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水空流

    說五代十國是中國最黑暗的歷史之一是一代史學大家錢穆。但我個人認為中國歷史最黑暗的時刻是兩兩晉南北朝。唐朝是是中國封建歷史的巔峰,但到五代十國對比唐朝落差太大。士大夫不值錢,錢穆才認為五代十國是中國最黑暗。五代十國最大害處就是武人亂政,實際上,就是唐朝藩鎮割據延續。直到北宋建立才算結束了割據時代。五代十國存在時間並不長。五代十國是從907年到979年 中國歷史上的一段七十多年的時期。五代是指907年定都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朝代(正統王朝),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以公元907年,朱溫篡唐建後梁開始,直到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篡後周建立北宋,五代結束。十代中原地區之外存在過許多割據政權,後逐漸被滅。這五十多年堪稱軍閥軍閥時代,也是由於此,給北宋的政治體制產生了深遠影響。

    五代十國時間雖然不長,但給社會造成的損傷卻是巨大的,所以趙匡胤在登基以後才有,我寧可天下文官都貪汙,也勝過武將造反、整個五十三年間,天下更易五代九姓十四帝,這種大王旗的變換頻率,千古以來所未曾見。親身經歷過五代亂世的趙匡胤可以說是感同身受。有五代第一明君之稱的周世宗柴榮做過屠城之事。柴榮當皇帝以後,曾親率大軍猛攻南唐楚州。守將張彥卿誓死抵抗,城破之後全部戰死,無一人生降者。由於傷亡過重,柴榮命令屠盡城內所有居民,以洩洩心頭之很。趙匡胤奉命屠城的時候,在一個巷口邊看見一個已被砍掉腦袋的年輕女人臥在道邊,懷裡的嬰兒還在幸福的吸吮著母親甘甜的乳汁。趙匡胤惻然動容,下了停止殺戮的命令,把這個嬰兒抱回軍中撫育。這個巷子裡所有的居民,因為那個斷了頭還在哺育自己兒子的女人,更多的是趙匡胤的良知,而得以保全性命,免受屠滅之災。所以後來人民們把這條巷起名叫“因子巷”此巷至今還在,此事又是何等的駭人聽聞。

    所謂“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這是五代時期武將的“豪言壯語”。這句話的威力,和陳涉的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幾乎具有同等的魔力。這在封建士大夫看來簡直就是大逆不道,五代的戰亂,亂世不如狗。而一旦將將皇帝的神聖外衣剝褫乾淨,所謂“天子,原來也不過如此,什麼天命。不過如此。如果說,南北朝時期,衣冠南渡,東晉正統還在,尚有一絲文明氣息的話,那麼,五代則是禮樂人理全部崩壞。完全是武人當道,南北朝時期,就算石虎這樣的暴君,都知道要靠儒家文人當家理政,起碼在面子上給一些儒生面子,而五代十國的軍頭們真覺得儒生百無一用。還有一點就是我們寫歷史的特點,就是後面的朝代如果推翻前朝,必須黑一把前面的朝代。而五代十國皇帝猶如走馬燈,都是篡位登基,後面的不黑一把前面的,在法統上就無法當皇帝,五代史越抹越黑也是正常。但武人亂政四個字肯定是跑不掉。

    五代時期,最值得稱道的地方就是對外強悍,中原地區如此之亂,契丹不敢犯邊一步 ,李存勖掌控河東。殺得契丹人頭滾滾。數十年不敢侵犯河北一步。後來好不容易出了一個石敬瑭,耶律德光入主中原,但隨即就狼狽逃竄,臨死之際哀嘆,想不到中原之人如此難治,耶律德光大概想錯了,他以為中原地區的人人都是石敬瑭呢。五代十國的開國“皇帝”都是武將出身,一身軍功和本事那是實打實幹出來的,是真能打,所以養成了誰也不怕的性格。也就此形成了五代十國的混亂,武夫秉政,改朝換代猶如兒戲,都是二世而亡,以下克上比比皆是。這其中最關鍵一點是,士大夫喪失了話語權。武人不善於給自己臉上貼金,也是五代不為後世所喜的一個主要原因。從北宋歐陽修以後,幾乎所有史家都認為五代十國是亂世。歐陽修曾說:“五代是干戈不息、亂賊橫行的世道,禮崩樂壞,三綱五常滅絕,前朝的制度文化都消失殆盡了。”

    但總體來數,五代十國比起晚唐已經好一些。所謂篡位不過是換個大旗而已,同理,魏晉比起漢末也好一些。國家戰亂受傷害的都是底層百姓。

  • 2 # 灤陽庶民

    說五代十國是最黑暗的時代那是不知道東晉十六國時期,如果五代十國時期是一個黑夜的話,東晉十六國時期就是長夜漫漫看不到哪一天才是光明。五代十國從朱全忠篡奪皇位到趙匡胤的陳橋兵變,總共七十二年,之後迎來了宋代的繁盛,東晉十六國從劉淵滅亡西晉到鮮卑拓拔部統一北方,總共一百二十三年。之後仍是南北朝分裂時期。從時間長度上你就知道五代十國還不算是最差的。

    從政治角度觀察兩個時期的異同

    東晉十六國時期形成的根本原因,還是西晉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造成的。西晉武帝司馬炎在統一三國後採用了郡國並行制度,分封了大量的藩王,司馬氏家族開始了內鬥的階段,司馬炎在位時期作為領導核心還能壓制住諸侯王,而它的傻兒子司馬衷上位後,中央開啟了內鬥,皇后賈南風長袖善舞拉一派打一派使得中央陷於鬥爭之中,諸侯王壓力頓時消失。中央與地方權力之爭也開始蔓延,雖然賈南風死於趙王司馬倫之手,但是局勢早已失控,於是司馬氏家族內部的八王之亂開始了。皇族內部鬥爭,一方面戰爭不斷,老百姓苦不堪言,另一方面為魏晉以來長居中原的各個異族開始聚集力量反抗漢族政權,於是匈奴、鮮卑、羯、氐、羌五族勢力染指中原,自劉淵建漢自立開始,五胡亂華時代開始了。這一時期傳統中國的外戚干政、藩王作亂、異族入侵等政治弊端全部都有,世家大族開始衣冠南渡,而寒族地主開始組織力量防備入侵,最底層的農民流離失所,或逃或亡只為活下去而已。甚至前秦苻登領兵作戰不備糧食,把百姓綁起來當做軍糧,號稱“兩腳羊”;再有冉閔在鄴城屠戮異族殺人無數;到鮮卑拓拔部統一北方之前的這一百二十三年間,戰爭不斷。誰會希望生活在這樣的時代呢?

    五代十國時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唐代節度使制度的廣泛應用,就此形成了百餘年的藩鎮割據時代。而這一時期主要是軍閥之間爭奪地盤的戰爭,相對來講,這一時期異族入侵的情形較弱,遼朝雖然吞併了幽雲十六州,但是尚未完成對該區域的整合,與五胡亂華時代已經漢化的五胡各民族相比危害較輕。而戰爭的主要交戰區域集中於中原地區,各個政權相互交替,各個軍閥建立的軍政府執掌政權。對於底層民眾而言,雖然飽受戰爭之苦,但是人民不需要像五胡亂華時代進行大規模的遷徙。從後周政權開始,統治者開始反思軍閥割據原因,進行了部分政治改革,後周政權轉換成宋政權的過程中甚至並未經歷大規模的戰爭,宋朝在統一的過程中消滅南方各個割據政權也基本上是壓倒性優勢,之後的漢族農耕區域迎來了宋代的經濟文化大發展。相當於黑暗向光明的過渡,基本上還是優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

    從經濟文化角度觀察兩個時期的異同

    西晉滅亡後,中原地區的地方豪族開始了大規模的遷徙,北方的農業生產因戰亂而被大規模的破壞,經濟文化一度中斷,這一時期的人民活下去就是他們最基本的願望,更別提有什麼其他的進步了,中原豪族遷往江南,江南迎來了經濟上的大發展,但是由於政治上門閥勢力的阻礙,東晉政權趨向自保,滿足於南方相對安定的生活。門閥掌權的時代,人民生活更加艱難,政治上的進步乏善可陳。經濟雖然有所發展,但是南方士人延續了魏晉玄學的風氣,文化上一片衰敗之象。

    五代十國基本上延續了唐末藩鎮割據的政治局勢,主要變化來自於中原核心區域的統治者相互更替,對於各個地方割據政權來說,經濟的破壞相對較小,這可以從繼承五代的宋代時期繁華的社會生活可以看出。藩鎮割據對於文化上的影響尚未到達全面破壞的地步,這一時期的儒生雖然很少在政府中任職,但是可以在尚未破壞的地方教授儒學傳承文化。光輝燦爛的宋代文化正是從這一時代延續傳承而來。

    東晉十六國時期表現為外戚干政、諸侯割據、異族入侵等幾個方面,是各族對抗、融合、再對抗、再融合的一個過程,這一時期的人民生活很悲慘,而五代十國主要是藩鎮割據,軍人干政,異族入侵因素較小,這一時期的人民相對來講也很悲慘,相對而言,無論是從持續時間長度還是從社會影響方面來看,東晉十六國都要比五代十國更為黑暗,說五代十國是最黑暗的時代

    恐怕是不對的。

  • 3 # 文旅Range Rover

    五代十國存在時間並不長。五代十國是從907年到979年 中國歷史上的一段七十多年的時期。五代是指907年定都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朝代(正統王朝),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

    五代十國時間雖然不長,但給社會造成的損傷卻是巨大的,整個五十三年間,天下更易五代九姓十四帝,這種大王旗的變換頻率,千古以來所未曾見。

    所謂“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這是五代時期武將的“豪言壯語”。只重武不重文的時代,尚有一絲文明氣息禮樂人理全部被武夫們示為大逆不道,認為,儒家文人當政百無一用。

    五代十國皇帝猶如走馬燈,都是篡位登基,後面的不黑一把前面的,在法統上就無法當皇帝,五代史越抹越黑也是正常。

    所以,幾乎所有史家都認為五代十國是中國最黑暗時期之一,歐陽修曾說:“五代是干戈不息、亂賊橫行的世道,禮崩樂壞,三綱五常滅絕,前朝的制度文化都消失殆盡了。”

  • 4 # 大聖品歷史

    從公元907年唐滅亡到公元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間,中原相繼出現了梁、唐、晉、漢、週五個朝代。同時,在這五朝之外,還相繼出現了前蜀等十個割據政權,此即為歷史上的「五代十國」。那為什麼說五代十國是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呢?

    我認為五代對於文人、世家而言確實是最黑暗的時代,因為 這是中國唯一一個武官徹底打壓文官的時代, 文人成了萬無一用的垃圾。另外,五代的戰亂,政權頻繁更迭,將皇帝的神聖外衣剝褫乾淨,所謂“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這句話的威力,簡直不遜於陳涉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以往高高在上、神聖威嚴的皇帝,原來也不過如此,什麼天命,什麼天子,都擋不住別人手裡的鋼刀。所以從政治上來說,五代確實是一個黑暗的時代。

    但五代十國對整個中國古代社會發展還是有一定的貢獻的:

    第一,促進人口,尤其是漢族人口的擴大化分佈。由於政權頻繁更迭,中原地區出現了長達一百年的頻繁戰亂和民族內、民族間的殘酷殺戮,大量原生活在中原地區的漢族人口四散奔逃,明智的契丹貴族沒有像羌人和回鶻一樣欺辱移民,反而抓住這一機會,大量接納漢族移民,甚至為吸引更多漢族人口,在全國推行漢族文化,這次人口遷移的歷史意義非常巨大,它為促進民族融合奠定了基礎。

    第二,重農輕工的思想被沖淡,這為後來宋代的包括科技、工藝、金融、外貿等在內的勞動力騰飛,提供了社會基礎。對於工藝和非農經濟的發掘和保護,是當時的五代國家為後世留下的最珍貴財富。

    總得來說,五代十國是一個軍閥割據的時代,一個有兵有糧便可稱天子的時代,也是一個大混亂大破壞的時代,其間對於民生,經濟,人類文明的破壞可想而知。但同時又是一個“分久必合”走向安定的過渡時期,是一個嶄新的時代降生前的陣痛,為中國歷史下一個階段打下了基礎,使中國歷史從此結束了大規模的無序和混亂,宋、明、清等一個個繁榮昌盛的朝代先後登場。

  • 5 # 白龍赤子

    五代十國,出現過一些在歷史上重要的人物,比如政治家柴榮、畫家顧閎中。但是,如果你還要羅列幾個這個時代厲害的人物,恐怕就很難了。五代十國不光缺少自己時代的代表人物,它的社會風氣也差到了極致。的確,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黑暗時代。

    五代十國,總共持續53年,在中華大地上出現了大大小小十幾個政權不等。北方有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和北漢,南方有吳、南唐、吳越、前蜀、後蜀、楚、閩、南漢和南平。戰爭此起彼伏,政權不斷更迭,改朝換代的速度驚人。奪權者凶神惡煞,兒子殺老子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衡量一個時代的好壞,對於普通人生活的考察是至關重要的。在這樣時代中生活的普通老百姓,早上吃完飯可能下午就要走上躲避戰爭的路程。第二天醒來,自己家養的雞啊豬啊的可能就被人搶走了,何談幸福?溫飽都得不到保障。

    另外,在五代十國,出現了一些毫無底線的人物,比如朱溫、石敬瑭等等。朱溫作為後梁的開創者,理應被人們所尊重。但是,姑且不論他的篡位奪權,朱溫在做人方面也有很大的問題,甚至是禽獸不如。朱溫將自己的兒子派出打仗,竟霸佔兒媳,此種行為,歷來被後人所不齒。並且,朱溫沒有一絲的愧疚之情,最後也被自己的兒子所殺。可謂是“因因果果,迴圈不停”。眾所周知,石敬瑭將“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後,給宋代歷史造成了空前的邊疆危機。但是割地賣國求榮還不算,這個石敬瑭還有更無恥的一面,他還認比自己小十幾歲的遼太宗耶律德光為乾爹,真是夠了。可見,這不是個人現象,而是五代十國整個社會的道德標準都是很低下的。

    五代時期,沒有出現過偉大的思想家,這是讓人驚奇的。中華文明五千年,各個朝代都出現過偉大的思想家、文化巨人。如西周之周公,春秋戰國之諸子百家、漢之董仲舒、唐之韓愈、宋之朱熹、明之王陽明等等。每個朝代都可以拿出偉大的思想人物出來,而五代十國有誰呢?拿宋代來講,跟宋朝根本就沒法兒比,宋朝剛開始就有“宋初三先生”、邵雍的出現,對五代十國構成碾壓之勢。

    結語

    五代十國的黑暗,並不是當時出現的,而是唐末以來世風日下的一個總的反映。眾所周知,自安史之亂以後,唐朝始終陷入不死不活的狀態,很難出現像貞觀時期、開元時期那樣繁榮的局面。當時,雖然韓愈站出來說,需要恢復以前美好的社會,但那始終只是一個夢。韓愈去世以後,唐末再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公共知識分子和政治家,社會陷入黑暗的邊緣。漆黑的夜晚,沒有人站出來點燃一支蠟燭,直到宋朝的建立。

  • 6 # 洞察天下World

    五代十國的出現,絕不是歷史偶然。

    從表面上看,五代十國的歷史混亂黑暗、攻伐不休,是中國歷史上一次較短的大分裂期,但是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五代十國實質是皇權體系從崩潰到重建的過程,同時也是佛教與儒道博弈、士族門閥與庶族地主鬥爭的決勝階段。所以,無論是從政治結構還是從意識形態角度看,五代十國都是中國歷史上的分水嶺、是不可或缺的過渡期。唐末的動亂分裂、不可避免,既躲不過、也非歷史偶然因素造成。

    中國自秦始皇之後,實行中央集權,皇權處於政治核心地位,可以說,從秦始皇到清乾隆帝這段時間,中國的政治史就是一部加強皇權、尋找更加穩定社會制度的歷史。每一次動亂,都伴隨著皇權體系的再平衡,如此反覆,只有五代十國這次分裂動亂,讓中國經歷了一次脫胎換骨,從此,中國由開放逐步走向封閉、由多元逐步走向單一、由活躍逐步走向僵化,直至鴉片戰爭爆發。

    三國曆史為華人所熟知,其中的歷史人物聲名遠播海內外,其中兩位還被後世當權者神化美化,但是三國僅僅是東漢皇權旁落、官僚豪族內鬥的歷史,沒有劃時代的意義,五代十國則不然。

    經過魏晉南北朝的長期動亂之後,中國重新歸於統一,但是,隋唐統一局面的出現,僅僅是胡人漢化的歷史演進結果,隋唐兩朝仍然沒有解決皇權體系內的不穩定因素,一個是世家豪族與庶族地主階層的矛盾,二是佛教與儒道思想之間的矛盾,三是軍權與皇權之間的矛盾。皇權要想穩定,必須要有一個階層的擁護,並且有與之配套的政治制度、意識形態、思想文化。

    世家豪族長期把控政治資源,必然與逐步崛起的庶族地主階層產生矛盾,也會與皇權產生矛盾,世家豪族的內聚性強,是遊離於皇權體制外的人身依附關係,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自己的派系勢力,各自為政、朋黨盛行,嚴重威脅皇權、破壞大一統局面,所以,世家豪族必然會在皇權和庶族地主階層的夾擊下滅亡。完成這一過程的不是唐朝皇帝、也不可能是唐朝皇帝,因為唐朝本身就是關隴貴族集團起家,世家豪族一直伴隨唐王朝,科舉制度也不完善,而且唐朝科舉不是主要的選官途徑。唐朝皇帝如果敢動世家豪族的利益,那就是給自己製造麻煩,引火燒身,所以,為了延續安定的局面,皇帝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能過一天是一天。

    五代十國的亂世,給了皇權和庶族地主夾擊世家豪族的機會,這些輪流登場的皇帝與舊時的世家豪族已經沒有什麼利益關係了,自然下得了手,較為完備的科舉選官制度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皇權有了擁護自己的階層——庶族地主,同時,皇權也找到了與之配套的政治制度——科舉。

    唐朝非常開放多元、文化藝術輝煌燦爛,歷朝歷代,沒有可與之比肩者,但是,過分的開放包容也會帶來相應的問題,那就是意識形態混亂,臣民的價值觀念不一致,政治思想不是全國一盤棋,這是分裂動亂的根源之一,同樣也會給皇權帶來麻煩。所以,皇權為了追求穩定,必然會打壓外來宗教勢力以及異端思想文化。唐朝時期,佛教很盛行,但是到了宋朝時,佛教便沒落了,再也沒有興起過。經歷五代十國,皇權找到了與科舉制度配套的價值觀念、思想文化——內聖外王、忠孝禮儀。

    皇權解決了階層、制度、文化三個層面的問題之後,變得異常穩固,擁有皇權的人,不管他能力如何,都能吼住局面。所以,皇權也就解決了軍權割據的弊病,當軍權遊離於皇權之外,仍然能夠有效掌控軍權,即使領兵統帥造反,也無法成功。

    唐朝時期存在危害大一統格局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指望唐朝皇帝解決,是不可能的,所以必然發生動亂,經過五代十國的滌盪之後,世家豪族退出歷史舞臺、佛教沒落、科舉制度與庶族地主結合、忠孝禮儀佔領價值觀念制高點,古代中國開始走向沒落,但是,皇權穩固了。這是皇帝最樂於見到的局面,他不會關心在意老百姓過得自由不自由、快樂不快樂。

  • 7 # 木止聿

    五代十國時期,政權的建立與滅亡相距時間往往很短,前後稱帝的人也非常多,只要手底下有兵,都想過個皇帝隱,單純的想法加上簡單粗暴的即位方式,也往往為政權覆滅埋下伏筆。漢武帝在位54年,而整個五代時期才53年,混亂程度可想而知。

  • 8 # 本是白楊樹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五代對於文人、世家而言確實是最黑暗的時代。比漢末、隋末都要黑暗的多,這是中國唯一一個武官徹底打壓文官的時代。尤其是士族階層遭到了毀滅性打擊,整個社會顯得風氣墮落、唯利是圖。

    五代間的政治首領們眼光短淺,卻又兇悍殘暴,這一切使得他們之間的戰爭顯得格外血腥和殘酷。

    政治上,就是對政權、對集團、對上司的效忠度大為降低,各政治團體內部的互相傾軋、互相警惕、互相背叛層出不窮,“有奶便是娘”是五代十國時期一個很明顯的政治特點。

    不過這個黑暗時期,中國經濟和社會依舊在緩慢前行。

    首先,南方經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經濟重心繼續南移。五代十國時期,南方地區的戰亂相對較少,人們有著相對安定的生產環境;北方人民因為戰亂頻繁,紛紛南下,給南方帶去了充足的人口和先進的生產技術。

    五代時期南方的發展不僅體現在水利灌溉發達,農作物產量提高,各種經濟作物種類繁多上,還體現在手工業的發展上。當時蜀錦、吳繡等紡織品馳名全國,南唐是全國的茶葉生產中心,而成都、金陵則是印刷中心。農業、手工業的發展進一步刺激了南方商業的發展。

    其次,民族間交往增多,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沙陀、党項、契丹等族的南遷,確實給中原百姓帶來了深沉的苦難,不過也給中原王朝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再次,五代十國的紛亂局面為後來的統治者上了生動一課,為中國的政治制度提供了足夠的反面教訓。五代以後,統治者吸取教訓,大力約束軍閥勢力,發展文官政治,來控制武官割據傾向。這種透過“筆”來約束“刀”的做法,是中國古代最穩定的政治制度框架構成部分。

    總之,五代十國的歷史在某些方面是有些倒退,但這也是之後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到頂峰的基礎。

  • 9 # 順風順水平安一生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更替的位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960年,後周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後周建立北宋,五代結束。

    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區之外存在過許多割據政權,其中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餘個割據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學家統稱十國。

    為什麼說很多人一致很多次都提到五代十國時期是中國歷史最黑暗的時期,之一都不用?

    因為五代對於文人、世家而言確實是最黑暗的時代 比漢末 隋末都要黑暗的多 這是中國唯一一個武官徹底打壓文官的時代 文人成了萬無一用的垃圾 。

    魯迅有詩云“城頭變幻大王旗”,然而區區五十三年間,天下更易五代九姓十四帝,這種大王旗的變幻頻率,千古以來所未曾見,簡直是駭人聽聞。

    另外,五代的戰亂,將皇帝的神聖外衣剝褫乾淨,所謂“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這句話的威力,簡直不遜於陳涉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以往高高在上、神聖威嚴的皇帝,原來也不過如此,什麼天命,什麼天子,都擋不住丘八手裡的那把刀。——這對於那些傳統士人來說,更是天塌地陷一般的大恐懼。

    正因為以上兩點,所以很多學者會認為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

  • 10 # 王玉笙

    五代十國是繼春秋戰國後,在中華民國前的一個朝代。有黑暗的一面,也有光明的一面。只是大部分都被黑暗所籠罩,看不見光明而已

  • 11 # 北京大鵬侃大山

    五代十國是中國最大放異彩最光明的時代之一。唐末鹽梟黃巢農民大起義雖然沒有滅亡唐朝但是世家大族皇親國戚幾乎被殺光。出身寒門的屌絲得以崛起。黃巢部將朱溫滅亡三百年國祚的唐王朝。建立後梁王朝。而朱溫的出身是地主家保姆的兒子。內遷的沙陀人李克用父子建立後唐王朝。沙陀人石敬瑭建立後晉。劉知遠建立後漢是為沙陀三王朝。五代最後一個後周建立者郭威是快遞員出身。這真是一個只要你有本事。屌絲逆襲就能上演不管你出身多卑賤甚至是胡人。南唐後主李煜 後蜀後主孟昶都是大詞人大文學家儘管治理國家一塌糊塗。這是一個英雄輩出。文學藝術書畫科技大發展的時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給寶寶買什麼保險產品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