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時候,我最喜歡的就是夏天,那時候,我們幾個小夥伴喜歡來到稻田地裡面抓青蛙、撈魚、捕蜻蜓,玩的不亦樂乎,對於各種昆蟲我們也是非常喜歡抓,不管是蚯蚓、螞蚱、蜘蛛都是我們的遊戲物件,其中,我們對一種昆蟲特別好奇,村裡人管它叫“海陸空大將軍”,而我們管它叫地拉蛄(螻蛄),每次抓來之後都會裝在一個瓶子裡,一直養著它,但卻沒人敢吃它!
夏天的時候,空氣燥熱,一家人忙碌了一天,飢腸轆轆,奶奶做好了香噴噴的飯菜,我們在院子裡支上了桌子,搬來了板凳,一家人啃著玉米、就著辣椒肉末醬、炒了一盤金黃的雞蛋、吃著香噴噴的大米飯,雖然沒有大魚大肉,但是在那個年代,能吃飽就是非常開心的事了!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我,吃完飯都會在院子裡呆一會,因為夏天的室外特別涼快,大概7點多鐘的樣子,電視也沒有,只有收音機,許多人吃完飯都願意去村口大樹下面聊天,而我總願意跟幾個小夥伴在村子裡跑來跑去,玩捉迷藏!每次他們來叫我,我都會跟著大家出去!
還記得那一次,我們剛吃完飯,那個時候的農村也沒有那麼多蚊蟲,而且不遠處稻田地裡的蛙鳴特別響亮,靜謐的村子顯得格外神秘,我家房簷下的那盞燈,就是讓我們心安的寄託!
突然,一隻地拉蛄跑了出來,我根本不知道它是從哪來的,這可給我高興壞了,因為我見到這東西的次數非常少,想抓也抓不到,這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玩具啊!我看見了,就想要去抓它,我想要帶著它跟小夥伴們一起玩!可是,旁邊的爺爺卻告訴我:別亂動,聽話,別抓它,讓它走!
聽見爺爺的話,我特別的不開心,爺爺是最疼我的了,怎麼一個蟲子也不讓我玩呢?我執拗的說:我就抓!爺爺卻給我抱了起來,我哭鬧不止,卻毫無辦法,看著那個地拉蛄飛走了,我眼饞的落下了眼淚,原來,地拉蛄真的會飛!
後來,我也長大了,我也有了家庭和孩子,雖然住進了樓房,但是卻非常懷念農村老家的夏天,特別是那個沒有手機、沒有網路、沒有汽車的90年代的夏天!
對於地拉蛄這個昆蟲,我一直特別好奇,我好奇它為什麼會上天入地?我也好奇它為什麼會出現在農村的房前屋後?我最好奇的是:爺爺當年為什麼不讓我抓那個地拉蛄,明明已經進了院子,近在眼前?後來,我查詢了大量的關於地拉蛄的資料,就為了弄清楚這一切,查完之後恍然大悟,原來,當年爺爺不讓我抓它,還真是有道理啊!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種神奇的昆蟲--螻蛄。
螻蛄,是多種地棲性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直翅目螻蛄科昆蟲的總稱,俗稱:耕狗、土狗崽、地狗子、地拉蛄,在全國範圍均有分佈,全世界範圍共約有110種螻蛄,中國範圍內記錄有11種!
螻蛄的本領很強,能飛天,能入地,能入水,被譽為“海陸空大元帥”,很少有昆蟲能做到螻蛄這樣,在海陸空都能活動的昆蟲,因為有的昆蟲能飛,不能入地,有的昆蟲能入地去不能入水!就這樣,“海陸空大元帥”的稱號頒發給螻蛄,是實至名歸!
中國的螻蛄按照地域分佈共有四大類:1:華北螻蛄,主要分佈於中國北方;2:東方螻蛄,主要分佈於中國南方;3:臺灣螻蛄,主要分佈於臺灣、廣東、廣西;4:普通螻蛄,主要分佈於新疆!
螻蛄的一生,從幼蟲、若蟲、成蟲,需要歷經1-3年的時間(南北方氣溫不同),因為螻蛄為不完全變態,第一年的7月初孵化出來成為幼蟲,到冬天達8-9齡,入土冬眠,第二年4-5月,開春之後,撥開土層,長為若蟲,秋季達到12-13齡,冬季繼續入土冬眠,第三年春天破土之後,長為成蟲,開始大肆禍害農作物!
可以肯定是是:螻蛄是害蟲!
農村有句俗語:聽拉拉蛄叫,不能種莊稼!因為農民伯伯種莊稼的時候,基本都是開春5月前後,在南方可能更早一些,莊稼種進地裡,嫩芽需要一定時間長大才能鑽出地表,而5-6月正是螻蛄若蟲甦醒的時期,這些若蟲急需食物,在冬天的時候入土冬眠,開春了便會甦醒進食,自然,這些農民伯伯辛苦種植的莊稼、蔬菜種子,就會淪為螻蛄的食物來源!
螻蛄,在北方偏冷地區為2-3年1代,在南方偏溫熱地區為1年1代,過冬的時候,都是以成蟲或若蟲狀態,次年清明節時期,開始破土,在洞口頂起土堆,來到地面之後,成蟲便開始禍害莊稼和蔬菜,5-6月為螻蛄的第一次危害高峰,6-7月為產卵期,會進入地下,8月天氣太熱也會進入地下,9月變冷之後再次來到地上,形成第二次危害高峰期,10月中旬之後,逐漸開始進入地下越冬。
螻蛄是一種多食性害蟲,喜歡吃各種蔬菜,不僅吃種子、根莖,還尤其喜歡吃幼苗,特別是處於幼蟲和若蟲的螻蛄,會在地下禍害各種植物種子和根莖,使幼苗枯死,而且螻蛄在地下活動頻繁,會將土層穿出許多隧道,使幼苗根部透風和土壤分離,造成幼苗缺水致死,缺苗斷壟,使蔬菜減產!
螻蛄具有趨光性、趨化性、趨糞性、喜溼性,所以,幼蟲喜歡在鬆軟潮溼的沙土中,成蟲一般都是晝伏夜出,在夜間9-11點最活躍,看見光源便會接近,對一些穀子、麥麩、豆餅、馬糞都情有獨鍾!
小時候我很喜歡抓螻蛄,因為我覺得這種東西稀奇古怪的,能上天入地,是一種稀罕玩意,而且在農村,我們玩的東西本來就不多,遇到了這麼一種有趣的蟲子,自然是愛不釋手!我抓過螻蛄,放進兜裡,有的時候放在地上,不小心還會被它跑掉!但是,自從那次爺爺不讓我抓之後,我始終對這種生物念念不忘!
長大之後,我透過查詢資料瞭解到為什麼要把進家門的螻蛄請出去,原來這裡面說法還挺多:
理由一:螻蛄別稱“土狗”,因為從外觀來看,螻蛄身體前傾呈梭形,前足為特殊的開掘足,專門用來挖土,趴在地上,看起來就像是一隻小狗,而螻蛄具有趨光性,在夏天很容易被農家的燈光吸引過來,當然並不是為了食物,就是單純的喜歡光而已!
農村的一些老人會認為:狗來財,貓來福!雖然螻蛄不是真正的狗,但卻把它比喻成“土狗”,沾了狗這個字之後,似乎一些老人也將螻蛄進家門看做一件好事,所以,不能輕易抓,也不能打死,一般農村老人都不會對螻蛄做出傷害性的事情。
理由二:螻蛄屬於多食性昆蟲,而且能上天、入地、入水,雖然它很厲害,但是因為螻蛄的生長環境十分特殊,總在一些潮溼的地方出沒,我們根本不清楚它身上是否攜帶有病菌,所以,對於螻蛄,小孩子是不懂得,自然膽子大敢用手抓,但是知曉利害關係的成年人,卻是不敢隨便動手去觸碰!
瞭解到上面這兩點原因,我們可以知道,螻蛄這種昆蟲由於其生長環境的特殊性,以及名字的諧音性,一般來說,進入農村家門之後,都需要謹慎對待,不可隨意抓捕或者其他傷害,能放走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雖然在很多人的眼中,螻蛄就是一種害蟲,是敬而遠之的,但是卻有人盯上了螻蛄的一些其他“價值”!
在一些人眼中,螻蛄味道鮮香、營養豐富,為了吃到這一口美味,甚至不惜花大價錢去購買,據說在某些地區,一些男性聽說吃螻蛄對男性有益,竟然把價格炒到了幾百元一斤,做法也是頗多,有油炸、椒鹽、幹烘等!
理由是這些人認為:螻蛄專門吃植物根莖,吸收了很多地氣!所以,吃了對男性有益,當然了,我並不贊同這種觀點,任何一種食物,都要經過科學的論證,不能胡吃啊!
還有一些人認為:螻蛄在典籍記載是一味中藥,藥用價值大, 便開始了飼養致富之路!甚至一些人,夜晚點燈誘捕,曬乾之後換錢!
不過,我們作為普通人來說,對待這種昆蟲還是要敬而遠之,切不可相信俗語就認為螻蛄會有什麼功效,管住嘴,不要胡吃,是對自己身體健康負責的表現!
不過,螻蛄是一種害蟲,這是毋庸置疑的,平時我們發現了這種蟲子,不要用手去抓,也不要隨便踩死,因為我們根本不清楚它身上會攜帶有什麼病菌,至於農村老人說的:狗來財,貓來福的說法,我們大可不去計較,至少,在發現螻蛄之後,不去招惹,就是最好的做法了!
當然,針對螻蛄是害蟲這個特點,很多農民會想辦法去除掉螻蛄,為了讓莊稼更好的成長,會使用點燈誘捕、噴灑化肥趨趕、噴灑殺蟲劑的方法,對待病害蟲上,我們從不手軟!
最後,我想問問大家:你們那,管螻蛄叫什麼呢?
還記得小時候,我最喜歡的就是夏天,那時候,我們幾個小夥伴喜歡來到稻田地裡面抓青蛙、撈魚、捕蜻蜓,玩的不亦樂乎,對於各種昆蟲我們也是非常喜歡抓,不管是蚯蚓、螞蚱、蜘蛛都是我們的遊戲物件,其中,我們對一種昆蟲特別好奇,村裡人管它叫“海陸空大將軍”,而我們管它叫地拉蛄(螻蛄),每次抓來之後都會裝在一個瓶子裡,一直養著它,但卻沒人敢吃它!
01:我和螻蛄的故事夏天的時候,空氣燥熱,一家人忙碌了一天,飢腸轆轆,奶奶做好了香噴噴的飯菜,我們在院子裡支上了桌子,搬來了板凳,一家人啃著玉米、就著辣椒肉末醬、炒了一盤金黃的雞蛋、吃著香噴噴的大米飯,雖然沒有大魚大肉,但是在那個年代,能吃飽就是非常開心的事了!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我,吃完飯都會在院子裡呆一會,因為夏天的室外特別涼快,大概7點多鐘的樣子,電視也沒有,只有收音機,許多人吃完飯都願意去村口大樹下面聊天,而我總願意跟幾個小夥伴在村子裡跑來跑去,玩捉迷藏!每次他們來叫我,我都會跟著大家出去!
還記得那一次,我們剛吃完飯,那個時候的農村也沒有那麼多蚊蟲,而且不遠處稻田地裡的蛙鳴特別響亮,靜謐的村子顯得格外神秘,我家房簷下的那盞燈,就是讓我們心安的寄託!
突然,一隻地拉蛄跑了出來,我根本不知道它是從哪來的,這可給我高興壞了,因為我見到這東西的次數非常少,想抓也抓不到,這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玩具啊!我看見了,就想要去抓它,我想要帶著它跟小夥伴們一起玩!可是,旁邊的爺爺卻告訴我:別亂動,聽話,別抓它,讓它走!
聽見爺爺的話,我特別的不開心,爺爺是最疼我的了,怎麼一個蟲子也不讓我玩呢?我執拗的說:我就抓!爺爺卻給我抱了起來,我哭鬧不止,卻毫無辦法,看著那個地拉蛄飛走了,我眼饞的落下了眼淚,原來,地拉蛄真的會飛!
後來,我也長大了,我也有了家庭和孩子,雖然住進了樓房,但是卻非常懷念農村老家的夏天,特別是那個沒有手機、沒有網路、沒有汽車的90年代的夏天!
對於地拉蛄這個昆蟲,我一直特別好奇,我好奇它為什麼會上天入地?我也好奇它為什麼會出現在農村的房前屋後?我最好奇的是:爺爺當年為什麼不讓我抓那個地拉蛄,明明已經進了院子,近在眼前?後來,我查詢了大量的關於地拉蛄的資料,就為了弄清楚這一切,查完之後恍然大悟,原來,當年爺爺不讓我抓它,還真是有道理啊!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種神奇的昆蟲--螻蛄。
02:螻蛄到底是一種什麼生物?螻蛄,是多種地棲性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直翅目螻蛄科昆蟲的總稱,俗稱:耕狗、土狗崽、地狗子、地拉蛄,在全國範圍均有分佈,全世界範圍共約有110種螻蛄,中國範圍內記錄有11種!
螻蛄的本領很強,能飛天,能入地,能入水,被譽為“海陸空大元帥”,很少有昆蟲能做到螻蛄這樣,在海陸空都能活動的昆蟲,因為有的昆蟲能飛,不能入地,有的昆蟲能入地去不能入水!就這樣,“海陸空大元帥”的稱號頒發給螻蛄,是實至名歸!
中國的螻蛄按照地域分佈共有四大類:1:華北螻蛄,主要分佈於中國北方;2:東方螻蛄,主要分佈於中國南方;3:臺灣螻蛄,主要分佈於臺灣、廣東、廣西;4:普通螻蛄,主要分佈於新疆!
螻蛄的一生,從幼蟲、若蟲、成蟲,需要歷經1-3年的時間(南北方氣溫不同),因為螻蛄為不完全變態,第一年的7月初孵化出來成為幼蟲,到冬天達8-9齡,入土冬眠,第二年4-5月,開春之後,撥開土層,長為若蟲,秋季達到12-13齡,冬季繼續入土冬眠,第三年春天破土之後,長為成蟲,開始大肆禍害農作物!
03:螻蛄是害蟲嗎?可以肯定是是:螻蛄是害蟲!
農村有句俗語:聽拉拉蛄叫,不能種莊稼!因為農民伯伯種莊稼的時候,基本都是開春5月前後,在南方可能更早一些,莊稼種進地裡,嫩芽需要一定時間長大才能鑽出地表,而5-6月正是螻蛄若蟲甦醒的時期,這些若蟲急需食物,在冬天的時候入土冬眠,開春了便會甦醒進食,自然,這些農民伯伯辛苦種植的莊稼、蔬菜種子,就會淪為螻蛄的食物來源!
螻蛄,在北方偏冷地區為2-3年1代,在南方偏溫熱地區為1年1代,過冬的時候,都是以成蟲或若蟲狀態,次年清明節時期,開始破土,在洞口頂起土堆,來到地面之後,成蟲便開始禍害莊稼和蔬菜,5-6月為螻蛄的第一次危害高峰,6-7月為產卵期,會進入地下,8月天氣太熱也會進入地下,9月變冷之後再次來到地上,形成第二次危害高峰期,10月中旬之後,逐漸開始進入地下越冬。
螻蛄是一種多食性害蟲,喜歡吃各種蔬菜,不僅吃種子、根莖,還尤其喜歡吃幼苗,特別是處於幼蟲和若蟲的螻蛄,會在地下禍害各種植物種子和根莖,使幼苗枯死,而且螻蛄在地下活動頻繁,會將土層穿出許多隧道,使幼苗根部透風和土壤分離,造成幼苗缺水致死,缺苗斷壟,使蔬菜減產!
螻蛄具有趨光性、趨化性、趨糞性、喜溼性,所以,幼蟲喜歡在鬆軟潮溼的沙土中,成蟲一般都是晝伏夜出,在夜間9-11點最活躍,看見光源便會接近,對一些穀子、麥麩、豆餅、馬糞都情有獨鍾!
04:為什麼說:螻蛄進門,不要打,要請出去呢?小時候我很喜歡抓螻蛄,因為我覺得這種東西稀奇古怪的,能上天入地,是一種稀罕玩意,而且在農村,我們玩的東西本來就不多,遇到了這麼一種有趣的蟲子,自然是愛不釋手!我抓過螻蛄,放進兜裡,有的時候放在地上,不小心還會被它跑掉!但是,自從那次爺爺不讓我抓之後,我始終對這種生物念念不忘!
長大之後,我透過查詢資料瞭解到為什麼要把進家門的螻蛄請出去,原來這裡面說法還挺多:
理由一:螻蛄別稱“土狗”,因為從外觀來看,螻蛄身體前傾呈梭形,前足為特殊的開掘足,專門用來挖土,趴在地上,看起來就像是一隻小狗,而螻蛄具有趨光性,在夏天很容易被農家的燈光吸引過來,當然並不是為了食物,就是單純的喜歡光而已!
農村的一些老人會認為:狗來財,貓來福!雖然螻蛄不是真正的狗,但卻把它比喻成“土狗”,沾了狗這個字之後,似乎一些老人也將螻蛄進家門看做一件好事,所以,不能輕易抓,也不能打死,一般農村老人都不會對螻蛄做出傷害性的事情。
理由二:螻蛄屬於多食性昆蟲,而且能上天、入地、入水,雖然它很厲害,但是因為螻蛄的生長環境十分特殊,總在一些潮溼的地方出沒,我們根本不清楚它身上是否攜帶有病菌,所以,對於螻蛄,小孩子是不懂得,自然膽子大敢用手抓,但是知曉利害關係的成年人,卻是不敢隨便動手去觸碰!
瞭解到上面這兩點原因,我們可以知道,螻蛄這種昆蟲由於其生長環境的特殊性,以及名字的諧音性,一般來說,進入農村家門之後,都需要謹慎對待,不可隨意抓捕或者其他傷害,能放走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05:螻蛄身價倍增,背後原因是什麼?我們該如何看待螻蛄的存在?雖然在很多人的眼中,螻蛄就是一種害蟲,是敬而遠之的,但是卻有人盯上了螻蛄的一些其他“價值”!
在一些人眼中,螻蛄味道鮮香、營養豐富,為了吃到這一口美味,甚至不惜花大價錢去購買,據說在某些地區,一些男性聽說吃螻蛄對男性有益,竟然把價格炒到了幾百元一斤,做法也是頗多,有油炸、椒鹽、幹烘等!
理由是這些人認為:螻蛄專門吃植物根莖,吸收了很多地氣!所以,吃了對男性有益,當然了,我並不贊同這種觀點,任何一種食物,都要經過科學的論證,不能胡吃啊!
還有一些人認為:螻蛄在典籍記載是一味中藥,藥用價值大, 便開始了飼養致富之路!甚至一些人,夜晚點燈誘捕,曬乾之後換錢!
不過,我們作為普通人來說,對待這種昆蟲還是要敬而遠之,切不可相信俗語就認為螻蛄會有什麼功效,管住嘴,不要胡吃,是對自己身體健康負責的表現!
不過,螻蛄是一種害蟲,這是毋庸置疑的,平時我們發現了這種蟲子,不要用手去抓,也不要隨便踩死,因為我們根本不清楚它身上會攜帶有什麼病菌,至於農村老人說的:狗來財,貓來福的說法,我們大可不去計較,至少,在發現螻蛄之後,不去招惹,就是最好的做法了!
當然,針對螻蛄是害蟲這個特點,很多農民會想辦法去除掉螻蛄,為了讓莊稼更好的成長,會使用點燈誘捕、噴灑化肥趨趕、噴灑殺蟲劑的方法,對待病害蟲上,我們從不手軟!
最後,我想問問大家:你們那,管螻蛄叫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