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建國HIST

    泰山封禪是古代中華民族的最高祭典,認為這是帝王上通於天,下達於地。

    1.有什麼意義。

    泰山封禪的意義很大,即是上達於天,又是取信於民。

    皇天是至高無上的君主,主宰著人間萬民萬物,君權是皇天授給的。因此,“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梁父,上報天,下報地,以“報群神之功”。

    但是一般的皇帝是沒有資格封禪的,只有功勞十分之大的帝王才有資格封禪泰山。

    2.歷史上封禪泰山的皇帝有:

    首先封禪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秦朝統一中國後,始皇帝於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巡行東方,先到鄒嶧山,行祭禮,刻石頌秦功業。同時召集齊、魯的儒生稽考封禪禮儀,眾儒生諸說不一。始皇帝遂自定禮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陽登山。在岱頂行登封禮,並立石頌德。自泰山之陰下山,行降禪禮於梁父山。秦始皇封泰山時祭文和祭禮秘而不傳。

    值得一提的是,秦始皇在封禪以後突逢暴雨,秦始皇感到十分的害怕,就到一棵松樹下避雨祈求雨停下來,而雨果然停了下來。秦始皇還真以為樹神在護駕,於是就加封那棵救他的松樹為“五大夫松”。

    漢武帝封禪

    漢武帝可謂是十分雄才大略的一位皇帝,在他的領導下,漢帝國達到了最為強盛的時期,北擊匈奴,徹底擊潰了他們。通西域,揚漢朝之威,漢武帝曾經五次來封禪泰山。

    漢光武帝封禪

    劉秀的功勞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起兵反抗王莽,建立東漢,重新統一全國,海內昇平,延續漢朝歷史幾百年,開創“光武中興”。有許多人稱他為一位近乎完美的帝王。

    唐玄宗封禪

    李世民對於唐王朝的建立功不可沒,首先提出出兵自立。打敗薛仁杲,王世充,竇建德,多次退突厥並,更多次代幾人便與突厥兵相談。

    建立唐朝後,李世民徹底打敗突厥。被草原十八部尊稱為天可汗,開創貞觀之治。

    宋真宗封禪

    公元1008年十月,宋真宗自汴京出發,率眾大臣,東封泰山。將乾封縣更名為奉符縣;封泰山神為“天齊仁聖帝”。這個皇帝的封禪就比較噁心了,簽訂了歷史上十分恥辱的澶淵之盟,還好意思去泰山封禪。後世的皇帝恥於與他為伍,再沒有封禪之帝王。

  • 2 # 箱祥響象

    泰山祭祀可以追溯到周代,崇尚克己復禮的孔子經常來到泰山遵循周禮祭祀泰山。到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封禪大典。

    有什麼意義?山東在一片茫茫的平原之上,而泰山在這片平原上顯得更加突出,自然就能代表皇帝凌駕於眾生萬民之上的形象。同時,戰國時期的陰陽家思想在秦朝時繼續傳播,陰陽家認為秦的是水德,尚黑主掌刑,秦朝為了使法家的地位在民眾中仍然有統治力,遵循一些陰陽家的禮法,對於自然的崇拜自然不在話下。為了找到最好的、能證明自己君權神授的天然祭臺,陡峭險絕的泰山成為了秦始皇的心中所望,在公元前219年始皇帝二十八年,秦始皇進行封禪大典。此後封禪成為帝王的最高禮儀活動,當然能夠封禪的君王也必須是有德有才的明君。

    此後只有漢武帝、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和宋真宗,共六位帝王進行過真正意義上的封禪,其他自覺不配封禪的君王只進行祭嶽典禮。

  • 3 # 青言論史

    封禪泰山,代表著中國古代皇帝的最高榮譽。人間的帝王應到最高的泰山去祭過天帝,才算受命於天地。

    所謂“封”,指的是受命於天,即在泰山上築土為壇祭天,報天之功;所謂“禪”,則是指的受命於地,要在泰山下樑父或云云等小山上闢場祭地,報地之功。這一套極其紛繁複雜的流程下來,彰顯的是皇帝對個人品德和功業的高度自信,以及國家治理達到頂峰。

    那麼中國歷史上都有哪些皇帝完成過封禪大典呢?傳言上古三代(夏商周)即有仁君行此禮,而第一個封禪泰山的皇帝則是大名鼎鼎的始皇帝嬴政。在他之後,封禪也成為了一項極其具有政治意義的活動。能完成封禪的,大多都是大名鼎鼎的偉大皇帝: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封禪泰山;

    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漢光武帝封禪泰山;

    麟德二年(665年), 唐高宗封禪泰山;

    開元十三年(726年),唐玄宗封禪泰山;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宋真宗封禪泰山。

    除此以外,女帝武則天曾於稱帝后封禪過嵩山。對於這一舉措,支援她的人認為她是不拘一格,不走尋常路;而不喜歡她的人則認為這是她心裡有鬼,不敢去丈夫曾封禪過的地方再來一次。

    除了這六位皇帝以外,其他偉大的皇帝如隋文帝楊堅、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清聖祖玄燁,都未嘗敢封禪過泰山。自信如清高宗弘曆,也只是來泰山“旅遊”而已,並不敢於此封禪。

  • 4 # 阿抖講歷史

    要說起來,比起現代人,古代人還是很有追求的。就比方說,對於武將來說,他們追求的就是封狼居胥,亦或者是燕然勒功,這在他們看來是自己的本事的體現,也是自己對功勳最大的追求。那你可知道,對於帝王君主來說,他們最想要做的是什麼嗎?其實,對於君主來說,他們想要追求的,就是泰山封禪。

    泰山封禪這個名詞其實已經由來已久了。在史記中,對這個詞就有解釋,說這個詞是指在泰山上築土設壇祭天,封是指報天的功勞,而禪則是指在泰山上報地的功勞。總的來說,這樣儀式其實就是古代君主帝王為了維護自己統治,表達一種君權神授的思想,然後做的一件大的禮儀之事。

    歷史上進行過泰山封禪的帝王不多,僅僅有六位。最早的一位自然是首創皇帝的秦始皇了。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專門來到泰山。他召集了齊魯等地的儒生大概七十多名,想要在他們的見證下,進行封禪的儀式。但是,當時的儒生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卻紛爭不斷,使得他們的計劃難以實施。這之後,秦始皇沒有再等,反而是選擇了用秦國祭祀的禮儀進行泰山封禪。

    這一次的泰山封禪,是秦始皇統一六國三年之後的一場見證。而這場儀式的出現,就是為了歌頌秦朝的功德,更是讚揚了秦始皇的統治,以及宣揚秦始皇統治的合法性以及一種公正性。其實,不只是秦始皇,其他六位帝王進行泰山封禪的目的都基本是這個樣子的。除了秦始皇的封禪之外,漢朝有漢武帝以及漢光武帝的封禪,唐朝有唐高宗和唐玄宗的封禪,這之後,最後一位進行封禪的君主就是宋朝的真宗皇帝了。

    其實,泰山封禪對於帝王來說,是有很大意義的,這是一場大的典禮,但同時也是一場帝王用來鞏固政權,炫耀政績的活動。泰山封禪之所以會出現,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們對自然的敬畏,而這份敬畏帶來的,就是各種祭天告地的活動。而這其中,又一這一場泰山封禪最為鄭重了。只不過,從宋真宗之後,帝王們再來泰山,也只是舉行祭祀的儀式,不再進行封禪了。

    至於為何只有這六位君主去封禪,其實還是因為這個封禪太需要鄭重了。唐太宗想去,但是大臣還是阻止了他,讓他被迫放棄。而宋真宗的封禪,則被後世君主看作是拉低封禪檔次的一次活動,所以,後世的君主再也沒有到泰山進行封禪的。

  • 5 # 時光隧道2019

    封禪,封為“祭天”,禪為“祭地”,是指中國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

    封禪儀式在中嶽嵩山和東嶽泰山中都曾舉行過,但以泰山的次數多且影響大而出名,自秦皇開始,至宋真宗止,共有六帝十次封禪泰山,武則天一帝封禪嵩山。

    泰山自古以來就是神聖的象徵,它巍峨雄偉,氣勢磅礴被尊為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泰山位於古中原地區的最東部,被黃河和汶河所環繞,在具有神秘色彩的遠古時代被人們視作太陽初升萬物生長之地。山莫大於之,史莫古於之。泰山具有厚重的歷史沉澱和其特有的神秘色彩和歷史地位。而泰山封禪是泰山最重要的歷史文化特色

    歷史上最早在泰山封禪的是秦始皇,他統一六國後,立下了了前無古人的豐功偉績,他首創了泰山封禪的壯舉,其實最早選擇在泰山,如果從專家的角度來看,那就是古人崇拜太陽,高山,而泰山又是東部最高的,其次就是泰山在黃河流域下游,這一代也是我們的發源地之一。從這裡封禪,其實就是神話自己,鞏固自己的皇權。

    歷代封禪

    1、秦始皇封禪

    秦朝統一中國後,始皇帝於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巡行東方,先到鄒嶧山,行祭禮,刻石頌秦功業。始皇帝自定禮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陽登山。在岱頂行登封禮,並立石頌德。自泰山之陰下山,行降禪禮於梁父山。秦始皇封泰山時祭文和祭禮秘而不傳。

    其實質則為鞏固皇權,粉飾太平,帶有一種君權神授的意味。

    2、漢武帝封禪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三月,漢武帝率群臣東巡,至泰山,派人在岱頂立石。之後,東巡海上。四月,返至泰山,自定封禪禮儀:至梁父山禮祠“地主”神;其後舉行封祀禮,在山下東方建封壇,高九尺,其下埋藏玉牒書;行封祀禮之後,武帝獨與侍中奉車子侯登泰山,行登封禮;第二天自岱陰下,按祭后土的禮儀,禪泰山東北麓的肅然山。封禪結束後,漢武帝在明堂接受群臣的朝賀,並改年號元鼎為元封,割泰山前嬴、博二縣奉祀泰山,名為奉高縣。此後,漢武帝又曾五次來泰山舉行封禪儀式。

    3、漢光武帝封禪

    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二月十二日,光武帝率群臣至奉高,遣派役夫 1500 餘人整修山道,騶騎3000餘人在登封臺上壘方石。十五日開始齋戒,二十二日在泰山下東南方燔柴祭天。禮畢,乘輦登山,至岱頂更衣行封禮。二十五日禪梁父山,改年號為建武中元。

    4、唐高宗封禪

    麟德二年(665年)十月, 唐高宗率文武百官、 扈從儀仗,武后率內外命婦,從東都出發,隨行的有突厥、于闐、波斯、 天竺國、倭國、新羅、百濟、高句麗等國的使節和酋長。十二月雲集泰山下,派人在山下南方四里處建圓丘祀壇,號“封祀壇”;在山頂築壇,號“登封壇”;在社首山築八角方壇,號“降禪壇”。次年正月高宗首先在山下“封祀壇”祀天;次日登岱頂,封玉策於“登封壇”;第三日到社首山“降禪壇”祭地神。封禪結束後接受群臣朝賀,下詔立“登封”、“降禪”、“朝覲”三碑,稱封祀壇為“舞鶴臺”、登封壇為“萬歲臺”、降禪壇為“景雲臺”,改元乾封,改奉高縣為乾封縣。

    5、唐玄宗封禪

    唐玄宗於開元十三年(726年)十月率百官、貴戚及外邦客使,從東都出發,至泰山封禪。封禪禮沿襲乾封舊制。封禪後, 封泰山神為“ 天齊王”,禮秩加三公一等,玄宗親自撰書《紀泰山鉻》,勒於岱頂大觀峰,並令中書令張說撰《封祀壇頌》、侍中源乾曜撰《 社首壇頌 》、禮部尚書撰《朝覲壇頌》,均勒石紀德。

    6.宋真宗封禪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宋真宗自汴京出發,千乘萬騎,東封泰山。改乾封縣為奉符縣;封泰山神為“天齊仁聖帝”;封泰山女神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泰山頂唐摩崖東側刻《謝天書述二聖功德銘》。詔王旦撰《封祀壇頌》、王欽若撰《社首壇頌》、陳堯叟撰《朝覲壇頌》,各立碑山下。自從宋真宗封禪之後,後來到泰山的帝王都只進行祭祀儀式,不再進行封禪。

  • 6 # 跟壯壯看歷史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嶽、泰嶽。

    古人形容“泰山吞西華,壓南衡,駕中嵩,軼北恆,為五嶽之長”。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盤古死後,頭部化為泰山。據《史記集解》所載:“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古代傳統文化認為,東方為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嶽之長”、“五嶽獨尊”的稱譽。自古以來,華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古代歷朝歷代不斷在泰山封禪和祭祀,並在泰山上下建廟塑神,刻石題字。

    相傳黃帝曾登過泰山,舜帝曾巡狩泰山。商周時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腳下建東都,周天子以泰山為界建齊魯;傳說中秦漢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此後秦始皇(前219年)、秦二世、漢武帝(前110年、前109年、前106年、前104年、前103年、前98年、前93年、前89年)、漢光武帝(56年)、漢章帝(85年)、漢安帝(124年)、隋文帝(595年)、唐高宗(666年)、武則天、唐玄宗(725年)、宋真宗(1008年)、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禪致祭,刻石紀功。自秦漢至明清,歷代皇帝到泰山封禪27次。

    在古代封建社會里,統治者利用一些神話傳說來達到對民心的籠絡,穩固自身的政權!

  • 7 # 筆下驚風雨

    泰山,如果大家去爬過的話,可能會失望,而我有幸去過,而且還去過兩次,爬泰山是一個很累的活計,從紅門開始,一路往上,爬到中天門,再到南天門。一直到了玉皇頂。

    我清晰的記得,那是凌晨三點,我站在瞻魯臺上,憑空遠眺,只是一片漆黑,天上星光點點,署末秋初,凌晨的山頂異常的冷,而我爬的滿身大汗,就租借了一個皮大衣,披在身上。

    一直等到了五點多,才在觀日峰看到了日出升起。

    但我卻有些失望,因為我看了泰山的變化,處處的現代氣息,山頂的旅館,沿路的商販,讓我對於這個神聖的泰山感到了悲傷。我相信,每個去的人,都勢必會失望,因為這印象中的那座五嶽獨尊的泰山並不一樣。

    泰山封禪到底有什麼意義?

    泰山是五嶽之中的東嶽,又叫做岱山、岱宗、岱嶽、東嶽、泰嶽,位於山東省中部,綿亙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萬公頃。主峰玉皇頂海拔1532.7米。

    這樣的高度在中國並不算多麼出眾。但卻唯獨泰山在中國各名山中,名氣最大,被稱為深神山。是五嶽獨尊,是有什麼原因呢?

    首先源於泰山所處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觀。我們的祖先在古黃河沿岸繁衍生息。黃河從發源地到下游地區,流經泰山被阻,須改道流入渤海成扇面結構。

    其次,東夷族是中國東部沿海的古老部族。東夷人的圖騰崇拜中有不少氏族部落以太陽為圖騰、以鳥為圖騰、以龍、虎等為圖騰。隨著考古資料的增多,學術界又逐漸形成了海岱地區的史前文化屬於東夷少昊氏、太昊氏為代表的文化這一共識。根據文獻記載的少昊氏之後裔大都分佈在山東及附近地帶,與大汶口文化的分佈範圍吻合。

    第三,最重要的是泰山自古就是一座充滿神話傳說的“神山”。史料記載,從黃帝始祖開始有72位封建帝王崇拜泰山,視泰山為神山、聖山,不斷地加以封禪祭祀有重大關係。

    第四,泰山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是其它四嶽無法比擬的。泰山文化主要包括:景觀文化、封禪文化、宗教文化、人文文化和建築文化等。

    所以,泰山最為重要的是他身上的文化符號,和象徵意義,已不是他自身了。

    當然,越往前的歷史記載越不清晰,自秦始,關於泰山的記載都存在疑問,可以說秦始皇的泰山封禪大典,才是真正開啟了歷代封建王朝封禪泰山,刻石記功的傳統。而且,一般帝王還沒有資格封禪,一定要受命於天,奄有四海,致天下太平者才有資格。

    始皇帝於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巡行東方,先到鄒嶧山,行祭禮,刻石頌秦功業。同時召集齊、魯的儒生稽考封禪禮儀,眾儒生諸說不一。始皇帝遂自定禮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陽登山。在岱頂行登封禮,並立石頌德。自泰山之陰下山,行降禪禮於梁父山。秦始皇封泰山時祭文和祭禮秘而不傳。

    封禪的意義,漢代班固《 白虎通義 》說:“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義也。始受命之時,改制應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禪,以告太平也。”

    《五經通義》曰:“ 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

    這似乎純粹出於政治目的,表示帝受王命於天,向天告太平,對佑護之功表示答謝,當然更要報告帝王的政績如何顯赫。封禪的具體儀式富有象徵性。

    班固說:“故升封者,增高也;下禪梁父之基,廣厚也;刻石紀號者,著己之功績以自效也。天以高為尊,地以厚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報天,附梁父之阯以報地,明天地之所命,功成事遂,有益於天地,若高者加高,厚者加厚矣”。

    (《白虎通義》《 禮記正義 》雲:“祭天則燔柴也,天謂日也; 祭地, 瘞者,祭月也。”

    原來封禪的種種目的與象徵,都包含著一層更為深潛的意識:溝通天人之際,協調天、地、神、人之間的關係,使之達到精神意志與外在行為的和諧統一。

    簡單地說,就是皇帝為了顯示自己的皇位是順應天命,就得披上一層神秘外衣,登泰山,與天進行溝通,這不就是對外界來說自己統治的正統性,只不過是封建統治者的政治把戲罷了。也被他們所推崇,成為一種值得炫耀的事蹟,因為歷來封禪的,都是很有名望的皇帝,跟著封禪,就代表加入了這一行列。

    從秦始皇開始,還去過泰山封禪的皇帝,

    還有:秦二世、漢武帝(前110年、前109年、前106年、前104年、前103年、前98年、前93年、前89年)、漢光武帝(56年)、漢章帝(85年)、漢安帝(124年)、隋文帝(595年)、唐高宗(666年)、武則天、唐玄宗(725年)、宋真宗(1008年)、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禪致祭,刻石紀功。自秦漢至明清,歷代皇帝到泰山封禪27次。

  • 8 # 大樹天音

    五嶽之首是泰山,泰山封禪,是一種祭天和祭地的大型典禮活動。

    古時候,以東方為上,是太陽昇起的地方。五嶽之中,泰山位於最東方,也就成了中國曆代皇帝首選的封禪之地。

    封禪,就是祭天和祭地。中國歷史上的皇帝,為什麼要進行封禪活動呢?這是為了證明他們是天選之子,他們的皇權是受命於天,奉天承運,以治天下。封禪活動,是中國曆朝歷代的皇帝,為了證明自己的功德,以報天功,以報地功,進行的祭天祭地活動。

    中國歷史上,進行泰山封禪活動的皇帝,著名的是秦始皇,漢武帝,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等。

  • 9 # 寶哥在深

    對國家有傑出貢獻的皇帝才有資格去泰山封禪。

    歷史上共有六位皇帝到泰山封禪。

    秦始皇贏政去泰山封禪了,千古一帝,當之無愧。

    漢武帝劉徹到泰山封禪了,開疆拓土,功成名就,無可挑剔。

    光武帝劉秀去泰山封禪了,重奪漢室江山,文治武功,名正言順。

    唐高宗李治也去封禪了,歷史功績與其前輩封禪的皇帝稍遜風騷。

    唐玄宗李隆基到泰山封禪了,和唐高宗差不多,稍強些。

    宋真宗趙恆也去泰山封禪了,此次封禪直接降低了泰山封禪的標準。從此以後再無皇帝到泰山封禪了。

  • 10 # 德馨先生

    一、泰山的“封”代表祭天,“禪”為理地,也是祭地的意思。在古代,取得較高成就的黃帝才有資格去泰山封禪。

    二、歷代帝王泰山封禪共有6位: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

    1、秦始皇封禪

    公元前219年巡行東方,自泰山之陽登山。在岱頂行登封禮,並立石頌德。自泰山之陰下山,行降禪禮於梁父山。

    2、漢武帝封禪

    公元前110年漢武帝率群臣東巡,至泰山,在山下東方建封壇,高九尺,其下埋藏玉牒書;行封祀禮之後,武帝獨與侍中奉車子侯登泰山,行登封禮;第二天自岱陰下,按祭后土的禮儀,禪泰山東北麓的肅然山。

    3、漢光武帝封禪

    公元56年光武帝率群臣至奉高,遣派役夫 1500 餘人整修山道,騶騎3000餘人在登封臺上壘方石。

    十五日開始齋戒,二十二日在泰山下東南方燔柴祭天。禮畢,乘輦登山,至岱頂少憩後更衣行封禮。二十五日禪梁父山。

    4、唐高宗封禪

    665年年唐高宗派人在泰山下南方四里處建圓丘祀壇,號“封祀壇”,在山頂築壇,廣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號“登封壇”;在社首山築八角方壇,號“降禪壇”。

    次年正月高宗首先在山下“封祀壇”祀天;次日登岱頂,封玉策於“登封壇”;第三日到社首山“降禪壇”祭地神,高宗行初獻禮畢,武后升壇亞獻。

    5、唐玄宗封禪

    726年唐玄宗東至泰山封禪。封禪禮沿襲乾封舊制。

    6、宋真宗封禪

    1008年宋真宗自汴京出發,千乘萬騎,東封泰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油桃哪種品種收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