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記錄新農生活

    鄉村振興我認為應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搞好規劃,現在農村居住現狀雖達到了水、電、路等戶戶通,但農戶居往散亂,空心村現象嚴重,必須科學規劃佈局,使人居環境提高到一定的水平,同時節約出部分可耕地,相應地增加可耕地面積,適宜規模種植養殖,以適宜現代化農業的高質量發展。

    建立健全現代化的管理和服務設施,學校、醫院、幼兒園丶養老院、等等,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以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數,全面進入小康社會。

    科技助力,發展現代農業,大力推廣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發展規模或者特色的種植和養殖業,大幅度地推進現代化農業的高速發展。

  • 2 # 劉雙看三農

    脫貧攻堅過後就將開始振興鄉村,你認為應該從哪幾個方面入手呢?

    答:應該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一,產業專案扶貧後。持續發展好專案,發現好商機,有好專案,有發展潛力才能振興。具體來說:貧困戶脫貧後,仍需有一些扶持。如:村集體或是合作社引入專案,帶動貧困人口,貧困人口土地、勞動力等入股參與。也可以結合新媒體資源,幫助殘疾人,想做新媒體的,發展下當地的特色產業和旅遊等。貧困戶也要知道感恩和珍惜。更要努力奮鬥。上面幫一下,貧困戶再努力一下,後勁十足,讓貧困戶持續不斷改善生活品質。

    二,文化扶貧後,逐漸改變鄉村習俗

    及時配備好音箱裝置。文藝骨幹和能唱會跳的,組織大家飯後跳跳廣場舞、唱唱歌、練練朗誦詩歌、學學手編、插花、農業技術等。發現優秀的人才,多帶出去參與活動和比賽。鍛鍊身體的同時也能愉悅心情。充實生活,少打麻將,少聚集賭博等。

    三,健康醫療扶貧後,讓群眾少去醫院。有關部門和專業醫療機構,常組織下鄉活動,幫貧困人口和其他群眾檢查身體健康狀況。大病和慢病,殘疾人等,持續跟蹤和服務。讓大家別因病返貧。有好身體才能更好的奮鬥。也讓老年人,老有所養,開心的享受。

    四,教育理念,讓貧困戶的孩子們上得起學。自信滿滿學習更多的知識和能力。懂感恩懂回饋。畢業後做棟樑之才。

    五,生活環境的繼續變好,水泥路後期維護,髒水溝有人管,牲畜糞建沼氣池,垃圾分類,秸稈綜合處理等,繼續做的更好。

    六,加大力度幫助殘障群體創業和就業,殘障群體的就業問題是一個長期的急需幫助的社會問題,讓殘障青年在崗位中獲取持續的上升空間,是推動殘障群體創業就業,持續改善就業環境的重要部分。 在資訊化迅猛發展的今天,企業都急需穩定的、專注的電子商務和新媒體從業人員。 本專案為雙方開展服務,可以推動殘障人領域湧現越來越多優秀的積極的年輕殘障人士,幫助他們更好的融合社會,用他們樂觀、積極、富於創造力和行動力,發揮自身的價值,同時為社會和企業貢獻價值,展現新時代殘障群體的自尊自強和自立,併為更多的殘障人士樹立榜樣。

    最後,總體來說,就是生活裡全方面,都要持續改善。讓貧困人員透過努力,有賺錢的路子,娶的起媳婦,飯吃的飽,吃的好,穿的暖,住的安全,放心用水,不愁孩子教育,解決老人膳養問題等等都做好。

  • 3 # 知識寶藏探測器

    1.環境。農村的環境衛生整治很多地方都在搞了,除了完善各種基礎設施、做好環境治理之外,還要引導農民形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2.產業。產業興農民才能富,有了產業,農民才能有持續穩定的增收渠道。所以要推動農村產業的發展,特別是生態化產業,同時實現農村生態資源的產業化,為農民創造更多在家門口就業創業的機會。

    3.移風易俗。除了前面提到的衛生習慣,婚喪嫁娶這些方面存在的不良風氣也要引導農民改善。

    4.公共服務。現在城鄉在公共服務資源的配置上嚴重不平衡。醫療、教育、養老等等這些資源應該更多地向農村傾斜,縮小城鄉公共服務水平的差距。

  • 4 # 漫步雲端走人生

    脫貧之後的鄉村振興,

    首先要解決路的問題,這方面不只是農村公路和村村通,更重要的是火車,高鐵,飛機場。不要求所有的交通設施都在村裡或者旁邊建設,但是一定要村村通公路連線這幾個地方,有車道可以前往,不能穿插,許許多多的鄉鎮,嚴重影響交通。我舉一個例子,我的縣城沒有直接通往高速公路的專項到路,一般都是先開車跑到。別的縣,然後從別的縣上高速,我們這裡也沒有火車,更不用說高鐵,我們坐這裡作為貧困縣,今年也順利脫帽,但是經濟發展水平依然跟不上附近其他早已脫貧摘帽的老大哥們。我們去一趟省會基本上需要六七個小時,而5個小時的高速,一個小時甚至兩個小時才能上高速,這期間浪費了很多的時間,這是路不通帶來的硬傷,其實我們這裡農業發展水平很好,特別是芝麻。在全國都很有名,但是現在好多人都不知道了,缺乏高科技帶來創新和豐產。

    其次要解決教育問題,不管在任何時候。都要把教育放在第1位,只有人的思想開放了,腦子裡有知識,才能把知識轉化為發展經濟的動力。我的建議是,建學校,吸引名校建立分校或吸引支教教師。這個需要縣政府或者區政府鎮政府的大力支援,因為涉及很多手續,但是教育也是重中之重。其實河南河北。教育資源是相當匱乏的,國家和省會一直在想辦法解決,但是收效甚微,這麼多年也沒有動靜,教育的缺失好像在全國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依然擺在桌面上,需要我們去解決。依然我堅持吸引名校在河南開設分校或者提高招生比例。我們的人口實在太多了,應該有一定的政策傾斜。

    第三,要利用現有資源合理開發。如果人口眾多可以吸引外商投資建廠,對於一些文化程度需求不高的工廠給予優惠,拉攏資金在該區域內建廠投資勞動力就業,有了錢之後才會逐步提高消費力和消費水平。如果土地較多就發展農業資源,蔬菜大棚,如果山地較多,建議林木養殖,登山旅遊合理開發。我們這裡地處盆地,適合開發蔬菜大棚,農村經濟作物,我們只需要政策的傾斜就可以開展作業,有很多地方蔬菜不能自己自足,但是河南作為農業大省,有資本可以搶佔一份蛋糕。

    第四要有一定的政策扶持,上行下效,有專門幹部有權能夠定下大的發展方針,保持幾年不變才能有效發展農村經濟。舉一個例子,我的村子以前提倡種植黑布林,是一種特別高產的李子。是線長大力推薦的,在一個縣來說一把手應該有很大的事權,聯絡好了合作社,等到結果的時候來收貨,結果中值之後一年兩年沒有收穫,等到第3年收穫的時候線長調走了,然後沒有人來收,導致很多村民一氣之下把樹林全部砍伐,果子丟棄,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對於縣級領導的公信力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和磨練,一個政策必須要有效的落實,並且保持長久不變是好的點子就應該堅持下去,不能換一任官換一個點子。對農民來說,成本收不回來,是對家庭的挑戰,是對自己對政府的信任度的挑戰。

    2020年了脫貧攻堅戰,基本已取得全面的勝利,但是依然存在處於溫飽線以下的老百姓這是各級政府單位不得不重視的一個問題,全面脫貧奔小康,脫貧解決了,但是溫飽問題和小康生活的硬性指標依然在不斷的提高,人民對幸福渴望的指數也是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不斷提高的。

  • 5 # 老源掌櫃

    從思想振興著手。

    思路決定出路,鄉村振興,應該從思想振興開始著手。沒有解放的思想,一切都會固步不前。

    宣傳引導。將利農好政策用最樸實的語言宣傳到位,讓群眾理解把握好政策,將政策貫徹落實到位。交流學習。組織帶領群眾到鄉村振興搞得好的地方去學習,去學習他們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發展思路。樹立標杆。培樹身邊典型,透過典型引領帶動。透過言傳身教帶動群眾解放思想,加快自身村莊建設。營造氛圍。及時總結經驗,組織向先進學習活動,營造良好的比學趕超的氛圍。只有透過解放思想,典型帶動,鄉村振興才能激發內生動力,向著深層次發展。

  • 6 # 櫟陽小喬

    咱土生土長農村人,大半輩子接觸農業,振興鄉村,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努力使農業生產和社會需要、銷售實現均衡,產供銷協調。

    中國幅員遼闊,跨緯度較廣,距海遠近差距較大,加之地勢高低不同,地形型別及山脈走向多樣,因而氣溫降水的組合多種多樣,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氣候。多樣的氣候及地貌造成了多樣的農業生產,才有天南地北名優特產、地理標誌產品。

    咱們不說農產品產量、質量,說說它的均衡生產、均衡銷售,避免“糖高宗”、“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向前蔥"、”香死你"、“辣翻天”。農產品產量、質量與水肥土種密保管工,農業生產的八要素密切相關。但農業生產要麼是種類與氣候地域不適應,出產及品質不好;就是產出和品質都好,但由於品種單一,數量過剩而加工消費能力低下,最後豐產不豐收,造成“碳賤天寒”、農民增產不增收。糧賤傷農的事,屢有發生,這就是產業不均衡的原因。

    責任田、承包制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解放了生產力,刺激農民多投入,這是優點。但自由度大,無序生產,今年啥價高,明年一窩蜂種啥,又造成新的傷害。

    怎麼辦?

    利用大資料進行規劃,結合消費能力、外銷水平,進行種植規模種植品種引導,避免無序化生產。

    開發深加工能力,解決季節性、時令性積壓和銷售渠道不暢問題,提升農產品價值。提升農業副產品利用能力,節約資源,開發新產品使農民增收。

    走專業化種植道路,使農戶有調整種植方法、改進經營策略、拓寬營銷手段的主動性,有能力抵抗風險。

    推行精品化戰略。農業要為華人提供品質優、安全放心、健康營養的生產生活品,而不是激素、新增劑、農藥殘留高食物,片面追求數量不重品質的低標準。

    農業是最基礎的產業,關乎國家和民族命運。要調整重工輕農、重虛擬經濟輕視實體經濟、追求城市化而忽視農村的誤區。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和反哺。農業需要大量的人才,改變學農就低人一等、農學學生一畢業就失業、農民就是缺文化少教養素質低狀況;加大農業科技推廣普及,扭轉農業大學在招生、學科評比、實力排名時人為弱勢;不是我們的農業教育不行、農業生產技術不行,倒是為農業提供支援的各行業不發達、理念落後,與世界列強差距較大。中國十四億人口,農民佔多數,工業和農業要兩條腿並行,不可偏廢。

    農業源遠流長,農民世代耕作,延續中華民族幾千年。工業幾百年,發展十分迅猛,選擇走工業化道路沒錯,但真的是工業農業涇渭分明?不會的,人為劃分的界限,會因社會進步、文明發展而交匯,終會融為一體,成為保障人類生存的基本產業。

    二、繼續加強農村環境建設,推進新農村建設上新臺階。

    新農村建設以來,農村的環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村村通工程讓農村雨天泥濘不堪、人員物資出不了村的現象徹底改變,物流暢通了,農民生產的蔬菜、肉品、糧食能及時全國各地 ,減少積壓腐爛黴變以及庫存損耗,新鮮程度也更好,農民的收入相應提高。通水通氣通電就更不用說了,極大地提高了農村人生活品質。電力保證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電訊讓農民瞭解世界、接受新觀點、溝通五大洲;燃氣改變了農村的生活習慣、不再燒柴燒煤,既汙染環境又費時費力;自來水保證了群眾的健康。垃圾有專門存放點,有定期清運處理措施。村裡有了娛樂健身活動場地,有了黨員之家,有了各種農作物專業合作社。

    村容村貌建設,使原本汙水橫流、牲畜糞便遍地、荒草叢生、髒亂不堪的村莊一下子變得整潔,變得青樹蔥鬱、花草競豔、果香四溢的美麗家園。農民不再羨慕城裡高樓大廈、寬闊平坦的馬路、夜間五光十色的霓虹燈、川流不息你追我趕的車子,他們有清新自然充滿露珠的空氣、生機盎然果香誘人的田野、蛙聲蟲鳴雞叫狗吠Teana之音、孩童鬥蛐蛐捉螞蚱逮知了的誘人畫面。

    這一次疫情,農村反應及時,貫徹防疫措施得力、執行政府決定堅決,難道不是農民保衛美好家園的例證?農村人感謝好政策、珍惜來之不易建設成果,用實際行動支援黨中央,說明這些年的做法是深入人心的。

    城裡的人喜歡到鄉村,遊農家山水,品山野風味,享受新鮮空氣 ,舒緩緊張忙碌的身心。

    美麗的農村,那是我們共同的根!

    不過還應該看到,目前農村環境建設還有不到位不盡人意的地方:農村的雨汙水排放沒有合理規劃,造成街道積水,時間長了道路塌陷損壞;農村廁所還未進行無害化處理 ,易產生蚊蟲,給農民帶來健康隱患;農村還有相當多的斷頭路、生產路,再加上農村道路普遍較窄,給農村人的生活生產造成極大的不便;農村農戶居住規劃欠賬太多,導致農家院分佈零散,獨門獨戶農家在道路、水電氣等各方面比較難落實,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繼續努力,精準施策,把農村環境整好,讓廣大農民更舒心。

    三、努力提升農民思想文化素質,豐富農村精神文化生活。

    中國改革開放多年特別是新農村建設,農民也水漲船高,腰包也鼓起來了。尤其是一些城中村、開發區、城郊園區,拆遷戶得到補償以後,這些農民一夜成百萬元戶或千萬富翁。

    華人溫飽已不是問題,吃穿用啥都有,天天像過年似的。可以去跳廣場舞、交誼舞,上網打遊戲,再就是玩撲克打麻將。農業機械化,極大的解放了農民,徹底減輕了農民重體力勞動強度。現在的三夏和秋收秋種,農民地頭坐著等機器的同時,還會打幾圈牌。收種完畢,該打工的去打工,該陪讀的去陪讀,該幹啥的去幹啥。

    家裡只剩下退而不休的老人,還有不到上學年齡的小孩,極少數無所事事飽食終日的閒散人員。有錢有閒無責任,使他們無事生非消極度日,吃喝嫖賭無所不為,這樣很不好。

    這就需要加大農村農民的精神文明建設,充分發揮農村黨支部的管理指導職能,在帶領農民脫貧致富的同時,要使農民在精神方面先脫貧,精神方面先致富。宣傳什麼是正能量,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誤的。引導農民學知識學文化,健康娛樂,遵紀守法,明辨是非,規範言行。糾正和抵制一些歪風邪氣,改正陋習和不好的風俗習慣。組織村裡的致富模範、技術能手、文明標兵結對子、傳幫帶,形成良好的村風。

    當然如果國家發展快,社會財富積累好,給農民如國家工作人員企事業人員一樣退休待遇,農民也就沒了後顧之憂,那將是幾億農民的福音。

  • 7 # 高哥觀三農

    農村環境建設

    農村環境是建設新農村,鄉村振興的必走之路。只有環境好了,才能讓農民有幸福感,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來農村投資。

    雖然現在農村環境整體比以前強多了,可還有好多死角,垃圾是農村最長見的,也是最汙染環境的。

    我媽家門就有個垃圾堆,臭的不行,隔個一個月清理一次,蒼蠅,臭蟲隨處可見。反映了好幾次,也沒人處理。

    農村環境何時見成效,何時再淡鄉村振興。

    農村教育

    農村教育一直是短板,雖說政府對教育也很重視,可師資力量是最薄弱的。農村的未來在孩子們身上,教育上不去,農民的文化永遠處在最低水平,何談鄉村振興。

    好多父母為了孩子上學,逼迫離開農村,去縣城租房給孩子上學。

    以後的農村離不開人才,而人才更離不開教育,科技興農不是紙上談兵,最主要把教學質量搞上去。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農村沒有城市那麼便利,想要鄉村振興,必須把基礎建設搞上去。健身場地,養老中心,學校,超市,衛生院。只有這些基建工程做好了,農民才能真正幸福起來。

    科學種田,科學養殖

    農民再也不能像以前種地,養殖。必須依靠科學,規模化的發展農業,養殖業。

    只有科學系統的發展,農業和養殖業才會壯大,農民的收入才會有所提高。

    農民收入高了,農村才會發展,鄉村振興才能更穩的走上軌道。

  • 8 # 王玉東20

    鄉村振興的跟本,首先是放開農民的手腳,不要這也不讓幹那也不讓幹。管理的手段要學會做減法,而不是管的太細太死。如果是今天搞環保明天搞禁養,後天不準農民進城賣菜,農村產業鏈被搞得四分五裂,土地產出無法增殖反而會因為流通領域壓榨而貶值,農村永遠也富不起來。

    其次要有制度創新,目前的分戶單幹的農業制度浪費人力資源是肯定的了。想要人均產出增加,除了延長產業鏈,就是增加直接從事種植農業生產的人均土地面積,適度集中,較小分散。這個問題不解決,農村追趕城市就會越追落下越遠。在這個過程中做好制度創新,對提升農村組織性,提高農產品直達使用者的能力,讓農民獲得更多收益有非常直接的作用。

    第三是啟用沉澱資產。現在我們一方面農村產出不高,一方面沉澱資產嚴重。很多比如水面,草地,森林,道路,通訊,建築,以及基礎設施都因為分散和沒有合理利用沒有產生效益,成為沉澱資產,這不能說不是一個很大的浪費。

    農村是一個生態系統,單純的單一的搞分散的糧食生產,是導致農村不景氣的根本原因。放開農村的手腳,一邊讓農村直接對接城市的消費市場,一方面讓農村的生產對接生態大迴圈,使得普遍聯絡能力和可持續性得到修復,農村問題也會得到巨大改善,農民的生活水平也會有很大提高。

  • 9 # 基層微課堂

    作為一個二十多年的老鄉鎮,我來說一下這個問題。

    鄉村振興其實已經開始,按計劃是到2020年底各地方拿出規劃,到2035年實現農業現代化,到2050年實現農村美、農村強。

    國家的這種頂層設計絕對是完美的,這一點毋容置疑。做為一個二十多年的老鄉鎮,我談一下我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儘管我的觀點可能很膚淺。

    我個人認為,鄉村振興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選優配強村級領導班子

    火車快不快全靠車頭帶,儘管這種話在歷屆村級換屆在提,早已經是老生常談了,但我覺得還必須提。

    這個優和強最主要指的是公心。

    認清農業的基本現狀

    農業是國家的重中之重,這一點不在囉嗦。在說鄉村振興從哪些方面入手之前,我們必須先要認清目前農業的基本現狀。

    糧食種植

    以近些年的糧食價格和補貼,如果算上勞動力成本,糧食種植絕對是賠錢的買賣。這個賠錢的買賣農民之所以還在做,完全是沒工可打的中老年農民的無奈之舉。

    這也直接體現在大量耕地被種上了樹,或者是季節性擱荒。

    果蔬和養殖業經常性滯銷

    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18年中國蔬菜總產量佔世界的60%以上;七大水果總產量為2億噸;出欄生豬7億頭,雞鴨100億隻。

    我們的蔬菜、水果、肉類出口很少,這種情況下農業怎麼賺錢,只能去拼價格、拼運氣。

    總體來說,農業這個重中之重基本是不賺錢甚至是賠錢。很大程度上可以這樣說,是農村中老年農民在不計勞動力成本的保障著14億人的糧食安全。

    加大國家對農業的補貼和調控

    剛才說了目前中國農業普遍存在的問題,針對農業基本不賺錢甚至賠錢的現狀,我個人認為要做好以下兩點。

    提高糧食補貼力度,改變糧食補貼方式,保證糧食安全。

    民以食為天,尤其在目前的國際環境下,14億人的飯碗必須牢牢把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在糧食價格不能提高害怕影響通脹的情況下,提高糧食補貼是最有效也是唯一的辦法。不能一直指望中老年農民不計勞動力成本的持續付出,這也不符合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的基本原則。

    另外,我們現在的糧食補貼是以農民承包地的多少計算,種不種糧食都領取補貼。這就失去了“糧食補貼”的意義。應該以產量或者種糧食的面積進行補貼。

    劃分糧食主產區,果蔬優質區,分別予以不同農業政策。

    首先在全國範圍內劃分糧食主產區,在糧食主產區執行嚴格的禁止非糧食種養殖的土地政策,同時給予不同的糧食補貼力度,使糧食主產區能夠透過補貼致富。

    在非糧食主產區,根據土壤和氣候劃分果蔬優質區,非果蔬優質區禁止發展果蔬業,根據優質區和需求量適當向外延伸。因為蔬菜不便運輸保鮮等特點,根據城市人口和交通適當調劑土地。

    農產品為什麼會滯銷,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農產品同質化太嚴重。劃分果蔬優質區就會杜絕農產品以次充好或者次好不分,很好的解決農民無序跟風種植,從而從根本上防止農產品的滯銷。

    以上這兩點我認為是鄉村振興中首先應該改變的。

    說一千道一萬,鄉村要振興就必須要農民能從農業中多賺錢,否則就是水中月鏡中花,農村只會越來越空心化。

  • 10 # 鄉里鄉韻

    我認為談如何振興,發展什麼都是如的,因為鄉村振興需要的是真抓實幹,而真抓實幹的背後必須有一個堅強的支部,就是要有一個好的“領頭雁”,缺少了這樣一個好乾部,村裡想振興都是白日做夢。

    也許我說的有些武斷,其實現實的農村就是如此,試想,如果村幹部不作為,有專案幹不好,有錢想往自己兜裡裝,這樣的村幹部能幹好村裡的工作嗎,也更談不上鄉村振興,當然也有的幹部想幹好,但是就是缺乏能力,這樣的幹部還有一些希望,就是上級多幫助一下,說不定在鄉村振興當中能夠幹好。正是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的是幹部。

    既然村幹部在鄉村振興當中如此重要,那就應該給村裡選出群眾信任,有文化、有能力、眼界開闊,有一定的創新能力,不為私,這樣的村幹部才能帶領群眾發展產業,為鄉村振興助力。對那些依靠家族勢力當上村幹部的不能用,對老子英雄兒好漢的村幹部不能用,對一心只往自己兜裡裝錢的幹部不能參用。

    如果有了好的幹部,很多的事情都可以做好,重要的是在鄉村振興當中要發展村裡的產業,沒有產業支撐的鄉村振興也只能是靠政府的支援和買單,一旦失去支援就會外甥打燈籠照舅,只有有了產業,鄉村振興才會有後勁。其次就是聚攏村裡的人才,尤其是一些經常在外面的鄉賢,有條件的可以利用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造一顆晶片有多難?中國為什麼造不出自己的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