圈子,從而關係慢慢疏遠。很多學生是受不了這樣的情況的,所以就會跟著去報補習班,但因為不是抱著學習的目的去的,最後確實效果甚微。

    總的來說,孩子想透過補習班的學習真正提高學習成績,能做到這一點的真的很少,所以作為家長也要做好心理準備。

  • 5 # 讀教育

    我給你一些更好的建議和做法,你可以這幾個主要方面入手:

    第一、當孩子參加補習班後,發現考試成績不理想後,先不要著急!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先讓孩子停一段時間。

    先好好分析一下孩子參加補習班後的一些具體情況,看看哪裡的環節出了問題。

    到底是孩子的學習能力跟不上,還是補習班的教學問題,這樣能更快發現問題所在,再做下一步的打算和計劃。

    第二、和孩子進行一下溝通,可以試探他對補習學習班的興趣和喜愛程度。

    如果是孩子對補習班真的不感興趣,或者又無心思參加,父母更應該早點放棄讓他繼續參加。

    畢竟有的孩子天生就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更喜歡到外面玩耍。也可能是孩子根本就不喜歡補習班,也是被父母強迫過去。

    這樣的做法肯定是不會有任何的效果和提高。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和抗議,只是孩子太小,無敢在父母表示出來而已。

    第三、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具有學習成績優秀的天賦,每個孩子有一定的差別,強扭的瓜是不會甜的就是這個道理!

    也可能是孩子學習的基礎比較差勁,然後參加補習班進度又跟不上老師上課的節奏,很多的知識掌握不到位,他又似懂非懂,上課只是一場過客。

    這個也是很多差學生最常見的現象,基礎沒打好,不管是參加再好的補習班也無動於衷,也會有更好的效果,反而越來越差。

    第四、可以及時和老師進行溝通,問問孩子學習一些實時情況。

    讓老師來把控,更容易對孩子“因材施教”效果會更好!然後在根據老師反饋的情況,再進下一步實施計劃。

    這樣更能及時發現孩子學習真正的原因,然後再透過補救的方法對症下藥,方可有成效。

    所以,孩子參加補習班後成績還是不及格,父母要善於發現問題所在,一定要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和能力能否再繼續參加補習班,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成績。

  • 6 # 六和麥田

    對症再下藥

    首先,我們要對不及格這個概念有所瞭解。

    不及格是相對的,還是絕對的,這兩者是有區別的。絕對意義上的理解就是100分的卷面60分及格;相對意義上的理解就是班上百分二十或百分之十的學生為不及格,或是年段,或是全縣、全市同年段等等。他可能考了78分,還是年段上那後百分之十的學生,就算是不及格了。因此,對於成績相對落後的孩子而言,不及格可能只是暫時的,也有可能是長久的。

    其次,不及格的範圍很大,提升的空間也自然因人而異。

    如果我們以絕對的60分為及格線,如果他的成績是五十幾分,處在邊緣線上的,那他的努力是完全可以實現及格線的跨越的,但是,如果就是隻能考個十幾分,或十分都沒有,要想到及格線上,雖然提升空間很大,但是,要實現所付出的努力肯定是成倍的。

    接著,我們的重點工作就是全面分析孩子不及格的原因。

    課堂是重點,他在課堂上的表現,要透過科任老師去了解,他的發言,他的課堂參與,他的課堂筆記,他的課堂練習,他的課堂準備(課前預習)等方面,要做一個全面的瞭解。是注意力不集中,還是他喜歡找邊上的同學說話,或者是課堂上玩著手指、橡皮、筆,或者看著課外書等。

    作業是核心,他的作業就能反映出孩子的問題,書寫,解題錯誤的地方都是一些什麼問題,不會寫字,不會計算等基礎問題,還是閱讀、解答應用等能力問題,再或是習作、綜合運用的問題,如果什麼都不明白,那就是很早開始就是負積累了,那麼要想解決問題得從根源上開始了,從低段的知識點開始解決。

    信心是助力,學習的信心源自於他對學習的興趣,對學習的興趣如果抵不過對電視、手機遊戲的刺激,抵不過對其他的追求,那自然就會減低學習的興趣,必定影響學習的意志力。

    環境不可忽視,是我們沒有給孩子提供足夠安逸的學習環境,還是因為我們的行為做法觀念讓他感受到“讀書無用論”,這些也是值得我們去關注的,生活中不缺這樣的孩子,家長如果只關心他吃得怎麼樣、穿得怎麼樣,那他自然也會忽視學得怎麼樣的問題,並且在學習上遇上什麼難題,自然會以吃、穿的問題對家長相要脅。

    除此之外,再考慮一些與同學的相處關係,與老師的關係,這些都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表現。

    最後,下藥之前一定要做出正確的診斷。

    可以通一個階段的輔導,再進行測試;或者先進行一個測試,再進行一個階段的輔導;時間以一個月為單位,或者以周為單位。發現問題在哪,就實施精準輔導,如果輔導老師願意,你可以把孩子以往的全部練習卷送給老師分析。既讓老師瞭解更全面,也更有針對輔導,效率自然高多了。

    再加再條注意:一是孩子不及格的輔導,肯定不能間隔時間長的,最長不能超過兩三天,否則這個輔導效果肯定是差的,頻率要高,間隔要短,前後銜接要緊,這樣輔導才會真見效。二是家長不能任甩手掌櫃,家長一定要做好輔導老師的助理,完成輔導老師佈置的訓練任務,有梯度地執行到位,那孩子即便是很低的成績,也會上升的,家長一定是一位好助理。

  • 7 # 淅爸育兒記

    作為一名經營過5年補習班的人,這個問題我可以很好地回答:

    那得看孩子是不是認真學了,孩子要是學習態度好,但只是資質差一點(例如記憶力沒那麼好,掌握知識比較慢熱),那麼繼續報是必須的,因為家長本身缺乏教學的技能,強開也只會耽誤了孩子,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做。

    而這種孩子考試依然不及格,會有幾個可能性:

    1. 補習班老師教不好--家長可以申請一下旁聽,多數是會同意的,畢竟這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的事情。

    2. 孩子的知識斷層太嚴重--有一些孩子他並不是目前的知識點出了問題,問題出在更早的時候的知識斷層,如果你教過一個6年級連拼音都拼不出來的孩子,那你就知道為什麼他補習後還是不及格了,都忙著給他補習拼音去了!這種情況,家長要及時和補習班老師溝通孩子的情況,不要去獨自揣測,把你的疑慮一股腦的和對方講,讓對方來解答。收錢的!這是和學校老師的本質區別。

    其次,如果孩子自身學習態度不好,你就不要難為人家補習班了,更不要難為你的錢包,真的沒用。即便是一對一,面對面,你在講,但是孩子卻不一定在聽,即便他裝成對書本目不轉睛的樣子,你又如何知道她是否已經神遊太虛?這種孩子會來補習班,只有兩個原因:被家長逼著來的,以及單方面滿足家長想要他補習的願望。

    強扭的瓜,不甜;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PS:選擇補習班,不要光看環境,光看品牌,去年大檢查的時候,某東方等大品牌都被查出在職補習老師沒有教師資格證,甚至用大學生來頂替(新聞可查),所以選擇老師,要看對方的證件,包括對方的學歷證書,對方的資格證書,從業年限,最好能和老師進行面試,看看對方對孩子的教學理念是怎麼樣的,教學方式是怎麼樣的。事前多刁難,先禮後兵,這對雙方都是好事。

  • 8 # 春暖花開003

    我們國家請了貴价老師上補習班,成績越來越差的典範,是中國足球隊。

    請回來的老師,拿過世界冠軍了,但球踢得越來越臭。

    所以題主的問題,不在於有沒上補習班,在於你家孩子,第一可能讀書沒天賦,不是讀書那塊料。第二可能根本不可能下苦功,在學習這裡是被動學習。

    現在很多人都明白了,中國足球的問題,完全就是中國足球的家長,一個叫“中國足協”的東西,它不是東西。這世界上絕大多數足球踢得好的國家,都沒有一個叫“中國足協”的東西在控制,人家真的是民間組織在自嗨。什麼時候,中國這幫踢球的大老爺們可以放養,讓他們自生自滅,中國足球才有希望。

    同樣的道理,你的孩子可能跟中國踢足球的大老爺有一拼。請著名師,大價錢花著,但孩子自己學習不努力。家長很著急,孩子不著急有啥用?

    你的娃讀書的出路跟中國足球也差不多,不管就進步了,越管就越差。

  • 9 # 教育知識匯

    “當孩子透過報補習班學習後,考試依然不及格,是否還要繼續報?”

    首先我們要知道,孩子在去補習班之前的成績是什麼樣的?比如:孩子在去補習班之前,語文成績是30分,但是透過一個學期的補習後,孩子期末考試成績達到了50分,雖然孩子成績不及格,但是,你能說孩子沒有進步嗎?

    1、家長可以拿之前的成績和現在的相比較

    孩子去補習班的目的無非就是兩個,第一個就是成績不理想,想去提高成績。第二個就是孩子成績在班上還可以,想去補習班讓孩子在把成績提高一些。而去了補習班一個學期之後,家長看到孩子這學期考試的成績,覺得不及格。於是自己就很氣氛,就去輔導班問孩子的補習老師,為什麼我的孩子成績還是一樣的不及格,剛來的時候,你們說會有進步的,現在呢?

    後來老師給孩子分析了一下情況,就給家長這樣說,當初孩子來的時候,成績是30分,但是,經過一學期的補習,孩子這次考試得了50分,這期間的20分,難道不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結果嗎?老師就對著這位家長說,孩子只要來補習,進步肯定是有的。作為家長,應該鼓勵孩子,也不必著急,孩子的成績是慢慢提升的。這次孩子考了50分,我們要學會鼓勵孩子,讓孩子在賞識中成長。

    所以,經過老師這麼一說,家長也覺得,孩子雖然沒及格,但是比起一開始的時候,孩子確實是進步了不少,而且孩子直接也覺得進步了。而這次的考試,在班上還得到老師的鼓勵,說自己進步了,希望下次在努力,突破60分,然後70分等等。後來孩子就會在學習中不斷的努力和學習,因為老師給自己的鼓勵,孩子也不想辜負老師對自己的信任。

    2、對於孩子來說,補習班還是要報的

    孩子為什麼去補習班呢?因為去補習班可以學習到老師在課堂上不講的知識和內容。補習、補習、補的就是習慣和方法。

    孩子的成績不及格,一方面是因為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好。比如:上課不認真,平時做作業也懶懶散散的;複習的時候也不復習。那麼,我請問,這樣的學習習慣,孩子能考得好成績嗎?答案是,不能的。

    還有一方面就是學習方法。孩子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學習方法,才能快速的學好課本知識。比如:你會看到班上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每天上課也沒有認真的聽,別人在複習在學習的時候,他在一邊玩。而一到考試的時候,他總是能考得一個很好的成績。這說明了什麼,說明這個孩子,他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所以才會比被人都學得好,而自己學起來也不費勁。

    所以,對於孩子來說,孩子這一次的考試不及格,並不代表下一次的考試。只要孩子肯努力,家長配合好老師的工作,孩子在補習班肯定會有進步和收穫的。

    給自己定的小目標是回答1000個問題!

  • 10 # 李老師的學霸課堂

    【報了補習班,成績依然沒有起色,建議先停下來】

    現如今,鋪天蓋地的各類“線上、線下”補習班遍地開花。多數情況下,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家長們首先想到的解決方案一般就是:給孩子報補習班。

    其實,多數情況下,家長們讓孩子上補習班根本不是為了把孩子培養的更好,而是為了緩解自己的焦慮。

    我們知道,補習大致可以分為2類:一類是“補差”,一類是“提優”,具體的形式又包含:1對1,1對多……,這裡針對題目中問題,主要分析一下“補差”。

    孩子的成績不好,一般只有2個原因:“不想學”和“不會學”。

    所以,建議家長們在給孩子報補習班之前先想一想下面4個問題:

    ①孩子是否具備良好的內驅力,端正的學習態度?

    要取得好的學習效果,首先要解決的是學習態度問題,良好的學習態度是前提,學習態度是1,其他學習方法、補課等都是跟在1後面的那些0,沒有學習態度,給孩子請再好的老師,教他再好的方法,都將無濟於事,都是白費。因為:

    學習效果=學習時間×學習效率,

    學習態度不好,孩子首先就不願意花時間在學習上;其次,學習態度不好,孩子在學習時也不會專注,從而會影響學習效率,所以學習態度決定了最終的學習效果。

    所以,如果孩子的學習態度不好,首先得培養孩子的內驅力,幫助孩子樹立信心,這些不是在補習班能夠解決的。

    ②為什麼孩子會學的不好?

    只有搞清楚孩子為什麼學的不好,才能夠對症下藥。如果孩子是因為“不會學”,而導致的“學不好”,那麼就得首先解決孩子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問題。

    試想一下:如果孩子是因為“不會”聽課而導致的成績不好,你如何能確保孩子到了補習班就“會”聽課了呢?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報再多的補習班也無濟於事。

    補課只能是“治標”,而不能“治本”,補課即使有“效果”,也很“有限”。

    內驅力是搞好學習的前提,但是光有內驅力還不行,還得講究方法。所以說,方法不對,努力白費,補課不如補方法,只有透過調整孩子的學習習慣、最佳化學習方法,才能讓孩子在學習中“事半功倍”,成績提升更迅速。

    其次,有可能會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週一到週五要上課,然後週末、假期除了完成校內作業以外,還要繼續補課,完成補課老師的作業,這樣一來孩子就沒有時間玩或者休息,做不到勞逸結合,進而厭學;

    再者,補課有時會導致“此消彼長”的情況,因為補課有可能會佔用原本用於其他學科學習的時間,這樣反而得不償失。高考、中考這些選拔性考試看的是總分,我們需要的是總分最大化,而不是單科最大化,策略千萬不能搞錯。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不利於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因為孩子一直被家長、補課老師牽著鼻子走,完全沒有自主安排和支配的時間。這種情況下,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如何培養?

    ④為什麼說“補課”是相對低效的提升路徑?

    現在很多孩子一到週末基本上就是家長帶著到處趕場子補課。比如:上午補英語,下午補數學…往往這些補習的地方還不在一起,所以,首先在這些趕場子的來回路上就浪費了大量的寶貴時間。

    我們知道,學習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查漏補缺”。所以在補課時,補課老師或者機構一般都會首先對孩子進行檢測評估,透過檢測評估來找出孩子學的不好的地方,進而有針對性的進行補習講解。(有很多輔導老師補課的套路甚至是這樣的:直接讓補課的孩子做套卷,然後統一評講一下就好了)

    首先,評估環節就是在浪費時間。為什麼這麼說,你想一下,孩子學習中的知識盲點、漏點還需要另外花時間再去檢測評估麼?根本不需要。因為這些薄弱點已經在平時的作業或者考試中都暴露出來了。再重新花時間去檢測,不是多此一舉麼?

    其次,檢測題的知識點覆蓋面很有限,難以覆蓋一週所學的內容。

    最後,補課老師一般很少教孩子“如何去學好這門科目”的學習方法,因為補習機構多數是希望你的孩子對補課產生依賴性,客戶黏性高了,這樣他們才能創造更多的收益。

    那麼,不補課,如何才能讓孩子提升成績呢?

    方法就是:激發孩子的學習內驅力嗎,調整孩子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舉個例子,將“補課”與“孩子自學”做一下對比,你就會明白:為什麼“最佳化學習方法”比“補課”效果會更好了。

    場景①:補課(被動學習),假如孩子去參加補習班,檢測環節做了10道題,錯了2道。那麼,對於孩子來說,只有這2道做錯的題目對他的提升有幫助。

    場景②:自學(主動學習),孩子自己在家整理消化錯題,一來可以省掉路上來回奔波的時間,二來可以省掉檢測做題的環節。同樣的學習時間,孩子起碼可以搞定10道平時的錯題。

    兩者的提升效果“誰高誰低”,一目瞭然。

    大家可以看一看,身邊有幾個尖子生是補習班補出來的?

    學習方法和習慣就相當於是一個人的作業系統,有的人是安卓系統,有的人是蘋果的ISO系統。

    最佳化學習方法就相當於是升級作業系統。

    好方法能讓孩子的學習效果最大化,只有最佳化學習方法才能“治標又治本”,您認為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村老家辦酒席,有人在酒席上喝酒去世了,要讓主家賠錢,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