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川達州人
-
2 # 本草百曉生
1894年11月底,日軍在旅順屠殺中國居民整整四天,造成近2萬人死亡,而作為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的李鴻章卻在等朝廷的指示。
清朝軍隊最高統帥是皇帝,平時皇帝讓軍機處、兵部、總理衙門共同管理軍隊。一旦國家發生動亂或是遭遇外來侵略,皇帝便命令各省總督帥軍前往討伐。
1894年發生的甲午中日戰爭,朝廷設立“督辦軍務處”,全權指揮對日作戰,即便是當時位高權重的李鴻章,也要受其節制。
若穿越回清朝,你面對清軍,奇怪的是他們軍隊沒有番號,想識別是哪一隻軍隊,你只能去認部隊所打的旗號,比如若你遇到了前線部隊,葉志超帶領的,那旗幟必寫著“葉”。
起初清軍以八旗作為軍隊的基礎,八旗軍由每300人的佐領組成,後八旗不堪重用,乾隆又設綠營,這時營才算是清軍的基礎單位編制,一般而言,初期每個營官帶領約550名士兵,到了清朝晚清,經過軍隊改革,陸軍分為步兵、騎兵兩種,在對日作戰時,清軍隊伍中沒有炮兵、工兵、通訊兵等近現代化兵種。
晚清時規定,正規步兵營定員505人,下設四個哨隊和一個營部,每哨定員108人;營官又包括參將、遊擊;哨官則包括都司、守備、千總。
但實際作戰中,步兵營多數只有350人,騎兵營則只有250人。甲午中日之戰,清軍共有862營,其中騎兵192營,也就是說清軍總兵力只有40餘萬。
-
3 # 大秦鐵鷹劍士
清代的兵制,大體可分為旗兵與漢兵兩大類。旗兵是清朝入關前的原始兵制,漢兵則可分為綠營、鄉勇和新軍。綠營是清朝在統一全國的戰爭中收編的明軍及其它漢兵,參照明軍舊制,以營為基本單位進行組建,以綠旗為標誌,稱為綠營兵。綠營兵每營的人數少則二三百人,多則六七百人。清朝前中期綠營兵是清朝的主要軍事力量,在平定三藩之亂及在乾隆中葉以前的歷次戰爭中,綠營都曾起到重要作用。平定太平天國戰爭中,綠營兵屢戰屢敗,最終退出歷史舞臺。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八旗兵與綠營兵已腐敗不堪重用。1851年太平天國革命爆發,清廷諭令各省舉辦團練"助剿",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都屬於鄉勇序列。鄉勇軍訂營哨之制,糧餉取自公家,兵必自召,將必自選,訓練、指揮自主,糧秣薪餉自籌。鄉勇軍以營為基本單位,每營約500人。鄉勇軍在平定太平天國、捻軍、陝甘回亂中居功至偉,在甲午海戰中一敗塗地,漸漸被新軍取代。
1894年,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慘敗,湘軍、淮軍、防軍、練軍又相繼腐敗不堪用,於是又有"新建陸軍"、"自強軍"代之而起。因其武器裝備購制洋槍洋炮,編制和訓練效仿西方軍隊,故稱新軍。新軍以鎮為基本單位,每鎮官兵定額12512人,由步、馬、炮、工、輜重等兵種組成。新軍每軍有兩鎮,每鎮2協,每協2標,每標3營,每營4隊,每隊三排,因此新軍一個營約有1042人。
1907年到清朝覆亡的時候,全國已練成新軍十六鎮和十六個混成協(一說為十四個鎮﹑十八個混成協),其中裝備與訓練以袁世凱的北洋六鎮為最佳,遍佈直隸、山東與東北。清朝新軍大部分成為北洋軍,部分成為革命軍,新軍是推翻清朝的主要軍事力量。
-
4 # 不沉的經遠
清軍的營最早起源於綠營,後來曾國藩編練湘軍時沿用了這個編制單位。而一個營在不同部隊、不同兵種的情況下人數並不相等。
綠營的營清軍入關以後,收編了大量的明朝降軍。由於八旗人口所限,八旗軍不足以控制全國,清軍就把這些降軍也收編進來。因為是由明軍收編而來,所以參照明軍制度,以營為基本單位,這些部隊以綠旗為標誌,因此稱為綠旗兵或者綠營。
綠營的營又分幾種,根據《乾隆大清會典則例》記載,在乾隆時期綠營共有1169個營,其中又分為標營336個、同城協營6個、同城營44個、分防協營169個、分防營614個。每營人數2-700人不等,共計綠營兵648345人。
八旗入關以後迅速腐化,自三藩之亂起,綠營兵就成為清軍的主要作戰力量,先後有40多萬人參戰。此後歷次征戰都以綠營兵為主,不過隨著時間推移,綠營兵也慢慢廢弛,戰鬥力越來越差,到嘉慶年間的白蓮教起義時,綠營表現就差強人意了。
而到太平天國時期,綠營兵更是不堪一擊,此後逐步淘汰,陸續改編為巡防營,主要承擔駐防城市的治安工作,類似警察,而不是軍隊。
湘軍的營太平天國運動時期,由於八旗軍和綠營都腐朽不堪,無力作戰。咸豐不得不下令各地自己組織練勇,曾國藩因此編練了湘軍。
湘軍的編制也是以營為單位,又分步隊、馬隊和水師3種編制。步隊每個營下轄4哨,哨下轄8隊,加上營官親兵6隊,這樣一營就是38隊,分別裝備劈山炮、刀矛、抬槍、鳥槍等,總計505人,此外還有長夫180人。
馬隊每個營下轄5哨,哨下轄10棚,一營共計511人,有長夫81人。
水師營則以一艘快蟹船為指揮船,另有長龍船十艘、舢板十艘,一營有425人。
淮軍的營淮軍的營是參照湘軍設立的,其編制和湘軍相仿,最大的區別是逐步取消了刀矛、抬槍、鳥槍等隊,統一換成洋槍,而劈山炮隊也換成了西洋開花炮隊,但是人數則和湘軍一樣。
小站新軍的營袁世凱奉命在小站編練新軍的時候,也採用了營作為基本單位,營上設翼。不過新軍的一個營編制要比過去大的多,以步兵營為例,每個營轄4隊,每隊有3哨,每哨轄6棚,每棚有正兵15名,長夫2名。合計每營1128人,差不多相當於過去的兩個營。
而到清末新建陸軍時,雖然還有營的編制,不過此時的營和西方陸軍一樣,不過是軍隊中一個普通編制了。 -
5 # 畫素說
清軍雖然號稱擁有80萬的軍隊,但其分為八旗兵、綠營兵兩大系統。其中八旗兵指的是滿人軍隊,也就是當年入關軍隊的主體;綠營兵指的是清朝統治過程中,逐漸發展的以漢人為主體的軍隊,其中八旗兵力為20萬,綠營兵力為60萬。
其中八旗兵分10萬駐守京師,另外的10萬則被分別駐紮在全國各地,主要有以下四種情況:
護衛“龍興之地”,也就是東北地區;護衛西北邊疆,尤其是康雍乾三朝,數次對西北用兵,才將西北的局勢穩住,因此將八旗兵駐紮在西北是重中之重;三駐紮蒙古,用於監視北方蒙古各部,確保清朝統治之長久;分佈在全國各漢人居住地區,以監視漢人是否有“異動”。說完了八旗兵,接著來說擁有60萬人的綠營兵,說完大家就知道為何以營為單位了。這60萬由漢人為主體的綠營兵,部署於各行省中,他們以營為單位。
但清朝的作戰營單位不同於我們現代一個營大概的編制為200-300人。在清朝一個營有多少人,主要還是看駐守地區的重要程度及難易度來決定的,從兩百到數千人不等。
且清朝的軍隊不會像我們現代一樣,以師、旅、團等為作戰單位,成建制的駐紮在某一地區,一般是以幾人、幾十名不等,分佈在駐防的各地。比如某營額定的兵員數為4100人,但可能是兵勇駐守在碉卡關哨臺有幾百人,另外的地方再這樣分散開,這也決定了清軍的作戰單位沒辦法上升到師、旅、團的地步。
至於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分佈情況,主要還是在於清朝的政治,“防民重於一切”。
清朝發展至中後期,在周邊,各領國根本無法對強大的清朝構成威脅,那麼能顛覆清朝統治的因素只能是內在因素。
所以清軍的主要職責便從禦敵轉變成了防民,說好聽點清軍主要的任務其實就是維持社會治安、保持政治秩序而已,和我們今天的警察類似。
說白了清朝畢竟是異族統治漢人,監視各地的民眾,以防造反,是重中之重。其次如果地方上漢人綠營過於強大,勢必會被當朝者所忌憚,因此對綠營兵的作戰單位的分散,以營為主,這裡不僅僅是軍事上的需要,更是政治上的需要。
但清軍這種分佈直接造成了,軍隊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全數集中作戰,然後由於清朝疆域廣大,束縛在各地的清軍也無法快速集結,形成不了強大的戰鬥力,這也是後期捱打的重要原因!
-
6 # 縹緲峰下一粒沙
清軍營的編制一直很混亂,要分好幾個階段,每一個階段人數不同,建制也有區別。
滿清初期軍制其實滿族初期軍制很簡單,就四個旗軍,努爾哈赤當年建成軍制,已旗鎮為主,共分為黃、白、紅、藍,四旗,這是滿清軍制最原始基礎。
這時期每旗擁有25牛錄,一牛錄三百人,也就是一旗7500人旗鎮戰時為兵,閒時耕耘。
後來到1615年(明萬曆四十三年)改為八旗軍陣,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至此滿清八旗軍制成型,這一軍制一直沿用到滿清滅亡。
這時候每旗的人數就有些混亂了,多的時候每旗2、3萬,少時一萬多一點。
而後,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薩爾滸之戰,明軍大敗,滿清佔領遼東地區,迅速崛起。
八旗軍制進一步得到完善,增設蒙古旗、漢軍旗。
蒙古旗、漢軍旗的人數界定,就更混亂了,具體資料都不太詳細。
二、滿清入關清朝建立,軍制進一步增設漢兵營滿清入主中原以後,由於領土急劇擴大,軍事力量也隨之進行了增設。
在原有八旗軍制度的基礎上增設漢兵營,也就是綠營。
綠營和八旗軍一樣,都是滿清正規軍,所以統稱為經制兵。
綠營兵人數一直都很飄忽不定,順治年間天下初定,人數眾多的綠營就成為了維繫國家的主力,最高峰時期,綠營兵總人數達到了60萬,每營人數多時500-600人,少時只有200-300人。
這裡要著重說明一下,漢軍旗與漢兵營不同,漢軍旗屬八旗軍,入八旗戶籍享有滿人待遇,而漢兵營就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了。
清早期,八旗軍制與綠營,就是當時主要的正規軍。
而後到康熙年間,還出現了一個兵種,這個兵種存在時間很短,但作用很大。
就是包衣奴兵,包衣奴兵的出現其實是不得已的事情,康熙初年爆發三藩之亂,漢軍旗主力基本全在這三藩手中,滿洲八旗大多分散在全國各地,清朝根本就沒有兵源去平三藩,後來在無奈之下,弄出了一支由包衣奴才組成的軍隊。
這支包衣奴兵人數不多,總共就四五千人,但在重酬之下,區區數千人卻在平三藩當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滿清軍制,到了這裡可以說就是一個分水嶺了。
而後,滿清核心力量,八旗兵開始腐朽,取而代之的是勇營,但科技上的落後,造成後來組建的一系列地方武裝並不能撐起滿清的門面。
-
7 # 優己
這個以營作為單位並不是清軍獨有的編制,這種作戰編制從戰國時期就延續下來了。這種編制起源於保甲制度,是由管仲發明的,然後在魏國李悝變法跟秦朝商鞅變法時候被吸收,進而就被延續下來,一直持續到清朝。
管仲在安置流民的時候考慮到把這些人利用起來,他按5戶,10戶,50戶,100戶,500戶這樣去編制流民人口,平時種田種地閒時操兵訓練,打仗時立馬可以成軍抄傢伙衝上戰場,而成軍後也分別對應伍長,什長,百夫長等等,這實際上就是現代建設兵團的建軍編制雛形。
而當時的人相對比較少,一般來說500戶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城市了(至少也可以排得上中型城市),也就是說,500戶人口是作為一個地區的防禦性兵力,而500名士兵也是一個最基本的作戰單位。然後以此為編制發放軍旗,這是最早的旗營兵編制,他們的營長也叫做旗牌令。而傳說中的燕雲十八騎實際上也是這種編制,燕雲十八騎的全稱是燕雲十八騎旗,代表著河北地區18個騎兵旗營的編制。每旗400~500人,總兵力不到9000人。
不過呢,清朝的旗營兵一般只有435人左右,這個主要是因為不是每戶都能生兒子,而且即便生了兒子,單個丁的也不抽,這就導致了常規性缺編,只有400多人樣子。
-
8 # 丙潤老師
答案:正規作戰情況下,一個營是有500人的,只不過部分官兵為了貪汙,為了從中獲取好處,往往只招450個人。
分析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個資料,其實還是有著很大的可玩味的地方。
記得在鐵齒銅牙紀曉嵐當中有這樣的一個鏡頭:
一個老農民去京城想要告御狀的時候恰好碰到了皇帝,皇帝問道:你為什麼要告御狀呢?
這位老農民哭著說道:我有三個兒子都死掉了,可是他們卻沒有賠償我對應的錢財。
緊隨其後,皇帝又問紀曉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紀曉嵐說:如果這個士兵死了,並且把這樣的資訊向上報的話,他們只會領到一筆撫卹金,可是如果這個士兵一直活著,他每個月每年都會領到足額的錢財。
而當時在清朝統治的這樣一個背景環境之下就不難理解,一個營正規情況下,500人只招450人,那麼剩下50個人的空餉和虧額究竟被誰給吃了?
沒錯,這就是事實正常情況下,一支有500人的營,有一名官兵,這名官兵是這個營的總負責人,除了他之外,還有4個人分別為東南西北四大官兵。這4個人聽從於最開始的那個總官兵,並且對他負責。當然這個東南西北好像也被稱之為前後左右,具體是什麼樣子的,目前爭議比較大。
但這些無關緊要了,我們繼續來看。
這樣的一種行軍制度,其實是曾國藩和李鴻章發揚光大的,因為透過這樣的一種制度,應對當時清朝的種種危機非常有效。
舉一個簡單例子:淮軍最開始初中的時候只有6000餘人,可是透過這樣的一種制度,短時間之內就擴充到了7萬餘人。而且這個資料還在呈現指數式的上升,對於清朝短時間之內解決危機還是非常有幫助的。
-
9 # 品點歷史
各個時期的清軍編制是不一樣的,總的來說分為以下幾個階段:八旗兵,綠營兵,勇營兵,新軍,它們的關係都是前一種軍制崩壞,後一種軍制建立。下面來分別講講這幾個階段的具體編制。
一八旗兵八旗兵其實除了最早努爾哈赤的八旗外,後面有增設了蒙八旗和漢八旗,不過,這裡主要講講滿清傳統的八旗兵。八旗兵以鑲黃、 正黃、 正白、正紅、 鑲白、鑲紅、正藍、 鑲藍等八種旗幟為標誌,是一種兵民合一的組織,凡旗人男丁皆可為兵,平時生產,戰時打仗。每旗人數約為7500人,旗主叫固山額真,下設5甲喇,主官稱甲喇額真,每甲喇下設5牛錄,主官稱牛錄額真,牛錄是最基層的單位,每個牛錄人數不等,但基本上在300人左右。整個八旗所有戰兵加起來也就六萬人左右,這就是當年女真的全部家當。
二綠營兵清朝建立後,曾經如狼似虎的八旗兵,一到北京,瞬間腐化,成了遛鳥鬥蛐蛐的公子哥,軍事上肯定是不能再依靠八旗兵了,必須建立新的軍制,綠營兵就是這時候建立的。
綠營兵是參照明朝軍衛制度改編和新招的漢兵,以綠旗為標誌,以營為建制單位,因而叫綠營,綠營的建立,正是確立了清軍以營為作戰單位的軍事體制。綠營僅有極少數駐京師,稱巡捕營,隸屬八旗步軍營統領。其餘都駐防在各省,依所轄地域之大小、遠近、險要和人口的多少確定兵額。綠營兵的按鎮、協、標、營、汛編制,每汛數人至數十人不等,汛上是營,按防守地的重要程度編配數十至千餘人規模不等。最大單位是鎮,每鎮約有士兵一萬二千名,主將是總兵,已經是武官裡面的很大的官職了,在總兵之上設有提督,用以節制一省或數省區域內的各鎮總兵,又有巡撫,其兼提督者有權節制各鎮。在巡撫提督之上,又設總督,用以節制一省或數省區域內的巡撫、提督和總兵。
三勇營勇營同樣是在綠營兵崩壞之後建立起來的,嚴格上來說,勇營並不能算是清朝的正規軍,勇營是在太平天國運動中,各個地方豪強自費錢糧建立起來的私人武裝,稱為團練,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以湘軍為例,500人為營,營轄4哨,哨轄8隊,分由營官、哨官、什長率領,從兩營至數十營設統領。兵必自召,將必自選,訓練、指揮自主,糧秣薪餉自籌,每營只服從營官一人,每軍只服從統將一人,營、軍彼此獨立,互不統屬,都只服從曾國藩,兵部無權管轄。曾國藩這種做法,繞開了中間層層阻礙,每個營對只對曾國藩負責,由此將軍權牢牢抓在自己手裡。湘軍的軍制,是清軍軍制的一大變革,後來的淮軍、楚軍都是以湘軍為樣本建軍的。
四新軍1894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慘敗,軍隊腐敗不堪、裝備落後、訓練落後這些缺點在戰爭中表現的淋漓盡致,於是,清政府有意組建新式陸軍,武器裝備全用洋槍洋炮,編制和訓練盡仿西方軍隊,就連服裝也改用西方軍裝,故稱新軍。
清政府並計劃在全國編練新軍36鎮,以北洋新軍作為中央軍,以各省新軍為地方軍,原來的防軍、練軍和其他舊軍則統統裁撤,只挑選一些精壯之士,改為巡防營。鎮是新軍的基本建制單位,每鎮官兵定額12512人,由步、馬、炮、工、輜重等兵種組成,主管為統制,鎮下分協、標、營、隊、排、棚。清政府原本想法是藉此次練兵之機,將兵權重新收歸中央。但是,至宣統末年,新軍也只練成13鎮。在這些新建陸軍裡,袁世凱的在天津小站練出的新軍與董福祥的"甘軍"、聶士成的"武毅軍"並稱為"北洋三軍",這便是袁世凱軍閥集團冠以"北洋"二字之始,其中,又以袁世凱的小站兵最強,袁世凱用十年時間完成了軍制改革,可以說,他是中國新式陸軍的締造者,當然,這也使他日後有實力左右中國的歷史走向。
-
10 # 電視劇裡看歷史
關於這個問題,小編只能說此營非彼營
營在現代是一個軍事建制,它介於團和連之間,大概一營有三個連,九個排,大約有400到500人左右,當然了有一些單位雖然掛著營級的牌子,但是它的規模遠大於500人,這種單位如果說作戰部隊一般就是加強營了;還有些單位的規模不大,但他的軍事主官也是中校或少校營級,這些有興趣的大家可以自行了解
古代的軍事單位中也有營的存在,但是這個營和現代差的很多了就拿清朝來說吧。清軍分為八旗軍和綠營,八旗軍的編制單位沒有叫做營的,至於所謂的步軍營 驍騎營、火器營 、虎槍營、前鋒營、都是軍種,不是單位
綠營倒是的確有營的編制,不過這個極不一致。副將以下的參將、遊擊、都司、守備四級軍官的部隊都叫做營。每營兵員的具體數量也無定製,少的二百來人,多的近千,一般來說在五百人上下。
-
11 # 鐵桿莊稼
大清可惜了,被打的跪地求饒割地賠款還能簽訂一千多條喪權辱國的條約,大清一個營不管多少人都只會遛鳥巴結洋大人了。可惜鳥了
-
12 # 梨城雅士
如此有利於後勤補給,
同時也便於作戰指揮,
從而使清軍發揮戰力!
一個普通營約五百人!
回覆列表
這與清軍綠營體系有關。
清制,一省或數省設總督,每省設巡撫,作為鎮撫地方的中央派遣長官。此外,每省有步兵提督,理論上是省軍區司令,此三大員及總兵都有直屬的督標撫標提標鎮標軍。
之下則為正二品總兵。與明代只有20多個總兵不同,清制總兵83人,其中水軍總兵13,陸軍總兵70,按綠營駐軍18省算,每省就有4名總兵,相當於省內的片區警備司令。平均下來總兵管轄大約6000士兵。
總兵之下,設從二品的副將。
以上屬於綠營的管理層。
副將之下設參將、遊擊、都司、守備。
不管是正三品參將,從三品遊擊,正四品都司,還是正五品守備,其實都是直接領軍的中級軍官。各領一營,鎮守地方,直接向主管副將負責。就是說,正三品參將不是正五品守備上級也無權調動,雖然參將比守備管轄地方大,軍隊人數多些。
相對來說,參將管轄營約1000人,守備管轄營只三四百人。剔除空額與必須的地方守備任務後,實際各營能抽出三分之一數量軍隊參加上級組織的軍事行動已非常不易。比如1841年英軍進攻鎮江,兩江總督和江蘇巡撫徵集協防蒙古八旗,最終只有2700綠營兵增援。
因此營就是綠營的基本戰役戰術單位,大體相當於營和團的編制,沒有上級書面命令各營不能出本轄區活動。
營之下再分設汛,以千總把總各領幾十人駐紮重要據點,綏靖地方。
所以,清制綠營的特點是多頭管轄,以營為單位再分散駐軍基層,如此保證綠營軍官級別高但實際管轄軍隊少,也可確保綠營不能迅速集結而發生大規模叛亂。