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小小生

    非常榮幸能回答您的問題,戰國七雄是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分別為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南韓。為什麼只有秦國越來越強大?我個人認為有4個因素。

    1.地理因素。秦國所處關中地區北部和西部是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南部是巍峨高聳的秦嶺山脈,東部有黃河、中條山、崤山阻擋,秦國幾乎佔據了所以的山河之險。加之商鞅變法後,秦國逐漸強大,首先從魏國奪得河西之地,函谷關之險使秦國東面更加易守難攻。

    2.政治因素。明君良臣名將輩出,秦穆公時期,百里奚“重施於民”,使秦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秦孝公時期,商鞅鐵血變法奠定秦國基礎;秦惠文王時期,張儀採取“連橫”之策,成為後來秦國滅六國、統一天下的基本戰略;秦昭襄王時期,范雎提出“遠交近攻”策略,逐步達到了“蠶食天下”的目的;到了秦始皇嬴政時期,更有呂不韋、李斯輔佐成就統一之業。至於名將有白起、王翦、王賁、司馬錯、蒙恬等等,更是數不勝數,總之,就是秦國六代君主對統一事業有強大的使命感,歷代臣工都有行之有效的良策,歷代將軍個個能征善戰、實力超群。

    3.經濟因素。秦國透過嚴格的法律,對農業耕作有效管理,廢除了井田制,實行封建化的土地制度,促進了小農經濟的發展,後來取得巴蜀之地後,更是如虎添翼。這裡不得不提的還有鄭國渠、都江堰這兩項影響深遠的宏偉水利工程。透過這兩項工程,對不利的自然地理環境成功進行改造,成為秦國崛起的重要因素,為以後連續不斷的戰爭提供了雄厚的後勤保障。

    4.軍事因素。首先,秦人自古就有尚武精神;其次,商鞅變法建立了完善的軍功爵制度,鼓勵士兵士氣、激勵勇戰精神,在制度上強化了秦人尚武精神,提高了軍隊戰鬥力;最後,建立了強大的軍工生產體系,秦國兵器鑄造水平其他六國無一能及,我們可以從兵馬俑坑出土的兵器就可以看出當時秦軍的裝備已經相當完善。

    希望以上回答您能滿意,也希望有時間我們可以多多探討歷史知識

  • 2 # i溫暖心

    戰國七雄是:秦、楚、燕、齊、韓、趙、魏。秦國最終能夠統一六國,傲世群雄有內外因素的作用。

    內部奮發圖強

    春秋時期秦穆公稱霸諸侯,之後隨著其它諸侯國的變法圖強,加上秦國內耗以及國君的不求上進,導致秦國一步一步衰落,至秦孝公即位後,秦國更加處於風雨飄搖中,時正值東部魏國國力強盛,秦國有被瓜分的危險,秦孝公痛定思痛求賢變法,秦國進入商鞅變法圖強時代,其後國力開始逐步增強,可喜的是秦國後續國君奮發有為,秦惠文王稱王,秦昭襄王強勢東出,問鼎中原,秦國一步一步崛起於六國之上。

    外部各國不斷倒退

    秦國在國內努力奮鬥,而其它六國卻變化不斷,其中幾個主要強國魏、楚、齊等卻在不斷的自我消耗,以至於慢慢的自我退出競爭。

    魏國

    魏國其實是很有機會勝出的,魏文侯任用賢士變法強國,逐漸成為戰國初期最強大的國家,後來秦國的變法就是以魏文侯作為樣本的,魏文侯之子魏武侯在強大的國力和軍事支撐下經過東征西討成為了中原的霸主,直至武侯之子魏惠王時,魏國國力達到了頂峰,藐視中原久矣。然而魏惠王后期開始剛愎自用、窮兵黷武造成馬陵之戰失敗,魏國國力嚴重下降,接著伊闕之戰失敗,魏國徹底淪喪。

    楚國

    楚國地大物博,人才輩出,也出現過許多有為之君,如熊渠、楚文王、楚莊王,甚至楚莊王都參加過中原爭霸,至楚惠王時楚國進入戰國七雄爭霸,其時國力強盛,疆域遼闊,然而之後楚國國君庸碌無為,造成人才流失,國力空虛,徒有其表。

    齊國

    無論是春秋時期還是戰國時代,齊國一直都是大國強國,自春秋時期齊桓公稱霸後,其國內內耗不斷,國力不斷削弱,至齊湣王時齊國國力達到頂峰,乃至稱帝,然而不久齊國被燕將樂毅攻破,雖然很快復國,但已經元氣大傷。

    在這個時期其它三國韓、趙、燕也在不停的變法圖強,其中也出現了一些亮眼的成績,如燕將樂毅破齊、胡服騎射,但終究整體實力沒有強大起來,而相對來說,秦國變法大成,國力強盛,已成勢不可擋。

  • 3 # 小道滴喵

    秦國的強大是由於秦國進行了深刻的變法,適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極大的調動了勞動者、軍人的積極性。所以才能越來越強大,最後統一了全國,這是一個歷史必然。

  • 4 # 舊壺新茶

    戰國七雄是指戰國時期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個比較強大的國家。一個國家的強大,得益於其正確的治國理念,得益於較長時間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秦國正是如此,而商鞅變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進作用。所以,秦國才會脫穎而出,並最終統一了中國。

  • 5 # 咱是領導

    戰國七雄指的是:秦、齊、楚、燕、韓、趙、魏七個國家。最終秦國能統一的根本原因在於1.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後使秦國的國力遠超關東六國之上。2.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合縱連橫戰略的實施)

  • 6 # 曉霜文史論述

    春秋戰國,天下動亂,周天子對諸侯失去控制,各國諸侯互相征伐,戰火不斷。

    戰國是繼春秋時期中國歷史上的大變革時期。

    從趙、魏、韓三家分晉,但田氏代齊。戰國七雄格局正式行成,趙、魏、韓、齊、秦、楚、燕成為戰國時期國力最強盛的國家,那麼地處邊陲的秦國為什麼會成為七雄中的翹楚,最後一統中原呢?今天我們就從多個角度來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來看看楚國和燕國為何不能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燕國和楚國故步自封,墨守成規,一個自視甚高,一個不與中原為伍。

    1、燕國是八百年的諸侯王國,從西周周武王建國起,他就一直存在,是一個老牌諸侯國,王權更替幾百年,燕國的國王依舊是周天子分封時期的嫡系後人,正式因為如此,燕華人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認為自己的血統高貴不容侵犯。古時候血統的純正代表著高貴、榮耀和地位。這就造成了燕國百姓自視甚高的姿態,經常用高高在上的眼光俯視他國子民,自我感覺良好。

    2、周天子時期,全國各地諸侯由周天子統一分封,各國諸侯要按時向周天子進貢。每一個王侯的定立都必須由周天子親自分封。

    再這樣的背景下,楚國卻自行封王,並沒有經過周天子的同意,在世人眼裡楚國是一個異類的存在。後來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週天子才承認了楚國的“王”的存在。

    楚國地處南方自成立以來,一直看不慣中原人的所作所為,不願學習中原文化,不願向中原文化靠攏,依舊奉行原始、野蠻的楚人的風格。直到今天我們依然用南蠻子來形容南方人。

    燕國自視血統高貴,在戰國動亂的年代沒有很好的結合天下局勢實行改革,故步自封,墨守成規,表面看起來強大的燕國,實際上外強中乾,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早已經千瘡百孔不堪一擊了。

    楚國幅員遼闊,子民眾多,楚成王時期也是天下霸主,但是楚國君王一直蔑視中原文化,認為中原人迂腐、拘束,不如楚華人活的瀟灑、自由、不受拘束,所以楚華人不願學習中原人的繁文縟節,不接受中原人的文化和思想。民生不開化,不接受新的知識是楚國的一大弊端。

    公元前495年,戰國開始,先有三家分晉,後有田氏代齊。趙、魏、韓三家分晉以後開始進行變法,魏國的李悝變法,南韓的申不害變法,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變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那麼這三個國家最後為何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了呢?

    三家分晉,各國變法,從強國到弱國。

    1、戰國時期,魏國首先進行李悝變法,魏國成為戰國時期第一個透過變法強大起來的國家,尤其是軍事上,魏國的魏武卒另其他六個國家聞風喪膽。魏國開創了變法之先河,其他六國紛紛效仿魏國嘗試各式各樣的政策改革。但是到了魏惠文王后期,國家開始衰落,到最後只剩下大梁這一座都城。

    2、南韓,申不害變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他的變法並不徹底,它是以君主的意志為轉移,在變法的過程中,申不害不能結合南韓的國情進行從始至終的改革,他制定的每一項政策都需要經過君王的同意才可以實施,在某種情況下,申不害還會主動遵循南韓君主的意見。所以南韓的變法只是曇花一現。就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了。

    3、趙國北邊是胡人,東面與燕國接壤。西邊是魏國,可謂是在夾縫中生存。

    北方的少數民族經常騷擾趙國,所以趙武靈王時期,就效仿胡人的作戰方式進行胡服騎射變法。騎兵成為趙國的一大特色。

    中山國位於趙國境內,又與燕國和齊國相鄰,中山華人本也是少數民族,後來在中原地區建國,成為國中之國,被趙、燕、齊滅了建,建了滅,幾經沉浮,歷久不衰是一個打不敗的“小強”。趙國內有中山這個隱患,外有胡人的胡作非為,因此,趙國局勢不穩,這是他不能強大的原因。

    齊王懦弱,不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

    齊國位於東夷,是戰國時代最富庶的都城,戰國末年,齊國君主只顧眼前利益,在其他國家實行合縱對付秦國的時候,他袖手旁觀,從不參與滅秦戰爭,妄想著秦國能夠放棄攻打齊國。君主不能洞察天下局勢,看不透秦國的野心,最終國破城亡成為階下之囚。

    東方六國雖然多次聯合,對秦發動戰爭,但都因為“分贓不均”而失敗,但秦國正好相反,秦國君主自秦孝公開始就堅定了統一天下的決心。雖然是孤軍奮戰,但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

    商鞅變法,秦國成長為西方強國。

    戰國時期,六國卑秦,不與秦國結果,秦孝公繼位以後,深刻認識到這一點,下定決心要強大秦國,在各國尋找能人異士,公元前359年,商鞅來到秦國和秦孝公一拍即合。對秦國進行大刀闊斧的變法改革。

    在秦國頒佈《墾草令》,拉開秦國全面變法的序幕。

    《墾草令》的主要目的是,刺激農業的生產,遏制商業的發展,提高農業的社會地位,同時削弱貴族權利,讓貴族和普通百姓一起參與農業的勞動。

    商鞅變法,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軍功封爵,法律實行連坐。

    商鞅變法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分為兩部分。

    第一次變法,廢除了貴族的世襲制度,獎勵軍功,禁止私鬥。在李悝變法的基礎上,增加了連坐法法律。獎勵耕織,重農抑商,秦國從此以農業生產為主。

    第二次變法,廢除了貴族的井田制,實行土地私有制,允許百姓自由買賣,還廢除了奴隸制的土地國有制,在全國推行郡縣制,以縣為地方的行政單位,組族長退出舞臺,有村裡正管理縣人員。

    統一度量衡,因為各地度量衡制度的不同,規定標準度量衡器具須由官府負責監製,民間不得私鑄。

    統一的倫理道德和行為規範,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規定一家有兩個兒子的到年齡必須分居,否則,加倍徵收稅費。還規定男女之間界限分明,以禮相待,女治內,男治外,各盡其責。

    自商鞅變法之後秦國逐漸成為戰國七雄中最強的國家,擺脫了六國卑秦的歷史恥辱。

    秦國善於學習接納中原文化。歷代君主都以統一天下為目標。

    在這一點上秦國的態度和楚國的截然相反,秦華人不故步自封,善於接納中原文化,擺脫了身上野蠻的標誌,逐漸向東方六國靠攏。

    秦國自秦孝公開始歷來君王都非常堅定的認為秦國可以一統六國,秦國的國君都有一種深入骨髓的帝王情節。

    秦國地處邊陲,本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小國,東方六國曾經合謀瓜分秦國,卻以失敗告終,從此以後,六國明知合謀不成,便不願對秦國這個小國家分散過多的精力,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國家強上,給了秦國一個喘息之機。

    綜述

    東方六國對秦國的“放縱”,使秦國在變法時期很少受到外部的干擾,可以專心致志的變法圖強,等到東方六國一意識到此秦國非彼秦國的時候,一切悔之晚矣。外部環境的安定給了秦國一個很好的休養生息的機會,這要感謝六國的手下留情,給了秦國一線生機。

    商鞅變法使秦國成為戰國時期最強大的國家,後來的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等六代君王在此基礎上不斷奮發圖強,發揚壯大,秦國威名遠播。

    一個普通人尚且要不斷學習進步,更何況是一個國家,掌管國家的君主更要善於學習,洞察先機,切不能坐井觀天,停滯不前,秦國的強大要感謝六國的步步緊逼,正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秦國正是再這樣的情況下才深刻認識到自己國家薄弱,同時也要謝謝六國的手下留情。秦國才得以實行商鞅變法。

  • 7 # 不要用兔子侮辱中國

    戰國七雄分是:秦、齊、楚、燕、趙、魏、韓。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1、政治上,秦自孝公求賢變法,秦國進入商鞅變法圖強時代,其後國力開始逐步增強,秦國後續國君奮發有為,秦惠文王稱王,秦昭襄王強勢東出,外交靈活多變,問鼎中原,秦國一步一步崛起於六國之上。反觀山東六國內部勾心鬥角,外交單一,沒有繼承者沒有統一戰略。

    2、地理上,秦國所處關中地區是當時有名的糧倉,南部是巍峨高聳的秦嶺山脈,東部有黃河、中條山、崤山阻擋,秦國幾乎佔據了所以的山河之險。加之商鞅變法後,秦國逐漸強大,首先從魏國奪得河西之地,函谷關之險使秦國東面更加易守難攻。秦惠文王時又佔巴蜀富庶之地,為日後的統一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3、軍事上,首先,秦人自古就有尚武精神;其次,商鞅變法建立了完善的軍功爵制度,鼓勵士兵士氣、激勵勇戰精神,在制度上強化了秦人尚武精神,提高了軍隊戰鬥力。

  • 8 # 拾億晨光

    中國歷史中,戰國七雄指的是秦楚燕齊韓趙魏。而後來只有秦國越來越強大,我認為最大的原因是秦國有野心,從與楚國結親開始,就有了一統天下的佈局。然後由一代代秦王繼承發展下來,最終在秦始皇的手中順天逆民,一統天下。詳情可以看看《秦謎》這本書,真的很精彩。

  • 9 # 耳邊私語5X2x

    七國分別是:齊國楚國燕國南韓趙國魏國秦國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已形同滅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 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南韓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

    戰國時代最後三十多年,山東六國已無力與秦國對抗,秦國不斷向東蠶食六國國土,後來至秦王嬴政在位時,一舉滅六國,一統中國。

    公元前288年,齊、秦並稱東、西帝,旋皆放棄帝號。

    公元前287年,蘇秦、李兌合齊、楚、趙、魏、韓五國,合縱攻秦,罷於成皋(今河南滎陽汜水),秦歸還部分趙、魏失地求和。

    公元前286年,齊滅宋,秦遂主謀合縱攻齊。前284年,燕昭王使樂毅為將,合燕、秦、韓、趙、魏五國攻齊,攻入齊都臨淄,佔領齊國長達五年。

    公元前279年,齊將田單組織反攻,收復失地。齊雖復國,但元氣大傷,從此無力與秦抗衡。這以後秦的對手主要是趙國。秦在進一步削弱楚的基礎上,向東積極發展,與趙形成正面對抗。

    公元前262-260年,秦、趙在長平邑(今山西晉城高平市)激戰,秦大敗趙(長平之戰)。

    公元前259年,秦進圍趙都邯鄲,達三年。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救趙敗秦,解除邯鄲之圍。趙雖轉危為安,但受創慘重。

    公元前251年,燕乘趙國新敗,出兵攻趙,反被趙國擊敗。然而在秦的威脅下,東方六國又結成暫時的聯盟。

    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國兵攻秦,敗秦於河外。

    公元前241年,趙龐暖合趙、楚、魏、燕、韓五國兵攻秦,但為秦所敗。從此,東方六國聯盟不復存在。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乘勢各個擊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統一天下,七國爭雄的局面結束。

    秦國最終兼併東方六國,並且南征百越,北擊匈奴,統一天下,為什麼是秦國統一,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秦孝公任用商鞅進行變法革新,壯大了秦國,使秦人勇於公戰而怯於私鬥,秦軍成為了虎狼之勢,並且增強了秦國的綜合國力,但是戰國時期,除了秦國以外,各國紛紛進行變法,商鞅變法中所採取的措施實際上其他東方六國也普遍採用,只是因為秦國比較落後,秦國貴族集團的實力相對較小,變法的阻力較少,因此取得了較大的成功。

     

    其次從經濟角度看,秦國所佔據的關中平原,土地肥沃,被蘇秦稱之為"天府之國",並且開發較早,是中國最早普及鐵犁牛耕的地區,在後期,秦國又佔據了巴蜀漢中又一片天府之國,經濟實力雄厚。

    秦國地理位置,關中地區,東有函谷關,北有蕭關,南有武關,西有大散關,四塞以為固,戰國時期,只有秦國的都城從來沒有被攻破,也就是說,秦國雖然地理位置上偏居一隅,但是卻佔據了軍事上的有利位置,遏制了天下的上游,取得了高屋建瓴之勢。

     

    從民風上看,秦國民風尚武,從《詩經·秦風》中的《無衣》篇就可以看出來。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政治上看,相對於東方各國政變,內訌頻繁,國力被消耗,例如晉國和齊國,群公子爭相代立,但是秦國的政局總體穩定,並且國君的權威很大,沒有出現晉國和齊國的公室衰微而公卿強大局面。

    從技術角度看,秦國擁有很高的軍工技術,例如秦國的弓弩在戰國時期很有名,屈原的《離騷》中就有"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從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出土的秦國兵器和銅車馬可以看出秦國軍工技術的高超。

     

    此外,還有秦國採取了正確的策略等。

    當然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來分析這個原因多少有些事後諸葛亮的感覺,如果是楚國統一的中國,估計又開始從各個角度分析為什麼是楚國統一。

  • 10 # 魏平子

    戰國七雄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南韓。

    第二個問題可以從很多角度進行分析,找出很多原因,有說變法的,有說經濟的,但我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地緣優勢。

    戰國時期,各個國家的發展都沒有現成的模板可尋,每個國家都將自己地緣的優勢,各種擴張的可能性進行了探索併發揮到了極致,也都根據各自的國情選擇了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劃掉)變法,不能說秦國最後統一了就以此反推其他國家的變法不徹底。我們下面注意看看其他六國是怎麼擴張的,又是怎麼失敗的。

    魏國

    三家分晉之後,魏國繼承晉國的領地最多,因此魏國一向以晉國的繼承者自居。魏惠王當年就和孟子說過“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在戰國七雄裡,魏國是最先強大起來的國家。魏文侯率先採用李悝吳起進行變法,打造了魏武卒方陣,冠絕天下。

    魏國的劣勢在於地處中原,四戰之地,容易受夾擊,這一點在擴張到了一定程度,引起其他諸侯警惕的時候就暴露出來了。前354年打趙國,被東邊的齊國圍魏救趙,前343年打南韓,被齊國依樣畫葫蘆,來了個樹上開花,桂陵之戰全殲魏軍俘虜太子。接著西邊的秦國趁火打劫,喪失了黃河以西的地方。所謂“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從此一蹶不振,渡劫失敗,徹底喪失了爭霸的可能性。

    齊國

    齊國是繼魏國之後實力最強的,也緊隨魏國之後稱王。因此當時的亞聖孟子在魏國不得志之後,去了齊國,見了齊宣王。齊國的優勢在於富庶,單兵作戰能力強。但是太富了,就容易各懷心思,擰不成合力。具體到地形,齊國是中間一塊泰山山脈,邊上一圈的平原,很難據險而守。齊國被諸侯國盯上是前286年,齊愍王滅宋之後,實力暴漲,除了楚國外的五國聯合攻齊,把齊國打到了膠東半島出不來,最後雖然靠田單的火牛陣復了國,但也一蹶不振,渡劫失敗,徹底喪失了爭霸的可能性。

    趙國

    在三家分晉的過程中,趙國分到的地方是最靠北,最偏遠的。這是劣勢,也是優勢,劣勢在於前期發展受限,優勢在於拼後期,後期能強大。

    前305年趙國推行胡服騎射,增加了趙國的軍事實力,吞併了中山國,成為中原首屈一指的強國。趙國賭國運的戰爭在於四十年後,前262~260年的長平之戰。趙國受制於後勤問題,糧食不足等,被迫主動出擊,進行“亮劍”,最終被秦國全殲,被坑殺四十萬人,從此一蹶不振,渡劫失敗,喪失了爭霸的可能性。

    楚國

    是戰國七雄中唯一一個南方國家,原本也並非周天子所封,乃是蠻夷之國,統一有著先天的不足。中國歷史上南方統一北方的例子很少,特別是明以前,壓根沒有,我們看三個失敗的案例:

    1:吳國北上爭霸,越國背刺;

    2: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曹操議論準備遷都,孫十萬背刺;

    3:岳飛朱仙鎮大捷,準備直搗黃龍,秦檜背刺。

    楚國國家內部派系林立,新老貴族箇中國傾軋,向北發展十分困難,春秋時期,晉文公再城濮之戰前就知道“表裡山河,無憂也”,知道楚國是打不過來的,楚國春秋時期最鼎盛的時候也就是爾虞我詐的和宋國簽了城下之盟。到了戰國時候也是以防守為主。

    當然地理上的隔絕帶來的缺點是進攻不容易,優點是容易防守,最後秦軍出動了六十萬大軍才把楚滅了。

    燕國

    沒什麼存在感,前314年就被齊宣王,就是齊愍王他爸攻破了首都。燕國的問題是太偏了,那地方那時候農業不發達,養活不了太多的人口,自然沒什麼作戰力,後人常把燕趙並稱,可以把燕國看成是一個縮小版的趙國,南邊齊國西邊趙國,被夾住了動彈不得。燕國唯一的希望就是前286年的時候五國攻齊的時候滅了田齊,佔據他們的國土,但隨著田單再即墨的火牛陣,燕國也渡劫失敗,喪失了爭霸的可能性。

    南韓

    南韓的地理位置比魏國還要中原,就是個縮小版的魏國,爭霸是沒可能的,剛吞了陳國就被魏國一頓打。後人搞搞宗教還行。

    最後看秦國

    秦國的生門在於前341年的西壁之戰,所謂“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因此才能“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其中最重要的關口是函谷關

    關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秦國起來之後,其他諸侯國也一樣想著聯手削弱秦國,我們看看他們的戰績。

    前318年,趙魏韓聯合出兵,沒打進函谷關。

    前298年,這次打進了函谷關,秦國本來把山西都佔了,這下還了一些地方回去,聯軍也就撤軍了。

    前269年,長平之戰之後,秦國圍攻邯鄲,聯軍擊退了秦國,把秦國打回函谷關。

    前241年,始皇帝在位的時候,六國最後一次組成聯軍,攻到函谷關,被秦軍打敗。

    基本可以看出,由於函谷關的存在,六國聯軍很難攻進去,就算攻進去,這些地盤給誰也是個大問題,既然秦國弱的時候他們沒法削弱秦國的基本盤,到了秦國強的時候他們就智慧被揍了。

    秦國更是在前316年滅了巴蜀,成都平原是著名的天府之國,又在前236年關中修了鄭國渠,有了產糧地的經濟保障,到了後期打六國基本就是平A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國文官武將是何時分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